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

搜索文档
分拆出售部分美妆业务,科蒂集团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北京商报· 2025-06-18 19:52
科蒂集团出售计划 - 科蒂集团正在寻求买家或考虑分拆出售旗下高端美妆和大众美妆部门 谈判处于早期阶段 可能采取分拆方式而非整体出售 潜在交易形式或为战略合作或合并 [4] - 涉及出售的品牌包括高端美妆部门的Burberry及大众美妆部门的Covergirl、Max Factor、Rimmel等 [4] 财务表现与出售动机 - 2025财年第三季度净营收12.991亿美元 同比下滑6.24% 亏损4.02亿美元 前三季度净营收46.405亿美元 同比减少2.4% 亏损2.809亿美元 [5] - 出售部分品牌可充实现金流 转嫁风险和压力 避免未来亏损加大 目前国际美妆品牌普遍面临现金流压力 [5] 授权品牌风险 - 科蒂集团旗下多品牌为授权代理 非自主品牌 面临失去代理权风险 例如2024年Miu Miu结束合作转投欧莱雅 [6] - Gucci合作期限2028年到期 开云集团明确表示将收回授权 不再续签任何香水美妆授权协议 Gucci在科蒂高端美妆部门营收占比超60% [6] - 其他代理品牌包括Burberry、Tiffany、Chloé、Bottega Veneta、Balenciaga、HUGO BOSS等 [6] 行业专家观点 - Gucci代理到期将影响科蒂品牌架构和高端市场业绩 但公司可能通过战略调整寻求新品牌维持市场地位 [7] - 失去Gucci只是开始 大部分授权品牌可能被收回 科蒂需转型为供应链公司或开发定制业务才能获得未来机会 [7] - 科蒂推出自有香水品牌Infiniment Coty Paris 旨在规避授权风险并开创香氛新时代 [7]
美妆包材公司中山联昌重拳维权 全塑泵专利遭多企业展会仿冒
犀牛财经· 2025-06-18 19:50
公司动态 - 中山联昌发现多家企业未经授权展出仿制其专利产品,经技术比对确认产品结构与功能参数完全一致 [1] - 部分侵权企业态度强硬拒绝下架涉事产品,公司联合公证处与律师事务所对侵权产品进行公正封存 [3] - 公司要求侵权方于6月20日前停止生产销售、销毁库存及模具并在媒体公开澄清,否则将提起行政投诉或民事诉讼 [3] 公司背景 - 中山联昌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专注于日化类乳液泵、喷雾泵、气雾阀门及彩妆包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3] - 2004年通过成为宝洁泵头供应商逐步打开国际日化大牌市场,合作品牌包括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珀莱雅等 [3] 专利技术 - 侵权事件涉及公司全塑泵专利,该专利以塑料材质替代金属弹簧与玻璃珠实现泵头100%可整体回收 [3] - 专利具备回吸防滴液设计可将多于膏体自动回收,还包括防冲击下扣、防进水结构等设计 [3] 行业现状 - 专利侵权已成为知识产权侵权的重灾区,2024年1-8月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立案数达31238起 [3] - 浙江、广东、上海为侵权高发地区,2024年1-8月专利侵权立案数分别为9431、4522、2136起 [3] - 日化行业专利侵权案件多以商标仿冒为主,集中于洗发水、护肤品等高频消费品领域 [5] 行业案例 - 2024年资生堂诉广州聚以汇商贸有限公司等涉嫌仿冒其防晒品牌安热沙,索赔金额300万元为入华以来最高侵权索赔金额之一 [5] 行业影响 - 公司维权行动是对企业核心技术的捍卫也是对行业创新生态的有力捍卫 [5] - 全塑泵技术作为美妆包装绿色转型的关键突破,专利价值远超商业利益本身 [5] - 欧盟将禁止一次性塑料制品,到2025年将塑料瓶的回收率提高到90% [5] - 侵权恶性竞争会将行业拖回"低价仿制"的泥潭 [5]
华熙生物:质疑重组胶原蛋白并非针对竞争对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18:47
行业争议与市场反应 - 医美行业围绕"重组胶原蛋白"的学术概念之争演变为龙头企业股价剧烈波动,华熙生物股价累计上涨23.65%,巨子生物同期跌幅超过31% [1] - 截至6月18日收盘,巨子生物市值约514亿元人民币,华熙生物市值245亿元,不足前者一半 [1] - 华熙生物否认针对竞争对手的"商战"传言,强调反对成分命名上的"名称游戏" [1][5] 技术争议与产业数据 - 华熙生物指出"重组的"胶原蛋白只是胶原蛋白研究和产业转化的一小部分,蛋白质组学研究制高点仍掌握在生命科学研究机构和医药企业手中 [3] - 2024年中国透明质酸出口量达161吨(医药级11.8吨),重组胶原蛋白出口量不到0.02吨,仅为透明质酸的千分之一点二 [3][6] - 国际上尚未有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的医美三类械证书获批,华熙生物拥有11张三类医疗器械证 [3][6] 资本市场沟通问题 - 资本市场对产业企业技术理解存在偏差,行业分析师多为消费、零售类别出身,缺乏生物学学术背景 [4] - 资本市场追求新题材的本性与科研和产业转化的艰难历程相悖,需要经历多次市场泡沫洗礼才能成熟 [4] - 华熙生物未来将强化与资本市场的专业沟通 [4] 业务表现与业绩澄清 - 华熙生物透明质酸业务年增幅超10%,医药级透明质酸呈现超20%的高速增长 [6] - 公司净利润率保持在50%左右,业绩下滑主要源于消费品业务下滑及一次性资产减值 [6] - 市场上业绩良好的企业并非因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兴起,而是得益于电商运营能力等因素 [6] 行业标准与检测争议 - 部分企业将非胶原蛋白的多肽甚至二肽冠以"重组胶原蛋白"概念,误导消费者 [7] - 美妆博主郝宇检测显示巨子生物旗下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仅为0.0177%,远低于标注的0.1% [9] - 巨子生物否认指控并公布自检结果,双方就检测方法和结果持续交锋 [9][12] 事件发展时间线 - 5月17日起华熙生物连续发文质疑券商研报,并向证监会反映研报误导问题 [8] - 6月1日华熙生物声明支持郝宇,披露持有其创办公司32.4%股权 [11] - 6月13日郝宇微博账号被禁言,多条视频下架 [13]
关注IP新消费,618美妆中高端品牌走强
华福证券· 2025-06-18 18: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文旅关注暑期旺季催化、文旅结合 IP 的新消费逻辑延伸以及"苏超"对江苏区域性的主题带动,建议关注 IP+景区概念延伸和江苏片区出行、体育相关公司主题机遇 [2][3] - 潮玩消费政策延续支持,消费心理边际宽松,龙头公司表现强劲,行业受益于暑期档新品周期催化 [2][3][22] - 黄金珠宝建议关注终端店效高增及门店拓展空间大的品牌,传统黄金消费量有望企稳,主要品牌出货有望改善 [4][79] - 美护个护老品类细分化、功效化及情感文化溢价成核心方向,看好美护公司产品创新下的长期成长性 [5][55] - 医美 Q2 需求延续复苏,以价换量推动消费渗透率提升,建议关注 Q3 新品上市节奏 [6][42] 各目录总结 免税及景区 免税 - 公司及行业跟踪:日本政府考虑取消外国游客购物免税制度并增加"离境税";珠免集团 2024 年 12 月底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转型以免税业务为核心;中国中免聚焦主业,巩固海南离岛免税市场等;岭南控股拟转让参股公司股权 [12] - 投资建议:关注各个免税运营商市内免税店开店催化、承接入境游游客消费预期,市内店催化关注中国中免、王府井、岭南控股等,免税资产注入预期关注海汽集团、海南发展等进展 [13] 旅游景区 - 行业跟踪:2025 年 6 月 14 日中国内地 - 地区/国际航班执行量为 2223 架次,恢复至 2019 年基期的 82.2% [14] - 公司跟踪:众信旅游旗下众信优游三大 AI 引擎入选行业标杆报告;祥源文旅子公司拟为七家目标公司旗下业务提供管理服务 [18] - 投资建议:关注后续暑期预期情况,关注暑期核心旺季区域西域旅游、长白山等,关注 IP+景区概念延伸相关公司 [19] 潮玩 - 板块整体点评:消费政策延续支持,消费心理边际宽松,龙头公司表现强劲,泡泡玛特周涨幅达+11.4%,布鲁可涨+9.4%,行业受益于暑期档新品周期催化 [22] - 重点公司跟踪:2025 年 1 - 5 月潮玩板块国内线上销售额约 2754 百万元,同比增速 61%,5 月销售额约 471.1 百万元,同比增速 4%,环比增速 - 16%;泡泡玛特 1 - 5 月国内线上销售额约 1004 百万元,同比增速 236%,5 月销售额约 222.8 百万元,同比增速 171%,环比增速 - 6% [23][26] 酒店 - 2025 年第 23 周酒店数据受端午假期错位影响,Rvepar 波动明显,同比 2024 年下降,分品牌档次和城市线级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供给增速平稳,下沉市场为主要增量来源 [29][30] 教育 - 高考适龄人口提升,竞争压力短期难降,2025 年高考报名人数 1335 万人,预计到 2034 年前后高考应届生人数维持高位;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提升,2025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 1222 万人,职业技能提升教育、公考培训教育有望受益 [37][39] - 投资建议:关注职业技能培训&公考标的中国东方教育,关注学大教育 [41] 医美美妆 医美 - Q2 医美需求延续复苏,以价换量推动消费渗透率提升,机构精细化管理推动格局优化,供给端批证陆续释放 [42] - 标的端建议关注四环医药和锦波生物,四环医药创新药与医美故事有望兑现,全年业绩有望改善;锦波生物新证获批上市+Hive 凝胶技术发布强化胶原垄断性红利 [43] 美妆个护 - 2025 年 5 月天猫+抖音双平台美妆大盘 GMV 合计 299.6 亿元,同比+1.3%,渠道分化明显,抖音成增长引擎,天猫疲软,高端化、功效型突围,大众线承压,彩妆回暖,高端抗老、功效护肤持续景气 [47][49][50][55] -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稀缺高端美护龙头毛戈平和多品牌扩张的上美股份,个护板块建议关注润本股份、若羽臣 [5][55] 人力资源 -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2025 年 1 - 4 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 5.2%,4 月为 5.1%;科锐国际拟转让控股子公司部分股权 [62][63] - 投资建议:关注灵活用工龙头科锐国际、国资人服巨头北京人力 [63] 会展及体育 会展 - 米奥会展聚焦"一带一路"等热点市场布局,2025 年按计划在 10 个贸易节点国家举办 15 场展会,业务收入有季节性 [64][67] - 投资建议:关注米奥会展,关注二季度业绩兑现情况 [67] 体育 - "苏超"话题度攀升,舒华体育成为无锡队赞助商,其"场地 + 设备"全链条服务模式有望成新增长 [68] - 投资建议:关注"苏超"对体育、出行服务板块的带动,关注江苏片区出行、体育相关公司及草坪业务公司共创草坪等 [68] 餐饮 - 蜜雪冰城调整加盟政策,恢复门店距离保护和收紧老加盟商新店申请;星巴克非咖产品降价;汉堡王聚焦成效改革,淘汰低效门店,今年将增开 40 至 60 家新餐厅;茶饮行业供需格局阶段性改善,4 月供给企稳复苏,店效同比改善 [69][72][74] 黄金珠宝 - 金价稳定在高位,金银珠宝销售额回升,截至 2025 年 6 月 13 日,沪金收盘价为 792.07 元/g,2025 年 4 月我国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零售额达 296 亿元,同比+25.30% [78] - 投资建议:关注潮宏基、莱绅通灵、老铺黄金,传统黄金关注老凤祥、周大福、周大生 [4][79]
新消费仍具择机配置机会
中银国际· 2025-06-18 11:05
核心观点 - 新消费产业趋势仍在,择机配置仍具机会,重点关注折扣零售、量贩零食、跨境电商、国货美妆、娱乐经济、户外消费等赛道 [2][3][5] 日本消费趋势 - 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低迷,消费走弱,呈现四大趋势:“性价比”消费崛起、低成本“宅”娱乐产业热度提升、“失业潮”驱动职教需求提升、新兴户外消费兴起 [3][4] 中国消费趋势及投资机会 - “性价比”消费崛起,折扣零售、量贩零食、跨境电商、国货美妆等平价消费赛道景气度向好 [2][3][4] - “娱乐经济”消费热度不断提升,如泡泡玛特2024年年报营收同比增速106.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高达188.8% [4] - 户外运动消费崛起,户外消费公司探路者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达48.5% [4] 港股映射带动 - 2025年多家新消费公司登陆港股,如蜜雪集团、布鲁可、古茗等,表现不俗,截至6月12日,蜜雪集团、布鲁可、古茗分别上涨83.8%、109.1%、162.4% [5] - 6月9日起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调整,布鲁可、古茗、蜜雪集团被调入,港股通有望成新消费赛道重要资金来源,港股新消费亮眼表现有望对A股相关板块形成映射催化 [5] 新消费重点赛道及个股 |赛道|证券代码|证券名称|总市值(20250613)|市盈率(TTM)|2024年营收同比增速(%)|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 | --- | --- | --- | --- | --- | --- | --- | |折扣零售|9896.HK|名创优品|435.47亿元|16.39|48.12|47.97| |折扣零售|PDD.O|拼多多|1427.88|10.33|59.04|87.31| |折扣零售|603708.SH|家家悦|65.30|51.55|2.77|-3.26| |折扣零售|600729.SH|重庆百货|128.62|9.49|-9.75|0.46| |跨境电商|300592.SZ|华凯易佰|44.37|60.68|38.42|-48.77| |跨境电商|002803.SZ|吉宏股份|56.91|30.14|-17.41|-47.28| |跨境电商|301381.SZ|赛维时代|79.14|45.20|56.55|-36.19| |跨境电商|002315.SZ|焦点科技|128.07|26.33|9.31|19.09| |量贩零食|002847.SZ|盐津铺子|237.59|36.08|28.89|26.53| |量贩零食|002991.SZ|甘源食品|58.35|17.28|22.18|14.32| |量贩零食|003000.SZ|劲仔食品|62.09|21.76|16.79|39.01| |量贩零食|300972.SZ|万辰集团|331.29|65.98|247.86|453.95| |国货美妆|600223.SH|福瑞达|88.85|37.78|-13.02|-19.73| |国货美妆|2145.HK|上美股份|276.03|32.72|62.08|69.42| |国货美妆|603193.SH|润本股份|145.21|47.01|27.61|32.80| |国货美妆|603983.SH|丸美股份|173.15|47.30|33.44|31.69| |娱乐经济|9992.HK|泡泡玛特|3660.86|108.47|106.92|188.77| |娱乐经济|0325.HK|布鲁可|430.95|1|155.61|-94.59| |娱乐经济|002292.SZ|奥飞娱乐|156.15|/|-0.86|-404.66| |娱乐经济|9999.HK|网易 - S|6557.68|18.70|1.77|0.96| |娱乐经济|002605.SZ|姚记科技|122.99|23.25|-24.04|-4.17| |茶饮消费|2097.HK|蜜雪集团|2086.01|43.54|22.29|41.41| |茶饮消费|1364.HK|古茗|592.17|37.09|14.54|36.95| |茶饮消费|2555.HK|茶百道|138.16|27.10|-13.78|-58.55| |户外运动|300005.SZ|探路者|76.88|90.70|14.44|48.50| |户外运动|603908.SH|牧高笛|22.87|27.60|-10.42|-21.57| [7]
云姨夜话|“香水效应”已成为新“口红效应”,“香”市仍在升温
齐鲁晚报· 2025-06-18 11:02
雅诗兰黛集团动态 - 雅诗兰黛集团名誉董事长莱纳德·兰黛去世 其独创的"口红效应"理论成为经济下行时的市场参考指标 [2] - 2025财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0% 降幅大于前两个季度 为新任CEO司泰峰上任后首份财报 [2] - 创始人家族第三代继承人William Lauder和Jane Lauder于2024年末离职 司泰峰成为首个无需与创始人家族共事的CEO [2] - 集团将香水业务作为战略重点 推出上海限定款香水勒莱柏末药55 强化本土化战略 [3] - 与奢侈品牌Balmain合作开发美妆线并推出首个香水系列 [3] - 2024年9月与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合作研究香水与情感的神经学联系 推动产品创新 [5] 全球香水市场发展 - "香水效应"取代"口红效应"成为新指标 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2] - 2024年全球香水市场规模预计达598.7亿美元 2024-2028年CAGR为3.01% [2] - 联合利华投资8000万英镑在英国建设香料研发工厂 预计2027年竣工 将应用AI和数字化技术 [3] - 联合利华2023年10月任命Mathieu Lenoir为全球香水创意中心总监 其在香精香料行业有30年经验 [4] 中国香水市场趋势 - 中国香水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515亿元 Z世代"悦己消费"推动增长 [6] - 中式香品需求激增 淘宝平台2025年2月中式香订单环比增长280% 香薰工具订单涨480% [7] - 天猫线香销售额近一年增长40倍 近两月同比增速超500% 抖音线香市场连续三年增长率超200% [7] - 颖通控股通过港交所聆讯 将成为"中国香水第一股" 其香水收入占比超80% 运营52个外部品牌 [5] - 颖通控股发展自营零售品牌"拾氛气盒" 计划未来3年扩张门店 重点发展自有品牌和收购 [6]
明星美妆品牌,怎么就开始席卷欧美市场了?
虎嗅· 2025-06-18 10:29
欧美明星美妆品牌崛起与商业逻辑 行业趋势 - 2025年Q1美国大众美妆销售额同比增长3%,增速首次超越高端线,显示消费者偏好转变 [1] - 明星美妆品牌如Rhode(10亿美元被e.l.f.收购)、Fenty Beauty、Rare Beauty通过创始人IP和价值观营销快速崛起 [1][24] - 彩妆行业呈现高度细分趋势,传统品牌如美宝莲市占率从20%降至7%,个人IP品牌进入前十 [39] 产品与运营特征 - 彩妆SKU管理难度极高,Fenty Beauty通过40+色号粉底将底妆复杂度提升至普通彩妆水平 [5] - 欧美品牌强调包容性(DEI),如SKIMS提供XXS-XXL全尺码,Rare Beauty以心理健康为核心价值观 [11][14] - 彩妆与护肤逻辑分化:彩妆属低复购、强时尚属性,需高频上新;护肤侧重功效与长生命周期 [9][10] 中美市场差异分析 消费行为差异 - 欧美消费者愿为价值观(包容性/环保/心理健康)支付溢价,Z世代将消费视为文化认同 [14][30] - 中国消费者更关注功效与性价比,纯净美妆需求小众,医美消费主力为25+人群(水光针/光电项目) [31][38] - 美国轻奢彩妆定位20-30美元市场稳固,中国同价位产品易被平替或升级为奢侈品 [16][33] 市场结构差异 - 欧美市场高度多元化,需满足多族裔/肤色/性别认同需求,催生细分品牌如黑人专用高光棒 [50] - 中国市场审美趋同,70%-80%消费者偏好最白色号粉底,供应链成熟导致创新易被模仿 [51][46] - 美国渠道分层明显(丝芙兰/Target/CVS),中国线上主导,线下渠道弱化 [55] 明星品牌成功要素与挑战 核心能力 - 创始人需持续投入:赛琳娜举办数百场用户交流会,将个人健康故事融入品牌基因 [14][29] - 价值观表达需一致:Rare Beauty产品命名Hope/Joy,捐赠1%收入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14] - 品类创新结合文化运动:Fenty Beauty推动多色号成为行业标准,Rhode创造手机壳唇釉新品类 [25][26] 发展路径选择 - 面向资本路径:快速扩张GMV进入丝芙兰等渠道,目标为并购退出(如Rhode) [42] - 独立品牌路径:服务利基社区,10万Instagram粉丝即可维持运营,但中国复制难度高 [43][45] - 大集团收购利弊:LVMH投资Fenty增强资源,但Kylie Cosmetics被收购后创始人参与度下降 [41][43]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渠道与品牌替代 - 明星IP品牌冲击大众渠道品牌(ELF/NYX),对奢侈品牌(香奈儿)影响较小 [40][41] - 流媒体时代加速市场细分,短视频/直播更适合彩妆直观展示,推动个人IP品牌增长 [19][20] - 中国彩妆陷入价格战,完美日记早期流量模型难持续,被迫转型提升客单价 [45] 供应链与创新壁垒 - 欧美彩妆创新集中于文化表达,制造外包;中国供应链成熟导致同质化竞争 [55][46] - 国内品牌需控制SKU防库存积压,毛戈平上市前强调50%收入来自护肤品以降低风险 [47] - 跨国研究壁垒高:消费品深度依赖本地文化,如欧舒丹收购Dr. Vranjes的香味偏好难被亚洲市场理解 [49]
全球十强美妆公司要卖了?
36氪· 2025-06-18 09:01
科蒂出售计划 - 科蒂正在寻求买家,探索将高端美妆部门与大众美妆部门拆分出售的可能性 [1] - 2024财年科蒂营收为439亿元,其中高端美妆部门收入277亿元,大众美妆部门收入162亿元 [1] - 出售计划传出后,科蒂股价应声大涨13% [1] - 业内分析指出,考虑到反垄断监管等因素,科蒂难以将整体业务一次性出售给单一实体企业 [4] - 科蒂正与香水行业巨头Interparfums接洽,后者可能仅对Burberry和Hugo Boss等部分香水品牌表现出收购意向 [4] - 科蒂原本希望在亚洲找到大众部门的买家,但该地区经济放缓加上与美国持续的贸易战,这一目标可能无法实现 [5] 科蒂历史与业务 - 科蒂集团于1904年在法国巴黎创立,创始人François Coty曾成功推出多款风靡一时的香氛 [2] - 科蒂通过取得GUCCI、Burberry等奢侈品牌的香水美妆授权,以及2015年收购宝洁公司旗下40多个美妆品牌等战略举措,逐步跻身全球美妆行业前十强 [2] - 科蒂运营着50多个香水与美妆品牌,划分为高端与大众两大业务板块 [2] - 高端美妆部门涵盖了GUCCI、Burberry、Jil Sander、Hugo Boss等品牌 [2] - 大众美妆部门则拥有Covergirl、Max Factor和Rimmel London等品牌 [2] 科蒂财务表现 - 2025财年前三季度公司净营收同比下降2%至333.3亿元,净利润由盈转亏,录得22.2亿元净亏损 [9] - 2024财年营收439亿元,同比增长10.0%,净利润5.4亿元 [9] - 2023财年营收399亿元,同比增长4.7%,净利润35.5亿元 [9] - 2022财年营收381亿元,同比增长14.7%,净利润4.4亿元 [9] - 2021财年营收332亿元,同比下降2.0%,净亏损21.7亿元 [9] - 2020财年营收339亿元,同比下降22.0%,净亏损72.7亿元 [9] - 科蒂今年股价下跌了32%,不及竞争对手和主要股票指数 [10] - 2024财年和第四季度账面净利润和调整后净利润的下降,近乎完全归因于同期股价下跌造成股权互换按照市值计价带来的损失,分别对2024财年和第四季度产生7.4亿元和6.3亿元的负面影响 [10] 科蒂面临的挑战 - GUCCI品牌授权协议预计将于2028年前后到期,若未能续约将给科蒂带来财务冲击 [10] - GUCCI母公司开云集团近年来正加速布局美妆领域,市场普遍猜测开云集团或将收回GUCCI美妆业务自主运营 [11] - 科蒂缺乏稳定的家族传承体系,其发展历程伴随着多次资本更迭 [11] - 科蒂CEO Sue Nabi可能最早在今年夏天离职 [6] 全球美妆行业趋势 - 全球美妆行业正面临着市场增长放缓、消费者需求多元化、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以及汇率剧烈波动等不利因素 [12] - 国际美妆巨头纷纷启动深度战略转型以应对变局 [12] - 科蒂启动"全力赴赢"转型计划,预计将在2025至2027财年间共节约近36亿元 [12] - 行业变革呈现两大共性趋势:持续向高端化、奢侈化方向升级;通过供应链重构、组织瘦身等方式实现降本增效 [12] - 过去五年间,除欧莱雅始终稳居第一,其余企业排名都或多或少发生了位移 [12][13] - 曾长期位居前五的资生堂在2024年跌至第八位;曾经排名第六的巴西美妆巨头Natura&CO彻底跌出榜单,被西班牙美妆集团Puig所取代 [13]
颖通控股(06883)6月18日至6月23日招股 预计6月26日上市
智通财经网· 2025-06-18 07:02
公司招股信息 - 颖通控股(06883)于2025年6月18日至6月23日招股 拟发售3 33亿股 其中香港发售占10% 国际发售占90% 另有15%超额配股权 [1] - 每股发售价2 80-3 38港元 每手1000股 预期2025年6月26日在联交所上市 [1] - 假设发售价中位数3 09港元 全球发售估计所得款项净额约9 5亿港元 [4]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是中国(含港澳)除品牌所有者外最大的香水集团 主要从事销售分销第三方品牌授权产品及市场部署 [1] - 与品牌所有者不同 公司不参与品牌定位 研发和制造 而是通过分销和品牌管理获取收入 [1] - 业务范围涵盖香水 彩妆 护肤品 个人护理 眼镜及家居香氛等多元化产品组合 [1]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按2023年零售额计 公司是中国(含港澳)香水行业领先企业 [1] - 拥有72个外部品牌的分销权 包括Hermès Van Cleef & Arpels等国际知名品牌 [3] - 其中61个品牌的部分产品和渠道获得独家授权或分授权 [3] 销售网络与渠道 - 产品覆盖中国400多个城市 拥有100+自营POS和8000+零售商POS [2] - 建立了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网络 包括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 [2] - 均衡的全渠道网络有助于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2]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55%用于发展直销渠道 15%用于自有品牌发展和品牌收购 [4] - 10%用于数字化转型 10%用于品牌推广 10%用于营运资金 [4]
颖通控股(06883.HK)拟全球发售3.334亿股 预计6月26日上市
格隆汇· 2025-06-18 06:57
全球发售计划 - 公司拟全球发售3.334亿股股份,其中中国香港发售3334万股,国际发售约3亿股,另有15%超额配股权 [1] - 招股期为2025年6月18日至6月23日,预期定价日为6月24日,预计6月26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1] - 发售价区间为每股2.80-3.38港元,每手买卖单位为1000股,联席保荐人为BNP PARIBAS及中信证券 [1] 行业地位与商业模式 - 按2023年零售额计,公司是中国(包括香港及澳门)除品牌所有者香水集团外最大的香水集团 [2] - 公司主要从事销售及分销从第三方品牌授权商采购的产品,并为品牌授权商进行市场部署,但不涉及品牌所有权 [2] - 公司拥有多元化品牌组合,包括香水、彩妆、护肤品、个人护理产品、眼镜及家居香氛 [2] 财务表现与增长 - 收入从2023财年16.991亿元增至2024财年18.638亿元,2025财年进一步增至20.834亿元 [3] - 净利润从2023财年1.731亿元增至2024财年2.065亿元,2025财年达2.27亿元 [3] - 品牌组合从2023年52个增至2024年65个,2025年达到73个外部品牌 [3] 募集资金用途 - 假设发售价中位数3.09港元且超额配股权未行使,预计募集资金净额9.504亿港元 [4] - 资金分配:15%用于自有品牌发展及外部品牌收购,55%用于直销渠道扩张,10%用于数字化转型 [4] - 剩余资金用途:10%用于品牌知名度提升,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