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

搜索文档
外资最新投资路径曝光:QFII增持154股,新进374股(名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17:57
A股市场表现与外资流入 - A股成交额史上第三次超3万亿元 连续11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大关 沪指年内涨13% 深证成指涨18% 创业板指涨27% [1] - 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5月及6月净增持规模增至188亿美元 [1] - 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 中国是8月份全球对冲基金净买入量最大的市场 [1] QFII持仓总体情况 - 截至8月26日 3072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报 663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出现QFII身影 [2] - QFII持有公司市值合计525亿元 [2] - 电子行业持股市值129亿元 有色金属行业51亿元 机械设备行业46亿元 [2] QFII重仓个股分析 - 生益科技QFII持股市值达95.5亿元 今年以来股价涨超106% 总市值超1170亿元 [2] - 生益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126.8亿元 同比增长31.68% 净利润14.26亿元 同比增长52.98% [2] - 阿联酋阿布达比投资局出现在QFII持股市值前6大个股中 包括紫金矿业 九号公司 东方雨虹等 [3] - 阿布达比投资局持有生益科技0.92%流通股 较一季度增持899.4万股 持股市值6.56亿元 [3] - 香港伟华电子持有生益科技12.44%流通股 较一季度减持1900万股 持股市值88.95亿元 [3] QFII持股数量与机构分布 - 66家上市公司获QFII持股超1000万股 生益科技3.17亿股 紫金矿业1.73亿股 [4] - 新恒汇获7家QFII重仓 安记食品获6家QFII重仓 [5] - 巴克莱银行重仓380只个股 瑞士联合银行集团重仓225只 摩根士丹利国际重仓175只 [9] QFII持股变动情况 - 二季度QFII新进增持528只个股 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 医药生物 基础化工 电子行业 [6] - QFII增持154只个股 巨星科技增持股数1577万股 流通股比例从1.05%升至2.42% [6] - 合金投资 新力金融 紫金矿业增持股数均超1000万股 [6] - QFII新进374只个股 华丽家族持股5714万股 金浦钛业持股3222万股 [7] - 新进个股中江淮汽车QFII持仓6.75亿元 乖宝宠物持仓4.93亿元 [8] 外资机构市场观点 - 摩根士丹利 高盛 花旗 瑞银 汇丰等多家外资机构看多A股 [10] - 中国股票市场获利修正幅度在全球主要市场排名靠前 估值更低 预计继续吸引资金流入 [10]
筹码新动向:326股筹码趋向集中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7:52
股东户数变化概况 - 628家公司公布截至8月20日股东户数 其中326家股东户数下降 占比51.9% [1][3] - 34家公司股东户数降幅超过10% 华康洁净降幅最大达27.60% [3] - 以往3期分别有855家 1110家 1002家公司透露股东户数 本期披露公司数量为628家 [1] 筹码集中股市场表现 - 最新一期筹码集中股8月11日以来平均上涨2.15% 博苑股份涨幅最高达51.75% [3] - 上期筹码集中股8月1日以来平均上涨6.34% 其中38%个股跑赢沪指 [2] - 安培龙在上期降幅超10%个股中涨幅最高 累计上涨51.31% [2] 行业分布特征 - 机械设备行业筹码集中个股数量最多 达45只 [3] - 基础化工行业有34只筹码集中股 医药生物行业有27只 [3] - 汽车行业出现多只筹码集中股 包括江顺科技 华纬科技 恒勃股份等 [4] 重点公司股东户数变化 - 华康洁净股东户数下降27.60%至10900户 期间股价下跌0.68% [3] - 设研院股东户数下降24.78%至32795户 期间股价下跌22.50% [3] - 江顺科技股东户数下降24.66%至7512户 期间股价上涨26.49% [4] 业绩表现关联分析 - 179只筹码集中股已公布半年报 富士莱净利润同比增长12430.96% [4] - 华康洁净半年报净利润1868.30万元 同比增长273.48% [3] - 浩物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中值3050万元 同比增长265.87% [4] 资金流向情况 - 华康洁净筹码集中期间主力资金净流出3873.25万元 [3] - 设研院筹码集中期间主力资金净流出3.24亿元 [3] - 多只筹码集中股期间换手率较高 华康洁净换手率156.53% [3]
95股股东户数连降 筹码持续集中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7:52
股东户数变化趋势 - 622家公司公布截至8月20日股东户数数据,其中95只股票股东户数连续减少3期以上,最长连续下降达13期,显示筹码持续集中趋势 [1] - 紫光国微股东户数连续减少13期,最新户数为154,193户,累计降幅27.88%;中兴通讯连续减少12期,最新户数为455,100户,累计降幅16.17% [1] - 江顺科技、亚联机械、奕东电子最新一期股东户数降幅显著,分别下降24.66%、16.58%、15.00% [1] 股价表现与超额收益 - 股东户数连续下降个股中,60只股价上涨,35只下跌,奕东电子、*ST精伦、创益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52.12%、41.95%、41.87% [2] - 32只股票跑赢沪指,占比33.68%,其中奕东电子、创益通、*ST精伦相对沪指超额收益率分别为43.84%、31.53%、29.53% [2] - 紫光国微在股东户数连降期间股价上涨18.59%,相对沪指收益率为0.70%;中兴通讯股价上涨36.07%,相对沪指收益率为20.09% [4][7] 行业与板块分布 - 股东户数连续下降个股主要集中在基础化工、机械设备、电子行业,分别有13只、11只、8只个股上榜 [2] - 主板有62只个股,创业板有31只,科创板有2只 [2] 机构调研动态 - 近一个月4只股东户数连降股获机构调研,洁雅股份获机构调研2次 [2] - 紫光国微、富士莱、洁雅股份机构调研家数分别为124家、24家、17家 [2] 半年度业绩表现 - 55只股东户数连降股公布半年报,富士莱净利润同比增幅最高,达12,430.96% [3] - 亚联机械、东华科技公布业绩快报,净利润增幅分别为20.57%、14.64% [3] - 14只个股公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4只预增、3只预盈,东北证券预计净利润中值4.31亿元,同比增幅225.90% [3]
267股今日获机构买入评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7:45
机构买入评级总体情况 - 今日机构发布356条买入型评级记录,涉及267只个股 [1] - 中国平安关注度最高,共获6次机构买入型评级记录 [1] - 100条评级记录给出未来目标价,5股上涨空间超50% [1] - 隆鑫通用上涨空间最高达71.48%,华泰证券预计目标价21.71元 [1] - 万科A上涨空间60.68%,冠盛股份上涨空间52.38% [1] - 12条评级记录为机构首次关注,涉及安利股份、宝丰能源等12只个股 [1] - 3条评级记录被调高,涉及广东宏大、纳睿雷达、中汽股份 [1] 个股市场表现 - 机构买入型评级个股今日平均下跌1.50%,表现强于沪指 [2] - 48只股价上涨,能科科技、中新集团涨停 [2] - 安利股份涨幅13.05%,中科创达涨幅11.69%,新媒股份涨幅10.75% [2] - 珀莱雅跌幅7.59%,联瑞新材跌幅7.40%,云意电气跌幅6.34% [2] 个股业绩表现 - 263股公布上半年业绩,新特电气净利润同比增幅最大达49775.01% [2] - 新特电气上半年净利润532.87万元 [2] - 华宏科技净利润同比增长3480.57%,三友医疗增长2083.64% [2] - 2股公布业绩快报,百济神州净利润增幅115.63%,中远海特增幅13.08% [2] 行业分布情况 - 医药生物行业最受青睐,30只个股上榜机构买入评级榜 [2] - 机械设备行业27只个股上榜,电子行业21只个股上榜 [2] - 非银金融行业中国平安获6次评级,食品饮料行业青岛啤酒获5次评级 [2][3][4][5] - 汽车行业多只个股获评级,包括立中集团、银轮股份、隆鑫通用等 [3][4][5] 重点个股评级详情 - 中国平安获6次买入评级,今日跌幅3.02%,动态市盈率7.85倍 [2] - 青岛啤酒获5次买入评级,今日跌幅1.15%,动态市盈率12.05倍 [2] - 珀莱雅获5次买入评级,今日跌幅7.59%,动态市盈率21.08倍 [2] - 隆鑫通用获3次买入评级,今日跌幅2.99%,动态市盈率12.10倍 [3] - 中科创达获2次买入评级,今日涨幅11.69%,动态市盈率111.25倍 [4]
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1297.50亿元 计算机行业净流出居首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7:15
8月27日,沪指下跌1.76%,深成指下跌1.43%,创业板指下跌0.69%,沪深300指数下跌1.49%。可交易 A股中,上涨的有633只,占比11.69%,下跌的4764只。 资金面上,今日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1297.50亿元,已连续3个交易日资金呈净流出状态。其中,创业板 主力资金净流出375.89亿元;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51.65亿元;沪深300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出382.09 亿元。 分行业来看,申万所属的一级行业中,今日上涨的有1个,涨幅居前的行业为通信,涨幅为1.66%。跌 幅居前的行业为美容护理、房地产,跌幅为3.86%、3.51%。 行业资金流向方面,今日所属的申万行业主力资金均呈净流出状态,计算机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居 首,今日下跌1.38%,全天净流出资金163.10亿元,其次是医药生物行业,今日跌幅为2.73%,净流出资 金为123.25亿元,净流出资金较多的还有电子、汽车、机械设备等行业。 今日各行业资金流向 | 行业 | 日涨跌幅(%) | 资金流向(亿元) | 行业 | 日涨跌幅(%) | 资金流向(亿元) | | --- | --- | --- | --- | --- | ...
36家北交所公司接受机构调研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7:05
机构调研概况 - 近一个月共36家北交所公司获机构调研 [1] - 纳科诺尔以114家机构调研量位居首位 [1] - 同惠电子、建邦科技、华密新材分别获65家、62家、55家机构调研 [1] 机构类型分布 - 券商调研覆盖35家公司 [1] - 基金调研27家公司 [1] - 阳光私募调研23家公司 [1] - 保险调研19家公司 [1] - 海外机构调研6家公司 [1] 行业分布特征 - 机械设备行业10家公司获调研 [1] - 基础化工行业5家公司获调研 [1] - 汽车行业5家公司获调研 [1] 调研频率分析 - 太湖雪获3次机构调研 [1] - 明阳科技、恒立钻具均获2次机构调研 [1] 市场表现数据 - 获调研公司近一月平均上涨6.34% [2] - 21家公司股价上涨 海能技术涨57.82% 华密新材涨51.96% 卓兆点胶涨45.01% [2] - 日均换手率平均值6.71% 恒立钻具20.60% 华密新材11.99% 峆一药业11.14% [2] 市值特征 - 北交所公司总市值均值32.69亿元 [2] - 获调研公司总市值均值37.17亿元 [2] - 并行科技、同力股份、纳科诺尔为市值前三公司 [2] 重点公司调研详情 - 纳科诺尔收盘价57.70元 涨0.86% 电力设备行业 [2] - 同惠电子收盘价29.69元 涨14.32% 机械设备行业 [2] - 建邦科技收盘价37.60元 涨10.59% 汽车行业 [2] - 华密新材收盘价31.44元 涨51.96% 汽车行业 [2] - 明阳科技收盘价23.37元 涨7.45% 汽车行业 [2] - 太湖雪收盘价26.82元 跌0.85% 纺织服饰行业 [2] - 海能技术收盘价28.25元 涨57.82% 机械设备行业 [2]
电子行业资金流出榜:领益智造等46股净流出资金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7:03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8月27日下跌1.76% [1] - 申万一级行业中仅通信行业上涨1.66% 美容护理和房地产行业分别下跌3.86%和3.51%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1297.50亿元 所有申万行业均呈现资金净流出状态 [1] 电子行业资金流向 - 电子行业当日下跌0.40% 主力资金净流出115.83亿元 [1] - 行业467只个股中109只上涨 6只涨停 353只下跌 [1] - 138只个股获资金净流入 其中24只净流入超亿元 46只净流出超亿元 [1] 电子行业资金净流入个股 - 方正科技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2.19亿元 涨幅9.99% 换手率15.43% [1] - 长川科技净流入9.77亿元 涨幅16.98% 换手率26.06% [1] - 瑞芯微净流入6.41亿元 涨停且换手率3.40% [1] - 紫光国微净流入5.72亿元 涨幅0.99% [1] - 工业富联净流入5.50亿元 涨幅0.53% [1] 电子行业资金净流出个股 - 领益智造主力资金净流出29.56亿元 跌幅0.94% 换手率13.94% [2] - 胜宏科技净流出8.19亿元 跌幅1.96% 换手率9.33% [2] - 海光信息净流出6.47亿元 跌幅2.68% 换手率2.78% [2] - TCL科技净流出6.40亿元 跌幅2.51% [2] - 长盈精密净流出6.21亿元 跌幅6.13% [2] 行业资金流出规模对比 - 计算机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163.10亿元 居申万行业首位 [1] - 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出123.25亿元 电子行业净流出115.83亿元 [1] - 汽车和机械设备行业同样出现大规模资金流出 [1]
QFII重仓股曝光!买了这些股票 持仓电子行业市值最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8-27 17:01
QFII持仓总体情况 - 截至8月26日,3072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中报,其中663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出现QFII身影 [1][2] - QFII合计持股数量达32.78亿股,持股市值525.15亿元(按上半年末收盘价计算) [2] - QFII在二季度新进成为374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并对157只个股进行增持 [1][3] QFII重仓个股 - 生益科技为QFII第一大重仓股,持仓市值95.50亿元,持股数量31676.13万股 [2][3][5] - 紫金矿业持仓市值33.83亿元位列第二,持股数量17346.42万股 [2][3][5] - 九号公司-WD持仓市值11.69亿元排名第三,持股数量1974.93万股 [2][3] - 东方雨虹持仓市值10.17亿元,持股数量9473.55万股位列第三大持股数量个股 [2][3][5] QFII持股变动 - 巨星科技获QFII最大幅度加仓1577.09万股,总持股达2774.30万股 [3] - 合金投资获加仓1207.45万股,新力金融获加仓1183.05万股 [3] - 紫金矿业获QFII增持1033.84万股,九号公司-WD获增持968.55万股 [3] QFII新进个股 - QFII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的374只个股中,江淮汽车持仓市值6.75亿元 [2] - 乖宝宠物、长电科技、成飞集成、银之杰等新进个股持仓市值均超3亿元 [2] 行业持仓分布 - QFII对电子行业持仓市值最高达128.62亿元,持股数量51263.11万股 [6] - 有色金属行业持仓市值51.50亿元位列第二,持股数量27076.67万股 [1][6] - 机械设备行业持仓市值45.96亿元排名第三,持股数量28786.26万股 [6] QFII机构持仓 - 香港伟华电子有限公司持仓市值88.95亿元位居QFII机构首位,仅持仓1只个股 [6][7] - 阿布达比投资局持仓市值87.42亿元排名第二,覆盖20只个股 [6][7] - 巴克莱银行有限公司持仓市值71.24亿元位列第三,覆盖380只个股 [6][7]
QFII重仓股曝光!买了这些股票
中国证券报· 2025-08-27 16:33
QFII总体持仓情况 - 截至8月26日,3072家A股公司披露2025年中报,其中663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出现QFII身影,合计持股数量32.78亿股,持股市值525.15亿元[1][3] - QFII在二季度新进成为374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并对157只个股增持[1] - 新进个股中,对江淮汽车、乖宝宠物、长电科技、成飞集成、银之杰持仓市值均超3亿元[5] 个股持仓市值排名 - QFII对生益科技持仓市值达95.50亿元,位居第一[2][3] - 对紫金矿业持仓市值33.83亿元,排名第二[3] - 对九号公司-WD持仓市值11.69亿元,排名第三[3] - 对东方雨虹、恒立液压持仓市值均超9亿元,分别为10.17亿元和9.11亿元[3][5] 个股持股数量排名 - QFII持股数量前三分别为生益科技31676.13万股、紫金矿业17346.42万股、东方雨虹9473.55万股[7] - 持股数量前十还包括北新建材2921.99万股、金诚信1618.59万股、巨星科技2774.30万股等[5] 二季度持股数量变动 - QFII二季度对巨星科技加仓1577.09万股,持股增加数量居首[6][7] - 对合金投资、新力金融分别加仓1207.45万股和1183.05万股[6] - 对紫金矿业、九号公司-WD分别增持1033.84万股和968.55万股[7] 行业持仓分布 - QFII对电子行业持仓市值128.62亿元,持股数量51263.11万股,居各行业之首[8][9] - 对有色金属行业持仓市值51.50亿元,持股数量27076.67万股[8][9] - 对机械设备行业持仓市值45.96亿元,持股数量28786.26万股[8][9] - 持仓市值前十行业还包括汽车行业42.57亿元、电力设备行业40.10亿元等[9] QFII机构持仓排名 - 香港伟华电子有限公司持仓市值88.95亿元,位居QFII机构首位,仅持仓1只个股[9][10] - 阿布达比投资局持仓市值87.42亿元,涉及20只个股,排名第二[9][10] - 巴克莱银行有限公司持仓市值71.24亿元,涉及380只个股,排名第三[9][10] - 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摩根士丹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持仓市值均超40亿元,分别为51.98亿元和42.53亿元[9][10]
中国贸促会:6月全球经贸摩擦呈缓和态势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4:37
全球经贸摩擦总体态势 - 6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92 处于中高位[1] - 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14.7% 环比下降13.7%[1] - 美国延长暂停征收"对等关税"期限推动全球经贸摩擦持续缓和[1] 国别经贸摩擦表现 - 印度 美国和巴西的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位列前三[1] - 美国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连续12个月居全球首位[1] - 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指数达102 处于高位[2] 行业摩擦分布特征 - 电子 运输设备和机械设备行业成为经贸摩擦主要冲突点[1] - 电子行业经贸摩擦指数在13个主要行业中居首位[1] - 印度对摄像头 路由器和芯片等电子行业涉华摩擦指数处于高位[2] 政策工具运用特点 - 进出口关税措施指数在各分项指数中居首[1] - 各经济体普遍采用进出口关税措施保护国内产业[1] - 涉华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16.3% 环比下降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