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高端装备“广东造”
新华社· 2025-06-30 21:14
广东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 广东支持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建设,促进区域协作、企业创新和产业链优化,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省内已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主导产业突出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1] - 2024年广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3905.65亿元,利润总额188.73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6.4% [1] 企业动态 -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进行激光填丝焊参数设置和激光设备操作 [3][11][12] - 巨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展示光伏控制箱机器人打磨单元、液压式轮胎硫化机、工业机器人舞狮、激光切割机器人和轮胎柔性自动搬运机器人等产品 [4][6][7][9]
从贴牌到创牌,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出海,从受制于人到自主研发——青岛外贸企业的“突围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6-30 13:39
青岛外贸企业转型路径 - 青岛外贸企业面临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从贴牌到创牌、单打独斗到抱团出海、受制于人到自主研发的多元化突围路径 [2] - 代工企业通过品牌化转型实现逆势增长,如青岛绿清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从代工转向自主研发与品牌建设,员工规模从不到10人发展到近200人 [3][4] - 初创公司通过技术突破打破国际垄断,如青岛瓷兴新材料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氮化硅材料自主研发并出口的企业 [8][9] - 产业集群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如平度睫毛产业年产量占全球70%,通过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实现抱团出海 [11][12][13] - 传统企业通过渠道变革实现转型,如青岛万青集团新增跨境电商营销模式,海外分公司和海外仓进入正常运营 [14] - 智能制造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拓展海外市场,如青岛宝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码垛机器人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6][17] 企业案例深度分析 - 青岛绿清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专注轻量化、小单快返及柔性定制服务,营业额连年保持40%高增长,与欧美上万所学校和组织建立战略合作 [4][5][6] - 青岛瓷兴新材料有限公司采用燃烧合成法生产氮化硅粉体,技术达日本水平且价格仅1/3,倒逼日本企业降价40%,出口占比达70% [9][10] - 青岛蝴哒睫毛有限公司依托平度睫毛产业集群,月订单量超百万,产品远销日韩欧美,计划打造自主品牌 [11][12][13] - 青岛万青集团形成产品力、渠道力、品牌力和组织力,在日欧美市场均有高占有率,研发团队由几十名资深专家组成 [14][15] - 青岛宝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码垛机器人抓取速度达每小时1800次,单次抓取超100公斤,为20多国提供逾7000套解决方案 [16][17] 行业趋势与数据 - 平度睫毛产业共有市场主体5000余家、2万多个加工点,年产量占全国80%、全球70% [11][12] - 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货值今年前5个月增长超50%,更多国产机器人将融入全球产业链 [18] - 瓷兴公司每年创造约3000万元人民币出口额,每10辆可充电新能源汽车中有3辆使用其氮化硅基板原材料 [10] - 宝佳智能研发投入占比超5%,拥有150人研发团队,每年立项20余项新产品且70%当年实现转化 [17]
活力中国调研行 三年升总经理,这位博后在广东走向事业巅峰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21:01
公司概况 - 公司创立于2014年,是全球第一梯队的新能源装备头部企业,数智化工厂领域的先进企业 [5] - 主要从事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新能源(锂电、储能、固态电池、钙钛矿等)、ICT、AI算力、人形机器人等行业提供数智整厂解决方案 [5] - 在全球拥有二十余家子公司或办事处,分布在英国、波兰、法国、瑞士、德国、匈牙利、加拿大、美国、泰国、印度、越南、日本等国 [5] 核心竞争力 - 在新能源产业链中处于战略领先地位,在材料、装备、电池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5] - 在出海过程中能够与客户共同制定工艺、设计产品和定义设备,起到主导作用 [5] - 拥有智能仓储系统,实现产品的智能存取、搬运、周转,体现科技与效率 [2] 人才建设 - 公司拥有国家博士后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智能化锂电池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 [10] - 科研技术团队超1600人,占总员工数30%,包括院士、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 [10] - 为进站博士后提供千万级科研经费,涵盖场地、设备、合作费用、人员工资和补贴等 [9][10] - 通过高投入科研经费、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措施绑定人才,并解决落户补贴、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 [10] 研发与技术 - 长期与高校联合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课题、经费和资源,高校提供师资联合培养学生 [10] - 学生在校期间能掌握公司专项技术和产品技术,毕业后更快融入公司并实现成果快速转化 [10] - 公司具有良好的创新氛围,对错误有一定容忍度,鼓励技术创新和人才链建设 [8] 企业文化 - 坚持技术立业、苦练内功的经营理念 [8] - 提供利于员工开拓创新的平台和环境,地处珠三角,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 [8] - 激光行业应用广泛,技术沉淀和平台支撑需求重要 [8]
177项目签约 引资1608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07:12
投资年会概况 - 第十一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堂开幕 [2] - 立邦中国作为广州首批"城市合伙人"获授牌 未来将打造城市与企业共生共荣的创新样本 [4] - 全球800余名投资者参会 签约177个项目 涵盖24个产业领域 预计总投资额1608亿元 预计产值/营收额达3064亿元 [4] 企业经营主体数据 - 截至2025年5月 广州市实有各类经营主体达38354万户 同比增长94% [5] - 2025年1-5月新登记经营主体3185万户 同比增长3837% 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新增268万户 占比842% 同比增长3297% [5] - 新登记经营主体数量及增速连续12个月居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首位 [5] 产业招商项目 - 2025年1-5月全市新签约产业招商项目1281个 预计投资总额33473亿元 预计达产年产值/营收49654亿元 [6] - 投资总额或产值/营收超十亿元项目84个 制造业项目投资总额占比超50% [6] 关键产业发展 - 广州工业规模约25万亿 设立人工智能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 生物医药与健康 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 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5个关键产业发展办公室 [7] -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规模超5000亿 生物医药与健康 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规模分别超2000亿 [7] - 人工智能产业上下游企业超2100家 其中25%企业营收超亿元 低空经济企业超4000家(全国第二) 核心企业超60家 [7] 企业投资案例 - 高德地图在花都区打造"空中高德"示范基地 上海哈啰普惠在海珠区落地智驾总部 小鹏汽车布局南区零部件产业园 [7] - 恒瑞医药开展mRNA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 科赛睿生物研发全球首创抗肿瘤新药 [7] -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将于2025年10月竣工 规划年产能1万辆 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已获超5000台订单 [8] 独角兽企业生态 - 广州拥有24家独角兽企业 居全球城市第11位 国内第4位 [9] - 大湾区独角兽企业72家 占全国21% [9] - 文远知行上市后估值160亿元 小马智行估值340亿元 新晋独角兽包括芯粤能和趣丸 [10] - 全球独角兽企业1523家 美国758家居首 中国343家第二 主要分布在半导体 AI和新能源领域 [11]
贯彻全会精神·抓落实丨全省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 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河南日报· 2025-06-25 07:45
产业发展与创新驱动 - 孟州高新区将推进产业提质、创新提效、能级提升工程,建设全省一流的智能装备、绿色皮革、生物化工基地,为县域开发区提供发展样本 [1] - 创新"产业链+基金+智库+人文"招商模式,加快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产业延链升链,推进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补链强链,推动氢能等未来产业建链成链 [1] - 红旗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智能制造、光电信息等主导产业,利用泡泡玛特、胖东来等IP变流量为"留量" [2]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 - 浚县聚焦"两高四着力",做强绿色食品等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2] - 安良镇锚定巩固保持全县第一方阵先进位次目标,聚焦镇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主业,抓好郏县红牛养殖等"红黄绿白"四色产业 [3] - 红旗区全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6%,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市更新行动和卫河沿河生态景观修复 [2] 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 - 丁集镇将"抓发展、稳增长、强治理、惠民生"贯穿乡镇工作全过程,深化"网格化+党员责任区"机制,提升镇域治理水平 [3] - 天桥街街道持续探索在组织共建、经济促进、文化赋能、基层共治等方面的创新做法,漓江路社区已完成智慧平台建设工作,实现"一网通管、一键办理" [4] 教育与人才培养 -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五育并举",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组织科研和成果转化能力 [4]
波士顿咨询吴淳:中国正加速从大规模生产制造中心向全球创新策源地转型
中国新闻网· 2025-06-24 20:27
波士顿咨询吴淳:中国正加速从大规模生产制造中心向全球创新策源地转型 中新社天津6月24日电 (记者 刘文文)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新领军者年会(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期 间,波士顿咨询公司中国区执行合伙人吴淳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指出,中国正加速从大规模生产制造 中心向全球创新策源地转型。 当前,中国在智能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展迅猛,吸引了越来越多跨国企业深度布局: 特斯拉布局上海研发创新中心,巴斯夫一体化创新基地进驻广东湛江,西门子持续扩大在华研发布 局……这些巨头正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国从传统的"世界工厂"向"创新实验室"转型。 "科技创新已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在吴淳看来,中国从大规模生产制造中心向 全球创新策源地的演进转型绝非偶然,而是多重要素协同发力的必然结果。 从需求侧来看,中国拥有超大的市场规模,产业升级需求与消费者对新兴技术的快速接纳能力,为创新 提供了独特的试验场与迭代动力。以智能装备领域为例,复杂多样的工业应用场景,对技术不断提出更 高要求,倒逼企业加速技术优化;在新能源领域,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与巨大的市场体量紧密结合,大 幅缩短了技术成熟周期,实现了成本的快 ...
尚水智能再冲A募资缩水四成 高度依赖比亚迪关联收入占比66%
长江商报· 2025-06-23 08:55
IPO进展 - 公司从科创板转战创业板IPO 深交所于6月19日正式受理其创业板首发申请 [1] - 本次拟募资规模为5 87亿元 较前次科创板IPO的10 02亿元缩水约四成 [1][2] - 募投项目仍为高精智能装备华南总部制造基地建设 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但各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规模均下调 [2] 客户集中度与关联交易 - 公司存在严重的大客户依赖症 2024年对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达89 79% 其中对比亚迪销售占比从2020年的31 73%升至65 78% [1][3] - 比亚迪及其员工跟投平台合计持有公司7 76%股份 比亚迪董秘担任公司董事 双方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3] - 公司解释客户集中度高与下游锂电池行业集中度一致 符合行业惯例 [4] 财务表现 - 2020-2022年业绩高速增长 营收从1 09亿元增至3 97亿元 净利润从888 61万元增至1亿元 [6] - 2023年营收达6亿元 净利润2 34亿元 但2024年出现增收不增利 营收6 37亿元同比增长6% 净利润1 53亿元同比下滑35% [6] - 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的48 10%升至2023年57 08%后 2024年回落至48 72% 主要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报价下降及成本上升 [6][7] 业务与市场 - 公司主营新能源电池极片制造智能装备 产品应用于锂电池制造及新材料制备领域 [1] - 对比亚迪销售毛利率始终高于其他客户 2024年为50 41% vs 非比亚迪客户的46 05% [7] - 公司采取降价策略巩固循环式高效制浆行业第一的市场地位 [7] 公司治理 - 2022年9月控股股东金旭东曾通过定向分红405 71万元清理其对公司的资金占用 [7] - 2024年7月实施现金分红 每10股派2 68元 合计派发2010万元 [7]
不写论文也能毕业?山大一学生用实践成果获得硕士学位
中国青年报· 2025-06-21 23:23
产教融合培养模式 - 山东大学与17家国内头部企业共建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长期机制,实行校企双导师制[3][5] - 培养方案明确要求研究生每月赴企业试验并汇报进展,校企联合制定课题并贯穿培养全过程[5] - 歌尔股份通过该模式实现技术突破与人才沉淀,加速了高校成果转化与企业文化融入[5] 技术创新与行业应用 - 研发成果"非球面树脂光学镜片精密胶合设备"将组装精度控制在1微米(头发直径1/60),效率较传统提升2倍[3] - 技术有效解决VR眼镜镜片变形扭曲、佩戴眩晕问题,整体水平达行业先进[3] - 歌尔股份VR眼镜精密胶合改进项目成为首批试点课题,成果将直接应用于生产线[3][5] 教育评价体系改革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明确专业学位可按实践成果答辩,山东大学出台细则规范7类实践成果形式及全流程评审标准[6][7] - 评审委员会中企业专家占比超50%,王茜的4 5万字研发报告及设备视频通过创新性可行性双认证[7] - 全国首批试点专项中已有67名学生以专利、产品设计等创新成果申请学位[7] 人才与产业协同发展 - 研究生通过工学交替模式深度参与企业技术攻坚,校企联合申请专利及发表论文[5] - 歌尔股份为人才提供机械开发岗等实践平台,推动光学元件制造技术持续迭代[8] - 改革专项通过评价体系调整撬动产教融合,针对性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6]
“转战”创业板!尚水智能IPO获受理,募资额缩减超4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6-19 19:29
公司上市动态 - 尚水智能创业板IPO获得深交所受理 拟募集资金约5 87亿元 [1] - 公司曾于2023年6月30日申报科创板IPO 但于2024年6月撤回申请文件导致终止 [2] - 本次创业板IPO募资金额较前次科创板申报缩减4 15亿元(前次10 02亿元) [2] 公司业务与技术 - 深耕智能装备行业十余年 构建"核心单机+智能控制系统+工艺包"技术体系 [1] - 主营业务覆盖微纳粉体处理 粉液精密计量 粉液混合分散 功能薄膜制备等核心工艺环节 [1] -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电池 新材料 化工 食品 医药 半导体等行业 当前主攻新能源电池极片制造及新材料制备领域 [1]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 97亿元 6 01亿元 6 37亿元 [1] - 同期归属净利润分别为9772 15万元 2 34亿元 1 53亿元 [1] 募投项目规划 - 本次募集资金5 87亿元拟投向:华南总部制造基地(2 28亿元) 研发中心(2 09亿元) 补充流动资金(1 5亿元) [1] - 前次科创板募投项目中 华南基地和研发中心原计划投资额分别为5 06亿元和2 96亿元 [2]
尚水智能创业板IPO已受理 公司循环式高效制浆系统在国内市占率第一
智通财经网· 2025-06-19 18:48
公司概况 - 深圳市尚水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创业板IPO已受理,拟募资5.8739亿元,民生证券为保荐机构 [1] - 公司深耕智能装备行业十余年,主营业务围绕微纳粉体处理、粉液精密计量、粉液混合分散、功能薄膜制备等核心工艺环节展开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池、新材料、化工、食品、医药、半导体等行业,目前主要面向新能源电池极片制造及新材料制备领域 [1]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循环式高效制浆系统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为60%,排名第一,锂电池制浆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2.77%,排名第三 [1] - 自主研发的循环式高效制浆系统实现了粉液混合与高速分散并行制浆,显著提升浆料一致性、制浆效率及能效 [1] 客户与合作 - 新能源电池领域客户包括比亚迪、亿纬锂能、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三星SDI、LGES、松下、SK On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2] - 新材料制备领域客户包括贝特瑞、恩捷股份、万华化学、华海诚科、三环集团等 [3] 业务布局与技术能力 - 公司构建了以"核心单机+智能控制系统+工艺包"为体系的综合技术能力 [1] - 在新材料制备领域形成光学膜精密涂布机、双传动包覆机、干法介质搅拌磨等智能装备体系,具备粉体工程整线交付能力 [2] - 建立了兼具通用性与可扩展性的新材料制备平台,覆盖新能源电池正负极材料、功能膜、半导体封装材料及功能陶瓷材料等多个细分领域 [3]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亿元、6.01亿元、6.37亿元 [4]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9772.15万元、2.34亿元、1.53亿元 [4] - 2024年资产总额17.996亿元,资产负债率68.2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9.70% [5][6] 募投项目 - 高精智能装备华南总部制造基地建设项目投资5.0568亿元,拟募资投入2.2835亿元 [4]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2.9609亿元,拟募资投入2.0904亿元 [4] - 补充流动资金拟募资投入1.5亿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