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终端
icon
搜索文档
AI利好!上海,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 2025-10-14 19:24
产业规模目标 - 到2027年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总体规模突破3000亿元 [1] - 实现人工智能计算机人工智能手机人工智能新终端三个产品规模各达到千万台以上 [1] - 打造3家以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级终端品牌并培育2家领军企业 [1] 核心产品发展重点 - 培育人工智能计算机领军品牌建设年产千万台产能生产基地支持传统计算机产能向人工智能计算机全面转型 [1] - 推动人工智能计算机发展成为融合端侧大模型分布式算力调度多模态人机协作的下一代智能生产力中枢 [1] - 引育人工智能手机终端品牌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手机生产能力填补上海市手机终端能力空白 [2] - 打造智算服务器终端产业集群实现百亿级规模牵引自主GPU互联模块等核心部件规模化应用 [2] - 建设卫星终端智能产线打造卫星终端上海品牌加快形成十万级卫星终端整机生产规模能力和出货规模 [2] 技术研发与产业链支持 - 加快SoCCPU等核心芯片布局覆盖X86ARMRISC—V等三大技术路线依托服务器算力芯片能力积极布局端侧GPU芯片发展 [2] - 鼓励终端企业与芯片算法企业联合攻关构建更加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3] - 构建端—边—云协同的智能算力网络的终端承载能力 [1] 融资与资本支持 - 通过产业转型基金先导基金等相关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上海市终端企业融资支持 [1] - 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母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专业机构参与智能终端产业投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加强智能终端融资需求保障 [1] 市场前景与机遇 - 有关国内外机构现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AI终端出货量已经占到全球42% [3] - 预测今年全年AI手机AIPCAI平板出货量将增加20% [3] - 专家预测今年将是智能终端爆发增长的元年将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 [3] - 要锚定细分赛道抢抓新终端机遇抢占新蓝海市场引领行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3]
AI利好!上海,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 2025-10-14 19:18
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行动方案核心目标 - 到2027年,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总体规模突破3000亿元 [1] - 打造3家以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级终端品牌,培育2家领军企业 [1] - 实现人工智能计算机、人工智能手机、人工智能新终端规模各达到千万台以上 [1] 产业发展与融资支持 - 通过产业转型基金、先导基金等加大对终端企业融资支持 [1] - 发挥国有资本母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专业机构参与智能终端产业投融资 [1] - 鼓励金融机构加强智能终端融资需求保障 [1] 核心产品发展重点 - 培育人工智能计算机领军品牌,建设年产千万台产能生产基地 [1] - 支持传统计算机产能向人工智能计算机全面转型 [1] - 推动人工智能计算机发展成为融合端侧大模型、分布式算力调度、多模态人机协作的下一代智能生产力中枢 [1] - 构建"端—边—云"协同的智能算力网络的终端承载能力 [1] 其他终端领域布局 - 引育人工智能手机终端品牌,加快布局生产能力,填补手机终端能力空白 [2] - 打造智算服务器终端产业集群,提升万卡集群系统调优能力,实现百亿级规模 [2] - 建设卫星终端智能产线,加快形成十万级整机生产规模和出货规模 [2] - 促进上游相控阵天线、射频器件、核心芯片等配套产业发展 [2] 核心技术攻关与芯片布局 - 围绕手机、计算机、眼镜等终端需求,加快SoC、CPU等核心芯片布局 [2] - 覆盖X86、ARM、RISC—V三大技术路线 [2] - 依托服务器算力芯片能力,积极布局端侧GPU芯片发展 [2] - 鼓励终端企业与芯片、算法企业联合攻关,构建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3] 市场前景与数据 - 专家预测今年将是智能终端爆发增长的元年,将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 [3] - 今年上半年我国AI终端出货量占全球42% [3] - 预测今年全年AI手机、AIPC、AI平板出货量将增加20% [3] 政府导向与战略 - 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级终端品牌 [3] - 锚定细分赛道,抢抓新终端机遇,抢占新蓝海市场 [3] - 坚持数据驱动,释放终端数据价值,构建"产品+场景+生态"融合竞争优势 [3] - 将"上海智造"打造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 [3]
刚刚,利好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0-14 19:16
【导读】 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大家好,关注一则上海的利好消息。 10月14日,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 《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026-2027年)》。 4. 强化机器人终端能力。 其中提到这些重要内容—— 1.推动人工智能计算机加快发展。 培育人工智能计算机领军品牌,建设年产千万台产能生产基地,支持 传统计算机产能向人工智能计算机全面转型。 2. 布局人工智能手机产品。 引育人工智能手机终端品牌,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手机生产能力,填补 手机终端能力空白。 3. 提升智能算力终端规模。 加快边缘智算一体机终端布局,开发支持大模型轻量化的推理一体机产品,打造即插即用人工智能边端解决方案,加速人工智能赋能千行 百业。 集聚国内智算服务器整机优质企业, 实现百亿级规模,牵引自主GPU、互联模块等核心部件规模化应用。 打造能听会道、有情商、有智商、有技能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支持人形机器人产品研发和量产制造, 推进端侧芯片、灵巧手、电池等核心 零部件加快产业化突破。 5. 支持智能眼镜能力跃升。 围绕 AR、MR、VR三类眼镜产品形态,加快打造一批 智能眼镜头 ...
利好来了!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10-14 19:13
行动方案核心目标 - 到2027年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总体规模突破3000亿元 [20] - 打造3家以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级终端品牌并培育2家领军企业 [20] - 实现人工智能计算机、人工智能手机、人工智能新终端规模各达到千万台以上 [20] 终端核心产品打造 - 推动人工智能计算机发展 建设年产千万台产能生产基地 支持传统计算机向人工智能计算机全面转型 [3][21] - 布局人工智能手机产品 引育人工智能手机终端品牌 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手机生产能力 [3][21] - 提升智能算力终端规模 加快边缘智算一体机终端布局 打造即插即用人工智能边端解决方案 [5][21] - 打造智算服务器终端产业集群 集聚国内智算服务器整机优质企业 实现百亿级规模 [6][21] - 强化机器人终端能力 打造人形机器人产品 支持产品研发和量产制造 [7][22] - 支持智能眼镜能力跃升 围绕AR、MR、VR三类产品形态打造头部品牌 [8][22] - 培育卫星互联网终端产品 构建覆盖海洋、航空、应急等领域的终端体系 加快形成十万级卫星终端整机生产规模 [9][22] - 激发银发经济终端活力 支持人工智能助听器、自动驾驶轮椅、智能导盲设备等创新产品发展 [10][23] - 推出工业终端产品 支持工业控制、工业检测、供应链管理等相关终端产品研发 [11][23] - 加速未来终端研发 推动下一代移动通信、量子计算、光子计算等前沿技术产业布局 [13][23] - 创新新型消费终端产品 研发智能车载终端、智能穿戴终端、智能家居终端等产品 [15][24] 终端关键技术筑基 - 加强端侧人工智能芯片布局 加快SoC、CPU等核心芯片布局 覆盖X86、ARM、RISC-V三大技术路线 [17][25] - 提升端侧模型性能 支持智能终端用大模型发展 打造有竞争力的端侧模型产品 [18][25] - 促进下一代显示技术发展 推动Micro LED、硅基OLED、光波导镜片等关键部件迭代创新 [19][27] - 强化智能模组能力 推动集成端侧模型推理能力的边缘计算模组开发 支持6G、卫星通信多频段融合模组研发 [26] 产业生态环境优化 - 提升上海智能终端品牌竞争力 征集品牌清单 加强专项政策支持 用好"以旧换新"政策 [28] - 打造智能终端规模化生产基地 提升政策对企业的补贴力度 支持中试平台、软硬件适配中心建设 [28] - 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深化市区协同 加快浦东新区、松江区、青浦区、临港新片区等重点区域发展 [29] - 提升金融对产业支撑力度 通过产业转型基金、先导基金等加大融资支持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融资 [29] - 鼓励智能终端产品应用推广 支持整机链主企业开放应用场景 引导创新产品在工业、教育、医疗等领域加大应用 [29]
上海:打造智算服务器终端产业集群,提升万卡集群系统调优能力
证券时报网· 2025-10-14 17:49
文章核心观点 - 上海市发布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旨在通过提升智能算力终端规模和打造智算服务器终端产业集群 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并实现百亿级产业规模 [1] 智能算力终端发展 - 提升智能算力终端规模 加快边缘智算一体机终端布局 [1] - 开发支持大模型轻量化的推理一体机产品 打造即插即用人工智能边端解决方案 [1] - 加速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1] 智算服务器产业集群 - 打造智算服务器终端产业集群 提升万卡集群系统调优能力 [1] - 集聚国内智算服务器整机优质企业 实现百亿级规模 [1] - 牵引自主GPU 互联模块等核心部件规模化应用 [1]
上海:到2027年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总体规模突破300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14 17:49
行业总体目标 - 上海市智能终端产业总体规模目标突破3000亿元 [1] - 计划打造3家以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级终端品牌 [1] - 计划培育2家领军企业 [1] 产品规模目标 - 人工智能计算机目标规模达到千万台以上 [1] - 人工智能手机目标规模达到千万台以上 [1] - 人工智能新终端目标规模达到千万台以上 [1]
余杭滨江探索“发展+治理”新路径
杭州日报· 2025-10-14 10:26
余杭区智能终端产业发展 - 通过“党建联建”纽带发布《智能终端领域产业链党建实施方案》,将智能终端产业链上下游紧密连接,探索党建与产业同频共振的新路径 [2] - 积极实践“1024”党建工作法,通过建立新三方协同机制、开展零距离服务等创新举措,推动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3] - 已涌现一批包括灵伴科技AR眼镜在内的“AI+”优秀应用案例,涵盖智慧工厂、智慧医疗、智慧政务等领域,彰显AI赋能千行百业的创新活力 [3] - 与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共建智能终端产学研服务基地,构建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搭建校企协同发展桥梁 [2] 高新区(滨江)基层治理模式 - 依托“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实施矛调、租房、暑托、心理等“5+X”专项服务,推动专业服务与志愿力量从“相加”走向“相融” [4] - 火炬产业社区通过“专业社工+房源志愿者”服务机制处理租房需求,需求响应率达100%,租住匹配成功率超过85%,并以低于市场价15%的房租实现多方共赢 [5] - 辖区有61个园区、1800多家企业和3.3万名企业职工,通过打造“解忧杂货铺”、“企娘舅”矛盾调解等项目,为产业工人提供心理解压、就业指导等精准服务 [5][6] - 发布《产业社区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工作建设指南》,系统构建全流程工作体系,为全区推广融合模式提供行动标尺 [6]
艾伯科技(02708)公布2024财年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8.04亿元 同比增长约2.3倍
智通财经· 2025-10-14 08:11
亏损主要归因于:(i)对终止合并附属公司应收款项计提减值亏损约人民币约6.67亿元(2023年:零);(ii)销 售及已提供服务的成本为人民币约1.92亿元(2023年:人民币约8.13亿元);(iii)预期信贷亏损模式项下的减 值亏损净额约人民币1.12亿元(2023年:人民币约1.51亿元);(iv)财务成本约人民币约1,961万元(2023年: 人民币约1,975万元);(v)研发及行政开支合计约人民币4,359万元(2023年:人民币约9,896万元);及(vi)其他 亏损净额约人民币约721万元(2023年:人民币约5,459万元)。 该信息由智通财经网提供 智通财经APP讯,艾伯科技(02708)公布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业绩,收入为人民币约1.99亿 元,同比下降78.1%。毛利为人民币约718万元,同比下降92.4%。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约8.04 亿元,同比增长约2.3倍;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约114.90分。 公告称,收入减少主要由于智能终端产品销售收入大幅下滑,针对公司的清盘呈请引发了一系列负面连 锁反应,严重影响业务正常发展所致。 ...
艾伯科技公布2024财年也就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8.04亿元 同比增长约2.3倍
智通财经· 2025-10-13 21:58
财务表现 - 收入为人民币约1.99亿元,同比下降78.1% [1] - 毛利为人民币约718万元,同比下降92.4%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约8.04亿元,同比增加约2.3倍 [1] - 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约114.90分 [1] 业绩变动原因 - 收入大幅下滑主要由于智能终端产品销售收入大幅下滑 [1] - 针对公司的清盘呈请引发负面连锁反应,严重影响业务正常发展 [1] - 亏损主要归因于对终止合并附属公司应收款项计提减值亏损约人民币6.67亿元 [1] - 销售及已提供服务的成本为人民币约1.92亿元 [1]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项下的减值亏损净额约人民币1.12亿元 [1] - 财务成本约人民币1,961万元 [1] - 研发及行政开支合计约人民币4,359万元 [1] - 其他亏损净额约人民币721万元 [1]
从“三生融合”到向海图强,东莞滨海湾为什么能?
南方都市报· 2025-10-13 15:37
产业规划与投资 - 明确构建智能终端、人工智能、科技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并前瞻布局下一代移动通信、具身智能、未来生命健康、未来能源等未来产业,形成“3+X”产业体系 [2] - 已落地OPPO智能制造中心、vivo智慧终端总部等重大产业项目25个,累计完成投资近300亿元 [2] - OPPO全球算力中心启用,能支持千亿级大模型的训练 [1]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获省市支持建设人工智能新区,以1500亩“灵犀岛”为支点,铺开“一廊、三区、五组团”布局,首个地块已出让 [2] - 东莞(滨海湾)公共智算中心等重大项目及高端平台将加快建设 [2] - 通过资本招商成功引进恒驱电机、原速科技等项目,助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5] 基础设施与空间贯通 - 已建成交椅湾“六纵两横”路网,滨海湾大桥通车连接交椅湾与沙角板块,东湾大道(沙角段)加速推进 [4] - 深江铁路、轨道2号线三期、滨海湾综合枢纽站等国家省市重大项目如期推动,常虎高速延长线、大湾区大学连接线等区域交通干线陆续启动建设 [4] - 新港澳码头正推进前期工作,旨在打通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 [1][4] 产城融合与民生配套 - 建成镇远中学、滨海湾未来学校,可提供7560个义务教育公办学位,未来学校高中部、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已动工 [3] - 筹建约2万套安居房源,万象滨海购物村计划年底开业,以升级商业消费 [3] - 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文体公园、OPPO人才房等配套设施有序排布 [2][3] 生态建设与城市名片 - 依托海岸线规划约42公里东莞黄金海岸,目前在交椅湾板块已建成并开放7.5公里,东宝公园、滨海驿站等亲海空间相继建成 [3] - 交椅湾入选广东首批“美丽海湾”,成为东莞首个省级“美丽海湾”,节假日成为市民打卡首选地 [3] 区域协同与要素畅通 - 对内深化大湾区合作,与南沙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并与香港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探索构建“香港成果+滨海湾应用”协同创新共同体 [5] - 对外链接长三角,设立上海经贸联络处,加强与当地高校、企业、人才合作 [5] - 引进上海技术交易所全球跨境技术贸易(大湾区)中心,落地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 [5] 制度创新与平台能级 - 获得省级信用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试点、省级首批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市高水平对外开放综合改革创新实验区等多张“改革名片” [7] - 打造“1+10+27”改革体系,包括1份改革方案部署60多项任务,攻坚“10大改革创新”,形成27项年度改革清单 [7] - 平台能级持续提升,从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合作平台到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核心平台、广东省高新区、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