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D打印
icon
搜索文档
3D打印巨头创想三维:四位80后创业者的港股IPO征程
搜狐财经· 2025-08-29 05:18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消费级3D打印巨头 累计出货量超过610万台 全球市场份额达27.9% [1] - 公司2023年营收达22.88亿元人民币 近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4% [1] - 2023年单年出货量被竞争对手以120万台差距反超 失去销量第一地位 [1] 财务表现与运营状况 - 净利润率从2022年7.7%下滑至2023年3.9% 盈利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1] - 毛利率长期徘徊在30%左右 2023年存货周转天数延长至93.69天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由正转负 运营效率出现下滑迹象 [1] 创业历程与产品发展 - 四位80后创始人以30万元启动资金起步 从20平米办公室开始创业 [1][3] - 通过推出500美元的CR-10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该产品月销量迅速突破2万台 [1][3] - CR-10相关测评视频在YouTube播放量破千万 获得全球市场认可 [3] 业务战略与研发投入 - 从单一3D打印机业务向耗材、扫描仪、激光雕刻机等多元化业务拓展 [3] - 加强线上DTC渠道建设 通过直营和第三方平台结合提升利润空间 [3] - 旗舰产品打印速度达600mm/s 专业级光固化打印机售价突破3400美元 [3] - 研发投入注重AI技术 通过AI建模优化扫描精度和切片参数自动调整 [3] 上市战略与资本规划 - 选择港股上市因估值更侧重全球化能力 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超50% [4] - 北美市场贡献33.3%收入 业务结构契合国际投资者估值模型 [4] - IPO募资主要用于研发投资、海外用户运营、全球品牌推广及销售渠道开发 [4] - 计划大量招聘技术人才 重点加强工业自动化硬件和AI图像处理算法研发 [4] 市场竞争与行业环境 - 港股投资者对盈利能力要求较高 净利率持续下滑可能影响估值水平 [4] - 多家竞争对手在特定细分市场持续追赶 行业格局正在剧烈重塑 [4] - 全球3D打印市场竞争加剧 公司需要提升盈利能力和技术竞争力 [4]
爱迪特:目前生产和销售的3D打印机暂时不能实现自动上下料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18:44
公司产品技术现状 - 公司目前生产和销售的3D打印机暂时不能实现自动上下料功能 [1] - 3D打印机在设计时已充分考虑材料兼容性问题 [1] - 部分通用齿科树脂材料在性能指标符合要求且经过参数调整后可用于公司打印机 [1]
铂力特(688333):2Q25归母净利润增长33%,粉末原材料产业化项目稳步推进
民生证券· 2025-08-28 17:23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6][8] 核心观点 - 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外具备产业化规模的金属增材制造创新研发、大规模生产企业 业务覆盖金属增材制造全产业链 与近3300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参与支持国家多个重点型号建设 [6] - 未来发展将聚焦于突破"卡脖子"技术、培育专业化市场 向人形机器人、新能源等未来产业赋能 [6] - 业绩表现符合预期 公司生产经营规模扩大 持续开拓新市场和应用领域 3D打印定制化产品和原材料营收均实现增长 [3] 财务业绩 - 1H25实现营收6.7亿元 同比增长17.2% 归母净利润0.8亿元 同比增长10.0% 扣非净利润0.4亿元 同比增长22.1% [3] - 2Q25实现营收4.4亿元 同比增长23.1% 归母净利润0.9亿元 同比增长33.4% 扣非净利润0.7亿元 同比增长41.5% [3] - 1H25毛利率同比下滑1.4个百分点至42.2% 净利率同比下滑0.8个百分点至11.4% [3] - 2Q25毛利率同比下滑0.8个百分点至44.9% 净利率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至20.7% [3] 分业务表现 - 3D打印定制化产品及技术服务:实现营收4.2亿元 同比增长30.5% 占总营收63% 毛利率同比减少3.0个百分点至41.5% [4] - 3D打印设备、配件及技术服务:实现营收1.9亿元 同比下降6.3% 占总营收28% 毛利率同比减少1.8个百分点至42.5% [4] - 3D打印原材料:实现营收0.6亿元 同比增长25.3% 占总营收9% 毛利率同比增加11.7个百分点至45.9% [4] 产能与项目进展 - 增材制造专用粉末材料产线建设项目拟建设高品质增材制造原材料钛合金、高温合金粉末产线 预计投资后产能增至3000吨/年 [4] - 项目将建成铂力特金属增材制造粉末原材料产业化基地 以满足增材制造产业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4] 费用与研发投入 - 1H25期间费用率同比减少2.6个百分点至34.3% [5] - 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0.4个百分点至7.1% 管理费用率同比减少3.3个百分点至7.9% 财务费用率为0.4% 研发费用率同比减少0.2个百分点至18.8% [5] - 研发投入1.3亿元 同比增长16.1% [5] 财务状况 - 截至2Q25末 应收账款及票据12.4亿元 较年初增加13.2% 预付款项1.2亿元 较年初增加163.6% 主要系预付设备备件款增加所致 [5] - 存货12.1亿元 较年初增加46.3% 合同负债0.8亿元 较年初增加22.3% [5] - 1H25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3.0亿元 去年同期为-2.7亿元 [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2亿元、3.39亿元、4.28亿元 [6][7]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63亿元、22.94亿元、29.02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33.0%、30.1%、26.5% [7][1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07倍、64倍、51倍 [6][7]
爱迪特(301580.SZ):目前生产和销售的3D打印机暂时不能实现自动上下料
格隆汇· 2025-08-28 15:34
公司产品技术现状 - 公司目前生产和销售的3D打印机暂时不能实现自动上下料功能 [1] - 3D打印机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材料兼容性问题 [1] - 市面上通用的齿科树脂材料若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经过参数调整后能够进行打印作业 [1]
又一个超级独角兽,下一个大疆出现了?
虎嗅· 2025-08-28 15:33
公司技术优势 - 公司将飞控、激光雷达、陀螺仪等尖端技术集成至3D打印机产品中 [1] - 公司团队源自大疆,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工程创新能力 [1] 市场地位 - 公司凭借单一产品实现全球第一的市场地位,颠覆冷门行业格局 [1] - 公司产品竞争力极强,对全行业造成巨大冲击 [1]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中国银行助推科创企业发展
人民网· 2025-08-28 09:24
国家政策支持与金融体系布局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指导意见 要求增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并优化风险分担机制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2]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工作方案 提出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覆盖从天使投资到资本市场融资的全链条[5] 中国银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 - 推出"中银科创算力贷"创新产品 采用政府算力券与银行算力贷联动模式 覆盖人工智能产业链基础层、创新层和应用层三大客群[4] - 截至2025年7月科技贷款余额达4.6万亿元 授信客户数量近16万户[4] - 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初创期提供"科技通宝"信贷及股权融资对接 成长期提供综合授信服务 成熟期提供上市融资及并购重组服务[5][6] - 联合中国人保推出"中试保融通"综合服务方案 计划未来三年提供2000亿元银行加保险支持 并建立"保-贷-补"协同机制[7] - 2024年8月启动"中银科创生态伙伴计划" 联合政府、投资机构、科研院所与产业龙头构建科创金融生态圈[7] 科技企业融资与服务案例 - 安徽合肥AI芯片初创企业通过算力服务合同获得信用贷款 金额覆盖合约总价的80% 解决轻资产企业融资难题[3] - 铂力特公司在中国银行支持下获得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包括初创期账户服务、成长期普惠贷款、上市前银团融资及产业并购支持[5] - 河北鹰眼智能科技从10余人团队发展为120多人的企业 持续获得信用贷款、技术评估和资源对接支持[5] - 舟山新材料公司通过"中试保融通"试点获得中试贷款及试验风险保险覆盖 配套政府补贴化解创新风险[7] 科技金融创新模式与行业趋势 - 金融机构从单一信贷支持转向风险共担、资源整合的综合服务模式 通过银保联动和政策贴息等工具组合提升服务效能[7] - 金融体系正实现从资金支持到生态共建的全面升级 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8]
铂力特(688333.SH)发布半年度业绩,归母净利润7631万元,同比增长9.98%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01:32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实现营收6.67亿元 同比增长17.22% [1] - 归母净利润7631万元 同比增长9.98% [1] - 扣非净利润4336万元 同比增长22.08% [1] - 基本每股收益0.28元 [1] 运营数据 - 扣非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 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提升 [1]
华曙高科: 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关于湖南华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调整相关事项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8-28 00:41
核心观点 - 华曙高科调整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 因实施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授予价格从10.25元/股调整为10.20元/股 [1][8][9] 激励计划基本情况 - 激励计划为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 激励对象包括核心技术人員及董事会认定需激励人员 [4][5] - 授予日为2025年1月3日 授予价格原为10.25元/股 授予49名激励对象共4,973,983股限制性股票 [7][9] 价格调整依据 - 根据激励计划草案规定 若在公告日至归属登记期间发生派息等事项 需对授予价格进行相应调整 [8][9] - 调整方法为P=P0-V 其中P0为调整前价格 V为每股派息额 P为调整后价格 [8][9]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9元(含税) 相当于每股派息0.049元 [9] 公司治理程序 - 本次价格调整已获得必要的批准和授权 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 [5][6][7] - 因现金分红导致的授予价格调整 公司股东大会已授权董事会进行决策 [8] 实施细节 - 公司总股本414,168,800股 扣除回购专用账户921,322股 可参与利润分配股数413,247,478股 [9] -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0,249,126.42元(含税) 不送红股 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9] - 利润分配方案已于2025年5月8日实施完毕 [9]
华曙高科: 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湖南华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8 00:41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3年4月17日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4143.2253万股,发行价格为26.6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1.04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0.812亿元(不含增值税)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0.233亿元[1] - 募集资金已全部到位,并由天健会计师事务所验证,公司已对募集资金进行专户存储,并签订三方监管协议[1]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总投资额为6.640亿元,募集资金投资金额为6.640亿元[2] - 公司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0.233亿元,其中超募资金金额为3.594亿元[3] 前次超募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于2024年3月11日审议通过使用部分超募资金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30元/股,回购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且不超过2000万元,回购股份拟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3] - 截至2024年7月15日,股份回购方案实施完毕,实际回购股份921,322股,占总股本0.22%[4] - 公司于2023年4月27日及2023年5月26日审议通过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该事项已实施完毕[4] 本次超募资金使用计划 - 公司拟使用超募资金1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的27.83%,用于满足公司流动资金需求,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6][7] - 最近12个月内累计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金额不超过超募资金总额的30%,符合监管规定[7] 相关承诺及说明 - 本次使用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不会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不存在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的情形[7] - 公司承诺补充流动资金后12个月内不进行高风险投资及为控股子公司以外的对象提供财务资助[7] 审议程序及专项意见 - 该事项已经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并为股东提供网络投票表决方式[6][7] - 监事会认为该事项符合监管规定,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同意提交股东大会审议[8] - 保荐人认为该事项履行了必要程序,符合监管要求,且不会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正常进行[8][9]
铂力特:2025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双增,航空航天领域持续发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23: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7亿元 同比增长17.2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31.43万元 同比增长9.98% [1] -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335.93万元 同比增长22.08% [1] 业务发展 - 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及新市场和应用领域的持续开拓 [1] - 3D打印定制化产品和3D打印原材料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 [1] - 深度参与星际荣耀JD-2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与批产 制造涡轮泵类、管路类等零件 [2] - 助力天回航天85吨级火箭发动机"巧龙一号"(QL-1)顺利完成50秒试车 [2]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额1.25亿元 同比增长16.14% [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8.79%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研发人员637人 占员工总数18.78% [2] - 研发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人员377人 占比59.18% [2] 行业地位 - 国内金属3D打印龙头企业 业务覆盖金属3D打印全产业链 [1] - 在国内外金属增材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1] - 国内航空航天增材制造金属零部件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 [1] - 空中客车公司金属增材制造服务合格供应商 [1] 技术平台与资质 - 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金属增材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 [3] -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信部专项"等多项国家重大专项 [3] - 获批陕西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3] - 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资质认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