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

搜索文档
7月25日晚间新闻精选
快讯· 2025-07-25 21:45
政策与监管 - 国务院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相关举措 [1] - 证监会将严格限制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 完善关联交易审议责任及决策要求 [2] - 广期所调整碳酸锂期货LC2509合约交易限额至单日开仓量不超过3,000手 大商所同步调整焦煤期货JM2509合约限额至500手 [4] 面板行业动态 - 群智咨询测算TV面板价格7月补跌 预计8月起逐步止跌 [3] 债券市场动态 - 债券基金本周前四日累计卖出债券超2000亿元 其中7月24日单日卖债近1000亿元 [5] 上市公司公告 - 首创证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6] - 中国中免上半年净利润26亿元 同比下降20.81% [6] - 东山精密子公司拟投建不超过10亿美元高端印制电路板项目 [6] - 汇通集团澄清未参与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建设项目 [6] - 广生堂乙肝创新药GST-HG141 III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入组 [6]
首例券商资管合并落地:“国泰+海通”规模近7000亿
华尔街见闻· 2025-07-25 21:37
国泰海通资管整合 - 国泰海通董事会已通过国泰君安资管吸收合并海通资管及相关工作方案 [1] - 国泰君安资管将更名为"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1] - 吸收合并包括产品迁移、法人合并等关键步骤 将根据产品迁移进度适时实施法人合并 [1] - 这是国泰海通证券成立后首例子公司整合 也是国内证券行业首例券商资管子公司合并重组 [1] 合并后规模及行业地位 - 合并后资管规模将接近7000亿元 [1] - 截至2024年末 国泰君安资管规模为5884.3亿元 其中非货公募484亿元 海通资管规模为1069.82亿元 合计6954.12亿元 [1] - 与龙头中信证券1.54万亿元的资管规模仍存差距 [1] 战略意义及后续计划 - 合并将构建更强大的资产管理业务平台和完善的财富管理生态 [1] - 公司正按监管要求分批有序推动各类子公司整合 目前仅资管公司启动整合 其他子公司尚无明确方案 [1] - 市场对国泰海通其他业务整合情况保持期待 [2]
上半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突破4500亿元,股票、黄金、期货成交额两位数高增
第一财经· 2025-07-25 21:27
上海金融业增长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达4500.81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领跑第三产业 [1][2] - 金融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超过六成 [1][2] - 上海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2.90万亿元,贷款余额12.85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5%和8.4% [2] 金融市场成交数据 - 沪市股票、黄金、期货市场交易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黄金成交额同比大增54.4% [1][5] - 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成交额增速达28.6%,上证指数累计上涨2.76%,科创50指数上涨1.46% [6] - 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额同比大增54.4%,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额增长23% [6] 行业驱动因素 -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速,金融要素市场完备,涵盖多领域 [3] - 政策法规支持优化金融生态,吸引机构和人才 [3] - 金融资源加速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绿色低碳项目倾斜,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9% [2][3] 下半年展望 - 基建投资迎来新引擎,特别国债和专项债重点投向新基建和城市更新 [4] - 金融资源将精准扶持科创企业、高端制造业,科创板成长层助力企业发展 [4] - 全球资金紧盯特朗普关税政策,美元资产或继续高波动,黄金与原油料以震荡为主 [7] 专家观点 - 信贷呈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态势,社融保持高位运行,为经济回升提供支撑 [3] - 美联储若降息,中美利差收窄,资金将流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关键赛道 [3] - 需强化货币与财政协同,用好结构性工具,精准滴灌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1][3]
国泰海通资管,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25 21:23
证券行业首例券商资管子公司合并启动 - 国泰海通证券宣布国泰君安资管吸收合并海通资管,标志着证券行业首例券商资管子公司合并重组启动 [1][3] - 合并后公司名称变更为"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涉及产品迁移和法人合并等关键步骤 [1][3] - 国泰君安资管和海通资管均为行业头部机构,合并后资产管理规模合计达6954.12亿元(国泰君安资管5884.30亿元+海通资管1069.82亿元) [3] 两家资管子公司的历史与业务特点 - 国泰君安资管成立于2010年,是首批券商系资产管理公司,2021年获公募牌照,形成"公募+私募"双轮驱动体系,非货公募规模484亿元 [3] - 海通资管成立于2012年,截至2024年末资产管理规模1069.82亿元 [3] - 两家公司母公司均于2005年获创新试点资格,拥有20年集合资产管理业务经验 [3] 合并后的业务整合与战略方向 - 产品迁移方案包括:公募基金更名、海通资管参公大集合转公募或终止、私募产品变更管理人 [5] - 合并后将统一业务方向,整合客户资源与服务体系,融合特色优势打造更强资产管理平台 [5] - 未来重点包括优化财富管理供给、提升海外资产配置能力,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 [6] 整合进度与行业影响 - 目前仅资管公司启动整合,其他子公司方案尚未明确 [1] - 行业分析认为合并将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提升财富管理核心竞争力,助力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 [5]
深交所副总经理李鸣钟:支持创业投资完善“募投管退”闭环生态 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接力棒”式服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7-25 20:59
一是持续深化创业板改革,完善适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机制。深交所将进一步深化创业板改革,突 出板块特色、提升板块功能,强化与产业政策协同,支持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突破核心技 术企业以及其他优质企业适用创业板第二套、第三套标准申报,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做优做强,推动更 多标志性改革举措和典型案例落地,促进更多资源要素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 二是发挥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深交所将进一步规范活跃并购重组 市场,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整合、补链强链,增强核心竞争力,对符合条件的重组项目 精简审核流程,推动产业链升级与价值链优化。 三是优化深市产品和服务供给,全面完善创新资本生态体系。深交所将进一步加强创新产品供给,打造 科技创新"从IP到IPO到持续发展"的全周期服务体系,强化从知识产权、企业培育到上市公司监管的协 同衔接,股、债、REITs、ABS等产品开发与推广的协同推进,以及行业服务体系、产业链服务体系、 区域服务体系的协同配合,持续提升培育服务能力。 7月25日,第十三届创业投资大会暨全国创投协会联盟走进光明科学城活动隆重举行。深圳证券交易所 副总经理李鸣钟在致辞 ...
港股通7月25日成交活跃股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7-25 20:42
7月25日南向资金成交活跃股 7月25日恒生指数下跌1.09%,南向资金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1485.50亿港元,其中,买入成交843.67亿 港元,卖出成交641.83亿港元,合计净买入金额201.84亿港元。具体来看,港股通(深)累计成交金额 563.08亿港元,买入成交325.09亿港元,卖出成交237.99亿港元,合计净买入金额87.10亿港元;港股通 (沪)累计成交金额922.43亿港元,买入成交518.58亿港元,卖出成交403.85亿港元,合计净买入金额 114.74亿港元。 成交活跃股方面,今日上榜个股中,南向资金成交金额最多的是盈富基金,合计成交额73.58亿港元, 中芯国际、阿里巴巴-W成交额紧随其后,分别成交64.69亿港元、45.97亿港元。以净买卖金额统计,净 买入的个股共有9只,盈富基金净买入额为72.80亿港元,净买入金额居首,该股收盘股价下跌1.07%, 恒生中国企业净买入额为14.35亿港元,中国人寿净买入额为9.55亿港元。净卖出金额最多的是快手- W,净卖出6.67亿港元,该股收盘股价下跌4.86%,药明生物、国泰君安国际遭净卖出1.98亿港元、1.17 亿港元。 今日上榜 ...
基金Q2加仓金融和科技成长
信达证券· 2025-07-25 20:14
核心观点 - 主动偏股型基金份额降但存量基金净赎回压力减,2025年二季度份额28063亿份环比减1080亿份,新成立基金1459亿份略升,存量基金净赎回率中位数降至3.57% [2][7][11] - 2025年二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仓位回升,持股比例上升,对港股关注度提高、持仓市值升,高仓位公募基金数量占比提升 [2] - 2025年二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重点加仓中证500,继续加仓大中市值股票,主板和创业板加仓大中市值、科创板加仓小市值股票 [2][45][57] - 2025年Q2公募基金重点加仓金融和科技成长,如通信、银行等,减仓食品饮料等,行业和个股持仓集中度下降 [2] 各部分总结 主动偏股型基金份额继续下降,存量基金净赎回压力减弱 - 2025年二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份额合计28063亿份,较一季度环比减少1080亿份,各类型基金份额均有减少 [7] - 二季度新成立基金1459亿份略升,净赎回规模升但净赎回率下滑,存量主动偏股型基金净赎回率中位数降至3.57% [11] - 不同规模主动偏股型基金净赎回率二季度均不同程度下降 [11][13] 2025年二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仓位回升 - 2025年Q2普通、偏股混合、灵活配置型基金持股比例中位数分别为91.13%、90.26%、86.25%,相比Q1上升 [17] - 2025年Q2主动偏股型基金港股持仓市值升至3260.8亿元,重点加仓创新药等方向 [18] - 2025年二季度高仓位公募基金数量占比提升,不同规模偏股基金持仓水平在90%以上比例均提升 [21][29] 2025年二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创业板 - 2025年二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持仓超配科创板,低配主板、创业板,对创业板持仓占比上升 [35] - 以各板块自由流通市值占比为参考,主动偏股型基金二季度重点加仓科创板,减仓主板、创业板 [35] 2025年二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重点加仓中证500 - 2025年Q2小盘风格走强,主动偏股型基金重点加仓中证500,对其配置和超配比例上升 [45][48] - 2025年Q2主动偏股型基金继续加仓大中市值股票,对500亿 - 2000亿元市值股票配置和超低配比例上升 [53] - 主板主要加仓200 - 500亿元市值股票,创业板主要加仓500 - 2000亿元市值股票,科创板主要加仓100亿元以下小市值股票 [57][58][59] 行业配置:加仓金融和科技成长,减仓消费周期 - 2025年Q2市场风格略偏价值,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股加权市盈率从40.6倍升至53.7倍 [70] - 2025年Q2公募基金重点加仓金融和科技成长,如通信、银行等,减仓食品饮料等 [72][73] - 2025年Q2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下游,减仓上游、中游,持仓市值占比和超低配幅度有相应变化 [78] - 成长板块超配比例上升,金融板块持仓占比升但剔除股价波动仍低配 [85] - 分行业看,2025年Q2主动偏股型基金主要加仓通信等行业,减仓食品饮料等行业 [90] - 二级行业中,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通信设备等,减仓白酒Ⅱ等 [98] 行业和个股持仓集中度均下降 - 行业层面,2025年Q2持仓占比TOP3行业占比环比升,TOP5和TOP10行业占比降,行业偏离度下降 [113] - 个股层面,截至2025年二季度,重仓股数量占全部A股比例环比升,个股持仓集中度降 [114]
7月25日A股8只股票限售股解禁 合计市值501.11亿元
金投网· 2025-07-25 19:49
A股限售股解禁情况 - 7月25日A股共有8只股票面临限售股解禁,合计解禁数量为18.72亿股,解禁市值为501.11亿元[1] - 解禁数量前三名分别为大全能源(15.93亿股)、晋拓股份(2.04亿股)、万朗磁塑(3196.66万股)[1][4] - 解禁市值前三名分别为大全能源(439.21亿元)、晋拓股份(36.92亿元)、万朗磁塑(10.66亿元)[2][4] 个股解禁明细 - **大全能源**:解禁数量15.93亿股,解禁市值439.21亿元,解禁前收盘价27.58元[1][4] - **晋拓股份**:解禁数量2.04亿股,解禁市值36.92亿元,解禁前收盘价18.11元[1][4] - **万朗磁塑**:解禁数量3196.66万股,解禁市值10.66亿元,解禁前收盘价33.34元[1][4] - **楚环科技**:解禁数量1782.04万股,解禁市值3.97亿元,解禁前收盘价22.29元[1] - **益方生物**:解禁数量1631.47万股,解禁市值7.11亿元,解禁前收盘价43.60元[1] - **武汉天源**:解禁数量434.07万股,解禁市值6606.54万元,解禁前收盘价15.22元[1] - **甘李药业**:解禁数量425.60万股,解禁市值2.54亿元,解禁前收盘价59.64元[1] - **金河生物**:解禁数量50.00万股,解禁市值339.00万元,解禁前收盘价6.78元[1]
首创证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上市
快讯· 2025-07-25 19:47
首创证券(601136)公告,公司于2025年7月2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 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议案。此举旨在提高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整合国际资源,提升国际影响力。公司 将考虑现有股东利益和资本市场情况,在股东会决议有效期内选择适当时机和窗口完成发行上市。具体 细节尚未最终确定,发行上市能否通过审议、备案和审核程序并最终实施具有重大不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