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隆平高科: 关于子公司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5 00:22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控股子公司隆平发展申请担保额度680,000.0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1] - 担保方式包括连带责任保证担保等[1] - 担保额度有效期自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2025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止[1] 担保进展详情 - 隆平发展为孙公司隆平香港提供485,000.00万元人民币贷款担保[2] - 其中400,000.00万元为流动资金银团贷款[2] - 85,000.00万元为衍生交易信用额度[2] 被担保方财务数据 - 隆平香港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1,065,101.17万元[2] - 负债总额583,335.80万元[2] - 2024年度营业收入313,181.59万元[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4,289.72万元[2] 担保具体条款 - 流动资金贷款担保主债权最高本金余额400,000.00万元[2] - 衍生交易信用额度担保本金余额85,000.00万元[4] - 保证范围涵盖本金、利息、罚息及实现债权的相关费用[2][4] - 保证期间为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三年[2][4] 安慰函安排 - 公司承诺通过股东借款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3][4] - 支持金额最高不超过未偿还贷款本息的100%[3] - 明确声明安慰函不构成法律承诺且无约束力[3][4][5] 担保总体情况 - 公司担保均为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间担保[5] - 担保协议余额636,414.50万元[5] - 担保余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33.41%[5] - 不存在逾期担保及诉讼担保[5]
济南莱芜:严把“减损增产”两端,建成“粮安心安”样板
中国食品网· 2025-08-04 17:39
大会概况 - 2025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济南召开 主题为"科技创新赋能节粮减损、全球携手共促粮食安全" 吸引多个国家和国际机构的300余名中外嘉宾参与[1][3] - 大会由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及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克罗地亚副总理、多国农业部长及29位副部级以上代表出席[3] - 莱芜区作为唯一现场观摩承办地 展示中科北斗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和王老村农文旅融合项目[3][9] 粮食生产成效 - 莱芜区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47.63万亩 总产量20.02万吨 单产420.23公斤/亩 总量同比增长1.13%[3] - 建成高标准农田51.77万亩 占全区农田比重72.5% 连续5年耕地安全利用率100%[5] - 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超92% 拥有拖拉机1.8万台、联合收获机733台 农机总动力77万千瓦 年均增幅超3%[5] 减损技术应用 - 2025年麦收季机收损失率平均为0.6% 通过培育5家市级以上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实现规模化作业[5] - 建立"空天地网一体化"农业应用平台 为山东省数字农业技术集成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示范样板[6][8] - 推广粮食烘干服务和"收干储一条龙"模式 减少存储环节损耗[5] 产业升级举措 - 建设6个"百亩田"、5个"千亩方"、2处"万亩片"玉米示范区 集成绿色高产高效模式[6] - 以"粮头食尾"推动粮油企业技术改造 发展主食加工产业 延伸至休闲食品、特医食品等高附加值领域[5] - 通过农文旅融合打造20多种业态 包括艺术书店、美食文化街和山乡宿集 促进农民致富增收[9][11] 国际合作与经验推广 - 大会搭建国际交流平台 推动"济南经验"和"莱芜方案"走向全球[11] - 系统性减损思维与接地气技术应用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多国代表认可[6][11] - 莱芜模式为"齐鲁样板"提供范例 展示智慧农业对年轻人返乡和农民富足的推动作用[11]
“RWA时代高端农产品创新研讨会”召开 大禹节水签署重要战略合作协议加速布局智慧农业
证券日报· 2025-08-04 13:06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举办区块链技术时代高端农产品创新研讨会 聚焦区块链技术与高端农业深度融合 以科技赋能农业和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2] - 公司董事长强调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区块链等新兴科技将驱动农业革命性变革 公司将持续探索RWA在农业资产流通中的应用价值[2] - 公司与澳大利亚科思达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围绕蓝莓产业技术研发与设施农业优化展开深度合作 计划快速扩大云南蓝莓种植规模[2] - 公司与北京中科原动力达成机器人研发专项合作 共同推进智能采摘机器人在设施农业中的规模化应用[2] - 分析人士表示研讨会及签约展现公司深化智慧农业布局的战略路径 对RWA在农业资产金融化的前瞻探索展现布局农业数字化底层基础设施的长远战略眼光[4] 技术应用与合作 - 科思达集团CEO认为智能灌溉与机器人采摘技术是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的关键 期待通过合作推动蓝莓产业更高质量发展[2] - 中科原动力董事长介绍智能采摘机器人在设施农业中的创新应用 技术路径涵盖多模态感知智能决策与自主操作 将加速机器人在云南蓝莓基地落地[3] - 中科原动力研发主管展示智能采摘机器人的成熟方案 公司副总裁介绍在农业水利数字化领域的创新实践[3] 行业发展趋势 - 与会专家认为区块链技术为农业资产数字化确权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及碳积分交易开辟广阔空间[3] -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强调需强化学术界与产业界协同 推动高品质农业与现代资本深度绑定[3] - 科思达集团中国区总经理剖析全球浆果产业趋势及云南蓝莓的竞争优势[3] - 嘉宾围绕RWA与农业结合路径展开热议 呼吁完善政策法规框架以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可持续融合[3]
大禹节水举办“RWA时代高端农产品创新研讨会”
中证网· 2025-08-04 12:45
研讨会概况 - 大禹节水集团主办"RWA时代高端农产品创新研讨会" 主题为"科技赋能农业 创新引领未来" 汇聚农业科技、金融科技、政策研究等领域专家 [1] - 研讨会探讨区块链技术(RWA)与高端农业的深度融合 推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1] 公司战略与技术应用 - 大禹节水董事长王浩宇强调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区块链等新兴科技对农业的革命性作用 公司将持续探索RWA在农业资产流通中的应用价值 [1] - 公司与澳大利亚科思达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聚焦蓝莓产业技术研发与设施农业优化 计划规模化扩大种植面积 打造高标准数字化浆果种植示范基地 [2] - 公司与中科原动力签署机器人研发合作协议 推进智能采摘机器人在设施农业中的规模化应用 [2] 行业观点与合作 -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杜太生教授强调高品质农产品与现代资本结合的重要性 肯定大禹节水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呼吁学术界与产业界加强合作 [1] - 主题沙龙讨论认为区块链技术将为农业资产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和碳积分交易等领域带来新机遇 需完善政策合规性以推动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2] 公司展示与成果 - 与会嘉宾参观大禹节水的智能制造车间、运营调度中心和设施农业示范区 了解公司在智慧水利、高效节水灌溉和数字化农业方面的创新成果 [2]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田村一体向和美
河南日报· 2025-08-04 07:35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 香时庄村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田村一体化发展 亩均增产100斤以上[1][2] - 农田配备灌溉机器人 地埋伸缩式喷灌 浅埋式滴灌等多种智慧灌溉模式[1] - 建成"六情"预警监测站 通过农业物联网实现空天地三位一体农情监测体系[1]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 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开展育种技术变革 小麦花生育种技术全国领先[3] - 智能温室通过控温调湿系统模拟作物生长环境 缩短冬小麦春化过程加速育种[3] - 中原农谷已建成国家级科研平台14个 省部级平台53个 引进院士16位[3] 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推广"红妃"二号白菜等优良品种 探索"两季粮一季菜"模式 亩均增收3500元[4] - 利用文化资源建成特色商业街 打造研学工坊 开设中医面塑等特色课程[4] - 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包括研学讲解员等新型就业岗位[4] 区域农业发展规模 - 中原农谷定下"一核三区"发展规划 目标五年成高地十年进入全球一流[3] - 截至目前入驻种业企业88家 培育农作物优良品种178个[3] - 建成良种繁育基地110万亩[3]
在太阳岛,感受“新”风——写在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主论坛开幕之际
新华网· 2025-08-03 10:01
新质生产力发展 - 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新智造新消费新生态"为主题,聚焦企业高质量发展和东北振兴 [1] - 冰雪产业从单兵作战转向集群发展,吸引几十家企业参与制定《冰雪景观建筑技术标准》推动规范化 [2] - 马迭尔文旅集团整合冰雪大世界等核心IP,打造"冰雪+科技+文旅"全季消费场景,四季冰雪项目突破季节限制 [2] 冰雪产业创新 - 冰雪大世界利用-12℃恒温技术实现冰雕全年展示,配套开发元宇宙VR产品《冰龙寻珠·全感VR》 [2] - 马迭尔与波司登合作推出融入"尔滨"文创元素的联名款羽绒服,引发海内外"国潮"抢购热潮 [2] 智慧农业转型 - 北大荒集团通过"黑土优品"品牌实现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黑稻种植面积扩展至50万亩,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超3万元 [2] - "数据种地"模式使北大荒优质农产品溢价率提升20% [2] 森林食品创新 - "九珍十八品"品牌涵盖猴头菇、松茸等珍稀食材和红松籽、黑木耳等产业化产品 [3] - 衍生"森林茉茉"茶饮新业态,以蜂蜜代糖、桦树汁代水,推出紫苏拿铁等特色产品 [3] - 何所有农业科技"玉米说"品牌通过电商矩阵半年线上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带动5000余户农户增收 [3] 数智农业推进 - 数智技术推动农业从资源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城归"群体以无人机植保、电商直播等形式促进三产融合 [4] - 嘉桦集团白桦树汁品牌将生态美学融入产品创新,"二十四节气礼盒"结合东北民俗插画,海外推广以"东方植物智慧"为切入点 [4] 区域发展平台 - 太阳岛年会定位"新质生产力实践地",搭建产业交流协作平台推动东北振兴 [5] - 哈尔滨以冰雪、科技、文化为核心创造新发展范式,打造东北振兴实践样本 [5]
神州答卷|活力、动力、创造力——解码数字里的黑龙江振兴新动向
新华网· 2025-08-02 11:53
文旅融合提振消费 - 黑龙江省上半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35亿人次,同比增长13.8%,旅游花费达1933.7亿元,同比增长25.8% [4] - 冰雪旅游全域持续火爆,2024至2025年冰雪季恰逢第九届亚冬会在哈尔滨举办 [4] - 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抚远举办,吸引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来宾参会 [6] - 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占地40万平方米,包含6座啤酒大篷、9个特色啤酒花园及多元业态 [8] - 绥芬河跨境电商拥有1340家实体店和4650家线上商铺,去年网上零售额17.5亿元,零售量1.2亿件 [10] - 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56.7亿元,同比增长5.1%,较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 [12] - 1月至5月全省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7.9%,拉动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0.8个百分点 [12] 数字经济引领产业升级 - 哈尔滨电气集团引入智能化生产线,部分环节加工效率提高300%以上 [12] - 上半年全省就地转化重大科技成果327项,新增经济效益53.7亿元,同比增长5.0% [14] - 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项目在哈尔滨新区落地,推动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现代农业、医疗健康等领域应用 [14] - 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65.5% [14] - 规上工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值同比增长9.8% [14] - 中国联通黑龙江分公司发布"人工智能CAPTAIN领航计划",推动人工智能与双万兆网络深度融合 [15] - 哈尔滨绿电智算中心包含1350架智算机柜,园区规划实现200兆瓦服务能力,赋能政务、医疗等10大行业 [17] 农业科技创新 - 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有限公司打造150亩水肥一体化示范田,大豆长势喜人 [19] - 北大荒推广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施行大垄栽培、秸秆还田、深松整地等保护性耕作 [21] - 黑龙江省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种业振兴发展,建设19个国家级制种大县和繁育基地 [21] - 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44.2亿元,同比增长3.8%,较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21] - 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27.4万吨,同比增长4.5% [21] 对外开放与贸易 - 第三十四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吸引38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3个省区市的1500余家企业参展 [23] - 哈洽会吸引超100家科创企业参展,无人驾驶、商用卫星、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展示占比达15% [26] - 上半年黑龙江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601.2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4% [26]
专访农大樊胜根:全球饥饿率降至5%以下并非不可实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2 10:49
农食系统转型方向 - 农食系统需向高效、营养、低碳、韧性、包容五大方向转型,其中加强韧性最为紧迫和重要 [1][3] - 高效指用更少资源生产更多食物,营养强调高产同时确保健康,低碳可持续指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包容致力于让弱势群体获得营养膳食 [3] - 构建韧性食物供应体系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包括人工智能气候预警、精准农业技术、生物育种耐旱抗病虫害品种 [1][4] 农业科技创新 - 技术从增产手段转变为增加各环节韧性的关键要素,包括人工智能气候预警、遥感技术提高天气预测、实时监控土壤温湿度、生物育种创新 [4] - 国家需分配更多公共资源支持农食系统韧性科研创新,农业生产可增加保险创新提升市场机制韧性 [6] - 企业需创新经营模式加强战略韧性,国家需将韧性纳入管理内涵,全球需加强贸易韧性多边磋商 [5] 大食物观实施路径 - 大食物观强调食物来源多元化,从耕地拓宽至江河湖海、森林草地,有助于增强供应韧性、固碳减排和丰富营养 [7] - 需完善顶层设计设立统筹农食系统的部门,实施发展战略细化资源分配和阶段性目标 [1][7] - 大食物观为农食系统转型提供支撑,关乎健康中国2030、生态文明和"双碳"目标实现 [7] 国际合作与贸易 - 中国与东盟连续5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9823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1倍多,农业合作潜力大 [13][14] - 双方贸易互补性强,中国为东盟热带水果提供庞大市场,主要向东盟出口电子产品 [13] - 中国可在全球消除饥饿和贫困中发挥更大作用,基于自身减贫经验助力发展中国家 [12][13] 全球饥饿挑战 - 全球面临"灾难性"饥饿人数增至190万人,达历史最高水平,但通过政策投资和政治意愿饥饿率降至5%以下仍可实现 [11][12] - 解决饥饿关键在于政策和投资,需创造强有力的政治意愿,中国经验显示明确问责制和政治意愿是脱贫前提 [12][13] - 非洲和南亚是饥饿贫困人口集中区域,发达国家减少外援使全球议题面临更大挑战 [12]
跟全球做生意
经济日报· 2025-08-02 05:43
全球市场布局调整 - 江苏恒力化纤将出口重心从欧美日韩转向东南亚、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新市场出口额占比达60%以上,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年增长率约30% [2][3] - 山东利森特农业科技聚焦欧洲市场,已在40多国建设270多个温室大棚,利用中国农业技术优势实现"授人以渔" [3][4] - 广东中荔农业集团降低对美国市场依赖(出口量下降10%),转向国内及其他国际市场,国内销量同比增长33.9% [8][11] 产业链与技术突破 - 恒力化纤通过"以需定研"开发汽车安全带用有色丝技术,带动对客户出口量增长30% [3] - 利森特针对不同地区气候定制温室方案(如几内亚双斜面遮阳、沙特水肥喷灌系统),并设立实验室模拟全球气候条件 [4] - 宁波长城精工扩充国内产品品类从2000种增至5000种,深化客户链渗透 [9] 国际公共采购机遇 - 联合国2023年采购100多亿美元货物中,中国生产占1/3但直接签约仅3亿多美元,存在信息差和流程障碍 [6] - 公采数字科技帮助50多家企业注册联合国供应商,瞄准中东、中亚项目,计划在新疆设分公司提升物流效率 [7] - 中国制造可覆盖联合国采购全类目(如非洲医院从病床到CT机),但面临认证、验厂等门槛 [5][6] 出口转内销策略 - 中荔集团将出口级荔枝(单果18克、糖度16度以上)转内销,通过美团48小时冷链直达消费者 [10][11] - 外贸企业内销需克服标准差异(如产品规格调整)、品牌认知度低、渠道缺乏等挑战 [10] - 商务部联合美团等平台推动外贸优品内销,专项启动24小时收到234家企业申请 [10] 政策与成本优化 - 恒力化纤利用出口信用保险降低收汇风险,中欧班列货柜价格从7万元降至4万元 [4] - 利森特通过联合国采购委托订单间接参与国际供应链 [5] - 公采数字科技通过金融机构、物流公司等渠道精准匹配企业产能与联合国需求 [7]
燃!农业铁军出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3:12
农业科技应用场景 - 广东"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推出100个农业科技应用场景展示科技种田的创新实践 [1] - 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实验室、无人机操控、深海养殖等多个场景推动农业现代化 [3] 农业铁军精神 - 退役军人群体成为农业科技攻坚主力,以部队作风攻克农业技术难题 [3] - 典型案例包括佛山市高明区村支书钟志强保持部队作风坚守农业 [3] - 从化区太平镇钟远文运用"12221"市场体系推广广东荔枝 [3] - 从化区良口镇禤浩平以军事化执行力推动乡村振兴 [5]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 华南农业大学张永亮团队研发木本饲料技术,将桑树转化为饲料并获得教育部奖励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4]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王玮教授强调农业科技需要长期投入,遵循一万小时定律培养专业人才 [4] 乡村振兴实践 - 从化区吕田镇莲麻村实施"红色+绿色"双牌战略,通过农业科技提升产业竞争力 [6] - 农业科技应用显著提升村民幸福感和安全感,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6] 产业链建设 - 农业科技工作者以军事化执行力打通产业链堵点,优化农产品产销链路 [4] - "12221"市场体系有效构建岭南佳果的现代化销售渠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