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搜索文档
育“三新”动能 拓县域新局
新华网· 2025-08-17 09:42
新能源产业转型 - 国晟科技(安徽)乾景宇辰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组件产能达每分钟5片,月产能230MW以上,原材料100%本地化配套使成本降低6%[1] - 凤台县上半年技改投资、高新产业增加值、战新产业产值分别增长48.6%、26.2%、12.5%[1] - 国晟(凤台)异质结双碳产业园一期2023年9月投产,12月升为规上企业,总投资106亿元涵盖异质结高效电池、组件、设备制造等领域[2] - 中环新能源1-4期和国晟异质结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560亿元,新增增加值81.8亿元,煤电增加值占比将降至60%左右[3] 新能源汽车产业 - 安徽坤泰车辆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新增50万台套扁线油冷电机产能,预计2025年产值突破12亿元[4] - 凤台县现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8家,2024年核心零部件产业产值增长475%[5]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企业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40.4%),产值3.48亿元(同比+94.4%)[5] - 安徽泰来扁线油冷电机项目2024年10月投产,12月销售收入超2000万元,实现年产50万台产能[5] 新材料产业集群 - 安徽利勤电动工具有限公司2024年外贸销售达2000多万元,产品销往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7] - 凤台县现有新材料规上企业35家,1-7月产值5.2亿元[8] - 阳光水面光伏新材料产业园等6个项目签约(总投资8.1亿元),云晟纳米高分子复合材料等6个项目投产(总投资12.46亿元)[8]
三大动因驱动,地方国资并购上市公司热潮持续
证券时报· 2025-08-15 12:38
地方国资并购上市公司热潮 - 今年以来地方国资通过产业并购基金和创投平台掀起收购上市公司热潮,旨在强化产业整合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1] - 典型案例包括上海国资18.51亿元入主康华生物、湖北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控股凯龙股份和台基股份、安徽马鞍山国资入主蓝黛科技 [2] 上海国资生物医药领域整合 - 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通过万可欣生物战略控股康华生物并收购微创医疗股份,推动本土疫苗研发(要求康华2025-2026年研发投入不低于2.6亿元)和医疗器械产业链集聚 [4][5] - 上海市国资委组建总规模超500亿元的国资并购基金矩阵,其中生物医药基金首期规模50.1亿元,采用"国资+产业资本"架构,出资方包括上实集团、上海医药、君实生物等 [5] 地方国资并购三大战略动因 - 核心目标是服务地方产业"强链补链",通过并购培育新质生产力 [7] - 将上市公司作为精准招商新杠杆,替代传统土地政策招商模式 [7] - 承载国企改革任务,优化公司治理并提升运营效率,如湖北长江产投通过台基股份整合功率半导体产业集群 [7][8] 行业趋势与未来热点 - 地方国资控股上市公司模式将持续升温,因政策支持("并购六条")和产业升级需求,成为土地财政转向股权财政的探索 [10] - 下一轮并购热点预计集中在新能源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及生物医药行业,案例包括安徽黄山国资推动光洋股份落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 [10]
三大动因驱动 地方国资并购上市公司热潮持续
证券时报· 2025-08-15 02:07
地方国资并购上市公司热潮 - 今年以来地方国资通过产业并购基金和国资创投平台掀起收购上市公司热潮 旨在强化地方产业整合并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1] - 上海国资旗下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控股的万可欣生物拟斥资18.51亿元战略入主康华生物 同时拟通过协议转让收购微创医疗股份成为其战略股东 [1] - 湖北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年初控股凯龙股份后于6月将台基股份纳入旗下 安徽马鞍山国资江东产投7月入主蓝黛科技 [1] 上海国资产业整合案例 - 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股权穿透涉及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和上海医药 该基金为首期规模50.1亿元的"国资+产业资本"联合架构 出资方包括上投先导 新华人寿及链主企业上海医药 东富龙 君实生物等 [3] - 收购康华生物要求其将研发中心和新型疫苗产能向上海倾斜 并承诺2025-2026年研发投入不低于2.6亿元 此举填补上海本土疫苗企业空白 [3] - 入股微创医疗旨在对本土生物医药链主企业赋能 带动上下游在沪集聚 为上海培育全球医疗器械龙头 [3] 国资并购战略动因 - 地方国资入主上市公司三大动因包括开展高质量并购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通过并购招商将上市公司作为精准招商引资新杠杆 推进产业整合与升级打造重点领域龙头企业 [1] - 战略驱动核心是服务地方产业强链补链 并购基金成为地方政府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手段 同时上市公司可作为产业整合平台和资本运作窗口 并承载盘活存量国有资产和引入市场化治理机制的改革任务 [4] - 湖北长江产投入主台基股份后利用上市平台整合行业资产 在省内打造全国竞争力功率半导体产业集群 实现快速引入本地急需产能 技术和人才 [5] 模式持续升温与行业热点 - 地方国资控股上市公司模式持续升温 因政策层面有"并购六条"持续支持 传统招商模式存在产业同质化和产能过剩问题 且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存在现实需求 [6] - 该模式帮助地方国资实现高效企业招引落地和产业强链补链 成为地方政府从土地财政转向股权财政的重要探索 [6] - 下一轮并购热点行业可能集中在新能源及相关产业链 高端装备制造 新材料和生物医药行业 这些领域发展空间大且契合地方产业整合需求 如黄山市国资委并购光洋股份推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落地 无锡锡山区国资收购洪汇新材为当地新材料产业整合提供契机 [7]
西典新能: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苏州西典新能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增资以实施募投项目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15 00:39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11.72亿元人民币,发行价格为每股29.02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0.65亿元人民币 [1] - 募集资金已全部到位并由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 [1] - 公司对募集资金采取专户存储管理,并与保荐人及银行签订监管协议 [2]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 募投项目包括年产800万件动力电池连接系统扩建项目及成都电池连接系统生产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额8.95亿元人民币,拟投入募集资金8.70亿元人民币 [2]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1.20亿元人民币 [2] 募集资金使用调整 - 成都电池连接系统生产建设项目新增苏州实施主体,因终端客户宁德时代新增上海工厂需求,需在苏州就近配套 [3]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新增子公司苏州西典新能源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因其承担电池连接系统新产品开发及前瞻技术研发职能 [3] - 公司以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增资1.00亿元人民币,使其注册资本从0.50亿元人民币增至1.50亿元人民币 [3] 子公司财务概况 - 苏州西典新能源汽车电子有限公司2024年经审计营业收入16.8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0.31亿元人民币 [5] - 2025年1-6月未审计营业收入11.4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0.31亿元人民币,资产总额13.81亿元人民币 [5] 决策程序与监管安排 - 增资事项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尚需股东大会批准 [6] - 公司将与子公司、保荐人及商业银行签订募集资金监管协议,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5]
西典新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1.66%,拟每10股派4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20:3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92亿元 同比增长65.90%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亿元 同比增长51.66% [2]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含税) 合计派发6273.87万元 现金分红占半年度净利润比例45.13% [2] 主营业务与产品应用 - 主营业务为电连接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电池连接系统、工业电气母排、电控母排 [2] - 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化学储能、轨道交通、工业变频、新能源发电等领域 [2] - 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应用于纯电动、插电混动和增程式混动汽车 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蜂巢能源、上汽时代、一汽等 [2] - 产品已批量应用于特斯拉、大众、小米、蔚来、理想、长城、赛力斯、福特、智己等热销车型 [2] - 电化学储能领域电池连接系统产品已批量供货特斯拉、阳光电源等储能项目 [2] 市场开拓与增长动力 - 电池连接系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大了新技术路线产品的市场推广 加强了与整车厂的项目合作 [3] - 储能应用领域与去年同期相比取得较高增长 与头部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3] - 预计储能产品出货金额占比将持续提升 [3] - 新技术产品的批量交付预计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较大推动作用 [3] 行业竞争与风险环境 - 新能源汽车行业2023年以来增速放缓进入稳健增长期 但新势力不断涌入导致竞争加剧 [4] - 新能源汽车厂和传统燃油车厂迫于竞争压力进行降价促销 加速行业洗牌 [4] - 2023年以来已有部分新能源汽车厂出现严重经营问题 行业集中度预计提升 [4] - 新能源汽车、电化学储能及新能源发电行业因政策扶持和需求推动保持快速增长 吸引跨行业资本与产能涌入 [3] - 产业链上下游面临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风险 公司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3]
精进电动实控人拟减持 拟定增2021上市募20亿连亏4年
中国经济网· 2025-08-13 16:01
股东减持情况 - 实际控制人余平直接持有公司股份828418股,占总股本0.1404%,通过菏泽北翔、赛优利泽、BestE合计控制股份95459607股,合计控制比例16.1735% [1] - 余平拟减持不超过207105股,占总股本0.0351%,其中集中竞价减持在公告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进行,大宗交易减持在相同时间窗口进行 [2] - 股东理成赛鑫及其一致行动人理驰投资在2025年8月4日至11日期间减持3204429股,持股比例从5.54%降至4.9999%,触及1%整数倍变动,套现约2646.86万元(按加权均价8.26元计算) [3] 公司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菏泽北翔持有69677522股,占总股本11.8053% [1] - 股东赛优利泽持有9391250股,占总股本1.5911% [1] - 股东BestE持有15562417股,占总股本2.6367%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理成赛鑫直接持股5.07%,为公司第五大股东 [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3.05亿元,同比增长50.64%,但净利润亏损4.36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4.89亿元 [5] - 2021年至2024年连续四年净利润亏损,分别为-4.001亿元、-3.884亿元、-5.769亿元、-4.364亿元 [5]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39.97万元 [5] 融资与募资情况 - 2021年科创板IPO发行价13.78元/股,发行1.48亿股,募集资金总额20.33亿元,净额18.55亿元,比原计划少1.45亿元 [4] - 发行费用1.79亿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1.57亿元 [5] - 2025年拟以简易程序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1.159亿元,用于三合一电驱动系统产业化项目 [5]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本59022.1667万元,实缴资本59022.1667万元 [6] - 2021年10月27日科创板上市,目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4] - 原计划IPO募资20亿元用于电驱动系统研发、产业化升级、信息化建设及补充营运资金 [4]
“土地盛宴+产业狂飙!皖南小城青阳2025年‘出圈’密码全解析”!
搜狐财经· 2025-08-13 14:09
土地供应计划 - 青阳县2025年推出8宗工业用地,总面积超6.5万平方米,涵盖陵阳镇、木镇镇、杜村乡等核心园区,重点支持"工业+文旅"双轮驱动的县域经济发展 [1] - 工业用地占比高达72.5%(151.82公顷),容积率控制在1.0-1.4,建筑密度40%,投资强度要求不低于150万元/亩,体现土地集约利用的极致追求 [2] - 所有地块要求"成交后7日内签订投入产出监管合同",确保土地开发与税收、就业等效益深度绑定,杜绝"圈地囤地" [6] 产业布局 - 陵阳镇崇觉园区3宗连片地块围绕南阳粉业等企业,未来或承接长三角轻合金、钙基新材料产业转移 [3] - 木镇镇罗汉山路地块毗邻交通枢纽,规划为机电装备产业园二期预留空间,与青阳经济开发区东河园区联动 [4] - 杜村乡农民工创业园定位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乡村振兴政策带动返乡创业和就业 [6] - 宝镁轻合金项目首条10万吨产线2025年量产,预计带动镁铝产业链产值突破10亿元,青阳定位为"国家级镁基新材料基地" [7] 人口与配套 - 池黄高铁开通后九华山站日均客流超4000人次,带动民宿经济爆发式增长,青阳推出"青年党员返乡创业计划"吸引典型案例落地 [10] - 2025年全县户籍人口27.1万,第三产业占比达49%,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10] - S358、S219等干线公路年内通车,构建"15分钟文旅圈",城区新增停车位600个,同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等基建工程 [13] 发展战略 - 严守31.13万亩耕地红线与245.82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通过"标准地出让""双合同监管"提升工业用地效率 [14] - 以九华山文旅资源为引力,工业用地为推力,形成"中心城区—重点镇—特色小镇"梯度发展格局 [14] - 坚持"土地跟着项目走"的长期主义策略,从宝镁项目到乡村振兴创业园拒绝短视开发 [15]
英搏转债盘中上涨2.04%报195.0元/张,成交额8204.01万元,转股溢价率9.73%
金融界· 2025-08-13 13:53
英搏转债市场表现 - 8月13日盘中上涨2.04%报195.0元/张,成交额8204.01万元,转股溢价率9.73% [1] - 信用级别为"AA",债券期限6年,票面利率逐年递增从0.30%至2.00% [1] - 转股开始日为2025年4月30日,转股价17.43元,对应正股为英搏尔 [1]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05年,2017年深交所创业板上市(300681),专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研发生产 [2] - 主营产品包括动力总成、电源总成及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 [2] - 采用"集成芯"技术使产品具有高效能、轻量化、低成本优势 [2] 客户合作情况 - 与吉利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城、奇瑞等国内车企建立合作 [2] - 与采埃孚、大陆集团等国际大型零部件集团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2] 最新财务数据 - 2025年Q1营业收入5.458亿元,同比增长15.19% [2] - 归属净利润1069.02万元,同比增长26.29% [2] - 扣非净利润849.23万元,同比增长42.24%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股东人数2.54万户,筹码集中度较高 [2] - 人均流通股7241股,人均持股金额20.34万元 [2]
股市必读:精进电动(688280)8月8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08-11 02:13
股价及交易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8日收盘,精进电动报收于8.1元,下跌1.22%,换手率3.58%,成交量18.65万手,成交额1.51亿元 [1] - 8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922.16万元,占总成交额19.33%,游资资金净流入351.37万元,占总成交额2.32%,散户资金净流入2570.79万元,占总成交额17.0% [1][3]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未来将继续专注于主营业务深耕细作,重点包括加强成本管控、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持续研发投入、聚焦高中端市场,目标是扩大收入规模并保持高速增长,提升盈利能力和改善经营指标 [1]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议案,同意使用不超过人民币1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用于业务拓展和日常经营等主营业务相关用途,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 [2][3][4] - 此前公司曾使用不超过人民币1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已于2025年8月6日全部归还 [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募集资金余额为11,138.26万元 [4] 股东信息查询 - 公司股东户数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将在定期报告中披露,非定期报告时点的股东人数查询需提供持股凭证和身份证明文件 [1]
6年回本可复制,揭秘浙江首个民营低零碳示范园丨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0 12:49
中国绿港产业地标建设 - 中国绿港位于杭州市临平区,是杭州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拥有风电装备、高效节能装备两大支柱产业,以及先进环保、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光伏储能等优势产业,并前瞻布局固态电池等未来产业赛道,构建千亿级绿色能源生态圈 [1] - 自产业地标建设启动以来,产业发展生态持续完善,2024年上半年有7个绿色低碳项目投入使用,3个项目入选杭州市十大低碳应用场景 [1] - 浙江省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杭州(临平)未来智造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已成功授牌 [1] 茧SPACE产业园零碳示范园 - 茧SPACE产业园是浙江首个民营低零碳产业示范园,由杭州极能科技公司投资建设,采用"替碳+降碳+易碳"和数字智慧能源管理打造低成本可持续的低零碳园区 [1] - 自2024年6月建成后,园区绿色能源占比提升至63.2%,年发电节电收益超168万元,万元工业产值碳排放强度由0.01793吨下降到0.00736吨,下降59% [1] - 项目采用市场上常用技术,通用性强,易获得,可复制、可推广、易落地,6年左右可收回全部投资 [2] - 项目增量与存量并存,办公与生产多业态混合,在产业园区中具有典型代表性,建设模式适应多数园区 [2] 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目标 - 2024年杭州市临平全区绿色能源规上企业实现总产值531.82亿元 [3] - 未来目标是将中国绿港打造成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新地标、长三角低碳节能应用新典范、浙江智慧能源综合服务新中心 [3] - 到2030年,主导省尖兵领雁攻关研发计划项目16个以上,国家级绿色工厂超过15个,绿色能源产业生态圈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3] 零碳园区建设意义 - 零碳产业园是我国"3060"双碳目标建设中的最小实施单元,持续推进零碳园区建设将形成数量众多的零碳园区集群 [2] - 这些园区的效应逐步叠加,将为我国"3060"双碳目标的最终实现提供坚实支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