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事务所

搜索文档
安永:AI赋能上市公司ESG高质量发展
第一财经· 2025-05-08 09:37
核心观点 - AI技术正在与ESG治理深度融合,成为推动上市公司实现"科技创新+绿色治理"双轮驱动新发展模式的关键力量 [1] - ESG披露已从企业可选项变为必选项,中国资本市场迎来ESG信息披露重要转折点,证监会首次从部门规章层面规范ESG信息披露 [4] -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企业ESG披露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创新,将ESG转化为环境效益与商业价值并重的新增长点 [5] - ESG体系正加速与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相融合,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6] - AI能够在数据处理、政策解析和行业标准对齐等方面显著提升企业ESG披露效率,实现从"合规性披露"向"价值性沟通"的转变 [7] AI赋能ESG - AI技术成为驱动绿色转型、催生新动能的关键力量,"数智"与"绿色"的深度融合将成为企业未来核心竞争力 [1] - AI推动从信息披露到公司治理的全面升级,在推进"ESG+AI"过程中仍需克服技术可信度、行业落地场景等挑战 [7] - AI将在企业ESG人才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7] - 安永在去年6月率先引入DeepSeek模型,结合自主研发平台METIS,并于今年4月推出业内首个安永智能问答产品ESG.ai [8] - ESG.ai能为企业精准解析专业内容,量身定制可操作、可落地的ESG战略路径 [9] ESG信息披露 - 提升ESG信息披露质量是企业赢得市场信任的重要"加分项" [4] - 全面注册制时代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与时效性面临更高要求,披露ESG报告成为重要工作之一 [4] - 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首次从部门规章层面规范ESG信息披露,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 [4] - 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和《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系统规范披露要求并提供细化工作指导 [4] 评选活动 - 第四届"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官论坛暨年度最佳奖项评选"以"数智绿动 创领新程"为主题,聚焦AI技术在ESG治理全链条中的创新应用 [1] - 评选活动标准覆盖九大维度,包括创新性、低碳减排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责任效益、治理提升效益等 [10] - 安永首次引入AI辅助评审机制,依托"安永企业ESG信息库"的全维度数据,提升评选科学性和公正性 [1][10] - 安永在过去三年间表彰众多在ESG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企业和个人,描绘出中国企业从理念深化到行动落地的可持续发展轨迹 [10]
【头条评论】以备案管理升级促会计师事务所生态重塑
证券时报· 2025-05-06 01:28
会计师事务所备案管理办法修订 - 财政部和证监会联合修订《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服务业务备案管理办法》,系统性重塑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生态 [1] - 修订内容包括完善备案要求、加强全流程监管、增加注销整改流程、与《注册会计师法》衔接协调 [1] - 新规对会计师事务所提出更高要求,首次备案需提交内部一体化管理制度等材料,改变此前无门槛进入的状况 [2] 备案管理要求升级 - 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需符合内部一体化管理等六方面要求 [2] - 建议首次备案采用事前备案流程,改变事后备案导致的行业乱象 [2] - 通过重大事项备案、年度备案、整改注销等制度形成全周期监管链条 [3] 动态监管机制 - 监管部门可对不达标机构给予6个月整改期,未达标者可公告并重点监管 [3] - 对未按规定备案的情形可注销其证券服务业务备案资格 [3] - 推动形成"有进有出、动态有序"的市场化筛选格局 [3] 监管协同与技术创新 - 财政部与证监会备案系统已实现数据对接,建议进一步打通工商登记、司法判决等外部数据库 [3] - 采用语义分析技术自动核验涉诉信息,提高备案核验效率和准确度 [3] - 对备案造假机构实施跨市场惩戒,包括限制发债审计资格等 [3] 行业价值重构 - 备案管理从"纸面合规"转向"实质能力"监管,倒逼会计师事务所提升治理能力 [4] - 监管部门需强化制度刚性,使备案制成为驱逐劣币、培育优质机构的制度筛网 [4] - 推动形成健康透明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生态 [4]
股东质疑普华永道审计!港交所回应:会商讨更换事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20:20
港交所一季度业绩 - 收入及净利润创史上新高,收入达68.57亿港元(同比+32%),净利润40.77亿港元(同比+37%)[1] - 资本开支同比上升73%,主要因现货结算系统升级及LME新交易平台开发[1] 市场交易数据 - 港股日均成交金额创新高至2427亿港元,ETP日均成交金额达394亿港元[2] - 债券通北向通日均成交金额及场外结算金额均创历季新高[2] 新股上市表现 - 2025年Q1共有17家公司上市,总集资额187亿港元,为2024年同期的近四倍[4] - 港股市场位居全球五大新股市场之一[4] 核数师争议 - 股东质疑普华永道继续担任外聘核数师的资格,但决议案以86.52%赞成率通过(其他议案赞成率均超90%)[9] - 公司明确2025年不更换核数师,2026年更换计划待商讨[9] 普华永道业务动态 - 2024年服务30家A股上市公司(2家IPO,28家已上市),较2023年105家显著减少[9] - 品牌焕新涉及视觉形象、标识系统升级及引入"动能标识"设计[9] (注:表格数据因格式问题未纳入关键要点总结)
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4-30 08:53
财务数据与股东信息 - 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 [3]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适用但未披露具体金额 [3] -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发生变动但未说明具体变动情况 [4] 续聘会计师事务所 - 拟续聘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费用合计315万元(年度审计275万元,内控审计40万元)[15] - 天职国际2023年收入总额31.97亿元,证券业务收入12.87亿元,服务263家上市公司 [8] - 项目合伙人解小雨、签字注册会计师施文及质量控制复核人周睿均具备丰富经验且无不良诚信记录 [12][13] 关联交易与金融服务协议 - 拟与中国黄金集团财务公司签署三年期《金融服务协议》,存款余额上限200亿元,贷款额度不高于最高授信 [21][28][30] - 金融服务定价原则:存款利率不低于国有大行同期水平,贷款利率参照LPR且不高于国有大行 [32] - 公司持有财务公司49%股权,交易可降低融资成本并提升资金效率 [23][33] 子公司担保事项 - 为5家子公司提供总额62,500万元贷款担保,其中嵩县金牛和嵩原冶炼资产负债率分别达81.44%和97.62% [39][54][56] - 担保后公司累计对外担保余额81,809万元,占最近一期归母净资产的2.99% [62] - 控股子公司其他股东按持股比例提供反担保 [40] 套期保值业务 - 全资子公司中原冶炼厂拟开展金、银、铜、镍期货套期保值,保证金占用额不超7亿元 [66][71] - 交易规模上限:金29吨、银217吨、铜35万吨、镍361吨 [71] - 业务遵循《期货套期保值管理制度》,严禁投机行为 [81]
又一头部会所被罚1400万!
梧桐树下V· 2025-04-27 11:51
核心观点 -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因在弘高股份2018-2021年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中未勤勉尽责,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被北京证监局处以没收业务收入462.26万元并罚款924.53万元,相关签字会计师被警告并罚款[2][3][7] - 弘高股份通过子公司虚构工程项目合同、错误核算挂靠项目、未及时处理合同解除及结算事项,导致2015-2022年累计虚增收入最高达2.19亿元(2016年),虚增利润最高达3,248.22万元(2018年)[2] - 弘高股份因财务造假及股价持续低于1元,于2023年6月终止上市,最终股价0.38元[2] 审计机构违规行为 审计程序缺陷 - 未充分获取工程项目结算时点的审计证据,未有效测试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的准确性控制[5] - 未识别涉诉事项对坏账准备的影响,如漫江一期项目诉讼标的金额3,532万元仅获判120万元工程款[6] - 函证程序执行不严:未对纠纷/长账龄应收款抽样发函,未核实异常回函地址[7] 审计报告问题 - 对2018-2019年财报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对2020-2021年财报出具带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均存在虚假记载[4] - 审计费合计462.26万元(不含增值税),签字会计师为丁亚轩/梁涛(2018-2020年)、张全成/鲁校钢(2021年)[4] 弘高股份财务造假细节 虚构合同与收入 - 2015-2016年通过虚构合同虚增收入最高2.19亿元(2016年),虚增利润最高3,113.97万元(2016年)[2] - 2017-2018年通过减值计提转回虚减利润2,698.04万元(2017年)或虚增利润3,100.33万元(2018年)[2] 挂靠项目核算错误 - 2015-2021年按合同金额而非管理费确认收入,导致虚增利润最高1,432.40万元(2018年)[2] 结算处理违规 - 2019-2022年未及时调整已结算项目应收账款,导致虚增利润最高3,248.22万元(2018年),2022年集中计提减值致虚减利润1.11亿元[2]
欣龙控股: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度履职情况评估及履行监督职责情况的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4-02 18:18
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 -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创立于1988年12月,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特大型综合性咨询机构,业务范围涵盖审计鉴证、资本市场服务、管理咨询等 [1] - 天职国际首席合伙人为邱靖之,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19号68号楼A-1和A-5区域,组织形式为特殊普通合伙 [1] - 天职国际已取得多项国家最高执业资质,包括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金融审计资格等,并在美国PCAOB注册 [2] 会计师事务所专业能力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天职国际拥有合伙人89人,注册会计师1165人,其中签署过证券服务业务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414人 [2] - 天职国际2023年度经审计的收入总额为31.97亿元,审计业务收入3.19亿元,主要服务行业包括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 [2] - 天职国际在制造业领域的上市公司审计客户达158家 [2] 会计师事务所履职情况 - 天职国际对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表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执行了审计,并出具了审计报告 [2] - 天职国际参与审计工作的人员具备独立性,与公司治理层和管理层就审计范围、时间安排等重要事项进行了沟通 [3] - 审计委员会认为天职国际在履职过程中保持了独立性,勤勉尽责,公允表达了意见 [3] 审计委员会监督职责 - 审计委员会对天职国际的专业资质、业务能力、诚信状况等进行了严格核查,认为其具备为公司提供审计工作的资质和专业能力 [3] - 2024年4月17日,审计委员会同意向董事会提议续聘天职国际为公司2024年度审计机构 [3] - 2025年2月11日,审计委员会与天职国际就2024年财务报表、审计范围等事项进行了预沟通 [4] 审计工作完成情况 - 2025年3月21日,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公司2024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等议案 [4] - 审计委员会认为天职国际在年报审计过程中坚持公允、客观的态度,表现了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业务素质 [5] - 天职国际按时完成了公司2024年年报审计相关工作,审计行为规范有序,出具的审计报告客观、完整、清晰、及时 [5]
欣龙控股: 拟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4-02 18:18
拟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情况 -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成立于1988年12月,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综合性咨询机构,业务范围涵盖审计鉴证、资本市场服务、管理咨询等[1] - 天职国际拥有多项国家级执业资质,包括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金融审计资格、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安全保密资质等,并在美国PCAOB注册[1] - 截至2023年底,天职国际合伙人89人,2023年收入总额31.97亿元,其中审计业务收入26.41亿元,证券业务收入12.87亿元[2] - 天职国际2023年审计上市公司263家,主要行业为制造业(158家)、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审计收费总额3.19亿元[2] - 天职国际职业风险基金和职业保险累计赔偿限额不低于2亿元,近三年未因执业行为承担民事责任[2] 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记录 - 天职国际近三年受到行政处罚1次、监督管理措施9次、自律监管措施7次、纪律处分3次[3] - 从业人员近三年受到行政处罚1次、监督管理措施10次、自律监管措施3次、纪律处分3次,涉及37人[3] - 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近三年无处罚记录,项目合伙人近三年受到2次行政监管措施,签字注册会计师受到1次行政监管措施[4] 审计项目团队信息 - 项目合伙人张磊2009年成为注册会计师,近三年签署9家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复核4家[3] - 签字注册会计师王亮2010年成为注册会计师,近三年签署3家上市公司审计报告[3] - 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王俊2015年成为注册会计师,近三年签署6家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复核3家[4] 审计费用及聘任程序 - 2025年度审计费用合计80万元(年报审计50万元、内控审计30万元),与上期持平[4] - 公司审计委员会认为天职国际具备上市公司审计经验和能力,同意续聘[4] - 董事会已审议通过续聘议案,尚需提交股东会审议[5]
特宝生物: 特宝生物:对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度履职情况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3-27 20:27
会计师事务所资质与规模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由华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更名而来,成立于1988年8月,2013年改制为特殊普通合伙企业,是国内最早从事证券服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 [1] - 截至2024年底,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共有合伙人212人,注册会计师1552人,其中781人签署过证券服务业务审计报告 [1] - 2023年度收入总额为287224.60万元,审计业务收入274873.42万元,证券期货业务收入149856.80万元 [2] 业务覆盖与行业分布 - 2023年承担394家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业务,审计收费总额48840.19万元 [2] - 客户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如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医药制造等)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 [2] - 对特宝生物所在相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审计客户家数为16家 [2] 执业记录与合规性 - 近三年受到监督管理措施14次、自律监管措施6次、纪律处分2次、自律处分1次,无刑事处罚或行政处罚 [2] - 前述监管措施不影响其继续承接或执行证券服务业务 [2] 审计团队配置 - 配备专属审计团队,核心成员具备多年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及医药行业审计经验 [3] - 项目合伙人李仕谦1998年开始从事上市公司审计,近三年签署或复核逾10家上市公司审计报告 [3] - 项目负责总监李雅莉2009年开始从事上市公司审计,近三年签署3家上市公司审计报告 [3] - 项目负责经理郑佳境2017年开始从事上市公司审计,近三年签署1家上市公司审计报告 [3] - 项目质量复核人支彩琴2013年开始从事上市公司审计,近三年复核2家上市公司审计报告 [4] 质量管理体系 - 建立咨询事项清单和双向沟通机制,确保重大问题和疑难事项的咨询结论得到执行 [5] - 制定专业意见分歧解决机制,2024年审计中无未解决的分歧 [5] - 实施审计项目组内部复核、项目质量复核及质控部门检查等多层质量控制 [5] - 近一年未识别出质量管理缺陷 [5] 审计工作方案与执行 - 审计重点包括收入确认、销售费用、开发支出与无形资产减值等 [6] - 制定详细审计计划,按时提交各项工作,满足公司报告披露时间要求 [6] 信息安全管理 - 聘任合同明确约定信息安全责任,制定涵盖档案管理、保密制度等系统性控制制度 [6] - 审计过程中有效执行敏感信息检查、脱敏和归档管理 [6] 风险承担能力 - 购买职业责任保险,累计赔偿限额不低于2亿元 [7] - 近三年涉及乐视网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判决在1%范围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目前案件处于二审诉讼程序 [8]
大华会计所,被推进火坑
商业洞察· 2025-03-19 17:21
以下文章来源于金角财经 ,作者Chong Lei 金角财经 . 城市新中产读本,拆解经济事件背后的逻辑。 回顾过往,恒大、康美等财务造假大案中的审计机构,都因失职遭受了严厉惩处。值得警惕的是,作 为头部内资所的大华却重蹈覆辙,其执业质量屡遭监管警示。这引发出一个令人窒息的问题: 当系统性风险已然显现,为何专业机构的风控机制仍形同虚设?为何监管警示与市场预警不断发出, 却始终未能触动其整改决心? 作者:Chong Lei,CFA 来源:金角财经(ID: F-Jinjiao)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正深陷东方集团的造假风波。 不久前,证监会通报了东方集团财务造假案的最新进展,称后者披露的2020年至2023年财务信息严重 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连续造假4年"震惊市场同时,作为东方集团的审计机构,大华的角色也被放至聚光灯下。 作为对东方集团审计多年的专业机构,大华在数年间,面对那些连普通投资者都能察觉的财务数据异 常,如过百亿高营收与极低毛利率的诡异矛盾,仿佛视而不见,连续给出"标准无保留"意见。这不禁 让人发问,大华究竟是专业能力不足,还是另有原因? 此外,近年来,大华已多次出现在 ...
两会|黄世忠:在退市案件审理中建立中小投资者救济机制
券商中国· 2025-03-09 18:04
中小投资者救济机制 - 建议建立中小投资者救济机制,避免投资者在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和资金占用退市时遭受多次伤害 [1][3] - 上市公司支付的行政罚款应由直接责任的大股东和董监高承担,罚款应作为中小投资者赔偿基金 [1][3] - 建议冻结触发退市条件的大股东股权以赔偿中小股东损失,并简化退市案件立案手续 [3] - 应追回财务造假期间分配给责任大股东的股利和董监高的奖金用于赔偿中小投资者 [3] 禁止财务报表代编行为 - 实务中上市公司将财务报表编制工作交由审计机构代编的现象普遍存在,违反审计独立性原则 [5][6] - 代编行为导致审计陷入自我评价困境,与部分重大财务造假和审计失败事件相关 [5] - 建议财政部和证监会联合发文严禁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代编行为,违者予以行政处罚 [6] 会计师事务所处罚机制 - 2024年已有6家会计师事务所因监管趋严被暂停证券业务或经营业务,期限3-12个月不等 [7] - 当前处罚机制可能因过于注重个案而忽略整体水平,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7] - 建议秉持"重师轻所"政策导向,处罚重点聚焦直接责任合伙人而非整个事务所 [8] - 暂停业务资格可能迫使上市公司更换事务所,增加额外成本并影响时间进度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