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

搜索文档
两架波音客机突发意外!一个发动机起火、一个冲出跑道;事关科创板!上交所重磅发布;马斯克,大动作→
第一财经· 2025-07-14 09:01
航空与制造业 - 加拿大西捷航空一架波音737 MAX 8发动机起火 机组疏散数十名乘客 飞机停飞维修[2] - 尼日利亚和平航空一架波音737-300降落时冲出跑道 无人员伤亡及飞机损坏报告[3] 资本市场与政策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配套规则 新增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认定标准 涵盖投资经验/持股规模等维度[4][5] - 本周A股解禁市值超260亿元 天岳先进(74.87亿元)/迈威生物(54.20亿元)/宝立食品(30.10亿元)居前三[23][24] - 本周2只新股申购 合计募资12.36亿元 技源集团发行价10.88元/山大电力14.66元[26][27] 科技与能源 - SpaceX向马斯克旗下xAI投资20亿美元 占其50亿美元融资的40%[6] - 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超高压环网贯通 总长4197公里 覆盖106万平方公里[10][11] - 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一期建成 首次获取150GHz频段天体辐射图像[15] 消费与零售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创新高达1.5亿单 平均配送时间34分钟 神抢手/拼好饭贡献8500万单[21][22] - 泡泡玛特IP Labubu供不应求 消费者溢价收购二手产品 公司面临产品线聚焦挑战[28] 房地产金融 - 高评高贷现象泛滥 通过虚高房产评估价实现零首付+超额贷款 涉及职业背债人等灰色链条[29] 电力与基建 - 上半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 同比增长5.5%[14]
美参议院:特朗普竞选集会遭枪击源于安全疏漏;事关科创板!上交所发布“1+6”配套规则;加拿大一架波音737客机发动机起火丨早报
第一财经· 2025-07-14 08:38
航空安全 - 加拿大西捷航空一架波音737 MAX 8飞机在温哥华国际机场发生发动机排气管起火事故 机组人员紧急疏散乘客 飞机已停飞维修[1] 资本市场政策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1+6"配套规则 新增《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 从投资经验 合规运作等多维度明确认定标准[2] 能源基建 - 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 总长4197公里 覆盖106万平方公里 形成全国最大750千伏超高压环网[6] 铁路投资 - 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 同比增长5 5%[9] 科技突破 - 我国首个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AliCPT-1在西藏建成 成功获取150GHz频段天体辐射图像[10] 零售行业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达1 5亿单 其中神抢手单量超5000万单 拼好饭单量超3500万单 平均配送时间34分钟[16] 人工智能投资 - SpaceX将向马斯克旗下xAI投资20亿美元 占其50亿美元股权融资的近一半[17] 股票解禁 - 本周42家公司限售股解禁 总市值超260亿元 天岳先进(74 87亿元) 迈威生物-U(54 20亿元) 宝立食品(30 10亿元)解禁市值居前[18][19][20] 新股发行 - 本周2只新股发行 合计募资12 36亿元 包括沪市主板的技源集团(发行价10 88元)和创业板的山大电力(发行价14 66元)[22][23] IP运营 - 泡泡玛特旗下IP Labubu持续火爆 但面临产品线平衡难题[24] 房地产金融 - 高评高贷现象泛滥 通过人为抬高房产评估价实现零首付和超额贷款套取[25]
潮玩新消费:从小浣熊到泡泡玛特,潮玩究竟在玩什么?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潮玩行业 - **公司**:泡泡玛特、暴力熊、蒙奇奇、名创优品、Top Toy、布鲁可、卡游、量子之歌、小黄鸭德盈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潮玩市场规模和背景**:预计到2025年中国IP玩具市场规模达约578亿元人民币,年化增速约20%,主要产品集换式卡牌、盲盒和拼搭类玩具均保持10%以上增长,盲盒占主导地位,IP玩具占中国潮玩市场约一半销售份额;中国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消费结构从必选转向可选,为潮玩行业提供增长动力[1][2] - **潮玩和IP热度驱动因素**:消费者生产力达到一定阶段后更追求内心愉悦感,源于对产品喜爱、多巴胺分泌和社交行为,如收集全套产品或向朋友推荐,驱动新消费潮玩产品快速成长[3][9] - **潮玩快速崛起原因**:让消费者成为营销官,通过审美PUA、第三方认证和自我传播,减少营销费用,产生活跃二手市场,使品牌快速崛起并保持高利润率,消费者基于情感喜爱而非理性参数或性价比选择产品[4] - **潮玩核心竞争力**:包括审美PUA、第三方认证和自我传播,如泡泡玛特独特设计吸引年轻人审美,上市获第三方认证增强可信度,自我传播降低营销成本,促进二手市场发展[5] - **部分潮玩未成功原因**:暴力熊和蒙奇奇缺乏第三方认证如上市,成功潮玩设计符合年轻人审美,有社交属性形成自我传播效应[6][7] - **潮玩和新消费产品购买行为特点**:具有随机性,如购买卡牌不知能否获稀有卡,买盲盒不知有无隐藏款,随机性刺激多巴胺分泌增加愉悦感,盲盒形式比直接展示成品更具吸引力,占潮玩市场一半以上份额[8] - **潮玩行业不同类目企业核心竞争力**:渠道型企业如名创优品、Top Toy,核心竞争力是选品、门店运营管理和单店模型;采用第三方IP的企业如布鲁可、卡游,核心竞争力是运营和渠道能力、独家IP获取与表现;自有IP企业如泡泡玛特、量子之歌、小黄鸭德盈,依靠强大IP运营能力,通过授权与衍生品销售盈利[10][11] - **自有IP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持续运营能力,决定IP能否长期存在并保持热度,通过运营实现社交传播、二手市场活跃,通过授权与衍生品销售盈利[13] - **采用第三方IP授权公司业绩增长方式**:提升运营和渠道能力,与版权方合作扩大销量及授权费收入,营销自身品牌,关注独家IP获取与表现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溢价销售[14] - **最具长期价值的潮玩公司类型**:自有IP公司最具长期价值,因其拥有稀缺且持续性的产业环节,其他类型公司也能从历史扩展进程中受益[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名创优品作为渠道型企业,在门店数量、电效和平效方面领先,门店数几乎超过领域内其他龙头品牌之和,凭借优秀门店模型吸引加盟商开设高效门店保持市场优势[12]
餐饮、潮玩及家电行业周报-20250713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13 22: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泡泡玛特、安踏体育、华润啤酒、华住酒店集团、海底捞、康师傅、名创优品、李宁、中国飞鹤、亚朵集团、特步国际、新东方在线、颐海国际、优然牧业、现代牧业、九毛九、澳优评级为Outperform(优于大市)[1] - 百威亚太评级为Neutral(中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餐饮、潮玩及家电行业有多项动态,包括企业新品推出、联名活动、投资合作、组织架构调整等[1] - 不同行业重点公司本周行情表现有差异,餐饮行业部分标的涨幅明显,也有部分标的下跌;潮玩和家电板块同样有表现优劣之分[2] 相关目录总结 本周行业新闻 - 瑞幸咖啡联名多邻国推「绿沙沙拿铁」及周边产品[1] - 古茗推出柚子系列产品并发放超20万张新品券[1] - 霸王茶姬活力轻果茶推新品「滇橄榄」[1] - 茶百道「青提茉莉」回归,联动冰雪奇缘推周边[1] - 名创优品在深圳开搪胶毛绒主题快闪店并首发限量产品[1] - 泰国三巨头以1.42亿泰铢投资霸王茶姬泰国,获51%股权[1] - 麦当劳启动BFF大头狗毛绒玩具促销活动[1] - Tims天好咖啡在中国直营门店上线“支付宝碰一下·薪资日结”服务[1] - 美的中国区域运营中心组织架构变革调整,推进零售组织建设[1] - 空调品类进入全国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认证目录[1] 重点公司每周行情 - 餐饮行业表现较好的标的有呷哺呷哺(+13.5%)、茶百道(+10.8%)等,表现偏弱的有达势股份(-3.2%)和小菜园(-4.5%)[2] - 潮玩板块中布鲁可(+8.6%)表现较优,名创优品(-1.6%)表现较弱[2] - 家电板块中TCL电子(+7.1%)表现较优,JS环球生活(-3.1%)和石头科技(-4.8%)表现较弱[2]
行业周报:烟火气回归家常菜崛起,潮玩、创作者经济赛道景气度延续-20250713
开源证券· 2025-07-13 22: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潮玩6月线上基数提升增速平稳,毛绒/盲盒品类红利延续;创作者经济中音乐流媒体稳定增长,非音乐内容强化平台议价能力;大众中餐性价比成主旋律,家常菜崛起,外卖场景推动其发展;美护领域天猫平台高端国际品牌复苏,国货品牌生态位下滑;即时零售美团订单量突破,各配送平台骑手月活增长;出行数据航空和访港数据环比攀升;本周A股社服板块和港股消费者服务板块跑赢大盘[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潮玩 - 2025年6月潮玩动漫品类线上销售额达13.48亿元,同比增长16%,2024Q2高基数阶段已逐步消化[12] - 6月盲盒/积木/毛绒/动漫周边/游戏周边/手办/桌游卡牌线上销售额分别同比+109%/-12%/+23%/+95%/-36%/-1%/-17%,毛绒品类红利延续[12][13] - 6月泡泡玛特/TNTSPACE/TOPTOY等独立IP潮玩品牌表现强劲,线上销售额同比+149%/+108%/+159%;海外玩具巨头迪士尼/乐高/万代线上销售额分别同比-47%/-8%/-57%[16] 创作者经济 - 2024年全球录制音乐市场规模增速放缓,音乐流媒体实现收入超200亿美元,订阅用户规模达7.52亿/同比+9.5%,贡献收入份额超50%[22] - 中东非、拉美、中国等新兴市场是音乐平台渗透及订阅服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2024年各区域音乐市场收入分别同比+22.5%/+22.8%/+9.6%[26] - 2024年Spotify平台MAU达6.75亿/同比+12%,订阅会员数达2.63亿/同比+11%,非欧美区域付费用户同比+25.6%,付费率约17.2%/同比+0.8pct[26][30] - Spotify注重非音乐内容建设,2024年music labels占比降至71%,毛利率提升至30%/同比+4%,R&D、S&M、G&A费用整体收窄,利润快速释放[44] 大众中餐 - 2024年全国餐饮人均消费降至39.8元,同比下降6.6%,中式正餐人均消费从2023年87.6元降至2024年79.2元,降幅9.6%[53] - 大众便民中式餐饮市场规模2023年达36,187亿元,预计2023 - 2028年以9.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28年达55,871亿元[56] - 2023年中国家常菜行业规模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8.5%,现炒替代预制,小菜园等门店数增长[58] - 2024年中国消费者一人食外卖选择中米饭类快餐占比54.01%,家常菜适合高频次外卖消费,2024年小菜园外卖收入占比提升至38.5%[60][63] 美丽 - 天猫平台护肤市场集中度提升,本土品牌数量与占比双降,国际品牌SK - II等实现双位数增长,排名上升[66] - 天猫平台护肤头部阵营稳定但内部竞争激烈,TOP3 - 10排名月度变化明显[66] - 天猫彩妆市场集中度略降,国货数量增但份额跌,毛戈平2025H1名次同比提升6名至第3[69] 即时零售 - 7月12日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超1.5亿,拼好饭单量超3500万,神抢手单量超5000万[73] - 7月5日对比6月5日美团骑手日均收入增长111%,人均日单量增长33%,夏季活动日骑手人均补贴达120多元[73] - 夏季活动期间美团平台商家外卖订单量比日常时段增长65%,99%的订单顺利完成,平均送达时间34分钟[73] - 截至2025年5月,美团外卖商家版等APP月活跃用户规模增长,美团及饿了么在下沉市场持续渗透[76] - 截至2025年5月,达达秒送骑士等APP月活跃用户规模增长,第三方优质配送平台承接订单外溢[77] 出行数据跟踪 航空 - 本周(7.6 - 7.12)全国日均客运执行航班量16875架次,较2024年同期+4%,环比+2%[79] - 本周国内客运日均执行航班量14532架次,较2024年同期+2%,环比+2.1%,7月国内航班同比+3%[79] - 本周国际客运日均执行航班量1965次,环比+1%,恢复至2019年同期89%,7月国际航班恢复至2019年同期89%[79] 访港数据追踪 - 本周(7.5 - 7.11)内地访客总入境人次达75.68万人,环比+8.4%;全球访客总入境人次(除内地外)20.17万人,环比+0.5%[80] - 内地访客日均人数较2024年日均+12.5%,全球访客日均人数(除内地外)较2024年日均+13.8%[80] - 内地访港整周单日峰值14.5万人次,全球访客整周单日峰值(除内地外)达3.3万人次[80] 行业行情回顾 A股行业跟踪 - 本周(7.7 - 7.11)社会服务指数+2.11%,跑赢沪深300指数1.29pct,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3[88] - 2025年初至今社会服务行业指数+5.43%,强于沪深300指数的+2.03%,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9[88] A股社服标的表现 - 本周(7.7 - 7.11)A股涨幅前十名以会展、检测类为主,涨幅前三名分别为国义招标、锋尚文化、凯撒旅业,涨幅后三名分别为金陵体育、ST张家界、天目湖[93] - 本周(7.7 - 7.11)净流入额前三名分别为凯撒旅业、锋尚文化、中公教育,净流入额后三名为豆神教育、天目湖、长白山[93] 港股行业跟踪 - 本周(7.7 - 7.11)港股消费者服务指数+2.68%,跑赢恒生指数1.75pct,在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9[100] - 2025年初至今消费者服务行业指数-10.78%,弱于恒生指数的+20.34%,在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0[100] 港股消费者服务标的表现 - 本周(7.7 - 7.11)港股教育、旅游类涨幅靠前,涨幅前三名分别为香港中旅、新高教集团、中国儒意,涨幅后三名分别为思考乐教育、达势股份、美团 - W[113]
2025年第27周:服装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07-13 19:55
奢侈品行业趋势 - 2024年全球奢侈品市场预计下滑2%-5%,为近15年最大挑战,珠宝、美妆、服饰增长,手表、皮具、鞋履低迷 [1] - 美国和中国市场疲软,欧洲稳健,中东和东南亚具韧性,品牌需通过创新、多元体验和入门产品应对 [1] - 传统奢侈品牌因审美雷同被更灵活且具文化根基的竞争对手超越,行业需加强创意、技术和客户关系以吸引年轻消费者 [1] - 天猫618期间奢侈品牌表现突出,天猫奢品GMV、访客量均双位数增长,男女装、箱包增速领先,家居户外增超100% [5] 潮玩与情绪经济 - 潮玩Labubu系列2024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显示情绪经济在玩具市场的潜力 [2] - 适老玩具搜索与成交量大增,反映老年人对社交、认知训练和陪伴的需求,玩具可作为"非药物干预"改善老年身心健康 [2] - 泡泡玛特股价一年半涨超12倍,带动潮玩行业发展,行业逻辑从盲盒向IP消费转型,市场集中化及奢侈品玩法结合潮玩 [10][11] 运动与户外市场 - 户外运动成年轻人新宠,电商平台相关商品销量激增,95后群体以缓解压力、亲近自然为目标参与 [3] - 户外装备规模有望在2030年达659.3亿元,但市场存在泡沫,博主需提升内容价值,平衡营销与研发 [3] - 贵价跑鞋已成为中国中产身份象征,兼具健康投资与社交谈资功能,但性能差异有限,消费趋于符号化 [6] - 赤足鞋作为小众品类快速崛起,契合"回归自然"的健康需求,精准满足细分市场并借助社交平台实现内容与商业融合 [12] 时尚与服装趋势 - 时尚界从宽松廓形转向修身剪裁趋势,Martine Rose等品牌展现复古风格与精准剪裁融合 [4] - 第108届Pitti Uomo男装展聚焦骑行与运动生活方式,参展品牌强调轻盈、功能性与舒适,运动鞋履品牌展现回归趋势 [8] - 女性运动服尺码越做越小,国内市场S码常售罄,XXL以上大码缺货严重,品牌应关注多元体型需求 [14] 品牌动态与市场表现 - 老铺黄金2024年营收达85.06亿元,同比增长167.5%,净利润14.73亿元,增长253.9%,市值近1500亿港元 [19] - 周六福于2025年6月26日在港交所上市,首日股价上涨25%,市值达129.76亿港元,门店超4300家,96%为加盟店 [23] - 李宁任命Victor Herrero为联席行政总裁,年薪高达125万英镑,并享有最高达年薪250%的奖金,年收入上限可达4200万元人民币 [15] 数字化与品牌传播 - 奢侈品牌通过天猫"红猫计划"带动流量,直播及AI技术助力品牌成交翻倍,Burberry等增长超500% [5] - LOEWE与Balenciaga通过深度内容叙事强化品牌价值,整合线上传播打造沉浸式品牌体验 [7] 新兴市场与跨界合作 - 国际足联推出自有高端时装品牌FIFA1904,主打西装、羊绒大衣等高级服饰,目标在2030年世界杯前打造价值10亿美元的品牌 [13] - 运动鞋服电商平台KicksCrew获NBA球星韦德和拉塞尔投资,两人将成平台代言人,服务覆盖超100个国家 [20] 环保与可持续时尚 - URBANREVIVO兄弟品牌"本来(BENLAI)"主打功能面料基本款,融合科技与环保理念,新店引入回收材料制成的艺术装置 [16] - 三宅一生旗下男装品牌IM MEN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打造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男装 [24] 中性风格与长期主义 - 瑞典品牌HOPE以"Style Before Gender"为核心理念,通过中性设计和双尺码系统模糊性别界限,专注于牛仔、长裤等核心品类 [25]
东莞这个镇,想生产出自己的LABUBU
创业邦· 2025-07-13 19:20
东莞石排镇潮玩产业概况 - 东莞石排镇是潮玩产业重要聚集地,2024年GDP为227.21亿元,同比增长3.7%,潮玩产业集群总产值132.2亿元,同比增长12.3% [3] - 石排镇集聚超400家潮玩和玩具生产企业,中国近85%潮玩产品产自东莞,其中50%产自石排 [9] - 全球动漫衍生品1/4在东莞生产,2023年东莞被授予"中国潮玩之都"称号 [9] 泡泡玛特与代工厂关系 - 泡泡玛特高管多次前往石排镇寻找代工厂,当地多家玩具厂为其代工,包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世界杯吉祥物"拉伊卜" [4] - 代工利润约10%,远高于加工环节的3%-5% [10] - 泡泡玛特订单帮助代工厂度过疫情,部分代工厂产能翻倍 [13] 代工厂转型原创IP趋势 - 石排镇原创IP数量从2021年30多个增至2024年100多个,代工、授权二创、自主品牌占比从7:2:1变为5:3:2 [20] - 泡泡玛特2024年毛利率达66.8%,刺激代工厂转向原创IP开发 [15] - ToyCity已孵化20个原创IP,包括Laura、耙老师等,Laura与NBA合作 [16] 原创IP孵化挑战 - 原创IP孵化投入巨大,单个IP投入可达千万级别,需覆盖产品开发、宣传推广等 [30] - IP需积累1万忠实粉丝才能保证不亏钱,成功率低且资金链压力大 [31] - 部分企业用工厂收入支撑IP孵化,或选择授权二创、先做内容再切入潮玩 [33] 石排镇产业协同优势 - 潮玩中心整合设计、生产、物流等环节,15分钟车程内可完成全流程,产品生产周期缩短20天 [26] - 产业集群可快速应对订单潮汐变化,如哪吒IP爆火后迅速协调产能 [25] - 设计师聚集东莞可直接跟进生产,更好实现创意落地 [27]
耐用消费产业研究:反内卷提供高低切主线,把握新消费回调机遇
国金证券· 2025-07-13 19: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新消费主线崛起,应坚定持有兑现度较高的新消费龙头,关注四大长线主题,深挖老树新芽,捕捉传统消费超跌反弹机遇;25H2节奏上,Q3阶段性盘整把握结构性机会,Q4龙头企业有望再创新高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消费投资配置 - 配置思路为坚定持有新消费龙头,关注四大主题,深挖老树新芽公司,捕捉传统消费超跌反弹机遇;25H2节奏是Q3盘整把握机会,Q4龙头有望创新高 [8] - 新消费指数展示了总指数及T1、T2、T3指数情况,数据截至2025/7/11,区间自2015/1/1开始 [16][17] - 细分行业估值给出可选消费细分赛道的pe、pb三年分位数据,统计区间为2022/1/1至2025/7/11 [19] 轻工制造 - 新型烟草稳健向上,海外雾化电子烟合规市场扩容,HNB行业成长清晰,英美烟草份额或提升,重点布局思摩尔国际 [3][19] - 家居底部企稳,内销部分软体家居企业有韧性,外销9月降息概率60.4%,关注底部反转或有自身α企业 [3][19] - 造纸底部企稳,7月11日浆价持平,港口木浆去库,三季度需求旺季纸价修复空间大 [3][19] - 潮玩高景气维持,行业扩容,首推泡泡玛特,关注传统头部企业IP转型及细分环节受益标的,25Q2盲盒线上GMV同比+94% [3][19] - 两轮车略有承压,工信部发布白名单,关注新国标对供给侧影响及3Q补库弹性,龙头回调后配置价值凸显 [3][19] - 轻工个护略有承压,线上竞争加剧,聚焦有差异新品驱动和业绩确定性高的标的 [3][19] - 宠物高景气维持,行业表现优但线上增速边际放缓 [3][19] - AI眼镜稳健向上,关注下半年科技大厂新品发布和镜片关键卡位标的 [3][19] 纺织服饰 - 品牌服饰端6月数据平淡,终端消费力弱,关注有独特α和业绩优势的标的 [3][23] - 出口端关税不确定,美国对越南输美商品关税推迟至8月1日生效 [3][23] 美容护理 618后板块增速趋弱、情绪波动,优选中报业绩突出和补涨空间大的标的 [3][24] 家用电器 - 创维收购飞利浦北美电视业务,借力品牌和渠道切入北美市场,补强全球化布局 [3][25] - 6月TV各尺寸均价下滑,7月面板价格环比延续跌幅;6月需求受三星影响失衡,7月采购量同比增5%但有延后风险;面板厂库存上升,7月按需生产产出同比下滑1% [25][26] 零售社服 - 旅游高景气维持,餐饮拐点向上,酒店稳健向上,K12高景气维持,职教底部企稳,人服稳健向上 [3][27] - 零售方面,商超略有承压,调改类向上,百货略有承压,电商底部企稳 [3][27] - 餐饮茶饮受益外卖大战,4月以来同店改善;线下永辉调改店超100家,预计2026年春节前完成300家调改;线上即时零售竞争加剧,暑期补贴大战持续 [28] 财报选股模型机会 展示了25Q1财报选股模型中各行业细分赛道部分证券的超额收益情况 [33]
全仓Labubu还是各大IP齐头并进?泡泡玛特怎么选
第一财经· 2025-07-13 12:39
泡泡玛特Labubu IP的市场表现 - Labubu IP在2024年营收暴增726.6%,占公司总营收23.3%,成为泡泡玛特旗下最火爆的IP [1] - 消费者抢购Labubu导致门店冲突和二手市场溢价数倍,显示出极高的市场热度 [1] - Labubu的火爆让泡泡玛特体会到了当顶流的滋味,但也带来了供不应求的烦恼 [2] 产能与供应问题 - 泡泡玛特面临Labubu产品缺货、延迟交货等问题,涉及多个系列产品 [2] - 公司公告称订单量激增导致发货延迟,预计7天左右发出积压订单 [2] - 普通款Labubu制作周期约2周,特殊款可能需要数月 [8] - 公司国内工厂主要分布在珠三角、江西等地,采取类似"苹果+富士康"的合作机制 [10] - 赣州顺嘉玩具厂2024年新建项目投产后可年产200万件塑胶电子玩具、1000万件毛绒电子玩具 [11] 饥饿营销质疑 - 行业人士质疑泡泡玛特可能有意控制产量以维持稀缺性 [3] - 代工厂认为如果人人能轻松买到Labubu,其市场价值会贬值 [4] - 国内工厂完全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但泡泡玛特未充分释放产能 [4] - 公司回应称需求远超预期,正在全面扩大产能并调整产品线分配 [11] IP发展战略 - 泡泡玛特一直以IP为核心业务,早期依赖MOLLY IP(2017年占比89.4%) [14] - 2024年THE MONSTERS系列(含Labubu)营收30.4亿元,占比23.3% [15] - 公司创始人提出IP分级体系(S/A/B/C),每年推出100个系列产品 [15] - 分析师认为公司需要平衡各IP发展,避免过度依赖单一爆款 [16][17] 市场影响与挑战 - Labubu供不应求导致仿冒品泛滥,给品牌带来伤害 [5] - 公司表示需求"指数级增长"让供应链体系难以承载 [11] - 正在采取措施抑制二级市场投机炒作,改善消费环境 [11]
泡泡玛特为何供给总是跟不上
第一财经· 2025-07-13 12:19
泡泡玛特产能与市场供需矛盾 - 公司旗下IP Labubu在2024年营收暴增726.6%,占公司总营收23.3%,成为潮玩市场黑马 [1] - 产品供不应求导致消费者抢购甚至引发门店冲突,二手市场溢价数倍 [1] - 外界质疑公司是否在有意控制产量以维持稀缺性而非真正扩产 [1] 行业对泡泡玛特营销策略的分析 - 玩具行业人士认为公司深谙"饥饿营销"之道,通过控制产量维持IP价值,避免短期扩产后因IP热度消退导致成本压力 [1] - 东莞玩具工厂透露Labubu为代工生产,公司仅拥有版权,其销售策略存在刻意限制供应以保持稀缺性的嫌疑 [1] - 行业人士指出若产品过于易得会降低市场价值,保持购买难度可维持高价值感和独特性 [2] 泡泡玛特的产能应对措施 - 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称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远超线性供应链体系的承载能力,导致连续预测偏差 [2] - 已采取全面扩产措施,包括推迟部分新品上市、重新分配现有产品线产能,并在四大区分批开启预售 [2] - 公司称此举旨在让消费者在合理周期内购买产品,同时抑制二级市场投机炒作 [2] 行业对产能潜力的评估 - 广东制造业人士表示国内工厂完全具备大规模生产Labubu的能力,但公司未充分释放订单需求 [2] - 行业推测公司可能通过维持供不应求状态提升产品热度和品牌地位,而非技术性产能不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