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能
icon
搜索文档
Oklo Stock: Big Promise, Bigger Risk?
Forbes· 2025-07-10 17:05
CANADA - 2025/05/13: In this photo illustration, the Oklo logo is seen displayed on a smartphone ... More screen. (Photo Illustration by Thomas Fuller/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Oklo stock (NYSE:OKLO), the nuclear energy startup supported by OpenAI’s Sam Altman, has performed remarkably well, rising over 140% year-to-date in 2025. There is ample justification for the enthusiasm. Oklo is constructing compact, fast-spectrum microreactors that strive to pr ...
【环时深度】毁绿保油气,美能源政策加速“开倒车”
环球时报· 2025-07-10 06:57
法案核心内容 - "大而美"法案废除或削弱拜登政府《通胀削减法案》中大部分清洁能源条款,政策转向优先发展化石能源[1][3] - 法案取消太阳能和风能项目税收抵免(原政策允许2034年前开工项目享受30%成本抵免),仅保留法案签署后12个月内动工项目的资格[3] - 法案支持核能、地热等"可靠能源",并对电动汽车市场施加更严格限制[3][4] 行业影响 可再生能源行业 - 太阳能和风能行业成为最大输家,90%以上项目可能因税收抵免终止而搁置[3][12] - 美国清洁能源协会批评政策倒退,预计将减缓太阳能、风电及电动汽车技术普及[4][12] 化石能源行业 -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行业受益,美国石油学会称法案为"几十年来最具变革性立法"[4] - 法案预计扩大传统能源生产,释放本土产能以降低电力、燃料价格[5] 国际竞争格局 - 政策转向可能削弱美国在新能源领域与中国竞争的能力,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推进上持续领先[4] - 阿拉斯加440亿美元液化天然气项目旨在向亚洲出口,但日韩因投资回报周期长(10年以上)及政治风险持保留态度[10][11] 历史政策背景 - 美国能源政策长期受政党轮替影响:奥巴马推动可再生能源(2030年目标),特朗普两届任期均侧重化石能源[8] - 传统能源集团(煤炭、石油、页岩气)通过政治献金影响政策,例如得州石油利益集团为共和党主要金主[8] 技术及市场动态 - 法案可能刺激短期化石能源投资,但长期面临供应链危机(天然气)及成本压力(煤炭价格走高)[4][5] - 各州仍可能自行推进清洁能源项目,如加州维持州级补贴政策[13] 全球气候议题 - 国际社会担忧法案阻碍全球碳中和进程,尤其影响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12] - 法国专家指出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增长或加剧温室气体排放[12]
Can Centrus Energy Scale Fast Enough to Meet Surging HALEU Demand?
ZACKS· 2025-07-09 23:06
Centrus Energy (LEU) 里程碑与合同进展 - 公司成功向美国能源部(DOE)交付900公斤高丰度低浓铀(HALEU),完成三阶段合同中第二阶段[1] - 2022年与DOE签订合同,已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累计交付920公斤,并进入第三阶段[3] - 2025年6月20日获得DOE合同延期至2026年6月30日,并可能根据联邦拨款再延长8年[3] HALEU市场与技术优势 - 公司是西方世界唯一HALEU浓缩供应商,该燃料铀浓度达5%-20%,具有效率提升、燃料周期延长和废料减少等优势[2] - HALEU市场价值预计从2025年2.6亿美元增长至2035年62亿美元[4] - 公司拥有核管理委员会颁发的HALEU浓缩许可,具备显著先发优势[4] 产能扩张与竞争格局 - 计划扩大俄亥俄州生产基地以满足HALEU和低浓铀的国内需求[4] - 主要竞争对手为政府控股企业:法国Orano、俄罗斯Rosatom/TENEX、英德荷Urenco和中国CNEIC[5] 铀矿行业动态 - Energy Fuels (UUUU)加速开发长期项目,目标年产600万磅铀,其Pinyon Plain矿或成美国史上最高品位铀矿[6] - Ur Energy (URG)在怀俄明州运营Lost Creek项目(年产能120万磅),2025年Q1产铀83,066磅,并获准扩建至双矿运营(Shirley Basin年产能100万磅)[7] 财务表现与估值 - 公司股价年内上涨161%,远超行业9.8%的涨幅[8] - 2025年共识EPS预期3.48美元(同比降22.15%),2026年预期2.82美元(同比降18.82%)[11] - 过去60天2025年EPS预期上调37.01%,2026年上调9.73%[14]
虹口千亿绿色产业崛起,专家解码低碳产业与营商环境融合发展路径
新浪财经· 2025-07-09 22:04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表现 - 2024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年成交量达1.89亿吨 年成交额181.14亿元 创2021年上线交易以来新高 [2] -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建设和运营机构 在引导企业减排和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上海市虹口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 虹口区已形成千亿规模绿色低碳产业 集聚相关机构企业800家 2024年产业规模超700亿元 增速超20% [4] -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自2008年落户虹口区以来 积极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集聚 碳交易机制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和技术迭代 [3]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展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区供电公司探索在超大城市核心区构建高可靠性新型电力系统 虹口区作为重点区域有望打造示范样板 [4]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兼顾安全性 可靠性和经济性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3][4] 企业绿色低碳实践 - 安永五大业务板块全面融入绿色低碳理念 为企业提供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 温室气体盘查 碳金融产品设计等专业支持 [4] - 安永开发AI数字化工具如智能问答 以科技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推动相关领域投融资和生产布局 [4] - 上海韦地科技集团在核电站国产化设备制造和同位素产业取得成果 核能发展将推动万亿级市场 公司计划在虹口区打造区域总部 [5] - 国网英大碳资产管理公司从电力碳排放核算等维度支撑国家战略 推动电碳新兴业务发展 [5]
歧路无喧,电启新程——公用事业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
2025-07-09 10:4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公用事业行业(包括火电、新能源、水电、核电等细分行业) - **公司**:华能国际、华电、华润、深能、福能股份、中闽能源、长安电力、中国核电、中广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火电板块 - **估值与盈利**:2025 年火电板块机会多关注度高,但未出现系统性估值扩张,主要是对远期盈利修复提前定价。2025 年二季度煤价同比降超 210 元,成本降幅达 7 分钱,上网电价降幅优于预期,龙头公司股息率有吸引力,如华能国际港股超 6.5%。2026 年起煤电容量电价回收固定成本比例不低于 50%,136 号文严控资本开支,提高分红能力,下半年或展开系统性配置需求[1][2][3] - **竞争环境和投资范式**:十四五是分水岭,竞争环境分新兴和古典范式。古典范式下 3 - 7 月是确定窗口期,今年上半年符合古典范式,下半年行情不明朗[1][4] - **盈利影响因素**:电价确定时煤价下跌利好盈利,但市场对电价属性困惑限制盈利预期久期,火电竞争受煤价、电价和市场对盈利合理性质疑影响[1][7] - **长期投资价值**:从长期看火电有投资价值,2021 - 2022 年长期持股累计收入超两倍,同期沪深 300 收益率跌 27%以上,跨期配置或波段操作是关键[9] 新能源板块 - **发展趋势**:2025 年下半年绿能进入需求主导新周期,146 号文深化新能源上网定量市场化改革,由供需决定新周期[2][18] - **各地政策保障**:山东和广东等地保障机制定量覆盖项目生命周期,类似海外 PPA 协议,缓解市场负面预期,保障绿能行业发展[2][19] - **风电和光伏表现**:风电现货电价触底反弹,山东和甘肃等地同比提升,竞争力优于光伏;绿证市场供需失衡缓解,成交量上升,价格修复[2][20][21] - **投资策略**:绿色能源板块处于困境反转阶段,优先选风电占比高、区位优势明显、股息率高的公司,港股绿能公司有安全边际和股息补偿[22] 水电板块 - **长安电力表现**:长安电力是价值投资典范,10 年高额分红承诺,ROE 稳定在 15% - 17%,利润率、周转率和杠杆率波动小[25] 核电板块 - **竞争力**:核能发电竞争力强,资产特性好,长期资本开支有限,实际 ROE 被低估,与水能有可类比性,配置潜力大[26] - **发展前景**:中国核电和中广核未来几年将迎来自由现金流拐点和资本开支自我实现能力提升,“十五”期间有提高分红能力和意愿,市场将重新定价[2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各省份交易情况**:山东中长期交易订单同比提一分钱,发电竞争格局优;甘肃和蒙西地区绿电通过策略结构性提价;广东 2025 年煤价降 20%,现货电价与 2024 年相差 1 分钱[11][13] - **煤炭价格与电价关系**:煤炭价格回落不能线性外推至现货定价,新能源扩张使现货定价萎缩,导致中长期合同下跌;现货电价可作中长期电价谈判参考,但走势可能分叉,新能源入市对电价影响复杂[12][14] - **绿证市场情况**:2024 年 6 月以来核发超 47 亿张绿证,成交量不到 4.5 亿张,占比不到 10%,价格跌至 2 - 3 厘钱;2025 年 3 月强制消费政策使 1 - 4 月核发绿证 30%成交,价格逐步修复[21] - **公募基金配置**:公募基金长期在公共事业领域配置低,水电和核电板块是低配程度最高的部分[28] - **水电和核电估值**:当前低利率环境下,水电和核电资产 PE 和 PB 参考意义不大,市场从股息率回报率考量,利差有修复空间,是长期配置选择[29]
“人造太阳”有多难?
虎嗅APP· 2025-07-07 22:23
峰瑞资本定位与投资方向 - 致力于投资优秀创业公司并帮助其成长为具有长期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企业 [1] - 坚持投早、投小、投科技的投资策略 [1] - 重点投资方向包括消费/TMT、硬科技、生物医药领域 [1] - 超过50%的已投项目属于交叉学科创新 [1] 可控核聚变的核心观点 - AI与核能被视为改变21世纪人类生活的两项关键技术 [3] - AI发展带来的算力需求暴增凸显能源问题,核聚变被视为解决方案 [3] - 核聚变技术可使人类从被动接收太阳能转为主动制造能量 [3][10] - 2025年6月核电公司泰拉能源完成6.5亿美元融资,英伟达参与投资 [3] 核反应基本原理 - 核聚变是轻质元素结合释放能量,核裂变是重元素分裂释放能量 [6] - 宇宙元素通过恒星内部核反应形成,重元素是行星和生命的基础 [6] - 实现可控核反应需要材料的纯度和密度达到特定条件 [6] - 核反应产生α、β、γ射线等放射性副产物,可用于医疗等领域 [6] 可控核聚变发展背景 - AI发展导致电力需求激增,传统能源难以满足未来需求 [8] - 全球97%石油储量发现于20世纪,2025年底可能面临供应短缺 [9] - 中国在新能源领域领先,美国可能直接转向核聚变技术 [9] - 中国具备强大的组织和执行能力,有望在核聚变领域取得突破 [11] 核聚变技术挑战 - 实现难度被比喻为"用纸锅煮饺子",需精确控制高温等离子体 [13][14] - 需要同时满足高粒子密度、上亿摄氏度高温和足够约束时间 [15] - Q值(输出/输入能量比)已大于1,但持续稳定发电仍是挑战 [15] - 等离子体控制难度极高,微小扰动可能导致系统失控 [23][24] 核聚变技术路径 - 惯性约束型:激光点火、场反位形、Z箍缩等技术 [16][17] - 磁约束型:托卡马克、仿星器、磁镜等装置 [18] - ITER是全球最大托卡马克装置,重2.3万吨,高30米 [19] - 中国EAST装置和国际合作项目ITER代表主流技术路线 [19] 核聚变产业进展 - 三重积指标每1.8年翻倍,快于摩尔定律增速 [28] - 中国在高温超导磁体、真空设备等关键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31] - ITER项目中中国承担磁体支撑、气体注入等核心部件制造 [31] - 电力电子技术进步提升了磁场控制能力 [30] 核聚变跨行业应用 - 推动高温超导材料成本下降,应用于医疗MRI设备等领域 [34][36] - 催生对非铁磁材料需求,如耐高温合金、陶瓷复合材料等 [37] - 电力电子行业发展与核聚变技术形成双向促进关系 [38][39] - AI芯片技术可能助力解决核聚变电源调节难题 [38] 创业与投资机会 - 核聚变产业链复杂,存在多个细分领域创业机会 [41][43] - 需要具备极限工程经验和跨领域号召力的创业者 [42] - 创业公司可聚焦超导磁体、控制系统等核心子系统 [43] - 技术"沿途下蛋"模式可将核聚变成果应用于其他行业 [43]
美俄锆石交易重启,中断18个月,美国又找上门了
搜狐财经· 2025-07-07 16:35
锆石的战略地位与市场动态 - 锆石在高科技与军工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是核能产业的"脊梁骨"及火箭喷嘴与精密陶瓷的核心原料[1][3] - 2025年5月美国自俄罗斯进口锆矿及其精矿总额逾100万美元,创2002年以来单月纪录[1] - 锆石的低中子吸收截面特性使其在核反应堆中不可替代[3] 地缘政治与供应链现实 - 美国曾试图通过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等国家重构关键矿产供应体系,但实际产能、地质储量与价格问题迫使美国重新从俄罗斯进口[3] - 全球供应链由自然分布决定,政治意志难以逆转,西方"供应链去风险"策略在稀土、钛合金、钴、镍等领域同样面临局限性[4] - 澳洲锆石产量有限且依赖中国加工,南非供给不稳,加拿大矿产开发初期,俄罗斯资源仍具话语权[4] 美国工业系统的困境与妥协 - 美国核能战略推动锆石需求,但全球开采集中度高,加工链薄弱,本土稀有金属加工能力不足导致"既想脱钩、又脱不了"的尴尬[7] - 2024年美国进口俄罗斯浓缩铀数量同比上升,德国、法国能源企业及东欧国家也在特定金属材料采购上恢复与俄接触[6] - 美国通过"特殊豁免采购项目"规避制裁,批准铀、钛、锆等关键金属交易[9] 全球化供应链的不可逆性 - 关键材料领域的全球化供应链可能被政治干扰拖慢,但不会被彻底割裂,俄罗斯在高端制造与能源应用中仍是"不可舍弃"的隐性伙伴[9] - 资源与供应链是国家战略的核心血脉,技术逻辑超越政治命令与意识形态[9] - 锆石回流事件象征西方"对俄资源脱钩"策略的技术反噬,类似场景未来将增多[10]
“人造太阳”有多难?揭秘可控核聚变的核心技术和创业机会
36氪· 2025-07-07 14:42
"AI与核能利用,是两件可以改变21世纪人类生活面貌的伟大事物。"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曾断言。 人工智能与核能,就像是通向未来文明的两条轨道——一条正在重塑智能的本质,另一条则试图驯服来自宇宙本源的能量。 更重要的是,这两条轨道正在交汇协同。一方面,AI发展迅猛,算力需求暴增,进而引发能源消耗的问题。而核能,尤其是可控核聚变,被视为解决这 一挑战的关键。另一方面,AI或许将助力核能发展,不仅可以把控核反应系统,或许还能参与到反应本身的实时控制。2025年6月,核电公司泰拉能源 (TerraPower)宣布完成6.5亿美元融资,英伟达是新投资方之一。 丰叔曾经在播客节目里提到,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可控核聚变,那就意味着我们不再只是被动接收太阳辐射出的能量,而是能够主动制造能量。也就是说, 人类自己成为了"太阳"。 那么,可控核聚变的寻梦之旅还有多远? 在本篇行研,我们将聚焦可控核聚变这一终极能源命题,探讨它的发展难点、产业进展、跨领域影响,以及背后的创业与投资机会。我们希望提供一种新 的视角,去理解这项技术如何影响未来的能源格局、科技生态乃至文明的走向。 / 01 /什么是核反应? 无论是核聚变还是 ...
在福岛事故发生14年后,日本重新开始利用核能
快讯· 2025-07-07 07:46
金十数据7月7日讯,日本正在为其闲置反应堆重启后的下一代核电站建设奠定基础。在这个地震频发的 国家,飙升的天然气价格和耗电量巨大的数据中心促使人们重新考虑核能。日本去年底表示,将允许在 现有厂址上建设新的核反应堆,这标志着该国在2011年福岛核灾难后对这种有争议的电力来源的厌恶态 度出现重大政策转变。公司高管和专家表示,再激活阶段预计将至少持续到2030年,届时日本可以开始 专注于建造新反应堆的计划,以满足其能源需求和脱碳目标。 (英国金融时报) 在福岛事故发生14年后,日本重新开始利用核能 ...
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停电持续3.5小时后,扎波罗热核电厂的外部电源已恢复,但乌克兰的核安全仍然极其脆弱。
快讯· 2025-07-05 03:16
扎波罗热核电厂事件 - 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扎波罗热核电厂在经历3.5小时停电后外部电源已恢复 [1] - 乌克兰核安全状况仍处于极其脆弱状态 [1] 核能行业现状 - 乌克兰核设施面临持续供电不稳定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