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饮饮料及即食食品

搜索文档
粤开证券管理层"三合一":39岁董事长领衔、老将坐镇、中生代冲锋
搜狐财经· 2025-07-02 12:13
管理层变动 - 粤开证券新一届董事及高管团队确定,6位原有成员续任,并新聘苏锋担任副总裁兼公司董秘 [1] - 苏锋拥有33年金融行业经验,职业轨迹涵盖银行与证券领域,曾担任粤开证券多个关键管理职位及广州凯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高管 [1] - 控股股东广开控股董事长郭川舟正式出任粤开证券董事长,与其在广开控股的领导层调整相呼应 [1][3] 新任董事长背景 - 郭川舟生于1986年,年仅39岁,成为公司上市以来最年轻的董事长 [3][4] - 职业轨迹横跨行政系统、国企及上市公司,曾担任广州开发区招商处处长及华发城市运营控股总裁助理,2019年加入广开控股并逐步晋升 [3] - 管理层呈现"年轻力量与资深经验并重"特点,年龄结构梯队分布合理 [3][4] 管理团队构成 - 资深高管崔洪军53岁、朱洪涛59岁提供稳健战略指导 [4] - 中生代骨干包括联席总裁雷杰43岁、副总裁杨新44岁、财务总监黄浩49岁,兼具专业功底与开拓精神 [4] - "老中青"三代融合的管理架构平衡决策稳重性与业务创新执行力 [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8.86亿元,同比增长29.35%,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282.7% [4] - 净资产从2023年末55.15亿元增至56.77亿元,净资产收益率2.35%,较2023年提升1.7个百分点 [4] - 收入结构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06亿元占比45.8%,利息净收入3.32亿元占比37.4%,投资净收益1.84亿元占比20.8% [7]
刘强东押注的京东家装:是真“强”还是“要强”?
36氪· 2025-07-02 12:13
京东家装用"自营模式+开放平台"双轮驱动,硬生生撕开了一道裂缝:618期间北京双店开业3天接待超1500组客户,签单达成率110%,家装费用直降 30%。 自营——成为京东快速赢战家装的重要武器。目前,京东家装自营品牌以"京东自营全屋定制两个系列矩阵+京品门窗+京悦暖"自营品牌为支点,联合全 球家居好物旗舰店"京东101HOME",构建起了覆盖硬装主材、定制服务、软装搭配的京东家装自营四大品牌矩阵。 在门店基础上,京东又同步发布了"京东家装全链路自营战略",通过源头直连头部厂商,整合仓、配、送一体供应链能力,实现板材、瓷砖、家电等全品 类源头控价,相当于直接抄起供应链这把"屠龙刀",砍掉中间商,让利消费者。 万亿家装市场迎来"鲨鱼级"玩家。 近日,京东收购生活家获无条件批准。从2019年布局家装节到2025年自营门店落地、全链路战略发布,京东步步为营。此次收购直击"线上流量+线下服 务"命脉,电商巨头与家装老炮联手,行业洗牌在即。 01 自营模式——破局家装乱象的利刃 传统家装为何贵?层层加价、信息不透明是元凶。 这与家居新范式的观点不谋而合:家装行业的未来,不是卖货,而是"卖生活"。 这点从北京南三环的京东 ...
全球可持续交通创新联盟可持续航空燃料专委会正式启动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12:05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产业发展 - 公司联合行业头部企业发布《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发展倡议书》并启动全球首个可持续航空燃料专委会 [1] - 可持续航空燃料承担着航空业65%的减排重任 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的战略抉择 [1] - 公司率先成立"可持续燃料协同创新中心" 承接交通运输部"十五五"绿色交通规划专题研究 [1] - 公司打造全球首个十万吨级双鸭山绿色航油示范项目 具有战略引领性 [1] 产业协同与技术创新 - 专委会旨在整合产业链力量 构建"技术创新-产业协同-价值共享"三位一体的生态体系 [2] - 公司联合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顺丰集团 空客集团等发起倡议 呼吁从原材料到终端应用深度协作 [3] - 重点攻关第二代生物燃料 电转液(eSAF)等前沿技术 健全标准认证体系 加速技术商业化落地 [3] - 致力打造"技术-产业-价值"创新生态 推动SAF产业从政策扶持迈向市场化自强 [3] 示范工程与产能布局 - 公司通过"1+7+16+N"低碳规划智库形成百余项专利和标准 [4] - 松原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醇一体化工程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100%自消纳 [4] - 沈阳示范项目规划建设年产10万吨绿色甲醇 30万吨绿色航煤和10万吨绿氨 [4] - 双鸭山十万吨级风光氢融合生物质绿色航油项目解决秸秆高值化利用等难题 [4]
宏观快评
华创证券· 2025-07-02 12:04
审计工作报告基本信息 - 审计针对财政,由审计署牵头,向总理汇报财政预决算和收支情况结果报告,每年6月出工作报告、12月出整改报告[2][3][11] - 今年6月24日披露2024年度工作报告,预计12月披露整改报告[3][12] 今年工作报告内容 - 至2025年3月底,2023年度审计查出问题已整改6540多亿元,制定完善规章制度1710多项,追责问责4120多人[3][12] - 重点审计42个部门及所属244家单位2024年6199.57亿元财政预算拨款,发现问题金额281.46亿元[4][13] - 2024年5月以来,发现并移送重大违纪违法问题430多起,涉及1400多人、630多亿元[4][13] 今年工作报告评价 - 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和审计整改情况在近5年居中,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数量近5年最多,涉及人数居中,金额低于2020、2021年[6] - 审计整改金额6540多亿元低于2023年的1.07万亿,规章制度1710多项少于2023年的2840项,追责问责4120多人多于2023年的2820人[7] 审计工作细节案例 - 审计9省地方专项债券管理使用发现问题金额1325.97亿元,9省存在违规新增隐性债务行为,新增隐性债务共60.59亿元[7][19] - 重点审计25省4.14万亿元养老保险基金,发现问题金额601.61亿元,其中414.08亿元被挤占挪用或骗取套取[20] - 两重两新资金申领环节37.91亿元被虚报套取,6省虚列支出83.08亿元,4省挪用70.6亿元[20] - 按已失效规定安排高校肉食补贴5308.92万元,其中4607.48万元用于教职工体检[21] - 8家所属单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涉及金额1819.43万元[9][21]
特斯拉下线,无人驾驶迎来黄金时代?
新浪财经· 2025-07-02 12:03
行业动态 - 全球Robotaxi市场预计2030年规模达400亿至45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60% [1] - 行业从技术验证期迈向规模化落地阶段,技术安全瓶颈和商业化路径成为关键挑战 [1] - 未来十年将是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和自主机器的时代 [2] 技术路径 - 无人驾驶分为L1-L4四个阶段,L4级采用1:N远程协助模式,系统可靠性需指数级提升 [3] - 产业链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整车制造、运营服务等多个环节 [3] - 全球竞争格局形成美国特斯拉、Waymo与中国萝卜快跑的角逐态势 [3] 主要玩家分析 特斯拉 - 首批Robotaxi车队由10-20辆Model Y组成,仍处于L2阶段 [4] - 采用纯视觉方案,依赖摄像头+海量数据+超大算力,但易受环境干扰 [9] - 拥有百万级L2车辆收集的超百亿英里真实道路数据 [10] Waymo - 母公司Alphabet注资50亿美元加码L4技术研发 [4] - 2024年8月Robotaxi每周付费出行次数突破10万次,较5月翻倍 [4] - 2024年收入预计在5000万~7500万美元之间 [18] 萝卜快跑 - 已在全球15座城市部署1000多辆无人驾驶汽车,服务单量达1100万次 [4] - 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硬件成本已降至每台20.46万元 [14] - 安全测试里程累计超1.3亿公里,出险率为人类司机的十四分之一 [14] 中国市场格局 L4同行 - 文远知行进入3大洲10城,车队超1200辆,获Uber1亿美元追加投资 [6] - 小马智行2023年底有250辆Robotaxi,计划年底部署1000辆,订单车费暴涨800% [6] 出行巨头 - 滴滴依托5.5亿用户出行大数据构建闭环模型 [7] - 曹操出行计划2026年底推出专为L4设计的定制Robotaxi车型 [7] 生态跨界玩家 - 哈啰联合宁德时代和蚂蚁集团成立造父智能,30亿入局Robotaxi [7] 汽车智驾方案商 - 华为及蔚小理等新势力通过用户数据迭代辅助驾驶 [7] 商业化进展 - 萝卜快跑武汉试点全无人驾驶订单占比超55%,价格比传统网约车低50% [20] - 小马智行一季度Robotaxi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0%至173万美元 [18] - 特斯拉计划2026年底在美国部署超100万辆自动驾驶车辆 [21] 投资与融资 - 2024年Robotaxi领域投资达90.6亿美元 [17] - Waymo获母公司Alphabet56亿美元融资 [17] - Wayve筹得10.5亿美元,投资方包括软银、英伟达、微软 [17]
政策驱动海洋生物医药崛起,产业链覆盖诚意药业、东方海洋等多个标的
证券时报网· 2025-07-02 12:01
政策导向与行业前景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生物医药被纳入国家重点发展战略 [1][3] - 2024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市场规模预计达331亿元,同比增长20%,2023年海洋生物制品业增加值已达739亿元 [1] - 海洋生物医药领域从"概念"走向"量产",政策东风推动概念股价值重估 [1] 产业链与核心企业 - 上游科研机构(如中国海洋大学)提供技术支持,中游企业成为核心驱动力 [1] - 海王生物(000078)聚焦海洋创新药研发,蔚蓝生物(603739)在海洋合成生物领域具备优势 [1] - 华特达因(000915)子公司深耕儿童海洋生物制药,诚意药业(603811)海洋生物医药营收占比近70% [1] - 国发股份(600538)、东方海洋(002086)、达安基因(002030)和华大基因(300676)在基因测序、资源开发环节各具潜力 [1] 诚意药业深度布局 - 核心产品盐酸氨基葡萄糖原料来自蟹壳和虾壳的甲壳素,具备纯天然、无添加优势 [2] - 依托温州市洞头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形成从原料提取到制剂生产的全链条一体化优势 [2] - 积极推动高纯度鱼油EPA原料药项目建设,强化海洋生物医药"护城河" [2] 东方海洋战略布局 - 主营海水苗种繁育养殖、水产品加工、生物科技,海参养殖和鱼苗育种行业领先 [3] - 与中国科学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合作搭建保种、育种、良种繁育一体化科研平台 [3] - 布局免疫技术、质谱技术、分子技术及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四大平台,建立医疗领域竞争力 [3]
淡水泉投资:下半年看好AI产业链等科技板块投资机会
证券日报网· 2025-07-02 12:01
市场表现 -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主要指数普遍表现偏强,年初由AI热点驱动科技资产估值走强,再到由新消费和创新药引领的板块轮动,市场整体表现出较强韧性 [1] - 上半年A股市场交投情绪明显好于去年,市场活跃度提升意味着赚钱效应的显现 [1] - 成长类资产呈现估值提升态势,从科技、新能源汽车,再到消费和医药,不同行业均表现出较明显投资机会 [1] 投资机会 - 二季度A股市场热点是新消费,部分新消费企业凭借敏锐的洞察和优质产品供给,适应了个性化、多元化消费新趋势的兴起 [1] - 新兴成长类资产仍有望成为市场关注重点,部分高景气赛道通过技术迭代、品牌升级或全球化突破等途径将实现快速增长 [1] - 市场中的新兴成长机会有望从当前共识度较高的新消费和创新药,进一步泛化到科技和周期工业领域 [2] - 未来看好AI产业链、国产半导体设备、芯片等科技方向的投资机会,也关注高端制造带来的成长机会 [2] - 少数具备周期成长属性的龙头公司,与新兴成长主线也将进行关注,这类资产估值向上的弹性动能更加明显 [2]
机构看金市:7月2日
新华财经· 2025-07-02 12:01
贵金属市场动态 - 隔夜美元刷新近三年新低,贵金属延续反弹,但在美国公布经济数据后有所回落 [1] - ISM制造业PMI49、职位空缺上升至去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均超预期,体现经济韧性 [1] - 鲍威尔讲话重申在经济依然稳健的情况下美联储选择保持耐心,无法断言7月降息是否为时过早 [1] - 伦敦现货金价延续反弹走势,收涨至每盎司3300美元上方 [2] - 美国5月职位空缺意外创下去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职位空缺与失业人数之比升至1.1 [2] 机构观点 - 国投期货表示今日关注美国6月ADP就业数据 [1] - 铜冠金源期货表示当前贸易依然不稳定,特朗普威胁对日本加征关税加剧贸易担忧 [1] - 铜冠金源期货认为近期美国重要经济数据较多,市场波动率可能加大,短期金银价格反弹的持续性存疑 [1] - 新湖期货表示短期金价可能会迎来一定的反弹,中长期黄金可能仍偏强 [1] - 新湖期货指出黄金CFTC的多头持仓在近期有所回补 [2] - 新湖期货认为央行购金具有持续性,叠加全球货币的泛滥和去美元化趋势,将继续支撑金价中枢上行 [2] 价格预测 - 汇丰银行将2025年黄金均价预测从每盎司3015美元上调至3215美元 [1] - 汇丰银行将2026年均价预测从每盎司2915美元上调至3125美元 [3] - 汇丰银行预计今年剩余时间的交易区间将为3600-3100美元/盎司 [3] - 汇丰银行预测2025年底价格为3175美元/盎司,2026年为3025美元/盎司 [3] - 汇丰银行认为即使金价回落,每盎司3000美元以上的水平也加强黄金作为避风港和有效投资组合多元化工具的作用 [3] 影响因素 - Marex表示美国债务上升预期利好金价 [1] - Marex分析师指出特朗普提出的广泛减税与支出议案将刺激通胀压力,并进一步加重美国的债务负担 [3] - Marex分析师认为这种财政扩张通常被视为黄金的利好因素 [3] - 新湖期货提到随着90天关税豁免期(7月9日)临近,市场的注意力可能会重新转向关税 [2]
浙江:积极争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保险资金以及各类国家级基金在浙江省落地或联合设立子基金
快讯· 2025-07-02 12:01
政府投资基金发展 - 浙江省提出发展耐心资本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为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的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作用 [1] - 结合浙江省资源禀赋 积极争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保险资金及各类国家级基金在浙江省落地或联合设立子基金 [1] - 对于需要长期布局的领域 在政策范围内可采取接续投资 合理延长存续期等方式 确保投资延续性 支持被投企业长期发展 [1]
谢瑞麟(00417)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7-02 12:0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营业额为17.12亿港元,2024年为26.55亿港元,同比下降35.49%[3][5] - 2025年经营亏损为9222.4万港元,2024年为2.57亿港元,亏损幅度收窄64.09%[3][5]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98亿港元,2024年为3.74亿港元,亏损幅度收窄47.15%[3][5] - 2025年每股基本亏损为79.4港仙,2024年为150.2港仙,亏损幅度收窄47.14%[3][5]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3.54亿港元,2024年为5.54亿港元,同比下降36.00%[3] - 2025年公司拥有人每股应占权益为1.42港元,2024年为2.22港元,同比下降36.04%[3] - 2025年珠宝首饰销售收入为16.04319亿港元,2024年为25.62047亿港元;2025年服务收入为1.07978亿港元,2024年为0.9258亿港元[14] - 2025年合约总收入为17.12297亿港元,2024年为26.54627亿港元,2025年较2024年下降约35.5%[14] - 2025年对外客户收入为1712297千港元,较2024年的2654627千港元有所下降;非流动资为348963千港元,较2024年的435749千港元有所下降[24] - 2025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2137千港元,较2024年的16774千港元有所下降[26] - 2025年财务费用为73915千港元,较2024年的90893千港元有所下降[27] - 2025年所得税费用为31660千港元,较2024年的26524千港元有所上升[31]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按亏损197752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249182030股计算,2024年亏损为374198000港元[3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48930千港元,减值后为38188千港元,较2024年有所下降[35] - 2025年应收账款1个月内账龄为37869千港元,占比99.16%(37869÷38188);2024年1个月内账龄为73807千港元,占比95.29%(73807÷77447)[36] - 公司本年度营业额减少约35.5%,至17.123亿港元,2024年为26.546亿港元[39] - 公司本年度毛利率由去年的29.6%改善至34.1%[39] - 公司本年度销售及分销费用以及行政费用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约36.0%,即3.815亿港元[40] - 公司本年度亏损1.978亿港元,较去年亏损3.742亿港元减少1.764亿港元[40] - 截至2025年报告期末,公司应付账款为3.07866亿港元,2024年为3.37981亿港元[37]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若干物业等资产抵押约3.85148亿港元,2024年为6.15284亿港元[38]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未偿还计息银行贷款及黄金贷款总额为7.316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0.764亿港元[48]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已抵押定期存款、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1.877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4.741亿港元[48]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净债务状况约为5.439亿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为6.023亿港元;2025年3月31日净负债比率为154.0%,2024年3月31日为108.9%[49]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共聘用约1138名雇员,2024年3月31日为1891名[51] - 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录得净亏损1.98亿港元,拥有现金及银行结余1.88亿港元,计息银行借款总额为7.21亿港元,其中6.78亿港元被分类为流动负债[5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零售业务销售额为10.98455亿港元,批发业务为1.80513亿港元,电商业务为2.85713亿港元,其他业务为0.39638亿港元[2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各业务服务收入仅零售业务有1.07978亿港元,其他业务无服务收入[2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零售业务业绩亏损7064.4万港元,批发业务盈利6506.4万港元,电商业务亏损403.9万港元,其他业务亏损210万港元[22] - 公司本年度批发业务加盟网络扩展良好,开设98间加盟店,2025年3月31日内地共经营311间加盟店[45] - 本年度集团电子商务业务销售额轻微下跌,毛利率因24K金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及过季宝石首饰清货略有下降,但整体盈利能力较去年有所改善[46] 各地区表现 - 珠宝行业持续下滑,消费者对天然钻石珠宝需求大幅下降,尤其内地市场[10] - 公司内地自营店数量大幅减少61%至35间,目前经营346间零售店,约90%为加盟店[43] - 公司在马来西亚零售业务销售营业额及经营盈利均录得双位数增幅[4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违反部分银行借贷财务契诺,已获银行豁免,且一笔3600万港元分期还款到期日延至2025年6月中旬并已偿付[10] - 集团采取业务转型、库存管理、成本控制、密切监测财务契诺遵守情况等措施缓解流动性压力[10] - 公司董事认为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恰当,集团有足够营运资金履行自2025年3月31日起不少于十二个月到期财务义务和承诺[1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首次采用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2] - 董事会不建议宣派2025年度股息,2024年也未宣派[32]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本年度末期股息,2024年也未派发[52]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8日至9月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为出席2025年9月2日股东大会,股份过户文件须于8月27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53] - 本年度内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均由邱安仪女士担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C.2.1[58] - 本年度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截至末期业绩公告日期无库存股份[59] - 陈伟康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2025年6月30日起生效[60] - 变动后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60] - 公司认为变动可加强董事会效能及多元化,提升企业管治常规[60] - 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定于2025年9月2日举行[61] - 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通告将适时刊载及寄发予股东[61] - 公告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64] - 公告日期董事会名单含一名执行董事邱安仪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