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电池隔膜
icon
搜索文档
2025H1中国锂电池隔膜出货量TOP10
起点锂电· 2025-08-10 15:16
锂电池隔膜行业2025H1出货量分析 - 2025H1中国锂电池隔膜总出货量达13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7.6% [2] - 湿法隔膜出货量109.5亿平方米,占比82.3%,同比提升11.1个百分点;干法隔膜出货23.5亿平方米,占比17.7% [2] - 湿法隔膜占比提升主因储能领域314Ah大容量电芯渗透率提高,湿法技术适配性更强 [2] 2025H1中国锂电池隔膜企业竞争格局 - 出货量TOP10企业依次为:恩捷股份、星源材质、金力股份、中材科技、厚生新能源、康辉新材、惠强新能源、中兴新材、沧州明珠、璞泰来 [2] - 恩捷股份位列榜首,星源材质、金力股份分居第二、第三 [3] 行业研究框架 - 行业白皮书涵盖锂电池隔膜定义、功能特性、产业链定位及201-2025年里程碑事件 [3] - 研究维度包括市场规模分析、增长动力机制等章节 [3] 其他行业动态 - 储能电芯价格波动受三大因素驱动 [7] - 海外工商储市场趋势分析报告已发布 [7] - 行业技术论坛及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将于2025年9月、11月分别在深圳、广州举办 [7]
中材科技股价下跌2.45% 中报预增80%至123%
金融界· 2025-08-05 22:58
股价表现 - 8月5日收盘价27.07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68元 跌幅2.45% [1] - 当日开盘价28.08元 最高价28.09元 最低价26.87元 [1] - 成交量287,195手 成交金额7.82亿元 [1]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4亿至10.4亿元 同比增长80.77%至123.81% [1] 资金流向 - 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979.04万元 占流通市值0.22%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7.38亿元 占流通市值1.62% [1]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涵盖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 风电叶片 锂电池隔膜等产品 [1] -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 节能环保 交通运输等领域 [1]
佛塑科技拟收购金力股份拓展新能源布局,把握锂电池隔膜行业增长机遇
新浪财经· 2025-07-25 11:51
交易概况 - 佛塑科技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金力股份100%股权 交易总对价50 8亿元 其中现金支付4亿元 股份支付46 8亿元 [1] - 金力股份主营业务为锂电池湿法隔膜 包括湿法基膜和涂覆隔膜 2024年中国湿法隔膜市占率约18% 排名行业第二 [1] - 金力股份掌握超薄高强度5微米锂电池隔膜技术 已与宁德时代 比亚迪 LG化学等国内外头部电池厂商建立稳定合作 [1] 协同效应 - 双方同属高分子薄膜材料领域 在产业链 生产工艺 核心技术 设备等方面具备协同互补性 [2] - 交易后佛塑科技可共享金力股份研发成果 推动技术整合开发高端隔膜产品 [2] - 通过切入锂电池隔膜领域 佛塑科技将完善新能源产品布局 强化高分子功能薄膜龙头地位 [2][3] 行业与业绩表现 - 2025年锂电池隔膜行业回暖 价格止跌企稳 需求扩张叠加技术进步推动利润回升 [2] - 2025年1-5月金力股份出货量16亿平方米 同比大增88% 营收14 86亿元 净利润8887 57万元 [3] - 产能释放带动规模效应显现 生产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将持续增强盈利能力 [3] 战略意义 - 收购有助于佛塑科技整合供应链资源 以锂电池隔膜为突破口拓展新能源领域发展空间 [3] - 金力股份可借助上市公司平台优化融资渠道 降低财务费用 提升长期竞争力 [3] - 交易将显著增强佛塑科技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影响力 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3]
佛塑科技积极推进收购金力股份,标的公司今年前5个月盈利8,887.5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7-22 20:29
交易概述 - 佛塑科技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金力股份100%股权 交易对价合计50 8亿元 其中现金支付4亿元 股份支付46 8亿元 [1] - 金力股份专注于锂电池湿法隔膜研发生产 与佛塑科技同属高分子薄膜材料领域 收购后公司将切入新能源赛道 [1][4] 标的公司竞争力 - 金力股份湿法隔膜市占率约18% 排名行业第二 产品包括湿法基膜和涂覆隔膜 超薄5微米产品具迭代先发优势 [2] - 已与宁德时代 比亚迪 LG化学等国内外头部电池厂商建立稳定合作 2024年底投产产能达50亿平方米 [2] - 2025年1-5月销量16亿平方米 同比增88% 营收14 86亿元 净利润8887 57万元(未审计) [3] 行业趋势 - 2024年下半年起隔膜价格止跌回稳 下游需求持续扩张 4C快充电池 314Ah储能电芯推动高性能薄隔膜需求 [4] - 高性能隔膜需兼具耐针刺 耐高温 高孔隙率等特性 产品溢价空间更高 [4] 协同效应 - 双方在产业链 生产工艺 设备等方面互补 金力股份可借助上市平台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财务费用 [3] - 收购后佛塑科技将强化新能源领域布局 向高分子功能薄膜龙头转型 提升长期竞争力 [4] 产能规划 - 金力股份规划46条产线 超60%为2023年后投产 采用先进大宽幅设备 [2] - 未来产能释放将带来规模效应 成本优化和盈利提升 [3]
佛塑科技: 华兴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佛山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申请的审核问询函回复之专项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22 19:15
标的资产产能与产线情况 - 报告期初原有产线19条,包括自建7条和收购12条,邯郸2号线于2023年停产拆除 [5] - 报告期内新建投产18条产线,无新收购产线,截至2024年末总产能约50亿平方米 [2][5] - 产线设备厂商包括韩国明胜、韩国Master、日本芝浦、合肥东昇等,产品厚度覆盖5μm至16μm [5][6] - 2024年原有产线产能利用率83.83%,新建产线产能利用率81.27%,整体产能利用率82.35% [5][6][11] - 新建产线技术工艺显著提升,包括挤出能力增强、冷却系统优化、烘箱设计改进,支持5μm超薄高强隔膜生产 [7][8][9] - 产线不属于国家定义的落后产能行业,无落后产能 [9] 扩产原因与产能消化措施 - 扩产基于2021-2022年产能紧张(产能利用率超96%)和下游需求增长预期 [10] - 下游锂电池隔膜需求持续增长,2024年中国湿法隔膜出货量172.5亿平方米(同比增39.1%),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75% [11] - 2025年预示订单55.75亿平方米,较2024年33.55亿平方米增长66.2%,2024年订单达成率79.03% [11] - 新增产能消化措施包括存量客户需求增长、拓展新客户(如厦门海辰、北京卫蓝)、海外客户拓展(已供货LG、ASP等) [11][12] 寄售模式与客户情况 - 寄售模式主要客户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2024年寄售收入占比55.51% [13] - 寄售模式单价0.90元/平方米(2024年),毛利率28.80%,非寄售模式单价1.01元/平方米,毛利率11.28% [14] - 单价和毛利率差异主因产品结构不同,寄售模式中超薄高强基膜占比高 [15] - 寄售模式回款周期0-2个月,信用政策与非寄售模式无重大差异(均为月结60-90天) [15] - 2024年产品均价0.94元/平方米,与可比公司(恩捷股份0.94元、星源材质0.89元)一致 [17] - 2024年毛利率21.00%,高于可比公司平均值15.56%,主因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化 [18] - 期末寄售仓存货期后去化率86.27%(2024年),去化情况良好 [20] 客户集中度与稳定性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76.73%(2024年),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头部电池企业 [2][21] - 客户集中度高与下游行业集中度匹配(2024年动力电池前五大企业出货量占比84%) [22] - 与主要客户合作稳定,认证周期长,被替代风险较低 [22] -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通过关联方入股标的公司(分别持股1.88%和2.24%),但入股协议不涉及业务技术合作 [24][25] 原材料采购与成本 - 主要原材料PE和PVDF依赖境外采购,2024年PE境外采购占比80.75%,PVDF境外采购占比31.75% [30] - 正推进国产替代,2025年1-5月PE境外采购占比降至66% [30] - 单位产量天然气采购量下降30.87%(2024年),主因部分产线改用蒸汽加热、规模效应和能效提升 [32] 子公司经营与整合情况 - 湖北江升、安徽金力、天津东皋膜为收购子公司,收购后通过技术导入和订单整合实现收入增长 [33][35][36] - 安徽金力2024年利润总额1.05亿元,天津东皋膜2024年亏损0.22亿元,湖北江升2024年利润总额0.01亿元 [35][36][38] - 子公司产线产能利用率均达78%以上,核心管理团队稳定,标的公司实施有效整合 [39][40][42] - 收购无业绩承诺和特殊利益安排 [34]
市值3年蒸发2600亿,云南首富兄弟的“膜”法消退
搜狐财经· 2025-07-22 16:40
业绩预告与历史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8265万元至1.07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为上市以来首次半年度亏损[1][5] - 2024年公司首次年度亏损,营收下滑15.6%,净利润同比下滑122%,亏损额达5.56亿元[5] - 公司市值从峰值2845亿元跌至282亿元,跌幅超90%,三年蒸发2600亿元[4] 亏损原因分析 - 锂电池隔离膜毛利率大幅下滑:2024年毛利率仅11.07%,同比下滑70.43%,远低于2021年周期高位的49.86%[6][8] - 铝塑膜、干法隔膜等新业务板块暂处亏损状态[9] - 海外基地建设加速导致运营费用压力:匈牙利一期项目完成验证,美国涂覆隔膜工厂规划产能7亿平方米[10][16] - 拟对部分存货计提减值准备,减少当期利润[11] 财务状况与扩张矛盾 - 债务压力显著:短期借款86.78亿元,流动负债132.29亿元,货币资金仅28.44亿元[13][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恶化:一季度现金流净额同比骤降72.73%至1.24亿元,应收票据激增97.29%[13] - 仍持续推进海外扩张:规划总投资77亿元的海外项目,包括匈牙利二期(8亿平方米/年)、美国工厂(7亿平方米/年)等[15][16] 行业竞争与技术转型 - 隔膜行业产能过剩引发价格战,公司虽保持全球50%以上市场份额(2024年产销92.8亿/88.25亿平方米),但盈利承压[4][5] - 布局固态电池材料:百吨级硫化锂中试线已出货,与卫蓝新能源签订3亿平方米电解质隔膜采购协议[18] - 技术转型风险:固态电池技术窗口期短,若步调失误可能冲击主业[18]
李晓明主导全球产能网络落地,恩捷股份海外订单爆发背后的战略密码
搜狐网· 2025-07-21 11:37
海外市场拓展 - 公司匈牙利子公司与Ultium Cells LLC达成合作,约定2025年供应价值不超过6625万美元的锂电池隔离膜 [1] - 多份订单成功落地表明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显著增强 [1] - 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技术+产能"双轮驱动,扩大产品与服务覆盖范围 [2] 技术创新 - 公司组建了由国内外专家构成的跨国研发团队 [1] - 在湿法隔膜领域,5μm隔膜的针刺强度突破500gf,高安全隔膜系列破膜温度提升至230℃,技术指标行业领先 [1] - 通过界面优化技术提升隔膜浸润性和保液能力,满足车企对快充电池的技术需求 [1] 产品品质管控 - 公司以近乎严苛的品控标准赢得海内外客户信任 [1] - 玉溪基地构建了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厂全流程严格把控 [1] - 试生产和产线异常阶段实行全指标全面检验,稳定运行阶段对关键指标全程全检 [1] - 每卷隔膜拥有唯一身份标识,实现全流程可追溯,确保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1] 行业地位 - 公司在全球锂电池隔膜市场的话语权持续增强 [2] - 公司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材料支撑 [2]
恩捷股份: 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00:13
本期业绩预计情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8,265万元至10,735万元,上年同期盈利29,102.74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8,320万元至10,79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25,950.74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09元/股至0.11元/股,上年同期盈利0.30元/股 [1]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 湿法锂电池隔离膜业务展现出良好的发展韧性和盈利能力,销量同比大幅增加,经营性净现金流持续为正,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领先 [1] -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碳中和目标持续推进,锂电池隔膜产品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向好 [1] - 锂电池隔离膜毛利率同比下滑,铝塑膜、干法锂电池隔离膜及部分前瞻性业务板块暂处于亏损状态 [2] - 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布局加速,海外公司运营费用短期内对业绩造成压力 [2] - 基于谨慎性原则,拟对部分存货计提减值准备,减少当期利润 [2] 未来经营战略 - 持续专注于锂电池隔离膜业务,深耕新能源领域,加强研发力度并优化产品结构 [2] - 把握海外市场发展机遇,为未来业绩提升奠定基础 [2]
锂电池安全革命:恩捷股份引领高安全基膜技术突破
财富在线· 2025-07-03 15:57
行业政策与安全标准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首次在全球明确提出"不起火、不爆炸"的硬性安全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正式实施 [1] - 2024年因"起火风险"召回的新能源汽车高达38.07万辆,其中74%(28.3万辆)直接涉及电池问题 [1] - 在当年超过30起公开报道的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中,多数源于车辆碰撞导致的隔膜机械损伤 [1] 隔膜行业现状与挑战 - 隔膜作为锂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之一,在提升锂电池安全性能上发挥关键作用 [1] - 2018-2023年间全球申请的锂电池隔膜专利中,涂层技术占比高达72%,基膜核心创新仅占18% [1] - 锂电池行业长期深陷"安全-能量-寿命"的不可能三角 [1] 基膜创新的重要性 - 基膜是隔膜的骨架,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性能天花板 [2] - 基膜创新需攻克三大技术壁垒:高分子结晶取向精密控制、微孔结构纳米级调控、拉伸工艺稳定性 [2] - 底层突破往往需要超过1年以上的研发周期和上亿元级投入 [2] 恩捷股份的技术突破 - 公司早在2016年便前瞻性布局基膜底层创新 [3] - 核心突破在于分子链层级的结构再造,实现"极薄厚度、超高强度、超低热收缩"的协同突破 [3] - 高安全基膜产品破膜温度从150℃提升至230℃,安全窗口从10℃拓宽至90℃,破膜面积百分比较常规隔膜降低约60% [3] - 5μm基膜针刺强度达到550gf以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3] 恩捷股份的产品矩阵 - 公司已构建完整的高安全隔膜产品生态 [5] - 发布X系列高安全基膜,覆盖5μm/7μm/9μm等不同厚度 [5] - 研发陶瓷耐热隔膜、芳纶涂布隔膜、纳米纤维类耐热隔膜等,具有耐高温、高强度和快浸润的特点 [5] - 开发出抑制产气涂层隔膜,解决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产气难题 [5] 行业未来趋势 - 基膜底层创新将成为竞争主轴,具备基膜自研能力的企业将重构供应链话语权 [5] - 基膜+涂层自研方案将成高端电池标配 [5] - 安全与性能可以协同进化,更薄的基膜带来更高能量密度,分子层面的创新让薄膜更安全 [5] - 基膜创新的价值在于为高能量密度电池的未来打开可能性 [6]
星源材质马来西亚工厂建成:20亿㎡产能筑基,独立定价体系剑指海外盈利“黄金赛道”
鑫椤锂电· 2025-06-28 14:34
全球化布局 - 星源材质东盟基地马来西亚工厂(一期)项目建成 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海外隔膜生产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2] - 马来西亚工厂总投资接近50亿人民币 建成后锂电池隔膜年产能达20亿平方米 [5] - 通过马来西亚基地 公司能更顺畅辐射东南亚及全球市场 助力国际化发展 [7] 产能与市场需求 - 马来西亚工厂产能规模庞大 建成初期已呈现供不应求态势 [5] - 国内电池公司如亿纬锂能 珠海冠宇 欣旺达及海外电池公司LGES SK On等加速在马来西亚和东南亚布局 公司作为上游供应商将受益于这一趋势 [5] - 预计2026年底后海外市场中隔膜将面临供不应求局面 [5] 定价体系与盈利能力 - 马来西亚工厂建成为公司构建独立海外定价体系 未来海外产品将不再受制于国内市场价格波动 [5] - 独立定价体系使公司能根据国际市场供需关系 成本结构及品牌价值制定更灵活且具竞争力的价格策略 [5] - 2025年公司海外产能预计能带来五亿左右利润 [7] 战略优势与竞争力 - 公司凭借技术研发深厚积累 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满足国际市场多样化需求 [7] - 对产品质量严格把控确保公司在全球市场的良好口碑 [7] - 卓越客户服务能力使公司能迅速响应市场变化 灵活调整策略 [7] 行业活动参与 - 公司将派出企业代表参加2025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展望高峰论坛 其他参与方包括中科院研究所 温州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盟固利 杉杉科技 恩捷 新宙邦 金羽新能源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