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
搜索文档
未成年人充值打赏“大额化”,北京互联网法院3年结案近七百件
第一财经· 2025-05-28 13:53
未成年人游戏充值与直播打赏趋势 - 涉未成年人游戏充值和直播打赏案件呈现"消费主体低龄化、消费金额大额化"趋势 [1] - 近三年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结此类案件近七百件 单案最高标的额310万元 平均标的额8万余元 [2] - 典型案例包括未成年人一晚充值4万余元抽取游戏皮肤 以及单场直播打赏8万元 [2] 行业监管与平台措施 - 大部分网络平台已采取技术性措施限制未成年人消费 但部分措施流于形式 [2] - 北京互联网法院通过裁判督促平台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定义务 累计为家庭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 [2] 司法保护与家庭指引 - 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关于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家庭教育的指引》 提出应对非理性消费的具体措施 [3] - 建议家长强化账户安全管理 包括保管支付密码 设置消费限额 运用"未成年人模式" [3] - 倡导建立家庭共治规则 如制定《家庭用网"公约"》 明确上网时长和设备使用规则 [3] - 建议通过开设儿童银行账户 发放定额零花钱等方式引导未成年人建立理性消费观念 [3]
科技助力中国文化产业“破圈出海” 各方共探文化和科技融合新机制
上海证券报· 2025-05-28 02:08
文化出海表现 - 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销售收入达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创历史新高[1][2] - 2024年中国网文签约海外出版授权书同比增长80%,授权金额同比增长超200%[1][4] - 文化出海"新三样"(网文、网游、网剧)通过数智技术驱动和IP赋能实现海外走红[1] IP赋能与数字技术融合 - 经典文化IP通过虚拟现实、AI生成等技术突破传统媒介边界,重构内容叙事[1] - 数据算法精准捕捉用户需求偏好,反哺IP良性发展,形成用户参与的生态共创[1] - 数字中台实现IP多模态联动,构建"漫画+流媒体+电商"生态,实现跨领域流转和指数级传播[2] - 游戏出海本质是IP内容出海,网文出海模式从内容、模式升级至IP出海阶段[2][4] AI技术应用进展 - AIGC技术在视频内容创作中实现多模态理解、物理模拟等辅助作用,提升创作效率并降低成本[5] - AI技术通过云端智能实现"平权",使文化内容创作在供给量、效率、质量和创意上全面提升[5] - 大模型和机器翻译推动翻译从统计方法迈向通用化,实现零样本翻译和上下文理解[5] - 小红书基于多模态AI模型的翻译功能实现从"文字转换"到"文化解码"的跨越[5] 文化与科技融合挑战 - 文化科技融合需打破学科壁垒,培养懂文化、科技、商业的复合型人才[6] - 高质量文化资源分散导致大模型训练数据不足,限制数字文化产品转化[6] - 建议组建跨行业数据共同体,建立资源确权标准并构建文化领域专用大模型[6]
宜信好望角:内需觉醒时代,义乌将优先享受AI红利
金投网· 2025-05-26 17:31
经济周期与行业影响 - 2025年中国经济将面临经济发展周期、地缘政治周期和技术变革周期的叠加影响,服装、印染、汽车制造、面包店、文化类公司等行业将受到较大冲击 [3] - 人工智能领域正蓬勃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走访的60家企业中显示出该领域的强劲势头 [3] - 中国外贸在2025年将面临巨大不确定性,内需成为更重要的关注点,增强消费信心和扩大收入利基是振兴内需的关键 [3] 新兴职业与人才需求 - 直播行业和网络游戏行业成为新的就业蓝海,带动大量就业机会 [3] - 制造业人才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技术人员需求大幅增加,中国制造业新型人才缺口达3000万人 [3] - 改造职业教育体系、培育新型职业教育被视为2025年的新蓝海市场 [3] - AI原住民初代正在诞生,义乌商人作为代表通过AI工具提升铺货效率、客商数量和在线贸易额 [3] 行业大模型与技术变革 - 2025年是中国行业大模型的元年,美国在大模型领域大规模迭代,中国也在加速发展 [5] - 百度智能云正在打造大模型的新质基础设施,推动行业大模型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应用,重构信息基础设施 [5] - 零碳经济成为未来竞争新焦点,天津港的零碳码头和北京首钢园区的麦当劳零碳餐厅是典型案例,零碳将成为中国制造业全球贸易竞争的关键 [5] 消费与需求创造 - 企业需打造让消费者尖叫的产品以激发消费需求,在扩大内需的2025年,"浪费"也被视为一种生产力 [5]
电子竞技概念涨3.30%,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26 16:57
电子竞技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5月26日收盘,电子竞技概念上涨3.30%,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2 [1] - 板块内31股上涨,游族网络涨停,雷神科技、天键股份、电魂网络等涨幅居前,分别上涨9.80%、8.14%、7.56% [1] - 今日电子竞技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38亿元,其中19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2] 个股资金流入情况 - 游族网络主力资金净流入1.09亿元,净流入比率13.70%,今日涨幅9.97% [2][3] - 电魂网络主力资金净流入5363.35万元,净流入比率15.34%,今日涨幅7.56% [2][3] - 盛天网络主力资金净流入3894.67万元,净流入比率5.98%,今日涨幅6.31% [2][3] - 巨人网络主力资金净流入3725.45万元,净流入比率7.82%,今日涨幅5.00% [2][3] 其他表现突出个股 - 天键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655.61万元,净流入比率4.33%,今日涨幅8.14% [4] - 顺网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3304.81万元,净流入比率10.44%,今日涨幅3.17% [3] - 华立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3165.33万元,净流入比率5.99%,今日涨幅7.44% [4]
网络游戏 | 把传统文化写进游戏里 “广州造”游戏频频出爆款 “游戏+文化”助推企业出海
广州日报· 2025-05-26 03:00
政策支持 - 广东发布六大文化产业"政策包",其中《关于推动广东网络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支持原创精品和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产业集群、完善支撑体系、强化服务保障机制等方面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广州市扶持游戏电竞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明确推动游戏电竞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一批集研发、孵化、展示、赛事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园区和特色小镇 [2] 行业规模与地位 - 2024年广州游戏产业营收规模达到1406.67亿元,创历史新高,占全国比重43.2% [2][8] - 广州游戏收入接近全国一半份额,成为全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2] 产业集群与生态 - 天河区科韵路"游戏第一街"集聚网易、三七互娱等龙头企业及200余家中小游戏企业,构建了从内容创作、技术研发到全球运营的完整产业生态 [2] - 广州游戏产业已形成集研发、发行、电竞、直播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2] 小程序游戏赛道 - 2022年—2024年小程序游戏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182.3%,成为"吸金"王者赛道 [3] - 《2024年中国小游戏百强企业榜》显示,广州上榜企业28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头部企业三七互娱的《寻道大千》、四三九九的《小小英雄》等游戏全球畅销 [3][8] 精品化游戏 - 广州正出现一批以"精品化"游戏出圈的企业,如灵犀互娱的《代号鸢》、库洛游戏的《鸣潮》、深蓝互动的《重返未来:1999》、诗悦网络的《望月》 [4] - 这些游戏以精美的制作水准、优秀的长线运营能力受到玩家热捧 [4] 出海战略 - "网络游戏产业政策措施13条"提出打造"粤产游戏出海矩阵"和"游戏企业出海联盟",推动广东原创游戏走向国际市场 [5] - 2024年广州企业海外营收为190.58亿元,三七互娱的《Puzzles & Survival》进入52个地区iOS畅销榜前十,库洛游戏的《鸣潮》登顶107个国家和地区的iOS免费榜 [6] 文化融合 - 广州游戏企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岭南文化等元素融入游戏创作,如三七互娱的《叫我大掌柜》以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背景 [6] - 三七互娱计划深入挖掘岭南文化元素,利用AI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呈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传承 [6] 科技创新 - "网络游戏产业政策措施13条"支持游戏科技创新,重点对虚拟引擎研发、游戏大模型训练、算力效率提升、先进技术转化、数据安全保障等领域进行支持 [7] - 网易游戏的《逆水寒》手游推出全球首个游戏内的AI大模型竞技场,贪玩游戏自主研发"洛书系统"和"河图系统",优化广告与运营策略 [7]
以“文化深水港”对接“经济新蓝海”|文博会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5-25 14:50
文化出海"新三样"发展现状 - 阅文集团旗下"起点国际"已上线6000部中国网文翻译作品 [1] - 《庆余年(第二季)》成为迪士尼流媒体平台热度最高中国大陆剧 [1] - 《黑神话:悟空》《原神》等游戏登顶全球100多国下载榜 [1] - 2024年中国网络文学海外营收超43亿元 游戏厂商海外销售收入达185.57亿美元 [5] 文博会平台赋能作用 - 历届累计成交额超3万亿元 服务企业超4.5万家 展示展品超200万种 [5] - 新设文化出海展区 组织头部出海服务企业参展 [5] - 国际化合作机构从60多家增至70多家 [5] - 首次开发AI会展助手"文小博"实现精准供需对接 [5] 广东省文化产业布局 - 文化产品出口额占全国40% 覆盖160多国 [7] - 发布覆盖影视/游戏/电竞等6领域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 [7] -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机遇和岭南文化底蕴 [9] 行业发展趋势 - 网络文学/影视/游戏构成文化出海"新三样" [1] - 政策支持与数字经济推动形成"经济洪流"效应 [1] - 文博会向"文化产品超级交易平台"目标升级 [5] - "展会+直播+电商"模式强化交易功能 [5]
扬起政策之帆 奋楫文化之舟
广州日报· 2025-05-24 09:48
政策支持 - 广东省出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支持广州""鼓励广州""发挥广州作用"成为高频词 [2] - 政策涵盖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六大领域 [4] - 六大政策包括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国际演艺之都、动漫影视"双核"高地、"电竞双核"、网络游戏出海服务中心、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园区 [2] 文化产业规模 - 2024年广州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3760家,营业收入6040.80亿元,同比增长4.0% [3] - 16个文化新业态营收2780.88亿元,同比增长6.9% [3] - 文化产业增加值约21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超6.5% [3] - 打造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服务、文化装备及消费终端生产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3] 影视产业 - 广州影视相关企业近万家,活跃电影企业近100家,电影院255家,屏幕1862块 [6] - 2024年89部电影备案,票房13.02亿元全国第4,观影人次2950万 [7] - 举办广州电影产业博览交易会,参展商220家,签约150项,交易额超60亿元 [7] 演艺市场 - 2024年审批营业性演出4974宗、140135场,2024年1-4月同比增长11% [9] - 演艺装备产业占据全国80%市场份额,企业超千家,产值超千亿元 [9] - 2024年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159场 [10] 动漫影视产业 - 广州动漫企业约400家,原创漫画发行占全国30%,总产值超300亿元占全国1/5 [11] - 形成完整动漫产业链,拥有"中国动漫金龙奖"等平台 [11] 网络游戏与电竞产业 - 广州游戏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国43%,占全市文化产业1/5 [14] - 2024年游戏市场规模1406.67亿元,同比增长10.5% [14] - 集聚网易、三七互娱等龙头企业及200余家中小游戏企业 [14] 网络视听产业 - 中国(广州)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园区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530亿元 [17] - 以"4K/8K+智慧广电"为特色方向,引进超高清、文化科技及金融服务领域知名企业 [17]
广东文化产业“出新招” ,“六大领域”迎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4 09:10
广东文化产业政策礼包 - 广东在文博会开幕式上发布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 重点针对影视 演唱会 动漫 网络游戏 电子竞技 直播六大领域 [1] - 政策大礼包具体内容未详细披露 但明确覆盖六大细分行业 显示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系统性扶持导向 [1] 教育行业技术变革 - AI技术将被纳入中国中小学必修课程 反映教育体系正加速适应"人机协同"时代的技术变革需求 [2] 公募基金行业改革 - 公募基金行业改革核心聚焦"帮基民赚钱"目标 显示监管层推动机构从规模导向转向投资者收益导向的转型压力 [2] 影视行业公司发展 - 光线传媒凭借《哪吒》等爆款内容被市场关注 但能否对标迪士尼的长期IP运营能力仍需观察 [2]
财咨道最新消息:比特币破新高,多领域政策引发投资热潮
搜狐财经· 2025-05-23 10:56
广东网络游戏产业政策 - 广东省出台《关于推动广东网络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省级统筹资金对优质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一次性扶持奖励 [3] - 政策将激发网络游戏企业创新活力,提升广东在全国和全球网络游戏产业竞争力 [3] - 政策有望推动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俱佳的游戏作品诞生 [3] - 相关网络游戏企业可能迎来政策红利期,业绩提升预期增强 [3] 特斯拉开放专利与技术共享 - 特斯拉CEO宣布开放全部专利,允许接入超级充电网络,授权Autopilot/FSD智能辅助驾驶等技术 [4] - 决策将在全球汽车行业掀起变革风暴,长远看有助于扩大特斯拉技术影响力 [4] - 其他汽车制造商将获得降低研发成本、加快技术升级的机遇 [4] - 汽车及相关产业链公司可能因这一消息重新估值,引发市场资金重新配置 [4] 比特币价格走势 - 比特币突破111000美元,续创历史新高,日内涨幅超过2% [6] - 价格上涨反映市场对加密货币需求持续旺盛 [6] - 价格波动可能对金融科技公司、区块链企业等产生间接影响 [6] 上海科技服务业政策 - 上海发布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聚焦前沿科技、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7] - 建立"未来产业基金+高质量孵化器+概念验证中心+集聚区"体系化布局机制 [7] - 政策将为科技服务业注入动力,吸引优质科技企业和人才 [7] - 相关科技服务、前沿科技等板块可能迎来投资机遇 [7]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开幕 广东“政策包”87项举措推动6大文化领域高质量发展 这个“政策包”满满含金量“含穗量”
广州日报· 2025-05-23 03:24
行业概况 - 广东是我国文化产业第一大省 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 [1] - 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2 5万亿元 约占全国1/6 [1] - 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9150亿元 同比增长10 5% [1] - 在数字创意 动漫游戏 网络视听 数字文化创作等领域形成较强竞争优势 [1] 政策内容 - 广东省发布87条政策措施 覆盖影视 演艺市场 动漫影视 网络游戏 电子竞技 网络视听等6个领域 [1] - 政策包包含7大创新方向 包括扶持精品生产 全产业链扶持 大湾区协同联动 前沿技术应用 文化出海 人才引进培养 营造良好环境 [2][3] - 全产业链扶持政策覆盖原创IP孵化 剧本创作 前沿技术应用 发行放映 衍生开发等环节 [2] - 大湾区协同联动政策强调发挥广州 深圳双核引领作用 强化与港澳产业协调 [2] - 前沿技术应用政策探索机器人技术在表演艺术 舞台道具 幕后制作等场景的创新 [2] - 文化出海政策鼓励粤产演艺精品海外巡演 支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游戏创作 [2] - 人才政策结合"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 多渠道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 [3] 区域发展 - 政策多次提及广州 赋予广州文化产业一系列新定位和利好 [1] - 广州 深圳等地市将出台配套政策 [1] - 演艺政策明确促进粤港澳三地演艺资源互通 演艺活动巡回落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