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美
icon
搜索文档
消费还是得靠00后
36氪· 2025-06-16 11:52
泡泡玛特业绩表现 - LABUBU所属的The Monsters系列2024年销售额突破30.4亿元,同比暴涨726.6%,收入首次超过MOLLY成为公司最赚钱的IP [1] - 公司在中国内地的毛利率达到63.9%,远超传统玩具行业水平,限量款盲盒价格被炒至上万元 [15] - 活跃用户中Z世代占比超过70%,该群体贡献了全国40%的消费力 [5] Z世代消费特征 - 人均月可支配收入3501元,高于全国人均2682元,独生子女背景使其实际购买力更强 [5] - 消费诉求排序为品质需求>社交需求>精神需求>实用需求,"实用性"已退居次要位置 [9] - 呈现"又抠又壕"特征:生活必需品追求性价比(拼多多/反季购物),精神消费愿支付高溢价(盲盒/电竞/宠物) [9] 圈层消费模式 - 通过兴趣消费(盲盒/谷子/JK制服等)作为进入圈层的"门票",单次消费门槛低至十几元但能快速绑定社群身份 [11][13] - 消费动机从传统"向上认同"转变为"横向连接",寻求群体归属感而非个人炫耀 [10] - 社交媒体放大效应显著,LABUBU的爆火源于国外明星/王室在社交平台的助推 [14] 新消费行业趋势 - 黄金/宠物/量贩零食等赛道爆发,部分上市公司股价涨幅超十倍 [1] - 两类成功模式:高性价比满足物质需求(蜜雪冰城/拼多多),高溢价满足精神需求(泡泡玛特/医美) [15] - 对比钟薛高纯依赖炫耀型消费,泡泡玛特具备圈层文化支撑使其更具可持续性 [17] IP商业化潜力 - 盲盒产品具备金融属性,二手市场价格过万的现象显示其收藏价值被市场认可 [19] - 行业脆弱性在于过度跟风可能导致原圈层用户流失,引发价格雪崩 [20] - 情绪价值权重超越物质追求,00后为"心价比"支付的意愿支撑行业高毛利 [9][15]
中信建投:消费需求从总量走向结构 供给创新开拓新机遇
智通财经· 2025-06-16 11:25
消费行业趋势 - 2024年消费景气度偏弱且存在内部结构分化 消费投资机会从总量走向结构甚至是个股 [1] - 新消费趋势包括新人群成长(如二次元一代)和消费心理变迁(理性化、情绪价值需求) [1] - 社交新媒体病毒式传播和种草效应放大传播效应并形成增长闭环 [1] - 供给侧创新需满足新需求甚至创造需求 [1] 黄金珠宝行业 - 行业从渠道时代迈向品牌和产品时代 工艺革新(3D、5G、金镶钻)和国潮崛起推动转变 [2] - 老铺黄金是古法黄金第一品牌 开创古法黄金、足金镶钻、足金烧蓝等品类 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 [2] - 高端定位搭配较少溢价 受益高端消费理性化趋势 品牌势能爆发 [2] IP潮玩行业 - 情绪价值需求带动IP开发文创和玩具消费崛起 角色形象类产品易产生情感连接 [2] - 布鲁可以积木理念做手办 标准化程度高于万代 角色还原度接近万代高于乐高 开创"积木人"品类 [2] - 供给端提供好玩体验和便宜价格 实现业绩高增 [2] 医美行业 - 高壁垒赛道(技术、医药监管、获证审批) 产品/牌照驱动型 上游供给创新引领下游需求 [3] - 材料更迭路径:玻尿酸→再生材料→胶原蛋白 挖掘消费潜力并替换老产品 [3] - 锦波生物手握市场唯三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植入剂产品 竞争格局良好 [3] - 2025年4月重组胶原蛋白低温凝胶获批 打开填充市场 有望替代动物源胶原蛋白和再生材料 [3] 新型烟草行业 - 供给侧技术进步(尼古丁盐、加热不燃烧、雾化陶瓷芯)推动对传统烟草快速替代 [4] - 菲莫国际是加热不燃烧开创者 IQOS产品多次迭代 截至2024年末用户达3220万人 [4] - 2024年11月思摩尔国际推出HNB新品 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4]
化妆品医美行业周报:618国货冲刺,策略会引导H2投资看点-20250615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5 17: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化妆品医美行业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18国货冲刺,策略会引导H2投资看点,截止6月14日抖音平台618大促国货稳住势头,中期策略会探讨H2投资热点 [3][9] - 25年初至今SW美容护理指数大涨13.4%领涨31个SW一级行业,25H2预计势能持续,新成分、新细分赛道发力 [3][10] - 化妆品完善矩阵、布局新成分、与国潮谷子共舞,医美新产品激发消费者兴趣,电商板块全面拓新帮助代运营再迎新发展 [3][10][11] 各部分总结 行业观点 - 2025年6月6日至13日申万美容护理指数下滑1.2%,申万化妆品指数下滑1.4%,申万个护用品指数下滑2.4% [3][4] - 本周涨幅前三个股为华业香料(30.1%)、诺邦股份(10.7%)、洁雅股份(8.1%),跌幅前三为豪悦护理(-23.3%)、可靠股份(-10.7%)、两面针(-9.0%) [6] 近期重点关注 重点回顾 - 25Q1业绩领跑可选消费,618大促带高板块关注,25H2预计新成分、新细分赛道发力 [10] - 化妆品完善矩阵、布局新成分、与国潮谷子共舞,医美药械市场自研+外购布局,电商板块新消费、新模式、新品牌拓新 [10][11][12] 行业电商数据 - 展示25年5月抖音+淘系双渠道部分重点国货品牌GMV及同比变化,如珀莱雅合计GMV同比增0%,上美股份合计同比增5%等 [17] 行业社零数据 - 25年1 -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合计16.2万亿元,同比增长4.7%,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额合计1454亿元,同比增长4.0%,单4月零售额309亿元,同比增长7.2% [18][19] 行业动态及公司公告 化妆品医美板块行业热点新闻 - 颖通控股有望成“中国香水第一股”,2023 - 2025年年收入从16.99亿增至20.83亿,净利润从1.73亿增至2.27亿 [23][25] - 迈诺威医药“去氧胆酸注射液”获批上市,填补国产创新药在该领域空白 [26] - 欧莱雅收购英国高端护肤品牌Medik8多数股权,强化高档化妆品事业部品牌矩阵 [27] 近期重点上市公司公告 - 巨子生物控股股东计划增持不低于2亿港元股份,珀莱雅因转股总股本变动并调整利润分配方案,安克创新发行“安克转债” [29] 欧睿行业数据 - 2024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2712亿元,同比下滑3.7%,国货公司与品牌口径市占率前十占5席 [32] - 2024年中国彩妆市场规模620亿元,同比略增0.4%,国货公司与品牌口径前十占5席 [35] 机构持仓 - 24Q4美容护理行业重仓配置比例位居申万一级行业第31位,展示巨子生物、爱美客等公司持仓变化 [37] 解禁数据 - 敷尔佳2025年8月1日解禁9.3万股,稳健医疗2025年9月16日解禁40661.4万股 [40] 估值表 - 展示化妆品、医美、电商代运营、母婴等板块部分公司股价、市值、归母净利润、PE及评级 [42][43]
华熙生物谈重组胶原蛋白检测:没细分标准不等于没科学方法,和稀泥只会埋下风险
财经网· 2025-06-15 10:15
行业现状与市场认知 - 资本市场对透明质酸和重组胶原蛋白的认知存在误导性偏差,偏离科学和产业发展基本面 [1] - 重组胶原蛋白仅是胶原蛋白研究和产业转化中的小分支,制高点仍掌握在生命科学研究机构和医药企业手中 [1] - 国际上尚未批复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的医美三类械证书,表明该领域仍处于探索阶段 [1] - 2024年中国透明质酸出口量达161吨(医药级11.8吨),而重组胶原蛋白出口量不足0.02吨,仅为透明质酸的千分之一点二 [2][3] - 国内市场对重组胶原蛋白的热度缺乏真实数据支持,部分品牌实际采购透明质酸和其他活性物的数据与宣传不符 [2] 华熙生物业务表现 - 透明质酸业务未受重组胶原蛋白影响,国内外市场实际年增幅超10%,医药级透明质酸增速超20% [3] - 公司拥有11张医美三类医疗器械证,为行业最多,质疑方尚未取得相关资质 [3] - 活性物原料业务和医疗终端业务营收均达十几亿元,保持50%左右净利润率 [3] - 业绩下滑主因是消费品业务下滑及一次性资产减值,剔除后公司盈利能力依然卓越 [3] 行业竞争格局 - 近期业绩良好的企业主要依靠电商运营能力而非单一成分,重组胶原蛋白赛道部分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 [4] - 部分企业利用消费者认知漏洞,将非胶原蛋白的多肽或二肽冠以"重组胶原蛋白"概念进行营销 [5] - 网络平台存在压制真实消费者评价的现象,正常学术探讨和预警内容被违规下架 [5] 技术与标准问题 - 当前行业缺乏对重组胶原蛋白的有效检测标准,存在概念滥用现象 [8] - 部分产品虽标榜"重组胶原蛋白"但无法形成胶原蛋白序列和高级结构,不具备生理学功能 [8] - 检测工作需要专业人士、检测机构、媒体等多方共同参与,建立科学可验证的标准体系 [7][8] 资本市场沟通 - 资本市场分析师多归类于消费零售领域,缺乏生物学背景,导致对技术路线理解偏差 [6] - 透明质酸和胶原蛋白同属细胞外基质物质,应研究其交互作用而非简单视为竞争赛道 [6] - 资本市场追求新题材的特性与科研产业转化复杂历程存在天然矛盾 [6] 行业发展建议 - 行业可信度不应建立在概念滥用和水军营销基础上,需回归科学和产业基本规律 [5] - 需要建立多方参与的检测标准讨论机制,移去产业泡沫和错误方向 [7] - 良性生态需要杜绝不合规经营行为,保障企业间的公平竞争环境 [9]
医美打工人:普通人碰医美,大多会后悔
虎嗅APP· 2025-06-13 22:56
医美行业现状与趋势 - 行业长期游走在光鲜与灰色地带之间,广告承诺的变美捷径与现实中高风险并存[3] - 从"整感十足"到追求"妈生美",消费者需求从模板化转向自然微调,"抗衰"成为热词[8][9] - 玻尿酸、水光针、光子嫩肤三类项目常年稳居销售榜前三,轻医美项目因操作短、恢复快、价格低逐渐融入普通人保养日常[10] - 2024年行业热点是"馒化针"与"鼻修复",早期接受手术者开始回流寻求修复,唇部手术悄然回潮[10] 医美消费群体特征 - 核心消费群体集中在35至45岁之间,年轻女性从25岁开始抗衰成为行业共识[9] - 玻尿酸首次维持3至6个月,累积3~4次后进入稳定期,每2至3年维护一次;肉毒素国产维持3至4个月,进口产品达半年至一年[10] - 消费者复购频次高,许多顾客每两三个月回诊一次维持状态[10] 行业风险与乱象 - 光电类仪器项目相对安全,注射类项目一旦偏离可能造成血管栓塞、组织坏死甚至失明[12] - 大型机构使用无合法资质"三无产品"现象存在,进口大牌与国产无名产品成本差十倍[12] - 线上平台低价泛滥,198元玻尿酸、298元肉毒针背后存在药物稀释、低劣原料或假货问题[13][14] - 2024年90后女孩因非法注射玻尿酸终身残疾,2021年19岁女孩在无资质手术中心跳骤停[15][18] 产业链与操作规范问题 - 医美医生收入可观,新人月薪过万,单个注射项目抽成两三百,经验者月入五万以上[16] - 部分"明星医生"非医学出身,来自中医专业或护士转行,靠经验摸索上岗[16] - 专业医生使用钝针并反复回抽确认血管位置,无证诊所操作者将人体当试验场[19][18] 营销策略与消费者心理 - 营销话术如"无创无风险"是行业谎言,黄金微针穿刺深度达1至2毫米[20] - "韧带打发"等梦幻名称项目本质是玻尿酸填充,售价上万且效果短暂[20] - 机构精准收割容貌焦虑,有消费者进行十次以上高强度整形仍无法满足[21] - 渠道型机构依赖流量导客,通过压缩成本维持利润,三无产品暗箱操作普遍[21][22] 行业规范与消费者建议 - 行业宣传从"立竿见影"转向"安全维稳",年轻消费者更关注品牌与专业度[25][26] - 建议查医生真实学历背景,关注毕业院校信息,要求机构出示具体证明[26] - 专攻某一领域的医生如"鼻专家""眼专家"更值得信赖[26]
朗姿股份高位减持若羽臣套现,8倍收益输血医美并购路
观察者网· 2025-06-13 22:34
减持计划与投资收益 - 朗姿股份计划减持若羽臣不超过476.8万股,占总股本的3%,此前3月至5月已套现2.17亿元 [1] - 朗姿股份目前持有若羽臣7.3%股权,价值超8亿元,若羽臣股价近一年涨幅534%,今年累计上涨150% [1] - 朗姿股份初始投资若羽臣浮盈超8倍,成为近年最成功财务投资之一 [4] 若羽臣业务转型 - 若羽臣传统电商代运营收入连续下滑,2022年降15.2%,2023年降10.8%至9.4亿元,2024年降18.95%至7.64亿元 [4] - 自有品牌业务收入从2021年7397万元增长至2024年5.01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从0提升至28.38% [5]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44.57%,其中自有品牌毛利率高达67%,显著高于代运营39%和品牌管理30%的毛利率 [5] 朗姿股份医美业务扩张 - 朗姿股份医美业务2024年收入27.84亿元,占总营收48.92%,首次超越女装成为第一大业务 [9] - 医美业务毛利率54.42%,低于女装板块63.45%的毛利率,其中手术类项目毛利率47.1%,非手术类55.6% [9] - 公司通过"内生+外延"策略扩张医美业务,设立6只总规模27.56亿元医美产业基金 [10] 财务压力与风险 - 朗姿股份短期借款从2023年6.84亿元激增至2024年13.14亿元,暴增92.11%,资产负债率从49.42%攀升至57.42% [9] - 2025年一季度末短期债务12.25亿元,在手现金仅6.12亿元,现金流对短债覆盖能力不足50% [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35.61%至5.67亿元,现金流状况恶化 [9] 医美行业竞争与挑战 - 中国医美渗透率仅3%-5%,远低于韩国20%,市场潜力巨大 [13] - 华熙生物、爱美客等上游厂商毛利率超70%,可能挤压下游机构利润空间 [13] - 朗姿旗下医美机构频陷被罚风波,涉及医疗事故、逃税、广告违法等问题 [13]
以色列袭击伊朗,原油、黄金飙升!A股这些板块走强,高手怎么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18:15
地缘政治与市场反应 - 以色列对伊朗境内多个目标发动袭击导致全球主要股指下挫 WTI原油期货一度暴涨近14% COMEX黄金期货一度暴涨2% [1] - A股沪指跌0.75% 深成指跌1.10% 创业板指跌1.13% 黄金、石油、核污染防治、军工等板块涨幅居前 [1] 掘金大赛赛事总结 - 第62期比赛冠军收益率55.64% 亚军48.48% 季军46.61% 773名选手取得正收益 [1] - 获奖选手需提供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和手机号等信息以便报税 奖励将于6月16日发放 [1] - 第63期比赛模拟资金50万元 报名时间6月14日到6月20日 比赛时间6月16日到6月20日 [1][9] 获奖选手操作策略 - 冠军操作医美概念股水羊股份、农药股广康生化和联化科技、稀土永磁板块的中科磁业和北矿科技 [5] - 亚军抓住健身器材股康力源的大涨行情 盈利60% 并操作军工股北方长龙 [5] - 季军采取有利就抛策略 大部分股票盈利不多但胜算较高 [5] 热门板块与投资机会 - 区块链、稀土永磁、创新药板块表现出色 [3] - 创新药个股君实生物、恒瑞医药表现出色 白银个股盛达资源、山金国际持续上扬 [6] - 参赛高手看好创新药、券商、保险、AI芯片、有色金属等板块 [8] 赛事奖励与积分规则 - 每期比赛税前现金奖励:第1名688元 第2~4名188元/人 第5~10名88元/人 其余正收益选手均分500元 [1][9] - 月度积分王税前现金奖励:第1名888元 第2~4名288元/人 第5~10名188元/人 第11~30名68元/人 第31~100名18元/人 [9] - 每期比赛操作股票少于3只只能获得80%积分 月度积分相同者按当月最后一期比赛收益率排名 [11] 参赛福利与报名方式 - 报名成功可查看优秀选手持仓 获得"火线快评"5天免费阅读权限 前10名获赠10天使用权限 [12] - 报名后可申请加入比赛交流群 加群方法为添加企业微信联系人输入手机号13882019385 [2][12] - 报名方式为下载每日经济新闻App 点击"私人订制"→"掘金大赛"→"免费参赛"输入昵称 [15]
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触底反弹,把握景气方向
东莞证券· 2025-06-13 17:32
报告核心观点 维持对医药生物行业的超配评级,行业业绩有望回归增长、估值后续有望修复,建议关注创新药、减肥药、医美、医疗器械板块个股 [8][110] 2025年1 - 5月走势回顾 市场走势回顾 - 2025年1 - 5月SW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6.61%,居申万一级行业第6,跑赢沪深300约9.02个百分点 [9][17] - 多数细分板块录得正收益,化学制剂和原料药涨幅居前,疫苗和血液制品跌幅居前 [9][18] - 约64%个股录得正收益,约36%个股录得负收益 [22] 估值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12日,SW医药生物行业整体PE约50.45倍,较年初上升,相对沪深300整体PE倍数为4.17倍,处于近几年相对低位 [24] 业绩回顾 - 2025Q1,SW医药生物行业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37.0亿元和488.6亿元,同比下滑4.8%和12.2%,增速分别降5.5和12.6个百分点;扣非归母净利润428.2亿元,同比下滑18.2%,增速下滑22.7个百分点 [27] - 多数细分板块2025Q1整体归母净利润增速同比回落,收入端仅部分板块同比上升,利润端也仅部分板块同比上升 [28] 2025年下半年政策展望 - 第十批国采4月30日在31个省全面落地,第11批集采有望6月展开 [9][33] - 截至5月上旬,127个未纳入国采品种满足竞争格局条件,12个品种竞争企业在20家及以上,全身用抗感染药是第11批集采主力军 [9][33] 部分细分板块看点 创新药 - 政策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多地出台地方性支持政策,构建多层次支付体系推动国产创新药发展 [38] - 同质化竞争改善,First - in - Class新药研发占比提升,创新质量提高,行业创新生态优化,审评审批、技术突破、市场表现均有进展 [42][43] - 国内创新药创新实力获认可,出海步伐加快,2024年License out交易活跃,联手出海和自主出海模式兴起 [46] - 恒瑞医药是国内创新药龙头,业绩迎来拐点,创新药业务贡献增量,保持高研发投入,推进国际临床试验 [47][50] 减肥药 - 预计2035年全球超重或肥胖人数超40亿,中国成人肥胖率将达18% [54] - 到2030年,GLP - 1将占据美国相关处方量一定比例,美国市场规模有望超900亿美元,全球多肽类药物市场规模有望达1419亿美元 [56] - GLP - 1药物持续拓展适应症,如司美格鲁肽在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积极临床结果 [60] - 诺泰生物是国内多肽药物龙头,业绩快速增长,多肽原料药及制剂板块业务放量 [67][68][71] 医美 - 国内医美市场规模有望稳步提升,2030年将达6382亿元,非手术类市场占比不断提升 [72][73] - 多项政策出台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提升非手术轻医美市场安全性和规范性,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76] - 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催生更多需求,如3D打印、AI技术等应用,推动行业规模扩容 [78] - 爱美客是国内医美龙头,以“嗨体”“濡白天使”为核心产品有竞争力,业绩曾快速增长,2025年一季度承压,后续有望恢复 [79][80] 医疗器械 - 人口老龄化加速,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稳定增长,中国市场增长迅速且有较大空间,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6370亿美元,2027年将达7432亿美元 [84][86] - 设备更新等政策加速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扩容,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资金支持医疗新基建,推动市场长期扩容 [90] - 国家鼓励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带动医疗器械需求,资金补助和政策引导资源下沉,扩大市场机遇 [97] - 科技赋能医疗产业数字化转型,医疗AI应用场景增多,预计2026年智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 [101] - 迈瑞医疗是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及解决方案供应商,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曾稳定增长,2025年一季度承压,持续高研发投入 [102][104][108] 投资策略 维持超配评级,行业业绩有望回归增长、估值有望修复,建议关注创新药、减肥药、医美、医疗器械板块个股 [110]
两个女首富的战争
盐财经· 2025-06-13 16:12
医美行业竞争格局 - 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从技术路线之争升级为资本市场全面博弈,玻尿酸与胶原蛋白两大阵营正面交锋[4][7][31] - 巨子生物2024年营收55.39亿元反超华熙生物,净利润20.62亿元达到后者12倍,市值635亿港元远超华熙260亿元[12][44][46] - 华熙生物2021年市值达1500亿元峰值,但2024年遭遇上市以来最差业绩,净利润锐减至1.74亿元[10][40] 技术路线争议 - 华熙生物公开驳斥"玻尿酸过时论",指控9家券商研报偏向胶原蛋白技术路线[4][32] - 胶原蛋白在抗衰领域被市场视为"成分王者",2021年起概念兴起冲击玻尿酸地位[11][41] - 华熙生物强调两种成分存在"信号共生、力学共生、病理共损"三重关系,反对非此即彼的对比[12] 产品成分风波 - 巨子生物核心产品可复美被质疑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仅0.0177%,未达0.1%最低添加量标准[18][26] - 争议焦点集中在检测方法差异:质疑方采用HPLC氨基酸定量法,公司使用双缩脲法[24][25] - 可复美占巨子生物收入八成,2023-2024年销售额分别为27.88亿和45.4亿元[29] 市值与市场反应 - 巨子生物市值从5月20日高点蒸发近三分之一,跌至650亿港元水平[8][46] - 6月5日公布检测结果后股价单日大跌8.7%,投资者担忧618大促业绩受影响[28][29] - 华熙生物变革未见成效,股价未因事件明显提升,用户对双方品牌均产生抵触[8][35] 企业战略调整 - 华熙生物2024年启动"反贪风暴",董事长赵燕亲自下沉业务一线重回创业状态[9] - 巨子生物2019年借力直播电商崛起,与李佳琦合作推动线上销售爆发[43] - 科伦药业等新势力携麦角硫因成分入场,被视作"下一个胶原蛋白"[15] 创始人背景 - 两位创始人同为1966年生:赵燕从房地产转型玻尿酸,范代娣从基因工程研发胶原蛋白[38][42] - 赵燕2000年收购山东福瑞达,2007年成为全球最大玻尿酸原料商[39] - 范代娣2000年创立巨子生物,2008年实现重组胶原蛋白量产[43]
A股收评:创业板指放量跌1.13% 油气、军工股逆势大涨
快讯· 2025-06-13 15:0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震荡调整,沪指跌0.75%,深成指跌1.1%,创业板指跌1.13%,北证50指数跌2.92% [1] - 全市场成交额15039亿元,较上日放量2000亿元 [1] - 全市场超4400只个股下跌 [1] 板块表现 - 油气、贵金属、核污染防治、军工板块涨幅居前 [2] - 消费股整体回调,白酒股低迷,皇台酒业、金徽酒跌超5%,医美股重挫,水羊股份跌超10% [2] - 油气股全天强势,科力股份、山东墨龙等十余股涨停 [2] - 黄金股涨幅居前,西部黄金涨停,晓程科技涨超10% [2] - 军工股午后发力,晨曦航空、捷强装备等涨停 [2] 涨停天梯榜 - 5连板:北矿科技 [5] - 3连板:哈尔斯、华阳新材、英利汽车 [6] - 2连板:安妮股份、永安药业、吉大正元 [7] 最强风口榜 - 一带一路:板块内14家涨停,2只连板股,最高连板数为3天3板,涨停股代表哈尔斯、永安药业 [8] - 天然气:板块内12家涨停,最高连板数为首板,涨停股代表石化油服、贝肯能源 [9] - 西部大开发:板块内12家涨停,最高连板数为首板,涨停股代表北化股份、贝肯能源 [10] 今日市场热点 - 油气:国际油价大涨,WTI原油期货大涨10%至74.99美元/桶,创2月3日以来新高,相关个股科力股份、通源石油、中曼石油 [11] - 黄金概念:沪金主力合约重回800关口上方,涨幅2.46%,为5月8日以来首次,相关个股晓程科技、萃华珠宝、西部黄金 [12] - 足球概念:四川省体育局答复称"巴蜀雄起杯"川超联赛将借鉴"苏超"联赛经验,相关个股天府文旅、金陵体育、中体产业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