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多国高校、医院、企业等组团来沪寻求跨境医疗服务与创新医疗器械领域发展机遇
中国新闻网· 2025-06-30 14:47
国际医疗合作 - 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访问上海浦东医院,旨在深化国际医疗合作并探索跨境医疗服务与创新医疗器械领域的发展机遇 [1] - 俄罗斯国际商务合作国家协调中心总经理表示,俄罗斯及周边国家对高品质中医诊疗服务的需求增长,提议与上海浦东医院共同开展商务医疗巡诊、国际医疗旅游及创新医疗器械安全验证合作 [1] - 上海浦东医院作为首批跨境医疗服务签约单位,已在跨境医疗合作网络建设方面进行探索 [1] 上海浦东医院发展 - 上海浦东医院是浦东新区中南部最大的医教研中心,拥有惠南和临港两个院区,临港院区将整合复旦大学学科资源与临港新片区区位优势,创新国际特许药械使用路径 [2] - 临港院区未来将带动医药、医工、医疗产业融合,发挥改革开放"试验田"和经济发展"增长极"的作用 [2] - 代表团期待与上海浦东医院在医疗器械检测、大动物实验、中医诊疗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2] 跨境医疗与国际化发展 - 上海浦东医院临港院区在国际医疗资源对接方面实现新突破,将助力其成为上海跨境医疗的重要引擎 [2] - 临港院区计划建设成为国际化、市场化的"康-旅"联动示范项目 [2]
医疗ETF(159828)涨超1.4%,政策助力高端器械创新提速
搜狐财经· 2025-06-30 13:41
政策解读 - 国家药监局审议通过《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涵盖优化审批程序、健全标准体系、强化上市后监管等十项措施 [1] - 政策将加速高端医疗器械科研成果转化,推动新技术、新材料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 [1] 行业趋势 - 高端医疗器械市场持续扩大,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技术集成领域呈现爆发态势 [1] - 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研发进展催化较多 [1] - 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下并购重组或加速 [1] 市场表现 - 医药生物板块2025年初截至目前上涨4.57%,跑赢沪深300指数6.81pct [1] - 板块估值溢价率达140.87% [1] 投资方向 - 建议关注创新药、出海及集采出清领域 [1] - 医疗ETF跟踪的中证医疗指数涵盖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生物制药等领域,具有行业代表性和成长性特征 [1]
掘金港股医药新蓝海,港股通医疗ETF扬帆起航
证券之星· 2025-06-30 11:25
港股医疗板块表现 - 2025年以来港股医疗板块爆发式增长,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年内涨幅高达50 09%,领跑全球资本市场,远超A股医药生物(申万一级)(6 65%)和沪深300(-0 78%) [1] - 政策与市场双重共振推动板块增长,包括丙类目录退出机制落地、集采规则优化释放盈利空间、AI医疗大模型加速研发转化等 [1] - 标志性事件包括和铂医药6 7亿美元BD交易、恒瑞医药H股募资130亿港元上市、6月ASCO会议中国专家发言创历史新高等 [1] 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 - 指数覆盖市值创近年新高达到2 21万亿,与A股医药生物(申万一级)总市值比值超35% [2] - 指数优选50家上市公司,聚焦研发与服务领域,生物制品、医药商业、医疗服务等权重均超10%,互联网药店(19 3%)、化学制剂(10 7%)、医疗耗材(9 2%)等具备A股稀缺性 [2] - 医药产品研发相关领域权重高达65 9%,医疗保健服务占比33%,合计覆盖医药产业链近99% [2] - 成分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预计保持两位数以上(18 68%与17 11%),预期盈利将达千亿以上 [2] - 当前港股医药板块市盈率仅26倍,处于近五年1 15%历史低位,呈现"低估值+高增长"特征 [2] 华夏基金港股通医疗ETF - 华夏基金将于7月4日起发行华夏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ETF(代码:520510),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 [1] - 该ETF聚焦研发与服务赛道,覆盖生物制品、医疗设备等全产业链,旨在成为布局港股医药黄金赛道的核心工具 [1] - 华夏基金权益指数规模达7479 2亿元(2024年底),非货币ETF规模6587亿元,连续20年保持权益ETF规模行业第一 [2] - 公司以"乐高思维"构建全球指数产品谱系,港股通医疗ETF是其布局全球医疗赛道的重要落子 [4] 华夏基金指数业务 - 2024年华夏基金通过主动管理赋能产品创设,构建"研究+服务+策略"指数投资能力体系 [3] - 公司打造从中国到全球的丰富指数产品谱系,覆盖核心宽基、热点行业/主题、商品、境内外市场等 [4] - 代表性产品包括华夏上证50ETF、华夏沪深300ETF(规模均超千亿),以及2024年发行的可选消费ETF、信息技术ETF等细分领域产品 [4]
多地医疗机构试点免陪照护服务 “一人住院、全家忙乱”这样缓解(民生一线)
人民日报· 2025-06-30 05:50
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政策 -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印发《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优先在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深的城市、老年住院患者占比较高的三级医院开展试点 [1] - 免陪照护服务指患者住院期间由护士或医院聘用医疗护理员提供的生活照护服务,需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且自愿选择 [1] - 试点地区包括江苏、湖南、四川等地 [1] 服务模式与收费体系 - 四川省医疗保障局新增"免陪照护服务"价格项目,省管三甲公立医疗机构"一对一"服务价格为每人每日240元,"一对多"服务为每人每日100元 [4] -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免陪照护服务"每天收费约120元,显著低于市场护工价格200元以上 [3]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一对多"服务价格为154元/天,比市场"一对一"护工320元/天更具性价比 [4] - 收费体系公开透明,家属可比较评估后自主选择 [4] 服务效果与患者反馈 - 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护理员提供专业照护,包括翻身、叩背、鼻饲等,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情况 [2] -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员提供助餐、助洁、助浴等生活照顾服务,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3] - 患者家属表示服务专业周到,减轻家庭陪护压力和经济负担 [2][3][4] - 湘雅医院住院病区"一对多"服务接受率达56%,患者满意度达99% [8] 护理员队伍建设 - 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自主编写照护教材开展培训,现有500多名护理员 [6] -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103名护工中90人已获得江苏省医疗护理员岗位培训证书 [6] - 护理员工作模式从24小时改为两班倒12小时制,工作要求提高 [6] - 护理员除生活照料外还提供心理疏导和亲情陪伴 [6] -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24年成立康复保健系,培养专业护理人才 [7] 试点成效与扩展 - 江苏省已完成1.3万余名医疗护理员培训,140家医疗机构开展试点 [8] - 试点医院患者满意度提升,平均住院日下降 [8] - 湘雅医院急诊抢救区试点后院内感染率显著下降,医患纠纷投诉率大幅降低 [8] - 成都市正在研究制订试点方案,重点加强护理员队伍人才建设 [9]
股市必读:6月27日美年健康现14笔大宗交易 机构净买入3515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6-30 01:12
交易信息 - 截至2025年6月27日收盘,美年健康报收于5.24元,上涨2.54%,换手率4.16%,成交量161.13万手,成交额8.43亿元 [1] - 6月27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627.0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2066.83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7693.83万元 [1][4] - 同日出现14笔大宗交易,机构净买入3515万元 [1][4] 分红派息 - 2024年年度分红派息方案已获股东大会通过,以总股本3,914,253,923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135元(含税),共计派发52,842,427.96元 [1][4]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3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7月4日,现金红利将于7月4日划入股东资金账户 [1] - 分红实施后将调整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行权价格 [1] 担保情况 -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累计不超过49亿元 [2][4] - 近期签署多份担保合同,包括为广州美年、慈铭慈云寺、成都金牛美年等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单笔担保金额从340万元至10000万元不等 [2] - 截至2025年6月26日,对外担保余额为342,779.42万元,占2024年经审计净资产的43.32% [2][4] - 目前未发生逾期担保、诉讼担保或担保败诉损失 [2]
30日投资提示:新乳业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3%股份
集思录· 2025-06-29 22:22
新乳业 - 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的公司股份 [1] 华锋转债 - 触发强制赎回条款 [1] 家联科技 - 因未及时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收到警示函 [1] 东亚转债 - 信用等级从原评级下调至A+ [1] - 公司经营亏损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规模扩大 [1] - 全部债务规模增加且短期存在集中偿付压力 [1] 塞力转债 - 信用等级下调至BB+ [2] - 2024年亏损幅度扩大且转让子公司拖累业绩 [2]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较长且面临信用减值风险 [2] -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高且财务杠杆较高 [2] - 部分募集资金未归还且征信报告存在不良记录 [2] - 公司及相关人员受到监管处罚 [2] 海优转债 - 信用等级下调至A [2] - 2024年业绩下滑且毛利率及EBITDA利润率转负 [2] - 销售集中度高且营运资金被占用 [2] - 光伏产业链调整影响主营业务且产能利用率低 [2] 奥佳转债 - 信用评级下调至A+ [3] - 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35.98% [3]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66.26% [3] - 产能利用率较低且海外收入占比70% [3] - 美国订单受中美关税战影响 [3] 申昊转债 - 信用等级下调至A- [4]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亏损扩大 [4] - 经营性现金流持续净流出 [4] - 债务规模扩大且资产负债率同比增长 [4] - 发生审计机构变更及高管变动 [4] 三房转债 - 信用评级下调至A+ [4] - 2024年收入增长但经营性亏损较大 [4] - 非经营性亏损大幅增加 [4] - 2025年一季度亏损额同比扩大 [4] - 偿债指标整体下降 [4] 美锦转债 - 信用评级下调至A+ [5] - 2024年焦化业务利润压缩导致大幅亏损 [5] - 氢能板块持续亏损 [5] -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高且存在逾期债务 [5] - 新建产能收益待观察且总债务持续攀升 [5] 科沃转债/开润转债/嘉美转债 - 公告不下修转股价 [6] 亿田转债 - 公告不强赎 [6]
护航高校“稳就业” 促进高质量就业
经济观察网· 2025-06-29 18:47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与措施 - 民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2025届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较2024年增加43万人[1] - 人社部提出五方面稳就业举措:挖潜就业空间、政策组合拳、保障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公共服务[1] - 国家连续出台"稳就业"政策,释放就业补贴、稳岗返还、社保降费等红利,各地举办专场招聘会并提供技能培训[2] 地方就业支持行动 - 广东佛山医疗卫生专场招聘会提供6500个岗位,涵盖三甲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2] - 江苏南京按产业细分领域划分9个招聘专区,包括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并提供AI面试等互动项目[2] - 河北省"人社惠企贷"前4个月发放120亿元,帮助2896家企业稳岗扩岗[2] 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 需构建"产学研用"协同通道,推动校企共建实习基地,将行业技术融入教学提升学生实战能力[3] - 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从入学开展职业规划教育,通过模拟面试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技巧[3] - 重点关注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等困难毕业生群体,建立精准帮扶机制[3] 就业市场监管与风险防范 - 需规范招聘行为,打击虚假招聘、就业歧视等乱象,维护公平就业环境[3] - 跨境务工骗局高发,不法中介以高薪海外工作为诱饵诱骗毕业生从事违法活动[4] - 需提供透明就业信息平台和针对性招聘会,确保信息安全,结合短期政策与长期制度保障就业[4]
让失语症患者重新说话!登上国际医学期刊的研究者徐文东:手术刀依旧能创造医学奇迹
第一财经网· 2025-06-29 15:45
医学创新与外科手术突破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徐文东教授团队在国际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研究成果,首次证明外科手术能有效治疗卒中后失语症,为慢性中风失语症患者带来希望 [1][2] - 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50名患者分为两组:25人接受"右侧C7神经根椎间孔处切断术"(NC7手术)并配合语言训练,另25人仅接受语言训练 NC7组术后1个月语言能力评分提升11.16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72分,且效果持续6个月 [2] - NC7手术仅需40分钟完成,成本低且安全性高,BMJ社论呼吁重新评估相关康复模式与政策 [2] 手术机制与临床发现 - NC7手术灵感源于团队七年前发表的上肢外周神经手术(CC7手术),术后随访发现部分患者语言功能意外改善,命名能力提升速度远超神经再生所需时间 [3] - 影像学显示CC7手术后患者右侧背根神经节区域出现结构重塑,提出新科学假设:语言功能快速改善源于神经调控效应而非传统神经再生 [3] - NC7手术通过切断右侧C7神经近椎间孔处"唤醒备用通路",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失语症治疗方法 [4] 行业技术发展与医生角色 - 脑机接口技术虽使瘫痪患者重新站立、失语患者语言解码成为可能,但尚未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仍处于早期阶段 [4] - 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先进技术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但医生需平衡技术创新与临床现象思考,避免忽视患者实际需求 [4] - 徐文东强调临床观察和探索精神的价值,认为人脑智慧与创新能力仍是医疗突破的核心 [4] 疾病现状与治疗需求 - 中国卒中患者中约三分之一存在语言障碍,典型表现为命名能力障碍(知晓物品但无法说出) [3] - NC7手术患者术后三天即可显著改善,从仅能说三个词进步至接近完整句子表达 [3]
破局疼痛困境!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疼痛诊疗中心打造精准医疗新标杆
齐鲁晚报网· 2025-06-29 15:19
行业现状 - 中国慢性疼痛病患者人数超过3亿 且每年以1000万-2000万速度增长 [1] - 传统疼痛治疗方式以忍耐、吃药、针灸、推拿为主 存在精度不足和并发症风险 [1][3] 技术创新 - 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疼痛诊疗中心首创"可视化诊疗技术" 实现从"看病"到"看着治愈"的颠覆性转变 [1] - 超声+CT可视化技术可实时动态显示神经血管 穿刺精准度达毫米级 一次性成功率显著提升 [3] - 微创射频治疗使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次数与程度明显下降 [3] - 技术应用覆盖颈肩腰腿痛、骨性膝关节炎、三叉神经痛等复杂病症 临床效果获患者跨省求诊 [5][7] 科研成就 - 团队完成5项省级科研项目 获德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7] - 出版《实用疼痛病学》等3部人民卫生出版社著作 [7] - 超声可视化技术研发历时10年 填补国内外相关领域空白 [5][7] 医院发展 - 疼痛科升级为诊疗中心 配备射频/等离子/椎间孔镜等先进设备 [7] - 医院实施"16+23+N"学科建设计划 拥有9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4个省级精品特色专科 [7][8] - 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 构建四级学科梯队 重点专科数量创历史新高 [7][8] 服务模式 - 建立16个诊疗与平台型中心 实现跨学科"一站式"服务 [9] - 可视化技术推动医疗服务从"治好病"向"看得清病"升级 [9]
中国医院创新转化瑯琊汇暨第七届CMIA医学创新大会在青举办
齐鲁晚报网· 2025-06-29 15:18
医学创新大会概况 - 中国医院创新转化瑯琊汇暨第七届CMIA医学创新大会于6月27日-29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 [1][3] - 大会设置近20场专题论坛及交流会、超100个主题报告,吸引近200位政产学研资领域嘉宾参与 [1][7] - 中国医学创新联盟总发起人葛均波发布《中国医院创新报告(2025)》,覆盖全国三甲医院创新转化现状分析 [3] 产学研合作进展 - 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心血管器械工程研究中心正式启动,整合复旦及附属医院科研资源推动心血管器械全产业链研发 [5] - 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与青岛大学医学院签署共建"心血管技术创新合作中心"备忘录 [5] - 大会促成新区医院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20余家顶尖机构合作,吸引67名专家设立工作室并开展102项新技术 [7] 学术与技术前沿 - 主论坛汇聚院士专家探讨医工融合创新,包括零磁医学临床研究、介入放射学转化实践、生物医药AI应用等方向 [5] - 专题论坛覆盖专科创新、数智创新、服务创新等领域,系统呈现医学创新从技术突破到生态共建的完整路径 [7] 区域医疗发展 - 大会连续三年在青岛西海岸召开,推动新区成为医疗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高地 [7] - 通过"青岛方案"提升医疗创新资源关注度,加速半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7] - 新区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构建教育科技人才融合体系以发展新质生产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