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

搜索文档
TMT行业月报:三大运营商加强AI布局,算力需求驱动下国产服务器占比持续提高-20250814
红塔证券· 2025-08-14 16:37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通信行业上涨10.7%,计算机行业上涨3.86%,沪深300指数上涨3.54% [5][12] - 中美暂停24%关税90天,AI产业链相关公司业务迎来利好,光模块、PCB、ODM等头部企业Q2业绩表现突出,部分厂商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成长数倍 [5][12] - AI Agent应用逐步落地,亚马逊发布五大AgenticAI,OpenAI发布ChatGPT Agent,推动AI算力需求增长 [5][12] - 三大运营商持续强化AI布局,从卖设备向卖服务转变,与企业客户形成长期可持续合作 [6][23][29] - 国产服务器市场快速发展,2025年上半年电信服务器Top10厂商中,中兴通讯以20.51%份额位列第一 [7][37] 通信行业 - 2025年6月国内电信业务收入1629.5亿元,同比增长4.86%;上半年累计收入9055亿元,同比增长1% [15][16] - 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5.92亿户,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20.75GB/户·月,同比增长14.4% [17][19] - 5G基站总数达454.9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35.7% [20][21] - 三大运营商AI布局:中国电信星辰大模型升级,中国联通元景大模型涵盖多模态,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具备全模态能力 [6][23][25][26] - 中国电信智能收入89亿元,同比增长195.7%;中国移动推出24款AI+产品、39个AI+DICT应用 [24][25] 计算机行业 - 2025年6月国内软件业务收入14796亿元,同比增长13.53%;上半年累计收入70585亿元,同比增长11.9% [30][31] - 全球服务器销售额952亿美元,同比增长134.1%;预计全年市场规模3660亿美元,同比增长44.6% [36] - 国产芯片服务器中标比例提高,中国电信服务器集采中国产化系列占比67.5%,ARM服务器占比45% [38] - 央国企在电信、金融、政府等行业国产服务器销量占比超过85% [38][40] 行情回顾 - 2025年初至7月31日,通信行业上涨24.87%,计算机行业上涨17.87%,沪深300指数上涨6.67% [13] - 英伟达恢复向中国销售"特供版"H20芯片,并准备推出基于Blackwell架构的新GPU [5][12]
数说“十四五”成就丨数字中国建设新进展
新华网· 2025-08-14 15:16
数字中国建设 新进展 国新办8月14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 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 绍"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 就,并答记者问。跟随发布会上的权威 回应,看"十四五"时期我国在数字中 国建设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数字基础设施实现长足发展 一数说"十四五"成就 - 6 - 6 - 6 - 6 - 6 - 6 - 6 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处于 世界领先地位,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 总数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5倍,达到455万 个,千兆宽带用户增长了34倍,达2.26亿 户,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 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形成庞大市场需求,带动 集成电路、通信网络设备、计算机、服务器 和终端产品等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链上下游发 展,培育了先进的、完整的产业体系 数字基础设施的超前部署和迭代升级,带动 网络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5G+工业 互联网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 随着5G网络和农村电商的发展,手机成 了"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直播成 T "新农活",有效带动农村居民增收致富 "东数西算"工程深入实施,促进算力科学 布局,八大算力枢纽节点5个在西部,有利 于发挥西部 ...
“十四五”以来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新华社· 2025-08-14 13:52
刘烈宏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体系化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 拳",推动海量数据优势不断转化为国家竞争新优势。 "展望'十五五',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征程上取得更大成就,推动数据要素赋能 经济社会发展,让全体人民更好共享数字化发展红利。"刘烈宏说。 针对我国在高端芯片、操作系统等方面自主可控不足的问题,刘烈宏介绍,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 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这些问题逐步解决,展现出我国显著的发展成绩。我国集成电路加快 布局,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的完整产业链;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崛起,鸿蒙系统 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为手机、汽车、家电等1200多类产品装上"智能中枢";我国人工智能综合 实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人形机器人、智能终端等领域不 断突破。 "十四五"以来,我国数据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据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研究,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 数量超过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截至2024年底,我国软件收入 规模较2020年增长80%,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 ...
我国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 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正在加快构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4 13:50
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数据局相关负责人 表示,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实现长足发展,数字经济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正在加快构 建。 国家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东数西算"工程深入实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5个在西部 地区,有利于发挥西部地区清洁能源优势,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目前,我国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 二,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十四五"以来,我国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程度显著加深。截至2024年底,我国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 年增长了80%,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目前,全国已建成万余家智能工厂,覆盖 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 数字中国建设有力支撑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数据基础制度不断完善,数据市场加快培育,数字公 共服务更加可感可及。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去年推出了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今年还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 项制度。一批围绕数据汇聚共享、开发利用的数据企业正在孕育兴起,标准、规范不断推出,数据交易 日趋活跃,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正在加快构建。教育、医疗、社保 ...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南方都市报· 2025-08-14 13:32
四是数字经济发展动能更加强劲。据刘烈宏介绍,数字产业化方面,截至2024年底,我国软件收入规模 较2020年增长80%,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产业数字化方面,智能化转变、数字 化改造加速推进,建成了万余家智能工厂,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成 为消费的新潮流。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新增超100个新型职业,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五是数字公共服务更加可感可及。数字技术显著提升了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普惠水平,让民生保障 持续"升温"。"高效办成一件事"已进入制度化、常态化推进的新阶段,越来越多的事项实现"数据多跑 路、群众少跑腿"。 南都讯记者李玲发自北京8月14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 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发展 成就。他表示,在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方面,去年推出了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今年还将推 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会上,刘烈宏从五方面介绍了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情况。一是数字基础设施实现长足发展。数据显示, 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处 ...
桥水二季度大举增持英伟达,加仓谷歌、微软、Meta,清仓阿里等中概
美股IPO· 2025-08-14 08:01
桥水二季度持仓变动 核心观点 - 桥水二季度大幅增持美国科技巨头,重点押注英伟达、微软、谷歌和Meta,同时清仓阿里巴巴、百度等中概股及雪佛龙,新进Arm等个股 [1][3][4] 主要增持个股 - **英伟达**:增持439万股至723万股,增幅154%,持仓占比从1.43%升至4.61%,晋升第三大持仓 [1][4] - **微软**:增持90.56万股至172万股,增幅112%,持仓占比从1.41%升至3.44%,成为第六大持仓 [1][4] - **谷歌(Alphabet)**:增持256万股至560万股,增幅84.1%,持仓占比从2.18%升至3.98%,为第五大持仓 [1][5] - **Meta**:增持38.1万股至80.7万股,增幅89.6%,持仓占比从1.14%升至2.4%,为第七大持仓 [1][5] - **Uber**:增持314万股,增幅531%,持仓占比从0.2%升至1.41%,成为第12大持仓 [1][5] 主要减持及清仓个股 - **亚马逊**:减持79.55万股,降幅6%,持仓占比从1.17%降至1.10%,为第20大持仓 [1][6] - **AMD**:减持40.89万股,降幅18.9%,持仓占比从1.03%降至1.0%,为第21大持仓 [1][6] - **高通**:减持32.6万股,降幅30%,持仓占比不足0.5% [7] - **清仓中概股**:包括阿里巴巴、百度、京东,其中阿里一季度曾增持540万股(增幅21倍) [1][8] 新进个股 - **Arm**:新进47.4万股,持仓占比0.31% [1][8] - **其他新进**:Intuit(5.9万股)、EQT(78.7万股)、Lyft(247.9万股)、Ulta Beauty(5.8万股),持仓占比均低于0.2% [8]
A股企业赴港上市潮涌:前7个月港股IPO募资破千亿,53家新股登场,中介忙到“连轴转”
36氪· 2025-08-13 19:53
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趋势 - 2025年以来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热情高涨 项目数量急剧上升 中介机构同期项目约20个 [1] - 赴港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医药 智能科技及新能源领域 [1] - 港股市场对未盈利企业上市更为包容 主板市值要求相对灵活 大量企业正在排队推进 [1] 露笑科技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总营收37.17亿元 同比增长34.07% 归母净利润2.58亿元 同比增长97.03%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8.59亿元 同比增长10.44% 归母净利润0.98亿元 同比增长21.95%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漆包线占50.26% 高空作业设备占28.44% 光伏发电占19.05% [2] - 海外销售收入达1.2亿元 同比增长140.33% 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3.24% [2] 露笑科技碳化硅业务 - 碳化硅业务聚焦6英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片生产与销售 该材料被视为半导体芯片核心基础材料 [3] - 港股上市募集资金用途尚未明确 公司表示后续以公告为准 [3] 香港IPO市场数据 - 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集资额位居全球首位 [4] - 首7个月共53宗新股上市 集资总额约1270亿港元 同比升幅超6倍 [4] - 正在处理中的上市申请超过210宗 [4] - 全球IPO市场上半年集资额仅增约10% 交易宗数下降5% [4] 企业赴港上市动因 - 企业主要目的为实现全球化战略布局及满足融资需求 [5] - 49家A股上市公司已公布拟赴港上市计划 [4] - 宁德时代与恒瑞医药等A股龙头已成功登陆港股 [4] 典型案例分析 - 均胜电子计划将募集资金投向智能汽车技术研发及海外市场扩展 公司为中国第二大智能座舱域控系统提供商 [5] - 万兴科技拟发行H股 主要从事视频创意软件研发销售 客户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年股价累计涨幅达25.57% [5] - 普源精电在全球主要科技枢纽建立子公司 港股融资功能将支撑其核心技术突破与全球市场拓展 [6]
硅谷换血: 大模型时代为何华人取代了印度工程师?
36氪· 2025-08-13 18:40
硅谷AI人才结构变迁 - 美国顶级AI研究机构中拥有中国本科背景研究人员占比从2019年29%升至2022年47% 预计2025年超50% [2][4] - 华人科学家成为硅谷AI发展中流砥柱 其AI论文被引量居世界首位 印度裔科学家影响力约为华人四分之一 [8] - 中国科研机构(清华/智源/中科院/上海AI实验室)高引论文数量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10] 技术范式转移驱动需求变化 - IT时代(2000-2010s)核心需求为实现能力 依赖掌握编程语言与开发框架的工程师进行系统集成与维护 [4] - AI时代核心需求转为发现与创造能力 要求突破理论边界的新算法设计能力及顶级学术论文产出能力 [7] - 顶尖AI研究员需具备深厚数学功底(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及顶尖院校计算机/统计学博士学位背景 [7][13] 中印教育体系差异分析 - 中国教育体系强化数理基础 PISA测试中华人地区(新加坡/澳门/台湾/香港)数学科学成绩包揽全球前列 [12] - 中国22.2%留美学生主修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2021年在美获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占比33%(5496人)远超印度(2572人) [13] - 印度IITs培养目标偏向工程实践与商业管理 精英人才更倾向进入跨国企业或攻读MBA而非基础研究领域 [15][17] 文化因素对人才生态位影响 - 印度种姓制度残留影响职场关系 硅谷曾出现种姓歧视诉讼事件(如思科案例)破坏团队协作信任 [18][20] - 印度员工宗教信仰(印度教/锡克教等)带来饮食禁忌与仪式要求 与硅谷世俗化工作文化存在张力 [20] - 中国研究员普遍呈现低文化摩擦特征 无宗教禁忌且能快速融入以工作为核心的硅谷文化环境 [23] 人才供给管道结构性差异 - 中国形成持续向美国输送博士级研究人才的管道 依托扎实基础教育体系及重视学术成就的文化驱动 [13][14][24] - 印度人才输出优势源于英语能力/成熟IT培训体系(如Infosys/TCS)及成本优势 更适配传统IT时代需求 [5][24] - 硅谷AI顶尖竞争从"工程师规模化供给"转向"研究员精英化供给" 中国教育体系现阶段展现更强造血能力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