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制造
搜索文档
科技界的首席执行官们在白宫晚宴上轮番恭维特朗普
新浪财经· 2025-09-05 09:32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四主持了一场与全球最大科技公司领导人的会面,表现形式就像他的内阁会议翻版, 与会者们轮流感谢和赞扬特朗普在促进芯片制造和人工智能(AI)投资方面所做的努力。包括苹果首席执 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和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在内的科技界大佬们纷纷向 总统特朗普表示了"感谢",其中一些人还阐述了各自公司计划在美国投资的规模。"感谢您是一位如此 亲商、鼓励创新的总统。这是一个非常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阿尔特曼说道,"我认为这会为我们引领 世界很长一段时间奠定基础,没有您的领导,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库克表示,苹果公司预计将在美国 投资6,000亿美元。库克说:"我要感谢您定下了基调,这样我们才能在美国进行重大投资,并将一些关 键制造业务设在这里。我认为这充分说明了您的领导力和对创新的关注。" ...
美债危机真的要来了?达利欧罕见警告→
搜狐财经· 2025-09-05 00:08
美国债务危机风险 - 美国债务恶化情况由多年过度开支造成 债务和偿债支出增速超过收入增速 形成类似斑块的堆积效应[3] - 美国政府年偿债支出约为1万亿美元利息且快速增长 展期债务需求约9万亿美元 挤压其他支出领域[3] - 2025年联邦政府支出约7万亿美元而收入仅5万亿美元 将被迫发行2万亿美元新债[3] - 债务供给大于需求因投资者质疑债务价值 叠加赤字支出产生大量新债务[4] - 若政策不变 预计三年左右出现由债务问题引发的经济心脏病[4] 美联储独立性影响 - 美联储政治削弱可能导致利率非自然降低 引发美债和美元价值下跌[4] - 利率政策失控将使美元成为无效财富储存手段 导致货币秩序崩溃[4] - 美联储面临两难选择:允许利率上升引发债务违约 或印钞购债压低实际利率 两种选择均损害美元[5] 资产配置趋势变化 - 国际投资者因地缘政治担忧减持美债转向黄金[6] - 黄金与加密货币上涨因美元等储备货币政府不良债务威胁其储备地位[6] - 美元供应增加或需求下降可能使加密货币成为有吸引力的替代货币[7] 政府干预与宏观趋势 - 美国政府收购英特尔9.9%股份被视为对关键行业直接干预[7] - 上述行为反映美国国家资本主义早期迹象及大周期典型特征[7] - 贫富差距与价值观差距扩大导致民粹主义抬头 引发不可调和的政治分歧[7] - 科技和经济战争胜负将决定地缘政治乃至军事战争结果[7]
美债危机真的要来了?达利欧罕见警告→
第一财经· 2025-09-04 23:51
美国债务危机预测 - 美国或将在三年左右面临债务危机 [4] - 美国债务恶化源于多年过度开支 偿债支出约每年1万亿美元利息且快速增长 展期债务需约9万亿美元 [7] - 明年联邦政府支出约7万亿美元而收入仅约5万亿美元 将被迫发行2万亿美元新债 [7] 美联储独立性威胁 - 美联储若在政治上被削弱致利率非自然降低 将导致美债和美元价值下跌 [11] - 美联储面临两难选择:允许利率上升引发债务违约危机 或印钞购债压低实际利率 两种选择均损害美元 [11] - 国际投资者因地缘政治担忧减持美债转向黄金 [12] 加密货币与黄金走势 - 美元及其他储备货币政府不良债务状况威胁其作为储备货币吸引力 推动黄金和加密货币价格上涨 [12] - 美元供应增加或需求下降可能使加密货币成为有吸引力的替代货币 [13] 政府行业干预趋势 - 美国政府以《芯片法案》补贴收购英特尔9.9%股份 被视为国家资本主义早期迹象 [15] - 贫富差距和价值观差距扩大导致民粹主义抬头 引发不可调和的分歧 [15] - 科技和经济战争获胜国将赢得更重要的地缘政治乃至军事战争 [15]
中微公司董事长重磅发声:芯片设备业存在15种内卷形式 产业链过分垂直整合是一种不公平竞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22:13
行业垂直整合问题 - 历史上大型芯片制造公司曾尝试通过垂直整合产业链实现垄断 但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1][3] - 垂直整合模式导致不公平竞争 可能造成芯片制造公司的技术和商业机密泄露[3] - 国际和国内芯片行业均保持高度分工格局 制造与设备领域由不同企业主导[2]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现状 - 去胶设备国产化率已达90%以上 基本实现国产替代[6] - 热处理 刻蚀设备和清洗设备国产化率约20% CMP和PVD设备国产化率约10%[6] - 涂胶显影设备正在实现从0到1的技术突破[6] 行业发展挑战与建议 - 半导体微观加工设备开发需要集成50多个学科知识 且研发资金可达设备售价的10倍至100倍[6] - 应鼓励小型设备公司与规模较大企业合作 减少产业内耗[6] - 行业存在15种内卷表现形式 包括解剖复制设备 不公平条款和媒体诋毁竞争者等[5] 企业动态 - 中微公司推出六款新设备 覆盖等离子体刻蚀 原子层沉积及外延等关键工艺[7] - 中微公司当前股价195.40元 市值达1223亿元[5]
美债危机真的要来了?达利欧罕见警告:三年左右
第一财经· 2025-09-04 21:34
美国债务危机 - 美国或将在三年左右面临债务危机 [1] - 美国债务恶化情况是由于多年来的过度开支造成 债务和偿债支出增长速度超过收入增长速度 [3] - 美国政府偿债支出约为每年1万亿美元利息且快速增长 展期债务需要约9万亿美元 挤压其他支出 [3] - 明年联邦政府将支出约7万亿美元 收入仅为约5万亿美元 迫使发行2万亿美元新债 [3] - 债务供给大于需求 因投资者质疑债务作为财富储存手段的价值 导致需求减少 [3] - 政策制定者不改变政策 债务偿还问题和债务供求问题将同时出现 大约三年左右出现由债务问题引发的心脏病 [3] 美联储独立性 - 美联储在政治上被削弱 让投资者认为利率被非自然地降低 美债和美元价值将下跌 [4] - 若不加以纠正 将使美债和美元成为无效的财富储存手段 导致货币秩序崩溃 [4] - 美联储面临严峻选择 允许利率上升引发债务违约危机 或印钞购买债以压低实际利率 两种选择都会损害美元 [4] 投资者行为变化 - 国际投资者因地缘政治担忧减持美债并转向黄金 [5] - 美元和其他储备货币政府的不良债务状况对其作为储备货币和财富储存手段的吸引力构成威胁 推动黄金和加密货币价格上涨 [6] - 美元货币供应增加和/或需求下降 可能使加密货币成为有吸引力的替代货币 [7] 政府干预与地缘政治 - 美国政府与英特尔达成协议 用尚未支付的芯片法案补贴和政府资助项目资金收购后者9.9%股份 被视为对关键行业的直接干预 [8] - 上述行为是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早期迹象 也是大周期的典型特征 [8] - 贫富差距和价值观差距扩大导致左右翼民粹主义抬头 以及两者之间无法通过民主程序解决的不可调和分歧 [8] - 哪个国家赢得科技和经济战争 就将赢得更重要的地缘政治战争甚至可能是军事战争 [8]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跌1.21% 芯片板块跌幅居前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13:04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1.21%或305点至25037点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66% 早盘成交额1693亿港元 [1] 光伏与新能源行业 - 光伏股涨幅居前 因多家新能源发电运营商集中获得补贴资金 预计对明年国内需求形成支撑 [1] - 协鑫科技上涨2.33% 凯盛新能上涨3.65% 福莱特玻璃上涨1.98% [1] 农业与消费品行业 - 十月稻田上涨超8% 中期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97.7% 公司持续深化渠道渗透 [1] 金融与投资行业 - 昊天国际建投再涨超5% 配股未使用资金3575万港元将变更用途购入加密货币以太币 [1] 矿产资源行业 - 佳鑫国际资源上涨超3% 因钨价持续上涨 公司巴库塔钨矿资源储备丰富 [1] 半导体行业 - 芯片股跌幅居前 中芯国际与华虹半导体均下跌超6% [2] 能源行业 - 港股石油股集体走低 中海油田服务下跌超3% 中国石油化工与延长石油股份下跌超2% 中国石油股份与中国海洋石油下跌1.36% [2]
AI服务器业务火爆,但钱都被英伟达赚走了
美股IPO· 2025-09-04 09:15
行业利润率趋势 - AI服务器制造商面临收入增长但利润率收窄的行业性挑战 收入显著增长的同时利润率持续下降[3] - 慧与科技服务器部门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10.8%降至6.4%[1][3] - 超微电脑2025年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46.59%但毛利率下滑至9.7%[6] 主要厂商财务表现 - 戴尔2026年第二季度毛利率从去年同期22%下降至18.7% 归因于AI服务器定价压力[7] - 慧与科技第三财季营收同比增长18%至91.4亿美元 每股收益0.44美元超预期[3] - 戴尔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集团营业利润率降至8.8%[11] 价值链分配格局 - 英伟达在数据中心GPU市场占据98%份额 掌握绝对定价权[7] - 英伟达2026年第二季度non-GAAP毛利率高达72.7% 最新Blackwell平台利润率达77.6%[7] - 硬件OEM厂商每获得7.9美元AI硬件收入可能亏损1美元 成本结构存在严重不对称性[11] 利润率承压原因 - 高性能GPU芯片被英伟达垄断 昂贵芯片占据服务器成本大部分[1][5] - 服务器厂商为抢占市场份额开展激烈价格战 通过大幅折扣争取订单[11] - 紧急交付需求导致额外物流费用 库存管理挑战增加运营成本[11] 行业前景展望 - 硬件组装商在AI价值链中角色类似"搬运工" 英伟达成为主要受益者[12] - 超微电脑等厂商长期维持10-11%利润率水平不足以支持技术创新或股东回报[11] - 尽管营收预测乐观 但AI服务器制造商增长故事可持续性面临严峻考验[11]
美国撤销台积电南京厂豁免权
半导体芯闻· 2025-09-03 18:50
美国出口管制措施 - 美国撤销台积电南京厂验证后最终用途授权 供应商需主动寻求美国核准才能出货受管制货品 包括先进制造设备 备用零件 生产过程所需化学物 [2] - 授权将于2023年12月31日撤销 台积电正在评估情况并采取因应措施 包含与美国政府沟通以致力南京厂营运不受影响 [2] - 美国官员表示有意发放维持工厂运作所需许可证 但从全面许可转为单独审批将产生不确定性 官员正研拟减轻繁文缛节的解方 [3][4] 台积电大陆业务影响 - 南京厂最早切入16-12纳米制程 后改为扩充28纳米制程产能 目前16/12纳米月产能2万片 28/22纳米月产能4万片 以生产车用芯片等特殊制程为主 [3] - 松江厂为8吋厂 生产0.13微米等成熟制程 月产能10-11万片 主要生产高压 嵌入式记忆体 微控制器等特殊制程产品 不受豁免到期影响 [3] - 大陆厂2022年为台积电创造260亿元新台币获利 虽占比相对不高 仍是重要获利来源之一 [3]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消息导致台积电ADR在美股早盘下跌约1.6% 费城半导体指数重摔逾2% 那斯达克综合指数跌1.6% [2] - 美国此前已取消SK海力士 三星等南韩记忆体大厂大陆厂区取得美国设备豁免 此次举措再度封杀大陆半导体发展 [2] - 美国广泛限制大陆取得可用于制造先进芯片的美国材料和设备 旨在限制大陆AI实力 当前状况凸显华府对电子元件供应链的影响力 [4]
美国撤销台积电南京厂豁免权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03 09:17
美国撤销台积电南京厂设备运输授权 - 美国撤销台积电南京厂"验证后最终用途(VEU)"授权 供应商需主动寻求美国核准才能出货受管制货品 包括先进制造设备 备用零件和生产所需化学物 [2] - 授权将于2023年12月31日撤销 台积电正在评估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 包含与美国政府沟通以致力南京厂营运不受影响 [2]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消息导致台积电ADR在美股早盘下跌约1.6% 费城半导体指数重摔逾2% 那斯达克综合指数跌1.6% [2] - 美国此前已取消SK海力士 三星等韩国记忆体大厂大陆厂区取得美国设备豁免 此次举措再度封杀大陆半导体发展 [2] - 华府举措危及半导体产业重要公司的大陆业务 这些公司来自台湾 韩国两大芯片制造重镇 [3] 台积电大陆厂区业务详情 - 台积电在大陆拥有松江八吋厂和南京厂 松江厂生产0.13微米等成熟制程 月产能10-11万片 主要生产高压 嵌入式记忆体 微控制器等特殊制程产品 不受豁免到期影响 [3] - 南京厂最初切入16-12纳米制程 后因美国管制改为扩充28纳米制程产能 董事会通过近800亿元新台币投资 使16/12纳米月产能2万片 28/22纳米月产能4万片 主要生产车用芯片等特殊制程 [3] - 台积电大陆厂2022年创造260亿元新台币获利 虽占比相对不高 仍是重要获利来源之一 [3] 美国管制政策背景与影响 - 美国广泛限制大陆取得可用于制造先进芯片的美国材料和设备 旨在限制大陆的AI实力 [4][5] - 拜登任内曾给予三星 SK海力士和台积电无限期豁免 只要遵守安全要求并披露特定信息就能继续向中国工厂送货 [5] - 从全面许可转为单独审批会产生不确定性 美国官员正研拟减轻繁文缛节的解方 因已积压大量许可证申请案件 [5] 地缘政治与供应链影响 - 当前状况凸显华府对电子元件供应链的影响力 即使相关工厂由三家非美国企业在海外营运 美方依然能施加限制 [4]
全频6G芯片,全球首颗,中国造!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03 09:17
6G芯片技术突破 - 中国研究人员发布全球首款全频6G芯片 提供超过100 Gbps移动互联网速度[2] - 芯片由北京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科学家团队开发 工作频率范围0.5 GHz至115 GHz[2][4] - 尺寸仅11毫米×1.7毫米 单片集成替代传统九个独立无线电系统[4] 技术创新特点 - 采用薄膜铌酸锂材料实现所有重要部件微型集成 传统系统需多个独立组件[4] - 创新信号生成方法:宽带电光调制器转换无线信号为光信号 光电振荡器产生射频信号[5] - 在180微秒内实现6 GHz频率调谐 比现有技术快得多[5] 性能表现 - 实现跨九个连续频段全链路无线通信 通道速率达100 Gbps[8] - 相位噪声在10 kHz频率偏移处保持-85 dBc/Hz一致性[25] - 频率稳定性达0.5 ppm 比其他平台好近10倍[26] 应用场景 - 支持智慧城市、扩展现实和远程手术等数据密集型服务[8] - 具备实时频谱可重构性 支持动态频谱管理和干扰规避[33][37] - 为下一代智能无线电网络提供自适应解决方案[15] 发展时间表 - 技术仍处早期发展阶段 商用6G网络预计2030年左右推出[5] - 需构建基础设施并开发兼容设备[5] - 通过异质集成技术可进一步提高集成度和性能[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