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等

搜索文档
2025年Q2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下降2%;中国市场维持增长势头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5-07-04 15:01
全球智能手表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下降2%,连续第五个季度下滑 [1] - 印度市场放缓和苹果出货量下滑是主要下行因素 [1] - 中国市场表现突出,出货量同比增长37%,份额达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最高水平 [1] 区域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的增长由华为、小天才、小米等本土品牌驱动,受益于本土需求和高性价比策略 [1][5] - 中国品牌在国内市场地位巩固,同时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强 [5] - 北美、亚太和欧洲等地区的儿童智能手表品类实现可观增长 [9] 品牌竞争格局 - 苹果连续六个季度出货量下滑,但仍保持全球市场第一,得益于iOS用户群体扩大 [3] - 华为与小米出货量显著增长,受益于本土表现、丰富产品组合及中高端市场定价策略 [3] - 三星季度出货量同比下降18%,前代产品在全球主要市场表现不佳 [3] 价格区间趋势 - 100至200美元价位段出货量同比增长21%,健康与健身功能增强的产品需求上升 [9] - 100美元以下入门级产品出货量同比下滑17%,消费者更愿意为精准度和生态兼容性支付溢价 [9] - 儿童智能手表品类持续增长,小天才凭借高性价比和丰富功能领跑 [9] 市场前景与趋势 - 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将实现3%的增长,受益于高端智能手表普及和新品上市 [5][9] - 制造商加速整合AI功能与下一代健康传感器,部分设备可能获得医疗级认证 [9] - 消费者偏好转向更高端型号,重视功能、长期价值及生态兼容性 [9]
2025年Q2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华为、苹果在低迷市场中实现强劲同比增长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5-07-04 15:01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2025年Q2销量趋势 - 2025年Q2中国智能手机销量预计同比小幅增长,华为与苹果为主要增长驱动品牌 [1][6] - 华为预计成为同比增长最快品牌,并有望重返销量榜首 [1][6] - 苹果实现高个位数增长,iPhone 16 Pro和Pro Max机型销售强劲 [6] 品牌表现分析 - 华为核心用户群体忠诚度高,新品替换旧机需求推动销量增长 [7] - 苹果5月通过价格调整策略(提前618促销一周)有效刺激销量,三款iPhone机型进入热销榜前列 [3][5] 促销与政策影响 - 5月政府补贴叠加品牌促销活动显著提升华为和苹果销量 [6] - 618大促期间销量同比持平,反映节日消费支出低迷 [5][6] - 国家智能手机补贴政策对Q2销量有拉动作用,但下半年可能逐步缩减 [7] 数据与时间范围 - 2025年Q2统计周期为4月1日至6月22日,2024年同期为4月1日至6月23日 [5] - 第22-25周具体日期(2025年5月26日至6月22日)见表格 [7]
2025年上半年A股IPO受理项目中介机构排行榜
梧桐树下V· 2025-07-04 15:00
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沪深北三大交易所累计受理177家IPO企业,远超2024年全年的77家,其中6月新增受理150家创单月新高 [1] - 北交所IPO受理数量占比最高达65%(115家),深交所和上交所分别受理32家和30家 [1] 保荐机构业绩 - 37家保荐机构承担177家企业的179单业务(含2家联合保荐),“三中两国一华”头部机构合计90单占比超50% [2] - 国泰海通以26单排名第一,中信证券(22单)、中信建投(14单)、中金公司(10单)、国联民生与华泰联合(各9单)分列2-5名 [2][3] - 第二梯队机构包括国金证券(8单)、东吴证券与申万宏源(各7单),第三梯队中15家机构单量不超过6单 [3][4] 律师事务所业绩 - 36家律所参与IPO法律服务,锦天城(25单)、北京中伦(23单)领跑,国浩上海(11单)与德恒、金杜(各10单)进入前五 [5] 会计师事务所业绩 - 24家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服务,天健(38单)、立信(31单)、容诚(27单)包揽前三,中汇(14单)和致同(12单)紧随其后 [6]
港股IPO狂飙!科技类企业赴港IPO策略分享
梧桐树下V· 2025-07-04 15:00
核心观点 - 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新政,为特专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保密上市通道并降低门槛,吸引科技企业赴港上市 [1] - 政策覆盖AI、芯片、新能源、创新药等前沿领域,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但需满足研发投入或技术可行性要求 [3][4][6][7] - 提供保密提交、快速审核(最快30天)、同股不同权等专属服务,优化上市流程 [11][14][17][18] 适用对象与条件 - **行业范围**:特专科技(AI、量子计算、半导体等)和生物科技(创新药、基因治疗等) [5][6] - **研发要求**:特专科技企业过去三年研发开支占比≥15%,生物科技企业需通过临床Ⅰ期 [6] - **商业化阶段**:允许无收入,需提供专利或合作意向书证明市场潜力 [7] - **自测工具**:港交所官网提供《18A/18C资格自评表》,1周内反馈初步评估结果 [8][9] 保密提交与审核流程 - **保密协议**:需签署NDA,确保材料仅审核团队可见 [11] - **材料要求**:PDF加密文件,包含公司简介、财务预测、法律文件等,敏感信息可豁免 [13][20] - **审核重点**:技术可行性(非"讲故事")、合规性(关联交易、股权结构),30天内反馈意见 [14] - **保密期**:持续至上市聆讯通过,之后需公开招股书 [14] 专属服务与优化措施 - **一对一辅导**:免费提供上市规则解读、募资策略建议(如定价区间、基石投资者对接) [16] - **快速通道**:A股上市公司或估值超百亿企业可缩短审核周期至30天(常规90天) [17] - **股权设计**:自动认可同股不同权(WVR),创始人可保留控制权 [18] 常见问题与规避策略 - **技术描述**:需附第三方认证(如ISO)或合作方背书(试用协议),避免空洞表述 [21] - **关联交易**:需披露公允性证明或提前切割关联业务 [22][23] - **投资者结构**:引入至少2家管理规模≥10亿港元的独立投资者 [25] 上市后合规与再融资 - **信息披露**:需公开技术商业化进展、研发里程碑,敏感技术可申请豁免 [27] - **市值维护**:建议发布季度研发简报,每年至少2场分析师路演 [28] - **再融资**:18A/18C企业增发可走"简易程序",最快1周获批 [29] 与其他市场对比 - **盈利要求**:港股、A股科创板、美股均无盈利要求,但A股需研发投入达标 [30] - **审核周期**:港股最短(3-6个月),A股最长(6-12个月),美股需应对SEC问询 [30] - **估值水平**:A股科创板PE 30-50倍,港股20-30倍,美股最高(50-100倍) [30][31] - **信息披露**:港股保密性最强(聆讯后公开),美股压力最大(需应对做空机构) [31] 课程内容概要 - **18C合规**:拆解上市条件、行业认定标准及联交所问询逻辑 [32][33] - **Pre-IPO融资**:解析资深投资者引入、股权激励设计及股本扩大路径 [33] - **审核雷区**:总结12类重点问题(如VIE架构、数据合规、募集资金合理性) [34][35]
领先一代!后百万时代的全球纯电动VAN仅卖7.99万元?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04 14:59
如何在看似百花齐放,实则产品严重同质化,价格更是"卷上天"的新能源VAN车市场选一款最 适合自己的产品? 具体选哪款先不说,品牌却可以先定下来。 因为有一个品牌,其新能源VAN车系列已实现6-13方产品全覆盖。6月30日上市的"第三代城 市新能源轻型车平台"产品,更可谓是领先行业一代的存在。 超能VAN"入列",远程VAN实现6-13方场景全覆盖 不只是空间多半方,更是后百万时代的全球VAN 近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全新远程星享V7E上市发布会"盛大举行。第一商用车网了解到,远 程星享V7E此前亮相香港车展的预售价为8.99万元,正式上市时远程为用户提供10000元创富 基金,最终定价为7.99万元。随着全新远程星享V7E的上市,远程VAN家族全系产品实现了6 方"超值VAN"、7-8方"超能VAN"、8-13方"超级VAN"的市场全覆盖。 据了解,当前中国市场新能源VAN车保有量已超120万辆。"新能源VAN车行业已进入后百万 时代。"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CEO范现军如是说道。那么,什么样的VAN,能代表中国基 因,引领全球新能源VAN发展?"坚持技术创新、坚持乘商协同理念正向开发,结合中国新能 不同于同级 ...
解放/三一/徐工争冠,重汽/陕汽暴涨,上半年新能源牵引车破5万辆!|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04 14:59
2025年以来,我国新能源重卡市场继续快速增长,自3月份起已连续3个月销量破万。这其 中,新能源牵引车在3-5月份同比分别增长253%、288%和326%,均比新能源重卡整体增 速高出一截。 6月份,新能源牵引车仍是那个"跑"得最快的存在! 请看第一商用车网带来的新能源牵引车市场观察。 6月新能源牵引车新增1.2万辆,同比大涨306% 根据第一商用车网掌握的最新数据,2025年6月份,全国共新增新能源牵引车1.2万辆(本文 数据来源为重型货车北斗营运证入网销量口径,非交强险口径,不含出口和军车,下同),环 比增长21%,同比则大幅增长了306%。从增幅来看,6月份新能源牵引车市场交出环比、同 比双增的成绩单,月销量环比5月份增长超2000辆,同比去年6月份则有超9000辆的增长,约 是去年6月份销量的4.1倍。值得一提的是,6月份新能源牵引车市场306%的同比增速虽较5 月份(+326%)有所缩窄,但也比6月份新能源重卡市场整体187%的同比增速高出一大截 (高119个百分点)。从同比增速的角度,新能源牵引车仍是6月份新能源重卡市场跑得最快 的存在。 6月份,全国有30个省级行政区有新增新能源牵引车,其中单月 ...
Dell's AI Orders Are Surging - Thanks To Nvidia
Seeking Alpha· 2025-07-04 14:55
服务器市场 - 机架级服务器出货量在今年第一季度增长超过2倍 [1] - 整个服务器市场在第一季度达到创纪录的952亿美元 [1] 分析师背景 - 分析师专注于科技行业研究 包括半导体、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软件 [2] - 研究范围还涵盖医疗科技、国防科技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 [2] - 分析师曾在硅谷领导苹果和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的团队 [2]
当前经济与政策思考:政府采购本国商品的经验、重点与效果
中泰证券· 2025-07-04 14:52
美日欧采购本国商品做法 - 美国通过《购买美国产品法》《贸易协定法》等立法,确立优先采购本国产品原则,兼顾国际协定义务,设置不同差价空间和例外情形,规定不同采购门槛[5][6][7][8] - 日本名义遵循GPA透明原则,实际通过高门槛技术标准、合同拆分等手段保护本土企业,承诺覆盖范围有限[9][10][11][12][13] - 欧盟早期消除壁垒,2014年引入“战略性采购”理念,2022年实施《国际采购工具》,部分国家聚焦绿色、数字化领域采购[14][15][16][19] 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效果 - 全球政府采购与GDP比例大致在10 - 15%,美国为9.9%,日本为18.1%,欧盟约为13.6%[20] - GPA覆盖合同中,欧盟本国供应占比高于85%,日美高于95%,全口径下本国供应占比更高[21][22][23] 政府采购本国产品重点对象 - 美国不同阶段重点从国防转向技术创新、中小企业、绿色与基建领域,拜登政府关注基建本土化与采购绿色化[24][25][26][30] - 日本在保障敏感行业本土化同时,对高技术和短缺产品有所开放,21世纪后增加绿色、数字领域采购[27][28][29] 经验总结与借鉴 - 完善法律框架,明确本国产品标准[33] - 分类实施国货采购政策,支持创新与中小企业[34] - 平衡开放与保护,推进GPA谈判[35] - 借鉴战略性采购,实现战略目标[36]
全球上半年最牛资产:黄金平替
财联社· 2025-07-04 14:50
铂金价格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铂金价格累计上涨逾40%,领涨全球主要跨资产类别 [1] - 第二季度铂金价格飙升36%,6月单月涨幅达28%,创1986年以来最强月度表现 [1][3] - 铂金价格一度触及每盎司1432.6美元的11年高位 [3]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中国进口持续增加:5月进口量12.57吨,4月11.54吨,1-5月呈上升趋势 [5] - 南非供应下降:4月铂族金属开采量同比减少24%,前四个月产量异常疲软 [5] - 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导致大量铂金流入纽约商品交易所库存,市场短期供应紧张 [5] - 中国铂金珠宝加工量第一季度增长26% [5] 供需基本面 - Metals Focus预计2025年全球铂金市场面临52.9万盎司供应短缺,但地上库存仍达920万盎司(相当于14个月需求量) [8] - 南非矿山供应预计下半年复苏,全年矿产产量仅下降6% [8] - 铂金租赁利率从6月22.7%高位回落至11.6%,供需紧张部分缓解 [8] 需求端挑战 - 中国实物需求在价格超过1050美元后可能减弱,6月进口数据预计环比下降 [8] - 汽车行业需求疲软:电动汽车扩张压制铂金长期需求,机构下调未来四年汽车产量预测达1000万辆 [10] - 钯金替代效应:当铂钯价差超过30%时,催化剂生产商可能增加钯金替代 [10] - 当前铂金价格比钯金贵22% [11] 市场预期 - 分析师认为铂金价格进一步上涨空间有限,但不会出现大幅修正 [4][11] - 价格可能稳定在涨势前水平之上,矿商利润将受结构性供应紧缺支撑 [12]
德勤:中国民营企业“跨越性增长”绝非偶然
中国新闻网· 2025-07-04 14:49
中国卓越管理公司(BMC)项目榜单发布 - 第七届中国卓越管理公司(BMC)项目榜单由德勤中国、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和《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联合主办,2025年获奖企业共75家 [1] - 本届获奖企业2024年总收入规模约3.2万亿元,平均存续期29年,平均营收431亿元,平均净利润23.6亿元 [1] - BMC项目是德勤具有32年历史的全球项目,网络遍布世界近50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落地中国,已连续成功举办七届 [2] 获奖企业表现与特点 - 获奖企业展现出"跨越性增长",尤其是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度重构、国内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 [1] - 首批连续七年上榜的白金奖得主企业通过实践印证了卓越管理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核心引擎 [2] - 优秀民营企业主动拥抱变革,将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导向内化为自身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1] 企业创新领域 - 产品持续突破与业务模式创新重塑 [2] - 区域拓展突破及全球化资源整合 [2] - 管理方式突破与数字化管理赋能 [2] - 合作模式突破与价值链生态协同 [2] 评选过程与方法 - 评选历经6个月的闭门推荐、企业家访谈和专家调研 [2] - 从企业战略、能力、承诺以及财务实力四个领域进行综合评估 [2] 行业发展环境 - 中国民营经济正处于动能转换与韧性提升的关键时期 [1] - 国家层面持续释放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强烈信号,各项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政策措施正加速落地 [2] - 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挑战下,优秀民营企业仍能迸发出强大活力与适应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