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

搜索文档
港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机构:以中国资产为核心的港股配置价值仍然凸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10:17
港股市场表现 - 8月4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恒生科技指数一度涨超0.5%,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持仓股中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联想集团、小米集团涨幅居前,比亚迪股份、阿里巴巴、美团跌幅居前 [1] - 7月A股与港股主要股指涨幅2%到5%,南下资金流入达1356亿港元,创近期新高 [1] 券商推荐与市场热度 - 42家券商8月金股推荐中港股标的达54只,推荐次数77次,环比增加16次及16只标的,增幅分别为26.23%和42.11% [1] - 平安证券指出港股市场具有低估值和交易活跃优势,中长期走势乐观,建议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工业软件等科技板块 [1] 恒生科技指数估值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标的指数最新估值21.23倍,处于发布以来18%分位点,即低于82%时间的估值水平 [2] - 恒生科技指数当前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具备高弹性、高成长特性,向上动能较大 [2] 投资工具与标的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可一键布局中国AI核心资产,场外联接A/C代码为013402/013403 [2]
大行评级|花旗:上调ARM目标价至190美元 重申“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8-04 10:13
花旗发表研究报告指,对ARM 2026年第一财季表现略感意外,授权活动增强,专利费低迷,研发支出 增加,后两项因素导致每股盈余(EPS)承压,但并非负面因素。ARM对今年稍后的专利费持保守态度, 尤其在关键但增长缓慢的智能手机市场;由于关税对终端需求的潜在影响,能见度低。更重要的是,在 更高的专利费率加速运算子系统(CSS)的开发、软银设计工作,以及ARM可能转向制造硅芯片,研发费 用正在增加。 花旗预期,未来几季内将有更多信息,ARM的财务模型也将朝着正面方式发展,从而支持其股价。花 旗重申对该股"买入"评级,目标价从170美元上调至190美元。花旗将ARM2026年至2027年收入预估分 别上调1%、2%,预测收入达到19%、23%的稳健增长。花旗大致维持公司收入并提高费用,导致 2026、2027年每股盈利各下调4%。 ...
记者观察| 基金经理如何看待“反内卷”?
上海证券报· 2025-08-04 09:57
反内卷政策下的投资主线 - "反内卷"成为当前市场核心投资主线 政策持续推进将带来产业整合与投资机会 [1] - 基金经理普遍认为科技创新将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重点方向 [1] - 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将获重点支持 行业自律强化可避免恶性竞争 [1] 行业发展趋势 - 中欧基金指出行业演变将以年度为单位渐变 上市公司股价与基本面关联度提升 [1] - 朱雀基金强调政策纾困与技术迭代双轮驱动 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进程加速 [1] - 信达澳亚基金预测"反内卷"将渗透至汽车、地产、零售等多行业 品质优先企业将脱颖而出 [1] 投资策略聚焦 - 短期关注底部行业估值修复 中期布局竞争格局优化 长期押注创新与出海突围 [2] - 投资逻辑从政策预判转向技术突破与全球化能力构建的核心竞争力 [2] - 半导体、人工智能、创新药等科创领域受年轻基金经理青睐 符合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战略 [2] 企业筛选标准 - 天弘基金建议跟踪企业经营改善信号 重点关注毛利率等财务指标 [1] - 仅维护行业生态、保障员工股东利益的企业能获得市场认可 中国资产价值重估已启动 [2] (注:doc id=3内容为技术指标选股信息 与行业/公司分析无关 已按规则跳过)
继上周五涨近31%后,港股英诺赛科高开超4%,与英伟达达成合作,联合推动800 VDC电源架构在AI数据中心的规模化落地
格隆汇· 2025-08-04 09:41
公司股价表现 - 英诺赛科(2577 HK)继上周五收涨近31%后 今早再度高开4 17% 报60港元 [1] 战略合作动态 - 公司与英伟达达成合作 联合推动800 VDC电源架构在AI数据中心的规模化落地 [1] - 800 VDC架构是英伟达针对兆瓦级计算基础设施设计的新一代电源系统 [1] 技术优势 - 相比传统54V电源 800 VDC架构在系统效率 热损耗和可靠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1] - 该架构可支持AI算力100-1000倍的提升 [1]
短期市场或进入调整震荡期,利用调整优化持仓结构
英大证券· 2025-08-04 09:41
核心观点 - 短期市场或进入调整震荡期,指数下行空间有限但个股分化可能加大 [2][3][17][18][19] - 8月中报业绩披露密集期成为扰动市场的关键变量,业绩将成为股价走势的决定性因素 [2][17][18][19] - 操作上建议聚焦绩优板块,精选基本面扎实、估值合理的标的,利用调整优化持仓结构 [3][19][20] A股大势研判 市场表现 - 上周市场冲高回落,沪指周跌幅0.94%,深证成指周跌幅1.58%,创业板周跌幅0.74%,科创50指数周跌幅1.65% [7] - 上周五市场表现:上证指数报3559.95点,跌幅0.37%,成交额6846.45亿;深证成指报10991.32点,跌幅0.17%,成交额9137.05亿;创业板指报2322.63点,跌幅0.24%,成交额4682.60亿 [6] - 盘面上,中药、光伏设备、教育、物流等板块涨幅居前,船舶制造、保险、小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 [5] 市场调整原因 - 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在4.25%-4.50%区间,未就9月利率做出决定 [2][17] - 政策预期落空与经济数据疲软:7月底重要会议未释放强刺激信号,7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3% [2][17] - 资金面高低切换特征明显,短期获利盘与套牢盘抛出形成抛压共振 [2][17] - 8月中报业绩披露密集期成为扰动市场的关键变量 [2][17] - 技术面压力:3600点上方是去年10月份以来的箱体上沿,3674点前高是重要心理关口和技术阻力位 [2][17] 行业与板块分析 医药板块 - 创新药、中药等医药股集体走强,国家医保局调整集采政策不再以最低价为唯一参考 [8] - 医药板块调整四年后估值处于相对低位,老龄化进程加快带来需求旺盛 [8] - 关注创新药、中药、眼科及牙科医疗服务、家用医疗器械、血制品等 [8] 新能源赛道 - 光伏设备、风电设备等新能源赛道活跃,2022-2024年调整较为充分 [9] - 全球持续推进"双碳"目标,锂电、光伏、风电、储能需求持续 [9] - 政策面:光伏供给侧改革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引导企业提质增效 [9] 辅助生殖概念 - 全国31个省(区、市)全面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报销,2024年已有超100万人次享受待遇 [10] 文化传媒板块 - 影视等文化传媒板块活跃,AI技术发展赋能内容生产 [11] - 关注游戏、短剧、互动影游、"谷子经济"等新兴文娱产业 [11] 半导体板块 - 半导体板块走强,国家政策支持:大基金三期成立,促进半导体产业升级 [12] - 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2025年将增长超过15%,国产替代趋势显现 [12] 军工板块 - 军工板块活跃,2025年上半年涨幅25.46% [14] - "十四五"明确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国防预算保持平稳增长 [14] - 关注航空、飞行武器、国防信息化、船舶制造、军用新材料板块 [14] 农业股 - 水产养殖、乳业、农牧饲渔等农业股走强 [15] - 生猪养殖行业进入"出清后期",智慧农业政策支持力度大 [15] 泛AI主题 - Kimi、智谱AI、Sora、ChatGPT等泛AI主题活跃 [16] - AI产业链投资方向向AI应用方向持续扩散,关注有业绩兑现能力的标的 [16]
英诺赛科高开逾4% 公司与英伟达达成合作 推动800VDC电源架构在AI数据中心规模化落地
智通财经· 2025-08-04 09:33
公司股价表现 - 英诺赛科(02577)高开逾4% 截至发稿涨4 17%报60港元 成交额3455 4万港元 [1] 与英伟达合作进展 - 英伟达官网更新800V直流电源架构合作商名录 公司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芯片企业 [1] - 公司公告确认与英伟达达成合作 联合推动800VDC电源架构在AI数据中心的规模化落地 [1] - 800VDC架构相比传统54V电源在系统效率、热损耗和可靠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可支持AI算力100-1000倍提升 [1] 市场份额与产能规划 - 2023年公司在全球氮化镓功率器件市场份额达31% 稳居全球第一 [1] - 当前8英寸氮化镓晶圆月产能为13000片 计划2025年底提升至20000片 [1] - 长远目标为未来五年内将月产能扩大至70000片 [1]
三星投资了两家芯片公司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04 09:23
三星投资Teramount - 三星电子通过旗下风险投资部门三星Catalyst Fund参与以色列初创公司Teramount的5000万美元A轮融资,其他投资者包括AMD Ventures、日立创投和纬创资通 [2] - 三星投资金额估计为数百万美元至1000万美元,以战略性少数股权形式持有 [2] - Teramount开发出将光纤与半导体芯片直接集成的技术,支持基于光的超快速数据交换,其光子插头技术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精度和可扩展性 [2] - 该技术提供超高带宽和更高能源效率,适用于数据中心、AI工作负载、高性能计算及5G/6G通信 [2] - Teramount的自对准光学和光子凸点技术增强了连接可靠性,可拆卸设计简化制造和维护 [3] 三星投资Rebellions - 韩国AI芯片初创公司Rebellions获得三星投资,计划进行1.5亿至2亿美元的上市前融资 [4] - Rebellions自2020年成立以来已筹集2.2亿美元,现有投资者包括SK海力士、SK Telecom及沙特阿美公司 [5] - 公司最新估值为10亿美元,本轮融资后估值将进一步提升,计划融资结束后进行IPO [5] - Rebellions专注于AI推理芯片设计,目标挑战Nvidia和AMD,其第二代芯片Rebel由三星采用4纳米工艺制造 [5][6] - 四块Rebel芯片组装成Rebel-Quad产品,预计今年晚些时候上市,初步测试结果表现良好 [6] - Rebellions芯片将采用高带宽内存(HBM),但尚未选择供应商 [6] 三星的战略布局 - 投资Teramount是三星推动光互连技术的一部分,该技术是AI时代的关键推动因素 [2] - 投资Rebellions可能为三星晶圆代工业务带来主要客户,目前三星在该领域市场份额远落后于台积电 [7] - 三星近期与特斯拉签署165亿美元半导体供应合同,并持续增强芯片制造部门竞争力 [7]
英特尔玻璃基板业务,前途未卜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04 09:23
英特尔人才流失与玻璃基板技术 - 英特尔核心员工段刚(负责玻璃基板和EMIB技术)离职加入三星,担任封装解决方案执行副总裁,其在英特尔工作17年并拥有近500项专利申请 [2] - 段刚的离职反映英特尔对非主流项目兴趣减弱,可能影响公司长期技术竞争力,尤其在玻璃基板等前瞻领域 [2][3] - 英特尔原计划2026-2030年推出玻璃基板技术,目标应用于数据中心、AI及高性能计算,并预计2030年前实现单封装容纳1兆个晶体管 [3][4] 玻璃基板技术优势 - **性能提升**:玻璃基板超低平坦度可减少50%图案失真,提高光刻精度,互连密度较有机基板提升10倍 [4] - **热稳定性**:玻璃基板耐高温且机械稳定性强,适合高功率芯片散热,提升半导体可靠性 [4] - **创新潜力**:支持光学通道整合,实现芯片与光学系统直接通信,提升数据传输效率,并推动小芯片封装技术发展 [5] 玻璃基板技术挑战 - **制造难度**:玻璃基板易碎(厚度小于100μm),需先进设备处理,且金属线粘附问题待解 [5][6] - **工艺限制**:分层能力有限,需开发新方法实现高密度布线,通孔技术(如TGV)仍需完善 [6] - **成本与竞争**:玻璃基板成本高于塑胶等材料,且面临硅基板等替代方案的竞争压力 [6] 行业影响与前景 - 玻璃基板技术有望重塑半导体封装标准,推动高性能计算和AI领域发展,但需克服材料与工程瓶颈 [7] - 英特尔若放弃该技术可能丧失行业领先地位,而三星通过吸纳关键人才或加速技术突破 [3][7]
以创新实现突围的天岳先进样本,第二增长曲线AI应用已呼之欲出?
智通财经· 2025-08-04 09:20
公司资本布局 - 天岳先进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即将完成港股上市,实现"A+H"资本布局 [1] - 港股上市有助于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业务发展,扩大竞争优势并巩固长期增长动能 [1] 行业发展趋势 - 6英寸SiC衬底价格下探为广泛应用奠定基础,产业正从6英寸向8英寸扩径,12英寸进入技术突破期 [1] - 碳化硅材料在AI眼镜等新兴领域应用潜力巨大,预计2030年AI眼镜出货量将超过6590万副 [6][7] - 碳化硅衬底市场在原有领域加速渗透的同时,积极向AI眼镜、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拓展 [8] 公司技术实力与行业地位 - 天岳先进实现从4英寸至12英寸碳化硅衬底的产业化突破,业内首创液相法制备低缺陷8英寸晶体,推出首款12英寸衬底 [2] - 公司获第31届半导体年度奖"半导体电子材料"类金奖,为首次授予中国企业 [2] - 2024年公司碳化硅衬底销售收入全球排名第二,市占率约16.7% [3] - N型碳化硅衬底营收同比增长35%,增速全球前八厂商中第一,市占率提升至15% [4] 公司业务合作与财务表现 - 与全球前十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制造商中一半以上建立合作,同舜宇奥来签署战略协议聚焦碳化硅光波导镜片领域 [3] - 2024年营收17.68亿元,同比增长41.4%,毛利4.35亿元(翻番),毛利率24.6%(+10pct),净利润1.79亿元(历史最佳) [3] - 进入英伟达供应链,满足AI芯片和数据中心对碳化硅材料的需求 [8] 第二增长曲线 - 碳化硅材料在AI眼镜中可减少尺寸、重量及复杂度,提升性能,天岳先进有望抢占市场先机 [7][8] - 公司凭借大尺寸衬底技术优势,精准踩对行业发展节奏,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8]
周度策略行业配置观点:潜龙勿用也勿疑-20250804
长城证券· 2025-08-04 09:15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当前A股市场在内外因素交织下呈现"科技强、周期弱"的分化格局,短期缺乏进一步向上动力但长期向上趋势未变 [1][3][18] - 中美关税展期90天缓解短期贸易摩擦担忧,但需关注8月美欧新关税落地影响 [1][9] - 7月政治局会议重心转向"落实落细现有政策",首次提出"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对传统行业将产生重塑 [1][10] - 网信办约谈英伟达事件反映中美科技与贸易议题捆绑施压的态势 [10] - 美国经济数据超预期导致降息预期再度推迟,美联储对9月降息持谨慎态度 [11] 市场表现 - 本周(2025/7/28-8/1)A股主要指数普遍回调:上证指数周跌0.94%,深证成指周跌1.58%,创业板指周跌0.74%,科创50周跌1.65% [1][9] - 全市场日均成交额1.81万亿元,显示市场分歧较大 [1][9] - 行业表现呈现明显分化,科技板块相对强势,周期板块回调 [1][9] 政策解读 - 7月政治局会议实现从短期修复到长期筑基的视角跃升,强调"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 [10] - 宏观政策要求财政"加快债券发行+兜牢三保底线"与货币"结构性工具精准滴灌"协同发力 [10] - "反内卷"政策落脚点在于提高生产质量而非简单出清产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2][18] 行业配置建议 - 银行板块:7月11日以来持续调整,可能重新成为对冲市场波动的选择 [4][21] - 液冷板块:AI算力需求爆发(2024年规模725.3 EFLOPS,同比+74.1%)推动液冷技术成为刚需,预计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110.1亿元增长至2027年315.5亿元(CAGR超40%) [5][21] - 液冷技术面临系统设计复杂性、施工风险和高成本等落地挑战,需全链路服务支持 [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