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

搜索文档
退市风险下实控人拟转让股份 *ST金比控制权或将变动
证券日报· 2025-06-05 22:42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林浩亮和林若文正在筹划股份协议转让事宜 具体方案尚待沟通确定 公司股票自2025年6月5日起停牌 预计不超过2个交易日 [2] - 控制权变更处于洽谈阶段 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筹划控制权变更是大股东的个人行为 目前处于意向洽谈阶段 [3] - 林浩亮和林若文分别持有公司27.29%和25.95%股份 合计持股53.24% 第三大股东仅持股0.57% [3]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为母婴消费品品牌运营商 核心业务为运营管理"拉比""下一代"及"贝比拉比"三大自有品牌 近年来母婴消费市场竞争激烈 公司业绩承压 [3] - 2019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4.38亿元下降至2.25亿元 2022年至2024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 分别为-9070.72万元 -2570.09万元和-4531.68万元 [4] - 2024年度财务数据触及深交所退市风险警示条件 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4] 公司转型医美行业 - 2021年和2023年公司两次收购韩妃投资股权 2024年10月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增资韩妃投资并实现并表 11月终止重组并变更收购标的为珠海韩妃和中山韩妃各51%股份 [5] - 2025年公司并表珠海韩妃和中山韩妃 形成"母婴+医美"双主业格局 2025年一季度营收7606.33万元 同比增长74.85% 但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253.03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 [5] - 营收增长主要系合并范围新增耀美科技 珠海韩妃及中山韩妃所致 [6] 行业专家观点 - 新股东若拥有丰富行业资源和先进管理经验 有望优化公司战略规划 提升运营效率 改善公司基本面 [6] - 控制权变更过程中若出现方案设计不合理或新旧股东利益协调不畅等问题 可能引发新的经营风险 影响公司稳定发展 [6]
辽宁—香港投资推广交流会助辽企借港出海
搜狐财经· 2025-06-05 18:33
辽宁—香港投资推广交流会 - 活动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及辽宁省商务厅联合主办,旨在帮助辽宁企业借香港平台出海并促进双向合作 [3] - 香港是辽宁省最大外资来源地,累计在辽设立外资企业超1.3万家,实际到位外资占全省总量的46.3% [5] - 辽宁在香港投资企业300余家,备案中方投资额超75亿美元 [5] 香港作为辽宁企业的融资与上市平台 - 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中,辽宁企业有20家,覆盖工业制造、能源、金融、医疗等行业 [3] - 香港投资推广署鼓励辽宁企业利用香港金融服务优势进行上市融资,并推动海外企业、资金、人才进入辽宁 [3] 辽港合作重点领域 - 辽宁希望扩大与香港在机电产品、农产品、消费品等贸易规模,并支持企业通过香港拓展国际市场 [3] - 香港企业被鼓励参与辽宁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等产业投资 [3] - 双方计划在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新业态领域培育增长点 [3] 企业支持与资源对接 - 香港投资推广署建议辽宁企业在香港建立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 [5] - 香港驻京办提供人才入境计划支持,企业代表呼吁辽宁企业了解香港营商环境并实施"走出去"战略 [5]
“易主”!“易主”!“易主”! 多家A股公司筹划控制权变更
证券时报· 2025-06-05 01:36
鸿合科技控制权变更及业绩表现 - 鸿合科技实际控制人XING XIUQING、邢正筹划股份转让事项 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交易对手方从事投资及资产管理业务 公司股票自6月5日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教育信息化、智能硬件和技术服务 2024年营业收入35.25亿元(同比下降10.29%) 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下降31.20%)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1亿元(同比下降7.4%) 归母净利润585万元(同比下降76.7%)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亿元 [1] - 业绩下滑主因国内教育市场采购预算紧缩及竞争加剧 海外市场交互平板需求下降 欧洲重大标单未交付 公司通过团队调整和战略优化推动国内教育营收回升 [2] *ST金比控制权变更及经营状况 - *ST金比控股股东林浩亮、林若文筹划股份协议转让 具体方案待定 公司股票自6月5日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2] - 公司主营母婴消费品 覆盖"穿""用"类产品 正深化"母婴用品+医美服务"布局 2024年营业收入2.25亿元 净利润5215.06万元 扣非净利润-4531.68万元 [2][3] 安奈儿控制权变更进展 - 安奈儿控制权变更处于洽谈阶段 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股票自6月5日起继续停牌不超过3个交易日 控股股东曹璋、王建青拟向投资管理机构转让股份 [4] 易明医药控制权变更及市场反应 - 易明医药复牌后股价涨停至13.4元/股(总市值26亿元) 控股股东高帆转让23%股份(4385.59万股)给北京福好 实控人变更为姚劲波 [4][5] - 北京福好计划利用投资管理和产业规划优势提升上市公司资产质量 姚劲波实际控制多家企业包括58同城关联公司 [5][6] 行业动态 - A股近期进入控制权变更密集期 除上述公司外 帝欧家居、菲林格尔、棒杰股份等公司控制权变动受市场关注 [6]
*ST金比实控人筹划股份转让 公司股票自6月5日起停牌
证券时报网· 2025-06-04 22:46
公司股权变动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林浩亮、林若文正在筹划股份协议转让事宜,具体方案尚待确定 [1] - 公司股票自6月5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业专注于母婴消费品行业,是国内较早从事母婴消费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企业之一 [1] - 产品线覆盖母婴"穿"、"用"类产品,拥有"拉比"、"下一代"、"贝比拉比"三大自主品牌 [1] - 公司正围绕"母婴用品+医美服务"领域深化业务调整和布局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净利润5215.06万元,扣非净利润-4531.68万元 [1] - 由于去年扣非净利润亏损且营收不足3亿元,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4.8% [3] 发展战略 - 2025年将通过拓展新渠道、开发新产品、利用AI辅助销售推广等方式推动业绩快速增长 [2] - 将助力2024年末收购的中山韩妃和珠海韩妃(2024年销售收入7006万元,净利润712万元)利用AI工具提升业绩 [2] - 推动"母婴+医美"双主业落地并快速发展 [2] - 助力耀美科技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开发新产品,实现业绩快速增长 [2] - 深化"母婴+医美"布局,实现"健康宝宝+漂亮妈妈"战略转型 [3] 市场表现 - 宣布易主当日股价涨停,6月4日收盘价6.21元/股,总市值21.98亿元 [3]
“港股三朵金花”股价齐创新高,恒生消费ETF(159699)重回升势,年内反弹16%!
新浪财经· 2025-06-04 20:23
恒生消费指数表现 - 恒生消费指数(HSCGSI)2025年6月4日收盘上涨1 02% 成分股中华宝国际上涨13 64% 思摩尔国际上涨12 87% 毛戈平上涨11 26% 泡泡玛特和卫龙美味跟涨 [1] - 恒生消费ETF(159699)同日收涨1 27% 自4月8日低点累计反弹16% [1] - 恒生消费ETF全天换手7 56% 成交1 02亿元 近1月日均成交1 10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最新规模达13 39亿元 [1] 估值与指数构成 - 恒生消费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为18 06倍 处于近5年19 55%分位 估值低于历史80 45%时间 [1] - 恒生消费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9 23% 包括泡泡玛特(权重最高)、安踏体育、百胜中国等 [2] 港股消费龙头表现 - 泡泡玛特、蜜雪冰城、老铺黄金总市值突破7300亿港元 被称为"港股三朵金花" 泡泡玛特年内涨幅174 4%市值超3300亿港元 蜜雪集团3个月涨幅134 9%市值2337亿港元 老铺黄金年内涨幅324 2%市值1716亿港元 [2] - 摩根大通看好中国IP产业 将泡泡玛特列为"增持"首选 认为IP商品因价格亲民及社交属性成为今年最佳消费品类之一 [2] 行业政策与展望 -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两新"政策与消费激励政策拉动下游消费增长 5月PMI制造业景气回暖 出口订单反弹 新动能和消费品表现突出 [3] - 行业持续看好"新质内需成长"方向 聚焦服务消费和新消费领域 [3] ETF产品信息 - 恒生消费ETF(159699)支持T+0交易 场外联接基金代码A类020743 C类020744 [4]
5月PMI点评:短期进出口情况有所改善
东方证券· 2025-06-04 11:19
整体指数情况 - 2025年5月制造业PMI录得49.5%,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录得50.3%,综合PMI产出指数录得50.4%[5] 各行业PMI情况 - 5月高技术行业和装备制造业PMI分别为50.9%、51.2%,原材料行业PMI为47%,消费品行业PMI为50.2%[5] 产需情况 - 5月生产、新订单PMI分别为50.7%、49.8%,装备制造业、必要消费品行业产需指数高于54.0%,部分行业低于枯荣线[5] 进出口情况 - 5月新出口订单PMI为47.5%,进口PMI为47.1%,进出口情况有所改善,但预期改善有限[5] 企业规模情况 - 5月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0.7%、47.5%、49.3%,大型企业产需PMI重返枯荣线以上[5] 价格指数情况 - 5月出厂价格和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PMI分别为44.7%、46.9%,基本维持稳定[5] 服务业情况 - 5月服务业商务活动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2%、46.6%,景气水平稍有回升[5] 建筑业情况 - 5月建筑业商务活动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43.3%,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2.3%[5] 5月PMI数据特征 - 事件驱动下短期动能增强,中游装备制造业强于上下游,存量政策加速落地[5] 外贸订单影响 - 新出口订单PMI传导至出口环比需1 - 3个月,外贸谈判成果对短期出口拉动或体现在6月及以后[5]
稳健医疗20250603
2025-06-04 09:50
纪要涉及的公司 稳健医疗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务板块与营收占比**:公司主要业务为医疗耗材和消费品两大板块,截至2025年一季度,营收占比分别为48%和52%,消费品板块利润贡献更大,占整体营业利润率约60% [2][3] 2. **股权激励目标**:2024年底发布的股权激励方案,对2025 - 2027年营收增长设定目标,触发值和目标值分别不低于13%和18% [2][3] 3. **财务表现**:2013 - 2019年营收增速约24%,由消费品板块拉动;2024年二季度起营收转正;2025年一季度,医疗耗材和消费品板块营收均双位数增长;2024年消费品板块营业利润率约12.1%,同比提升近1个百分点 [2][5] 4. **核心单品市场情况** - **干湿棉柔巾**:行业规模达百亿元,预计未来增速约7%;全棉时代在洗脸巾类目份额超15%,公司整体市占率超20%,稳居第一 [2][6] - **卫生巾**:行业零售规模约千亿元,预计未来几年零售价增长约3%;2025年一季度,奈斯公主卫生巾营收同比增长超70% [2][6][7] 5. **消费者教育成效**:通过消费者心智教育,加深全棉品质认知,2024年干湿棉柔巾恢复双位数增长;2025年一季度消费品板块营收同比增长近30%,核心单品增长显著 [2][8][9] 6. **市场竞争优势**:作为首创者有强大品牌标签,全系列产品用全棉材质,有显著差异化;2025年一季度消费品板块营收13.4亿元,同比增长近30%,核心单品增速高 [9] 7. **产品创新与增长** - **棉柔巾**:去年推出悬挂式棉柔巾,推动市场爆发 [10] - **卫生巾**:奈斯公主自去年四季度增速加快,受行业舆情催化,电商平台营收显著提升 [11] 8. **渠道情况** - **线上**:占消费品板块约60%,抖音平台去年四季度表现亮眼,拉动整体线上营收增长 [12] - **线下**:占约40%,以全棉时代直营门店为主,保持10%左右增速 [12] 9. **线下门店布局调整**:全棉时代门店以一二线直营大门店为主,辅以三四线加盟门店;存量门店487家,直营占比近90%;每年新开约50家,调整直营门店结构,提升单店水平 [14] 10. **医疗耗材板块情况** - **行业规模**:我国低值医用耗材行业规模约1550亿元,竞争激烈 [15] - **内销外销**:内销占44%,外销中美国Gri贡献24%;去年并购Gri补全国际化产能布局;2025年一季度C端业务增速超40%,1 - 4月我国医用辅料累计同比出口金额波动约40% [16] 11. **盈利预测** - **医药板块**:2025年内生增长超10%,并购Gri预计贡献13亿左右营收,整体预计增长38%左右 [4][17] - **消费品板块**:2025年预计增长20%以上,由棉柔巾和卫生巾驱动 [4][17] - **归母净利润**:2025年为10.4亿元,同比增长50%;2026年为12.4亿元,同比增长19%;2027年为14.7亿元,同比增长19% [19] 12. **品牌与业务模式优势**:业务模式和品牌属性独特稀缺,线上线下渠道费用管控有标准,大单品势能提升,有望带动估值提高,追求盈利收入均衡增长,可持续性高 [20] 13. **股价与估值**:2025年市盈率约30倍,与可比公司平均值类似,估值合理且有吸引力 [21] 14. **未来发展展望**:2025年是品牌收获期,消费品大单品验证市场潜力,估值有望提升,未来成长可持续性高,发展前景乐观 [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实控人李建全持股比例接近70%,并设有员工持股平台 [3] 2. 2025年消费品板块中,棉柔巾预计增长25% - 30%,卫生巾预计增长50%以上,销售额有望达10亿元以上,个护用品整体增速超10%,盈利能力将显著提升 [18] 3. 公司坚持可持续品牌投放战略,不牺牲盈利换取高增长,2024年消费品板块营业利润率同比提升近1个百分点至12%左右,电商平台整体盈利水平较高 [12][13]
什么是关税不确定性下的最佳决策?
2025-06-04 09:5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轮胎行业、基建相关行业、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消费品制造业、公共事业、中游装备制造业、上游采矿业、中游原材料加工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美国关税政策对中国出口和美国进口的影响** - 核心观点: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对中国出口和美国进口产生显著影响,关税负面冲击持续显现,消费者补库行为趋于谨慎 [1][2] - 论据:2025 年一季度半钢胎开工率高于去年同期,4 月对等关税落地后降至去年水平,5 月汽车零部件关税出台后进一步下滑;美国消费者 3 月耐用品订单同比激增,4 月同比增速降至年内最低 [1][2][3] - **美国关税政策对其库存和消费的影响** - 核心观点:美国关税政策变化使消费者对未来不确定性增加,补库行为更谨慎,转向理性消费模式 [4] - 论据:类似疫情期间中免业绩变化,疫情初期消费者大量囤积免税护肤品,后期囤货行为减少;美国消费者 3 月耐用品订单同比激增,4 月同比增速降至年内最低 [3][4] - **美国一季度进口量增长情况及品类透支现象** - 核心观点:一季度美国进口量占消费支出比例上升,部分品类存在透支现象 [5] - 论据:一季度进口量占消费支出比例升至近 13%,工业品同比增长 53%,消费品进口增加以规避关税,资本品有一定透支,汽车和零部件进口负增长 [5][6] - **美国耐用品订单与 GDP 私人库存的关系** - 核心观点:美国耐用品订单与 GDP 私人库存通常同向变化,但非耐用品会导致分化,美国进口可能回归常态 [7] - 论据:一季度美国 GDP 私人库存跳升至剔除疫情异常值后的高点,4 月新增耐用品订单同比大幅回落 [7] - **国内经济状况及值得关注的行业数据** - 核心观点:国内经济 5 月提前进入淡季,基建相关行业呈弱季节性,未来可能改善 [8] - 论据:沥青、水泥磨机开工率回落,螺纹钢需求下降后反弹,热卷表观需求未达前高水平;今年国债和新增专用债发行较多 [8] - **今年二季度以来的经济表现及趋势** - 核心观点:二季度经济季节性偏弱,内外需均偏弱,预计 5 月 PPI 进一步下滑 [9] - 论据:切片开工率下滑,PTA 价格低位震荡,一手房销售回升,二手房市场不佳,螺纹钢期货价格跌破 3000 元/吨,5 月出口增速增幅小于 1 - 4 月 [9] - **关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 核心观点:关税影响让位于基钦周期,最佳策略是短期看基钦周期,长期看康波周期 [10][11] - 论据:今年一季度经济强劲,4 月同比实际 GDP 增长,但抢出口透支库存周期,基钦周期应往下走;全球处于康波周期,各国采取双向防范策略 [10][11] - **近期制造业 PMI 数据反映的情况** - 核心观点:5 月制造业 PMI 低于预期,对债券短期利空出尽,权益市场进入平淡期,美国可能施压中国,中国或加码政策回应 [12] - 论据:4 月 PMI 显著低于预期,5 月环比上升但幅度仍低于预期 [12] - **四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及意义** - 核心观点:四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有所改善,但增速缓慢,制造业面临一定压力 [13] - 论据:四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长 1.4%,营业收入累计同比增长 3.2% [13] - **4 月份工业企业利润的主要表现** - 核心观点:4 月工业企业利润量价齐跌,各行业表现分化 [14][15] - 论据:4 月工增同比增长 6.1%,PPI 当月增速为 - 2.7%;上游采矿业利润修复受拖累,中游原材料加工业利润增速下滑,中游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速大幅提升 [14][15] - **中游装备制造业过去几个月的表现** - 核心观点:中游装备制造业过去几个月表现相对较好,是行业利润增长的重要支撑 [16] - 论据:利润累计增速延续回升趋势,抢出口、抢转口拉动出口增速,国内新旧动能转换政策加力 [16] - **下游消费品制造业和公共事业领域的表现** - 核心观点:下游消费品制造业和公共事业整体利润增速下滑,国内消费需求偏弱 [17] - 论据:下游消费品制造业近两个月小幅下滑,公共事业整体利润增速下滑,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下降幅度较大 [17] - **5 月份 PMI 数据反映的经济趋势** - 核心观点:5 月三大部门 PMI 涨跌不一,制造业稳步上涨但仍处荣枯线以下,回升幅度受制约 [18] - 论据:制造业 PMI 为 49.5,环比上升 0.5;服务业 PMI 为 50.2,环比上升 0.1;建筑业 PMI 为 51,环比下滑 0.9;背后原因包括积压出口订单反弹、抢出口行为、节假日天气干扰及关税冲击不确定性 [18] - **服务业与建筑业内部指标变化情况** - 核心观点:服务业除从业人员指数下降外其余分项指数回升,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下滑但其他分项指数上行 [19] - 论据: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达到 56.5,连续 8 个月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土木工程、建筑商务活动、新订单等显著上升 [19] - **对未来几个月经济走势的预测** - 核心观点:未来几个月我国制造业受年终淡季和美国关税政策影响,6 月制造业 PMI 回到荣枯线以上压力大,全球经济短期内面临下行压力 [20][21] - 论据:年终淡季叠加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我国出口;全球去年底到今年初进入基钦周期下行阶段,补库存动力减弱 [20][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国能源在一季度没有明显增长,原因包括 4 月 2 号未对加拿大贝尔落地对等关税,以及 OPEC + 从 3 月 3 号开始增产 [5] - 食品饮料由于保质期限制,没有提前采购 [6] - 汽车和零部件进口负增长可能与国内汽车价格战有关 [6] - 螺纹钢需求在 5 月 25 号当周环比下降 21%,随后一周大幅反弹 40% [8] - 热卷表观需求虽然超过历史同期水平,但仍未达到前高水平 [8] - 切片开工率在 4 月初对等关税时出现短暂跳升 [9] - PTA 价格反弹了两周,但中枢仍处于较低位置 [9] - 30 大中城市的新房销售回到去年同期趋势线,一线城市表现优于去年和 2022 年,但不及 2019 年和 2023 年 [9] - 多数一线城市二手房以价换量或量价齐跌 [9] - 螺纹钢期货价格本周跌破 3000 元每吨,是自 2017 年以来首次跌破这一整数关口 [9] - 截至 5 月 25 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显示 5 月份出口增速维持高位,但增幅明显小于 1 - 4 月份的 6.4% [9] - 预计 5 月份 PPI 将进一步较 4 月份的 - 2.7 继续下滑 [9] - 今年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达到 5.4%,4 月同比实际 GDP 约为 5.6% [10] - 4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同比增长 3.2%,略低于三月份的 3.4% [13] - 4 月工增同比增长 6.1%,PPI 当月增速为负 2.7% [14] - 国际大众商品价格普遍下滑,拖累了上游采矿业的利润修复 [14] - 中游原材料加工业受国内地产和建筑产业链表现较弱影响,利润增速有所下滑 [15] - 抢出口、抢转口拉动多个行业维持较高出口增速,国内新旧动能转换政策加力,对中游装备制造业的利润增长作用明显 [16] - 下游消费品制造业在最近两个月内出现小幅下滑 [17] - 公共事业整体利润增速下滑,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下降幅度较大 [17] - 中美关税边际缓和短期内将推动出口成本下降,并带来外需短暂修复,同时内需政策发力,有望延续工业企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回升态势 [17] - 5 月份制造业 PMI 内因节假日效应稳步上涨,但仍处于荣枯线以下 [18] - 服务业内除从业人员指数下降外,其余分项指数均出现一定程度回升,其中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达到 56.5,并连续 8 个月位于较高景气区间 [19] - 生产性服务保持强韧性,而消费性服务环比改善幅度较大 [19] - 建筑业内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明显下滑,但其他分项指数不同程度上行,土木工程、建筑商务活动、新订单等均显著上升 [19]
5月PMI解读:景气边际回升,政策仍需发力
中邮证券· 2025-06-03 19: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中美达成关税暂缓执行协议,贸易回暖带动国内供需和制造业PMI回升,但新订单指数仍处景气线下,企业扩产意愿不强,价格走低,外需改善对景气提振有限,美国逆全球化政策有长期负面影响,国内财政与促内需政策缓和空间有限,稳增长政策将持续发力 [3][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出口边际改善,制造业景气回升 - 制造业PMI回升,环比升幅大于季节性,5月为49.5%,较上月升0.5个百分点,低于过去五年同期均值,仅高于2023年同期,中美贸易回暖使进口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升高3.7和2.8个百分点,但美国逆全球化政策影响持续负面,国内制造业面临压力,稳增长政策将持续发力 [12] - 制造业PMI各分项指数升多降少,13个分项中9项升高、4项下降,上升幅度较大的为新出口订单、进口订单,仅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生产处于扩张区间 [14] - 价格指数连续三个月下降,但降幅收窄,5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6.9%和44.7%,较上月降0.1个百分点 [16] - 产成品库存被动下降,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4%,较上月升0.4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6.5%,较上月降0.8个百分点,采购量指数为47.6%,较上月升1.3个百分点,企业扩产意愿有所提升 [16] - 生产重回扩张,生产指数为50.7%,较上月升0.9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49.8%,较上月升0.6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供需两端增长快,纺织等行业产需释放不足 [19] - 大型企业PMI升至临界点以上,为50.7%,较上月升1.5个百分点,中型企业景气回落,为47.5%,较上月降1.3个百分点,小型企业景气改善,为49.3%,较上月升0.6个百分点 [19] - 高技术制造业延续扩张,PMI为50.9%,连续4个月扩张,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1.2%和50.2%,较上月升1.6和0.8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PMI为47.0%,较上月降0.7个百分点 [20] 服务业景气微升,建筑业景气下降 - 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回落,5月商务活动指数为50.3%,较上月降0.1个百分点,仍处扩张区间,环比弱于季节性 [22] - 服务业景气回升,商务活动指数为50.2%,较上月升0.1个百分点,假期消费相关行业和邮政等行业景气升高,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5%,较上月升0.1个百分点 [22] - 建筑业景气下降,商务活动指数为51.0%,较上月降0.9个百分点,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2.3%,较上月升1.4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2.4% [23][24] - 综合PMI产出指数小幅回升,5月为50.4%,较上月升0.2个百分点 [24] 景气边际回升,政策仍需发力 - 5月中美贸易回暖带动国内供需和制造业PMI回升,但外需改善对景气提振有限,美国逆全球化政策有长期负面影响,国内财政与促内需政策缓和空间有限,稳增长政策将持续发力 [3][26]
显微镜下的中国经济(2025年第20期):如何看待5月宏观经济形势
招商证券· 2025-06-03 17:34
供给情况 - 5月制造业PMI仅生产指数超50%,非制造业PMI为50.3%,环比降0.1个百分点,服务业PMI环比升0.1个百分点,土木工程建筑业支撑建筑业PMI在临界值以上[3] - 上周开工率形势转强,5个指标环比上升,2个持平,4个下降;产能利用率形势改善,5个指标环比上升,3个下降[43][70] 需求情况 - 投资是短板,5月重化工业高频数据弱,建筑业PMI环比降0.9个百分点至51%,房屋建筑业是主要拖累[3] - 消费需求较好,汽车销量同比增速快,上周乘用车日均销量同比增速达26%,5月以来房地产销售改善,上周30城商品房销售面积超200万平方米,消费品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3] - 5月外贸有韧性,上周SCFI指数环比涨30.7%,NCFI指数环比涨51.5%,港口货物吞吐量超2.7亿吨且环比回升[3] 产量价格 - 5月中旬重点企业粗钢日均产量降0.6万吨,钢材日均产量升4.1万吨;上周3个产量指标环比上升,4个下降[72][74][94] - 上周价格高频指标转弱,1个指标环比上涨,12个下跌[132] 库存情况 - 上周水泥库容比上升,发运率下降,电厂煤炭库存天数下降,港口铁矿石库存下降,纯碱库存上升[133][135][140][142][149] - 螺纹钢和热卷社会库存下降,沥青出货量下降[153][156][160] 房地产市场 - 上周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上升,土地成交面积下降,土地溢价率上升[163][166][170] - 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和挂牌价指数均下降[172][177] 出行与物流 - 上周地铁客运量、国内航班数量、铁路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邮政快递揽收量上升,高速公路货车通车量下降[180][186][189][193][196][200] - 上周SCFI、CCFI、NCFI指数均上涨[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