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

搜索文档
武汉港九大港区激活“黄金水道”
长江日报· 2025-05-09 16:40
武汉港概况 - 武汉港规划岸线长80公里,拥有9个港区(阳逻、经开、白浒山、江夏、主城、青山、林四房、蔡甸、东西湖)[2][3] - 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50万标箱,稳居长江中上游首位[3] - 作为交通运输部定点水铁联运主枢纽港,能常年接靠万吨级货轮[3] 基础设施与航线 - 2024年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贯通,实现万吨级船舶常年通航[5] - 接靠巴拿马籍巨轮"康顺99"(载重12896吨),刷新外籍营运船舶最大尺度纪录[5] - 拥有30条直达国内航线、5条国际近洋直航线路(覆盖日本、韩国、俄罗斯、越南、印尼)[5][9] 铁水联运与物流优势 - 2024年铁水联运量23.16万标箱(同比+44.5%),居全国内河港口首位[6] - 阳逻港开辟60多条多式联运通道,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投入运营[6] - 铁水联运较公路/铁路运输单箱成本分别降低4773元/1151元(以成都至上海为例)[6] 港区协同发展 - 经开港"车谷号"滚装船单次运载650辆新能源汽车至欧洲[7] - 江夏港金口码头配备500吨级吊机,创80米塔器设备吊装纪录[7] - 主城港区"两江游"单日接待游客1.5万人次[7] 区域与国际化布局 - 中三角省际集装箱班轮实现鄂湘赣港口"次日达",推行"一港通三省"通关模式[9] - 外贸箱吞吐量2024年增长22%,跻身长江中上游最大外贸箱集散中心[9] - 汉江航道升级后辐射半径将延伸至陕西汉中,2030年中西部货流量份额预计提升至50%[9] 未来规划 - 规划建设315个泊位,新增年吞吐能力2.8亿吨(含千万标箱级集装箱处理量)[6] - 2035年目标由内河港口转型为国际化综合枢纽[9]
*ST锦港: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快讯· 2025-05-09 16:40
*ST锦港公告,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2025年4月29日,公司收到中国证 监会辽宁监管局《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查明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年度报告及 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根据《事先告知书》《决定书》所认定的事实,公司2020年至2023 年年度报告连续4年存在虚假记载,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
重庆港: 重庆港关于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09 16:28
业绩说明会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05月21日10:00-11:00通过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形式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 [1][2] - 投资者可在2025年05月14日至05月20日16:00前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提问预征集"栏目或公司邮箱(cqg2000@126com)提交问题 [1][3] 参会人员 - 董事长屈宏、总经理刘世斌、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刘红伟、独立董事杨兴龙将出席说明会 [2] 会议内容 - 说明会重点沟通2024年度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利润分配方案,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情况 [2] - 公司将在信息披露允许范围内回答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2] 参与方式 - 投资者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https://roadshowsseinfocom/)在线参与互动 [2][3] - 说明会结束后,相关内容将在上证路演中心提供回看 [4] 联系方式 - 投资者关系联系人赵鑫,联系电话023-63100700,邮箱xin1115@yeahnet [3]
交银国际:后续关税力度仍有较大概率放缓 美联储首次降息或将推迟到4季度
智通财经网· 2025-05-09 16:22
2025年5月8日,美联储5月FOMC会议一致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4.5%不变,也是连 续第三次会议"按兵不动"。5月利率声明较3月更偏"鹰派",强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 加"("Uncertainty aboutthe economic outlook has increased further."),并明确指出自上次会议以来"失业率 和通胀上行风险已经抬升",反映了美联储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带来的"三重风险"(通胀上升、失业上 升、增长放缓)的担忧,当前操作空间已变得极其狭窄。 美国经济整体保持韧性,但软硬指标明显分化,加剧了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难度。2025年1季度GDP出现 三年来首次收缩,但主要是企业为规避关税而"抢进口"所导致的暂时扭曲。同时,4月非农就业数据强 于预期,失业率维持在4.2%的低位,表明劳动力市场依然稳健,尚未反映关税带来的影响。 通胀方面,尽管CPI、PCE数据尚未反映上行趋势,但诸如消费通胀预期、制造业及服务业物价指数 等"软指标"已经显著升高,指向未来显著的上行风险。与此同时,特朗普月初宣布的大规模"对等关 税"虽已暂停90天,但前景尚未明朗,且已对 ...
从限速优化到“一带一路”基建,交通运输标准化带来哪些改变?
第一财经· 2025-05-09 14:08
交通运输标准化推动行业升级 - 标准化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智慧交通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 [1] - 典型案例显示标准化可解决高速公路限速不合理问题 如贵州通过技术指南优化全省8857公里高速公路限速 [1][2] - 标准化助力海铁联运效率提升 大连港铁路货车平均在港停时从2022年11.5小时压缩至2024年9.6小时 [5] 贵州高速公路限速优化成效 - 全省99.2%高速公路路段(8783.2公里/8857公里)限速值上调 [3] - 减少1278处断崖式降速路段 相邻限速值差均控制在20公里/小时内 [3] - 38.7%隧道(1161.3公里/1441座)实现与相邻路段同速或提速 [3] 绿色交通技术应用突破 - 宁夏G1816高速项目实现全国首条全固废胶凝材料规模化应用 消纳工业固废15万吨 [5] - 该项目降低碳排放5.4万吨 节约能耗6200吨标准煤 [5] 标准化助力国际化发展 - 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项目采用中国标准 列车运行图兑现率和准点率均超99.9% [8] - 中国港口起重机械标准出口至巴基斯坦、印尼等"一带一路"国家 [8] 标准化未来发展方向 - 交通运输部将建立标准草案储备库 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8]
青岛港转口贸易保税区报关操作全流程详解
搜狐财经· 2025-05-09 10:54
转口贸易定义与特点 - 转口贸易指国际贸易中货物通过第三国中转而非直接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进行 [1] - 货物可由出口国运往第三国不经加工直接销往消费国 或由生产国直运消费国但贸易关系通过中转国完成 [1] - 该贸易形式常被用于规避反倾销制裁 中国作为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频繁采用此方式 [1] 转口贸易核心特征 - 依赖地理位置优势 中转国需具备良好基础设施和贸易环境以促进货物集散 [1] - 单据处理贸易成为主流 避免实物通关节省运费/保险费/手续费并缩短交货时间 [1] - 形式包含纯粹转口(不加工)和加工转口(增值后出口)两类 [2] 转口贸易发展趋势 - 产品范围持续扩大 覆盖机械/电子/纺织/日用品等多个领域 [3] - 服务配套优化 针对企业瓶颈问题提供多元化解决方案 [3] - 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 适应技术进步需求 [3] 注:文档4为无意义字符未包含关键信息
武汉港其实不是一个港
长江日报· 2025-05-09 08:41
武汉港概况 - 武汉港拥有349公里黄金岸线,规划岸线长80公里的港口集群正在建设中 [1] - 武汉港由9个港区组成,包括阳逻、经开、白浒山、江夏、主城、青山、林四房、蔡甸、东西湖 [5] - 阳逻港是核心港区,具备集装箱中转运输和水铁联运功能 [5] 港区功能分工 - 阳逻港区:集装箱中转运输核心枢纽,服务国家战略和物流枢纽建设 [9] - 经开港和江夏港区:商品汽车滚装运输,其中经开港"车谷号"滚装船可载650辆新能源汽车 [5][9] - 白浒山港区:液体散货运输,支撑湖北省化工制造业 [5][9] - 主城港区:客运码头体系,单日吞吐1.5万名游客 [5][9] - 青山港区:金属矿石和大宗散货运输,服务临港工业 [5][9] - 东西湖港区:与中欧班列衔接,提供铁水联运补充 [9] 运营数据 - 2024年核心港区集装箱吞吐量238.1万标箱,可装满5.5万列中欧班列 [6] - 国际船舶往来量106艘次,超过皖赣湘三省总和 [6] - 拥有40条多式联运通道,为光谷光纤、车谷新能源等产业年省数亿物流成本 [6] - 正在推进315个规划泊位建设,将形成2.8亿吨年吞吐能力 [6] 发展规划 - 到2035年目标:由内河港口向国际化综合枢纽转型,成为战略新支点 [6] - 由运输节点向物流供应链节点转型,成为全国重要物流枢纽 [6] - 与中部地区其他港口协同发展,成为长江中游港口群重要组成部分 [6] - 正在形成244万辆商品车滚装能力与千万标箱处理系统 [6]
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暨风险提示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09 04:09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于2025年5月6日至8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超过12%,触发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2][3] - 经自查及向第一大股东核实,公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信息[2][5] 公司经营与治理 - 公司主营港口综合运输服务,截至公告披露日生产运营平稳,无重大经营变化[4] - 公司目前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且未涉及重大资产重组、股权激励等资本运作事项[5] - 未发现媒体报道或市场传闻对公司股价产生较大影响[6] 股东大会及董事会动态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6日召开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增补董事、监事及修改公司章程等议案[15][19][20] - 董事会通过增补5名非独立董事(曲绍勇、花明等)及4名独立董事(苏春华、沈彬荣等)的议案,候选人具备金融、法律等专业背景[42][45][74][75] - 监事会补选曾霞、李悦为监事候选人,两人均具备财务及国资管理经验[67][76][90][91] 高管变动与制度调整 - 聘任王燕涛为副总裁、张振宇为财务总监,续聘李桂萍为董事会秘书并延迟其退休至2028年[54][57][73] - 拟为董监高购买责任险,保费50万元、责任限额5000万元[48] - 修改公司章程以完善治理结构,修订条款涉及董事会职权等[92] 财务与合规风险 - 公司2024年经审计净资产为负值,且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已触发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10] - 2020-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可能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9] - 2022-2024年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达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30%以上,存在规范类退市风险[11]
招商港口(001872):业绩符合预期 Q1归母净利同增5%
新浪财经· 2025-05-08 20:35
财务表现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 14亿元 同比增长8 99% [1][2] - 2025Q1归母净利润10 91亿元 同比增长5 21% [1] - 毛利率为46 71% 同比增长2 74个百分点 [2] - 管理费用率8 72% 同比下降1 73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10 41% 同比下降3 96个百分点 [2] - 投资收益14 21亿元 同比增长7 33% [2] 业务运营 - 2025Q1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895 7万TEU 同比增长7 1% [1] - 内地码头集装箱吞吐量3810万TEU 同比增长7 8% 其中珠三角地区增速达15 7% [1] - 港澳台码头集装箱吞吐量152 3万TEU 同比增长8 1% [1] - 海外码头集装箱吞吐量933 4万TEU 同比增长3 9% [1] - 散杂货总吞吐量3 1亿吨 同比下降3 0% 内地码头散杂货吞吐量3亿吨 同比下降3 1% [1] - 海外码头散杂货吞吐量246 9万吨 同比增长3 9% [1]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5 73亿元 171 09亿元 176 63亿元 同比增速2 74% 3 23% 3 24%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 07亿元 48 13亿元 50 01亿元 同比增速2 00% 4 48% 3 89% [3]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 84元 1 92元 2 00元 [3]
港铁融合发展、降本提质增效,这三大港是如何做到的?
第一财经· 2025-05-08 19:14
多式联运场站一体化运营模式 - 中铁联集和宁波舟山港合资成立中铁联集北仑分公司,负责货运组织,码头公司负责装卸生产和列车接发,实行服务窗口和生产调度组织一体化办公模式,打破铁路场站与港口码头传统运营机制[1] - 南沙港南站货场的火车取送和车站装卸管理由港口负责,实现堆场共享,海关监管场所改造后货物可一站式完成订舱、报关等手续并直接装船出口[1] - 钦州港与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通过合署办公、资源共享、智能联通等方式,实现多式联运作业区域、海关监管、业务营销、信息系统、生产组织和智慧化的一体化[1] 多式联运效率提升与成本降低 - 穿山铁路场站实现场站共享和运营统一后,作业能力提升100%以上,从原8对/天提升至17对/天,年设计作业能力从30-40万TEU提升至80万TEU,2024年实际完成77万TEU[4] - 钦州中心站平均装卸火车效率从12小时/对提升至7小时/对,效率提升58%,日均装卸量从685车提升到991车,多式联运日均转运量从278车增至550车,提升97%[6] - 通过减少二次装卸、转运和堆存,以及海关一体化监管,多式联运组织成本显著降低[8] 多式联运信息化与数据互通 - 广州港南沙港南站TOS系统上线,实现货场与码头信息联动常态化,采用"铁路一港通""云堆场"等技术手段提高效率[5] - 北部湾港集团与国铁集团创新多式联运数据衔接模式,完成港口与铁路系统实时对接,数据时延从30分钟降至1分钟以内[6] - 铁路开放多式联运到发站、装卸车等信息,港口开放集装箱装卸、堆存等信息,推动港铁实现全流程信息互联互通[8] 多式联运业务增长与网络扩展 - 宁波舟山港2024年多式联运箱量达181.8万标箱,同比增长10%,位列全国第二,业务辐射全国16个省、67个地级市[5] - 广州港2024年完成多式联运箱量60.5万TEU,同比增长38.9%[5] - 北部湾港2024年完成多式联运量47.6万标箱,同比增长5.3%[6] 多式联运行业现状与挑战 - 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场站衔接不畅[2] - 铁路集装箱专用车与海运集装箱在尺寸、载重方面不协调,导致空间利用率低、亏吨等问题[2] - 吊装设备标准不一影响转运效率,铁路对集装箱重心偏移和总重控制要求严于水运,增加安全凭证要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