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约车
icon
搜索文档
不用扫码不用打字,说走就走成了现实!
国际金融报· 2025-09-11 17:06
技术合作与产品创新 - T3出行与支付宝在智慧出行领域联合推出AI打车技术 成为支付宝内首个网约车智能助手[3] - 用户通过支付宝APP"出行"频道的"AI出行助手"可直接语音输入目的地 系统自动识别并推荐多个强相关地址[3] - 外滩大会期间通过支付宝展台"碰一下"智能硬件可直接跳转至T3出行AI打车助手[3] 技术实现与功能特性 - T3出行AI叫车功能于2024年12月率先在自有APP上线 目前已完成多次迭代并趋向成熟[3] - 技术依托与中国电信联合开发的"领行阡陌大模型" 系国内出行行业首个通过模型与算法双备案的生态大模型[3] - 大模型在司乘服务、智能调度、安全运维三大场景深度落地 包括预测供需降低空驶率、AI客服精准理解用户提问、实时行车风险识别与介入[4] 用户体验与效率提升 - AI交互省去点击输入框、打字修改等多个步骤 用户打车效率显著提升[3] - 语音叫车功能实现全程无需扫码和手动输入地址的流畅体验[1] - 通过缩短用户与服务之间的路径实现大模型带来的体验升级[4]
全国工会推进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商 预计将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逾2000万人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15:17
此外,多家平台建立与工会、劳动者的常态化协商制度,承诺定期召开算法协商会议、提前公示算法变 动、建立劳动者诉求快速响应渠道,使劳动者逐步有序参与到平台算法规则的调整、优化过程。 全国总工会11日在上海市召开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商工作现场交流会。记者从全国总工会获悉,截至 目前,工会已将15家头部平台企业纳入工作范围。其中,"T3出行"、极兔、"UU跑腿"、满帮、滴滴、 圆通、"饿了么"等7家企业已成功签订算法与劳动规则专项协议,其余企业将于9月底前全部完成协商并 签订算法协议,预计将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逾2000万人。 据介绍,平台算法协商聚焦劳动报酬、休息权、劳动安全、算法知情与参与等劳动者核心权利,围绕订 单价格、抽成比例、派单方式、时间预估、路线规划等核心算法规则开展并取得积极成效,推动算法公 开透明、不断优化,劳动者核心权益从被算法"模糊"逐步走向"算得明白"。多家平台算法协议明确劳动 报酬不低于当地小时最低工资、设立恶劣天气补贴、逐步取消"超时扣款",将实时道路数据等纳入路径 规划。在网约车行业,约定公开计价规则并降低抽成比例,全面升级防疲劳规则,推出异常订单拦截、 强制休息提醒等功能。 (文章来源 ...
预计覆盖2000多万人 算法协商让劳动者核心权益“算得明白”
央视新闻· 2025-09-11 13:10
9月11日,全国总工会在上海市召开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协商工作现场交流会,系统总结阶段性成效并 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据介绍,今年以来,全国工会系统重点推动平台企业开展算法协商。截至目前,已将15家头部平台企业 纳入工作范围。其中,"T3出行"、极兔、"UU跑腿"、满帮、滴滴、圆通、"饿了么"等7家企业已成功签 订算法与劳动规则专项协议,其余企业将于9月底前全部完成协商并签订算法协议,预计将覆盖新就业 形态劳动者逾2000万人。北京、河北、吉林、上海等15个省(市)积极指导平台企业本地分支机构开展 省域协商,共召开33场省域协商会或意见征询会。 此外,多家平台建立与工会、劳动者的常态化协商制度,承诺定期召开算法协商会议、提前公示算法变 动、建立劳动者诉求快速响应渠道,使劳动者逐步有序参与到平台算法规则的调整、优化过程。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平台算法协商聚焦劳动报酬、休息权、劳动安全、算法知情与参与等劳动者核心权利,围绕订单价格、 抽成比例、派单方式、时间预估、路线规划等核心算法规则开展并取得积极成效,推动算法公开透明、 不断优化,劳动者核心权益从被算法"模糊"逐步走向"算得明白"。多家平台算法协议明确劳动 ...
宣布启动自动驾驶试点项目 Lyft Inc(LYFT.US)涨超3%
智通财经· 2025-09-10 22:40
Lyft执行副总裁、负责司机体验的Jeremy Bird表示,该公司起步较晚,但正逐步追赶优步在全球范围内 的布局。相比之下,优步目前已与Waymo在亚特兰大、奥斯汀和菲尼克斯等城市合作开展无人驾驶服 务,并在阿布扎比与WeRide达成合作。 周三,美国网约车平台Lyft Inc(LYFT.US)股价上涨,截至发稿,该股涨超3%,报18.96美元。该公司宣 布,已在美国亚特兰大正式启动自动驾驶试点项目,首批车辆将在配有安全员的情况下上路运营。此次 试点是Lyft推进自动驾驶战略的重要一步,意在增强其在自动驾驶领域对抗Waymo和优步(UBER.US)的 竞争力。 根据Lyft发布的声明,从本周三起,该公司将在亚特兰大中城区域7平方英里的范围内,推出搭载May Mobility自动驾驶技术的Toyota Sienna小型厢式车,供用户打车使用。Lyft表示,此类自动驾驶行程的定 价将与常规Lyft订单持平。 此次与May Mobility的合作,是Lyft去年11月宣布的一系列自动驾驶合作伙伴关系中的首个落地项目。 Lyft预计将在2026年进一步拓展自动驾驶服务覆盖的美国市场,并与更多技术伙伴展开合作,包括英 ...
美股异动 | 宣布启动自动驾驶试点项目 Lyft Inc(LYFT.US)涨超3%
智通财经网· 2025-09-10 22:39
此次与May Mobility的合作,是Lyft去年11月宣布的一系列自动驾驶合作伙伴关系中的首个落地项目。 智通财经APP获悉,周三,美国网约车平台Lyft Inc(LYFT.US)股价上涨,截至发稿,该股涨超3%,报 18.96美元。该公司宣布,已在美国亚特兰大正式启动自动驾驶试点项目,首批车辆将在配有安全员的 情况下上路运营。此次试点是Lyft推进自动驾驶战略的重要一步,意在增强其在自动驾驶领域对抗 Waymo和优步(UBER.US)的竞争力。 Lyft预计将在2026年进一步拓展自动驾驶服务覆盖的美国市场,并与更多技术伙伴展开合作,包括英特 尔(INTC.US)支持的Mobileye Global Inc.以及奥地利的Benteler集团。此外,Lyft也计划通过与百度 (BIDU.US)的合作,在欧洲市场推出无人驾驶出行服务。 根据Lyft发布的声明,从本周三起,该公司将在亚特兰大中城区域7平方英里的范围内,推出搭载May Mobility自动驾驶技术的Toyota Sienna小型厢式车,供用户打车使用。Lyft表示,此类自动驾驶行程的定 价将与常规Lyft订单持平。 Lyft执行副总裁、负责司机 ...
乘客被扔高速还遭恶意下单去殡仪馆 平台回应已将司机拉黑封号
新京报· 2025-09-10 19:10
平台运营管理 - 同程旅行和嘀嗒出行平台均对涉事司机采取拉黑封号处理措施 [1] - 事件涉及跨平台运营问题 司机通过同程旅行接单但车辆与嘀嗒出行订单信息不符 [1] - 司机要求乘客脱离平台进行线下支付 违反平台交易规则 [1] 服务安全事件 - 9月8日浙江宁波发生顺风车司机将三名乘客弃置高速公路事件 [1] - 乘客遭恶意报复 被第三方下单预约殡仪馆车辆 [1] - 事件涉及同程旅行和嘀嗒出行两个平台的订单协调管理问题 [1]
获纳入港股通在即 华泰证券首予曹操出行(02643)“买入”评级 目标价100.4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8 08:53
核心观点 - 华泰证券首次覆盖曹操出行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100.4港元 认为公司通过标准化定制车车队和Robotaxi业务突破 将从供给侧重塑行业格局 预计2026年实现扭亏并进入盈利增长通道 [1] 业务优势 - 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标准化定制车车队 截至2025年6月30日部署3.7万辆定制车 与市场参与者形成显著差异 [1] - 通过与吉利控股集团协同开发汽车服务解决方案 显著降低车辆总拥有成本(TCO)并提升运营效率 [1] - 统一服务标准和增强车辆智能化水平 持续优化用户体验 [1] Robotaxi业务进展 - 2025年2月28日推出自动驾驶平台"曹操智行" 在苏州和杭州启动Robotaxi试点服务 [2] - 正与吉利集团推进专为L4级自动驾驶设计的定制车型 预装自动驾驶组件且具备低TCO特性 计划2026年底正式推出 [2] - 作为吉利生态系统成员 具备成本效益的大规模Robotaxi商业化能力 [2] 资本市场表现 - 2025年6月2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成为港股最大科技出行平台 [2] - 8月22日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 预计9月8日进入港股通 有望吸引内地资金关注 [2] 估值分析 - 华泰证券参考全球出行平台平均估值 给予2026年1.8倍市销率 对应547亿港元市值 [2] - 估值考虑定制车领域的稀缺性溢价 [2]
获纳入港股通在即 华泰证券首予曹操出行“买入”评级 目标价100.4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08 08:52
核心观点 - 华泰证券首次覆盖曹操出行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100.4港元 基于公司在网约车领域积累及Robotaxi突破潜力 预计2026年扭亏并步入盈利增长通道 [1] - 公司通过标准化定制车车队形成核心竞争力 与吉利控股协同开发汽车服务解决方案 显著降低车辆总拥有成本并提升运营效率 [1] - 曹操出行成为港股最大科技出行平台 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 预计9月8日进入港股通吸引内地资金 [2] 业务优势 - 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标准化定制车车队 截至2025年6月30日部署3.7万辆定制车 [1] - 开发专为L4级自动驾驶设计的定制车型 预装自动驾驶组件且具备低TCO特性 计划2026年底正式推出 [2] - 2025年2月28日推出自动驾驶平台"曹操智行" 在苏州和杭州启动Robotaxi试点服务 [2] 运营能力 - 作为中国最大网约车平台之一 在管理和服务大型车队方面经验丰富 [2] - 通过统一服务标准和增强车辆智能化水平持续优化用户体验 [1] - 凭借TCO优化和扎实运营积累展现Robotaxi长期竞争力 [1] 估值与市场地位 - 华泰证券给予2026年1.8倍市销率 对应547亿港元市值 [2] - 2025年6月2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成为港股市场最大科技出行平台 [2] - 8月22日获恒生指数公司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 [2]
业务和Robotaxi双推动,出行公司又成香饽饽了
36氪· 2025-09-08 08:21
业绩增长 - 滴滴2025年上半年营收1096.66亿元 同比增长9.7% 第二季度营收564亿元 同比增长10.88% 第二季度经调整净利30.69亿元 同比增长108% 核心交易总额825亿元 同比增长12.3% 出行订单量33.76亿单 同比增长12.4% 日均订单量3710万单 国内业务订单量连续十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 [3] - 曹操出行2025年上半年收入94.56亿元 同比增长53.5% 毛利率提升1.4个百分点至8.4% 经调整净亏损收窄至3.3亿元 净亏损率3.5% 同比优化4.6个百分点 [5] - 如祺出行上半年收入16.76亿元 同比增长61.7% 出行服务业务收入16.36亿元 同比增长86% Robotaxi业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70% 月度活跃用户量同比增长超70% [7] Robotaxi业务进展 - 滴滴与广汽合作前装量产Robotaxi车型计划年底上市 2026年在广州 北京等区域投放 计划2026年生产1000-2000辆Robotaxi车辆 2025年在国内多个城市投放超1000辆 2030年部署百万辆 2027年完成10万辆无人车部署 覆盖50座城市 [11] - 曹操出行自动驾驶平台已上线 累计完成超15000公里自动驾驶测试 计划明年年底推出L4级别Robotaxi定制车型 2027年实现规模化运营 与时空道宇合作借助卫星技术赋能自动驾驶 机构预测其Robotaxi单车毛利2028-2029年回正 2030年达5万-7.2万元/年 [13][15] - 如祺出行发布"Robotaxi+"开放平台战略 定位行业连接器和服务方 专注打造覆盖100城的运维网络 市值单月拉升近25% [15] - 文远知行二季度Robotaxi业务收入4590万元 同比增长836.7% 占总营收36.1% [16] - 小马智行二季度Robotaxi业务收入1090万元 同比增长157.8% [16] - 百度萝卜快跑二季度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220万 同比增长148% 累计服务次数超1400万次 获香港 迪拜等地区路测许可 与Uber Lyft等合作拓展全球市场 [16] 资本市场反应 - 小马智行与Uber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后股价单日上涨47.63% 市值突破50亿美元 获得柏基投资 日兴资管等国际资金增持 被纳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 获得8个买入评级 [17] - 文远知行获得Grab数千万美元股权投资 加速Robotaxi在东南亚规模化落地 [19] - Uber股价上半年上涨近60% 成为标普500表现第七出色的公司 Robotaxi大规模商业化预期对估值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19] 行业前景与支持 - 高盛预计到2030年中国Robotaxi运营车辆达50万辆 [20] - 全国51个城市出台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 包括北京 上海 重庆 武汉 深圳等重要城市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多个城市发放L3 L4级路测与商业牌照 [20] - 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的BOM成本下降70% [20] - 曹操出行部署新一代Robotaxi 基于吉利冗余架构设计 融合自动派单 远程安全保障 出行舱服务及资产数字化管理能力 [20] - 特斯拉通过FSD迭代升级持续优化自动驾驶技术 [21]
“曹操智行号”卫星即将发射:曹操出行Robotaxi商业化破局的关键一步?
格隆汇· 2025-09-06 21:34
行业背景与核心瓶颈 - 当前Robotaxi行业面临的核心瓶颈已从"能不能跑"转向"能否安全、低成本地运营" 国内Robotaxi单公里运营成本远超传统网约车 其中"定位与通信保障"相关成本占比显著 [1] - 在高楼密集的"城市峡谷"或恶劣天气下 传统GPS定位误差常达数米 导致车辆避险决策延迟 成为规模化运营的致命短板 [1] 曹操出行卫星布局战略 - 曹操出行与吉利旗下时空道宇联合发射"曹操智行号"卫星 布局智慧出行领域向航天层面扩展 旨在解决定位精度和通信保障成本问题 [1] - 通过"卫星+地面"双重定位网络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 信号中断率低于0.01% 大幅降低定位服务成本 [2] - 卫星技术设备全面标配于Robotaxi平台"曹操智行" 无需依赖第三方服务商 从源头解决运营成本高企痛点 [2] 技术实施与运营成效 - 试点车辆在苏州、杭州预装卫星定位组件 早晚高峰高架路段车道级追踪准确率达99.8% 较未装卫星模块车辆显著提升 [3] - 构建多重安全冗余体系 即使地面基站故障断联 卫星仍支持车辆远程紧急制动和调度指令传输 为脱离安全员陪驾提供技术支撑 [3] 产业链协同优势 - 曹操出行直接复用吉利汽车制造资源 新一代Robotaxi采用吉利自研冗余架构 自动驾驶组件与卫星模块硬件级集成 单车制造成本较外购组件车型显著降低 [4] - 形成"卫星航天-汽车制造-出行平台"全链条协同 具备成本与技术双重优势 [4] - 预计2026年L4级车型量产后 Robotaxi单公里运营成本有望接近传统网约车水平 [4] 行业竞争与政策环境 - 曹操出行通过"卫星+"跨界融合将竞争维度提升至技术生态层面 引发二线出行平台与民营航天企业寻求类似合作 [4] - 政策层面符合《商业航天发展行动计划》提出的卫星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应用要求 以及高精度定位可靠性考核指标 [5] - 为申请更大范围"无安全员"测试运营资质奠定基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