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资银行
icon
搜索文档
华兴资本控股(01911) - 自愿性公告 - 关於与YZi Labs订立战略合作备忘录
2025-08-22 20:45
市场合作 - 2025年8月22日交易时段后与YZi Labs订立战略合作备忘录[3] - 将与华夏基金(香港)等合作开发基金化产品及Web3相关拓展[4] 资产配置 - 投入约1亿美元专项配置BNB资产[4] - 拟成为首家将BNB纳入专项数字资产配置的香港上市公司[4] 业务推进 - 推动BNB在香港持牌合规虚拟资产交易所上币落地[4] - 在YZi Labs推动下设立目标规模达数亿美元的RWA基金[5] - 推动香港上市公司在稳定币和RWA应用场景采用BNB公链[5] 服务支持 - YZi Labs提供BNB生态系统开发等战略咨询服务[6] - YZi Labs协助推荐数字资产生态内相关第三方[8] 合作说明 - 合作备忘录无约束力,最终协议条款可能有偏差[11]
高盛:中国股市仍有上涨空间 仍有大量“存量资金”尚未入市
智通财经· 2025-08-22 13:53
市场资金结构 - 当前中国股市涨势主要由散户资金推动 [1] - 大量存量资金尚未入市 潜在资金流入规模超过10万亿元 [1] - 仅22%的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在股票及相关产品 [1] 指数表现预期 - 中证1000和中证500等中小盘指数具备显著上涨空间 [1] - 中小盘股受益于更高散户持股比例 更均衡行业配置及对高科技制造业更大敞口 [1] - A股连续成为净买入最多市场 买入倍数达1.1倍 [1] 技术指标表现 - 约10%上证综指成份股和8%深证成指成份股创52周新高 [1] - 约90%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成份股交易价格高于50日移动平均线 [1] - 市场集中度风险消退 对更广泛板块信心增强 [1]
中金公司股价小幅回落 新设绿色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金融界· 2025-08-21 21:23
股价表现 - 8月21日收盘价37.96元人民币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63% [1] - 当日成交量242037手 成交金额9.26亿元人民币 [1] 资金流向 - 8月2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383.31万元人民币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2.15亿元人民币 [1] 业务动态 - 全资子公司中金资本参与设立四川省成眉环投金瑞绿色股权投资基金 出资额10亿元人民币 [1] - 作为牵头保荐人助力天岳先进完成港股IPO 发行规模23.5亿港元 [1] 公司概况 - 中国领先投资银行 业务涵盖投行、股票、固收、财富管理与投资管理 [1] - 总部位于北京 在上海、深圳等主要城市设有分支机构 [1]
摩根士丹利重磅!亚洲宏观展望十大关键问题之答案
智通财经· 2025-08-21 20:06
亚洲出口与关税影响 - 亚洲非科技出口在4-5月下滑后近两个月趋于稳定 关税税率从年初5%大幅提高至25% [2] - 亚洲对美出口出现两轮提前出货:第一轮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 第二轮2025年6月 [2][4] - 出口商整体未承担过多关税负担 美国从亚洲进口商品价格(不含燃料)仍高于2025年2月水平 [7] - 部分行业出现价格分化:美国工业用品/食品饮料/汽车进口价格下降 资本品/消费品价格上涨 [9] - 亚洲对美出口价格呈现区域差异:东盟经济体较2025年2月上涨2% 日本机械化学品定价能力强 中国下跌1.6% [10] - 亚洲出口商承担部分汇率负担 本币计价出口价格实际下降2.2% 美元计价上涨1.8% [10] 资本支出与本土化投资 - 亚洲资本支出势头趋于平稳 资本货物进口自2025年5月以来按顺序持平或下降 [12] - 韩国对美投资承诺3500亿美元中实际股权承诺低于5%(175亿美元) 占GDP的0.9% [12] - 日本对美投资承诺5500亿美元中实际投资占比12%(660亿美元) 占GDP的1.2% [13] - 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5-6月对美直接投资流入冷却 日本7月投资回升至4月水平 [13] 关税对美国通胀传导 - 7月CPI显示核心商品价格继续上涨 汽车及零部件/娱乐商品/家庭家具等类别受关税推动加速上涨 [16] - 关税税率从6月8.9%预计升至16% 核心PCE预计2025年8月达0.39%月度峰值 核心CPI峰值0.45% [16] 亚洲央行政策走向 - 多家亚洲央行选择按兵不动 包括印度储备银行和韩国银行 [16] - 预计区域央行将进一步降息:菲律宾央行再降125基点 印尼/韩国/泰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加拿大央行降50基点 印度降25基点 中国降15基点 [17] 中国反垄断与通缩挑战 - 关键行业过剩产能为近期形成(如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 私营部门主导行业整合速度更慢 [18] - GDP平减指数连续九个季度负值 需通过经济再平衡摆脱通缩 [18] - 增长模式需四大转变:停止创造新过剩产能 削减现有产能 接受更低GDP增长目标 提振国内消费 [18][24] 印度经济增长动态 - 关税对印度GDP直接影响仅2% 对美出口中55%(470亿美元)受关税影响 [19] - 企业可能通过转移生产至第三方经济体(如阿联酋/斯里兰卡)减轻贸易影响 [19] - 2025年二季度企业收入增长同比放缓至6.7% 名义GDP增长约8% [21] - 政策支持包括:印度储备银行宽松措施 商品服务税减免 个人所得税减免 实际工资增长改善 政府资本支出强劲 [21][25] 日本央行政策立场 - 国内需求复苏处于初期 实际私人消费和资本支出低于疫情前水平 [22] - 美国式核心CPI稳定在1.6%同比 核心服务通胀为1.2%同比 [22] - 主要风险包括强于预期的增长和显著日元疲软 12月会议存在加息可能 [22] 亚洲投资多元化与货币走势 - 亚洲投资者减少对美国股票净购买 增量配置转向欧洲股票 同时增加美国头寸外汇对冲 [23] - 周期性利差变化和结构性政策不确定性共同打压美元 [26] - 亚洲货币预计小幅升值 新加坡元/新台币/人民币/马来西亚林吉特受益更多 印尼盾受益较少 [26]
高盛:大量“存量资金”尚未入市,中国股市仍有上涨空间,看好中小盘股表现
华尔街见闻· 2025-08-21 14:50
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现状 - 中国家庭持有55万亿元人民币超额存款 [1][2] - 家庭金融资产中现金存款占比63% 股票和基金配置仅占22% [2] - 潜在资金流入规模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 [1][2] 中小盘股投资价值 - 中证1000指数散户持股比例高达61% 外资持股仅2.5% [2] - 中证500指数散户持股比例51% 外资持股比例仅1.4% [2] - 中证1000指数融资融券敞口达620亿美元 占市值3.5% [2] - 中小盘指数对市场表现和流动性条件更敏感 [2] 行业配置特征 - 中证1000指数在传统板块权重仅10% [3] - 科技硬件软件占比25% 医疗保健占比12% [3] - 行业配置更符合国家战略政策导向 [3] 市场资金流向 - A股连续成为净买入最多市场 买入倍数达1.1倍 [4] - 信息技术 工业和消费板块领涨 金融和原材料遭净卖出 [4] - 家庭存款月度变化出现负值 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 [2] 市场技术指标 - 10%上证综指成份股和8%深证成指成份股创52周新高 [4] - 90%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成份股交易价高于50日移动平均线 [4] - 中证500指数成交占比上升 中证2000指数成交占比下降 [5]
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在产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创新模式研究
中国证券报· 2025-08-21 12:33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义投行通过拓展服务边界和创新金融工具 在绿色产业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 推动碳市场 绿电交易和碳资产开发等领域的金融服务升级 [1][2][3][4] - 中国零碳能源转型催生七大投资领域 包括再生资源利用 能效提升 终端消费电气化 零碳发电技术 储能 氢能及数字化 [1] - 投行需构建碳资产管理 绿电交易撮合和碳资产开发等综合服务能力 以抓住30多年转型期的巨大发展机遇 [1][9][13][15] 广义投行的边界与服务范围 - 广义投行突破传统证券业务 涵盖政策研究 市场分析 战略规划 风险管理及绿色金融等跨行业综合性服务 [3] - 需具备行业趋势洞察 跨领域资源整合及创新金融工具设计能力 为绿色企业提供碳市场做市 资金运作和风险评估等一体化解决方案 [3] - 服务范围覆盖高耗能企业碳配额交易 出口企业绿电交易 集团用电企业微电网建设 以及可再生能源企业绿色债券发行等多元化场景 [5] 碳配额交易服务模式 - 全国碳市场当前仅覆盖发电行业 但2023年已将石化 化工 建材 钢铁 有色等年排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上的企业纳入核查范围 [6] - 碳配额交易主要通过环境能源交易所进行大宗协议交易 中介机构采用居间模式(服务民营电厂)和咨询模式(服务集团发电企业)盈利 [8] - 投行可提供碳排放评估 减排策略设计及碳资产交易优化服务 帮助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实现碳资产增值 [9] 绿电交易服务模式 - 绿电交易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 消纳和使用的全程属性确认 涉及发电企业 交易商和电力用户三类主体 [12] - 投行可代理企业集中采购绿电 通过撮合平台匹配供需双方 提高交易效率和成功率 [13] 碳资产开发服务模式 - 碳资产开发涵盖林业碳汇 可再生能源发电 甲烷回收利用等六大领域 通过减排措施产生可交易的碳减排额度 [14] - 投行业务场景包括提高能源效率 工业节能 燃料替代等碳减排项目 以及林业碳汇 湿地保护等碳汇项目 [15] 绿色低碳服务延展方式 - 针对欧盟碳关税政策 投行需提供数字产品护照(DPP)建立 碳足迹管理体系搭建及绿色智库咨询等综合解决方案 [16][17][18][19] - 运用大数据 区块链等技术提升碳数据监测和核算可靠性 实现企业碳足迹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 [18] 绿色转型中的挑战 - 合规风险管理需应对碳足迹量化 全生命周期绿色信息管理等新要求 [20] - 技术与人才投入需满足数字产品护照等绿色标识的严格技术要求 [21] - 市场准入需帮助企业提升绿色竞争力以应对贸易规则限制 [22] 绿色转型中的机遇 -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包括绿色债券 碳信用交易等工具 [23] - ESG投资咨询可提升企业环境 社会和治理表现 [24] - 零碳能源转型七大领域催生一级市场股权投资 二级市场上市融资 并购重组及衍生品开发等投行业务机会 [25]
美财长与高盛齐看好稳定币,但瑞银警告:恐非真实需求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8-21 12:01
稳定币市场增长潜力 - 稳定币市场正迎来新一轮扩张周期 潜在规模可能达到数万亿美元级别[1] - 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目前已达2710亿美元[1] - 支付领域将成为稳定币拓展总可访问市场(TAM)的核心驱动力 以支付领域为例 Visa统计的全球支付市场规模每年约240万亿美元 其中消费者支付占40万亿美元 B2B支付约600亿美元[3] 主要产品与竞争格局 - USDC有望受益于立法推进与生态扩张 预计到2027年底其规模将增长770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40%[1] - Tether发行的USDT仍占据全球稳定币供应量首位 但该代币因监管限制无法直接服务美国用户[4] - 美国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计划发行自有美元稳定币 USDC的增长可能面临更激烈的竞争[4] 政策与监管影响 - 美国白宫通过的《GENIUS法案》通过协调州与联邦监管规则 为稳定币市场提供了关键制度支撑[4] - 美国稳定币需以1:1比例储备美元或国债 每枚稳定币发行都将直接增加对应储备资产的需求[4] - 稳定币的监管框架完善与支付场景拓展正在重塑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的连接方式[5] 对国债市场的影响 - 若出现2个标准差的资金流入稳定币 将在10天内导致3个月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2-2.5个基点 但资金流出时对收益率的抬升效应可达流入影响的两到三倍[4] - 美国财政部长认为以美国国债或短期国库券作为储备资产的稳定币立法将创造一个庞大市场 2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是非常合理的目标[5] - 有观点指出稳定币更多是资金形态转换而非净需求增长 当投资者卖出国债换取稳定币再重新投资国债时 本质上并未创造新增需求[5]
大摩最新研判:A股本轮上涨行情或具可持续性
环球网· 2025-08-21 10:12
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年初至今上涨约11% 沪深300指数年初至今上涨约8% [3] - 上证综指突破3700点创2015年以来近10年新高 沪深300指数突破4200点 [3] - 沪深300指数短期内或向4700点的牛市目标迈进 [3][5] 流动性状况 - 自由流动性指标在2025年6月首次转正后7月继续保持正值 [3] - 政府债券发行带来的资金通过传导效应流入企业部门 [3]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6月底1.65%升至8月18日1.78% 3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2.11% [3][4] 政策驱动因素 - 反内卷政策正在积累积极效应 市场情绪随之提振 [4] - 未来几个月可能出现新一轮地方性渐进式的房地产宽松措施 [4] - 10月四中全会及下一个五年增长规划公布临近 [4] 资金配置转向 - 三年期及以上利率3%以上的定期存款到期后吸引力下降 推动部分资金转向股市配置 [4] - 债券收益率上升促进资金从债券向股票转移 [4] - 融资融券余额超2万亿元人民币约2900亿美元 占自由流通市值比例4.8%略低于十年均值4.9% [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A股市场首次实现符合预期的季度业绩 [4] - 盈利增长趋势延续将标志着更明确的拐点 [4] 市场前景 - 上涨动能有望延续至夏季 或将贯穿整个夏季 [3][5] - A股表现将继续领先于离岸市场 [5] - 因杠杆问题引发政府强力干预的可能性较小 [5]
市场规模2万亿美元起步?美财长与高盛齐看好稳定币,但瑞银警告:恐非真实需求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08:56
稳定币市场规模与增长前景 - 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目前达2710亿美元 潜在规模可能达到数万亿美元级别 [1][3] - USDC预计到2027年底规模增长770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40% [1] - 支付领域构成核心增长动力 Visa统计全球支付市场规模每年约240万亿美元 [3] 政策与监管环境 - 美国《GENIUS法案》通过协调州与联邦监管规则 为稳定币市场提供关键制度支撑 [3] - 美国财政部长认为稳定币立法将创造庞大市场 2万亿美元规模是"非常合理的目标" [4] - 监管框架明确推动加密货币生态系统成熟 [1] 市场竞争格局 - Tether发行的USDT占据全球稳定币供应量首位 但因监管限制无法直接服务美国用户 [3] - Circle借助新立法红利扩大USDC采用范围 [3] - 美国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计划发行自有美元稳定币 可能加剧市场竞争 [4] 对传统金融市场影响 - 每枚稳定币发行需1:1储备美元或国债 直接增加对应储备资产需求 [3] - 国际清算银行模型显示 2个标准差资金流入稳定币可能导致3个月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2-2.5个基点 [3] - 资金流出时对收益率的抬升效应可达流入影响的两到三倍 呈现明显不对称性 [3] 行业分歧观点 - 瑞银等机构认为稳定币更多是资金形态转换而非净需求增长 实际影响力需观察资金流动方向与规模 [4] - 市场对稳定币实际影响力存在分歧 高盛乐观预期与瑞银谨慎观点形成对比 [4]
高盛顶尖交易员:未来几个月美股的核心问题是“衰退和降息,谁站上风”
华尔街见闻· 2025-08-20 19:06
美股市场现状 - 美股市场面临经济失速风险与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的双重压力 未来两个月为决定性观察期 增长与政策的拉锯战将影响美股和债市走向 [1] - 投资核心挑战在于寻找既能从美联储降息中获益 又能对冲深度经济衰退风险的标的 全球股市需进行微妙平衡 [1] - 若避免深度下行风险 美股可继续攀爬忧虑之墙 但增长放缓定价充分且衰退风险高企 股市回调风险高于以往 [1] 就业市场信号 - 7月非农就业报告及前几个月数据大幅下修彻底改变市场格局 使市场和决策者注意力转向美联储双重使命中的就业端 [2] - 就业增长在多项指标上急剧下滑 呈现招聘不多但裁员未大规模出现的劳动力市场图景 与其他经济疲软表现一致 [2] - 历史数据显示大幅向下修正是周期转折点的典型特征 投资者需严肃对待疲软信号 失业率进一步上升可能引发衰退恐慌 [3] 美联储政策预期 -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发生巨大转变 9月降息可能性很高 全年降息次数预期已超过两次 [4] - 短期美债收益率走向偏向下行 新任美联储主席提名可能强化利率更长时间走低的信念 [4] - 若就业市场出现更多疲软迹象 市场将更坚定定价更早更大幅度降息 2年期与5年期美债收益率曲线有充分陡峭化空间 [4] 投资工具分析 - 市场引伸波幅持续下降 押注美联储加速降息周期的期权产品作为衰退保护工具显得颇具吸引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