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投资

搜索文档
5月22日晚间重要资讯一览
搜狐财经· 2025-05-22 22:10
资本市场政策动态 - 证监会将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绿色通道 [2] - 证监会持续优化科技企业境内上市环境 实施灵活精准的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 [3] - 证监会为科技企业境外上市提供透明高效监管政策 备案新规实施后已完成242家企业备案 含83家科技型企业 [4] - 证监会强化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 修订规则要求专款专用并严格监管用途变更 [5] 科技金融支持措施 - 央行推动科技金融风险补偿 配合财政政策运用贴息、保险补贴等工具 [6] - 债券市场"科技板"重点支持头部股权投资机构 提供分期发行、简化披露等便利 [7] - 央行加强科技型企业跨境金融服务 推进QFLP试点和跨境融资便利化 [8][9] - 科技部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长效机制 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格局 [10] 资金与市场动态 - 金融监管总局将批复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 规模600亿元 [11] - 央行开展5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12] - 家电零售额连续8个月两位数增长 4月同比增速达38.8%位列消费品第一 [14] 公司资本运作 - 健友股份获回购贷款支持 中集集团拟5亿港元回购H股 [18] - 宏创控股拟635.18亿元收购宏拓实业 丽珠集团15.87亿元收购越南IMP公司64.81%股权 [18] - 藏格矿业获参股公司15.39亿元分红 通化东宝13.01亿元转让特宝生物5.7%股份 [18][19] - 新华保险出资100亿元认购鸿鹄基金二期 成都先导员工持股平台拟增持2500万-5000万元 [18] 行业数据与事件 - 中国电建1-4月新签合同3864.9亿元 同比下降4.9% 中南传媒签订10.09亿元政府采购合同 [18] - 商务部回应美国AI芯片出口管制 称将采取坚决措施维护权益 [15][16]
信息量巨大!科技部、金融监管部门,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5-22 18:04
科技金融政策框架 - 建立多部门参与的科技金融统筹推进机制,强化科技与金融协同、央地联动 [2] - 强调从财政思维转向金融思维,发挥财税政策对金融投资的引导作用 [2]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文件,旨在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长效投入机制 [16] 债券市场支持措施 - 债券市场"科技板"将重点支持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允许灵活分期发行并简化信息披露 [3] - 创建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机制,由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 [3] - 交易所债券市场已成为科技企业重要融资渠道,科创债累计发行1.2万亿元 [12] 科技贷款发展现状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3.3万亿元,同比增长24% [4] - 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6.3万亿元,增速远超平均水平 [4] -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17.7万亿元,同比增长近20% [7] 资本市场支持政策 - 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推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新案例 [10] - 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量近2000家,市值占比近40% [11] - 支持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优化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 [15] 跨境金融服务 - 稳步推进QFLP试点和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 [5] - 已完成242家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其中83家为科技型企业 [13] - 为科技企业境外上市提供更透明高效的监管政策 [13] 创新积分制实施 - 创新积分制已推动7000多家科技型企业获得880亿元银行贷款 [17][18] - 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落地1.2万笔业务,担保规模380亿元 [18] - 将推出创新积分制2.0版,优化核心指标提升精准度 [19] 区域创新实践 - 重点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科技创新中心先行先试 [21] - 实施科技金融创新政策"揭榜挂帅",鼓励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探索创新 [20][21] - 建立区域科技金融合作机制,推动特色化实践 [21]
央行:已有100家左右机构在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已超2500亿
搜狐财经· 2025-05-22 17:35
政策举措发布 - 科技部联合七部门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1] - 政策提出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已有100家左右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超过2500亿[1] 债券市场"科技板"设立 - 设立"科技板"旨在解决股权结构中"募"的难点问题[3] - 支持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丰富科创债券产品体系[3] - 对科技型企业发行的债券作出差异化安排[3] 差异化安排内容 - 支持发行人灵活分期发行债券[3] - 简化信息披露要求[3] - 自主设计含权结构、还本付息等债券条款[3] - 减免债券发行交易手续费[3] - 组织做市商提供专门做市报价服务[3] - 推动评级机构创新设计专门的评级方法[3] 股权投资机构支持 - 股权投资机构是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重要力量[4] - 目前股权投资机构面临期限短、融资成本高的问题[4] - 科技板将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4] - 通过担保增信、直接投资等方式分担违约损失风险[4] - 重点支持排名靠前、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股权投资机构[5] 市场响应情况 - 市场各方响应积极,已有100家左右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5] -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已超过2500亿[5]
刚刚,国新办发布会对股权投资释放重磅利好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5-22 16:53
政策举措核心内容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聚焦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等7个方面,提出15项政策举措,包含存量政策迭代升级和增量政策创新供给[1] - 政策提出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创业投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并围绕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推出新举措[2] - 资本市场方面两大亮点:建立健全科技型企业资本市场"绿色通道"机制,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创新性提出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2] 创业投资支持措施 - 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至全国18个城市及其所在省份,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7] - 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发债融资,优化国有创业投资考核评价机制,让国有资本成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2][8] - 鼓励发展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优化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相关的"反向挂钩"政策,推动基金份额转让业务试点转常规[2][7] 债券市场创新 - 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已注册或发行机构近100家,规模超2500亿元[3][5] - 债券市场差异化安排包括灵活分期发行、简化信息披露、自主设计债券条款、减免手续费等六方面[3]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由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科创债券[4] 资本市场改革 - 注册制改革以来,90%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和超50%创业板上市公司获得过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资,在投项目超10万个,在投本金超4万亿元[5] - 实施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改革,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6] - 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绿色通道"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7] 保险资金运用 - 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将保险资金投资单一创业投资基金余额占基金实缴规模比例从20%提高到30%[8] - 允许保险公司投资与保险业务相关的科技企业,为更多保险资金投向创业投资基金创造条件[7][8] 境外上市支持 - 境外上市新规实施两年多来完成242家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其中83家为科技企业,集中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6] - 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规范发展,提供更加透明、高效、可预期的监管环境[6] 近期政策回顾 - 202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创投国十七条")[10] - 2024年7月中共中央提出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耐心资本[10]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10]
央行:债市“科技板”将重点支持头部股权投资机构
证券时报· 2025-05-22 16:30
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支持 - 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发行人灵活分期发行债券、简化信息披露要求、减免债券发行交易的部分手续费 [1] - 重点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债 因股权投资机构具有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特点 但存在轻资产、长周期等融资难点 [1] - 创建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由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 [1] - 优先支持排名靠前、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 [1]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进展 - 已有近100家机构注册或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2] - 累计发行规模超过2500亿元 [2] - 将持续完善配套支持机制以增强"科技板"功能 [2] 政策实施主体 - 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多部门联合推进科技金融政策 [1] -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提供资金支持 [1]
朱鹤新:通过债券市场“科技板”解决股权投资机构发债期限短、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北京商报· 2025-05-22 16:10
政策举措核心内容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旨在通过债券市场创新支持科技创新 [1] - 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 重点服务科技型企业并支持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券 [1] 债券市场科技板差异化安排 - 支持发行人灵活分期发行债券 简化信息披露要求 [1] - 允许自主设计含权结构、还本付息条款 减免发行交易手续费 [1] - 组织做市商提供专门报价服务 推动评级机构创新评级方法 [1] 股权投资机构支持机制 - 科技板优先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债 解决其轻资产、长周期导致的融资期限短、成本高问题 [2]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通过央行再贷款、担保增信、直接投资及地方政府合作分担违约风险 [2] - 工具重点倾斜头部股权投资机构 要求排名靠前且投资经验丰富 [2] 市场进展与规划 - 当前近100家机构已发行科创债券 累计金额超2500亿元 [2] - 人民银行将持续推进科技板建设 完善配套支持机制 [2]
央行朱鹤新:债券市场“科技板”将重点支持排名靠前、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
快讯· 2025-05-22 15:26
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支持 - 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发行人灵活分期发行债券、简化信息披露要求、减免债券发行交易的部分手续费 [1] - 债券市场"科技板"重点支持股权投资机构,特别是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机构,解决其融资期限短、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1] - 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机制由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 [1] - 债券市场"科技板"将重点支持排名靠前、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 [1]
沪市债券新语|科创债发行升温 股权投资机构跑步入场
新华财经· 2025-05-21 21:38
新华财经上海5月21日电(记者杨溢仁)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已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 心引擎。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应运而生。近段时间以来,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节奏快速提升,以股权投资 机构为代表的发行主体正持续跑步入场。 科创债发行升温 债券市场"科技板"主要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这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简称 科创债)。 公开数据显示,从2025年5月6日到5月15日,共计有85支、合计规模约1358亿元的科创债(含科创票 据)密集发行,这些科创债及科创票据的发行主体涉及新材料、信息技术、金融(银行和证券)、生物 医药等行业的央国企和民企,发行期限以中长期居多,超60支达到3年和5年期及以上;已发行完毕的科 创债呈现出三大特点,即票面利率较低、认购倍数较高,普遍年利率在2%区间。 "作为股权投资机构,我们利用科创债获取的低成本、长周期资金,已投资超过20个直投项目及国家中 小企业发展基金和海望引领母基金,主要投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国家核心前 沿科创领域,为科技企业提供稳定的资本保障。"上海浦东科创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科 创债的发行将提高科技创新公司在 ...
信用债热点事件系列:“科创债”新政首周,有何特征?
华源证券· 2025-05-21 09: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高关注度下,叠加科创债相关政策和发行条款的多元化创新,短期内科创债信用风险整体较低 目前科创债发行未放量,股权投资机构科创债规模小,建议选择资质良好的发行主体,关注一级发行投标机会 结构上,择优关注设置创新条款或有第三方增信机构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科创债,博弈上市初期流动性溢价带来的超额收益 [3][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高评级央国企为主,股权投资机构尚未放量 - 2025年5月7日多机构发布新政,扩大科创债发行主体范围,交易所新增支持金融机构,交易商协会统一科技型企业认定并新增股权投资机构等主体 [2][5][6] - 截至2025年5月16日,新政首周银行是科创债发行主力,发行规模1150亿元,且以国股大行为主 发行主体呈现高评级、央国企特征,AAA主体发行规模占83.39%,央国企发行规模占95.04% [3][7][11] - 新政新增的股权投资机构科创债发行规模未放量,首周发行10只、规模42亿元 申报主体资质下沉,不少暂无主体评级 随着通道内项目陆续完成注册或审核,预计后续发行规模将增长 [14] “科创债”新政放宽募集资金用途限制 - 新政放宽了科创债募集资金用途限制 交易所对新增主体无具体投向比例要求,新增支持股权投资机构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设立、扩募,金融机构资金运用方式更多元 交易商协会仅要求股权投资机构至少50%资金投资科创企业,支持科技型企业通过母公司发债,且至少50%资金用于该企业 [18][19][20] - 银行主体已发科创债资金主要用于发放科创领域贷款,少部分用于投资科创企业债券或周转 这有利于引导长期资金进入科技创新实体领域 [20][21] - 股权投资机构已发科创债资金主流用途包括投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认购基金份额、置换自有资金出资等,为创投机构提供低成本、长周期资金支持,助其走出“募资难”困境 [21][22] 创设多元化的创新条款 - 2025年5月7日沪深北交易所和交易商协会鼓励科创债发行人进行条款创新,支持设置多种创新条款,并为企业提供增信 [24] - 已发科创债创新条款包括转股选择权、超额增发权等,还有信用增进机构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 [25] - 转股选择权赋予科创债股权“高成长性”,吸引不同风险偏好投资人;超额增发权可灵活确定发行规模;票面利率挂钩条款或增强债券吸引力;第三方信用风险缓释凭证降低投资人损失 [26][27] 投资建议 选择资质良好的发行主体,关注科创债一级发行投标机会 结构上,择优关注设置转股选择权、票面利率挂钩等创新条款或有第三方增信机构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科创债,博弈上市初期流动性溢价带来的超额收益 [3][28]
【财经分析】金融“浇灌”科创“沃土” 年内科创债发行规模持续加码
新华财经· 2025-05-20 21:56
新华财经上海5月20日电(记者杨溢仁)近期,科创债发行如火如荼,尤其就股权投资机构来看,根据 交易商协会统计,截至5月8日,已有24家股权投资机构注册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预计总体规模达155亿 元。 分析人士认为,相比用于偿还存量债务和补流的科创债而言,基金、股权用途的科创债具有更高的"科 创"成色。此类科创债非常适合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科创企业借助较优资质发债主体实现债券市场间 接融资,有利于债券市场构建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债券融资支持体系。 为股权投资机构打开募资新路径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2024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整体延续下滑态势。募资方面,2024年新募集 基金数量和规模分别为3981只、1.44万亿元,同比下滑了43.0%、20.8%。 不仅如此,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股权投资市场的募资活动同样表现偏弱,新募基金数量及规模同比降 幅约3%。具体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股权投资市场共有992只基金完成新一轮募集,涉及金额 3470.84亿元,数量及规模的同比降幅均在2.9%左右。 "科技创新,虽然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但相关企业研发风险高、成果转化难、技术迭代快也是不争的 事实。"一位资深债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