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探元计划2024” 数字仿真复原技术重现马王堆千年汉锦风华
腾讯研究院· 2025-05-16 23:15
5月16日,湖南博物院举办"湘韵·新生"主题宣传活动,重磅推出"探元计划2024"湖南马王堆丝织文物智能数 字仿真复原项目阶段性共创成果,旨在以数字技术重构历史脉络,以创新体验打破时空壁垒,助力解决行 业内共有的脆弱古代脆弱丝织文物数字化复原难题,开启"传统文化+科技交融"新篇章。 "探元计划2024"湖南马王堆丝织文物智能数字仿真复原项目 (以下简称"本项目") 以AI数字化技术为核 心,针对脆弱丝织文物数字仿真复原流程和方法进行了深度探索。本项目复原对象为马王堆汉墓出土的 西汉早期贵族妇女珍品服饰——赭黄色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其三层复合结构 (印花敷彩纱、丝绵、绢) 与 复杂纹样和"画衣"工艺,无疑是丝织文物数字复原的极大挑战。在腾讯探元计划创新资助与共创孵化机 制下,腾讯提供启动资金、技术、专家、创新模式等支持,技术方北京致心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摸索出了 一套数字复原技术路径,采用实物仿制结合一系列AI辅助工具的技术手段,实现了文物本体高精建模及动 态效果的全方位复原。 赭黄色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 四个湘博"首次"重大创新实现文物复原提质增效 本项目借助AI创新技术突破,实现四个方面的"首次"重大创新: 1. ...
焦点访谈|从产业升级到生活点滴 看“数字中国”发展新信号、新亮点、新趋势
央视网· 2025-05-15 21:49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果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办,展示人工智能、5G通信、具身智能等最新数字技术,5.6万平方米体验现场吸引众多观众 [1][3] - 峰会举办地福州落地900多个数字项目,总投资超7700亿元,带动数字经济规模从2018年2800亿元跃升至2024年7900亿元 [3] - 峰会作为数字前沿技术创新展示平台,激发创新热潮并推动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布局福州 [3] 数字中国十年发展成就 -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15年18.6万亿元有望跃升至2025年超60万亿元,占GDP比重从27%攀升至45%以上 [5] - 移动支付年交易规模突破600万亿元,互联网用户规模从6.88亿增至11.2亿 [5] - 5G基站总数达425.1万个,占全球5G基站数60%,宽带下载速率达261兆/秒(世界平均2.6倍) [7] - 智能算力规模占比超30%,2024年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同比增长25%) [9]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移动宽带基站数10年增长27倍,用户月均数据流量增长24倍 [7] - 实施"算力大通道"计划实现东西部算力协同调度,八大枢纽节点新增算力占全国60%以上 [9] - 100兆宽带用户比例达95%(10年前20倍),国家数据局成立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7][9] 产业数字化转型 - 全国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13] - 卓越级智能工厂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2.3% [13] - 福州长乐纺织业通过引入自动落筒、视觉检测等系统实现规范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11][13] 数字生活服务应用 - 重庆"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数字化产品实现民生事务快速办理,营业执照申请1天内办结 [17][19] - 全国互联网医院超3300家,远程医疗服务网络覆盖所有地市和县区 [21] - 2024年各地"高效办成一件事"累计办理5100万件,智慧教育平台持续升级 [21]
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第三届链博会推介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17:15
中新网多伦多5月15日电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加拿大多伦多推介会14日举 行,吸引当地政界、多个商协会和企业、中资机构等的约百名代表出席。 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罗伟东在致辞中表示,中国致力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和互利共 赢的产业链供应链。这在当前形势下更具现实和紧迫意义。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为与全球开展产业 链供应链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加拿大是资源大国,中国是生产大国,两国在产业结构上具有很强的互 补性,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前景广阔。相信加拿大企业通过参加链博会,能够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红 利,进一步促进加拿大经济多元化。 加中贸易理事会执行董事兼首席运营官安毕江(Bijan Ahmadi)表示,长期以来,加拿大的经济繁荣都有 赖于与全球市场连接、高效跨境物流和培养强大国际伙伴关系的能力。与中国建立务实、平衡、稳定和 富有成效的关系仍是推进加拿大经济利益的关键。他鼓励加拿大企业赴华参加链博会,因为"这是一个 可以助你扩展网络,并在中国和更广泛的亚太地区发现新机遇的有价值的平台"。 加拿大中国商会会长、中国银行(加拿大)行长邓军在致辞中表示,链博会对于企业而言将是深入了解先 进 ...
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中国经济转型释放机遇,但美国“脱钩”让美企失去市场
观察者网· 2025-05-15 16:20
【文/观察者网 陶立烽】 中国正经历服务经济、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三大重要转型,这本可为美国先进数字技术和半导体公司提供众多合作机会,但美国的限制措施却使这些企业逐 渐失去中国市场,对双方而言都并非理想结果。"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原司长、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15日在上海表示。 当天,第五届"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IFCII)"在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举行。在论坛上,徐林在谈及中美关系时指出,中国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对美 国传统优势产业形成挑战,美国由此对中国崛起产生焦虑,并以所谓公平竞争和贸易问题为由向中国发难,但解决矛盾需通过沟通谈判,寻求妥协以维持合 作。 "经过这样一个磨合和反思之后,也许两国政府可以非常冷静地坐在一起,探讨一个新的更加合作、更加共赢的做法。"徐林表示。 针对两国绿色领域合作,徐林指出两国仍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一是美国先进的数字技术可以与中国的绿色低碳转型和数字智能转型结合,实现更多商业互 利;二是基于世界银行等现有国际体系,中美可共同开展全球气候融资的合作;三是中国新能源技术领先,企业可赴美投资设厂,通过贸易和跨境投资实现 双赢。 "当前由于地缘政治争斗的影响,双方的合作空间尚未充分展开 ...
激活高能“校友圈”,广州天河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22:25
天河区与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地合作 - 天河区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立常态化校友联合招商工作机制,推动校友项目落地[1] - 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合作,营造校友经济、校地合作新生态[1] - 近五年来华工与天河区企业的技术合同达9.5亿元[7] 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友资源与产业贡献 - 华南理工大学被誉为"企业家的摇篮"、"工程师的摇篮"、"新能源汽车界的黄埔军校"[2] - 校友在大湾区创立或领导的上市公司、大型企业超200家,孵化高科技企业超430家[2] - 天河区现有200余家华工校友企业,涉及汽车、家具、电子信息等多个行业[5] 天河区的经济与产业优势 - 天河区GDP达6615亿元,占广州GDP的21.34%,连续18年领跑全市[2] - 天河区推进"12126"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广州"12218"产业体系提供支撑[7] - 京华信息科技等校友企业从天河软件园起步,发展为国家重点软件企业[5] 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参与 - 广州工控集团与华工在产业园区运营、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交流方面深化合作[8] - 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对华工校友企业,尤其是科技成果转化类企业给予支持[8] - 推介会现场企业交流热烈,政府搭台推动资源精准对接[8] 未来合作展望 - 天河区号召校友企业投资兴业,与母校和天河共同发展[6] - 政府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建立常态化校友联络机制[9] - 校友经济与高校创新引擎将推动破圈合作多点开花[9]
聚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科创领域 龙港青年开展“青春对话”
环球网资讯· 2025-05-11 17:49
龙港青年科创协同发展圆桌交流会上,香港青年科技交流团成员与龙江青年科技工作者、企业家及高校 代表围绕航空航天、现代农业、数字技术等领域展开深度对话,共谋协同创新路径。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哈尔滨5月11日电(吴言 记者姜辉)8日至11日,"百万青年看祖国千名博士神州行"黑龙江站活动在 哈尔滨市举行。龙港青年科创协同发展圆桌交流会、龙港星汉学者论坛、香港青年科学家在龙江有亩田 等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让龙港两地青年在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数字技术等领域充分交流沟通、畅谈 合作机遇。 香港青年科技交流团见证"香港青年科学家在龙江有亩田"项目落地。 共青团黑龙江省委供图 会后,香港青年科技交流团赴黑龙江省和粮农业集团调研,深入了解黑土地保护、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并见证"香港青年科学家在龙江有亩田"项目落地。香港交流团代表高博表示,通过卫星遥感就能查看自 家稻田长势,这亩田种下的不仅是粮食,更是龙港科创融合的见证。 龙港星汉学者论坛上,两地医学专家围绕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生物医药创新等议题展开交流,呼吁"以 科技突破生命健康难题"。论坛中,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才工作站(香港)揭牌成立,签订科研合作、人才 合作、旅游友好合作 ...
中国人民大学调查报告:全球仅34.9%受访者认可AI对就业有积极影响
经济观察网· 2025-05-09 11:43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典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如何平衡和弥合AI带来的"智能鸿沟",推 动不同阶层人士普惠使用先进技术变得非常关键。华为、腾讯等科技公司已在积极探索,未来更需各方 携手努力,推动社会群体共享技术进步红利。 近几年,包括AI在内,中国各项数字技术创新迎来了快速发展。《报告》显示,86%的全球受访者认为 中国在数字技术领域具有先进性,其中发展中国家为92.2%,发达国家为75.2%。 在评价中国数字技术对本国影响方面,《报告》显示,70.2%的全球受访者表示积极认可。从地区分布 来看,非洲(91.5%)最认可中国数字技术发展对本国的影响,其次是南亚和中亚(84%)、东南亚(83.1%), 欧洲和东亚则分别只有53.3%、22.3%的受访者表示积极认可。 经济观察报记者田进 5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民意调查中心发布的《2025年全球民众数字科技认知报告》(下称《报告》) 显示,面对不断发展的AI(人工智能)技术,受访者既期待又担忧。其中,62.7%的全球受访者认为AI对 工作效率有积极影响,64.9%的受访者认为AI对学生学习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仅34.9%的受访者认 为AI对就业有积极 ...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海南省数字经济行业相关政策、产业链、营业收入、主要企业及前景展望:海南省释放数字经济澎湃动能,助力海南自贸港快速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8 09:20
内容概况:海南作为一个岛屿型省份,虽然看上去与其他省份距离较远,但紧邻我国最大贸易伙伴东 盟,这种相对独立的离岛地势也造就了海南的独特区位优势——方便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与资金的内引外 融。近年来,海南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基建方面,国际海底光缆、 数据中心、5G及产业应用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正式开通并在园区 试点。产业生态方面,依托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海南生态软件园等重点园区,用好用足自贸港各 项政策,做优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优势持续巩固。丰富多领域数字科技应用场景,数字产业主 体日益壮大。2024年,海南省以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两个千亿级重点园区为 核心,带动海南省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化发展。2024年海南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超400家,实现 营收超过2000亿元,营收规模是2022年的1.7倍。未来,海南省将持续壮大数字产业生态,推动2025年 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超过2100亿元。 相关上市企业:金盘科技(688676)、海南高速(000886)、海南发展(002163)、海南机场 (600515)、凯撒旅 ...
数字中国建设成果丰硕
中国化工报· 2025-05-07 10:30
中化新网讯 4月28日至29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峰会设置开幕式、主论 坛、20余个分论坛以及数字中国创新大赛等特色活动,发布70余项成果,全面呈现我国在数字技术创 新、人工智能应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新进展。 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在致辞中表示,建设数字中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 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王彦青介绍 说,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利润总额2.7万亿元,同比增 长3.5%,数字产业呈现积极发展态势。 一些化工项目也亮相峰会。在福建展区,福建百宏化学有限公司新材料绿色化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泉 州市华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引擎驱动空悬工厂质效跃升新境界项目等纷纷亮相。 会上还举行项目签约仪式。华为与华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中化石油福建有限公司等签署 合作协议。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六氟丙烯及电子氟化液系列产业建设项目签约,该项目主要生产用于数 据中心服务器冷却、新能源储能站新型气体灭火剂等的六氟丙烯二聚体、全氟己酮等新材料。 在成果发布会上,中 ...
强底气添动能 税收数据折射经济向新向好
中国证券报· 2025-05-07 04:27
●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5月6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一季度,我国重点工程项目总体推进顺利,项目投资增 长势头良好,尤其进入3月份后,投资项目施工明显加快。国家税务总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 度,全国以项目方式申报工伤保险的工程项目数量累计3.9万个,同比增长9.4%;工程总造价金额累计 1.9万亿元,同比增长4.8%。 税收数据是观察中国经济运行的重要窗口之一。从国家税务总局近期发布的多项税收数据看,今年以 来,我国创新动能不断积蓄,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重点工程项目全面顺利推进,健康消费发展提速, 制造业发展稳中提质,经济运行呈现向新向好态势。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一季度,我国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4%,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技术应用业销售收入同比分 别增长12%和11.6%,科研技术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9.6%和11.4%……增值 税发票数据显示,我国创新动能不断积蓄,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目前,建筑、铁路、公路、水运、水利、能源、机场等领域的工程项目,主要以项目方式向税务部门申 报工伤保险。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重点工程项目总体推进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