Workflow
潮玩
icon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11月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1-03 19:02
南向资金成交概况 - 2025年11月3日,深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位的公司分别为阿里巴巴-W,成交额31.51亿元;中芯国际,成交额28.65亿元;小米集团-W,成交额20.54亿元 [1] - 沪港通(南向)十大活跃成交公司中,成交金额最高的为阿里巴巴-W(31.51亿元),其次为中芯国际(28.65亿元)和小米集团-W(20.54亿元) [2] - 腾讯控股与中国海洋石油并列第四,成交金额均为13.24亿元 [2] 南向资金净买入情况 - 当日南向资金呈现分化,小米集团-W、腾讯控股、中国海洋石油、泡泡玛特、三生制药、信达生物和康方生物获得净买入,净买入额分别为+2.93亿元、+4.01亿元、+4.65亿元、+1.30亿元、+3.24亿元、+2.81亿元和+3.73亿元 [2] - 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遭遇净卖出,净买入额分别为-9600.34万元、-11.49亿元和-5.68亿元 [2] - 中芯国际净卖出额最高,达11.49亿元,显著高于其他公司 [2]
中国潮玩IP,选择远征
搜狐财经· 2025-11-03 18:40
行业趋势与消费者变化 - Z世代消费者追求IP背后的情感认同与社交货币价值,不再满足于标准化产品[3] - 全球潮玩市场过去5-10年复合增长率约35%,呈现“头部集中+长尾分散”的格局[15] - 东南亚潮玩市场因年轻人口结构和消费升级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5%以上[7] - 零售行业正从传统商品销售向“IP+体验”模式转型,通过场景化设计和内容共创提升消费粘性[10] 公司战略转型与门店业态创新 - 公司推出MINISO LAND乐园系门店业态,是其从零售公司转型成为文化创意公司的关键一步,店内IP占比高达80%-90%[3] - 上海南京东路MINISO LAND首店创下9个月销售额破亿的业绩,验证了体验式零售商圈大店的潜力[3] - 采用“大店+常规店”互补策略,千平旗舰大店与400方常规店共存实现客群互补,MINISO LAND投入虽高但销售额呈量级增长,升级后门店销售额可达常规店的十倍[14] - 国内外开大店目标一致但原因不同,国内为应对零售竞争,海外则通过创新店态拉升品牌势能[15] 海外扩张策略与本地化运营 - 海外首家MINISO LAND落地泰国曼谷,开业现场吸引超5000名消费者排队打卡,东南亚成为出海首站[3][4] - 选择泰国因其是核心战略市场、东盟第二大经济体且中泰关系友好,泰国国家旅游局对公司IP给予了官方背书[4][7] - 针对泰国市场采用“游客+本地客群”双轨产品策略,对游客主打旅游产品与IP爆品,对本地消费者则融入泰国本土优秀IP如“黄油小熊”[7] - 公司采用直营与代理相结合的海外市场拓展模式,在北美、印尼、泰国等头部市场采取直营策略以聚焦资源、控制风险[14] IP矩阵构建与运营方法论 - 公司全球IP产品占比达45%,IP产品中迪士尼、三丽鸥、Chiikawa三大IP占比超60%,自有IP虽处个位数但增长迅速[11] - 与国际头部IP建立独特协作机制,以迪士尼等大版权IP为基石,通过全球IP在地化二创深化布局,如新加坡鱼尾狮米奇联名款8天销售额破50万[11] - 自有IP商业化采取克制策略,控制返单规模避免价值稀释,通过“有节奏上新”保持粉丝热情,海外市场通过订货会试水并依托数据筛选潜力IP[11] - 公司未来十年计划带100个中国IP出海,包括自有IP及签约艺术家IP[11] - 潮玩行业普遍面临IP孵化周期长、回报不确定的挑战,公司采用“头部IP+长尾IP”组合策略以分散风险,并已解绑强KPI考核以适应IP孵化的“慢工细活”[12]
黄金股集体大跌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8:33
【导读】利空消息,港股黄金股集体大跌 中国基金报记者 格林 11月3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其中,恒生指数报26158.36点,涨0.97%;恒生国企指 数报9258.73点,涨0.98%;恒生科技指数报5922.48点,涨0.24%。全日大市成交额为 2287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54.72亿港元。 Wind香港一级行业指数中有9个指数上涨,2个指数下跌;成交额超百亿港元的指数有6个, 成交额不足50亿港元的指数有3个;表现最好的3个指数为能源、金融、通讯服务。 友邦保险大涨 11月3日,友邦保险涨5.96%。2025年以来,该股累计涨幅达45.91%。 消息面上,友邦保险近日公告称,三季度新业务价值按实际汇率增长27%至14.8亿美元,新 业务价值利润率为58.2%,年化新保费按实际汇率增长15%;三季度总加权保费收入为 119.1亿美元。高盛表示,鉴于季度新业务价值大幅超出预期,且跑赢最接近同业,预期友邦 股价在业绩公布后将有正面反应。此外,友邦季度新业务合约服务边际同比增长25%,将持 续推动盈利增长与自由盈余产生。 | 主板 | 涨 890 | # 650 | 跌 752 | 恒生指数期货 | 2 ...
资本市场,被潮玩“坑”怕了
创业邦· 2025-11-03 18:11
文章核心观点 - 资本市场对潮玩行业的态度转冷,尽管行业规模持续增长,但龙头企业业绩高增与股价回调形成反差,新玩家IPO估值承压 [6][8] - 资本担忧主要源于行业对IP的过度依赖及IP生命周期的短暂性、同质化竞争加剧、以及全球化扩张背后的潜在隐患 [9][10][13] - 行业普遍的高毛利率模式面临考验,依赖自有IP和依赖授权IP的商业模式各有其脆弱性,难以支撑起如迪士尼般的长期IP生态 [17][24][25][28] 资本市场表现与担忧 - 泡泡玛特2025年第三季度整体收益同比激增245%-250%,海外市场增速高达365%-370%,但业绩披露后股价单日暴跌8.08%,并连续5个交易日走低,市值缩水至3121亿港元 [6] - 中国潮玩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2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76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1%,预计2025年将达到877亿元 [10] - 资本担忧之一:行业对IP依赖过重,IP生命周期受审美疲劳制约,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自主产品收入中单THE MONSTERS IP贡献48.14亿元,但头部IP溢价阈值已从3-5倍降至1.5倍以内 [10][12] - 资本担忧之二:新兴品牌崛起导致同质化竞争白热化,行业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泡泡玛特,第二梯队为名创优品旗下的TOP TOY,第三梯队企业扎堆难以突破 [12][13] - 资本担忧之三:全球化扩张存在隐患,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总收入超55.9亿元,占总营收40%,但品牌出海多停留在渠道复制,缺乏本地文化融合 [14][16] 行业商业模式与毛利率分析 - 潮玩行业毛利率天然较高,泡泡玛特毛利率从2022年的57.5%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0.3%,卡游2024年毛利率高达71.3% [18] - 高毛利成因包括IP高溢价能力(如LABUBU溢价幅度可达30多倍)、产品材料成本极低(如卡牌直接材料成本仅约0.3元)、以及头部企业全产业链把控压缩成本 [19] - 商业模式出现分化:泡泡玛特以自有IP为核心,拥有超93个IP,其中5大头部IP,2023年销售额过亿IP达10个;TOP TOY则走IP授权路线,2024年其自有IP收入仅680万元,不足总收入的0.4%,导致授权成本高企 [19][23] - 高毛利模式暴露脆弱性,自有IP模式面临突发性外部IP分流(如《哪吒2》周边成交额突破3亿元),授权模式则受制于高昂授权费用 [24] 行业长期发展瓶颈与迪士尼对比 - 国内潮玩品牌与迪士尼存在巨大差距:迪士尼市值超2115亿美元(约为泡泡玛特4倍多),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3380亿元人民币(是泡泡玛特的24倍),净利润约611亿元人民币(是泡泡玛特的13倍) [28] - 迪士尼成功关键在于构建了"故事-IP-衍生品"的完整生态闭环,通过主题公园、衍生品矩阵、流媒体平台实现多业务协同和持续造血 [28] - 国内潮玩行业陷入"无故事IP"的增长瓶颈,过度依赖外观设计与流量营销,IP生命周期短暂(往往2-3年),缺乏文化内核与情感共鸣 [29] - 行业普遍通过堆砌SKU驱动增长,例如52TOYS截至2024年累计开发近2800个SKU,覆盖逾100个IP,2024年一年内推出186个"猛兽匣"系列新品 [29] - 国内IP消费渗透率较低(约53%-56%),远低于日本(约国内11倍)和美国(约国内50多倍),消费土壤单薄制约了IP的长期发展 [30]
中国小孩,吃出一个IPO
36氪· 2025-11-03 16:47
公司概况与上市背景 - 广东金添动漫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招商证券国际与中国银河国际[2] - 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为58岁的蔡建淳,其通过将IP与零食结合打造“趣玩食品”业务,公司一年营收超过8亿元人民币[2] - 公司曾于新三板挂牌,并于2021年1月自愿除牌,旨在通过香港资本市场更好地接触国际投资者及全球市场[5] - IPO前,蔡建淳持有公司87.80%的股权,并通过投资机构合计控制公司100%的投票权[5] 业务模式与产品 - 公司定位为“IP趣玩食品商”,将零食作为热门IP载体,产品涵盖糖果、饼干、膨化零食等,拥有超过600个活跃SKU[6] - 核心模式是将动漫元素融入零食包装和赠品(如人物卡片、迷你手办),实现“边吃边玩”的沉浸式品牌体验,使零食升级为情感载体[3][6] - 公司拥有26个授权IP,包括奥特曼、小马宝莉、蜡笔小新、小猪佩奇、迪士尼等中外热门动画角色[8] - 近三年(2022-2024年),IP趣玩食品销售收入占总营收比重持续提升,分别达到96.6%、97.6%和98.8%[9] - 糖果和饼干是公司业务支柱,合计贡献约66.2%的收入[9]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5.9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77亿元,同期毛利率从26.6%提升至33.7%,净利润从3671万元增长至1.3亿元[8]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达到33.7%和14.8%,高于同行三只松鼠(毛利率24.3%)和良品铺子(毛利率26.1%)[11] - 销售渠道方面,近三年直销收入占比从3.5%大幅增至33.1%,主要得益于与量贩零食店、名创优品、美宜佳等零售商的合作[9]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收入计算,公司是国内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市场份额为7.6%[10]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情绪消费火爆,潮玩经济席卷而来,自泡泡玛特创造市值神话后,大批潮玩品牌排队赴港IPO[2][13] - IP合作显著提升产品溢价能力,公司案例显示,结合IP后饼干产品每吨售价从1.5万-2万元提升至3-4万元,利润从3%-5%提升至30%以上[4] - 行业存在竞争,IP合作通常为非独家且协议期限短(1-3年),公司业务较为依赖头部IP,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授权IP收入占比达85.7%,其中奥特曼贡献近半收入[1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IP版权费达2001.6万元,同比增长21.9%,占销售成本比例从2022年的4.8%升至6.9%,三年半IP购买费用已超1亿元[11] - 潮玩行业热度高,泡泡玛特股价自2024年以来飙涨超20倍,市值超3000亿港元;名创优品旗下TOP TOY等品牌也正赴港上市[13]
泡泡玛特中东首店开业 “走出去”玩转蓝海市场
证券时报网· 2025-11-03 16:37
全球化战略进展 - 公司在中东卡塔尔首都多哈哈马德国际机场开设首家门店,为全球首家7天24小时营业的线下门店,该机场中转旅客比例高达74%,凸显旅游场景门店是全球化拓展核心方向之一 [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亚太、美洲、欧洲及其他地区)收入占比超40%,截至10月底在全球开设超过570家线下门店 [2]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海外市场收益同比增长365%—370%,显著高于整体增速,其中美洲市场同比增幅超12倍,欧洲地区同比增长超7倍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总体收益同比增长245%—250%,其中中国市场收益同比增长185%—190% [4] - 10月以来,公司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41.82亿港元 [4] 行业专家观点与公司战略方向 - 专家指出公司2025年布局三大方向为出海、拓新IP、做生态,强调全球化必须是"文化出海"而非"产品出海",需理解不同文化下的"潮"以建立文化认同 [3] - 出海扩张和IP矩阵化多元化是发展必经之路,但需注意爆款产品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新IP需要时间检验 [3] - 国际化带来更复杂供应链、更高营销成本及更严苛监管,潮玩行业需具备IP持续创造力、粉丝社群参与度和品牌文化生命力 [3] - 分析师认为公司本质是"盲盒平权"企业,基本面稳定,可按正常节奏扩张,建议将"制造稀缺"与"扩大规模"两个目标做得更精细平衡 [4]
广交会情绪经济观察:情绪消费破圈 企业如何打开消费新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16:36
文章核心观点 - 情绪消费已成为主流趋势,消费者从追求性价比转向追求“心价比”,情绪成为可量化、可转化的核心消费驱动力 [1][2] - 2024年中国情绪消费规模超2.3万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4.5万亿元,潮玩、文创等品类迅速崛起 [1] - 企业战略正从“产品制造商”向“情绪价值服务商”转型,通过IP化、场景化、共情化构建品牌情绪价值护城河 [3][4][5] 情绪消费趋势与规模 - 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情绪满足是其首要购买驱动力,权重超40%,功能需求已退居次要位置 [2] - 小红书平台情绪内容激增,抖音平台情绪价值相关商品直播成交额超800亿元 [1] - 超过九成消费者会因品牌传递的情绪价值而偏好该品牌,八成以上愿意为高情绪价值支付溢价 [3] 品牌战略与营销策略 - 品牌突围的重要策略是“IP化”,即赋予品牌独特性格、故事背景和视觉符号,以增强品牌忠诚度 [3] - 关键策略包括“场景化”,将品牌融入特定生活环境,以及“共情化”,以朋友般方式理解并回应消费者情感需求 [3] - 未来竞争核心是情绪唤醒能力、情感共鸣深度和情感服务效度的综合较量,需将情绪价值与产品内核深度绑定 [4] 本土品牌与文化赋能 - 中国品牌正摆脱西方模式依赖,转向挖掘本土情感语境,建立独特情绪表达体系,如提炼“静谧”、“团圆”、“江湖气”等情绪标签 [2] - 企业应以文化符号为载体构建情绪价值护城河,提升品牌忠诚度与溢价能力,掌握新一代消费者的情感需求话语权 [2][8] 宠物经济行业洞察 - 宠物经济核心是情绪经济,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规模达7013亿元,宠物家庭户数渗透率从2023年22%提升至2024年30%以上,行业进入全民化阶段 [6] - 宠物用品市场规模2018-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13.6%,2025年预计达484亿元 [6] - 超40%宠主因情感需求养宠,32.2%愿为情感寄托类产品付费,消费决策以情感驱动为主 [6] 企业案例:卡游动漫 - 公司通过将一支笔拆解成100多个特性进行优化,实现1.2秒组装一支笔的速度,并采用AI质检 [7] - 卡游动漫深度绑定小马宝莉、叶罗丽、柯南等顶级IP以强化文化共鸣,其文创笔“未来工厂”年产能可达2.5亿支,预计2027年满产达每年15亿支 [7]
广交会情绪经济观察:情绪消费破圈,企业如何打开消费新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16:25
情绪消费市场概况 - 2024年中国情绪消费规模超2.3万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4.5万亿元 [1] - 情绪经济在全球范围内重塑消费格局,消费者从追求性价比转向追求“心价比” [1] - 抖音平台情绪价值相关商品直播成交额超800亿元,情绪成为可量化的消费驱动力 [2] - 潮玩、文创等品类迅速崛起,企业正从“产品制造商”向“情绪价值服务商”转型 [1] 消费驱动力与消费者行为 - 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情绪满足是其首要购买驱动力,权重超40% [4] - 超过九成消费者会因品牌传递的情绪价值而偏好该品牌,八成以上愿意为高情绪价值支付溢价 [5] - 功能需求已退居次要位置,情绪成为消费决策核心因素 [4] - “为心情买单”正成为新一代消费者的购物宣言 [5] 品牌战略与营销策略 - 品牌突围的重要策略包括“IP化”、“场景化”和“共情化” [5] - 情绪经济的核心是理解并回应真实情感需求,让消费从交易行为升华为情感共鸣 [4] - 未来竞争是情绪唤醒能力、情感共鸣深度、情感服务效度的综合较量 [6] - 品牌需以情绪医生的角色,在产品设计、营销传播、用户服务全链条中注入情感价值 [6] 本土化与文化赋能 - 中国品牌正摆脱西方模式依赖,转向挖掘本土情感语境,建立独特情绪表达体系 [4] - 从传统美学与生活哲学中提炼“静谧”、“团圆”、“江湖气”等情绪标签,形成消费共鸣 [4] - 企业应以文化符号为载体,构建难以复制的情绪价值护城河 [4] - 本土品牌应挖掘文化情绪符号,由被动跟随变为主动定义,掌握情感需求的话语权 [5] 宠物经济细分市场 - 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规模达7013亿元,宠物家庭户数渗透率从2023年的22%提升至2024年的30%以上 [6] - 宠物用品市场规模2018-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13.6%,2025年预计达484亿元 [8] - 超40%宠主因情感需求养宠,32.2%愿为情感寄托类产品付费 [8] - 宠物经济核心是情绪经济,围绕服务、社交、IP、健康、文创、情绪疗愈等二级赛道加速裂变 [6] 企业案例与跨界融合 - 卡游动漫通过绑定小马宝莉、叶罗丽、柯南等顶级IP强化文化共鸣,其文创笔“未来工厂”年产能可达2.5亿支,预计2027年满产每年15亿支 [11] - 卡游动漫将一支笔拆解成100多个特性优化,实现1.2秒组装一支笔的速度,并采用AI质检 [9] - 情绪价值可整合多元场景实现跨界融合,构建有温度的消费生态 [5] - 情绪需求已成为跨行业融合的核心连接点,驱动消费场景重构 [11]
泡泡玛特「徒弟」要IPO了
投资界· 2025-11-03 16:05
公司概况 - 广东金添动漫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招商证券国际与中国银河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5] - 公司由58岁的蔡建淳创立,专注于将IP与零食相结合的趣玩食品,一年销售额超8亿元 [5] - 公司定位为"IP趣玩食品商",产品涵盖糖果、饼干、膨化零食、巧克力、海苔零食等,拥有超过600个活跃SKU [10]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蔡建淳早年经营饼干厂,2000年初受《蓝猫淘气三千问》风靡启发,于2004年创立上海添乐卡通食品销售发展有限公司,开始探索IP趣玩食品生意 [7] - 2009年公司正式拿下奥特曼授权,此后奥特曼系列成为拳头产品,公司于2011年4月正式成立金添动漫 [7] - 2016年2月公司完成股改,半年后在新三板挂牌,期间引入投资机构东莞金澄与东莞金乐 [8] - 2021年1月公司从新三板除牌,董事会解释香港更适合推动业务发展,便于接触国际投资者及全球市场 [8] - IPO前,蔡建淳持有公司87.80%股权,并通过投资机构合计控制公司100%投票权 [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96亿元、6.64亿元、8.77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6.6%、32.6%、33.7%,净利润分别为3671万元、7522万元、1.3亿元 [1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4.44亿元,其中面向零售商的直销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3.5%增至43.2% [13] - 绝大部分收入来自IP趣玩食品销售,近三年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96.6%、97.6%、98.8%,糖果和饼干合计贡献约66.2%的收入 [12]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按收入计算,公司是国内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市场份额为7.6%,在IP食品市场中仅次于百事食品、玛氏、亿滋三家跨国企业,市场份额为2.5% [14]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达到33.7%和14.8%,高于三只松鼠(毛利率24.3%)、良品铺子(毛利率26.1%)及盐津铺子 [14] - 公司将零食升级为情感载体,提高产品溢价能力,消费者不仅因零食好吃而购买,更多是出于对IP的喜爱及产品提供的情绪价值 [7] IP运营情况 - 公司拥有26个授权IP,包括奥特曼、小马宝莉、蜡笔小新、喜羊羊与灰太狼、小猪佩奇、熊出没、迪士尼等热门动画角色 [12] - 2025年上半年,来自前五大授权IP(奥特曼、小马宝莉、蜡笔小新、喜羊羊与灰太狼和小猪佩奇)的收入为3.80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85.7%,其中奥特曼贡献近一半收入 [1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IP版权费达到2001.6万元,同比增长21.9%,占销售成本比例从2022年的4.8%升至6.9%,三年半时间里花在买IP上的费用已超过1亿元 [15] 行业趋势与可比公司 - 情绪经济浪潮席卷,零食厂商纷纷尝试与IP联名,如奥利奥推出蛋仔派对版本、卫龙跨界《魔道祖师》 [17] - 泡泡玛特2020年登陆港股,2024年以来股价飙涨超20倍,最新市值超3000亿港元,2025年三季度整体收益同比增长超245%,海外市场增速达365% [17] - 潮玩品牌扎堆奔赴港股,名创优品旗下的TOP TOY于2025年9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投后估值约100亿港元,二季度营收同比大增87.0%达4亿元 [17] - 其他可比公司包括2025年1月港股上市的布鲁可(认购倍数超6000倍)、2025年4月递交招股书的卡游(去年营收超百亿元)及冲击上市的52TOYS(估值约20亿元) [18]
中国公司全球化周报|TikTok东南亚月活用户突破4.6亿/淘宝出海双11全球上新210万新品
36氪· 2025-11-03 10:09
出海行业趋势与市场活动 - 投资、贸易、科技是中国企业出海迪拜最热门的方向,进入市场、合规运营是影响成败的关键 [2] - 36氪出海将联合迪拜IFZA自贸区于11月13日举办线上活动,讲解迪拜热门行业及业务落地实操路径 [2] 社交媒体与内容平台动态 - TikTok东南亚月活用户突破4.6亿,印尼用户达1.6亿,越南7000万,泰国5000万,用户增速区域首位 [5] - 东南亚地区三分之二用户通过TikTok发现新应用,其中45%用户会进一步深入了解相关内容 [5] - 字节跳动将推出海外游戏发行平台GameTop,提供游戏内容、创作工具及社交功能 [8] 电子商务与零售出海 - 淘宝出海双11在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同步上新210万新品,数百款为全球独家或淘宝首发 [5] - 参与双11海外会场的淘系商家突破百万,包邮商品超过4亿件 [5] - 泡泡玛特中东首店在卡塔尔多哈哈马德国际机场开业,为全球首家7天24小时营业的线下门店 [6] 消费电子与智能设备出海 - OPPO欧洲发布Find X9系列旗舰,当地售价高达1299欧元(约合人民币10700元) [6] - 2025年第二季度OPPO 400美元以上中高端机型出货量同比暴涨46.6% [6] - 安克创新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210.19亿元,同比增长27.79%,海外业务营收203.22亿元,占总营收96.7% [7]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出行出海 - 吉利正式进军英国市场,发布首款纯电SUV EX5,目标2030年在英年销量10万辆 [7] - 吉利已在英国设立25家销售网点,计划年底前扩至50家,2026年底建成100家网络 [7] - 比亚迪亮相2025东京车展,全球首发为日本市场定制的K-EV及首款插电混动车型海狮06DM-i [7] 本地生活服务与物流出海 - 美团旗下国际外卖品牌Keeta在阿联酋阿布扎比正式启动运营,实现对迪拜和阿布扎比两大核心城市覆盖 [6] - Keeta自2024年9月进入沙特以来已覆盖沙特20多个城市,并已进入卡塔尔、科威特和阿联酋 [6] - 峰飞航空获阿联酋猎鹰航空50架eVTOL航空器订单,包括15架载货机型和35架载人机型,首批将于2025年底交付 [8] 前沿科技与产业链投资 - 源天生物获丰田通商战略投资,累计融资数千万元,计划切入汽车供应链体系并开拓日本市场 [9] - 显耀显示科技(JBD)完成超十亿元B2轮融资,刷新全球MicroLED微显示领域单笔融资纪录 [10] - JBD的MicroLED微显示产品已应用于近50款智能眼镜,包括Rokid、雷鸟等品牌,并获国际科技巨头量产订单 [10] 资本市场与全球扩张 - 赛力斯拟全球发售1.002亿股H股,募资超130亿港元,或成2025年港股最大车企IPO [9] - 赛力斯披露未来三年全球计划,将加快中东、欧洲、澳大拉西亚、美洲等市场扩张 [9] 政策支持与行业服务 - 中国贸促会将发布2025年跨境电商重点联系企业名录,精选110家企业,涵盖综合服务、物流仓储等各类企业 [10] - 英文媒体KrASIA约60%读者为东南亚核心国家商业人群,帮助中国公司通过彭博终端等平台提升全球品牌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