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食品
icon
搜索文档
和讯投顾韩东峰:大盘继续强势震荡,固态电池活跃,生物医药激发医药创新预期
和讯财经· 2025-05-21 18:23
(原标题:和讯投顾韩东峰:大盘继续强势震荡,固态电池活跃,生物医药激发医药创新预期) 5月21日,和讯投顾韩东峰分析,今天的盘面还是继续表现的波澜不惊,小涨7个多点,盘面表现的稳稳 的,整体重心呢是在缓慢的上移。那阶段性的市场机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呢是各个行业的细分 龙头,尤其是细分的消费的龙头,比如说最近无论是快递啊食品啊啊等相关方向的一些龙头企业,在最 近不断增高,甚至有些突破平台,啊创出了最近震荡的一个高点。那第二个方面呢就是事件和一些政策 驱动的一些板块的机会。比如今天盘面的热点啊一涨幅第一名的贵金属,啊那就晚间的时候国际黄金价 格啊期现货又出现波动,他们再来反弹沉寂了一段时间了,但这波反弹前面高点的压力也是要密切注意 的。第二方面呢我们看到电池宁王啊在h股啊开始上市交易,那么它的溢价效应还有它的这种融资的啊 这样一个能力,那么获得A股市场的一个认可,今天也是到了前面的一个平台附近,然后延续走高,也 是值得你们去注意的。 那么第三个方面呢我们看到像生物制品,有些公司的话获得了一些嗯国际上的医药巨头的这样一个授 权,那么相关的这样一个合作的关系,那么提升了公司国际地位和竞争力。它的这样一个连续走强 ...
日本对美出口额4个月来首次减少
36氪· 2025-05-21 17:22
日本对美出口情况 - 4月日本对美出口额1.7708万亿日元 同比减少1.8% 为4个月来首次减少 [1] - 汽车出口额5130亿日元 同比减少4.8% 但出口量增加11.8%至12.5817万辆 连续4个月增长 [1] - 钢铁出口额180亿日元 同比减少29.0% 出口量减少20.3% [1] - 平均汇率1美元兑147.70日元 同比升值2.6% 扣除汇率因素后汽车单价下降 [1] 日本对美进口情况 - 4月日本来自美国进口额9902亿日元 同比减少11.6% [2] - 高单价飞机进口减少 LNG减少50.7% 煤炭减少43.8% [2] - 对美贸易顺差7806亿日元 同比增长14.3% 连续4个月增长 [2] 日本全球贸易情况 - 4月日本全球贸易逆差1158亿日元 3个月来首次逆差 [2] - 出口增长2.0%至9.1571万亿日元 进口减少2.2%至9.2730万亿日元 [2] - 半导体电子零部件/食品/医药品出口增长 煤炭/原粗油进口减少 [2] 资源进口价格变动 - 煤炭进口量减少8.9% 进口额减少38.6% [4] - 原粗油进口量增加0.2% 进口额减少10.1% [4] - 金额降幅大于数量 反映资源价格下跌和日元升值影响 [4]
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休闲指数报7071.80点,前十大权重包含洋河股份等
金融界· 2025-05-21 16:28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21%,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休闲指数报7071.80点 [1] - 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休闲指数近一个月上涨1.28%,近三个月下跌2.96%,年至今上涨0.93% [1] - 该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构成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腾讯控股(13.02%)、贵州茅台(11.14%)、美团-W(8.38%)、五粮液(7.38%)、快手-W(4.09%)、百胜中国(3.56%)、山西汾酒(2.85%)、泸州老窖(2.66%)、银河娱乐(2.29%)、洋河股份(1.21%) [1] - 持仓市场板块分布: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42.22%、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30.81%、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26.97% [1] 行业分布 - 传媒占比41.59%、食品、饮料与烟草占比35.38%、消费者服务占比21.05%、零售业占比1.98%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会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将从指数中剔除,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 当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综合指数和中证沪港深500指数样本变动时,将进行相应调整 [2]
日本对美出口额4个月来首次减少
日经中文网· 2025-05-21 15:25
日本4月贸易数据 - 4月日本对美出口额1.7708万亿日元,同比减少1.8%,为4个月来首次减少 [1] - 对美汽车出口额5130亿日元,同比减少4.8%,但出口量增加11.8%至12.5817万辆,连续4个月增长 [1] - 钢铁出口额180亿日元,同比减少29.0%,出口量减少20.3% [1] - 4月平均汇率1美元兑147.70日元,同比升值2.6%,扣除汇率因素后汽车单价下降 [1] 日本对美进口情况 - 4月日本来自美国进口额9902亿日元,同比减少11.6% [2] - 高单价飞机进口减少,LNG进口减少50.7%,煤炭进口减少43.8% [2] - 对美贸易顺差7806亿日元,顺差额增长14.3%,连续4个月增长 [2] 日本全球贸易概况 - 4月日本全球贸易收支逆差1158亿日元,3个月来首次逆差 [2] - 出口增长2.0%至9.1571万亿日元,进口减少2.2%至9.2730万亿日元 [2] - 半导体电子零部件、食品和医药品出口增长 [2] - 煤炭进口量减少8.9%,进口额减少38.6%;原粗油进口量增加0.2%,进口额减少10.1% [2]
杭州首场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对接会在阿里举行
杭州日报· 2025-05-21 10:47
杭州市消费品类企业"内外贸一体化"对接会 - 对接会在阿里巴巴集团举行,旨在为杭产优质消费品构建新外贸生态圈 [5] - 40多家企业参会,包括外贸老兵、跨境新手、出口企业和内贸消费品牌 [5] - 阿里巴巴集团四大核心业务团队分享市场开拓方法论 [5] - 近20家企业与电商平台达成意向合作 [7] 企业参与情况 - 浙江骏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年营收超1亿元,新成立外贸部开拓海外市场 [6] - 杭州新盛服饰贸易有限公司年销售5万到10万件外套到东欧市场 [7] - 杭州高烯科技拥有全球首条单层氧化石墨烯生产线 [7] 产品展示与交流 - 选品会展示户外灯具、护肤品、防晒衣、雨伞、枕芯、人造耳蜗等产品 [6] - 浙江骏辉展示夏威夷果、碧根果、巴旦木等坚果样品 [6] - 新盛服饰对高烯科技的石墨烯防晒衣感兴趣,安排实地考察 [7] 企业战略与计划 - 浙江骏辉准备食品出海认证,计划参加泰国专业食品展会 [6] - 新盛服饰计划去高烯科技实地交流,并考察南非及东南亚市场 [7] - 市经信局将继续举办系列对接会,助力杭产消费品"卖全球" [7]
160万华侨撑起一座城:福清,如何把“乡愁”变成GDP?
36氪· 2025-05-20 12:32
福清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GDP突破1900亿元,增长6.8%,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17位[12][13] - 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3%,形成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食品、珠光材料四大产业集群[13][28][30] - 拥有11家全球市场占有率或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包括福耀玻璃(汽车玻璃)、冠捷科技(显示器)、中景石化(聚丙烯)、坤彩科技(珠光材料)[3][13][30] 产业集群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 - 以冠捷科技、京东方、捷星显示为龙头,配套企业超189家,2023年产值达550亿元,占工业总量50%[13][28] - 形成"玻璃基板-面板-整机"全产业链,京东方8.5代线投产使福清成为全球最大面板基地[28] - 冠捷科技全球显示器市占率第一,拥有最大单一液晶显示器制造基地[24] 化工新材料产业 - 江阴港城经济区为千亿级产业基地,万华化学MDI年产能480万吨全球最大[28] - 中景石化建成全球最大单厂聚丙烯生产基地,带动聚丙烯产业链集聚[30] - 坤彩科技钛铁颜料技术全球领先,珠光材料市占率45%[30] 食品产业 - 元洪国际食品产业园为中外合作"两国三园"项目,2023年签约54个项目总投资超900亿元[31] - 建成全国最大百万吨级冷链基地和全球最大豌豆蛋白生产线[31] 侨资驱动模式 - 160万海外华侨直接投资或牵线投资企业超1000家,总投资超100亿美元,公益捐资35亿元[19][20] - 1987年创立全国首个侨资开发区融侨经开区,通过"以侨引侨、以侨引外"模式引入冠捷科技等企业[23][24] - 侨资企业带动53家配套企业集聚,如韩国LG化学、日本住友等[28] 龙头企业贡献 - 福耀玻璃为全球最大汽车玻璃供应商,技术领先同业[3][13] - 冠捷科技显示器产量从年产30万台起步,现为全球市占第一[24] - 中景石化被誉为"世界膜王",聚丙烯产能全球领先[3][30]
证监会重磅发声!明天,这一数据即将公布!
天天基金网· 2025-05-19 19:13
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19日A股三大指数分化,沪指收红,超3500只个股上涨,港口航运、地产、消费板块逆势上涨,银行、保险板块回落 [1][3] - 两市成交额超1万亿元,机构认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提速和贴现率下降是推动A股缓步上行的动力 [3] 政策动态 - 央行将于次日公布5月1/5年期LPR,市场预期下调0.1个百分点(当前1年期3.1%,5年期3.6%),逆回购利率已从1.50%降至1.40% [6][7][8] -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表示A股估值处于低位(沪深300市盈率12.6),将引导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并购提升投资价值 [10][12] 行业配置建议 - 华金证券建议逢低配置科技(计算机、半导体、AI应用)和消费(食品、家电、创新药),因政策支持及产业趋势上行 [13][15] - 国海证券复盘历史三轮指数冲关(1999年科技驱动、2014年金融主导、2020年成长主线),认为当前冲关可能由政策或流动性驱动,关注券商和科技板块 [20][22][25][32][35] 历史行情分析 - 1999年“519行情”由科技政策催化,2014年冲关受益于货币宽松(金融指数涨41.5%),2020年成长赛道领涨(成长指数涨18.39%) [22][27][29][31] - 当前指数蓄势期特征类似历史冲关前阶段,政策宽松预期较强,但基本面复苏力度偏弱 [33][35]
大陆消费月报:社会零售维持较快增长
群益证券· 2025-05-19 18: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零售在补贴政策支撑下维持较快增长,5月假日经济、电商大促、补贴政策三方共振,零售额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关税风波短期内暂告一段落,内需消费和新型消费将迎来安稳经营环境 [45] - 股市方面,新兴消费已达相对高位,建议关注电商大促中GMV有望提升的个股,如巨子生物、乖宝宠物、珀莱雅、名创优品 [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消费运行概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4月消费品零售总额约3.7万亿,同比增5.1%,商品零售收入约3.3万亿,同比增5.1%,餐饮销售额4167亿,同比增5.2%,网上零售1.1万亿,同比增1.4%,网上零售占比为30.1%,环比3月占比下降2.8pcts [7] 出行情况 - 今年出行热情高涨,2月下旬起跨境航班量比照2019年同期恢复程度稳步提升,4月30日恢复程度为85.9%;五一期间全社会人员流动总量达14.7亿人次,同比增7.9%,全国出游人次达3.14亿人次,同比增6.4% [15] 消费行业运行概述 票房 - 4月票房为11.98亿,同比下降46%,1 - 4月累计票房256亿,同比增37%;五一档总票房7.4亿,同比下降51%,因优质影片供给不足,观影需求受出行分流;下半年有15部电影有望冲击10亿元以上票房,部分影片暑期档上映表现待观望 [21] CPI - 4月CPI同比下降0.1%,增速持平,剔除食品及能源,核心CPI同比增0.5%,增速环比持平;4月食品CPI同比下降0.2%,增速环比回升1.2pcts,交通通信CPI同比下降3.9%,增速环比下降1.3pcts;4月PPI同比下降2.7%,降幅扩大,PPI、CPI剪刀差扩大至2.6% [26] - 4月食品类CPI显着回升,牛肉、水果等CPI增速有回升;交通通信CPI同比下降,因油价下跌,4月燃料CPI同比下降10.2%,降幅扩大 [29] 生产资料价格走势 - 生产资料价格整体低迷,短期关税风险消散,棉花、猪肉等价格上涨动力不足,原奶价格跌幅收窄,行业供需稳步改善 [41] 期间板块涨跌情况 - A股近一个月内,内需消费表现强劲,“618”大促刺激下,美容护理板块跑赢大市 [44] 行业观点 - 5月假日效应及电商大促共振,零售增速有望保持高位 [2]
大陆消费月报:社会零售维持较快增长-20250519
群益证券· 2025-05-19 16: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零售在补贴政策支撑下维持较快增长,5月假日经济、电商大促、补贴政策三方共振,零售额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关税风波短期内暂告一段落,内需消费和新型消费将迎来安稳经营环境 [45] - 股市方面,新兴消费已达相对高位,建议关注电商大促中GMV有望提升的个股,如巨子生物、乖宝宠物、珀莱雅、名创优品 [45] 各目录总结 宏观消费运行概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4月消费品零售总额约3.7万亿,同比增5.1%,商品零售收入约3.3万亿,同比增5.1%,餐饮销售额4167亿,同比增5.2%,网上零售1.1万亿,同比增1.4%,网上零售占比30.1%,环比3月下降2.8pcts [7] 出行情况 - 今年出行热情高涨,2月下旬起跨境航班量比照2019年同期恢复程度稳步提升,4月30日恢复程度为85.9%;五一期间全社会人员流动总量达14.7亿人次,同比增7.9%,全国出游人次达3.14亿人次,同比增6.4% [15] 消费行业运行概述 票房 - 4月票房11.98亿,同比下降46%,1 - 4月累计票房256亿,同比增37%;五一档总票房7.4亿,同比下降51%,因优质影片供给不足,观影需求受出行分流;下半年有15部电影有望冲击10亿以上票房,部分影片暑期档上映表现待观望 [21] CPI - 4月CPI同比下降0.1%,增速持平,核心CPI同比增0.5%,增速环比持平;食品CPI同比下降0.2%,增速环比回升1.2pcts,交通通信CPI同比下降3.9%,增速环比下降1.3pcts;4月PPI同比下降2.7%,降幅扩大,PPI、CPI剪刀差扩大至2.6% [26] - 4月食品类CPI显着回升,牛肉、水果等CPI增速有回升;交通通信CPI同比下降,因油价下跌,4月燃料CPI同比下降10.2%,降幅扩大 [29] 生产资料价格走势 - 生产资料价格整体低迷,短期关税风险消散,棉花、猪肉等价格上涨动力不足,原奶价格跌幅收窄,行业供需稳步改善 [41] 期间板块涨跌情况 - A股近一个月内,内需消费表现强劲,“618”大促刺激下,美容护理板块跑赢大市 [44] 行业观点 - 5月假日效应及电商大促共振,零售增速有望保持高位 [2]
外贸爆了,“出口转内销”行不通,中国外贸破局得靠这条路
36氪· 2025-05-19 16:24
中美关税下调对出口的影响 - 中美暂停部分关税90天的协议促使太平洋两岸商家迅速行动,上海威迩达遮阳设备有限公司接到10万美元大单,美国客户因关税从153.8%降至38.8%而加速补单 [1] - 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订量飙升近300%,过去七天平均海运订单量超过2万个标准箱,增长277% [1] 出口转内销的局限性 - 电商平台推出出口转内销政策,如京东启动2000亿扶持计划,盒马开放绿色通道,但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不足,难以消化出口受阻产能 [2][3] - 2021-2024年出口转内销尝试效果不佳,工业产能利用率连续四年下降,2024年降至75.0%,为八年来最低 [7][9][10] - 国内市场产能过剩,价格战激烈,商家利润被挤压,部分企业通过夜间开工节省电费 [7] 外贸企业的破局之道 - 长期解决方案是"内外贸一体化",打通内外贸堵点,使企业能灵活切换市场 [6][24] - 品牌驱动的本土化出海策略更有效,如丰田、佳能在美国本土化生产,中国品牌OPPO/VIVO、传音等也采用类似模式 [16] - 社交媒体和电商降低出海门槛,中小企业可通过精准营销和线上销售快速试错,如广州沉香企业针对中东市场定制产品 [17][20] 国内市场的挑战与潜力 - 国内消费力不足,2024年一季度北京上海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同比下降,全国增长依赖财政补贴 [7] - 14亿人口的消费基数庞大,若消费水平提高,可消化部分外贸产能 [23] - 国家政策强调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帮助企业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