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源
搜索文档
 先进制造行业周报:从WAIC2025看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进入快车道-20250804
 中航证券· 2025-08-04 13:19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增持 [3]   核心观点   - 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进入快车道,2025年WAIC展示成果显著,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演示进入实际商业应用阶段 [9][10]   - 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明确,2030年全球累计需求量有望达200万台,进入从0到1的突破阶段 [6][19]   - 光伏设备N型渗透率加速提升,储能政策利好推动行业景气度,半导体设备2030年需求预计达1400亿美元 [20][21]   - 氢能源符合碳中和要求,光伏和风电发展为制氢奠定基础 [20]   - 自动化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工程机械强者恒强 [21]     重点推荐公司   - 重点推荐:三晖电气、晶品特装、浙江荣泰、北特科技、汉威科技、组威股份、软通动力、华胜天成 [4]   - 核心个股组合:三花智控、双林股份、中坚科技、莱斯信息、轨通动力、航锦科技等 [6]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 特斯拉链: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北特科技、鸣志电器等 [19]   - 华为链:兆威机电、埃夫特、亿嘉和、柯力传感等 [19]   - 宇树链:长盛轴承、奥比中光等 [19]   - Figure链:鸣志电器、兆威机电、绿的谐波、领益智造等 [19]   - 1X链:中坚科技等 [19]     光伏、储能、锂电行业   - 光伏设备:迈为股份、捷佳伟创、奥特维等 [20]   - 锂电设备:东威科技、骄成超声、联赢激光、先导智能等 [20]   - 储能:星云股份、科创新源等 [20]     半导体设备与自动化   - 半导体设备: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华峰测控、长川科技等 [21]   - 自动化:华锐精密、欧科亿等 [21]     工程机械与氢能源   - 工程机械:三一重工、恒立液压、中联重科等 [21]   - 氢能源:隆基绿能、亿华通、兰石重装、科威尔等 [20]     WAIC2025关键进展   - 参展规模扩大:机器人厂商数量翻倍,核心零部件厂商增多 [9]   - 场景实用化:工业、医疗、零售等领域落地案例涌现 [9][14]   - 技术突破:运动控制、灵巧手、具身智能大模型性能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18]   - 行业趋势:具身智能、低成本高智能、多场景渗透为未来3-5年发展方向 [9]
 【中航先进制造行业周报】从WAIC2025看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进入快车道-20250804
 中航证券· 2025-08-04 10:15
 行业投资评级   - 先进制造行业评级:增持 [3]   核心观点   - 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进入快车道,2025年WAIC展示成果显示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进入实际商业应用阶段 [9][10]   - 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明确,2030年全球累计需求量有望达200万台,进入从0到1突破阶段 [6][19]   - 光伏设备N型渗透率加速提升,马太效应强化头部企业竞争力 [6][20]   - 储能行业受政策推动景气度提升,发电侧和用户侧需求增长 [6][20]   - 半导体设备2030年全球需求预计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市场占比提升但国产化率仍低 [6][21]   - 自动化领域刀具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进口替代空间大 [6][21]   - 氢能源领域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发展潜力大 [6][20]     重点推荐公司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北特科技、鸣志电器、兆威机电、绿的谐波等 [4][6][19]   - 光伏设备:迈为股份、捷佳伟创、奥特维 [20]   - 锂电设备:东威科技、骄成超声、联赢激光、先导智能 [20]   - 储能:星云股份、科创新源 [20]   - 半导体设备: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华峰测控、长川科技 [21]   - 自动化:华锐精密、欧科亿 [21]   - 氢能源:隆基绿能、亿华通、兰石重装、科威尔 [20]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展   - 运动控制技术:宇树科技格斗机器人G1实现29个关节灵活运动 [18]   - 灵巧手技术:星动XHAND1全直驱五指灵巧手可完成精细操作 [18]   - 大模型赋能:GOVLA等模型实现端到端自主决策 [18]   - 工业场景应用:开普勒K2"大黄蜂"8小时工作直播,乐聚机器人展示物料分拣能力 [14]   - 医疗领域应用:傅利叶外骨骼进入临床,GR-3情绪陪伴机器人亮相 [14]   - 零售服务:无人零售方案成熟,公共服务机器人测试开放环境应用 [14]     行业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低成本高智能、多场景渗透成为未来3-5年主要发展方向 [9]   - 机器人厂商数量翻倍,核心零部件厂商增多,国际关注度提升 [9]   - 工业、医疗、零售等领域落地案例涌现,技术从"表演"转向"实用" [9][14]   - 光伏产业链聚焦降本增效技术:低氧单晶炉&MCZ技术、0BB无主栅技术、电镀铜等 [20]   - 复合集流体、大圆柱电池等新技术推动锂电设备需求 [20]   - 激光加工设备在锂电、光伏领域应用前景广阔,2021-2025年新增需求约487亿元 [21]
 卧龙新能股价下跌1.75% 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多项议案
 金融界· 2025-08-01 02:1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收盘,卧龙新能股价报6.18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75% [1] - 当日开盘价为6.29元,最高触及6.34元,最低下探至6.17元 [1] - 成交额0.65亿元,换手率1.49% [1]   公司基本面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房地产开发、储能、氢能源及风能等领域 [1] - 公司是浙江地区的重要企业之一 [1] - 公司总市值43.29亿元,市盈率29.99,市净率1.14 [1]   公司公告 - 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取消公司监事会并修订及相关议事规则的议案》等多项议案 [1]   资金流向 - 7月3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54.12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17% [1]
 蜀道装备携手丰田成立氢能源合资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22:57
 合资公司设立与股权结构 - 蜀道装备与日本丰田合资成立的蜀道丰田氢能科技(四川)有限公司于7月28日完成工商登记 注册资本2.36亿元[1][2] - 股权结构为日本丰田持股50% 蜀道装备持股45% 蜀道集团持股5% 蜀道集团将5%表决权委托蜀道装备行使 合资公司纳入蜀道装备合并报表范围[2] - 合资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蜀道装备董事长胡圣厦[2]   业务聚焦与战略方向 - 合资公司业务聚焦氢燃料电池系统、电堆及零部件的生产销售 重点推进氢能重卡规模化应用 并拓展至低空经济无人机和储能领域[1][2][4] - 技术研发方面正组建独立团队构建自主产品研发能力 生产制造方面在成都建设生产线实现本地化生产[2] - 以成渝氢走廊应用场景为牵引 通过"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工具"模式打通产业链上下游 推动氢能技术创新与商业化转化[5]   项目建设与投产计划 - 燃料电池生产线已完成成都市青白江区厂区选址及厂房设计 当前建设有序推进[5]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建成投产 各方计划在10个月内完成氢燃料电池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建设并投运[1][5]   产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日本丰田在氢能源领域布局已久 2024年12月曾与亿华通共同增资合营公司[3] - 四川省2025年6月发布氢能产业规划 目标到2027年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超4000辆 到2035年建成国内主要绿氢供应基地[6] - 合作看重四川氢能产业禀赋与物流优势 蜀道装备已成立氢能研发中心并推进加氢站及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布局[4][5]
 丰田在华接连牵手二家A股上市公司、动力电池将本土化量产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30 14:33
 丰田在华氢能布局   - 公司与蜀道装备、蜀道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蜀道丰田氢能科技 注册资本2.36亿元 股权结构为蜀道装备45% 蜀道集团5% 丰田50% 合资公司纳入蜀道装备合并报表范围 [1]   - 合资公司业务涵盖氢燃料电池系统、电堆及零部件的生产、销售、研发 重点推进氢能重卡规模化应用 并拓展氢能发电等领域 [1]   - 合资公司已在成都选址建厂 生产线预计2025年Q4投产 技术研发将组建独立团队 实现本地化生产 [2]     氢能技术应用与创新   - 丰田在进博会展示TL Power300燃料电池系统 额定功率300kw 专为重载干线物流开发 已搭载于49T燃料电池牵引车 [2]   - 提出"换氢"模式 通过储氢模块租赁降低商用车购车成本 蜀道装备关联公司的高速公路运营经验或助力模式实施 [2][3]   - 合资公司产品将聚焦重卡、低空经济无人机、储能等领域 [2]     多元化新能源战略   - 丰田与申能股份合作探索车载镍氢电池在电力调频领域的梯次利用 [3]   - 旗下电池子公司PPES在大连新增37亿元投资建设纯电动车动力电池项目 前三期混动电池项目已投产 [3]   - 雷克萨斯国产纯电车型将搭载本土化生产的动力电池 [3]     纯电动车业务进展   - 丰田独资设立的雷克萨斯纯电研发生产公司在上海金山落地 项目已开工 预计2026年竣工 2027年投产 年产能10万辆 [4]   - 2027年首台国产纯电雷克萨斯下线 [4]     中国市场表现   - 2024年上半年丰田在华销量83.77万辆 同比增长6.8% [4]   - 截至7月中旬 丰田在华累计销量突破2500万辆 为首家达成该里程碑的日系车企 [4]
 蜀道装备与丰田的氢能源合资公司昨日成立 预计四季度建成投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23:28
 合资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蜀道装备与日本丰田合资成立的蜀道丰田氢能科技(四川)有限公司于7月28日完成工商登记,注册资本2.36亿元 [1][2]   - 合资公司股权结构:蜀道装备持股45%,蜀道集团持股5%,日本丰田持股50%,蜀道集团将5%表决权委托给蜀道装备,合资公司纳入蜀道装备合并报表范围 [2]   - 合资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蜀道装备董事长胡圣厦 [2]     合资公司业务与技术规划   - 合资公司将从事氢燃料电池系统、电堆及零部件的生产、销售及研发,聚焦重卡、低空经济无人机和储能领域 [1][2]   - 技术研发方面正在组建独立团队,逐步构建自主产品研发能力;生产制造方面在成都建设生产线实现本地化生产 [2]   - 市场拓展以成渝氢走廊应用场景为牵引,重点推进氢能重卡规模化应用,并拓展氢能发电等领域 [2]     项目进展与投产计划   - 合资公司燃料电池生产线已完成成都青白江区厂区选址及厂房设计,建设有序推进,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建成投产 [3]   - 各方计划在10个月内完成氢燃料电池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建设并投运 [3]     公司战略与政策支持   - 蜀道装备通过合资整合资源,以"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工具"为起点打通产业链,推动氢能技术商业化及四川省氢能产业发展 [3]   - 四川省规划到2027年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超4000辆,建成1-2条氢能轨道交通示范线;截至2024年底已推广超1000辆汽车及18座加氢站 [4][5]
 乘风破浪更向前!蜀道装备:“蜀道丰田”已取得营业执照 计划今年四季度投产
 全景网· 2025-07-29 18:21
 合资公司成立 - 蜀道装备与蜀道投资集团及丰田汽车合资成立蜀道丰田氢能科技(四川)有限公司并取得工商营业执照 [1]   产能建设规划 - 合资公司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建设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线 覆盖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 [2] - 项目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建成投产 目标打造氢燃料电池智能制造基地 [2]   技术研发部署 - 合资公司正在组建独立研发团队 逐步构建自主产品研发及迭代能力 [2]   本地化生产布局 - 合资公司在成都建设生产线 实现氢燃料电池系统及相关产品的本地化生产 [2]   市场应用拓展 - 以成渝氢走廊应用场景为牵引 重点推进氢能重卡规模化应用 [2] - 积极拓展氢能发电等领域的产品推广应用 [2]
 先进制造行业周报:机器人利好频出,商业化加速落地-20250720
 中航证券· 2025-07-20 22: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先进制造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 [1]  报告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明确,至2030年全球累计需求量有望达约200万台,目前进入从0到1的重要突破阶段,看好Tier1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4] - 光伏设备N型渗透率加速提升,马太效应下头部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强化,看好平台型布局电池片、组件的龙头公司 [4] - 储能是构建新型电网的必备基础,政策利好落地,发电、用户侧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看好电池、逆变器、集成等环节龙头公司 [4] - 半导体设备预计2030年行业需求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低,看好平台型公司和国产替代有望快速突破的环节 [4] - 自动化下游应用领域广泛的工业耗材,市场规模在400亿左右,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看好受益于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的行业龙头 [4] - 氢能源绿氢符合碳中和要求,光伏和风电快速发展为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奠定基础,看好具备绿氢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龙头公司 [4] - 工程机械强者恒强,建议关注行业龙头,看好具备产品、规模和成本优势的整机和零部件公司 [4]  各行业总结  人形机器人 - 重点推荐三晖电气、晶品特装等公司,核心个股组合包含三晖电气、晶品特装等多家公司 [2][4] - 近期产业动态包括智元获投资、宇树完成IPO辅导备案等,建议关注T链、华为链等产业链相关企业 [4][9]  光伏设备 - N型渗透率加速提升,建议关注迈为股份、捷佳伟创等龙头公司;降本增效技术导入和钙钛矿商业化加速,建议关注奥特维等 [23]  锂电设备 - 新技术方面,复合集流体关注东威科技等,大圆柱渗透率提升关注联赢激光;主业拓展关注先导智能等;出口链关注杭可科技 [23]  储能 - 发电侧和用户侧均有政策利好,建议关注星云股份、科创新源等公司 [23]  半导体设备 - 预计2030年行业需求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低,建议关注中微公司等平台型公司和国产替代环节 [4][24]  自动化 - 刀具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建议关注华锐精密、欧科亿等受益于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的龙头公司 [24]  氢能源 - 绿氢符合碳中和要求,建议关注隆基绿能、亿华通等具备绿氢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龙头公司 [4][22]  工程机械 - 强者恒强,建议关注三一重工、恒立液压等行业龙头 [24]  激光设备 - 关注其在锂电、光伏等高成长性行业的应用,建议关注帝尔激光、联赢激光等细分高景气赛道龙头 [24]  碳中和 - 换电领域千亿市场规模形成,碳交易市场有望量价齐升,建议关注协鑫能科 [24]
 日本人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当救命稻草的氢能,中国已经碾压式超越
 新浪财经· 2025-07-17 01:14
 氢能产业专利竞争力 - 全球2013-2022年氢能产业专利申请量约18万件 中国在制造、储存、运输、供应四个领域综合实力排名首位 [3] - 2020年后中国专利申请量每年达日本两倍规模 超越主因是2020年9月提出碳达峰目标指引方向 [3] - 中国电解槽制造能力占全球60% 绿氢产量将达10-20万吨 已超越原定目标 [7]   生产成本与技术优势 - 中国氢能设备成本仅为欧洲1/4 因设备大型化提升效率降低综合成本 [5] - 电解槽等关键设备专利技术提升 推动生产水平和效率大幅提高 [5] - 西方因通胀压力氢气生产趋停 与中国拉开差距 [5]   市场需求差异 - 日本氢能需求集中在燃料电池汽车 市场规模有限导致企业投入不足 [9] - 中国工业领域氢气需求更大 钢铁化工等行业能源转型推高需求 2030年需求量将达4000万吨 [14][16][17] - 中国可再生氢气供给能力2030年将达770万吨 本世纪中叶70%氢气来自可再生能源 [19]   氢能源汽车发展对比 - 日本13年投入4600亿日元发展氢能汽车 但2023年销量仅8283辆 远低于20万辆目标 [21][25] - 中国2022年氢能汽车保有量1.37万辆占全球19% 2023年目标达5万辆 [26][29] - 中国侧重商用车发展 2022年卡车占比52% 公交车占比40% [28]   加氢站建设策略 - 日本加氢站不足200个 远低于2030年900个目标 建设速度滞后 [35] - 中国采用精准布局策略 优先在商用车固定路线建设加氢站 降低前期成本 [30][32] - 已建成重庆-钦州港1150公里"氢走廊" 设4座加氢站支持重卡运营 [37][38]
 A股五张图:历史新高!英伟达与“银伟大”
 选股宝· 2025-07-10 18:31
 行情   - 指数集体微涨,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收涨0.48%、0.47%、0.22%,市场整体涨跌互半 [4]   - 氢能源板块开盘局部大涨,厚普股份、美锦能源、京城股份直线拉板,凯大催化、致远新能等集体走强 [3]   - 地产板块单边走强,渝开发4连板,绿地控股、光大嘉宝、华夏幸福等先后涨停 [3]   - 新型城镇化午后共振走强,美丽生态、新城市、国义招标集体2连板,广咨国际、东宏股份等涨停 [3]   - 稀土板块高开回落后再度拉升,京运通、北方稀土涨停,宁波韵升、中国稀土等走强 [3]   - "银伟大"持续大涨,民生银行、工商银行创历史新高 [3]   - 有机硅、创新药等板块表现强势,蜜雪冰城概念、稳定币概念等集体重挫 [3]     氢能源   - 板块早盘一度涨超1%,尾盘震荡修复收涨0.8%,资金尝试轮动但号召力不强 [8]   - 普拉格能源隔夜美股大涨25%带动A股氢能源板块情绪,但缺乏实质性政策支持 [8]   - 厚普股份、美锦能源、京城股份开盘直线涨停,凯大催化、致远新能等跟涨 [7]     房地产   - 板块单边走强收涨2.91%,渝开发4连板,绿地控股、光大嘉宝等先后涨停 [10][11]   - 港股龙光集团盘中涨超80%后回落至20.88%,市场解读为债务重组利好 [11]   - 资金博弈月底顶层会议政策预期升温,推动板块走强 [11]     新型城镇化   - 板块午后单边反弹收涨1.09%,美丽生态、新城市、国义招标集体2连板 [13]   - 发改委提及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四大行动,推动后排股补涨 [13]   - 市场传言可能重启棚改,新城市连续两天20CM涨停 [13]     稳定币   - 国泰君安国际预计中期净利润增长161%-202%,带动港股走强并短暂刺激A股相关概念 [14]   - 恒宝股份盘中逼近跌停后反弹收跌1%,四方精创、京北方等跳水下跌 [14]   - 蚂蚁集团与Circle合作引入USDC稳定币消息刺激Circle盘前走强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