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搜索文档
(经济观察)业界人士热议:文旅行业将率先拥抱人工智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5-08 23:09
中新社上海5月8日电 (记者郑莹莹)上海徐汇区"AI+文旅生态成长计划"8日在模速空间内启动。参与活动 的业界人士认为,对于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文旅行业更具包容度。 "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场景需要非常高的准确率,但文旅场景对于这类新科技的包容度是比较高的。比 如,机器人表演有时还会摔跤,对此大家其实是能包容的。"上海魂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魂伴科 技)合伙人金成思说。他认为,文旅场景有望率先实现人工智能应用落地。 魂伴科技在2025年4月举办的2025上海龙华庙会上展示人形机器人应用。 中新社记者郑莹莹摄 魂伴科技在今年4月举办的2025上海龙华庙会上"秀"了一把机器人,吸引了沪上众多市民游客围观。这 对金成思触动很大:"当时机器人的表演其实并没有往日视频里酷炫,但市民游客仍觉得比在网络视频 里看到的更好、更真实,现场有些老年市民看到现实版人形机器人后,还期待它未来能帮忙养老。" 这让他思考,也许更重要的是让更多市民有机会了解、接触机器人。"我们要让机器人产品从实验室里 走到广场上,了解市民的需求,哪怕让机器人出洋相。如此,我们才能知道我们差的是什么。" 上海稀宇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共事务副总裁严奕骏也看好文旅领域 ...
网红局长被批评,到底冤不冤?
北京青年报· 2025-05-08 23:04
细梳"网红局长"这一现象产生发展的来龙去脉,能看出文旅短视频的庸俗化,是片面追逐流量的结 果。就像一些"网红干部"自己所说的那样,追求流量的初心应该是服务于文旅事业本身的发展,而以哗 众取宠的方式火了,带来的并非"美誉"。在评论区可以看到,很多人对此类视频都不甚赞同,这样的火 法为当地文旅也不会带来多少正向作用。况且短视频这个赛道越来越卷,如果不改变"唯流量"的路径依 赖,今天是"湿身",那明天又要怎样才能吸引住眼球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成了很多人的"宝儿",他们有的喊我去他们村吃樱桃,有的喊我去泡温 泉,还有的给我唱歌跳舞,仔细一看,这些人不是文旅局长就是驻村书记。但讲真,花活看得太多,我 反而更不知道该选谁了。 这可能也正是当下文旅局长们的苦恼所在,"网红"这条赛道人满为患,但流量总共就那么多,于是 他们只能更加标新立异。一些短视频甚至走向了庸俗化,比如搞怪扮丑、"湿身"裸露等。这些现象自然 招来批评,但也有"网红干部"觉得委屈,他们认为自己的出发点是带动当地旅游和特产销售,"出格"是 为了流量不得已而为之。 这番争议到底该怎么看呢? 首先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不管是文旅局长还是驻村书记,都是国家干 ...
东莞“超级”音乐节五一出圈背后:文旅热力何以澎湃经济脉动
新浪财经· 2025-05-08 21:21
音乐节经济效应 - 2025东莞超级草莓音乐节吸引约8万名乐迷,其中80%来自市外,初步统计拉动文旅、餐饮、住宿、交通、商超等相关行业消费约2.8亿元 [2] - 五一期间东莞全市接待游客357.5万人次,同比增长22.3%,旅游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31.2%,增速位居重点城市前列 [1] - 音乐节与北京超级草莓音乐节同期举办,形成"双城奔赴"效应,打破地域限制 [4] 文旅融合与城市特色 - 东莞推出粤语专场和十五运联动,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纽带,增强活动吸引力 [4][6] - "莞小鹅"IP融合潮玩与美食元素,体现东莞作为"中国潮玩之都"和"美食之都"的特色 [9][11] - 东莞生产全球动漫衍生品的25%、中国潮玩的85%,潮玩产业成为音乐节重要吸引力 [11] 文旅消费增长驱动因素 - 文旅融合通过场景创新拓展"文旅+"边界,演艺经济乘数效应达7-10倍,单场音乐节可拉动数亿元消费 [15] - 五一期间东莞举办170多场活动,涵盖音乐、演出、非遗、赛事等七大板块,创造多样化消费场景 [17] - 东莞游客人均消费提升,旅游收入增速(31.2%)高于接待量增速(22.3%),反映消费升级趋势 [12] 文化产业与城市转型 - 东莞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40亿元增至669亿元,占GDP比重从4%提升至6%,文化企业数量从不足1万家增至3.1万家 [24] - 潮玩产业融合传统制造业与文化创意,带动东莞从"世界工厂"升级为"中国潮玩之都" [27] - 东莞拥有53家博物馆、876个公共图书馆、756个文化广场,文化设施密度位居地级市前列 [24] 城市定位与战略 - 东莞四次升级文化定位,从"文化新城"到"文化强市",强化产城人文深度融合 [21] - 东莞依托岭南文明发源地、近代史开篇地等多元文化标签,打破"世界工厂"单一形象 [22] - 科技赋能文旅创新,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助力东莞成为"潮流城市"新标杆 [18]
AI助游,解锁智能旅游新场景
环球时报· 2025-05-08 21:01
旅游市场表现 - 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 [1] - 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 [1] AI技术赋能旅游服务 - AI技术重构旅游服务价值体系,例如某平台"程心AI"可在60秒内生成详细行程单,2分钟内输出行程手绘图 [2] - 苏州采用全域"AI避高峰"优化游客行程,黄山景区AI伴游"黄小松"提供语音交互讲解和推荐服务 [2] - 小岗村利用"小岗超脑"智慧平台实现旅游服务、产业监测、乡村治理数字化升级 [2] 个性化与深度体验趋势 - "反向旅游"成为热词,游客运用AI技术选择小众城市或县域景区生成个性化路线 [3] - "冷门游""错峰游"线路受经验丰富游客青睐 [3] - 部分游客利用COZE等平台开发自有旅游规划智能体,实现个性化线路设计和价值回报 [3] AI助游的改进空间 - AI旅游规划师需收集敏感信息,存在隐私安全和伦理问题 [4] - AI技术更新对旅游院校人才培养和行业员工培训提出新挑战 [4] - 专业版与大众化AI助游版本需区分,专业版可针对高端市场、商务用户等定制化设计 [4] - 传统金钥匙服务在危机处理、情感互动等方面仍具不可替代性,需与AI助游资源整合 [4]
事关消费帮扶、扩大内需!广东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南方农村报· 2025-05-08 09:30
面,要求持续做 事关消费帮扶、 扩大内需!广东 发布提振消费专 项行动实施方案 _南方+_南方 plus 提振消费是党中 央、国务院从全 局和战略高度部 署的重要任务。 近日,为贯彻落 实党中央、国务 院决策部署,全 方位扩大消费需 求,大力提振消 费,广东省人民 政府办公厅印发 《广东省提振消 费专项行动实施 方案》(下称 《方案》),提 出实施居民就业 增收促进行动、 居民保障支持行 动、服务消费提 质惠民行动、大 宗消费更新升级 行动、消费品质 提升行动、消费 环境改善提升行 动、限制措施清 理优化行动以及 加强政策支持保 障等8方面31项 内容,其中,在 完善配套措施方 好消费帮扶。 《方案》指出, 鼓励各级工会将 经费用于节日慰 问品、职工文体 健身和乡村疗休 养活动等消费领 域。持续做好消 费帮扶,继续开 展消费帮扶"新 春行动""金秋行 动",举办工会 采购对接专场活 动和帮扶地区特 色农产品进机 关、进高校、进 社区展销活动。 据了解,近年 来,广东省发展 改革委积极落实 国家发展改革委 有关消费帮扶工 作部署,及早谋 划、迅速行动, 牵头落实开 展"消费帮扶新 春行动""消费帮 扶金秋行动" ...
辽宁沈阳:“首发经济”带来消费潮
搜狐财经· 2025-05-08 09:25
新华社沈阳5月7日电(记者于也童、刘艺淳)东北首个悬空光影跑道成为新晋"顶流"、毕加索艺术展单 日万人打卡、中医药夜市开启引流新玩法……这个"五一",沈阳以"首发经济"破局。 5月1日至5日,沈阳市累计接待游客超一千万人次,同比增长21.65%。 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沈阳市文旅消费规模在全国排名第17。沈阳方城、沈阳市植物园、 辽宁省科学技术馆、辽宁省博物馆、沈阳工业博物馆、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等24处重点监测场景接待游 客数量再创新高。 沈阳老北市里人流密集。新华社发 作为东北首个"体育+"大型商业综合体,沈阳环球港动感城于5月1日启幕,首日客流达10万人次,称得 上"首发即顶流"。"孩子听说这里能玩到20多项运动,早就盼着来打卡了。"沈阳市民杨洁说。 当浑河外滩的游船派对遇上辽宁中医药夜市,沈阳用"时空混搭"重构消费场景。中医药夜市开辟"把脉 +撸串"新体验,近200位专家坐镇打造"边养生边打卡"的新玩法。在中街、太原街、西塔美食街、北市 场、彩电塔夜市等夜经济街区,从特色小吃到饕餮大餐的"沈阳味道"吸引各地游客。有网友戏称:"在 沈阳,白天玩转未来科技,深夜穿越千年文明。" "首发经济"为体 ...
连云港海州区:低空经济热潮涌动 无人机科技展点亮城市新名片
环球网资讯· 2025-05-08 09:22
科技赋能文旅 - 连云港市海州区通过"科技+文旅"双轮驱动,利用无人机特色表演和陆空联动展销等创新场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1] - 无人机与电子软屏融合技术实现广告内容与飞行轨迹精准联动,广告转化效率较传统形式提升60% [3] - 无人机软屏广告可实时生成企业LOGO、宣传画面等定制内容,突破传统宣传形式限制 [3] 消费新业态 - 在2.8公里长的庙会主会场,空中物流网络打通消费闭环,无人机5分钟内完成新鲜农产品投递,日均配送订单30单 [5] - 消费者试驾可获赠无人机足球体验券、VR虚拟飞行体验券、无人机DIY活动券等 [5] - 无人机科普区吸引大量游客,穿越机模型热销,无人机CAAC执照培训报名人数近百人 [7] 经济效应与产业规划 - 庙会期间无人机相关活动营收超50万元,吸引超20万人次参与互动 [1] - 连云港低空投设立十余个助企便民应用场景,构建"体验-培训-就业"产业链 [7] - 海州区计划聚焦低空经济发展,引建低空装备研制、飞行应用、服务保障等领域项目,打造低空经济特色产业园 [7]
各地持续推出多种形式消费促进活动 释放消费潜力
央广网· 2025-05-08 09:19
文旅融合与消费促进 - 北京展览馆举办"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 通过3000平方米展厅展示藻井复刻 唐代彩塑真品及数百幅壁画 构建沉浸式文化长廊 [1] - 展览原比例复刻敦煌莫高窟多个经典洞窟 包含一组完美唐朝原作塑像 壁画内容见证1000多年前丝绸之路情景 [1] - 多款敦煌文化灵感文创产品首次亮相 包括集章手册 特调咖啡"如是莫高"和"月泉冷萃" [2] 地方文旅消费举措 - 山东省联合金融机构开展文旅消费利企惠民活动 济南市"五一"假期推出航旅产品联动优惠 覆盖天下第一泉 济南方特等景区 [2] - 济南市开通15条旅游直通车 精准服务老年人 学生等群体 60多项主题促消费活动持续至5月底 [2] - 济南市重点商圈举办特色促消费活动 针对商超 加油 餐饮 老字号等推出打折 满减优惠 [2] 以旧换新政策实施 - 黑龙江省开启二手车购车补贴活动 吸引客户选购 [3] - 黑龙江省将空气净化器 电磁炉等17类家电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 [3] - 黑龙江省推出120余场省市联动的促消费活动 包括以旧换新消费季等 [3]
广东发布31条措施提振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5-08 08:55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广东省将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包括支持汽车置换更新、12类家电(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热水器、家用灶具、吸油烟机、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以旧换新,以及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2] - 探索"财政补贴+企业让利+金融赋能"模式,对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进行补贴,扩大参与范围并完善境外人士流程 [2] - 资金分配向"两新"工作成效较好的地市倾斜,将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 [7] 收入增长与就业促进 - 推动工资性收入合理平稳增长,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计划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110万人以上 [3] - 鼓励上市公司推进员工持股计划,支持个人投资交易所市场政府债券,丰富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 [3] - 针对农民群体,深化农产品"12221"营销体系,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 [3] 服务消费与商旅文体融合 - 擦亮"食在广东"招牌,挖掘餐饮文化,打造"广东美食地图",强化"粤贸全国""粤夜粤美"等消费品牌 [6] - 优化商旅文体融合消费,培育"+旅游"模式,开展文旅消费季惠民活动,举办"跟着赛事去旅行"等主题促消费活动 [6] - 推进广州、深圳市内免税店试点建设,增设口岸免税店促进入境消费 [6] 智能家居与新技术应用 - 鼓励家电、房地产龙头企业建设智能家居展厅和体验中心,推动全屋智能、适老化改造场景落地 [8] - 加快AI大模型、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打造数实融合场景,培育低空和邮轮游艇消费 [8] - 深化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培育试点企业和产业集群,支持外贸企业打造内销品牌 [8] 消费环境优化与政策支持 - 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 [9] - 推进广州、深圳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2025年新增放心消费承诺单位超1.5万家、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店超4500家 [9] - 放宽车辆购买限制,增发购车指标,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9]
33家中国厂商霸榜全球手游收入百强;泡泡玛特再现大宗交易减持|消费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8 07:36
淘宝入局外卖商战 - 淘宝天猫旗下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并联合饿了么启动"饿补超百亿"大促,通过补贴活动刺激消费 [1] - 五一假期后推出奶茶咖啡品类"免单卡"和限量版"请客卡"活动,进一步拉动消费热潮 [1] - 阿里系资源整合优势显现,平台争夺本地生活流量入口,电商巨头加码近场电商以突破增长瓶颈 [1] 泡泡玛特大宗交易减持 - 5月7日投资人以每股190 2港元减持386万股,涉及资金7 34亿港元,此前一周连续两次减持累计达15亿港元 [2] - 长期价值取决于海外收入占比提升及IP矩阵可持续性 [2] 中国手游厂商全球收入表现 - 4月腾讯《王者荣耀》以71%收入涨幅重回全球手游收入榜首,33家中国厂商入围全球百强,合计吸金20亿美元,占比38 4% [3] - 行业进入"价值深耕"阶段,未来竞争聚焦技术原创性、文化穿透力与全球化运营能力 [3] 上海乐高乐园门票开售 -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定于2025年7月5日开园,面向2-12岁亲子家庭,含八大主题区及超75个互动设施,使用超8500万块乐高积木 [4] - 项目有望推动长三角文旅升级,为二三线城市国际IP合作提供"轻资产+在地化开发"范本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