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影视制作
icon
搜索文档
潮玩“谷子”爆发,阅文集团上半年净利大增68.5%,IP衍生品GMV达4.8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8-13 15:3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1.9亿元同比下滑23.9%主要因版权运营授权收入减少48.4% [2] - 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68.5%得益于收入成本减少25.1%及营销开支缩减20.4% [2][5] - 在线业务收入19.85亿元占总收入62.2%同比增长2.3% [2] 业务结构 - 在线业务由付费阅读、广告和游戏分销构成MPU达920万同比增长4.5% [2][3] - 版权运营及其他收入12.05亿元同比减少46.4%因新丽传媒无新剧上线贡献收入下降 [3] - 2024年影视爆款如《热辣滚烫》《与凤行》带动业绩但2025年项目排期导致收入断层 [4] IP衍生品发展 - 衍生品GMV达4.8亿元接近2024全年水平头部IP如《全职高手》《诡秘之主》表现突出 [6][8] - 覆盖谷子、卡牌、盲盒等全品类并投资Hitcard、超级元气工厂等产业链企业 [8][9] - 举办《全职高手》瑞士主题线下活动吸引数千粉丝参与强化IP生态联动 [6] 内容生态 - 上半年新增20万作家和41万本小说平台月票过百万作品数同比增长200% [3] - 动漫领域推出《斗破苍穹》等续作其中《斗破苍穹》登顶腾讯视频付费榜第一 [6] - 影视储备丰富新丽传媒下半年计划播出5部剧集包括已播出的豆瓣8.0分《扫毒风暴》 [4] 战略方向 - 加速IP生态链发展通过影视化、衍生品开发及第三方IP合作提升商业化空间 [7][8] - 强调衍生品业务需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并计划拓展中腰部IP定制产品 [2][8] - 行业层面潮玩领域并购活跃如量子之歌收购Letsvan万达投资52TOYS等 [8]
阅文上半年净利大增,IP衍生品GMV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南方都市报· 2025-08-13 12:1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1.9亿元 归母净利润达8.5亿元 同比增长68.5% [1] - 核心在线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至19.9亿元 其中自有平台产品收入达17.5亿元 占在线业务收入54.7% 同比增长3.1% [1][3] - IP运营及其他收入同比下降46.4%至12.052亿元 主要受影视剧开发周期影响 新丽传媒上半年无新剧上线 [3] 在线业务生态 - 在线阅读平台新增20万名作家和41万本小说 新增字数约200亿 90后作家占新增白金大神近八成 [4] - 新签约作品中收入超100万元的数量同比增长63% 《没钱修什么仙》等三部作品均订突破十万 [4] - 平均月付费用户数达920万 同比增长4.5% 月票过万作品数增20% 月票过百万作品数增200% [4] IP影视化成果 - 上半年推出《九重紫》《大奉打更人》等7部爆款影视作品 [1][6] - 自制剧《扫毒风暴》豆瓣评分达8.0 为暑期国产剧最高分 [6] - 新丽传媒下半年计划播出6部电视剧 包括《哑舍》《独身女人》等作品 [3] 短剧与衍生品突破 - 短剧《好孕甜妻》流水突破8000万 位列年度短剧榜第二 全网播放量超30亿 [7] - IP衍生品GMV达4.8亿元 接近2024年全年5亿元总额 新品推出速度达去年3-4倍 [5] - 已与230家品牌达成授权合作 天猫旗舰店登顶618"新奇谷子店铺黑马榜"榜首 [5] AI技术赋能 - AI网文知识库"妙笔通鉴"上线 作者与AI互动频率提升40% 作家助手日活增超40% [7] - WebNovel平台AI翻译作品收入同比增长38% 占平台小说总收入超35% [8] - AI翻译作品数量达7200部 占中文翻译作品总量70% 平台共提供超10000部中文翻译作品 [8] 战略布局与投资 - 公司将启动中腰部IP定制衍生品开发 并考虑引入第三方IP [6] - 投资卡牌公司Hitcard、Crossing及毛绒潮玩品牌"超级元气工厂" [6] - 开放2000余部网文IP用于短剧开发 与全行业编剧及制作方共创内容 [7]
阅文集团上半年收入降23.9% 影视剧项目排期不均所致
新华网· 2025-08-13 10:1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1.91亿元,同比下降23.9% [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8.50亿元,同比增长68.5% [1]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5.08亿元,同比下降27.7% [1] - 收入下降主要由于影视剧项目排期不均所致 [1] 在线业务收入结构 - 在线业务总收入19.85亿元,同比增长2.3%,占总收入62.2% [2] - 自有平台产品收入17.46亿元,同比增长3.1%,主要因提升核心产品运营及优质内容产出 [2] - 腾讯产品渠道收入0.97亿元,同比下降25.6%,因优化内容分发机制导致广告收入减少 [2] - 第三方平台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23.1%,反映优质内容对合作伙伴价值提升 [2] 用户运营指标 - 平均月活跃用户141.3百万人,同比下降19.7%(2024年同期176.0百万人) [2] - 自有平台月活102.7百万人,同比下降2.5%,但较2024年上半年102.3百万人基本稳定 [2] - 腾讯产品自营渠道月活38.5百万人,同比下降45.5%,因优化运营效率及免费阅读渠道调整 [2] - 平均月付费用户920万人,同比增长4.5%,主因自有平台推出更多会员内容 [3] - 每名付费用户月均收入31.3元,同比下降1.3%,因新获取会员用户贡献较低 [3] 盈利能力分析 - 毛利16.12亿元,同比下降22.6% [3] - 毛利率50.5%,较2024年同期49.7%提升0.8个百分点 [3] - 撇除新丽传媒影响后,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同比增加35.7%至5.45亿元 [3] 市场表现 - 公司总市值318.6亿港元,12日股价收跌2.26%报31.2港元 [5] 公司背景 - 2015年3月成立,2017年11月于港交所主板上市 [4] - 旗下涵盖QQ阅读、起点读书、新丽传媒、腾讯动漫等品牌,覆盖200多种内容品类 [4] - 成功输出《庆余年》《赘婿》《斗罗大陆》等网文IP并改编为多业态产品 [4]
“竖店”郑州是怎样崛起的?
证券日报· 2025-08-13 00:30
微短剧行业现状 - 郑州已成为全国第二大微短剧制作中心,被业内称为"竖店"[1] - 2024年郑州微短剧市场规模超23亿元,制作企业约820家[5] - 全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96亿,占网民总数近七成[6] - 2024年全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15亿元,同比增长35.1%[7] - 预计2025年全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达634.3亿元[7] 郑州微短剧产业发展 - 郑州市提出到2027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的目标[1] - 郑州具有人口成本优势,从业人员超3万人[4] - 利用古建旧厂、闲置楼宇改造拍摄园区,形成"场景清单"一站式服务[4] - 2024年郑州承制3194部微短剧通过审查备案,203部进入全国热力榜[5] - 鼎革·中牟影视基地日均可接待3-8个剧组,半年接待600余个剧组[3] 行业生产特点 - 微短剧拍摄周期极短,通常2-7天完成[2] - 标准竖屏微短剧团队规模约70人[2] - 行业出现"抢导演"现象,头部导演引荐费达8000-10000元[2] - 拍摄基地处于7×24小时运转状态[3] - 基地提供20多个高频使用场景,包括机场安检口、公安审讯室等[3] 企业动态 - 多家影视类公司布局微短剧业务,包括万达电影、芒果超媒等[7] - 欢瑞世纪已完成短剧运营投放平台建设,海外平台已上线[7] - 海看股份计划打造精品微短剧厂牌,实现规模化收益[7] - 星港空间预计2024年出品微短剧达百部左右[2] 行业挑战与对策 - 面临内容同质化、专业人才断层、商业模式单一等挑战[8] - 郑州市提出"微短剧+"创作计划、AI赋能等多项举措[8] - 探索"微短剧+文旅"融合创新,打造主题旅游研学线路[9] - 推动行业从"流量至上"转向"品质优先"[9] 郑州经验总结 - 政府精准施策,提供高水平服务保障[10] - 盘活存量空间,创新改造闲置资源[10] - 鼓励传统产业转型,如广告公司进入微短剧领域[10] - 经验具有普适性,可借鉴用于培育新兴产业[10]
格隆汇公告精选(港股)︱毛戈平(01318.HK)盈喜:预期中期净利润增长35.0%至37.0%
格隆汇· 2025-08-12 22:37
毛戈平(01318.HK)盈喜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实现收入约人民币25.7亿元至26.0亿元,同比增长30.4%至31.9% [1] - 预期净利润约人民币6.65亿元至6.75亿元,同比增长35.0%至37.0% [1]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高端品牌认可度提升及持续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 [1] 中国联通(00762.HK)财报 - 上半年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1.5% [2] - 二季度5G网络用户累计到达2.135亿户 [2] 腾讯音乐-SW(01698.HK)财报 - 二季度营收和利润同比均稳健提升 [2] - 付费用户规模和单个付费用户月均收入持续提高 [2] 万洲国际(00288.HK)财报 - 中期经营利润上升10.4%至12.59亿美元 [2] - 中期息0.20港元 [2] 长虹佳华(03991.HK)财报 - 上半年纯利1.81亿港元,同比上升10.16% [2] 五矿资源(01208.HK)财报 - 中期除税后净利润达5.66亿美元 [2] FIT HON TENG(06088.HK)财报 - 中期营收23.05亿美元,同比增加11.5% [2] 上海实业环境(00807.HK)财报 - 上半年股东应占净利润达3.44亿元,同比增长7.1% [2] 华润置地(01109.HK)运营数据 - 7月经常性收入约41.7亿元,同比增长7.0% [2] 恒瑞医药(01276.HK)研发进展 - 海曲泊帕乙醇胺片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 [3] 复星医药(02196.HK)研发进展 - 子公司注射用奈达铂注册申请获受理,瞄准头颈癌等大癌种 [3] 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研发进展 - TQB3142"Bcl-xL PROTAC"临床试验申请获NMPA受理 [3] 君圣泰医药-B(02511.HK)合作 - 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开展科研课题合作,探索创新药代谢与肾脏获益潜力 [3] 明源云(00909.HK)收购 - 拟7亿日元收购ASIOT株式会社100%股权 [3] 阿里巴巴-W(09988.HK)回购 - 8月11日耗资998万美元回购67.1万股 [3] 潍柴动力(02338.HK)回购 - 8月12日耗资4612.57万元回购304万股A股 [3] 汇丰控股(00005.HK)回购 - 8月11日耗资8772.37万港元回购87.96万股 [3] 渣打集团(02888.HK)回购 - 8月11日耗资745.2万英镑回购53.6万股 [3] 贝壳-W(02423.HK)回购 - 8月11日耗资500万美元回购85万股 [3] 上海电气(02727.HK)回购 - 8月12日耗资3318.2万元回购400万股A股 [3] 药明康德(02359.HK)回购 - 8月12日耗资2799.23万元回购30.79万股A股 [3] 恒生银行(00011.HK)回购 - 8月12日耗资2300万港元回购20万股 [3] 美高梅中国(02282.HK)回购 - 8月12日耗资1622万港元回购100万股 [3] 保诚(02378.HK)回购 - 8月11日耗资298.35万英镑回购30.76万股 [3] 海尔智家(06690.HK)回购 - 8月12日耗资1024.5万元回购40万股A股 [3] 美的集团(00300.HK)回购 - 8月12日耗资999.56万元回购13.9万股A股 [3] 旭日企业(00393.HK)注销 - 8月12日注销201.2万股 [3]
管虎新作《东极岛》票房2.36亿,不及《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出品方北京文化跌停,光线传媒、中国电影也受波及
金融界· 2025-08-12 21:24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达88.53亿元 超60部中外影片上映 涵盖历史 悬疑 动画 科幻等十余种类型 [2][3] - 《南京照相馆》累计票房22.92亿元 占暑期档总票房25.8% 持续领跑票房榜 [1][3] - 《长安的荔枝》票房6.66亿元 占比7.5% 《浪浪山小妖怪》票房6.47亿元 占比7.5% 《保罗伦世界:重生》票房5.64亿元 占比6.5% 《罗小黑战记2》票房4.17亿元 占比4.7% [3] - 《东极岛》总票房仅2.36亿元 首周末三天票房约2亿元 猫眼专业版预测最终票房6.31亿元 灯塔专业版预测7亿元 [1][4][5] 北京文化财务与股价影响 - 北京文化因《东极岛》票房失利 股价于8月11日跌停 收盘价5.37元 跌幅10.05% 成交额1.33亿元 换手率3.47% 总市值38.44亿元 [1][6][8] - 公司连续6年归母净利润亏损 2019年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亏损近37亿元 净资产仅剩8.31亿元 [1][10]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58亿元 同比增幅1944.24% 但归母净利润亏损2.33亿元 亏损额同比增加610.29% 扣非净利润亏损2.44亿元 同比下滑576.57% [10] - 其他出品方股价受波及 光线传媒下跌3.73% 中国电影下跌1.6% [7][8] 影片制作与行业挑战 - 《东极岛》为管虎执导的抗战历史片 取材自中国渔民营救英军战俘真实事件 拍摄规模"一部顶三部" 打破华语电影史最长时间水戏拍摄纪录 [5] - 北京文化在《东极岛》出品方序列中仅排第十位 主控方为北京七印象文化传媒 主要出品方包括淘票票 珠江电影集团等 [8] - 若影片最终票房停留在6亿元左右 投资方分账约2亿元 可能难以覆盖高额制作成本 [8] - 传统影视公司面临内容创新与技术升级的双重挑战 需在政策监管趋严 观众审美迭代 资本理性回归的行业环境中寻找平衡点 [1][10]
阅文上半年营收超30亿,IP衍生品GMV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国际金融报· 2025-08-12 18:5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31.9亿元 同比下滑23.9% [1] - 归母净利润8.5亿元 同比增长68.5% [1] - 在线业务收入19.9亿元 同比增长2.3% 占总收入62.2% [3] - 版权运营收入11.38亿元 同比下滑主要因新丽传媒无新剧上线 [4] - 其他收入0.68亿元 同比增长41.9% 占比2.1% [5] 在线业务表现 - 自有平台产品收入17.46亿元 腾讯渠道收入0.97亿元 第三方平台收入1.42亿元 [3] - 新增20万名作家和41万本小说 新增字数约200亿 [5] - 均订过万新作家数量同比增长45% 90后作家占新增白金大神近80% [5] - 收入超100万元新作品数量同比增长63% [5] - 平均月付费用户920万 同比增长4.5% [5] IP生态建设 - 长剧有效播放霸屏榜Top10中6部改编自阅文IP [6] - 动画有效播放霸屏榜Top10中8部改编自阅文IP [6] - 《斗破苍穹》登顶腾讯视频付费榜第一 [6] - 漫画新作《道诡异仙》上线次月跻身平台付费畅销榜Top20 [6] - 《高武进化》连续四个月蝉联新作榜冠军 [6] 新兴业务发展 - 短剧爆款率超过60% 霸屏榜前十占2部 [6] - 单部短剧最高流水突破8000万 位列年度霸屏榜第二 [6] - 短剧全网播放量超过30亿 [6] - 开放2000余部网文IP用于短剧开发 [6] IP衍生品业务 - 上半年GMV达4.8亿元 接近2024年全年5亿元水平 [1][7] - 新品推出速度达去年3-4倍 [7] - 与近万家线上线下渠道商合作 [7] - 天猫旗舰店登顶618"淘宝神店-新奇谷子店铺黑马榜"榜首 [7] - 已与230家品牌达成授权合作 [7] 券商观点 - 多家券商预计下半年将有更多内容发行 [8] - IP衍生品和短剧业务将贡献利润 [8] - 维持"买入"评级 [8]
闪电快讯 | 阅文还在讲IP故事,这一次是短剧和衍生品
新浪财经· 2025-08-12 18:2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1.9亿元同比下滑23 9% [1] - 经营利润8 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2 7% [1] - 归母净利润8 5亿元同比增长68 5% [1]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归母净利润5 1亿元同比下滑27 7% [1] 在线业务 - 在线业务收入19 9亿元同比增长2 3% [1] - 自有平台产品在线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 1% [1] - 腾讯产品渠道在线业务收入同比减少25 6% [1] - 平均月活跃用户数量同比减少19 7%其中自有平台产品月活跃用户下降2 5% [1] - 平均月付费用户数量同比增长4 5%至920万 [1] - 平台月票过万作品数量同比增长20%月票过百万作品数量同比增长200% [1] - 第三方平台在线业务收入同比增加23 1% [2] 版权运营及其他业务 - 版权运营授权及其他业务收入12亿元同比减少46 4% [2] - 版权运营授权收入同比减少48 4% [4] - 内容制作成本1 9亿元不到2024年的三分之一 [4] - 不考虑新丽传媒影响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归母净利润5 5亿元同比增长35 7% [4] IP衍生业务 - IP衍生品业务2025年上半年GMV达4 8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4] - 已与近万家线上线下渠道商230家品牌达成合作 [4] - 公司对优质IP进行游戏开发 [4] 短剧与AI应用 - 公司开放2000余部网文IP用于打造优质短剧 [5] - AI网文知识库功能"妙笔通鉴"带动"作家助手"日活用户同比增长超40% [5] - AI功能周使用率接近70% [5] 海外业务 - 海外阅读平台WebNovel的AI翻译作品收入同比增长38%占平台小说总收入比例超35% [6] - WebNovel向海外用户提供超10000部中文翻译作品及77万部当地原创作品 [6] - AI翻译作品数量达7200部占中文翻译作品总量的七成 [6]
阅文集团(00772.HK)中期股东应占盈利同比增68.5%至8.5亿元 不派息
金融界· 2025-08-12 17:3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31.9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3.9% [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约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68.5% [1] - 每股基本盈利0.84元,不派中期股息 [1]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约5.0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7.02亿元有所减少 [1] 业务分析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减少主要由于新丽传媒影视剧项目排期不均 [1] - 撇除新丽传媒影响后,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同比增加35.7%至5.45亿元人民币 [1]
阅文上半年归母净利同比大增68.5%,短剧爆款率超60%
搜狐财经· 2025-08-12 17:0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31.9亿元 归母净利润8.5亿元 同比增长68.5% [1][2] - 在线业务收入19.9亿元 同比增长2.3% 版权运营及其他收入12.1亿元 [2] - 平均月付费用户数达920万 同比增长4.5% [4][6] 在线业务生态 - 在线阅读平台新增20万名作家和41万本小说 新增字数约200亿 [3] - 新签约作家中均订过万作家数量同比增长45% 2025年新增白金大神中90后作家占比近80% [3][4] - 新签约作品收入超100万元数量同比增长63% 多部作品均订突破十万大关 [3] - 月票过万作品数同比增长20% 月票过百万作品数同比增长200% [4][6] IP影视与动漫表现 - 《九重紫》《大奉打更人》等七部IP改编影视作品连续引爆市场 [1][7] - 自制剧《扫毒风暴》豆瓣分数最高达8.0分 获暑期国产剧最高分 [7] - 动漫续作《斗破苍穹》登顶腾讯视频付费榜第一 《道诡异仙》漫画上线次月跻身平台付费畅销榜Top20 [7] 短剧业务突破 - 短剧爆款率显著提升 超级爆款《好孕甜妻》流水突破8000万 全网播放量超30亿 [9][11] - 云合数据短剧霸屏榜前十中有2部出自阅文 开放2000余部网文IP用于短剧共创 [9][11] - 单作品最高流水突破3000万 上半年爆款率超60% [9] IP衍生品增长 - IP衍生品业务GMV达4.8亿元 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2][11] - 新品推出速度达去年3-4倍 与近万家线上线下渠道商合作 [11][13] - 天猫旗舰店618期间登顶淘宝神店新奇谷子店铺黑马榜榜首 已与230家品牌达成授权合作 [11] AI技术应用与出海进展 - AI网文知识库"妙笔通鉴"上线 作者与AI互动频率提升40% 作家助手日活用户同比增长超40% [20] - WebNovel平台AI翻译作品收入同比增长38% 占平台小说总收入比例超35% [20] - 平台提供超10000部中文翻译作品 其中AI翻译作品达7200部 占比70% 当地原创作品约77万部 [20] 内容储备与行业地位 - 新丽传媒储备《庆余年3》《哑舍》等十余部电视剧及《神探》等电影项目 [19] - 腾讯视频动漫片单中40余部改编自阅文IP 包括《斗破苍穹年番4》《一人之下6》等 [19] - 多家券商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下半年更多内容发行 IP衍生品和短剧业务将贡献利润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