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业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机构大显身手 做种业振兴坚实后盾
证券日报· 2025-07-13 23:44
种业振兴政策支持 - 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种业振兴推进会,要求加快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支撑 [1] - 种子被视为农业的"芯片",种业振兴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产业链现代化 [1] - 金融行业正通过多种创新形式加大对种业支持力度 [1] 金融支持种业发展 - 农行定陶支行向山东菏泽市定陶区种子公司提供300万元和190万元"农担贷",支持种子收购和生产 [2] - 农行定陶支行累计发放贷款1700万元支持种业公司收购原种、培育良种 [2] - 农业银行出台多项支持种业振兴的金融服务方案和政策,建立差异化支持体系,推广六大服务模式 [3] 保险助力种业发展 - 人保财险从1980年代开始在湖南开展杂交水稻制种保险,现已扩展到多地域、多品种和全产业链 [4] - 人保财险2024年5月推出全国首款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保险,为10家保护单位提供风险保障 [4] - 人保财险与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农技中心合作建设400亩核心示范区和5万亩辐射区的良种推广示范方 [4][5] 金融创新服务模式 - 金融机构提供贯穿种业研发、育种、销售全产业链的金融支持 [5] - 人保财险采用"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新模式,运用大数据和卫星遥感技术提供全链条风险保障 [5] -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种业发展各环节,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 [5]
光大证券农林牧渔行业周报:6月猪企销售月报解读-20250713
光大证券· 2025-07-13 17: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农林牧渔行业评级为买入(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政策指引下猪价预期转好,产能周期底部渐明,生猪养殖板块有望开启长周期盈利上行期;生猪存栏回升提振后周期板块需求,业绩逐步回升;粮价上行趋势确立,种植&种业基本面向好;宠食行业增量、提价逻辑持续落地,龙头企业成长持续兑现 [3][68] 各部分总结 6月猪企销售月报解读 - 出栏量:13家上市猪企合计出栏生猪1626.81万头,环比+2.65%,同比+47.55%;商品猪出栏总量约1354.49万头,环比+3.30%,同比+43.36%;仔猪出栏总量约268.89万头,环比-1.90%,同比+74.14% [2][13] - 出栏价格:6月行业出栏均重等数据下降,去库存背景下猪价下跌,大部分上市公司商品猪销售价格环比跌幅在3%以内,同比下跌约20%,多数企业出栏均价维持在14 - 15元/公斤 [2][14] - 出栏均重:已公布6月销售情况的10家企业商品猪出栏均重算术均值为125.06公斤,环比-0.77kg,多数上市公司6月出栏均重下降,绝对水平低于4月 [2][17] 本周行情回顾 行业表现 - 本周(2025/7/7 - 2025/7/11)申万农林牧渔指数周上涨1.09%,与上证综指持平,跑赢沪深0.27个百分点;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动物保健/种植业/渔业/饲料涨跌幅分别为+2.60%/+2.23%/+0.86%/+0.78%/-0.37%/-3.33% [19] 个股表现 - 本周农林牧渔板块市值70亿元以上个股中,涨幅前五为圣农发展、安德利、牧原股份、益生股份、新希望;跌幅前五为乖宝宠物、中宠股份、海大集团、神农集团、生物股份 [23] 重点数据追踪 生猪——去库存阶段 - 7月11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14.81元/kg,周环比下跌3.52%,15公斤仔猪均价31.89元/公斤,周环比上涨1.79%;商品猪出栏均重129.03kg,周环比上升0.39kg,全国冻品库容率14.31%,环比上升0.08pct [1][28] 白羽肉鸡——供强需弱 - 截至7月11日,白羽肉毛鸡价格6.24元/公斤,周环比下跌7.56%,鸡苗价格0.99元/羽,周环比下跌27.21% [37] 黄羽肉鸡——需求淡季 - 截至7月6日,中速鸡价格5.01元/斤,环比下跌0.4%,高温暴雨、农忙季致终端消费低迷、行情低迷 [45] 饲料板块 - 截至7月11日,玉米现货均价2421.57元/吨,环比下降0.60%;豆粕现货均价2914.86元/吨,环比下降0.05%;小麦现货均价2445.5元/吨,环比下降0.23% [48] 大宗农产品 - 截至7月11日,国内天然橡胶期货价格14385元/吨,周环比+2.20%;青岛地区橡胶库存62.5万吨,周环比+0.03万吨 [66] 投资建议 - 生猪养殖板块推荐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巨星农牧、神农集团;后周期板块关注海大集团、瑞普生物;种植链关注苏垦农发、北大荒、海南橡胶、秋乐种业、隆平高科、登海种业;宠物板块关注乖宝宠物、中宠股份、佩蒂股份等 [3][68]
USDA月度供需报告点评:全球玉米及小麦需求缺口持续扩大,大豆供应宽松-20250713
招商证券· 2025-07-13 11: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月USDA报告延续大豆丰产预期,小幅下修2025/26年全球玉米、小麦产量预期,但较上年度仍有显著增产;需求逐步释放,新季全球玉米、小麦需求缺口进一步扩大、大豆供应仍显宽松,看好国际玉米&小麦价格走势 [15] - 在全球极端气候频发、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农产品供需存在区域及结构上不平衡背景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看好种植端及种业景气,重视粮食安全;转基因玉米产业化扩面提速,或将带动种业行业规模扩容、格局重塑,研发型龙头种企有望受益,推荐隆平高科、大北农、登海种业 [15] 各品类情况总结 玉米 - 全球需求向好,产需缺口较前值扩大,本月报告下修2025/26年全球玉米产量预期约232万吨至12.64亿吨,较上年度增加3.1%,较前值收窄约0.18pct;预计2025/26年全球玉米总需求将达创纪录的12.76亿吨,对应产需缺口扩大至1210万吨;预计2025/26全球玉米库销比约21.3%,较上年度下滑约1.3个百分点,较前值下滑约0.25pct;本月报告利好国际玉米价格 [2] - 本月报告下修美豆产需预期,贸易预期维持前值不变,预计25/26年美国玉米产量将减少1.15亿蒲式耳,较前值收窄约0.73%,较上年度增加约5.6%;下修2025/26年美国玉米总需求量约0.39pct至3.23亿吨(yoy+1.4%),下修饲用需求约0.85pct至1.49亿吨(yoy+3.1%);预计2025/26年美国玉米期末库销比约10.8%,较上年度扩大约2.02个百分点,较前值下降约0.55pct [3] 小麦 - 新季小麦预期增产,需求缺口持续扩大,预计25/26年度全球小麦延续增产,本月报告下调2025/26年全球小麦产量预期约4万吨至8.09亿吨,较上年度增加约1.1% [8] - 消费方面,本月报告调增25/26年全球小麦总消费80万吨至8.11亿吨,较上年度增加约82万吨,同比增加约0.6%,对应产需缺口扩大至207万吨(前值为121万吨) [8] - 贸易方面,预计2025/26年度全球出口量为2.13亿吨,比上年度增加约647万吨;预计2025/26全球小麦库销比约32.3%,较上年度下滑约0.46pct,较前值收窄约0.19pct [8] 大豆 - 美豆国内需求向好,新季全球供应仍显宽松,本月同步调增全球大豆产需预期,供应仍显宽松,本月报告上调2025/26年乌克兰大豆产量预期,进而调增全球产量预期约86万吨至4.28亿吨,同比增加约1.4% [10] - 本月报告上修全球2025/26年度大豆压榨量预期值约110万吨至3.68亿吨,较前值扩大约0.31pct;下修2025/26年度全球大豆出口量约80万吨至1.88亿吨,较前值收窄约0.42pct;下修2025/26年度全球大豆进口量约80万吨至1.86亿吨,较前值收窄约0.43pct;预计2024/25年全球大豆期末库销比为29.7%,较上年度下滑约0.94%,较前值扩大约0.11pct [10] - 本月美豆产量及出口预期下降,压榨量预计增加,本月报告下调2025/26年美豆产量预期约14万吨至1.18亿吨(yoy - 0.7%),较前值下滑约0.12pct [11] - 需求端来看,本月报告调增2025/26年度美国大豆压榨量约136万吨至6913万吨(yoy + 5%),较前值扩大约2pct;预计2025/26年全球大豆总需求为7212万吨(yoy + 5.2%);预计2025/26年美豆出口量为4749万吨(yoy - 6.4%),较前值减少3.9pct;预计2025/26年美豆期末库销比约7.1%,较前值扩大约0.37个百分点 [11]
朝着封关运作“冲锋”
经济日报· 2025-07-12 06:21
海南自贸港发展概况 - 海南自贸港自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现代产业升级加速,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 [1] - 2020年海南省企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933亿元,2024年增长至2776.5亿元,增幅显著 [1] - 海南备案外贸企业数量从2020年底的7969家增至2024年5月的超7.7万家,增长9.7倍 [1] 海关政策与产业支持 - 原辅料、自用生产设备、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三张清单累计进口货值226.9亿元,减免税款43.2亿元 [1]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实施后内销货值约100.3亿元,免税约8.4亿元,覆盖医药、珠宝、石化等行业 [1] - 海口海关推出5项全国首创性便利化措施,监管引进珍稀种质资源上千批次,支持"南繁硅谷"建设 [2] 口岸营商环境优化 - 海口海关出台22条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措施,推动进口直航通关时长降至2.92小时,位列全国前列 [3] - AEO海关高级认证企业数量从2022年年中的28家增至目前的112家,增长显著 [3] - 建立"基层吹哨、职能报到"快速响应机制,累计解决20余个疑难问题 [3] 封关运作准备 - 海口海关完成10个"二线口岸"建设验收,4个封关运作保障重点项目投入使用 [4] - 海关监管办法、加工增值征管办法2项核心政策报审通过,29项配套制度准备就绪 [4] - 构建智能风控体系,建立九大类风险甄别模型,强化生物安全联防联控机制 [4]
安徽农业大学:产教融合搭建学生就业“立交桥”
中国青年报· 2025-07-11 18:50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安徽农业大学改革学科专业调整机制,新增生物育种科学、智慧农业等8个专业,形成多学科融合发展的专业结构[1] - 学校73.91%的专业直接服务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需求,重点布局生物育种、智能农机装备等交叉学科[2] - 与荃银高科等企业构建"在校学习-实习-就业"全链条协同育人生态,缩短学生入职培训周期[2] 校企合作实践 - 农学院与荃银高科深度合作,2025届毕业生杨森林等10余人提前签约就业,企业评价学生"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1] - 开设"皖垦创新班"定向培养33名本硕生,实现"农垦特色课程+岗位实践"学分互认[5] - 与283家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设立生物类创新实验班、通威班等特色班级[6] 就业能力提升体系 - 近3年培养2.6万余名毕业生,68.6%扎根基层一线,74.37%留皖就业,475人赴西部发展[1] - 建设8大综合试验站、128个科技小院作为实践基地,学生通过蓝莓培育等实战提升技能[4] - 配备514名校内外导师,开设职业规划课程,企业导师参与授课强化实战能力[3][6] 产教融合项目 - "江淮园艺"科创领航班配备国家级人才团队,137名学员参与"项目+团队+育人"深度融合[6] - 与老乡鸡集团合作开办"新农人创新班",培养现代农业复合型人才[6] - 2023年举办29场大型招聘会、219场企业宣讲会,拓展就业渠道[5]
从海外到海南 一株草莓苗的极速通关路
海南日报· 2025-07-10 09:50
通关效率提升 - 海南创新推出进境跨关区附条件提离种苗快速通关模式,实现种苗从国内主要入境口岸到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通关,通关时间从15天压缩至1至2天,效率提升超九成[2][4] - 新模式下种苗存活率从损耗过半提高到95%以上[4] - 该模式为全国首创,成为吸引种业企业汇聚海南的关键利好[4] 企业运营优化 - 海南芙锐思作为首批政策受益企业,进口草莓苗通关时间和存活率显著改善[2][4] - 公司从河南迁至三亚,主要看中海南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的"软环境"优势[2] - 企业利用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的专业隔离苗圃,解决生产场所不足问题[7] 政策创新突破 - 海南实施"进境植物品种隔离检疫同步开展DUS测试"新政,将新品种权申请周期从540天缩短至360天,减少1个生长周期[6][7] - 海关联合农林部门推出隔离检疫圃考核互认机制,实现农业农村、林业、海关三方资源互补[7] - 海南自贸港农业植物新品种审查协作中心提供靠前服务,加速新品种上市进程[7] 行业数据增长 - 2023年上半年海南引进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86批次,数量同比增长7.5%[7] - 引进种质资源货值达3.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4倍,涵盖玉米种子、草莓苗、高粱等多品类[7] - 预计首批采用新政策的草莓苗将于2023年9月完成测试进入市场[8]
【宝鸡】科技创新中的宝鸡突围
陕西日报· 2025-07-10 07:56
农业科技创新 - 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培育的"宝椒29号"辣椒品种具有开花早、株型集中特点 亩产达600公斤干椒 且色泽红润 香气独特 [1] - 该院研发的"宝豆1519"和"宝豆10号"大豆品种颗粒饱满 蛋白质含量高 农户种植160亩实现21.7万元利润 [1] - 采用近红外线品质分析仪等技术 将良种选育周期从10年缩短至3-5年 目前承担30余项国家及省市科研项目 [2] 化工新材料发展 - 瑞科材料是国内精细化工领域贵金属催化剂主要生产商 拥有数百种催化剂产品 覆盖医药 农药 液晶材料等应用场景 [2] - 公司通过自主设计精密设备实现催化剂性能评价 打破欧美垄断 已获36项发明专利 参与制定40余项行业标准 [4] - 重点布局贵金属催化剂绿色循环再生技术 完善产业链并推动下游产业低碳发展 [4] 区域产业升级战略 - 宝鸡市将种业创新作为农业新质生产力核心 加强新品种培育推广 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4] - 通过企业培育 产业集聚 创新驱动等全方位措施 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4]
敦煌种业: 甘肃省敦煌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00:10
本期业绩预告情况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00万元左右,同比增加2,360.17万元,增幅75.17%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000万元左右,同比增加2,774.27万元,增幅124.65% [1] 上年同期业绩情况 - 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39.83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25.73万元 [1] - 2024年半年度每股收益为0.0595元 [2] 本期业绩预增原因 - 公司调整优化种子产业销售策略,通过精准市场定位和有效推广活动,优势自有品种销售显著增长 [2] - 公司强化费用管控,降低各项成本费用支出,推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提升 [2]
守护农业“芯片”!走进种子“诺亚方舟”
新华社· 2025-07-09 23:27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 -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于2021年建成,总保存规模达150万份,远超旧库40万份的设计容量 [2][3] - 新库采用现代化技术,包括二维码、条形码标识种子身份信息,以及机械臂、传送带、"蜘蛛手"等自动化设备进行种子存取 [2][4] - 新增试管苗库、超低温库和DNA库,可为不同特性的作物提供定制化保存方案 [4] 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 - 2021年启动的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到一批优异资源,如西藏海拔4750米的耐寒青稞和山西高钙"珍珠玉米" [3] - 采用CT扫描、电子传感器和光谱等无损检测技术进行种子质量检测,替代传统人工检测方式 [4] - 自动化系统使库房可利用空间从3-4米提升至10多米,大幅提高存储效率和节省人力 [4] 国家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发展 - 中央2021年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种质资源保护是核心内容 [2] - 国家已建成农作物和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正在建设世界单体最大的畜禽种质资源库 [5] - 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化平台将于年内上线,促进资源有序共享 [5] - 目前国家保存资源的基因型、表型鉴定比例分别超过60%和30%,为AI智慧育种提供数据基础 [5]
学习手记丨一粒种子的分量
新华社· 2025-07-09 22:03
种业振兴国家战略 - 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明确推动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迈进的路线图[4] - 种源安全被提升至国家安全战略高度,强调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4] - 种业关系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和百姓生活,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4][6] 种业发展历史沿革 - 早期基层经历使领导人对良种培育产生深刻认知,包括梁家河插队学习制种知识、正定考察美国种子公司等[5] - 在地方任职期间持续推动种业实践,如厦门引进推广良种、宁德推进大黄鱼人工育苗技术[5] - 民间经验"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等加深对种业重要性的理解[5] 现代农业种业布局 - 强调良种是农业现代化核心条件,需将种子自主权牢牢掌握[6] - 生物育种被明确为发展方向,要求加快产业化步伐[6] - 2023年考察广东海水养殖种子基地,指出种业是现代农业渔业基础[7] - 2024年甘肃考察提出加强苹果品种保护培育,扩大特色产业规模[7] 种业创新攻坚方向 - 海南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被赋予"养育中华民族战略意义"的定位[8] - 当前阶段需推动种业振兴行动纵深发展,加速种业创新突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