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
搜索文档
让乡村有“颜值”更有“产值”|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5.08.04-08.10)
南方农村报· 2025-08-11 22:01
乡村振兴战略部署 - 推动特色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重点发展丝苗米 蜜柚 茶叶等产品并提升品牌附加值 [3][14] - 深化农文旅融合 将人流量转化为实际消费和收益 [3][15] - 加快第三批典型镇村培育建设 推进省际交界处建设 [3][12][22]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 攻坚"三清三拆三整治" 加快危旧房屋拆除和农房风貌提升 [16][17][18][19][20] - 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 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21][49] - 塑造干净整洁城乡风貌 推进全域环境提升 [27][28] 海洋经济发展 - 依托岸线优势发展海洋经济 重点培育海洋新能源产业和海洋制造业 [4][43][44] - 打造全国海洋种业高地 发展海洋水产鱼苗产业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6][36][38][39] - 壮大现代海洋渔业 繁荣发展海洋文旅产业 [6][42][44][45] 特色产业培育 - 做大做强五金汽配等特色产业 发展壮大镇域经济 [5][30][31] - 做好"土特产"文章 聚焦食品饮料预制菜 林下经济等业态 [14][63][64] - 滚动招引标志性文旅项目 把握浪漫主题 亲子游乐等消费热点 [54][55][56][57] 基层组织与民生保障 - 加强村党组织"头雁"队伍建设 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积极性 [5][28][33][34] - 探索农村"长者饭堂"服务模式 让老年人吃上暖心饭菜 [5][32] - 管好用好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 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69][72] 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 - 聚焦"扩绿 兴绿 护绿"文章 实施绿美生态建设"六大行动" [10][76] - 加快建设生态景观廊 优化提升城乡绿化空间 [74][77] - 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 建强林业队伍 [78] 体制机制创新 - 推动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做优一产 做旺三产 促进农文旅体深度融合 [9][63][64][65] - 深化县域投融资体制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重点领域改革 [9][67] - 创新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 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37][38]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小特产变身大产业 集群化发展绘就特色农业新图景
央广网· 2025-08-10 21:08
清远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 清远以集群化发展思维推动特色农业从分散发展迈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西牛麻竹笋成为重要代表之一 [1] - 清远选出清远鸡、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清远丝苗米、连州菜心5个特色产品打造五个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 [2] - 截至2024年底五大产业综合产值超400亿元,清远鸡、西牛麻竹笋率先突破百亿元大关,带动20万农户、超60万人增收 [2] 西牛麻竹笋产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西牛麻竹笋种植面积100.53万亩,总产量43.32万吨,全产业链半年产值达32.45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清远企业出口笋及笋制品约2400吨,货值约1亿元人民币,首次进入东南亚、俄罗斯、东欧、南非等市场 [3] - 在匈牙利、塞尔维亚建设以竹代塑生产线并出口麻竹加工颗粒 [5] 清远鸡及其他产业动态 - 清远鸡在香港300多家商超年销售额达1亿元,通过跨境电商4小时可达港澳 [5] - 清远鸡行业协会直播团队年电商销售额达2亿元 [7] - 英德红茶推出甜品、护肤品等创新产品,2025年"五一"期间茶旅融合景区接待游客11.41万人次,带动红茶销售额同比增长20% [10] 产业赋能与创新 - 发布《"媒体+"聚力清远西牛麻竹笋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通过全媒体传播体系打造岭南农业金字招牌 [8] - 2024年金融机构对五大产业实体贷款投放超150亿元 [8] - 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地落地英德,推动农业向大健康产业延伸 [10] 产业集群扩展 - 清远探索"五大百亿+"模式,孵化更多百亿级产业并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11] - "清新桂花鱼"成为国家地理标志,阳山西洋菜推出AI数字人"菜小西",英德青塘镇引入1.5亿元肉鸽屠宰中心项目 [13] - 通过工业思维整合产业链,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13]
臭鳜鱼何以“游出”鲜香产业链?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7
行业规模与就业带动 - 徽州臭鳜鱼年加工产值突破57亿元 带动就业超过3万人[1] - 产业近十年快速发展 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1] 公司增长与市场需求 - 苗员外农业公司2024年产值超过3亿元 较2016年增长近百倍[4] - 臭鳜鱼消费需求迸发 推动工厂化加工方式取代传统小作坊模式[4] - 产品标准化和现代饮食理念进一步激发市场需求[4] 产业链特征与经营模式 - 消费场景集中在餐厅 加工企业采取以销定产模式[5] - 在鳜鱼集中上市期批量采购以控制成本 采购时间集中在5个月内[5][8] - 加工后冷冻储存期限最长一年 需精准匹配产销节奏[8] 金融支持与创新模式 - 农业银行通过福费廷业务提供400万元融资 利率1.9%[8] - 农商行创新存货质押模式 发放2990万元商品融资贷款[9] - 徽商银行推出供应链金融 提供1400万元信贷支持[9] - 工行构建全产业链服务 在生产阶段推出"养殖e贷"[9] - 农发行创新"农产品购销贷" 产品余额达6000万元[10] - 太平农商行采用动态质押模式 优化企业资金使用效率[10] 政策支持与产业金融环境 - 中国人民银行黄山市分行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13.86亿元[11] - 全市臭鳜鱼产业贷款余额8.5亿元 同比增长39.5%[11] - 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87% 同比下降83个基点[11] - 安徽省出台专项实施方案 将产业纳入乡村振兴共同发展计划[11]
躬身俯问基层 服务壮丽陇原——党外院士专家与留学人员国情考察服务团走进甘肃掠影
新华社· 2025-08-06 13:57
考察服务团组成与活动概况 - 中央统战部组织近30位来自基础学科研究、前沿创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及人文社科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考察服务团,赴甘肃开展为期7天的考察服务活动 [1] - 考察服务团深入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酒泉等市,走访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为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1] 新能源与特色产业发展建议 -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建议甘肃经济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打通营商环境堵点,依靠产业向新、向外发展 [1] - 中国工程院院士许为钢看好甘肃"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农业产业,建议打造国家级小麦抗条锈病种质资源创新与遗传育种实验基地 [3] - 中农发山丹马场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规模种植、特色养殖等产业发展 [3] 科研合作与技术创新 - 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文晖等专家就科研平台建设及人才引进等进行指导 [1]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发的国产重离子治疗肿瘤装置在甘肃武威重离子中心落地使用 [3] - 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院长田梅表示希望加强与中心的医疗科研协作 [3] 产业升级与产学研合作 - 考察服务团为甘肃各领域发展提出有针对性建议,并达成多个产业对接、技术转化、人才交流等合作意向 [1]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吴晨建议推进黄河流域及陇原大地高质量发展,以"生态优先—人文为魂—产城融合—智慧科技"为核心导向 [4] - 吉林大学副校长于湘晖建议引才需突出"精准化"施策,在留才生态上体现"服务型"转变 [5] 文化资源与区域发展 -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喻静表示甘肃应持续强化丝绸之路学的研究利用,让文化资源焕发更多活力 [4] - 考察服务团团长郭雷表示期待未来能够开展更多产学研合作,为甘肃贡献智慧和力量 [5]
有绿、有技、有特色——在“活力中国调研行”中感受乡村振兴新活力
新华社· 2025-08-04 22:51
生态兴农 - 江西省于都县潭头村依托富硒土壤资源发展3000余亩蔬菜钢架大棚 建成集冷链物流深加工于一体的富硒产业园 村集体经济收入2023年达355万元 较2018年增长44倍[2] - 青海边麻沟村通过打造数百亩高原花海景区发展生态旅游 实现农民不离乡就业[3] - 吉林省和龙市光东村完成210户旱厕改造与污水管网升级 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 生活垃圾处理行政村比例超90%[3] 科技助农 - 长春国家农高区采用激光补光等技术实现年育苗能力1亿株以上 三年来实施50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20个[4] - 吉林省2024年粮食产量创853.2亿斤历史新高 通过四良一智(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智慧农业)提升产能[5] - 江西高安市上湖乡运用数字辣椒共享平台实现种植生产数据一屏统览 显著提升富硒辣椒生产效率[5] - 青海河湟农林牧交易公司建成数智化交易平台 聚集2600余家企业 开展超200场电商培训 累计交易额突破13亿元[6] 特色惠农 - 青海圣源地毯公司传承加牙藏族织毯技艺 产品出口美德等国 雇佣近千名当地少数民族员工[8] - 吉林博大农林生物公司开发人参酒 红参烟酰胺蓝莓汁饮品 红参金箔香皂等创新产品 推动人参产业年轻化[9] - 江西钓源古村通过文旅集团统一运营 构建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体系 实现从空心村向网红村转型[10]
“感知幸福中国行”参访团进宁夏,境内外网红大V解读幸福密码
新京报· 2025-08-04 15:48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 宁夏重点发展葡萄酒 枸杞 牛奶 肉牛 滩羊 冷凉蔬菜六大特色农业产业 成为百姓增收重要支撑 [2] - 贺兰山地区酿酒葡萄种植总面积达60万亩 占全国种植面积40% 形成全国最大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 [2] - 年产葡萄酒1.4亿瓶 被誉为世界葡萄酒"黄金产区"之一 [2] - 宁夏枸杞综合产值突破204亿元 [2] - 盐池县滩羊饲养量达330万只 "盐池滩羊"品牌价值超130亿元 当地农民收入50%以上直接来源于滩羊产业 [2] 文化旅游产业建设 - 银川西夏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增至60项 体现文化保护传承成果 [3] 数字信息产业发展 - 宁夏作为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吸引亚马逊 美利云等知名数据中心入驻 [3] - 数字信息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3] 现代工业技术突破 - 建成世界单套规模最大400万吨煤制油项目 [3] - 差别化氨纶 对位芳纶项目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3]
把小特产做成大产业 我国县域经济规模持续增长
经济日报· 2025-08-04 11:40
县域经济规模增长 - 县域GDP从2015年31.6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48.3万亿元 [1] - 二产增加值占比达40% 形成二产和三产双轮驱动格局 [1] 产业结构优化与挑战 - 通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及绿色化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动能 [1] - 部分县域工业结构单一且产品同质化严重 抗风险能力较弱 [1] 特色产业发展策略 - 需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优势产业 如新疆发展南疆特色产业打破同质化 [2] - 福建宁德市聚焦"8+1"乡村特色产业 2024年全产业链规模达2500亿元 [2] - 重庆市实施千亿级生态特色产业培育行动 打造奉节脐橙百亿级产业链 [2] 产业链协同与龙头企业作用 - 以精深加工延链升链 引育上下游企业推动补链强链 [2] - 发挥龙头企业抢机遇、补短板、强引领及创品牌作用 [2] 数字技术赋能产业转型 - 构建县域特色产业数字化平台打通全链条数据流通渠道 [3] - 山东寿光"数字大棚"系统实现蔬菜种植智能化管理 产量提升30%以上 [3]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甘肃庆阳:从陇东粮仓到算力高地
央视网· 2025-08-03 20:06
历史背景与红色精神传承 - 甘肃庆阳是陕甘宁边区重要组成部分 曾为抗战提供物资保障 现立足资源禀赋推动高质量发展 [1] - 庆阳军民在大生产运动中开垦荒地 将黄土高原建成陇东粮仓 支持抗日事业 [3] 特色农业发展 - 庆阳市推动蔬菜 苹果 牛羊等特色农业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4262.4元增长至2024年14200元 [5] 能源产业发展 - 依托风光资源发展风电 光伏产业 建成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能源基地 [5] - 陇电入鲁工程于2024年5月投运 将绿色能源输送至东部地区 [5] 数字经济发展 - 充沛能源支撑经济转型 开启数字经济新赛道 [7] - 作为"东数西算"工程数据中心集群之一 庆阳算力规模达6.6万P [7] - 吸引众多国内企业建设数据中心 [7]
新华视点|“热”力四射!暑期多元业态激发经济新活力
新华社· 2025-08-03 17:01
暑期消费市场多元活力 - 高温天气带动避暑纳凉、健康塑形、古城夜游、节庆狂欢等多元消费业态蓬勃发展 [2] - 各地因地制宜推出特色活动,形成"政策赋能+特色农业+文旅融合"的立体消费场景 [2] 水上运动产业 - 浙江长兴县皮划艇、水上魔毯、水上冲关等项目日均游客人数同比翻倍 [3][5] - 太湖9号公路知名度提升推动水上运动基地客流增长,反映休闲健身消费趋势 [5] 健身器材行业 - 义乌市场健身产品销量激增,"瘦身经济"带动内销市场新增长点 [7] - 全民健身热潮下兼具娱乐属性的体育用品需求显著提升 [7] 文旅融合业态 - 贵州威宁火把狂欢活动单日吸引超万名游客,房车露营成为避暑旅游新载体 [9][12] - 山东聊城中华水上古城夜经济带动客流,灯光景观提升文旅吸引力 [11] 政策刺激消费 - 淄博市以旧换新政策带动53.93万宗交易,总销售额达50.51亿元 [14][16] - 国补与商家优惠形成组合拳,6.21亿元补贴直接撬动消费 [16] 特色农业经济 - 云南双柏县万寿菊种植面积达12000亩,预计产值4260万元 [18][20] - 鲜花采收形成季节性产业链,带动村民增收 [18] 避暑旅游市场 - 香格里拉虎跳峡景区7月日均接待1.6万人次,普达措景区日均9000人次 [22] - 高海拔景区依托自然景观和清凉气候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2]
广州市委金融办赴平远县大柘镇深化驻镇帮镇扶村行动
南方农村报· 2025-07-31 09:33
核心观点 - 广州市委金融办联合多方力量通过产业调研、民生帮扶和公益捐赠三维联动模式为梅州市平远县大柘镇注入金融动能 助力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 [2][3][4] 产业模式与农业升级 - 调研组深入调研十村联动产业模式 该模式整合10个行政村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 构建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7][8][18][19] - 十村联动模式带动全镇发展特色水果种植面积超2550亩 富硒丝苗米种植面积超5000亩 辐射农户2200余户 [20] - 该模式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 户均年增收达0.15万元以上 提供就近就业856人 人均年增收达2.1万元以上 [21] - 种植户通过智能农用设施和精准滴灌技术使亩产预计提高30% 果场增收近50万元 [12][13][14][15] - 调研组建议引入信贷+保险+期货组合产品降低市场风险 推动农业从增产向提质增效升级 [22][23] 民生帮扶与防返贫机制 - 调研组走访慰问脱贫不稳户和低保户等困难家庭 并建立一户一档动态监测机制精准掌握返贫风险点 [24][25][30] - 广州农业银行将协调金融机构开展省农担贷和小额信贷绿色通道等定制化金融服务 [31] - 推动广州七乐康数字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为卫生院提供远程医疗服务 降低因病返贫风险 [32][33] 基础设施与公益捐赠 - 5家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捐赠32万元修建200米生命通道 其中广州金融控股集团和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各捐款10万元 众诚汽车保险捐款5万元 七乐康捐款4万元 侨银城市管理捐款3万元 [36][37][38][42] - 该道路惠及3个行政村6000多名群众 解决汛期转移避险难题 并串联周边3个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形成产业路+民生路双功能通道 [40][43][44] - 广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表示将持续引导金融资源向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倾斜 [45] 政企合作与未来发展 - 大柘镇党委书记表示将以十村联动产业集群为抓手推动百千万工程创特色出亮点见成效 [46][47] - 希望持续获得广州市金融系统和驻镇工作队的资源倾斜 共同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