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居用品
icon
搜索文档
国际家居零售(01373) - 2022 H2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6-18 19:37
业绩总结 - 2022财年,归属于股东的利润为2.208亿港元,同比增长20.1%[24] - 集团总收入增长8.5%,达到29.20775亿港元[31] - 毛利率为45.7%,较2021财年的45.2%有所上升[31] - 2022财年,集团的经营利润率为9.5%,较2021财年的8.7%有所提升[31] - 2022财年总销售增长为2.7%,相比2021财年的0.0%有所提升[39] 用户数据 - 香港市场销售增长9.3%,净利率为8.2%[38] - 2022财年,香港、澳门和新加坡市场均实现盈利[24] - 2022财年销售占集团收入的比例为9.1%,较2021财年的9.6%有所下降[39] 未来展望 - 香港的门店数量为322家,预计在2023财年净增加5家,2024财年再增加8家[61] - 计划在新加坡增加1家门店,2024财年再增加2家[61] - 新店开设的资本支出预计在2023财年为1500万港元,2024财年为1900万港元[61] - 预计在2023财年进行20百万港元的现有门店装修[6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继续推进自有品牌的发展,以提高利润率[48] - 计划通过自营电商和第三方平台扩大电商业务[39] - 通过线上线下融合购物体验提升客户便利性[43] 财务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6923亿港元,较2021财年的42.8459亿港元略有下降[33] - 库存周转天数为86天,较2021财年的88天有所改善[33] - 2022财年,集团的负债比率为3.2%,较2021财年的2.9%有所上升[33] 股息分配 - 提议的最终股息为每股12港仙,2022财年总股息为每股26.7港仙[31] 门店数量 - 2022财年门店数量减少至47家,较2021财年的51家减少4家[39]
外贸转战618大促:价格战之外追寻品牌溢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07:41
外贸企业转型内销的战略调整 - 爱仕达外贸业务占比曾达45%,美国市场为核心阵地,但今年4月关税波动导致外销业务受挫,公司战略转向积极拓展内销[1] - 外贸企业普遍因美国对华关税政策不确定性而寻求稳定性,国内市场成为重要发展空间[1] - 外贸企业加速向内需市场突围,618电商大促成为检验转型成效的关键节点,但整体效果有限,商家和消费者热情减退[1][3] 电商大促效果分析 - 广西凰图工艺品618大促带来20%-30%增长,但近年增长持续减少,商家对大促期待值降低[3] - 电商大促已常态化,平台几乎天天促销打折,导致大促"聚集力爆发"效应减弱[5] - 头部商家在大促中爆发力强,但中小商家因利润薄、流量贵而增长空间有限,部分产品需降价20%-30%参与活动[6] 内销市场挑战与机遇 - 外贸企业转型内销需在品牌建设、价格策略等方面深度调整,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2] - 国内电商平台流量分配机制成熟,中小外贸企业获取流量支持难度大,面临越来越贵的流量和压低利润[6] - 国内消费升级和下沉市场崛起带来高品质、差异化产品需求增长,如凰图手工艺品国内需求逐渐提升[7] 企业转型案例与策略 - 凰图工艺品调整策略重点拓展国内市场,今年在1688平台广告投入已达70万元(往年30-40万元),目标国内订单占比提升至50%[8][9] - 德赛集团从奢侈品牌代工厂转型自主品牌,国内业务增速快于国外,线上销量增长50%-100%,2020年至今通过抖音电商售出300万双鞋[10][11] - SHINECON千幻品牌因中美贸易战出口缩水三分之一,但国内品牌运营见效,已成立TikTok海外事业部准备品牌出海[11] 长期发展趋势 - 外贸企业从"制造"向"品牌"跃迁,掌握定价权和利润空间,增强抵御外部环境变化能力[11] - 国内市场政策环境相对稳定,具有消费需求韧性,为企业提供风险分散渠道[7] - 成功转型企业未来机会不仅限于国内市场,品牌路径跑通后可增强再出海能力[11]
AI宠物服装定制、TikTok眼镜带货、“海外会客厅”接单……5.3%增长,江苏企业出海探出新路径
新华日报· 2025-06-18 07:15
外贸增长驱动因素 - 江苏前5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3% [1] - 企业通过文化元素和创新产品拓展海外市场 [2][3] - 平台服务和政策支持助力企业出海 [4][7][8] 企业创新与产品策略 - 苏州绿团家饰木质拼插产品出口48.5万元、同比增长47% [2] - 南京乐鹰科技无菌米饭生产线出口额同比增长13.83% [2] - 江苏居友智能家居宠物用品出口额580万美元 [3] - 三润服装AI宠物机器人服装出口同比激增12.11倍 [3] 平台服务创新 - 常熟"市采通"平台累计出口额突破800亿元 [4] - "海外会客厅"模式促成29万美元订单 [4] - 丹阳眼镜跨境电商产业园集聚68家企业 [6] - 泽鹿光学通过TikTok直播月均订单突破10万单 [6] 政策支持与便利措施 - 苏州工业园区海关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服务 [7] - 南京港开通近洋航线每周12班、远洋航线每月2-3班 [7] - 连云港"抵港直装"模式压缩集港时间至1天 [8] - RCEP原产地证书帮助企业享受关税优惠 [8] 行业增长亮点 - 江苏出口食品加工机械同比增长13.8% [2] - 连云港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61% [8] - 新麦机械出口东盟产品享受零关税 [8]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06.17)-20250617
渤海证券· 2025-06-17 13:15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2025年6月17日宏观金融数据、基金市场和轻工制造与纺织服饰行业展开分析 5月金融数据亮点为M1同比增速回升和融资结构优化 基金市场上周各类型基金表现有别 主动权益基金仓位下降 轻工制造与纺织服饰行业中潮玩热度高 家居业绩有望改善 [2][5][7] 宏观及策略研究 - 债券融资支撑社融 5月社融同比多增超2000亿元 政府债券融资是主要支撑 企业债券融资表现好 科创债发行放量 表内信贷融资拖累社融 [2] - 企业短贷同比明显多增 5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3300亿元 企业中长贷同比少增1700亿元 需求不足是主因 企业短贷和票据融资分化 居民短贷净偿还 中长贷同比小幅多增 [2] - M1同比增速回升 源于2024年同期基数及财政资金加速投放 居民新增存款与2024年同期基本相当 5月金融数据亮点是M1增速回升和融资结构优化 需关注企业中长贷能否改善 未来财政加杠杆和LPR下调效果或显现 [3] 基金研究 - 上周市场回顾 市场主要指数估值涨跌不一 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13个行业上涨 涨幅前5为有色金属、石油石化等 跌幅前5为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 [4] - 公募基金市场概况 热点包括上交所座谈会、首只科创综指增强ETF上市、年内新成立基金规模超4000亿份 上周FOF基金表现突出 各类型基金有不同涨幅 主动权益基金仓位72.78% 较上期下降3.57pct [4][5] - ETF市场概况 本期ETF市场整体资金净流出29.50亿元 资金从宽基指数ETF流向债券型ETF 股票型ETF净流出169.65亿元 日均成交额2755.51亿元 日均成交量1335.25亿份 日均换手率9.21% 消费板块和半导体ETF被看好 信创相关ETF规模波动大 [5][6] - 基金发行情况 上周新发行基金34只 较上期减少2只 新成立基金15只 较上期减少25只 新基金共募集89.34亿元 较上期减少220.79亿元 [6] 行业研究 - 行业要闻 美国First Quality Tissue公司宣布高档生活用纸基地选址 Zara母公司第一季度销售额685亿元不及预期 美国关税抑制购物热情 [9] - 公司重要公告 曲美家居董事拟减持7.52万股 森马服饰增加上海产业园投资规模 [7] - 行情回顾 6月9 - 13日 轻工制造行业跑输沪深300指数0.12个百分点 纺织服饰行业跑赢沪深300指数0.31个百分点 [7] - 本周策略 潮玩、盲盒热度高 预计2025年中国盲盒市场规模超580亿元 2020 - 2025年CAGR为28% 建议关注相关个股 广州市房地产政策强化一线城市地产政策宽松预期 维持家居用品板块业绩改善判断 维持行业“中性”评级 部分公司“增持”评级 [7][10]
为衣做架,“挂”出来的80亿元“衣架产业”
新华网· 2025-06-17 09:18
行业概况 - 荔浦市是国内衣架产业核心产区,七成国内衣架产自该地区,其中青山镇是产业发源地[1] - 行业已形成木制、竹制、布艺等八大系列3000多个品种的产品体系[1] - 2025年全市拥有300多家衣架企业,年产量超40亿只,行业产值突破80亿元[1] - 产品80%以上出口欧美、东南亚,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市场70%以上[1] 历史发展 - 上世纪90年代初青山镇木匠利用本地木材和手艺优势开始家庭作坊式生产[3] - 早期采用自行车轮毂钢线等土法替代材料,手工打磨配合半自动设备生产[3] - 1995年设立荔浦衣架产业开发区,产业从青山镇向全市扩展[5] - 2000年前后开创"两头在外"模式,进口优质木材生产高档出口衣架[5] 产业升级 - 建立衣架家居行业协会推动集群化发展,带动8个配套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5] - 2008年起参与制定8项衣架类国家轻工行业标准,实现从"有产量"到"有标准"跨越[7] - 近年加速自动化智能化转型,部分企业延伸至家居用品领域打造自主品牌[7] - 定制化自动生产设备使效率提升数倍,生产工艺持续优化[9] 竞争优势 - 持续创新材料工艺,采用冷轧钢、不锈钢等新材料并升级环保涂装技术[7] - 通过全链条创新从原材料种植到自动化产线优化提升国际认可度[9] - 从贴牌代工转向自主品牌建设,产品以精致美观实用赢得国际市场[11]
香江电器(02619)6月17日-6月20日招股 预计6月25日上市
智通财经网· 2025-06-17 07:26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生活家居用品制造商,主要以ODM/OEM模式运营,客户包括沃尔玛、Telebrands、SEB Asia Ltd等全球知名品牌 [1] - 公司专注于电器类和非电器类家居用品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电器类产品分为电热类、电动类和电子类三大类 [2] - 2024年公司在中国厨房小家电行业出口额排名第十,市场份额为0.8% [1] - 2024年公司电热水壶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的出口份额分别为24.6%和59.6%,打蛋器等电动类产品在美国市场出口份额为3.8% [1] 招股信息 - 公司于2025年6月17日-20日招股,拟发售6822万股,其中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 [1] - 每股发售价2.86-3.35港元,每手1000股,预期2025年6月25日在联交所上市 [1] - 基石投资者将认购2760.3万股,占发售股份40.46%,占上市后总股本10.12%(假设发售价中位数3.11港元) [2] 资金用途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预计约1.72亿港元(约1.59亿元人民币) [3] - 41.9%资金(约7190万港元)用于设立泰国厂房 [3] - 15.8%资金(约2720万港元)用于自动化与数字化升级 [3] - 37.3%资金(约6410万港元)用于设立新研发中心 [3] - 5.0%资金(约860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 [3]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交所打新策略:募资规模提升,中签率迎来改善窗口
开源证券· 2025-06-15 22:43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Q2北交所过会提速,募资规模提高或改善中签率;本周北证50下跌,北证A股整体PE估值下滑但流动性提升;2025年以来北交所上市企业首日涨幅均值较高;本周北交所IPO受理6家企业,2家企业待上会 [3][4][5] 周观点 - 截至2025年6月13日,2025年1 - 6月北交所合计过会9家企业,2季度开始上市节奏或提升 [3][11] - 2025年1 - 6月北交所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均值达46.01万户,网上冻结资金均值达4752亿元 [3][12] - 2024 - 2025年6月13日北交所合计上市28家企业,中签率均值0.09%,首发募集资金超2亿企业平均中签率0.14%,低于2亿企业平均中签率0.06% [3][17] - 2025年1 - 6月北交所单家企业平均募集资金达3.96亿元,较2024年增长94.55%,预计整体募集资金将提高 [3][20] - 2024 - 2025年6月13日北交所平均网上最大申购资金上限为980.67万元,2025年1 - 6月13日为1613.15万元 [3][24] - 2024 - 2025年6月13日北交所100股资金申购门槛均值为158.27万元,2025年1 - 6月13日为185.91万元 [3][27] 北交所市场表现 - 本周科创板和北证A股整体PE估值下滑,创业板整体PE估值上涨,北证A股整体PE由50.21X下滑到50.12X [4][30] - 北证A股本周日均成交额327.83亿元,较上周上涨32.01%,日均换手率达7.98%(+1.80pcts) [4][31] - 截至2025年6月13日,北证50指数报1382.74点,周跌0.71%,PE TTM72.17X;沪深300指数报3864.18点,周涨0.38%;科创50指数报972.94点,周跌1.85%;创业板指数报2043.82点,周涨0.90% [4][32] - 截至2025年6月13日,143家企业PE TTM超过45X,占比54.17%,71家企业PE TTM超过105X,占比26.89%;32家企业PE TTM处于0 - 30X,占比12.12% [4][35] - 本周高端装备、信息技术、化工新材、消费服务、医药生物五大行业PE TTM(剔负)分别为40.99X、101.30X、43.07X、56.68X、48.22X [4][39] - 本周暂调出路斯股份、星昊医药 [45] 北交所上市情况 - 2024年1月1日 - 2025年6月13日,北交所有28家企业新发上市,2025年6月9 - 13日交大铁发上市 [49] - 28家上市企业发行市盈率均值为14.86X、中值为14.68X;首日涨跌幅均值为231.59%,中值为214.56% [51] - 2025年1 - 6月13日5家上市公司首日涨幅均值295.55%,交大铁发首日涨幅262.09%;2024年至今首日涨幅最大前3家为铜冠矿建、方正阀门、天工股份 [51] 北交所IPO审核一览 - 2025年6月9 - 13日,瑞尔竞达等5家企业更新至已问询,三协电机更新至已过会,恒道科技等6家企业更新至已受理,志高机械更新至提交注册,天威新材更新至终止上市 [5][58] - 2025年6月19日审议能之光,6月20日审议巴兰仕;广信科技进入申购 [5][58]
每周股票复盘:美克家居(600337)为子公司提供2.2亿担保并召开股东大会
搜狐财经· 2025-06-14 14:42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13日收盘,美克家居报收于2.15元,较上周的2.18元下跌1.38% [1] - 本周最高价为2.36元(6月9日),最低价为2.13元(6月13日) [1] - 当前总市值30.9亿元,在家居用品板块市值排名41/70,两市A股市值排名4131/5150 [1] 公司公告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新疆美克家居投资、新疆美克商业提供1.7亿元担保,子公司美克国际家私(天津)制造有限公司为上述两家公司提供5000万元担保,合计担保金额2.2亿元 [1] - 担保期限以合同为准,该议案需提交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1] - 股东大会将于2025年6月26日召开,股权登记日为6月19日,地点为乌鲁木齐美克大厦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对外担保余额合计14.54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52.96% [1] - 新疆美克家居投资注册资本1亿元,资产总额1.01亿元,净资产1.01亿元 [1] - 新疆美克商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资产总额0.24万元,负债总额0.69万元,净资产-0.45万元 [1]
RH Grows Revenue and Reaffirms Outlook
The Motley Fool· 2025-06-13 20:26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 调整后营业利润率7%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13.1% 自由现金流3400万美元 [1] - 维持全年营收增长10%-13%的指引 调整后营业利润率14%-15%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20%-21% 自由现金流2.5亿-3.5亿美元 [1] - 第二季度预计营收增长8%-10%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20.5%-21.5% 约6个百分点的营收将推迟至下半年确认 [10] 全球扩张 - 英国展厅和线上业务分别同比增长47%和44% 欧洲大陆展厅(慕尼黑和杜塞尔多夫)平均增长60% [3] - 欧洲市场面临库存优化和产品本地化挑战 特殊订单交付周期长达5个月 [3] - 管理层认为欧洲市场潜力与美国相当 预计未来几年将实现与美国相当的店面盈利水平 [4] 会员定价策略 - 永久性提高会员折扣从25%增至30% 旨在抢占市场份额而非短期促销 [5] - 此前户外产品曾实施35%的季节性折扣 新策略将保持品牌长期价值与盈利能力 [5] 资产优化与资本管理 - 公司拥有价值约5亿美元的独特房地产组合 计划通过售后回租和直接销售变现 [8] - 目标在未来12-18个月内将2亿-3亿美元过剩库存转化为现金 [8] - 高利率环境下通过资产变现支持增长并降低杠杆率 [9] 战略规划 - 新品牌扩展计划推迟至2026年春季 因关税不确定性影响 [10] - 全球展厅开业计划和多年度资本支出削减仍按原计划进行 [10]
虎啸奖年度品牌人物倪张根:坚守品牌长线价值,17年呼吁“别睡硬床”
搜狐网· 2025-06-13 15:57
品牌荣誉与人物 - 梦百合家居董事长倪张根获虎啸奖"2024-2025年度品牌人物"称号,该奖项由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主办,以"智驭时代"为主题,强调品牌价值坚守[1] - 倪张根坚持"提升人类深度睡眠"理念,致力于改变国人睡硬床的传统观念,赋予品牌商业价值外的社会价值[1] 行业挑战与市场现状 -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65.1%中国消费者仍使用硬床垫,75.1%坚信"睡硬床对腰好",传统观念根植千年历史[4] - 硬床与现代人体工学冲突,导致腰椎悬空、肌肉紧张,《柳叶刀》研究显示腰痛已成全球致残首因[4] 企业战略与产品定位 - 公司设立"不做硬床、不用椰棕、不碰乳胶"底线,专注研发记忆绵床垫,放弃部分销售机会[4] - 创始人持续17年呼吁"别睡硬床",通过自媒体、发布会等渠道科普硬床危害,全网粉丝超200万[6][3] 社会公益与长期主义 - 推出"100万张硬床垫改造计划",开展"黄昏计划"为老年人改善睡眠,捐赠学生群体0压薄垫[7][9] - 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教师、消防员等群体,举办青少年围棋赛、足球赛等文体公益活动[11] 市场表现与全球化进展 - 国内家居行业调整周期中保持增长,2024年获20余位骨科专家背书,用户自发分享产品改善睡眠案例[12] - 产品销往全球110个国家地区,中美等5国设生产基地,2016年上市后累计销量超1亿件[12][14] 品牌愿景 - 创始人视改变国人睡硬床习惯为"最高历史使命",坚持长期主义融合品牌价值与社会价值[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