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

搜索文档
卷起来了,俄罗斯电商
36氪· 2025-04-28 09:09
俄罗斯电商市场概况 - 2024年俄罗斯电商市场销售额达9万亿卢布,同比增长41%,2023年增长28% [3] - 跨境电商占比达35%,Ozon平台中国活跃卖家从2022年1万增长至2025年每月近10万 [4] - 2025年三大平台Ozon、Yandex、Wildberry加速中国招商,预计交易量继续增长40% [3] 中俄贸易互补性 - 俄罗斯轻工业品进口依赖度:服装鞋履80%、食品50%、高端设备70%、药品70% [9] - 2024年中俄贸易额创2448亿美元纪录,中国商品填补欧美撤出留下的万亿级缺口 [3][8] - 70%俄罗斯消费者主动购买中国商品,家电、电子、服装、家居用品认可度最高 [4] 市场进入门槛变化 - 免税进口门槛从1000欧元降至200欧元,卖家启动资金从10-20万卢布升至100万卢布 [12] - 广告费用占商品金额比例从10%升至30%,总成本占比从15%升至40% [12] - 新卖家数量增速从2023年38%降至2024年17%,收入增速从28%放缓至20% [13] 支付与物流挑战 - SWIFT结算受阻导致转账手续费上涨,卢布汇率波动迫使部分卖家暂停贸易 [15] - 国际运输成本增长69%,中俄边境拥堵致货运卡车滞留数周 [17] - 物流人力成本同比上涨49%,仓库工人需求增28.6%,司机需求增41.8% [18] 消费特征与品牌策略 - 2025年俄罗斯通胀率10.3%,食品价格上涨18.9%,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提升 [19] - 实际工资增长14%,消费支出增25%,13%居民财务状况达1999年来最佳 [23] - 本土店铺流量优势显著,海尔、李宁、小米通过产品定制化+本地化营销突围 [26] 区域市场机会 - Ozon小城镇销售额增速是大城市2倍,人口<1万区域基础设施快速覆盖 [25] - 莫斯科+圣彼得堡贡献60%电商交易额,远东地区物流仍存高运费痛点 [17] - B2B外贸需求旺盛,找到优质经销商可快速起量 [21]
美国施压印度,要求全面开放电商市场;美国三大零售巨头CEO齐赴白宫,商讨关税影响丨Going Global
创业邦· 2025-04-27 19:51
整理丨赵晓晓 本周(2024.04.21-2025.04.27)出海大事件包括 :TikTok削弱美国高管权力,将电商业务进一步集中 于中国管理层;越南工贸部拟向Temu、SHEIN等平台发放运营许可证;SHEIN澳洲年销售额突破10 亿澳元;TikTok Shop计划进军日本;蚂蚁拟斥资28.1亿港元,要约收购香港券商耀才证券;字节跳 动据报考虑在巴西建设大型数据中心;京东物流连开韩国仁川、利川两大海外仓;日版"大众点 评"Tabelog登陆微信小程序;特朗普会见沃尔玛、塔吉特等零售商讨论关税;美国施压印度,要求全 面开放电商市场以达成贸易协议等。 出海四小龙 TikTok削弱美国高管权力,将电商业务进一步集中于中国管理层 据报道,TikTok Shop美国业务负责人Nico Le Bourgeois将被纳入木青的管理之下, Le Bourgeois还 将继续负责与美国本地商家的合作事务,但要向木青汇报。 木青此前是抖音电商副总裁,最近接管了TikTok美国电商的多个核心团队,包括创作者合作和代理商 关系团队,如今还将全面接管美国运营。Le Bourgeois于2023年加入TikTok,最初他与前Meta ...
外贸供给涌入,表面平静的电商江湖「暗流汹涌」
雷峰网· 2025-04-27 17:02
" 口号喊得最响的京东,可能是外贸人的第一选择,但不是最佳选 择。 " 作者丨覃倩雯 编辑丨刘伟 "外卖红黄大战,东子在道德制高点搅动风云,主要群众都站京东这边。" 最近京东每一次发声,都能精准攻下舆论高地,就连制造业保卫战中,京东第一时间公布的2000亿采购出 口转内销商品计划也抢占了舆论主动权:内销的救命稻草,卷不过拼多多,就抱紧京东。 外界议论之余,双方剑拔弩张的竞争局势似乎又被重新摆到台面上来。 打了将近一年半的价格战后,去年下半年各平台都同时回归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抖音放弃绝对低价,淘天 回归品牌,京东靠3C家电国补"躺平",拼多多维持低价竞争力。 然而,今年关税战加剧了国内的产能过剩,许多人担心,如果这部分过剩的产能和库存通过"出口转内 销"的形式进入国内市场,会不会又在国内电商平台中掀起一阵"腥风血雨"式的竞争?而谁又将成为这场 战争中最大的获益者? 01 京东是外贸人的第一选择吗? 过去几周,京东率先喊出了2000亿出口转内销采购计划,拼多多、淘宝、抖音也积极扶持外贸商家入驻, 且给到流量倾斜。 从声量上看,作为平台的京东似乎跑赢了老大和老二,这难道真的是口号喊得最响的缘故吗?业内人士李 方告诉 ...
贾跃亭斥华尔街黑帮掏空FF,华人高管被排挤;产量暴跌九成,日产武汉车厂传两年内关停;美国Shein、Temu等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雷峰网· 2025-04-27 08:25
要闻提示 - 贾跃亭首次回应"下周回国"梗,称"两年为限"是公司战略而非回国承诺,并指责华尔街黑帮掏空FF导致10亿美金烧光[2][7] - Manus母公司完成7500万美元融资,估值达5亿美元,计划将总部迁至新加坡并分离国际与国内业务[2][7] - 李彦宏批评DeepSeek大模型存在速度慢、成本高、幻觉率高等问题,强调应用才是AI领域的核心价值[4][5] - 日产武汉车厂因产能利用率跌破10%传闻将在2026年前关停,该厂年产能30万辆但实际年产量仅约1万辆[2][9] - Meta Reality Labs裁员超100人并重组VR业务,该部门2023年运营亏损达177亿美元[2][15] 百度AI战略 - 李彦宏指出DeepSeek仅能处理文本且幻觉率高,中国市场多数大模型API价格更低、速度更快[4] - 强调AI领域未来将由应用主导,模型和芯片需通过应用体现价值,开发者应聚焦场景选择与模型调优[5] - 百度各业务线已全面接入DeepSeek,但认为其多媒体理解能力不足且可靠性存疑[4] 新能源汽车动态 - 贾跃亭承认在美国造车决策存在失误,称若融合中美优势可能已成功,仍坚持All in造车路线[7] - 蔚来李斌评价乐道新总裁沈斐"愿下笨功夫",乐道L60在20-30万区间表现尚可,60%蔚来换电站已向其开放[8][9] - 日产武汉工厂因自主品牌冲击计划关停,常州工厂已停产,中国生产基地将缩减至4个[9] - 比亚迪李云飞称拥有440万辆L2+车型数据及5000名工程师,强调智驾宣传需避免过度营销[8] 科技公司动向 - Manus获Benchmark领投7500万美元,考虑将国际业务完全剥离,新加坡或成新总部所在地[7] - OPPO中国区总裁刘波卸任进修,段要辉直接接管中国区业务并调整线下销售架构[8] - Meta裁减Reality Labs超100人,主要影响VR应用团队,但部门仍保留495个空缺职位[15][16] - 小米空调2030年目标中国市场前二,2023年收入增长超50%,武汉智能工厂年内投产[12] 电商与消费电子 - 美国Shein、Temu和亚马逊部分商品价格翻倍,亚马逊近千种商品平均涨价30%[16][17] - 三星印度追加投资100亿卢比扩产,该厂贡献印度销售额20%(约24亿美元)[18] - 京东外卖否认强制商家承担50%补贴,称分摊比例远低于行业水平并将追责伪造通知[12] 前沿技术进展 - 杭州智元研究院推出全球首款三涵道穿戴飞行器,续航20分钟/8公里,可AR操控[12] - Waymo考虑向个人销售自动驾驶汽车,正与Uber等扩大合作,特斯拉Cybercab定价3万美元[15] - 雅虎称若谷歌被迫出售Chrome将参与竞购,OpenAI也表示有意收购该浏览器资产[17]
全网取消该服务,“白嫖”商家行不通了!
猿大侠· 2025-04-24 11:16
电商平台取消"仅退款"政策 - 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 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交由商家自行处理 [1] - "仅退款"服务自2021年推出后被广泛采用 初衷是通过简化退货流程刺激消费 但后期出现职业羊毛党等滥用现象 [1] - 政策取消后平台可能仅保留"退款退货"选项 已收货情况下的退款退货需由买卖双方协商决定 [7] 政策调整背景与进程 - 今年两会期间国家相关部门明确要求治理平台滥用"仅退款"规则导致的商家损失问题 [7] - 淘宝天猫于2023年7月率先放宽"仅退款"限制 京东、快手等平台随后跟进政策优化 [7] - 淘宝近期推出店铺真实体验分、佣金激励等措施 同步打击AI假图和违规店群行为 [7] 行业影响分析 - 取消政策将减轻商家因规则滥用导致的财务压力 避免货款两空风险 [7] - 消费者需更谨慎购物 遇到质量问题需与商家直接协商退款事宜 [7] - 有助于行业摆脱低价竞争恶性循环 推动商家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8] 典型滥用案例 - 二手平台出现"七折代购"骗局 商家通过在其他平台下单后恶意发起"仅退款"实现零成本获利 [3] - 职业羊毛党利用政策漏洞谋取不正当利益 形成灰色产业链 [1] 平台后续措施 - 淘天集团明确表示不再主动介入已收货订单的不退货退款申请 [7] - 政策细节已与监管部门多次讨论修订 预计审核完成后正式公告 [7] - 业内人士预测该调整将促进电商行业回归良性竞争生态 [7]
全网取消该服务,“白嫖”商家行不通了!
猿大侠· 2025-04-24 11:16
电商平台取消"仅退款"政策 - 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即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 后续消费者退款不退货申请将交由商家自行处理 [2][3] - 该政策自2021年推出后被广泛采用 旨在通过简化退货流程刺激消费 但逐渐出现职业羊毛党等滥用现象 [4] - 典型滥用案例为二手平台"七折代购"服务 商家通过在其他平台下单后恶意发起仅退款实现"0元购" [4] 政策演变过程 - 淘宝天猫于2023年7月率先放宽限制 京东、快手等平台随后跟进政策优化 [7] - 2024年两会期间国家相关部门明确表态将治理滥用"仅退款"导致的商家损失问题 [6] - 淘天集团已明确表示将不再主动介入已收货订单的仅退款申请 改由买卖双方协商处理 [7] 行业影响分析 - 对商家:减轻因规则滥用导致的财务压力 避免货款两空风险 [8] - 对消费者:需更谨慎购物 退款流程将增加与商家的沟通协商环节 [8] - 对行业:遏制低价竞争乱象 推动商家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形成良性竞争环境 [7][8] 未来政策方向 - 平台可能仅保留"退货退款"选项 已收货订单的退款方式由买卖双方协商决定 [7] - 政策调整有助于电商行业摆脱无序竞争 回归健康发展轨道 [7][8]
“仅退款”将落幕
第一财经· 2025-04-22 23:00
电商平台"仅退款"政策调整 - 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 淘宝和抖音已宣布取消 京东和拼多多尚未回应 [4] - 政策调整后平台将不主动介入消费者已收货的退款不退货申请 改为由卖家先行与消费者协商处理 [4] - 快手在2024年11月已废止旧有的"退款不退货服务" 拼多多在今年1月优化"仅退款"减少介入 1688在今年3月宣布全面取消 [8] "仅退款"政策发展历程 - 2023年4月拼多多因"仅退款"政策引发商家"炸店"风波 商家认为平台介入过于频繁且申诉成功率低 [5] - 2023年底抖音、京东、淘宝等平台相继跟进"仅退款" 使平台介入成为电商标配 [7] - 2024年7月淘宝优化"仅退款"政策 通过提升店铺体验分商家售后自主权和升级异常行为识别模型来减少异常退款 [7] 政策影响与行业现状 - 2024年9月消费者调查显示47.17%的"仅退款"申请是由平台主动询问引发 商家反映2024年"仅退款"订单明显增加 [7] - 行业出现替商家上门找消费者"仅退款维权"的新兴产业 冲突从线上蔓延至线下 [7] - 专家建议平台需优化规则、设置门槛、完善商家申诉机制并加强智能风控体系建设 [7] 政策调整方向 - 快手调整政策避免"仅退款"一刀切 将更多自主判定权留给商家 对轻微违规经营者先警告并提供改正机会 部分轻微违规不再设违约金处罚 [8] - 电商平台在政策调整中面临平衡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商家经营空间的持续挑战 [8]
中国电商App,霸榜前三!
证券时报· 2025-04-20 17:49
阿里国际站冲入了全球超110个国家下载榜单前列。 4月20日,据七麦数据,阿里国际站(即Alibaba.com)已经超越沃尔玛,成为了美国App Store中免费购物软件下载量第三的应用,至此该榜单前三名已经被中国电 商平台"霸榜",排在阿里国际站前面的分别是淘宝和敦煌网。 目前,中国各大电商平台和商超集团均在发力扶持外贸企业。阿里、抖音电商、快手、盒马、唯品会、九一家纺等十多家平台表示,将发挥电商直连供需优势,将 优质外贸产品以电商速度传递到千家万户。 阿里国际站"席卷"海外百国榜单 据七麦数据,截至4月20日,阿里国际站在全球116个国家冲进了App Store下载量前十名的榜单。有美国用户以"Amazing"来评论阿里国际站,评价称:"我们可以从 阿里巴巴买到任何一件东西。" 从注册资本来看,2024年阿里国际站有73.25%的企业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下,中小型企业占比较高。由于中小企业风险抵抗能力弱,且北美是阿里国际站主力开 拓的市场之一,因此在美国加税的背景下,更需要平台方出手对商家进行帮扶。 近期,阿里国际站已发起专项行动,全力帮扶遇到困难的中小外贸商家。据了解,4月以来阿里国际站已派出数千名小 ...
中国电商在美霸榜:美国关税战,反让中国品牌“出圈”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9 15:30
中国电商App在美国爆火 - 敦煌网和淘宝突然冲上美国App Store下载榜前两名 超过ChatGPT的排名 [1] - 美国发起的关税大战意外推动中国电商平台在美国的流行 [1] 美国关税战的影响 - 美国关税战对苹果、特斯拉等巨头的产业链产生反噬效应 [3] 6G技术发展 - 6G技术被视为下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赛道 [3] 美债与美元信用 - 美债风波背后反映出美元信用危机的问题 [3]
关税大反转!中国电商突然逆袭,特朗普急了
新浪财经· 2025-04-19 09:25
中美关税战对中国电商的影响 - 美国对华输美商品关税在短短一周内从125%加征至245% [2] - 关税疯涨背景下中国电商平台在海外市场逆势增长 [2] 淘宝的海外市场表现 - 淘宝APP在美国App Store购物类软件下载榜排名第二 [2] - 在法国、加拿大、英国、日本、俄罗斯等16个国家App下载榜登顶 在123个国家排名前十 [2] - 4月12日至15日海外下载量从10.4万激增至32.6万 环比暴涨222% [4] - 北美和欧洲市场的iOS下载量分别增长483%和439% [4] - 大服饰行业和3C数码行业部分店铺访问量暴涨1000% [4] 敦煌网的崛起 - 因特朗普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 敦煌网成为中小批发商的"救命稻草" [5] - 平台通过"智能拆单"将高价值商品分拆成免税小包裹 借助14个海外仓实现7日达 [6] - 4月份敦煌网环比下载量暴增800% 平均每天有超过3000家美国批发商在线抢单 [8] 全球消费者行为变化 - TikTok上"How to shop on TAOBAO"成为流量密码 大量使用教程涌现 [4] - Reddit论坛《如何绕过关税购买中国商品》攻略获得12万收藏 [9] - YouTube博主对比淘宝和亚马逊同款商品价格 直呼"资本主义的暴利被揭穿了" [9] 中国商家的应对策略 - 深圳3C店铺使用AI生成多语言产品描述 接入ChatGPT客服24小时应答 [9] - 义乌小商品卖家通过TikTok直播展示生产线 用"透明化供应链"打消质量疑虑 [9] 行业启示 - 供应链"透明化"成为核心竞争力 TikTok视频直接展示工厂流水线打破品牌溢价 [11] - 技术工具是穿越风暴的关键 AI多语言客服和智能拆单系统重构用户体验 [11] - 全球化需要"去中心化"新路径 淘宝和敦煌网凭借"小单快反"和社交裂变书写新剧本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