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美
icon
搜索文档
人民财评:“轻医美”,“小而美”变“伤不起”
人民网· 2025-05-26 14:34
行业概况 - 国内医美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轻医美"成为主力军 [2] - "轻医美"指通过注射、光电、生物技术实现皮肤管理和抗衰,相比手术整形创伤小、恢复期短、风险低,相比生活美容效果更明显 [2] - 行业受众广泛,从老年人到青少年都对"轻医美"有需求 [2] 行业乱象 价格问题 - 部分医美机构定价混乱,如除皱针保妥适低价仅需几百元,高价可达七八千元 [3] - 热玛吉、超声炮等项目收费动辄数万元,存在"饥饿营销"嫌疑 [3] - 存在隐形消费问题,机构通过免费或低价广告吸引客户后推荐额外服务,导致最终花费远超预期 [3] 宣传问题 - 医美机构普遍存在夸大效果现象,如声称"永久除皱""无痛减肥"等不实宣传 [3] - 存在伪造资质证书、虚假宣传医师资质、超范围经营等问题 [3] - "黑医美"在居民楼等隐蔽场所非法经营 [3] 安全问题 - 行业存在无资质操作、操作不规范、设备和产品不合格等问题 [4] - 导致"美容变毁容"、"要美变要命"等事故频发 [4] - 乱象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也扰乱市场秩序、损害行业声誉 [4] 行业发展趋势 - "轻医美"行业需要加强规范,从拒当"医美刺客"、扫净"美丽陷阱"开始 [4] - 行业长期发展需以"医"为基石,确保安全性和规范性 [4]
440亿医美新贵范代娣陷争议风暴 巨子生物依赖单品研发费率仅1.9%
长江商报· 2025-05-26 09:08
公司概况 - 巨子生物核心产品为可复美和可丽金,主打重组胶原蛋白技术,2024年营收55.39亿元,同比增长57.17%,归母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增长42.06% [7] - 公司2022年登陆港交所,截至2025年5月23日市值821亿港元(约753亿元人民币),创始人范代娣通过家族信托持股56.10%,合计持股财富约440亿元 [4] - 可复美品牌营收占比从2019年30.3%升至2024年82%,可丽金品牌营收占比萎缩至15.2% [7] 技术研发 - 2000年范代娣团队突破基因工程技术,研发出全球首个"重组类人胶原蛋白",获得中国第一项重组胶原蛋白发明专利 [1][3] - 2024年研发投入仅1.07亿元,占营收1.9%,远低于同行华熙生物(7.13%)和锦波生物(4.92%) [7][8] - 核心专利多集中于2005-2013年,新品迭代缓慢,而同行锦波生物已推出重组Ⅲ型胶原蛋白注射剂"薇旖美" [8] 市场争议 - 2025年5月美妆博主质疑可复美产品测不出重组胶原蛋白成分,公司发文严正驳斥 [1][5] - 此前可复美被曝涉嫌添加违禁成分表皮生长因子(EGF),虽经检测澄清但暴露供应链管理问题 [7] - 华熙生物2025年5月发文暗指"重组胶原蛋白概念被资本市场过度炒作",矛头疑似指向巨子生物 [5] 创始人背景 - 范代娣1966年生于陕西,1984年就读西北大学无机化工专业,1994年获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工博士学位 [2] - 放弃上海工作和出国机会,在西北大学40平方米实验室开始医用大分子研究,2001年与丈夫创立巨子生物 [2][3] - 2025年4月履新西北大学副校长,2023年7月辞去公司执行董事职务由女儿严钰博接任 [5][6]
东方妍美冲击港股资金链成拦路虎 负债率123%银行借款2002万违约现金告急
长江商报· 2025-05-26 08:57
公司概况 - 东方妍美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再生医学医疗器械及特医食品研发、生产及商业化 [1] - 公司构建再生医学材料注射剂及再生医学材料医用敷料及补片两大产品线 [1] - 截至2025年5月5日,拥有13款主要候选产品(均属第三类医疗器械),包括核心产品XH301("童颜针")及XH321 [3] 财务表现 - 2023-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88万元、1452万元,净亏损6350万元、6938万元,两年累计亏损1.33亿元 [2] - 2024年毛利率由2023年的11.39%大幅下降至2.61% [2]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飙升至12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3319万元 [1][6] - 2023-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4572.6万元和4495万元 [2] 产品管线 - 核心产品XH301("童颜针")于2024年11月递交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注册 [3] - XH321用于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需完成至少3年临床试验,商业化周期预计延至2028年后 [3] - 13款在研产品中仅XH301和XH305进入注册审评阶段,其余11款处于早期研发 [3] 收入结构 - 2024年非核心业务(医药中间体、面膜等)收入755.1万元,占总营收52% [5] - 再生医学材料医用敷料及补片2023-2024年收入均为360万元,占比27.9%、24.9% [5] - 特医食品2023-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9.3%、12.2% [6] 行业竞争 - 国内"童颜针"领域已有五款产品获批上市,形成"五强争霸"格局 [5] - 特医食品领域雀巢、雅培、纽迪希亚等占据主要市场地位 [6] - 再生医学器械平均审批周期为3-5年,行业审批壁垒极高 [3] 资金状况 - 2024年流动总负债1.93亿元(同比+108.27%),流动净负债1.43亿元(同比+286.49%) [6] - 2024年末净资产-0.37亿元,2023-2024年分别有1081.2万元、2002.2万元银行借款违约 [6][7]
罕见!9家券商集体被怼,有研报已删文,部分机构道歉,行业协会发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5 22:06
事件背景 - 华熙生物公开驳斥透明质酸"过时论",点名9家券商研报存在误导性结论,涉及10篇行业研报[2][5] - 被点名券商包括信达证券、华泰证券、方正证券等,研报多涉及重组胶原蛋白企业巨子生物[5][7] - 已有3篇研报被删除,包括平安证券、西部证券、华福证券的相关报告[2][10] 争议焦点 - 华熙生物认为券商研报将重组胶原蛋白与透明质酸进行片面比较,缺乏科学依据[5][7] - 研报中称重组胶原蛋白在安全性、修复性等方面优于透明质酸,但未提供具体数据支持[13][17] - 公司强调透明质酸与胶原蛋白是共生关系,不应简单比较优劣[31][32] 行业反应 -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等两大行业协会发布倡议书,呼吁回归科学本质[10][12] - 部分券商已删除研报或致歉,但多数涉事券商尚未回应[2][3] - 行业专家指出两种物质各有优势,联用已成为趋势[32] 监管动态 - 近年来监管加强对券商研报业务的审查,2023年检查45家券商和300篇研报[26] - 研报合规性核心在于是否违反"客观、专业、审慎"原则[27][28] - 若研报结论缺乏数据支撑,可能构成商业诋毁[28] 技术比较 - 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华熙生物透明质酸产品三类医疗器械证数量行业最多[31] - 透明质酸在衰老干预方面的研究证据更多,胶原蛋白在修复和结构重建方面有潜力[31][32] - 券商研报中的比较多基于定性描述,缺乏定量数据支持[13][19]
化妆品医美行业周报:美护涨后回调及时布局,关注个护双击机会-20250525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25 21: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化妆品医美行业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护涨后回调带来布局机会,关注个护双击机会,个护领域在 618 催化下 GMV 增长强势,关注业绩预期差带来的投资机会 [3][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观点 - 本周化妆品医美板块表现弱于市场,申万美容护理指数下滑 1.5%,弱于申万 A 指数 0.8pct,申万化妆品指数下滑 3.1%,弱于申万 A 指 2.3pct,申万个护用品指数上涨 0.1%,强于申万 A 指数 0.8pct [3][4] - 本周涨幅前三的个股为拉芳家化(21.9%)、嘉亨家化(12.4%)、依依股份(12.0%),跌幅前三的个股为巨子生物(-9.7%)、珀莱雅(-8.3%)、上美股份(-7.3%) [6] 近期重点关注 重点回顾 - 25Q1 美妆需求端增速转正但跑输社零整体,预计 25 年化妆品需求端以稳健为主,竞争格局持续优化,国货大促表现进步明显,预计 25 年国潮持续,头部国货品牌享受双重利好 [11] - 化妆品板块 24 年营收增速中枢在 15%左右,归母增速中枢略低于营收,企业可分为三类,如品牌矩阵完善的上美股份、珀莱雅、丸美股份,稳抓消费风口的巨子生物、毛戈平,业绩边际改善或战略变革初显成效公司 [12] - 个护板块 2 家公司营收/归母均大幅增长,性价比消费与高端品牌业绩齐升,预计 25 年大有可为,如润本股份、若羽臣 [13] - 医美板块头部企业基本面稳健、新品储备充足,预计 25 年将现拐点,如爱美客、朗姿股份 [14] 行业电商数据 - 展示 25 年 4 月淘系+抖音双渠道部分重点国货品牌 GMV 及同比数据,如珀莱雅合计 GMV 6.3 亿元,同比增长 30%,上美股份合计 GMV 7.9 亿元,同比增长 56%等 [18] 行业社零数据 - 25 年 1 - 4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合计 16.2 万亿元,同比增长 4.7%,1 - 4 月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额合计 1454 亿元,同比增长 4.0%,单 4 月零售额 309 亿元,同比增长 7.2% [19] 行业动态及公司公告 化妆品医美板块行业热点新闻 - 2024 年香奈儿全球销售额 187 亿美元,同比下降 4.3%,营业利润下降 30%,税后利润下降 28.2%,香水与美妆部门表现亮眼,亚洲市场销售额下滑 7.1%,欧洲市场小幅增长 0.6%,美洲市场同比下降 4.2% [23] - 2025 年 5 月 23 日,未名拾光完成近亿元战略轮融资,由欧莱雅与纳爱斯联合投资,双方将共研生物活性成分等,其研发的小分子 XVII 型胶原蛋白原料已量产 [26] - 2025 年 5 月 20 日,联合利华斥资 7.4 亿元升级英国阳光港工厂,打造智能化香水研发生产中心,全球香水市场规模 2024 年为 4952 亿元,2028 年预计达 657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7.3% [27] - 2025 年第一季度新氧总营收 2.97 亿元,同比下降 6.6%,净亏损扩大至 3310 万元,轻医美连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551.4%至 9880 万元 [28] 近期重点上市公司公告 - 丽人丽妆、拉芳家化股票交易异常波动,自查结果显示经营正常,无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信息,拉芳家化存在概念炒作风险 [31] - 贝泰妮发布 2024 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以 4.21 亿股为分配股份基数,每 10 股派 6 元现金,共计派发现金红利 2.5 亿元 [31] 欧睿行业数据 - 2024 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达 2712 亿元,同比下滑 3.7%,公司口径市占率前十榜单中国货占 5 席,合计市占率 16.6%,品牌口径中国货 5 个品牌进入前 10,预计 25 年国货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32] - 2024 年彩妆市场规模 620 亿元,同比略增 0.4%,公司市占率口径国货在前十榜单中占 5 席,合计市占率 17.2%,品牌口径中毛戈平、卡姿兰、花西子进入前十 [37] 机构持仓 - 据 24Q4 报告,美容护理行业重仓配置比例位居第 31 位,如巨子生物持股总市值 20.5 亿元(-4%),持股总量 4443 万股(-5%)等 [40] 解禁数据 - 截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洁雅股份、敷尔佳、稳健医疗有非流通股解禁,如洁雅股份 2025 年 6 月 3 日解禁 4571.8 万股 [43] 估值表 - 展示美容护理行业部分公司股价、总股本、市值、归母净利润、PE 及评级等信息,如珀莱雅 2025E PE 为 20,评级为买入 [46]
21解读|华熙生物怒怼9家券商台前幕后:六家研报仍在线可查!“对比研究”是否踩线合规各执一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5 19:00
华熙生物公开驳斥券商研报事件 - 华熙生物通过官方公众号发文驳斥透明质酸"过时论",并点名9家券商10篇研报存在误导性言论[2][4] - 公司称这些研报将玻尿酸描述为"过时"、"不安全"、"生物活性不足"等,同时抬高重组胶原蛋白概念[4][6] - 华熙生物已获得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和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支持,并向证监会反映情况[8] 涉事券商研报处理情况 - 截至5月23日,9家券商发布的10篇研报中已有3篇被删除,包括平安证券、西部证券和华福证券的相关报告[2][8] - 尚未删除研报的券商包括信达证券、华泰证券、方正证券、安信证券、申港证券、国金证券[2] - 部分券商已向华熙生物致歉,但9家研报出具机构均未对事件做出公开回应[2][3] 研报争议内容分析 - 多篇研报直接对比透明质酸与重组胶原蛋白,称后者在安全性、修复性、抗衰等方面更具优势[6][9][12][14] - 华泰证券研报称重组胶原蛋白"具有更多生物学特征"和"安全性优势"[6][16] - 信达证券研报称胶原蛋白在"止血、促进伤口修复"等方面"明显优于透明质酸"[10] - 方正证券研报列出详细对比表格,称胶原蛋白在"皮肤修护和抗衰方面更胜一筹"[12] 行业技术对比 - 华熙生物强调透明质酸与胶原蛋白是"共生共损"关系,无法简单比较优劣[23] - 公司指出券商研报的对比结论缺乏公开数据或科研论文支持[24] - 根据国家药监局数据,华熙生物拥有11个医美注射类三类医疗器械证,而巨子生物为0个[24][26] - 行业专家表示两种物质各有侧重,透明质酸主导大众护肤市场,胶原蛋白在高端再生医学潜力更大[27] 券商研报合规性问题 - 业内人士指出争议研报存在不严谨之处,但已通过内部合规审核[15] - 研报比对阐述多未附具体文献数据,资料来源多为机构自身或第三方平台[9] - 现行规则对技术路线对比研究缺乏细化标准,存在监管盲区[18][20] - 2023年监管通报显示研报业务存在内控制度执行不足、审慎性不足等问题[18]
知名医美巨头涉嫌严重造假?回应来了
新华网财经· 2025-05-25 12:43
公司声明与澄清 - 公司严正驳斥并坚决否认"巨子生物涉嫌严重造假"和"重组胶原测不到"等不实指控,强调所有产品研发生产严格遵循《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及《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要求 [1] - 公司产品经过原料投料核查、生产工序质控、成品质量检测三重验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靠,不存在任何成分造假或隐瞒行为 [1] - 公司检测结果显示胶原蛋白含量均大于0.1%,与网传的"0.0177%添加量"严重不符 [1] 产品成分说明 - 根据国家药监局《化妆品标签管理办法》,产品中"可溶性胶原"成分添加量大于0.1%(w/w),排序为第七位,与网传的"0.0177%添加量"严重不符 [2] - 公司已委托多家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采用多种检测方法进一步检测相关产品,检测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 1947-2025《重组胶原蛋白敷料》 [3] - 公司指出不实指控中使用的检测方法未经严格的方法学验证,检测结果不可信 [3] 行业标准参与 - 国家药监局已于2025年启动化妆品中重组胶原蛋白及其检测方法的行业标准建立工作 [3] - 公司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工作,推动行业标准快速完成,践行重组胶原蛋白领军企业的社会责任 [3] 公司业绩与市场表现 - 可复美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超45亿元,同比增长62.9% [4] - 截至5月23日收盘,巨子生物市值超800亿港元 [4]
商贸零售行业周报:2025年4月社零+5.1%,期待消费回暖趋势继续维持
开源证券· 2025-05-25 12: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1 - 4月社零同比+4.7%,4月同比+5.1%,社会消费稳步复苏 ,期待消费回暖趋势继续维持 ,建议关注黄金珠宝和化妆品两大赛道 [4] - 本周商贸零售指数下跌1.61%,跑输上证综指,零售各细分板块中钟表珠宝板块涨幅最大 ,2025年年初至今该板块领跑 [6] - 投资建议关注情绪消费主题下的高景气赛道优质公司 ,包括黄金珠宝、线下零售、化妆品、医美等主线 [7] 各部分总结 零售行情回顾 - 本周(5月19日 - 5月23日)A股下跌 ,零售行业指数报收2110.59点,下跌1.61%,在31个一级行业中位列第26位 ,2025年年初至今下跌5.73%,表现弱于大盘 [15] - 零售各细分板块中 ,本周钟表珠宝板块涨幅最大为7.56% ,2025年年初至今涨幅最大为18.83% [17] - 个股方面 ,本周丽人丽妆、新迅达、若羽臣涨幅靠前 ,跨境通、国芳集团、国光连锁跌幅靠前 [22] 零售观点 行业动态 - 2025年1 - 4月社零总额161845亿元,同比+4.7% ,4月社零总额37174亿元,+5.1% ,分地域、消费类型来看均有增长 ,期待消费回暖趋势继续维持 [25] - 分渠道看 ,1 - 4月线上渠道稳健增长 ,线下业态边际回暖趋势延续 ,各业态维持回暖态势 [28] - 分品类看 ,商品零售同比稳健增长 ,必选消费中粮油食品表现较好 ,可选消费中家电音像、黄金珠宝表现亮眼 [31] 关注情绪消费主题下的高景气赛道优质公司 - 黄金珠宝关注具备差异化产品力和消费者洞察力的品牌 ,重点推荐老铺黄金、潮宏基、周大生等 [38] - 线下零售关注顺应消费趋势积极变革探索的龙头 ,重点推荐爱婴室、永辉超市等 [38] - 化妆品关注把握细分结构性机会且综合实力强的国货品牌 ,重点推荐珀莱雅、上美股份等 [39] - 医美关注差异化医美产品上游厂商及医美机构龙头 ,重点推荐爱美客、科笛 - B等 [39] 零售行业动态追踪 行业关键词 - 珀莱雅考虑通过海外并购布局婴童和香水等赛道 [5][103] - 山姆会员店计划2025年开设9家新店 [5][103] - 叮咚买菜宣布启动自内而外的变革 [5][103] - 52TOYS向港交所递表 [5][105] - 欧莱雅加码近亿元投资合成生物企业未名拾光 [5][106] 大事提醒 - 关注多家公司股东大会召开、分红、业绩发布会等事项 [106] - 关注多个零售行业展会 ,如2025苏州国际美容化妆品博览会等 [108]
商贸零售行业周报:2025年4月社零+5.1%,期待消费回暖趋势继续维持-20250525
开源证券· 2025-05-25 12: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1 - 4月社零同比+4.7%,4月同比+5.1%,社会消费稳步复苏,期待消费回暖趋势继续维持,建议关注黄金珠宝和化妆品两大赛道[4] - 黄金珠宝行业“差异化产品+消费者洞察”能力成核心竞争要素,关注高端中式黄金和时尚黄金细分赛道;化妆品行业国货崛起趋势不变,关注头部国货美妆品牌大促表现[4] - 投资建议关注四条主线,包括黄金珠宝、线下零售、化妆品、医美领域的优质公司[7] 各目录总结 零售行情回顾 - 本周(5月19日 - 5月23日)A股下跌,零售行业指数下跌1.61%,位列31个一级行业第26位,2025年年初至今下跌5.73%,表现弱于大盘[15] - 零售各细分板块中,本周钟表珠宝板块涨幅最大,周涨幅7.56%;2025年年初至今,钟表珠宝板块涨幅最大,累计涨幅18.83%[17] - 个股方面,本周丽人丽妆、新迅达、若羽臣涨幅靠前,跨境通、国芳集团、国光连锁跌幅靠前[22] 零售观点:2025年4月社零同比+5.1%,社会消费稳健 行业动态:2025年4月社零+5.1%,期待消费回暖趋势继续维持 - 2025年1 - 4月社零总额161845亿元,同比+4.7%,4月社零总额37174亿元,同比+5.1%,低于Wind一致预期+5.5%,分地域、消费类型看均有增长,整体社会消费有望平稳增长[25] - 1 - 4月线上渠道稳健增长,全国网上零售额47419亿元,同比+7.7%;线下业态边际回暖,超市、便利店等零售额同比有不同程度增长[28] - 商品零售同比稳健增长,4月商品零售33007亿元,同比+5.1%;必选消费中粮油食品表现较好,可选消费中黄金珠宝、家电音像表现亮眼[31] 关注情绪消费主题下的高景气赛道优质公司 - 投资主线1关注具备差异化产品力和消费者洞察力的黄金珠宝品牌,重点推荐老铺黄金、潮宏基、周大生等[38] - 投资主线2关注顺应消费趋势积极变革探索的线下零售龙头,重点推荐爱婴室、永辉超市等[38] - 投资主线3关注把握细分结构性机会且综合实力强的国货美妆品牌,重点推荐珀莱雅、上美股份等[39] - 投资主线4关注差异化医美产品上游厂商及医美机构龙头,重点推荐爱美客、科笛 - B等[39] 各公司分析 - 老凤祥:2024年经营稳健,2025Q1业绩承压,金价高企抑制终端动销致业务下滑,通过产品和渠道优化有望恢复成长势能[44][45][46] - 中国黄金:2024年经营稳健,2025Q1业绩承压,通过深化渠道布局和产品创新有望持续成长,回购业务坚持差异化布局[47][48][49] - 潮宏基:2025Q1业绩高增超预期,深耕时尚黄金品类,加盟渠道逆势扩张,产品升级和品牌扩圈提高市场影响力[51][52][53] - 周大生:2024年及2025Q1经营业绩承压,直营渠道保持韧性,2025年计划推动渠道结构和品牌矩阵优化[54][55][56] - 朗姿股份:2024年业绩稳健,医美内生外延持续推进,构建“泛时尚产业互联生态圈”,加码泛美业布局[57][58][59] - 珀莱雅:2025Q1归母净利润+28.9%,国货美妆龙头地位稳固,多系列新品频出有望贡献增量,产品、运营、品牌全方位发力[60][61][62] - 家家悦:2024年营收维持增长,2025Q1经营业绩稳健,从规模零售向品质零售转型,加速门店调改,优化区域布局[63][64][65] - 润本股份:2025Q1收入高增,婴童护理系列贡献收入上升,积极开拓高潜力细分品类,期待防晒新品与抖音渠道放量[66][67][68] - 永辉超市:2025Q1稳态调改店实现盈利,渠道改革有望提速,向品质零售转型进展顺利,长期经营拐点可期[69][70][71] - 丸美生物:20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28.6%,业绩符合预期,眼部类和美容类表现亮眼,产品结构优化带动盈利能力提升[73][74][75] - 华熙生物:变革深化致短期承压,期待2025年迎来发展拐点,有序推进全面变革,未来重回增长可期[76][77][78] - 爱婴室:2024年主业经营稳健,万代合作打开第二增长曲线,母婴主业高质量增长,毛利率受品类结构影响下滑,经营提效驱动费用率略降[79][80] 零售行业动态追踪 行业关键词 - 珀莱雅考虑海外并购布局婴童和香水等赛道;山姆会员店计划2025年开设9家新店;叮咚买菜宣布启动自内而外的变革;52TOYS向港交所递表;欧莱雅加码近亿元投资合成生物企业“未名拾光”[5] 大事提醒 - 关注多家公司股东大会召开等,以及2025第二届义乌国际玩具与婴童用品博览会等[14]
两年没了305亿,“医美茅”掌舵人简军财富大跳水
凤凰网财经· 2025-05-24 19:40
核心观点 - "医美茅"爱美客掌舵者简军财富两年缩水305亿元,从2023年的525亿元降至2025年的220亿元 [2][3] - 爱美客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放缓至个位数,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转负 [2][10][11] - 公司3月拟以1.9亿美元收购韩国REGEN Biotech 85%股权,布局再生类医美产品并拓展国际市场 [12][13] 财富变动 - 简军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排名第1251位,财富220亿元,较2023年峰值缩水305亿元 [2][3] - 简军直接持有爱美客31.09%股份,通过三家合伙企业合计控制38.17%股份 [3][4] - 总经理石毅峰财富从2023年170亿元降至2025年73亿元 [4] - 锦波生物杨霞持股市值235亿元超越简军(持股市值跌破200亿元) [5] 公司发展历程 - 2004年成立前身北京英之煌生物科技,2009年推出首款产品逸美打破外资垄断 [6][7] - 核心产品包括嗨体、爱芙莱、宝尼达等,2019年毛利率高达90%-98% [8] - 2020年登陆创业板,市值曾突破1700亿元,被称为"医美茅" [8] - 基于透明质酸钠的皮肤填充剂市占率连续多年国内第一 [9] 财务表现 - 2021年营收14.48亿元(+104.13%),归母净利润9.58亿元(+117.81%) [10] - 2023年营收28.69亿元(+47.99%),归母净利润18.58亿元(+47.08%) [11] - 2024年营收30.26亿元(+5.45%),归母净利润19.58亿元(+5.33%) [11] - 2025Q1营收6.63亿元(-17.9%),归母净利润4.44亿元(-15.87%),毛利率降至93.85% [11] 行业竞争 - "玻尿酸三剑客"格局形成,但巨子生物严建亚夫妇财富315亿元超越该阵营 [5] - 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受资本青睐,锦波生物市值440.52亿元 [5] - 国内医美市场增速放缓至10%-15%,监管趋严利好合规龙头 [12] 战略布局 - 收购韩国REGEN Biotech强化再生类产品线,标的公司核心产品为可再生类注射产品 [12][13] - 海外并购被视为打开新成长空间的关键举措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