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

搜索文档
佰奥智能(300836) - 300836佰奥智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1
2025-07-11 18:12
公司概况 - 佰奥智能是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智能组装装备及零组件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提供成套解决方案,下游领域包括消费性电子、新能源汽车、火工品等[2] - 2025年7月11日下午2:00 - 4:00,招商证券等多家机构对公司进行特定对象调研,公司董事等接待[2] 竞争优势 - 智能组装生产线由标准化模块搭建,稳定性和可靠性高,机器视觉精准度高,柔性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程度高,单机互换性高,单元网络化总线控制[2] - 形成数字化工厂系统等一整套解决方案,在多领域持续深耕突破[2][3] - 2014年开始研发火工品设备,防爆技术经验丰富,2023年成立防爆机器人团队,产品经认证提高效率[5] - 截止2024年末取得177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85项,实用新型专利89项,外观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登记46项,2024年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 业务投入与市场需求 - 未来在火工品和含能材料领域投入基于多因素综合考虑,国防工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使火工品需求增加[4] - 工信部规划到2025年现有危险岗位操作人员机器人替代比例不低于4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5%,拉动相关产品及设备需求[4] - 新《国家生产安全法》颁布使火工品及含能材料设备改造市场需求增加[4][5] 产品特点与应用 - 特种机器人可用于多种危险环境,配套本安型传感器及防爆侦测系统,采用AI边缘计算与机器人结合技术[6] - 防爆关节机器人等7款产品获防爆合格证书,解决危险区域带电示教操作安全问题,在多行业有竞争优势[6] 未来发展战略 - 持续研发智能装备标准化、模块化,拓展消费性电子等行业智能制造装备市场业务,加大产业化进程[6] - 火工品安全生产升级改造方面进行特种机器人等研发及市场推广,开拓数字化工厂业务[7] 费用管理 - 各项投入有序贴合长期战略,通过全面经营预算管控,费用阶段性变化正常,持续投入研发并降本增效[8] 概念区分 - 火工品是装有火药或炸药受刺激产生燃烧或爆炸的一次性元器件和装置,含能材料本身具高能量受刺激释放巨大能量,公司相关设备应用于国防和民用领域[10] - 防爆机器人专为高危环境设计,有特殊防爆设计和认证,适用于易燃易爆等行业;普通机器人针对一般环境,无防爆性能,以效率和成本为核心,两者应用场景不可替代[10]
安徽,产业嬗变
AI研究所· 2025-07-11 17:19
安徽产业发展概况 - 安徽凭借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政策支持成为中国产业发展新高地,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机器人、光伏储能)展现强大竞争力[1] - 安徽从农业大省转型为新兴制造强省,各地优势产业差异化发展[3] 合肥产业集群 - **集成电路产业**:合肥为国家"十四五"集成电路重点发展地区,集聚500多家上下游企业,形成"一核一带"格局 2024年1-10月全省芯片产量近80亿块(同比+50%),长鑫存储实现DRAM芯片国产化量产[4] - **新型显示产业**:全球最大基地之一,京东方拥有全系列液晶面板生产线,维信诺投资550亿元建设全球首条8.6代AMOLED生产线[5] - **新能源汽车产业**:2024年10月产量超100万辆(2023年全年74.6万辆),比亚迪合肥基地前三季度产量62.9万辆(+83.4%),大众新能源研发中心落户[6] - **人工智能产业**:全国唯一双重点布局城市(国家AI产业重点+数据标注试点),集聚科大讯飞等超千家企业[8] 芜湖产业集群 - **汽车产业**:奇瑞汽车2024年入围世界500强,新能源/燃油车/出口/国内市场全面增长,贡献中国汽车出口量近1/4[9][10] - **智能装备产业**:埃夫特为工业机器人领军企业,产品覆盖汽车/3C电子/光伏等行业[12] 马鞍山产业集群 - **钢铁产业转型**:马钢集团通过技术创新开发高端汽车用钢/电工钢,延伸产业链至深加工和装备制造领域[13][14] 蚌埠产业集群 - **玻璃产业创新**:中建材蚌埠研究院研发0.12毫米超薄电子触控玻璃(厚度为A4纸1/6),布局光伏玻璃等新材料[15][17] 滁州产业集群 - **家电与智能硬件**:集聚创维/康佳/扬子等品牌,覆盖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多品类,推动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发展[19] 政策支持 - 2023年发布《安徽省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标2025年建成国内领先AI生态体系[22] - 2024年推出12条措施支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涵盖"智改数转"/绿色转型等方向[22]
光韵达上市首亏后拟3.5亿元跨界并购,标的公司IPO折戟业绩暴跌
华夏时报· 2025-07-11 10:30
并购交易核心信息 - 光韵达拟以3.52亿元现金收购亿联无限56.03%股权 取得控制权 标的公司整体估值6.28亿元 [2] - 收购比例从最初100%降至56.03% 主要考虑降低财务费用和分步收购以规避商誉风险 [2] - 交易设置业绩对赌 亿联无限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000万/6000万/7000万元 [7] 标的公司经营状况 - 亿联无限主营光网络终端/无线路由器等通信设备 2024年营收5.3亿元 净利润2867万元 较2023年6201万元腰斩 [4] - 历史业绩波动显著 2021年营收4.4亿元 2022年冲高至7.9亿元后连续两年下滑 [4] - 2023年IPO撤回后估值从14.7亿元缩水至6.28亿元 降幅达57% [3][4] 标的公司风险因素 - 子公司长沙亿联3421万元土地可能被收回 存在违约金及定金没收风险 [7] - 二股东王周锋持股36.36% 因涉嫌经济犯罪被立案侦查 [7] - 2024年研发费用达2991万元 占营收比例5.64% 但毛利率持续承压 [5][8] 收购方战略动机 - 光韵达2024年上市首亏2737万元 急需通过跨界并购寻求新增长点 [9] - 公司计划借亿联无限切入通信设备制造领域 整合电子制造产业链并拓展海外市场 [9] - 此前两次跨界并购效果不佳 2024年智能装备和航空零部件业务收入分别下滑9.6%/17.16% [10][11] 财务数据对比 - 亿联无限2024年销售费用率2.99% 低于2023年的2.92% 但管理费用率从4.1%升至4.28% [5] - 光韵达2024年电子信息业务收入增长11.97%至9.2亿元 但航空制造业务收入下滑22.46% [11] - 亿联无限2022年净利润率达10.66% 2024年骤降至5.41% 盈利能力显著恶化 [4][6]
诺力股份20250710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公司 诺力股份、中鼎、法国 Savoye、上海洛丽公司、巨升智能、东鼎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布局**:诺力股份起家于物料搬运车,2015 年上市后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合作成立上海洛丽公司研发 ATV 车,后转向叉式 AGV 或叉式无人车领域拓展;2016 年并购无锡中鼎,成为全球唯四、当时中国唯一的智能化整场方案解决供应商;2019 年并购法国 Safran.打沃,推动仓储智能集成发展 [2][3]。 - **国产零部件替代**:资本涌入一级市场对核心零部件如科尔摩根产品进行投资,使国产自主品牌质量和科技含量提升且价格降低,实现了国产核心零部件替代的可能性 [2][3]。 - **具身智能机器人布局**:诺力股份认为搬运机器人是下一代产品方向,已开始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与新加坡国立研究院及浙江大学机械研究院合作,2025 年上半年推出的新原型机在叉式无人车基础上增加了双臂、视觉和声觉感知系统,实现自主学习和判断功能 [2][4]。 - **无人叉车业务定位**:上海落地主要生产重型无人叉车用于特种行业生产搬运环节,通用型仓储搬运由落地本部负责,使用二类车或窄巷道叉车进行提升和改进并归属东鼎业务范畴 [8]。 - **新兴业务商业模式**:新兴业务可通过硬件销售、系统集成以及解决方案服务等多种方式实现盈利,单机设备可接入其他系统销售,系统集成打包销售更理想,钟鼎擅长方案设计及货架布局 [9]。 - **无人叉车行业发展阶段**:定制化无人叉车技术成熟,核心零部件价格下降,下游应用逐渐丰富,需拓展市场;通用型无人叉车技术刚成熟,需更多推广和实际应用 [10]。 - **公司业绩预期**:诺力股份对今年底或明年的业绩增速有信心,中鼎未来发展乐观,新能源领域订单收缩带来更健康发展机会,新一代电池技术兴起将带来更好发展机遇 [19]。 - **中鼎上市情况**:中鼎已于 2025 年 5 月 9 日递交上市申请,预计审核和临训过程可能需要 6 到 8 个月,若新增报送公司增加,时间可能延长 [3][22]。 - **产能情况**:2025 年底武器工厂扩产后将竣工投产 1 万辆,公司高层对订单或意向满意,认为很快需新增下一个 1 万辆产线;诺力股份 2013 年在马来西亚建厂,2019 年在越南设厂,截至 2024 年底拥有独家海外产能,今年友商泰国工厂竣工投产,诺力股份成熟度领先 [16][24]。 - **市场销售结构**:诺力股份智能制造板块中,大车和小车约 80%产品用于出口,国内销售占比不到 20%,2024 年大车销量为 9,900 辆,2025 年预计大车销量在 1 万辆至 1.1 万辆之间 [28][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子公司定位与协作**:法国公司负责欧美市场,中鼎负责中国和亚洲市场,巨升智能负责搬运业务,其他子公司根据功能和场景进行具体定位,未来可能将不同产品形态集合到某一个子板块或子公司 [2][7]。 - **无人叉车营收目标**:2024 年上海落地无人叉车营收约为 6,000 万元,2025 年目标营收 2 亿元,毛利率 20%以上,仅指无人叉车或 AGV 产品,不包含系统解决方案部分 [3][15]。 - **未来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升级需求**:需在现有点对点搬运功能基础上增加双臂、视觉和声觉感知系统,并进行大模型训练以实现自主学习和判断,要与美国、德国一线人员沟通,结合国内科技研发能力推动技术进步 [5]。 - **未来具身智能机器人与现有业务结合方式**:沿着搬运场景深入推进,新原型机业务放在诺力股份本部研发和生产,与现有各业务条线主体保持独立但协同发展模式 [6]。 - **无人叉车行业形态区别**:通用型无人叉车在零部件选配、软件层面无太大区别,定制化无人叉车根据行业特点有所不同,各叉车企业拥有 300 多个品类以满足不同需求 [11]。 - **诺力股份定制化车型优势**:针对 300 多个不同行业进行专门定制,能快速转换满足各行业特定需求,如在钢铁和铜箔生产环节展示重载无人车应用 [12]。 - **海外需求来源**:主要来自直接出口,在美国和德国设有分公司,由资深销售专家负责,通过 B2B 订单直接进入市场,董事长海外拜访开拓成果显著 [18]。 - **中鼎下游行业占比**:2024 年中鼎新能源收入占比超过 75%,其余 25%来自汽车零部件、医疗保健和食品等领域 [21]。 - **巨声智能机器人新产品**:具体细节将在三季度发布会上公布,发布会将针对特定行业,邀请相关下游行业参与,完成大模型训练并展示产品优势 [23]。 - **海外工厂情况**:越南和马来西亚工厂主要生产限制化车型,根据客户订单开工,马来西亚毛利率略低且成本较高,越南工厂已达到国内同样水平的毛利率及成本管控水准 [26]。 - **锂电大车生产**:目前新产品生产仍集中在国内,若海外市场表现良好且地缘政治影响持续存在,董事长可能考虑扩展海外产能布局 [27]。 - **交钥匙工程相关**:无人叉车下游客户更倾向于交钥匙工程,因传统仓库设计不科学,交钥匙工程可通过整体仓库设计或旧改达到预期目标;诺力股份不会替代客户现有 ERP 系统,而是进行融合,拥有丰富软件系统对接经验;目前无法具体回答交钥匙工程项目中硬件部分占比;目前主要以交钥匙工程形式销售无人叉车及调配系统,随着产品和市场成熟,公司愿意单独销售,但目前纯卖单机较难实现 [31][32][33][34]。
常熟争当人才“最佳合伙人”
新华日报· 2025-07-11 07:02
人才引进与政策支持 - 常熟全市人才总量达47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4.5万人,工程技术人才24.4万人,青年常住人口占比27.22%位居全省第二 [2] - 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产才融合推动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包括计税薪酬超80万元直接认定为"昆承英才"、高能级创新载体最高支持2亿元、设立"引才伯乐奖"等政策 [4] - 成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和5个青年发展型街区,提供集成化服务 [9]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江苏烁范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实现锂电池隔膜技术从7微米到5微米迭代,销售额从1亿元翻倍增长至6亿元订单 [3] - 江苏亨睿碳纤维科技为小米YU7提供碳纤维零部件,推动碳纤维应用进入月销万辆级市场 [5] - 成立江苏省院士专家创新中心,聚焦碳纤维回收再利用技术研发,解决航空、风电等领域废料处理难题 [6] 资本与平台建设 - 设立总规模3亿元的"常创人才基金二期",重点投资人工智能和苏州"1030"战略性新兴产业 [8] - 成立创投联盟汇聚22家机构,促进资本与人才项目融合,关注科技与产业结合的投资机会 [9] - 建立先进海洋技术与装备测试认证联合实验室,打造国际海底光缆测试平台 [7] 新兴产业布局 - 常熟低空经济产业推进会上揭牌低空飞行器实训基地和检测联盟培训基地,开展无人机操控员等紧缺人才培训 [10] - 胡润U30中国创业先锋榜单显示131家青年创业企业平均价值2.8亿元,11家达亿美金级 [2] - 上海交大·常熟新材料中心、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覆盖基础研究到技术产业化全链条 [6]
蓝黛科技控制权易主 江东产投13.48亿元受让18%股份
证券时报网· 2025-07-09 21:10
股权转让 - 公司实际控制人朱堂福、熊敏、朱俊翰向安徽江东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转让1.17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8% [1] - 股份转让价格为11.48元/股,转让价款合计为13.48亿元 [1] - 股权转让后,江东产投将成为控股股东,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将成为实际控制人 [1] - 公司表示此次股权转让不会对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且引入国有及产业背景的控制人有利于增强主营业务竞争力和优化产业结构 [1] 业务布局 - 公司主要从事触控显示和动力传动两大业务板块 [1] - 动力传动业务包括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零部件、汽车变速器总成及其齿轮轴等零部件 [1] - 触控显示业务主要为触摸屏及触控显示一体化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不断提升高精密齿轴加工能力,扩大齿轴加工规模,并关注机器人关节执行器领域 [2] - 全资子公司蓝黛自动化参股无锡泉智博科技有限公司4.3478%股权,合作研发机器人一体化关节及其核心零部件 [2] - 公司推出"机器人一体化关节模组",标志着智能装备领域战略布局迈入新阶段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5.36亿元,同比增长25.93%;净利润1.2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2]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8.13亿元,同比增长8.06%;净利润5216.36万元,同比增长45.93% [2] - 2025年全年经营目标为营业收入43.06亿元,同比增长21.77%;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88.79% [3] 发展展望 - 动力传动板块新能源产能、产量不断提升,触控显示板块产品结构优化调整效果显著 [3] - 车载和工控产品占比不断加大,双主业协同发展面临良好机遇 [3]
巨轮智能中标彰显实力,智能装备战略成效显著
新浪财经· 2025-07-09 17:35
公司中标项目 - 巨轮智能中标万力轮胎海外橡胶轮胎建设项目液压硫化机设备 中标金额达9192 48万元人民币(不含税) 双方已于6月正式签订设备购销合同 [1] - 公司自主研制的OPS电火花加工机床系列产品中标中国航发北京航科发动机控制系统科技有限公司高精度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项目 [1] - 公司中标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小件电火花成型加工单元项目 [1] - 中国航发作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领域领军企业 对供应商产品精度 稳定性及技术创新性要求严苛 公司中标印证其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过硬品质 [1] 公司战略与技术优势 - 智能装备板块是公司核心战略方向 多年技术深耕与资源投入构建了完整且成熟的技术体系 保障产品高性能 稳定性与可靠性 [2] - 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欧吉索机床(广东)有限公司 集中优势力量推动OPS机床项目发展 体现其在智能装备领域的长远布局 [2] - 公司产品与服务获市场广泛认可 中标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 巩固智能装备市场领先地位 [2] - 未来公司将继续发挥关键部件 成套装备 自动化集成线等方面的一体化技术优势 重点发展RV减速器等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与产业化 [3] 行业前景 - 券商对智能装备 工业母机等领域持乐观态度 东吴证券指出工业母机高端化与零部件国产化是发展趋势 [3] - 工业母机为国家政策扶持重心 政策在融资端和技术研发端持续赋能 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3] - 行业大环境下 公司有望凭借技术优势与市场积累持续发力 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3]
福建晋江成功办理首宗工业物业分割转让产权登记
中国经济网· 2025-07-09 11:39
工业物业分割转让政策 - 晋江市出台《工业物业分割和转让的实施意见》,支持工业用地按幢、层分割转让,自留产权比例不低于40%,分割单元原则上不得少于500平方米 [2] - 政策允许分批次办理分割转让,新建工业用地可分期办理,存量工业用地可按实际建设情况动态调整分割方案 [2] - 配套用房可随工业功能建筑产权以幢、层、间为单位分割转让 [2] 岁金智谷产业园案例 - 产业园成功办理晋江首宗工业物业分割转让产权登记,首批4家企业获得18宗产权证,厂房面积达13400平方米 [1] - 通过分割转让降低建设成本,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盘活资产并提高用地效益 [1] - 企业可购入定制厂房或按需分割的物业,解决中小企业用地难题,并支持抵押融资 [1] - 园区整体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400万元/亩,年纳税30万元/亩 [1] 政策与行业影响 - 政策促进传统园区转型升级,推动"工业上楼"模式,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效率 [2][3] - 岁金智谷产业园一期吸引27家企业入驻,包括高新、专精特新等战略性新兴行业企业,形成产业链生态 [3] - 政策引导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完善产业链配套,提升园区竞争力 [2][3] 实施流程与后续规划 - 企业需向属地政府申请标准化建设项目,经联审后签订土地出让补充协议,按不低于40%自留比例分割转让 [3] - 晋江市自然资源局将持续推进改革,盘活低效资产,破解要素制约以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3]
广东制造的“新”密码藏于何处
金融时报· 2025-07-09 11:23
广东制造业升级 - 广东从"世界工厂"升级为"智造高地",涌现小马智行自动驾驶、联合飞机无人机、利元亨智能装备等科技企业 [1] - 2024年广东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2.0% [1] - 广东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新质生产力培育态势明显 [1] 低空经济产业 - 广东低空经济规模超千亿元,聚集相关企业1.5万余家 [2] - 深圳市低空空天产业202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中山市33家低空经济企业销售收入超57亿元 [2] - 联合飞机集团新型农业植保无人机Q100月产量达1000台 [2] - 福昆航空自主研发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实现产业化,应用于公共安全、应急消防等领域 [3] - 广东计划到2026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 [5] 智能机器人产业 - 2024年广东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超900亿元,国内第一梯队 [6] - 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和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孵化 [7] - 广智院联合资本成立10亿元长劲石智能制造基金和1亿元金万青禾智造升级基金 [8] 企业科技创新 - 深圳90%以上创新型企业为本土企业,90%以上研发资金来自企业 [9] - 励丰文化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实现科技与文化融合,应用于奥运会等大型活动 [10] - 熠日科技(EK)产品具备全球竞争力,获银行授信提升至1.2亿元 [10][16] - 亿纬锂能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二,布局亚洲、欧洲、美洲生产基地 [11] - 中集集团新会基地将集装箱应用于养鱼、污水处理、储能等创新场景 [11] 金融支持 - 广东省政府与金融机构签署1.31万亿元合作项目,已落地5270亿元 [16] - 2024年广东省科技信贷余额同比增长23%,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规模全国第一 [17] - 微容电子获多家银行全方位金融支持,包括贷款、信用证、保函等业务 [17] 人才储备 - 广东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计划,提供超120万个岗位,举办4000多场招聘活动 [19] - 利元亨2024年通过专项计划输出52名复合型人才,提供3311门数字化课程 [18] - 广东省建设28个市域产教联合体、111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21]
追新向智锻造竞争优势
经济日报· 2025-07-09 06:17
鄞州区制造业发展概况 - 鄞州区第三次荣获浙江省制造领域最高荣誉"浙江制造天工鼎"并升级为金鼎 [2] - 全区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5个,数量居浙江省各县(市、区)第一位 [2] - 今年前5个月工业投资增长11.6%,制造业投资增长9.9% [2] 企业创新与研发投入 - 浙江天牧光能新研制的薄膜微型逆变器已获5项国家专利,国内市场预期订单量达一年10万套 [3] - 鄞州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34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5000家,数量均居宁波市第一位 [3] - 宁波高发汽车控制系统将年营收的4.5%以上投入研发,近三年累计研发费用达1.8亿元,正在建设年产100万套新能源车用空调压缩机项目 [3] - 宁波博威合金材料通过数字化改造串联研发全过程,产品应用于半导体封装、智能手机、AI服务器等领域 [4] - 上半年鄞州新认定区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84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214家(宁波市第一) [5] 产业集群与新兴领域布局 - 中哲集团切入新能源逆变器与储能赛道,实现多款自研逆变器批量生产,业务覆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宁波昂霖智能装备研发的智能三角牌机器人已批量供应国内外无人驾驶汽车客户 [6] - 诠航科技首创的隧道应急巡检机器人成功应用于多省市重大项目 [6] - 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7.8%,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6.1%,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值增15%以上 [7] - 重点发展"3+8+2"产业链群,包括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高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11个领域 [7] 政策支持与创新生态 - 出台加快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行动方案,聚焦"软硬件、体内外、海陆空"三大方向(如人工智能、合成生物、低空经济等) [8][9] - 去年吸引青年大学生4.8万人,未来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并深化科技成果转化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