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命健康
icon
搜索文档
城市24小时 | 确保“双过半”,这个中部大省拼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9 00:28
河南省经济发展措施 - 河南省政府推出24条政策措施,围绕扩需求、稳主体、促发展、惠民生等方面,确保上半年经济发展"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1] - 政策措施聚焦"四高四争先",包括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保障生态安全4个实施方案 [1] - 将开工焦济洛平高铁等工程,推进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郑州南站、平漯周高铁等项目建设 [1] - 2025年河南经济增长目标为5.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 [2] 河南省经济表现 - 一季度河南GDP14945.58亿元,同比增长5.9%,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 [1] - 一季度河南外贸进出口2042.6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 [2] - 电动汽车出口增长138.6%,光伏、锂电池新三样出口量增长两成 [4] - 河南与四川GDP差距扩大至逾300亿元,与湖北GDP差距缩小至1402.09亿元 [1] 河南省产业政策 - 出台促进外贸稳量提质措施,支持拓展非美市场,给予生产型企业最高1000万元、贸易型企业最高100万元补贴 [4] - 将出台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 [4] - 计划发放1000万元文旅出行消费券,筹备举办2025年河南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等活动 [4] 其他地区经济动态 - 武汉出台20条举措培育创新型民营"根企业",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体系 [5] - 贵州支持贵阳国际陆港高质量发展,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门户" [6] - 江苏发布《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票务服务要求》新标准,规范票务信息披露 [7] 行业数据 - 我国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在运、在建和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共102台、装机容量1.13亿千瓦 [12] - 2024年度浙江省专利创造力百强企业综合指数达116.2,较上年提高16.2 [13] - 浙江省百强企业中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企业占98%,生命健康领域企业数量是2023年的2.7倍 [15] - 杭州、宁波两市百强企业数量达69家,嘉兴、湖州、台州上榜企业数量从12家增加至21家 [17]
全国两会上的“温州声音”:以一域探索为全国提供经验样板
证券时报· 2025-03-07 13:58
政府政策与民营经济支持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并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1] - 温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重要发祥地,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和市场经济变革中发挥推动作用 [1] - 温州市工业与能源发展集团发行5000万元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期限3年,利率2.05%,资金用于置换风电母港业务中小微企业的股权投资 [3] 温州民营经济数据与改革成果 - 温州民营经济数据表现为"99999":民企数量、GDP贡献、工业增加值、从业人员、税收占比均超90% [4] - 全国民营经济比重数据为"56789" [4] - 温州自2018年创建"两个健康"先行区以来推出242项改革举措,包括首推"两个健康"立法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促进条例 [4] - 50项制度成果和87项改革举措已在全国12个城市试点推广 [4] 金融改革与营商环境 - 温州谋划申报国家级金融改革试点,构建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匹配的数字金融服务新模式 [5] - 温州市委常委会强调打造热带雨林式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环境 [5] 民营经济参与新兴领域 - 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探索民营资本参投的"蓝色动力聚变"模式 [7] -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支持温州开展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8] - 温州在低空经济领域具备地理区位、空域条件、产业基础等优势,已招引多家民营企业落地 [8] - 低空血液运输、低空+新消费、低空+旅游、无人机物流配送等场景应用加速兴起 [8] 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 - 温州从"创业之城"向"创新之城"转变,依托11所高校和中国数安港、中国眼谷等"一港五谷"发展新质生产力 [10] - 世界青年科学家联合会落户温州,支持青年科学家跨学科协作 [12] - 温州医科大学李校堃团队生长因子研究已应用于7500余家医院,受益患者超1亿人,孵化3家上市公司,带动产业收益数百亿元 [13] - 温州启动建设"FGF(生长因子)之城",计划打造生长因子研究和产业化高地 [13] 产业体系与人才战略 - 温州将构建"5+5"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14] - 温州计划两年内建成千万平方米孵化空间,吸引年轻人创业创新 [10]
四年增加202万人!民富第一省,赢麻了
城市财经· 2025-03-06 11:41
人口增长 - 浙江省2024年常住人口增加43万人至6670万人 目前位居已公布数据的6个省级行政区增量榜首[1] - 2021-2024年累计增加202万人 连续四年蝉联全国人口增量第一省[3][2] - 全省11个城市人口均实现正增长 区别于中部省会虹吸模式 主要依靠外省人口流入[8][9][10] 经济结构 - 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67.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92.7% 贡献72.4%工业增加值和79.4%增长[11][12][13][14] - 民营企业500强数量108家全国第一 制造业500强数量为广东两倍[15][16]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7600亿元占GDP32% 形成"4+3"产业矩阵贡献82%GDP[21][24] 产业布局 - 传统产业:纺织服装(1.8万亿产值)、机电制造(乐清占全国低压电器65%份额)、化工新材料(舟山8000万吨炼油能力)、商贸物流(义乌7500亿交易额)[21][22][23] - 新兴产业:数字经济(阿里云、海康威视)、新能源(正泰光伏全球前五)、生命健康(泰格医药)[24][25][26] - 杭州重点发展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五大生态圈 目标2025年形成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34] 城市竞争力 - 杭州2023年规上工业营收21986亿元超武汉(15633亿)和成都(17780亿) 拥有4个千亿级产业[35][36] - 全省人均可支配收入67013元全国第三 11城全部进入全国前42名[28][29] - 人才政策:杭州提供本科1万至博士10万补贴 非全日制硕士亦可申请[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