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搜索文档
泰资产价格因关税减免而上涨,外资流入将延续
商务部网站· 2025-08-12 23:06
泰铢汇率走势 - 泰铢本季度成为亚洲表现最佳货币 得益于与华盛顿关税协议[1] - 马来西亚银行预测泰铢年底升值至每美元31.5泰铢 美国银行预测升值至每美元31.0泰铢[1] - 周一当地货币兑美元汇率下跌0.1% 报每美元32.369泰铢[1] 资本市场表现 - 外国投资者对当地股票兴趣复苏 本地股票自6月低点反弹超过18%[1] - 基准SET指数成为本季度全球表现最佳指数之一[1] - 政治担忧缓解及央行降息预期支撑资本流入 使股市接近牛市[1] 贸易与经济增长 - 美国总统将泰国商品关税从36%降至19% 改善出口前景[1] - 财政部上调外国货物出口预估 提高今年增长预测[1] - 贸易紧张局势缓和支撑泰铢升值趋势[1]
A股重大违法退市案例激增
经济观察报· 2025-08-12 21:58
退市新规实施进展 - 退市新规全面实施以来截至8月11日共23家A股公司退市 涵盖财务类、交易类、重大违法强制及主动退市类型 [2] - 2025年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公司达7家 其中3家已完成退市程序 超越2024年全年总数 [3][6] - 监管层通过严格退市标准加大"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出清力度 2024年退市新规实施后全年退市公司达55家 [8] 重大违法退市案例特征 - *ST高鸿因连续9年财务造假被立案调查 虚增营业收入总额198.76亿元 虚增利润7622.59万元 并涉及欺诈发行募集资金12.5亿元 [5][6] - 财务造假手法涉及虚假贸易业务 年度虚增营收最高达56.34亿元 被证监会定性为"严重"违法行为 [6] - 部分公司先触及其他退市条件但实际已构成重大违法 如东方集团因股价低于1元退市但存在财务造假行为 [7] 多元化退市机制实施 - 交易类退市成为主要形式 23家退市公司中9家因股价或市值不达标退市 财务类退市2家 主动退市3家 [8] - 主动退市案例包括中国重工被中国船舶吸收合并 *ST天茂因业务调整主动退市并提供1.6元/股溢价回购 [9][10] - 退市新规明确要求提供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等保护机制 如海通证券被吸收合并纳入国泰海通证券案例 [10] 市场影响与监管导向 - 退市常态化推动A股市场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 为优质企业腾出资源与空间 [11] - 监管层重点打击重大违法上市公司 2025年重大违法退市案例数量已显著超过2024年同期 [4][6] - 主动退市机制完善投资者保护 通过现金选择权和异议股东保护机制减少退市冲击 [10]
金融犯罪案件呈现小幅下降趋势 上海检察机关实行全链条惩治和综合治理
上海证券报· 2025-08-12 21:04
完善执法司法协同,强化行刑衔接配合。进一步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工作机制,及时 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加强金融领域违法犯罪的源头治理,针对个案反映的社会治理问 题,开展行业自律组织、行政监管和司法机关的工作协同履职;共同研讨法律适用、证据标准、监管政 策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全面提升监管效能,注重金融风险预警。进一步加强金融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和有效防控机制,利用数 据和信息化手段对重点领域加强犯罪预防;积极应对潜在的、交叉性的风险,密切关注、尽早处置以金 融创新为名实施的非法金融活动。 加强机构治理水平,做到审慎依法依规经营。切实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治理水平,强化对创新产品的审 核把关;优化金融业务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产品设计和风险管控;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管理,建立离 职人员灰名单制度,对重点业务环节和高风险岗位设置严格的监督流程,最大限度地压降违法犯罪空 间。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陈梦娜)记者8月12日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获悉,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 上海检察机关共受理金融犯罪审查逮捕案件784件1327人,受理金融犯罪审查起诉案件1384件267 ...
兴业证券:长期继续坚定看多做多港股 此轮行情将走出超级长牛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20:01
全球及港股市场表现回顾 - 7月全球大类资产表现中中国股市涨幅居前,上证指数、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在全球股指表现中涨幅靠前 [2] - 7月恒生指数上涨2.9%,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8% [2] - 行业上医疗保健业(+22.8%)、工业(+9.9%)、能源业(+9.7%)领涨 [2] - 风格上中小型股表现优于大型股 [2] - 截至7月31日恒生指数预测PE为11.3倍接近近10年平均数水平,PB为1.18x接近近10年均值+1倍标准差水平 [2] - 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衡量的恒生指数风险溢价为7.1%处于近10年均值与均值+1倍标准差之间 [2] 资金流动情况 - 7月南向资金净流入1356.48亿港元(1241.04亿元人民币),年内净买入达8668.42亿港元创互联互通机制启动以来新高 [3] - 7月港股通成交占主板成交金额比重为27.5%创历史新高 [3] - 国际中介机构持股市值占比为43.8%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 [3] - 港股主板卖空成交额占总成交金额比重为16.0%,20天移动平均为12.7%较6月有所下降 [3] 港股行情展望 - 长期坚定看多做多港股,维持此轮港股将走出超级长牛的判断 [1][4] - 中短期维持下半年行情震荡向上持续创新高的判断 [1][4] - 短期8月港股行情震荡分化,聚焦中报业绩和性价比 [1][5] - 美联储降息可能只是时间问题,聚焦联储降息和美元走软对港股流动性的刺激动能 [1][4] - 近一个月发布中报业绩预告的公司中54.1%发布盈喜,金融业、原材料业、资讯科技业、必需性消费业盈喜比例较高 [5] - 截至2025年7月30日港股通成分股预测净利润同比增速为6.8%与6月基本持平 [5] - 医疗保健业、原材料业、工业2025年净利润同比增速较6月有所上升 [5] 投资机会 - 科技行情:8月是布局互联网的好时机,AI相关产业链仍值得掘金 [6] - 新消费行情:关注谷子潮玩、黄金珠宝、城市户外、新式餐饮、国产美护、潮流折扣零售、OTA、游戏等 [7] - 创新药行情:维持战略看多但短期行情从贝塔转为阿尔法 [7] - 价值股行情:红利资产对配置型资金仍有吸引力,关注金融、运营商、公用事业、能源、资源、食品饮料、地产产业链等优质高股息央国企 [7] - 中报季关注黄金、券商及受益于"反内卷"的传统行业优质龙头公司 [7]
摩根大通增持龙蟠科技(02465)88.3万股 每股作价约7.13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2 19:30
摩根大通增持龙蟠科技 - 摩根大通于8月7日增持龙蟠科技88.3万股 每股作价7.1299港元 总金额约629.57万港元 [1] - 增持后最新持股数量达721.95万股 持股比例升至6.01% [1]
摩根大通增持龙蟠科技88.3万股 每股作价约7.13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2 19:18
公司股权变动 - 摩根大通于8月7日增持龙蟠科技88.3万股 每股作价7.1299港元 总金额约629.57万港元 [1] - 增持后最新持股数量达721.95万股 持股比例升至6.01% [1] 市场交易数据 - 本次增持单价为7.1299港元 涉及交易总额629.57万港元 [1] - 龙蟠科技为沪港两地上市公司 A股代码603906 港股代码02465 [1]
消费领域迎来重磅政策!财政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经营主体也迎利好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19:03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 政策执行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部分可享受贴息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1][2]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 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2] - 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 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3] - 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及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微众银行、蚂蚁消金、招联消金、兴业消金、中银消金) 鼓励地方财政部门扩大政策覆盖面 [4]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政策 明确对住宿、养老、旅游等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符合条件的贷款可享受贴息 [1][5] - 政策适用于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贷款合同且资金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的贷款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6][7][8]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涵盖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8] - 经办银行包括21家全国性银行 涵盖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 已享受地方财政贴息的贷款需扣除已有贴息部分 [9] 政策实施目标与灵活性 - 政策旨在发挥财政资金对提振消费的支持引导作用 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 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促进经济加快向好发展 [2] - 两项政策均明确到期后可视实施效果研究延长政策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体现政策灵活性 [2][7]
伯克希尔新买的“神秘股票”,周四揭晓
华尔街见闻· 2025-08-12 18:12
伯克希尔哈撒韦13-F文件披露 - 伯克希尔哈撒韦将在8月14日提交13-F文件 预计披露过去几个季度保密处理的新增投资标的 [1] - 根据财报线索分析 该笔神秘投资很可能是一家工业公司 总持仓规模可能接近50亿美元 [1][2] - 公司通常在13-F提交期限最后一天才提交文件 [1] 神秘投资标的分析 - 投资线索隐藏在10-Q报告的"商业、工业及其他"类别中 第一季度该类别成本基础增加20亿美元 但未在5月13-F中体现 [2] - 第二季度该类别成本基础再度增加28亿美元 两个季度累计买入金额可能达48亿美元 [2] - 市场普遍猜测目标是一家大型工业公司 [2] 保密建仓策略 - 伯克希尔在建仓期间申请持仓信息保密是惯常策略 通常持续超过一个季度 [3] - 保密目的是防止投资策略过早暴露 避免跟风买盘推高目标公司股价 [3] - 历史案例包括2023-2024年建仓安达保险(70亿美元)和2020-2021年建仓雪佛龙、威瑞森 [3] 美国银行持仓变化 - 2024年7月至第一季度 伯克希尔已减持美国银行近40%股份至6.31亿股 [5] - 第二季度10-Q报告显示可能进一步出售价值约40亿美元的美国银行股票 [5] - 反映公司对金融股持仓进行战略性调整 [5]
周度经济观察:名义增速筑底,股债切换启动-20250812
国投证券· 2025-08-12 17:37
出口与贸易 - 7月以美元计价出口金额同比7.2%,较6月提升1.3个百分点,打消市场对下半年出口塌方的担忧[4] - 对美出口仍处于深度负增长,但中国对欧盟地区出口转移明显,出口重心向欧盟转移[5] - 下半年出口有望维持高增长,主要因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及海外经济体需求修复[6] PPI与价格趋势 - 7月PPI环比-0.2%,较上月小幅增加0.2个百分点,同比-3.6%,今年二月以来首次企稳[8] - PPI环比增速抬升主要源于"反内卷"政策影响,黑色产业链价格修复明显[8] - 8-9月PPI同比增速有望大幅抬升,底部或已出现[9] CPI与消费 - 7月CPI同比0%,较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0.8%,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11] - 食品分项大幅弱于季节性,是主要拖累项,服务分项环比明显改善[11] - 消费降级过程或已接近尾声,下半年物价有望温和修复[15] 股债市场动态 - 权益市场处于牛市氛围,散户开户数量激增,融资余额大幅抬升[16] - 股债性价比达到历史极值水平,股票相对债券配置性价比急剧抬升[16] - 债券市场可能面临收益率中枢逐步抬升的风险,需提防潜在踩踏风险[21] 美国经济与政策 - 美国7月ISM服务业PMI为50.1,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劳动力市场持续走弱[24] - 市场预期2025年美联储降息次数约为3次,降息时点分别为9月、10月、12月[26] - 美股有望延续偏强表现,因减税政策与降息落地或对美国经济形成额外支撑[26]
毓恬冠佳龙虎榜数据(8月12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17:2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公司今日股价上涨12.11% 换手率47.38% 成交额4.26亿元 振幅17.57% [2]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413.44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流入4727.86万元 大单资金净流入133.36万元 [2] 龙虎榜交易明细 - 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8880.92万元 买入额5791.16万元 卖出额3089.76万元 净买入2701.40万元 [2] - 深股通专用席位为最大交易方 买入1936.86万元 卖出982.98万元 实现净买入953.88万元 [2] - 两家机构席位合计净卖出200.62万元 其中买五机构买入766.33万元 卖二机构卖出866.65万元 [2] 资金流向分析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861.22万元 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1948.14万元 [2] - 中信证券上海浦东联洋营业部净买入1193.32万元 中泰证券河南分公司净买入1062.35万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