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

搜索文档
抓住情绪消费的风口——从新消费把脉经济活力与动能
人民日报· 2025-07-29 17:13
紧盯消费者日趋差异化、私人化、个性化的消费偏好,顺势而为做好消费品质提升和消费环境改善 的文章,必能发掘出新的内需增长点,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你向往怎样的旅行?一项市场调查显示,在各类旅游体验中,"积极的情绪价值"获得了最多游客的 青睐,超过了传统的观光需求。 近年来,从"宠粉文旅"到"解压文旅""疗愈文旅",不局限于游山玩水、寻风问俗,而是重在满足游 客情感需求的"情绪文旅"逐渐走俏,相关新服务层出不穷。 李铁林 卖点不是唯一,服务品质过硬才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以热度居高不下的"疗愈经济"为例,一些商 家在营销"心灵SPA""减压课程"等项目时大力贩卖焦虑,消费者不仅不舒心,反而更糟心。归根结底, 情绪消费的底层逻辑是对人的关怀。因此,要想实现从"物有所值"到"心有所属",抱着"赚快钱"的思路 搞噱头、博眼球是行不通的。精准洞悉人们内心的"情绪褶皱",以更多巧思和匠心推出具有人文内核和 情感内涵的产品和服务,才是经营主体抓住情绪消费机遇的制胜之道。 同时也要看到,推动情绪消费实现长期健康发展,也有赖于构建更清朗、友好的消费环境。情绪价 值通常难以量化,往往缺乏明确的行业标准和定价规范。虚假宣传、价格 ...
施罗德基金:下半年市场“股债双牛”,有色、新消费、AI硬件机会活跃
华尔街见闻· 2025-07-29 16:08
下半年国内市场展望 - 施罗德投资分析认为下半年国内市场有望呈现"股债双牛"格局 权益市场以新经济结构性机会为主 债券市场呈现"慢增长 低通胀 低利率"的资产荒行情 [1] - 基于全球经济衰退概率下降的判断 施罗德投资集团近期调升股票评级 A股市场流动性偏宽松 决策层重视股市对公众信心和消费的影响 [1] 行业板块投资机会 周期与工业制造 - 周期板块短期关注有色金属结构性机会 但全面共振需等待宏观需求明显改善 [1] - 工业制造板块整体稳定 汽车价格战是主要扰动因素 整车企业估值合理 零部件板块受主题轮动影响出现调整 [1] 消费板块 - 消费板块呈现新旧分化 潮玩出海成为新亮点 新消费领域活跃 传统消费仍处调整阶段 市场风格偏向结构性机会 [1] 科技板块 - 科技板块将出现海内外分化格局 海外算力需求持续超预期是核心亮点 重点关注GPU供应链 光模块及高带宽存储等受益于全球AI基础设施建设的硬件环节 [2] 债券市场与资产配置 - 中国经济加速转型 政策推动消费和科技成为新增长点 已步入低利率环境 大类资产配置和多元化投资成为核心思路 [2] - 下半年可关注固收+ 权益资产 海外短债和黄金的配置 以分享中国经济转型期红利 [2]
警方查获千万元山寨LABUBU,泡泡玛特回应“一娃难求”
新京报· 2025-07-29 15:41
案件侦破 - 上海徐汇警方捣毁一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犯罪团伙,查获假冒潮玩玩偶5000余件,涉案销售金额1200余万元 [1] - 犯罪团伙自2024年11月起未经官方授权私自仿制热门潮玩,采取玩偶和包装分离运输方式 [2] - 犯罪嫌疑人汪某等8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警方将继续追查上游生产企业和其他售卖网店 [2] 假冒手段 - 犯罪团伙根据正品潮玩1:1定制仿冒品,使用假防伪贴进行加工 [2] - 为逃避打击,团伙要求员工不在社交平台透露公司信息和地址 [2] - 抽样检测显示查获的5000余件玩偶均为假货 [1] 公司应对措施 - 泡泡玛特表示只能为官方渠道购买的产品提供售后服务,无法鉴定第三方渠道产品 [3] - 公司鼓励消费者避免在非官方渠道购买,法务团队持续打击售假网店 [3] - 截至2025年7月,毛绒玩偶月产能已达过去一年的十几倍,第三代产品已开始预售 [3] 行业现状 - 热门潮玩LABUBU市场需求旺盛导致"一娃难求"现象 [1] - 假冒潮玩产业链已形成定制、包装、销售完整链条 [2] - 平台众多导致售假网店层出不穷,打击难度大 [3]
5000多只假Labubu被查获!上海警方揭秘高仿产业链
第一财经· 2025-07-29 14:01
假冒潮玩案件 - 上海市徐汇区警方捣毁一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犯罪团伙,查获假冒潮玩玩偶5000余件,涉案销售金额1200余万元 [1] - 案件涉及泡泡玛特旗下热门潮玩Labubu,假冒产品外观种类、商标品名等均与正品相同 [1][3] - 犯罪团伙自2024年11月起未经授权1:1定制仿冒品,采取玩具和包装分离运输方式,并在社交平台发布广告 [3] 犯罪手法 - 网店实际经营人汪某以日常销售活动为掩护,暗中从事定制、包装、销售假冒品牌潮玩业务 [3] - 如有客户强调要真货,汪某会自行采购假防伪贴进行加工 [3] - 犯罪团伙成员包括汪某、吴某等8人,分别在住处和公司被抓获 [3] 消费者辨别真伪方法 - 防伪标识验证次数应为第一次,若显示两次或以上可能为假货 [5] - 正品彩盒上有泡泡玛特专属防伪贴纸 [5] - 产品底部有Logo钢印标识,可通过扎染工艺细节判断 [5]
泡泡玛特王宁:男生只能买出一个爱好,但女生能买出一个产业
搜狐财经· 2025-07-29 14:01
泡泡玛特发展历程 - 2010年在北京中关村开设首家线下零售店泡泡玛特,初期定位为"高端十元店",售卖首饰、箱包等杂货但遭遇经营困境[12][13] - 2012年获得天使投资人麦刚200万元投资,资金用于扩张至4家门店实现规模效应[14][15] - 2014年拿下日本Sonny Angel中国代理权,该IP贡献门店1/3营收,促使公司聚焦潮玩赛道[16] - 2016年签下香港设计师王信明创作的Molly独家授权,推出星座系列盲盒,用户群体转向女性占比超70%[20][21] - 2020年港交所上市首日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成为"盲盒第一股"[24] 核心商业模式 - 商业模式从渠道商转型为IP运营商:签约潜力设计师获取独家授权→基于市场反馈完善设计→通过盲盒形式销售[20] - 盲盒机制创造消费粘性:首款Molly星座系列盲盒引发收集热,隐藏款溢价刺激复购[21] - 供应链创新:开创搪胶毛绒工艺解决传统毛绒玩具变形问题,Labubu系列因此成为爆款[26] 全球化扩张 - 东南亚市场:2024年泰国旗舰店单日营业额破千万,与本地艺术家合作推出THAI SMILE限定系列,东南亚门店达数十家[28] - 欧美市场:巴黎卢浮宫快闪店联动艺术IP,伦敦哈罗德百货联名款1小时售罄,西班牙门店引发排队现象[29] - 本土化策略:海外团队90%为当地员工,越南设厂构建全球供应链,2024年海外营收50.7亿元同比增375.2%[29][30] 爆款IP运营 - Labubu成为全球顶流IP:2024年洛杉矶首发引发提前3天排队,限量款二手市场溢价达5万元,贝克汉姆等明星带货[24][26] - IP设计特点:北欧精灵+恶魔尖牙+毛绒触感的矛盾结合,打破传统萌系形象[26] - 营销组合:社交媒体动画短片传播、线下主题活动、明星效应(BLACKPINK成员Lisa等)推动破圈[27] 行业挑战 - 供应链压力:Labubu全球爆红导致产能不足,正持续扩充产能但坚持严格品控[33] - 盲盒机制争议:隐藏款二手溢价超30倍,拍卖价达108万元,被质疑助长赌徒心理[34] - IP孵化不确定性:爆款依赖明星效应和偶然性,文化内涵深度较迪士尼等传统IP仍有差距[34] 创始人特质 - 商业理念融合艺术与理性:早期提出"尊重时间,尊重经营",强调10年周期打磨产品[16][17] - 创业基因:大学期间通过售卖军训光盘赚数万元,开设格子铺月入1万元展现商业敏锐度[9][11] - 管理哲学:CEO只关注战略顶层和细节执行,中间环节充分放权给团队[36]
港股周报(2025.07.21-2025.07.25):阿里发布Qwen3-Coder,持续看好AI在应用侧的商业化进展-20250729
天风证券· 2025-07-29 13: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持续看好模型迭代性能与性价比提升下AI在应用侧的商业化进展 [2] - 看好头部主机厂【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小米集团】,建议关注激光雷达【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和芯片提供商【地平线】 [3] - 建议把握港股IP经济板块新消费公司IPO、暑期消费旺季及财报窗口期的结构性机会 [3] - 建议持续关注互联网、消费、智能驾驶、加密货币的产业趋势机会 [4] 公司财报与新闻 - 阿里云发布Qwen3 - Coder,Qwen3 - Coder - 480B - A35B - Instruct拥有480B参数激活35B参数的MoE模型,原生支持256K token上下文并可扩展到1M token,在相关任务上取得开源模型SOTA效果,可与Claude Sonnet4媲美 [2][7] - 腾讯云发布CodeBuddy AI IDE,支持自然语言对话驱动开发,集成国际及国产模型,能自动完成从产品构想到上线部署整套流程 [2][8]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800余家企业参展,展出3000余项前沿展品,包括知名人工智能创业企业、具身智能企业、AI算力企业及互联网大厂 [2][9] 港股市场综述 香港市场 - 给出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恒生港股通指数走势(20200107定基数100)、港股主要指数涨跌幅、恒生综合行业指数涨跌、港股科技股本周涨跌幅、中美科技公司估值对比等图表 [11][13][15] 南向资金 - 本周港股通5个交易日共净买入295.66亿元,年初至今净买入7654.18亿元,为2024年全年净买入的102.87% [1] - 给出最近30个交易日港股通净买入、港股通累计净买入、本周南向资金净流入前10个股等图表,本周南向资金重点加仓盈富基金、中国人寿、中芯国际等 [1][20][22]
上海警方捣毁一销售假Labubu犯罪团伙 涉案金额1200余万元
快讯· 2025-07-29 11:55
案件概述 - 上海市徐汇区警方捣毁一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犯罪团伙 [1] - 查获假冒潮玩玩偶5000余件 [1] - 涉案销售金额1200余万元 [1] 案件背景 - 2025年3月接到辖区一知名潮玩企业报案 [1] - 消费者反映在网上购买到假冒热门潮玩 [1] - 假冒产品外观种类、商标品名等均与正品相同 [1] 涉及企业及产品 - 案件所涉企业为泡泡玛特 [1] - 假冒玩偶多为"一娃难求"的Labubu系列 [1] 案件调查 - 经专业机构鉴定确认产品非企业授权委托加工生产 [1] - 相关售卖网店存在售假嫌疑 [1]
情绪价值消费时代开启?老铺黄金、泡泡玛特们上半年业绩迅猛高增
新浪财经· 2025-07-29 10:42
老铺黄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达22.3亿至22.8亿元,同比增长279%至288% [1] - 上半年含税收入预计达138亿至143亿元,同比增幅240%至252%,超过2024年全年166%的增长率 [2]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品牌影响力扩大和产品持续优化推新迭代,定位高端古法黄金珠宝,工艺复杂程度是普通金饰的数十倍 [2] 老铺黄金渠道拓展 - 采用全直营模式,截至去年6月底仅有33家门店覆盖14个城市,今年上半年已入驻30余家头部商业中心并在新加坡开设海外首店 [3] - 新开门店的业绩贡献尚未完全显现,预示着下半年的增长潜力 [4] - 线上渠道表现惊人,"618"期间天猫旗舰店成交额突破10亿元,成为淘宝天猫珠宝饰品行业首个破10亿品牌 [4] 泡泡玛特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期营收137亿元,净利润41亿元,相比去年上半年45.58亿元营收和9.21亿元净利润展现惊人增长 [5] - 调整后溢利增速预期不低于350%,收入增长不低于200% [1] - 增速相比一季度(165%-170%)还在提升,打破市场对高基数下增长放缓的预期 [5] 泡泡玛特全球化战略 - 海外门店数量已超180家(含快闪店),较2024年底净增近50家 [5] - 今年4月启动架构调整,设立大中华区、美洲区、亚太区、欧洲区四大区域总部,推动本地化决策 [5] - 海外收入将首次超越国内市场,核心地标门店成为征服全球年轻人的"桥头堡" [5] 泡泡玛特IP与线上表现 - Labubu第三代产品全球发售引发多国抢购狂潮,薄荷色Labubu拍卖价达108万元,隐藏款溢价26倍 [6] - Labubu带动泡泡玛特App登上美国APPSTORE购物榜第一,公司入选《时代》周刊"全球100家最具影响力企业" [6] - TikTok Shop美区年中促单日直播GMV突破500万美元,刷新美区直播纪录 [6] 情绪消费趋势 - 消费者从追求实用价值转向寻求情感满足和文化认同 [8] - 老铺黄金的古法工艺承载文化传承,高昂客单价证明消费者愿意为文化认同支付溢价 [8] - 泡泡玛特抓住社交货币密码,IP产品成为跨越国界的"社交连接器",满足情感归属和社区认同需求 [8] 资本市场观点 - 花旗重申老铺黄金"买入"评级,目标价1084港元,现价对应2025年预测市盈率仅25.1倍 [9] - 摩根大通给予泡泡玛特"增持"评级,目标价340港元,看好2025-2027年销售、盈利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达52%和66% [9] - 信达证券预测泡泡玛特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达94亿、149亿和205亿元 [10] 未来发展 - 老铺黄金新加坡首店表现超预期,开启品牌出海征程 [11] - 泡泡玛特成立电影工作室筹备《LABUBU与朋友们》,将潮玩IP推向内容产业 [11] - 两家企业增长曲线或将更加陡峭,为情感体验付费的消费新时代拉开帷幕 [11]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教授黄生:贸易战变局下中国企业出海的破局之道与全球化路径|2025出海大会
36氪· 2025-07-29 10:40
大会概况 - 2025「以"匠心"至"世界"」出海大会将于7月25日在杭州钱塘君澜大饭店举办,聚焦全球化与出海领域 [1] - 大会设立主会场及分会场"投资金砖"-国别合作对接会,主会场分为"不确定中确定"和"在全球做生意"两大篇章 [1] - 大会涵盖消费、科技、电商、金融、新能源等热门领域,包含10余主题演讲、5场圆桌对话与East Forward 2025出海全球化创新名册发布环节 [1] 贸易战分析 - 全球化的本质是分工合作,但原有模式难以持续,美国劳动阶层不满,中国希望向价值链上游迈进 [6] - 美国越来越"中国化",需解决供给端问题,推动制造业回流,但低端制造业继续外流,高端制造业就业岗位增加 [7] - 中国越来越"美国化",需解决需求端问题,培育中产阶级,转变投资重于消费的理念 [8] 中国企业出海现状 - 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报告出海收入的公司占总数的2/3,主要分布在中高端制造业领域 [9] - 过去20年,出海收入占比增长50倍,A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仅增长20倍,海外业务涨幅远超国内 [9] - 海外业务在中国上市公司总收入中占比为13%,低于美国标普500跨国公司的40% [9] 中国企业出海研究 - 研究覆盖中欧EMBA校友企业,包括比亚迪、吉利、联想、华为等老牌企业及"生而全球化"的新兴企业 [10] - 成功出海企业拥有清晰战略,明确目标、优势与劣势,合理规划投入期和风险容忍度 [13] - 企业注重本地化策略,如泡泡玛特针对不同国家文化开发特色产品,米哈游根据当地文化设计游戏角色 [14] 出海模式与挑战 - 早期企业以并购方式出海,现转向本地建厂、本地化经营模式,部分企业采用技术授权或合资模式 [11] - 企业面临人才招聘与管理、跨文化管理、合规和法律风险等挑战,短期内难以快速获利 [15] - 成功关键要素包括产品和技术的差异化优势、深度本地化能力及长期战略耐心 [15] 行业案例 - 潮玩行业代表泡泡玛特在全球市场表现出色,LABUBU系列产品在伦敦受欢迎 [11] - 新能源行业部分企业探索技术授权模式,将当地产能出售给当地企业,保留股权 [11] - 游戏企业米哈游根据当地文化设计游戏角色,类似迪士尼在中国融入祥云元素 [14]
Labubu爆火、泡泡玛特业绩大增,市场为何不买账?|智氪
36氪· 2025-07-29 08:02
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营收增速不低于200%,净利润增速不低于350%,但股价不涨反跌,市场反应与业绩表现背离 [4] - 股价调整反映市场从"业绩驱动"转向"预期博弈",对高估值和单一IP依赖的可持续性存疑 [3][7][10] - 海外扩张成为核心增长引擎,2025年海外营收大概率超过国内,单店效益和定价优势显著 [15][16][22] 业绩与估值分析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超136亿元(+200%),净利润超40亿元(+350%),创上市以来最强表现 [4] - 动态市盈率约40倍(全年净利润80亿元推算),滚动市盈率50倍,处于历史中枢偏上水平 [8] - 历史PE(TTM)中位数49.32倍,2025年3月财报后PE一度突破百倍,7月业绩预告后回落至50倍 [8][9] - 当前估值隐含未来3-5年需维持40%-50%利润复合增速,市场对持续高增长存疑 [9][29] 单一IP依赖风险 - Labubu系列2024年销售额超30亿元占营收23%,2025年上半年估算贡献36-60亿元(占营收26%-44%) [10][11] - 对比Molly系列占比从2019年27%降至2020年14.2%,爆款IP生命周期存在不确定性 [11][12] - 业绩爆发高度依赖Labubu,缺乏新IP接力证据,导致估值承压 [10][12][29] 海外市场扩张 - 2021-2024年海外收入复合增速750%(内地28%),2024年海外门店130家贡献30.71亿元营收 [15][16] - 海外单店收入为国内3倍,欧美售价高20%(如德国Molly盲盒143元vs国内90-120元) [16][17] - 2025年计划新增100家海外门店(截至7月已完成30%),重点布局北美(美国门店从23家增至43家)和欧洲 [24] - 东南亚/欧美潜在客群达7.45亿人(与中国相当),高定价+低门店密度支撑增长空间 [25][26] 未来展望 - 短期股价或横盘震荡,等待业绩持续性验证,但估值已反映部分悲观预期(2027年前瞻PE 22倍vs行业平均25倍) [29][30] - 需观察Labubu热度延续性及新IP孵化能力,同时跟踪海外门店扩张进度 [12][24][29] - 若业绩持续超预期,可能重回"业绩驱动"逻辑链,但当前处于预期消化阶段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