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咖啡
icon
搜索文档
西洽会上“双年记”:一杯肯悦咖啡,测出重庆咖啡消费升级的温度
搜狐财经· 2025-05-22 22:25
西洽会与肯悦咖啡表现 - 第五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吸引全球目光 [1] - 肯悦咖啡快闪店成为西洽会现场"人气担当" 展台前排起长队 [1][3] - 肯悦咖啡提供丰富产品线 包括经典美式 创意生椰拿铁 抹茶系列拿铁 特色气泡果咖等 [3] 重庆咖啡行业发展 - 重庆咖啡门店数量从2015年80家增长至2024年3265家 位居全国前十 [5] - 咖啡经济被视为重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的重要抓手 [5] - 渝中区商务委强调咖啡是城市消费升级的温度计 [5] 肯悦咖啡品牌发展 - 百胜中国旗下独立咖啡品牌 主打价格实惠与产品新颖 深受年轻人喜爱 [5] - 2024年首次进驻西洽会并完成重庆首秀 2025年再度参展 [5] - 已实现"千店规模" 以1天1店的速度扩张 覆盖国际大都市至城乡小镇 [8] - 产品策略包括浓浓抹茶 精品瑰夏 高频上新的果咖系列 通过口味焕新与价格优势领跑市场 [8] 品牌与城市联动 - 肯悦咖啡在重庆来福士开设门店 打造"城市地标+创意咖啡"新消费场景 [5] - 品牌将持续深耕重庆市场 拓展门店网络 提供高质价比创意咖啡产品 [8]
星巴克,抢不回“铁王座”
36氪· 2025-05-22 11:41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现制咖啡市场价格战持续升级,9.9元成为价格天花板,库迪果咖低至3.9元,Manner冰葡美式6.9元,瑞幸咖啡7.9元 [1] - 行业呈现高度内卷态势,几乎所有品牌均卷入价格竞争,头部品牌星巴克通过本土化策略展示市场韧性 [1][3] - 现磨咖啡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2200亿元,整体咖啡产业规模将达万亿级别 [12] 星巴克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财季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至7.397亿美元,中国门店数达7758家(同比+9%,环比净增73家),贡献全球1/3新开门店 [1] - 同店销售额持平,交易量增长4%,但客单价同比下降4%,反映价格战影响 [5] - 结束连续四个季度同店销售额下滑趋势(2025Q1中国同店销售额下降6%) [1] 星巴克战略调整 **本土化三板斧** - **场景拓展**:2024财年新开790家门店创纪录,覆盖1000+县级市场;即时零售布局美团/京东/饿了么 [3] - **产品创新**:推出"真味无糖"系列,分离风味与糖浆,新增0热量代糖选项,响应69.4%增速的无糖饮料市场 [4] - **价值重构**:通过自带杯免费活动、36.9元两杯星冰乐等组合式降价策略渗透价格敏感客群 [5] 竞争挑战分析 - **下沉市场矛盾**:三线城市定价与一线持平,但县域主力消费群体(月薪三四千)更倾向性价比 [7] - **成本结构压力**:第三空间模式导致重资产运营,单杯成本10.16元高于瑞幸,供应链响应速度落后(瑞幸库存周转18天 vs 行业平均36天) [10] - **品牌定位冲突**:历史"精品咖啡+第三空间"策略导致高成本结构(阿拉比卡豆成本为罗布斯塔3倍,咖啡师时薪30元),难以适应价格战 [8] 市场消费趋势 - 80%消费者偏好10-20元价格带,仅4%选择25元以上饮品,功能型需求(价格敏感)为主流 [14] - 消费分级明显:高端与低端市场同步扩容,精品咖啡仍存在长尾需求 [14] 未来发展路径 - **供应链优化**:需通过云南基地深耕实现"高品质+低成本"平衡,提升质价比 [15] - **会员体系强化**:当前会员销售占比超74%,建议跨界整合酒店/汽车/银行等会员权益 [15] - **第三空间升级**:结合下沉市场特色化改造,强化社群联结与体验差异化 [15]
虹桥国际咖啡文化节邀请广大旅客免费品尝——“抵达上海的第一杯咖啡”
解放日报· 2025-05-22 09:54
活动概况 - 虹桥国际咖啡文化节连续三届举办"抵达上海的第一杯咖啡"活动 今年首次在虹桥2号航站楼新增点位 活动开启不到1小时就需紧急补货 [2] - 活动由闵行区新虹街道联合虹桥国际机场 铁路上海站虹桥车间 地产虹桥及辖区特色咖啡品牌共同举办 [2] - 活动期间共送出近5500杯咖啡 [5] 参与品牌 - "隆沪咖啡"品牌创始人陈女士多次参与该公益活动 其茶咖体验中心已于去年落户新虹街道 [3] - "初心咖啡"作为优质个体工商户代表再度返场 与新虹街道营商品牌"新小伴"推出限定联名款咖啡"新小咖" [3] - "新小咖"将在焕新后的初心驿·虹立方党群服务中心常态化每日限量供应 并参与各类市集快闪活动 [3] 互动体验 - 设置"打卡咖啡节"互动体验区 旅客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可抽取限量版咖啡券 手冲壶等礼品 [3] - 首次结合非遗香囊特色推出新体验活动 旅客可现场制作咖啡香囊 [3] - 举办"咖园惊梦——咖啡奇遇记"快闪活动 保利艺术教育戏曲演员进行20分钟主题表演与旅客互动 [3] 文化融合 - 2025虹桥国际咖啡文化节以"咖啡+"为核心 "咖啡+戏曲"为主题之一 [4] - 新虹街道举办"啡行戏咖"专场活动 越剧京剧名家现场表演 推动传统戏曲与咖啡文化融合 [4] - 活动通过咖啡传递城市温度 未来将继续深化咖啡文化内涵 [4]
从三年3店到一年1000店,Manner咖啡的“平价精品”奔向何方?
观察者网· 2025-05-21 16:20
市场扩张计划 - 公司宣布2024年内再扩1000家门店,相当于每天新增2-3家店,相比过去8年仅开300家的节奏显著提速[1] - 截至2025年3月全国门店数已超2000家,其中73.9%集中在一线城市,上海密度最高,18.64%位于成都等新一线城市[2] - 扩张计划可能为后期门店合作经营模式预留市场空间,但当前缺乏融资动态,依靠自有资金扩张存在困难[3] 品牌定位与商业模式 - 创立初期采用2平方米小店模式,成本集中于咖啡豆品质,拒绝外卖并坚持半自动咖啡机以保持口感[4] - 单杯定价15-20元,为星巴克一半价格但提供接近独立咖啡馆的品质,首店运营三个月后日销达几百杯[5] - 后期门店类型多样化,包括3-10平方米窗口店、20-50平方米主力店及150平方米带餐食门店[6] 资本驱动与发展历程 - 2018年获今日资本8000万A轮融资后开启快速扩张,2019年上海落地50家店,后续获淡马锡、字节跳动等投资[5] - 2021年字节跳动入局时估值达30亿美元(约194亿元),单店估值超1亿元,倒逼规模扩张以匹配资本预期[7] - 创立7年后妥协启动外卖,反映规模化管理需求与初期理念的平衡[6]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当前咖啡市场增速放缓,一二线城市优质点位饱和,下沉市场开拓难度大[2] - 自带杯减5元优惠强化到店消费,高密度布店可减少排队时长,但半自动咖啡机模式面临竞争力下降风险[3] - 若扩张成功将证明精品咖啡规模化商业价值,为行业开辟平民化路径[8]
Tims中国盈利能力大幅修复,加拿大国民咖啡又能打了?
观察者网· 2025-05-20 11:1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同比下降10.8%至13.91亿元,净利润亏损同比减少53.15%至-4.09亿元,盈利能力有所修复但亏损规模仍显著 [1][3] - 公司总资产15.64亿元,总负债23.97亿元,资不抵债状况明显 [3] - 2024年7月获得创始股东笛卡尔资本与RBI集团共计6500万美元融资,包括5000万美元可转换债券和1500万美元Popeyes业务出售款项 [3][5] 市场定位与竞争环境 - 中国咖啡产业规模以17.14%年均复合增长率扩张至2654亿元,但公司面临星巴克(市值900亿美元以上)、瑞幸、库迪等万店级别对手的挤压 [1][6] - 产品定位夹在星巴克高端与瑞幸高性价比之间,下沉市场拓展受限于品牌影响力和低价策略对利润的侵蚀 [8][9] - "咖啡+暖食"差异化策略面临星巴克、麦当劳等巨头的模仿竞争,暖食订单占比超50%但毛利率低于咖啡,拖累整体利润 [10] 门店扩张与运营策略 - 2024年关闭部分一二线城市高成本直营店,调整后EBITDA首次转正,但加盟店占比提升至446家(总门店1022家) [6][7] - 推出县域加盟计划并压缩单店面积,但千店目标延迟一年达成,且规模扩张与单店盈利矛盾突出 [6][8] - 通过涨价(贝果类1-2元)和9.9元套餐组合平衡利润,但引发消费者对性价比标签的质疑 [9][10] 资本市场反应与母公司关系 - 股价长期横盘2-3美元,市值从巅峰14亿美元缩水至不足1亿美元,市场对其增长故事信心流失 [1][11] - RBI集团表态将深度参与运营决策,但持续输血意愿存疑,2025年若同店销售无改善可能触发股权重组 [11] - 进入中国以来累计获腾讯、红杉等融资超1.945亿美元,但长期依赖外部注资维持运营 [5][12] 行业趋势与公司挑战 - 外资品牌本土化难度加大,暖食模式壁垒低且易被复制,需重新平衡规模与盈利、创新与成本的关系 [12] - 咖啡赛道内卷化加剧,公司既无法对标星巴克品牌溢价,又难以在下沉市场与瑞幸、库迪比拼规模效应 [1][6][8]
一杯咖啡中的沈阳活力“新”脉动
人民日报· 2025-05-20 10:33
咖啡行业在沈阳的发展 - 截至今年4月沈阳全市咖啡门店数量达2690家 仅今年就增加140家 [1] - 沈阳的咖啡外卖订单占比增速领跑全国 [1] - 咖啡融合书店 美术馆 宠物店等多样业态 成为串起文旅链条的新媒介 [2] 咖啡消费与青年回流 - 沈阳吸引高校毕业生来沈留沈17 1万人 扶持创业带头人4189人 [2] - 外卖员小陈专送咖啡 一天跑上百单不是问题 主要服务浑南区的园区和企业 [2] - 年轻人是咖啡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 [2] 咖啡场景与文旅活力 - 咖啡小巷汇集超过150家咖啡门店 外地游客占比达三分之一 [2] - 咖啡小巷形成年200万人次的游客到访量和2亿元的销售额 [2] - 2024年来沈阳旅游人数首次突破2亿人次 旅游收入增长51 5% [3] 城市转型与咖啡文化 - 红梅文创园由工业遗存脱胎而来 从工业遗存转型为文创空间 [3] - 咖啡厅从传统商务消费转向融合化 个性化消费 [6] - 咖啡场景创意化地栖身文创园 艺术空间甚至沈阳故宫 [6]
茶咖日报|茶饮行业迎涨价潮:头部品牌新品价格上调1-3元
观察者网· 2025-05-19 21:09
外卖大战助推茶饮行业增长 - 京东、美团、饿了么启动百亿补贴计划,茶饮外卖订单量飞涨,库迪咖啡在京东外卖平台累计销量突破4000万单,奈雪的茶在饿了么平台订单量同比暴涨超200% [1] - 茶饮行业迎来第二春,凭借出餐速度快、受众群体多、夏季销售旺季等优势成为外卖大战焦点 [1] - 国内现存茶饮相关企业35.94万家,2024年注册4.61万家,今年已注册1.47万家,新注册企业多分布在三线城市(22.42%)和华东(31.99%)、华南(26.68%)地区 [1] 新茶饮品牌市场表现 - 新茶饮品牌使用茶叶量占中国茶叶总产量近10%,头部品牌蜜雪冰城、古茗、霸王茶姬和喜茶价值均超265亿人民币 [2] - 茶百道股价大涨18.6%至11.22港元,领涨新茶饮板块,五一期间销售额环比增幅50%,部分门店销量增幅超1700%,韩国首尔弘大店三天营业额近25万元 [3] - 茶百道4月以来同店双位数增长,5月1-14日同比增长超20%,外卖渠道带动加盟店实收提升 [3] 茶饮行业涨价趋势 - 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等头部品牌新品价格上调1-3元,部分单品售价突破20元,但销量表现亮眼 [4] - 原料成本上涨显著,椰子、柠檬等水果成本同比上涨超30%,进口乳制品及咖啡豆价格涨幅超40% [5] - 品牌通过推出高附加值新品应对成本压力,如奈雪的茶"浓抹干酪香水椰"(19元)、茶百道"鲜紫苏多肉葡萄"(18元) [5] 咖啡市场动态 - 巴西2025/26年度阿拉比卡咖啡销售仅达预期产量22%,显著低于过去五年平均31%的水平 [6] - 巴西阿拉比卡咖啡产量预期从3835万袋上调至近4000万袋,但销售进度较过去五年均值落后近9个百分点 [6] - 巴西罗布斯塔咖啡因亚洲生产国溢价缩小,出口竞争力减弱,销售进度趋缓 [7] 产业链影响 - 外卖平台茶饮咖啡订单增长对恒鑫生活销售将有一定影响,公司表示目前经营正常,订单良好 [8]
Z世代消费力如何重塑外资品牌?从酱香拿铁到LV直播的营销革命
搜狐财经· 2025-05-19 15:11
外资品牌本土化变革 - 星巴克与茅台联名的酱香拿铁销量突破500万杯,创中国咖啡市场销售纪录 [2] - Z世代年均消费增速达14%,是35岁以上人群的2倍 [2] - 68%的Z世代认为品牌融入本土文化直接影响购买决策 [3] 产品创新趋势 - 欧莱雅亚洲肌肤实验室针对亚洲消费者抗老需求(比欧美高37%)推出含中式草本成分的"松露精华"系列,上市三个月成为天猫抗老类目TOP3 [2] - 国际美妆品牌过去十年仅对欧美产品进行包装调整,现在转向深度本土化研发 [2] 营销方式转型 - LV在小红书直播首秀使用"绝绝子""yyds"等网络热词,获得2.7亿观看量 [3] - 品牌需通过社交媒体与年轻人建立情感共鸣,传统高端品牌开始放下身段 [3] 渠道策略调整 - Costco中国将会员策略从直接换算299元调整为"0元体验会员",配合本土商品使单店日均客流突破3万人 [3] - 外资品牌需改变固有模式,采用更灵活的本土化运营策略 [3] Z世代消费特征 - 2030年全球Z世代消费力预计达12万亿美元 [3] - 中国Z世代展现三大特质:文化自信催生本土元素偏爱、社交媒体重塑消费路径、愿为情感共鸣支付溢价 [3] - 消费者需求从"为中国定制"升级为"为中国而生" [4]
2025昆山咖啡产业招商大会举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9 13:19
昆山咖啡产业招商大会 - 2025昆山咖啡产业招商大会举行 旨在共建"甜蜜产业"和"香醇世界" 吸引海内外企业参与 [1] - 巴西驻华使馆商务参赞李嘉明表示 巴西拥有34个特色咖啡产区 将与昆山深化合作 提供优质咖啡体验 [3] - 印尼三林集团代表祝欧表示 集团将扩大在昆山的咖啡业务 从生豆拓展到咖啡粉 咖啡液等熟豆制品 [3] 昆山咖啡产业发展规划 - 昆山市相关领导表示 已构建集生豆贸易 研发烘焙 品牌销售于一体的完整咖啡产业链 [3] - 推动"咖啡+昆曲""咖啡+文创"等跨界融合 使咖啡文化成为城市名片 [3] - 发布《昆山打造国际咖啡产业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目标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 [3] 昆山咖啡产业配套建设 - 发布昆山咖啡博物馆建设方案 将打造以金刚鹦鹉为特色的全国首家咖啡文化博物馆 [4] - 哥伦比亚咖啡生产者协会与昆山8家重点咖啡贸易商签约 [6] - "昆山进出口食品检测服务中心"正式启用 [6] 同期活动 - 2025昆山国际咖啡产业展览会在国际会展中心同步举行 [9] - 发布"国际咖啡产业之都"主题歌曲《时光与你》 [6]
网红咖啡馆开进浦东老港 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决心落地 人居环境 始终是营商环境的底色
解放日报· 2025-05-18 10:45
浦东新区老港镇今年要开镇里首家肯德基,这在当地居然成了一条"大新闻"。镇政府里年轻的工作 人员长舒一口气,"以后不想吃食堂,也终于可以点外卖了。" 记者 杜晨薇 最近几年,当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全面从填埋转向无害化、资源化,老港彻底摆脱了垃圾带来的气味 困扰,当大规模的居民动迁走向尾声,老港似乎已经能够从投入民生,全身心转向投入产业经济了。 LiLi Time,一家开在前滩太古里,被网友点评"贵得离谱但实在好喝"的咖啡馆,今年开进了老港。 这是镇里持有的物业空间,原本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重新装修后,老港镇将这一网红咖啡品牌引 进,并与店家达成一致,在保持风味标准不变的前提下,以远远低于太古里的价格对外销售。而且店内 还要解决本地的一小部分残疾人就业。 一些咖啡爱好者为了低价格的"LiLi Time"来打卡,更多的是周边居民、企业员工开始约在这里聊 天、谈事,老港开始有了一些大都市的样子。 当然,开一家咖啡馆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可是,当一个地区开始有意识地抬升商业品质,并 愿意把更多空间通过腾挪改造交付给市场时,市场也一定会作出反馈。 可事实是,老港的民生改善力度和广度似乎更大了。政府部门把精力放在一些看似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