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猪养殖
icon
搜索文档
华源晨会精粹20250812-20250812
华源证券· 2025-08-12 22:03
非银金融行业分析 - 六大上市保险集团平均净投资收益率从2020年的4.7%下降至2024年的3.6%,负债久期长于资产久期导致利率下行压力[2] - 压力测试显示太保和国寿在利率下行50bp情景下净资产分别下降7%和13.6%,风险可控[8] - 2024年新保单负债成本显著下降:国寿/太保降至2.4-2.5%(同比降50bp),新华下降94bp至2.98%[9] - 存量保单成本拐点临近,预计2028年后高成本保单现金流将结束,新华通过提升权益仓位对冲利率风险[10] 农林牧渔行业动态 - 生猪产业政策转向高质量发展,重点控制能繁母猪产能、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德康农牧因"平台+生态"模式被推荐[12][13] - 当前猪价13.72元/kg(环比-0.02元/kg),仔猪报价517元/头(环比-10元/头),政策或进一步托市[12] - 白羽鸡行业面临"高产能弱消费"矛盾,益生股份(种源龙头)和圣农发展(全产业链)被重点关注[14][16] - 宠物板块线上销售增速放缓,乖宝旗下弗列加特品牌同比增长100.5%,关税影响有限[18] 机械/建材建筑行业趋势 - 新藏铁路启动建设(总投资950亿元),新疆水泥企业天山股份(中建材旗下)和青松建化(市占19%)将受益[22] - 高端电子布需求激增:Low-CTE电子布受AI终端(如iPhone17)驱动,宏和科技、中材科技加速布局供应链[23] - 水泥价格同比降42.5元/吨至339.7元/吨,光伏玻璃价格环比回升0.2元/平[24] 新消费领域公司表现 - 华利集团25H1营收126.61亿元(同比+10.36%),销量1.15亿双(同比+6.14%),拟每10股派现10元[26] - 客户结构调整推动ASP提升,Nike/Adidas等合作深化,越南、印尼新厂产能爬坡中[27] 交通运输行业重点 - 中原高速25H1通行费收入21.93亿元(同比+2.23%),Q2货车流量波动致收入承压[31][32] - 中远海特2025-2026年将新增65艘船舶(运力+61%),汽车船队预计扩张至30艘,半潜船业务毛利率领先[34][36] - 纸浆船业务2024年营收44.08亿元(同比+1680%),受益于中国制造业出海[35]
牧原股份的“冰与火”:暴增1100%利润 vs 千亿负债,赴港上市能否“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8-12 20:28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102亿元至107亿元 同比增幅1129.97%至1190.26% [2][3] - 扣非净利润106亿元至111亿元 同比增长882.95%至929.31% [3] - 基本每股收益1.90元/股至2.00元/股 上年同期为0.15元/股 [3] - 2025年1-7月累计生猪销售收入825.07亿元 商品猪销售均价维持在14.08元/公斤至14.76元/公斤区间 [14] 行业地位与规模 - 生猪出栏量7160万头位居全球第一 占全球市场份额5.6% [3] - 规模排名超过全球第二至第四名企业出栏量总和 [3] - 形成饲料加工、种猪育种、商品猪饲养、屠宰肉食一体化产业链 [6] 财务结构与负债状况 - 2022年至2024年负债总额分别为1048.77亿元、1213.68亿元和1101.13亿元 [9] - 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4.36%、62.11%和58.68% [9] - 2025年一季度负债总额升至1173.16亿元 其中流动负债926.48亿元 [9] - 账面货币资金235.66亿元 对短期负债覆盖率不足 [9] - 2024年末应付账款规模近180亿元 含78亿元货款和近100亿元工程设备款 [10] 成本控制与技术策略 - 通过基因育种优化、低蛋白饲料配方及智能环控系统压降养殖成本 [12] - 依托规模密度效应构建"12小时饲料供给圈"降低物流损耗 [12] - 2025年成本下降主要受益于饲料价格低位运行 [13] - 智能设备投入导致折旧占比上升 资本开支主要用于设备更新 [13] 国际化战略 - 采用轻资产模式输出技术解决方案 非直接投资实体养殖 [16] - 与越南BAF农业股份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提供猪场设计建设及智能化养殖解决方案 [16] - 在越南胡志明市设立全资子公司 专注于技术服务和设备供应 [16] 资本市场运作 - 2025年4月启动港股上市计划 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高盛担任联席保荐人 [6] - 募资用途中30%投向海外扩张 20%用于研发 未设专项债务削减资金 [11] - 公司计划2025年底较2024年底降低负债100亿元 [9]
农业行业周报:建议关注饲料的回升周期和养殖的边际改善-20250812
山西证券· 2025-08-12 18:39
行业投资评级 - 农林牧渔行业评级为"同步大市-A"(维持) [1] 核心观点 - 建议关注饲料行业的回升周期和养殖业的边际改善 [1] - 生猪养殖行业从2024Q2开始进入盈利周期,但行业整体降负债仍需较长时间,盈利持续性或超市场预期 [4] - 2025年肉鸡行业业绩驱动因素可能新增需求回升变量,圣农发展处于业绩和估值底部 [5] - 2025年是宠物主粮品牌决胜关键年,需重点关注品牌利润端表现 [5] 行业表现 - 本周农林牧渔板块涨幅+2.52%,跑赢沪深300指数(1.23%),子行业中肉鸡养殖、果蔬加工、其他种植业表现居前 [2] - 领涨个股包括*ST中基(+15.84%)、正虹科技(+11.51%)、万辰集团(+10.87%) [24] 生猪养殖 - 本周猪价环比下跌:四川/广东/河南外三元生猪均价分别为13.30/15.39/13.83元/公斤,环比下跌2.92%/4.05%/3.82% [3] - 自繁自养利润45.13元/头,外购仔猪养殖利润-134.14元/头 [3] - 猪周期本质是产能周期,当前行业财务状况为2006年以来压力最大 [4] 家禽养殖 - 白羽肉鸡价格7.14元/公斤(环比+4.54%),肉鸡苗价格3.13元/羽(环比+21.79%) [3] - 肉鸡养殖利润0.62元/羽 [3] - 鸡蛋价格6.70元/公斤(环比-6.94%) [3] 饲料加工 - 2025年6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2767万吨,环比降0.1%,同比增6.6% [54] - 配合饲料中玉米用量占比36.3%(同比+2.5个百分点),豆粕用量占比13.7% [54] - 海大集团海外饲料业务或成新增长点 [3] 重点公司推荐 - 生猪养殖:温氏股份、神农集团、巨星农牧、唐人神、新希望 [4] - 饲料:海大集团(买入-A) [7] - 肉鸡:圣农发展(买入-B) [7] - 宠物食品:乖宝宠物(增持-A)、中宠股份(增持-A) [7] 数据追踪 - 全球玉米2025/26E产量预计1263.66百万吨(7月值) [95] - 全球大豆2025/26E产量预计427.68百万吨(7月值) [96] - 全球小麦2025/26E产量预计808.55百万吨(7月值) [97] - 全球大米2025/26E产量预计541.27百万吨(7月值) [98]
农林牧渔行业周报:生猪产业政策方向持续,重点推荐“平台+生态”服务型企业德康农牧-20250812
华源证券· 2025-08-12 17:29
行业投资评级 - 农林牧渔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3] 生猪产业 - 最新猪价13.72元/kg(环比-0.02元/kg),出栏均重127.8kg(环比-0.18kg),15Kg仔猪报价517元/头(环比-10元/头)[4] - 农业农村部强调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包括减少能繁母猪、严控新增产能、控体重、减二育,以及育种强化、疫病防控等技术推广[5][6] - 行业政策转向"保护农民权益与激活企业创新",推荐"平台+生态"服务型企业德康农牧,建议关注牧原股份、温氏股份[6][17] 肉禽产业 - 烟台鸡苗报价3.65元/羽(环比+20%,同比+1%),毛鸡价格3.60元/斤(环比+0%,同比-5%)[7] - 白羽鸡行业面临"高产能、弱消费"矛盾,推荐关注进口种源龙头益生股份和全产业链龙头圣农发展[7][18] 饲料产业 - 水产品价格表现分化,普水草鱼同比+17%,鲫鱼+15%,鲤鱼+4%,罗非鱼-30%[9] - 推荐海大集团,国内量利增长,海外产能建设加速,负债率降至46%,分红率有望提升[9][20] 宠物产业 - 7月线上宠物销售额增速放缓,乖宝旗下弗列加特同比+100.5%,中宠顽皮+32.4%,佩蒂爵宴+16.2%[10][21] - 关税影响有限,龙头公司海外布局抗风险能力强,推荐乖宝、中宠、佩蒂股份[10][22] 农产品 - 豆粕价格高位回落,四季度大豆进口存不确定性[12] - 天然橡胶价格突破15000元/吨,但半钢胎消费疲软压制短期上行空间[12][23] 市场表现 - 农林牧渔指数周涨2.52%,宠物食品板块表现最佳(+5.41%)[24] - 生猪自繁自养利润45元/头,外购仔猪利润-134元/头[15][16] - 白羽鸡孵化场利润1.75元/羽,祖代种鸡存栏量稳定[25][26] 价格数据 - 国内玉米2396元/吨,小麦2437元/吨,豆粕3008元/吨[29][31][33] - 天然橡胶15550元/吨,棉花13660元/吨,白砂糖5576元/吨[35][36][37]
大北农8月份商品肥猪销售均价环比上涨约18%
新华网· 2025-08-12 13:48
公司销售表现 - 8月控股及参股公司生猪销售数量合计45.08万头,前8个月累计366.24万头 [1] - 8月销售收入合计7.97亿元,前8个月累计58.84亿元 [1] - 控股公司8月销售数量29.17万头(环比增7.44%,同比增44.76%),销售收入4.70亿元(环比增16.63%,同比持平) [2] - 参股公司8月销售数量15.91万头(环比降0.56%,同比增14.63%),销售收入3.26亿元(环比增20.30%,同比降11.17%) [2] - 前8个月控股公司累计销售228.85万头(同比增40.36%),收入36.23亿元(同比增34.63%) [2] - 前8个月参股公司累计销售137.39万头(同比增42.61%),收入22.61亿元(同比增32.92%) [2] 价格与盈利变化 - 8月商品肥猪销售均价16.55元/公斤,环比7月14元/公斤上涨约18% [1] - 控股公司商品肥猪出栏均重111.18公斤,销售均价16.42元/公斤 [2] - 参股公司商品肥猪出栏均重120.65公斤,销售均价16.74元/公斤 [2] - 行业8月自繁自养盈利快速提升并实现年内第二次扭亏为盈 [1] - 神农集团8月商品猪销售均价16.52元/公斤,环比7月上涨19.19% [3] 行业供需动态 - 需求端因"金九"到来出现好转迹象,但生猪供应亦有增长空间 [1] - 极端天气影响产区调运和物流产能,导致部分地区供应紧张 [3] - 企业前期亏损抛售致育肥体重偏低,压栏行为拉长供应空窗期 [3] - 二次育肥现象重现,屠宰环节生猪数量减少推升价格 [3] - 季节性消费高峰期来临,四季度猪价或回归成本线附近 [4] 市场前景判断 - 生猪行业上下游盈利或继续分化 [1] - 下半年整体行情或好于上半年,四季度可能出现阶段性行情高点 [4] - 当前利多因素均为短期,中长期行业重新陷入亏损概率较大 [4]
行业巨头,IPO终止!
新华网· 2025-08-12 13:48
10月8日,上交所官网发布公告称,因公司及保荐人提交撤回申请文件,决定终止对正大投资股份有限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的审核。 正大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农牧业企业集团之一,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进入中国大陆的外商企业,率先进 入农牧业和饲料业。 正大集团主要股东为谢正民家族、谢大民家族、谢中民家族和谢国民家族。尽管谢正民、谢大民、谢中 民和谢国民系兄弟关系,但上述四家族之间不存在一致行动关系,不存在任一股东直接或间接持有正大 集团绝对或相对多数股权的情形。 正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正大股份")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饲料生产商和生猪养殖企业之一。今年3 月2日,正大股份向上交所递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说明书(申报稿),计划公开发行 不超过5.67亿股,募资150亿元,建设广东湛江生猪产业链项目、湖北咸宁生猪产业链项目等18个项目。 现代化农牧龙头企业 根据招股书,1996年成立时,正大股份主营业务为饲料加工业务。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公司已逐步发展 成为一家集饲料研发生产与销售、生猪养殖及屠宰业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现代化农牧龙头企业。 正大集团通过正大畜牧投资、卜蜂中国投资以及正大秦皇岛食品间接持股 ...
牧原股份上市以来年度首亏
新华网· 2025-08-12 13:47
业绩表现 - 2023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9亿元至47亿元 去年同期盈利132.66亿元 同比转亏 为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1] - 2023年累计销售生猪6381.6万头 较上年同比增长超4% 销售收入同比下滑超9% 为1082.17亿元 [1] 产业链布局 - 公司正谋划打通生猪养殖产业链上下游环节 与锅圈食汇深度合作在南阳建立锅圈牧原猪肉食品园区 [1] - 公司实控人秦英林和钱瑛夫妇曾通过牧原集团参与锅圈基石投资 认购1000万美元 在四名基石投资者中金额最高 [1] - 公司向养殖业下游屠宰加工业务布局已久 2023年中报显示屠宰肉食板块占营收16% [2] - 2023年共计屠宰生猪1326万头 同比增长80% 产能利用率由2022年的25%提升至46% [2] - 截至2023年6月末 在河南、山东、安徽、东北等地区成立25家屠宰子公司 已投产10家屠宰厂 投产产能合计2900万头/年 [3] 业务运营 - 2023年屠宰肉食业务尚未实现盈利 但头均亏损水平由2022年的120元左右下降至2023年的70元左右 [2] - 2024年屠宰肉食板块将持续开拓市场 优化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 加强内部生产运营管理 以争取早日实现盈利 [2] - 公司继续拓展屠宰业务销售渠道 不断提升运营能力 更好地服务下游客户 [3] 新能源业务 - 2023年公司接连成立四家新能源子公司 经营范围涵盖发电业务、输电业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 [3] - 公司表示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为满足各场(厂)自身需要 余电上网 降低养殖、屠宰过程中的用电成本 并无跨界经营计划 [3]
产业龙头领衔 专项贷款频现 2025年首月A股公司回购势头喜人
新华网· 2025-08-12 13:38
市场回购规模 - 2025年1月A股近500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进展公告 累计实施回购金额超180亿元 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1] - 1月实施回购过亿元的公司达38家 其中6家公司回购金额均超5亿元 [2] - 贵州茅台以约10亿元回购额位居榜首 累计回购68.51万股(占总股本0.0545%) [2] 龙头企业回购动态 - 贵州茅台启动上市23年来首次回购计划 拟以30-60亿元回购股份(价格上限1771.90元/股) [2] - 中国建筑以8.87亿元回购额位列第二 通过回购注销减少注册资本2.90亿股 总股本缩减至413.2亿股 [3] - 牧原股份2024年9月发布30-40亿元回购计划 截至1月31日累计回购3124.70万股(占总股本0.57%) 成交总额12.50亿元 [3] 政策与金融支持 - 2024年11月证监会市值管理新规落地 要求上市公司运用回购等方式提升投资价值反映 [2] - 2025年1月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优化 超100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 [4] - 天赐材料获中信银行1.8亿元专项贷款支持 已回购652.40万股(占总股本0.34%) 成交额1.21亿元 [4] 专项贷款案例 - 中恒集团拟以3-5亿元回购股份 获交通银行不超过4.5亿元贷款承诺(期限3年) [5] - 顺发恒业拟以2.5-5亿元回购 获建设银行不超过4.5亿元贷款支持(期限3年) [5] - 2025年新披露回购预案中 30余家上市公司获得银行回购贷款 [4] 回购实施效率 - 力生制药 黑猫股份 若羽臣 金杯汽车4家公司回购计划已全部实施完毕 [4] - 天赐材料1个月内累计回购金额超过预计回购金额下限 [4]
神农集团按下扩张暂停键反内卷是否意味着行业拐点?
新浪财经· 2025-08-12 11:11
行业反内卷趋势 - 生猪养殖行业上市公司近期频繁终止或延长定增计划 包括神农集团 巨星农牧 生物股份及新希望等企业 [1][2][3]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强调减少能繁母猪存栏并严控新增产能 [1][3] - 行业头部企业开始执行反内卷政策 包括控制能繁母猪存栏量和下调出栏体重等措施 [3][4] 企业具体行动 - 神农集团终止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 原定增筹划历时一年零三个月 [1] - 牧原股份能繁母猪存栏量从2025年一季度末348.5万头降至6月末343.1万头 减少5.4万头 [4] - 温氏股份禁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生猪 并计划将出栏均重中期目标降至240斤 [4] 产能控制措施 - 农业农村部明确要求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调减约100万头 降至3950万头 [3] - 能繁母猪存栏量作为关键指标 直接决定未来10-12个月生猪供应总量 [3] - 神农集团曾提出2025年出栏320-350万头生猪的激进目标 2027年目标500万头以上 现扩张节奏放缓 [4] 财务压力与融资环境 - 截至2024年底 A股10家生猪养殖企业中有2家资产负债率超70% 4家超60% [8] - 神农集团账面货币资金10.42亿元 短期有息负债4.11亿元 长期借款2.27亿元 应付账款及票据6.09亿元 [8] - 原定增计划最高融资11.5亿元 其中2.9亿元计划用于扩产项目 项目筹建期从2024年6月开始 [8] 猪价波动影响 - 生猪价格从2024年8月最高21元/公斤回落至当前14元/公斤左右 [9] - 2024年神农集团平均完全成本为13.9元/公斤 接近当前猪价水平 [9] - 2024年5月后猪价上涨使企业压力缓解 神农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1949.05万元增至15.34亿元 [8]
神农集团按下扩张暂停键 反内卷是否意味着行业拐点?
新浪财经· 2025-08-12 10:12
行业反内卷趋势 - 生猪养殖行业上市公司频繁终止或延长定增 反映扩张节奏放缓 [1][2]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强调减少能繁母猪存栏 严控新增产能 减少二次育肥 控制肥猪出栏体重 [1][2] - 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目标调减约100万头 降至3950万头 国储收储体重要求降至115公斤 [2] 公司具体行动 - 神农集团终止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 撤回申请文件 原计划融资2.9亿元 [1][5] - 巨星农牧延长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相关决议及授权有效期 募资主要用于养殖场扩产能 [2] - 生物股份终止定增 主营业务为兽用疫苗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属于养殖行业上游 [2] - 新希望将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股东会决议有效期延长12个月至2026年8月27日 [2] - 牧原股份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两个季度调减 从348.5万头减少至343.1万头 减少5.4万头 [3] - 温氏股份禁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生猪 逐步下调出栏均重 6月目标环比下降3斤 中期目标降至240斤 严格控制能繁母猪存栏数量 [3] 财务与经营影响 - 神农集团曾提出2025年出栏生猪320-350万头目标 中期规划2027年出栏量达到500万头以上 [4] - A股10家生猪养殖企业中 有2家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 有4家在60%以上 [5] - 神农集团账面货币资金10.42亿元 短期有息负债4.11亿元 长期借款2.27亿元 现金短债比2.54 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6.09亿元 [6] - 2024年神农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1949.05万元增至15.34亿元 成功扭亏 [6] - 生猪价格从2024年8月最高21元每公斤回落至14元每公斤左右 2024年神农集团平均完全成本为13.9元每公斤 [6] 融资与项目调整 - 神农集团原定增计划融资11.5亿元 后大幅调降至2.9亿元 其中1.37亿元拟投入仔猪扩繁基地建设项目 2500万元投入养殖场生物安全升级技改项目 4333.06万元投入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建设项目 8437.41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5] - 上述项目均从2024年6月开始筹建 融资取消可能导致项目取消或以自有资金填补空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