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

搜索文档
深圳参与制定三千余项国际标准(神州看点)
人民日报· 2025-08-07 06:49
深圳企业国际标准制定参与概况 - 深圳市企事业单位累计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379项 覆盖光伏 无人机 基因检测 石墨烯等多个产业领域 [1] - 深圳企业通过国际标准制定提升国际竞争力 华为 比亚迪 大疆等企业凭借实力开拓国际市场 [1]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国际标准实践 - 公司主导及参与制定8项新能源与新材料国际标准 另有5项国际标准正在推进中 [3] - 2017年申请的石墨烯国际标准获IEC立项 2020年发布实施 填补领域空白 [3] - 联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向IEC申请研制石墨烯国际标准 [1] 美团无人机国际标准突破 - 2022年5月联合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与日方团队牵头《无人机感知与避障系统》国际标准立项 2025年5月完成发布 [4] - 2019年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航空航天器技术委员会无人机系统分技术委员会 着手准备感知与避障国际标准制定 [3] 比亚迪与华为国际标准贡献 - 比亚迪2018年参与制定的电动汽车安全全球技术法规在联合国世界车辆协调论坛通过 系中国首次作为主要牵头国全程主导的全球技术法规 [5] - 华为2023年向全球标准组织贡献近1.2万篇标准提案 在5G承载网架构制定中发挥引领作用 [5] 深圳国际标准制定支撑体系 - 政策 资金 人才支持体系完善 主动组织国际标准化活动并搭建对接平台 [5] - 市场监督管理局支持协调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参与标准化组织 [5]
美学者哀叹:到底怎么输给中国的,回看60年就知道了
观察者网· 2025-08-01 12:22
中国外贸总体表现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同比增长9.5%占出口总值60% [1] - 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20% "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12.7% [1] 新三样出口结构 - 1-4月新三样进出口总额493.5亿美元同比增长3.1% [16] - 出口475.7亿美元同比增长5.3% 进口17.8亿美元同比下降33.5% [16] - 新三样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4.1% 拉动出口增长0.22个百分点 [16] - 锂离子蓄电池占出口45.1% 电动载人汽车占36.7% 太阳能电池占18.2% [17] - 锂电占比上升6.8个百分点 电动汽车占比上升1.4个百分点 太阳能电池占比下降8.2个百分点 [17]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 2010年中美电动汽车销量均超1000辆 2023年美国销量120万辆中国达640万辆 [5] - 中国政府投入约2310亿美元推广电动汽车 [5] - 实施购车补贴 免征购置税 电车专属车牌等优惠政策 [5] - 本土制造商享受税收减免 建厂审批加速等产业扶持 [5] 锂离子电池产业格局 - 中国占据全球85%电池电芯产能 [8] - 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占全球市场份额94% [8] - 2010年代中国向电池技术研发制造投入数十亿美元 [7] - 同步投资钴 镍 石墨等关键矿产加工环节 [7] 太阳能产业发展历程 - 中国在新型太阳能发电产能投资达500亿美元 [13] - 占据全球太阳能供应链80%份额 [13] - 全球前十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中8家来自中国 [13] - 1978年全球95%太阳能产业集中在美国 [11] - 1980年代美国太阳能预算被削减85% [11] 产业成功因素分析 - 政策稳定性与新技术应用推广是关键成功因素 [1][4] - 技术成功需要结合技术机遇与市场机遇 [2] - 中国推动消费者接纳新技术同时鼓励制造商生产 [1] - 通过市场多元化 技术升级创新 全球化布局增强韧性 [16]
可再生能源vs化石燃料,谁将主导未来?
天天基金网· 2025-07-30 19:30
可再生能源发展对比 - 202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3388Twh,占全国总发电量34%,美国仅为1039Twh占比24%,中国在太阳能(834Twh)、风电(992Twh)、水电(1354Twh)、生物质能(208Twh)四大领域全面领先美国,领先幅度分别达175.25%、118.98%、473.73%、342.55% [1][2] - 中国最新启动的雅砻江水电项目投资1.2万亿元,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上海加深圳2024年用电量总和,可替代9000万吨标准煤,占全国2035年清洁能源目标的10% [3] - 中国可再生能源占比从2010年18.69%提升至2024年33.64%,14年间增长约15个百分点,全球十大光伏电站均在中国,新疆单体光伏电站发电量超过某些国家全国需求 [8] 电动车与电池产业 - 2024年中国电动车出口额380亿美元是特斯拉120亿美元出口量的3倍,锂离子电池出口额650亿美元是美国30亿美元的22倍,欧盟为主要出口市场 [4][6] - 中国L2+智能驾驶渗透率65%、城市NOA预装率83%,远超美国40%渗透率,2025年被视为智能驾驶元年 [6] - 宁德时代推出5分钟快充电池系统,中国累计绿色低碳专利超70万项占全球总量过半,比亚迪匈牙利工厂产能将达大众德国工厂两倍 [6][8] 政策与基础设施差异 - 中国2025年将建成300万公共充电桩实现高速公路换电站全覆盖,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延续至2027年,而美国充电桩普及率低且7500美元联邦税收抵免将于2025年9月30日后取消 [4] - 特朗普政府通过"美丽能源法案"取消电动车补贴,美国燃油车文化根深蒂固,2024年原油出口1170亿美元、天然气420亿美元、煤炭150亿美元,分别是中国的138倍、14倍和15倍 [4][7] - 美国政策反复性显著,如卡特总统1979年安装的白宫太阳能系统被里根拆除,特朗普全面逆转拜登新能源政策,而中国政策具有连贯性如"双积分"制度 [8] 全球产业布局 - 中国在匈牙利建设80亿美元电池厂,沙特56亿美元电动车厂,印尼110亿美元光伏项目,刚果90亿美元水电站,密歇根州24亿美元电池厂,与全球南方国家形成资源-技术互补关系 [10] - 全球南方国家掌握70%风光资源和50%关键矿产,中国提供清洁技术,这种合作模式正在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10] - 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额400亿美元远超美国6.9亿美元,阿联酋等油气国家开始溢价购买中国电动车如小米SU7,该车型创造24小时锁单28万台纪录 [6]
9.5% 创新动能加快积聚
经济日报· 2025-07-22 06:04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 - 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3.3% [1]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8.6%,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2%,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26.8% [4] 科技创新成果 -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接近2.7%,超过欧盟平均水平,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 [2] - 前5个月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件 [2] - 上半年全国登记技术合同近41万件,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 [2] 产业创新平台 - 已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41家中试平台纳入重点培育库 [2]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26个,占比全球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 [3] 数字经济与绿色产业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4% [4] - 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6.2%、53.3%、18.2% [4] 科技金融支持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金额达1.7万亿元,是去年末的1.9倍,发放贷款余额6140亿元 [7] - 支持1.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首贷,为3983个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7]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汇聚38.1万家优质企业、3090家金融机构、800余项金融产品 [7]
6月份CPI涨幅同比由负转正 PPI同比下降3.6%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4 14:00
CPI数据 - 6月CPI同比上涨0.1%,为今年以来首次由降转涨 [1][2] - 核心CPI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创近14个月新高 [1][2]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牛肉价格结束28个月连续下降转为上涨2.7%,猪肉价格下降8.5% [2] - 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4%,降幅小于季节性水平0.5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3.3%,蛋类价格下降2.9%,畜肉类价格下降0.6%,鲜菜价格上涨0.7%,水产品价格上涨0.7% [2] 工业消费品与服务价格 - 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由上月的1.0%收窄至0.5%,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18个百分点 [3] - 国内成品油价格6月两次上调,带动能源价格上涨 [3]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5%,涨幅保持稳定,房租价格上涨0.1% [3] - 部分高频数据显示7月服务消费指标如观影人次与航班执飞数量呈现上行迹象 [3] PPI数据 - 6月PPI同比下降3.6%,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 [1][4]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1.4%,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18个百分点 [4] - 煤炭加工价格下降5.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3.4%,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15个百分点 [4] - 国际原油价格6月均值环比上涨9.1%,CRB指数环比上涨2.9% [4] 行业价格变动 - 汽柴油车整车制造价格环比上涨0.5%,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环比上涨0.3%,同比降幅分别收窄1.9和0.4个百分点 [5] - 光伏设备及电子元器件制造价格同比下降10.9%,降幅收窄1.2个百分点,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同比下降4.8%,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 [5] - 生活资料中一般日用品和衣着价格同比分别上涨0.8%和0.1%,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2.7%,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 [5] -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价格同比上涨3.1%,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1.4%,微波通信设备价格上涨1.3%,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价格上涨1.1%,服务器价格上涨0.9%,微特电机及组件制造价格上涨0.6% [5] PPI展望 - 生产资料价格自6月中旬呈现低位回升迹象,6月PPI同比降幅或是年内最低水平,下半年同比降幅有望逐步收窄 [6]
欣旺达赴港上市:锂电巨头的全球化突围战
新浪证券· 2025-07-07 16:03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欣旺达拟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此举被视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加速国际化布局的标志性事件[1] - 公司赴港上市核心目标为深化全球化战略,已构建覆盖印度、越南、匈牙利、摩洛哥的四大海外生产基地,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达41.83%[2] - 资本运作方面,2022年通过瑞士GDR融资4.4亿美元,2023年筹划分拆动力电池子公司创业板上市(后暂停),此次集团整体赴港上市可整合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系统三大业务板块[2] 业务结构与增长 - 消费类电池仍是公司现金牛,2024年收入占比54.27%,但动力电池业务已成为关键增长点[3] - 2024年动力电池出货量达25.29GWh(同比增长116.89%),收入151.39亿元(同比增长40.24%)[3] - 2021-2023年动力电池营收从29.64亿元增至110.04亿元,但累计亏损超32.46亿元[3] 产能调整与海外布局 - 公司采取收缩国内低效产能战略,2025年4月终止"欣智旺智能硬件宁乡综合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20亿元)和"欣旺达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20亿元)[3] - 加速海外布局,推进越南锂威项目和匈牙利、泰国动力项目[3] 行业环境与机遇 - 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车政策和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本土化补贴要求电池企业具备全球产能布局能力[4] - 赴港上市获得的国际资本支持将助力公司在海外建厂、技术并购等领域抢占先机[4] - 此次上市潮代表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从"产品出海"向"资本+技术+品牌"全面出海的升级[4]
欣旺达,拟赴港上市!
DT新材料· 2025-07-01 22:39
欣旺达H股上市计划 - 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相关议案已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1] - 此次上市旨在推进全球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2] 欣旺达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总营收122.89亿元,同比增长11.97%,归母净利润3.86亿元,同比增长21.23%[3] - 2024年全年营收560.21亿元,同比增长17.05%,扣非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99%,年度净利润5.20亿元,同比增长57.28%[4] - 营收增长主要来自:电动汽车类电池营收151.39亿元(同比+40.24%),消费类电池营收304.05亿元(同比+6.52%),其他业务营收85.88亿元(同比+15.83%)[5] 公司概况 - 成立于1997年,从锂电池模组代工起家,现为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领军企业[6] - 2024年位列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第37位,年营收突破500亿元[6] - 业务覆盖3C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系统、智能硬件等六大产业群[6] - 在中国、印度、越南、匈牙利等地布局15个生产基地[6] 行业技术动态 固态电池技术 - 全固态电池关键技术研究进展[9] - 人工智能辅助电池自动化设计[9] - 高性能固态电化学二次电池开发[9] - 单壁碳纳米管在固态/半固态电池中的应用优势[9] - 硅碳负极材料开发及应用进展[9] - 全固态电池结构与界面的多尺度研究[9] - 固态电池在低容经济领域应用研究[10] - 卤化物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和技术[10] - 固态电池用正极材料研究进展[10]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湿法研磨制备工艺[10] 硅基负极技术 - 硅基负极材料痛点及解决思路[12] - 硅碳负极材料一步法制备技术[12] - 硅基负极技术及产业链发展[12] - 碳纳米管与硅碳负极的导电粘结强化与快充性能提升机制[12] - 纯硅固态电池开发与应用[12] - 硅基负极助力机器人产业发展[13] - 硅碳负极材料结构设计与应用开发[13] - MXene规模化制备及其在锂电池中应用[13] - 单壁碳纳米管量产制备技术[13]
【发展论衡】全球产业链的新趋势与中国对策
证券时报· 2025-07-01 02:20
全球产业链变革趋势 - 全球供应链从"一体化"转向"多元化"和"区域化" 1991-2008年全球贸易占GDP比重从30%升至52% 中间品贸易占比从9%升至29% 但2008年后因非关税壁垒增加 该比重震荡下滑至45% [2][3] - 美国关税战加速供应链重构 2017-2024年中国占美进口份额下降8 2个百分点 墨西哥 越南 欧洲和中国台湾地区份额分别提升2 1 2 2 1 9 1 7个百分点 墨西哥取代中国成为美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3] - 关键产业本土化趋势加强 医药 半导体 关键矿物和能源领域本土生产受重视 美国推动"近岸外包" 墨西哥依赖度提升 [3][4] 中国产业链升级特征 - 加工贸易占比显著下降 从加入WTO初期主导地位降至2024年的18 2% 一般贸易占比提升至64 1% 反映制造能力从低端代工向高附加值环节转移 [5] - 出口结构高端化转型 低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下降 纺织品占比从15%降至10% 高附加值产品如车船飞机占比从4 7%升至8 2% 化工产品占比从7 9%升至10 4% [5] - "新三样"成为出口新引擎 2024年中国生产全球80%太阳能电池板 76%锂离子电池和70%新能源汽车 2020-2022年相关出口增速超70% [6] 中国产业短板与发展方向 - 核心技术领域对外依存度高 半导体设备 高端芯片 航空发动机 汽车精加工设备等自给率低 基础产业全球占比从2015年10 9%降至2020年6 2% 不足发达国家三分之一 [7][8] - 资本市场将受四大影响:新兴市场产业链构建吸引资金流入 厂房设备资本开支催生投资机会 供应链数字化与AI技术需求提升 区域化布局利好基建仓储行业 [8]
盟固利近1年1期均亏损 2023年上市即巅峰募资3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6-27 11:1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7.94亿元,同比下降23.98% [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66.57万元,上年同期为6000.67万元,同比下降219.43% [1][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5亿元,同比下降67.30% [1][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24.57% [2]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65.84万元,上年同期为296.53万元 [2]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813.93万元,上年同期为-2321.90万元 [2] 上市情况 - 2023年8月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总股数58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2.62% [3] - 发行价格为5.32元/股,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达202.15元 [3] - 募集资金总额3.0856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2.4663亿元,比原计划少4.5336亿元 [4] 资金用途 - 原计划募集资金7亿元用于年产1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项目 [4] - 发行费用总额6192.34万元,其中承销及保荐费用3800万元 [4]
武汉150个行业有了新的“绿色标尺”
长江日报· 2025-06-25 09:44
武汉产业能效指南发布 - 《武汉产业能效指南(2025版)》正式发布 为全市产业绿色转型提供量化依据与技术支撑 [1] - 新版指南分为行业、产品、设备能效水效三部分 覆盖33个行业大类150个行业中类产值及能耗数据 [1] - 形成150个行业中类、94项主要产品、73类用能设备的完整能效指标体系 [1] 能效指标更新内容 - 首次补充锂离子电池、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和氢能等新兴产业产品能效指标 [1] - 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较2020年下降11% [1] - 光纤、锂离子电池、存储芯片、啤酒、瓦楞原纸等领域生产能耗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 政策导向与设备更新 - 指南体现国家政策新导向 列出变压器等通用设备最新能效标准指标 [2] - 增加服务器、通信基站和光伏组件等新兴产业领域设备指标 [2] - 为武汉市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提供依据 [2] 产业转型支持 - 指南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评价标尺 [2] - 从源头提升产业经济的能源产出效率 [2] - 推进全市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