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影视
icon
搜索文档
在招聘平台投沉了300份简历,为何被校友内推就中了?
36氪· 2025-07-17 17:26
校友资源与职场发展 - 国内大部分公司在招聘时存在院校偏好 看重特定院校学生的共性特质和校友纽带作用 但多数中国高校校友圈在毕业后迅速弱化 社交重心转向职场关系 [2] - 校友酒会等创新形式能有效促进资源链接 案例显示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校友通过活动建立业务联系 欧美高校如康奈尔大学通过行业顶尖校友活动反哺教学 [3][5] - 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1146名受访学生中普遍对母校缺乏归属感 校友会活动形式趋同且以校方单向输出为主 线上系统利用率低 [4][5] 出海人才趋势与策略 - 2024年上半年电商行业新发出海职位占比达13.13% 居各行业之首 智能制造 短视频 游戏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求同步旺盛 [10] - 企业出海转向本土化运营 需技术+合规+市场复合型人才 案例显示SHEIN在东南亚团队要求熟悉当地支付习惯和宗教文化 中石油北非项目提供专机运输和部队保护 [7][10] - 日本市场存在建筑 IT 宿泊等19个行业劳动力缺口 银发经济 康养经济成为确定性机会点 喜茶 杨国福等企业通过文化适配实现出海突破 [15][17] 求职创新与职业规划 - 跨境电商从业者Roselle通过整合资源主动提案 成功开拓覆盖7-8个国家的四条业务线 强调合规意识与资源整合能力是关键 [18][19] - 职业规划专家建议28岁以内留学归国者以应届生身份求职 超28岁则更适合社招 需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职业路径 [21][23] - 创新自我营销案例显示 将二维码名片与互动服务结合可提升求职效率 某互联网从业者通过全链路经验展示实现跨领域转型 [23][24] 行业转型与新兴机会 - 影视行业从业者丁小寅转型网络电影出海 2020年推动600部作品输往海外 并完成《八佰》在20多个国家的院线发行 [12][14] - 长视频行业面临艺人风险 政策转变等挑战 从业者建议向互联网商务或品牌广告领域转型 利用内容理解与沟通能力优势 [23] - AI虽推动信息平权 但人脉资源仍构成职场差异 案例显示AI领域从业者数十年仅通过校友内推实现职业跃升 [5]
签约!珠海携手珠影集团,推动影视与文旅深度融合
南方都市报· 2025-07-17 12:17
珠海影视产业战略合作 - 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与珠江电影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将在影视创作 发行推广 产业集聚 人才培养等多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1] - 合作聚焦珠海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挖掘 以特区精神 留学文化 海洋文化为核心元素 联合孵化展现粤港澳人文交融的原创影视作品 [4] 珠海影视产业优势 - 珠海地处粤港澳大湾区 毗邻港澳 自1979年以来已作为近50部影视作品主要取景地 包括《少林足球》等经典影片 [2] - 广东省2024年5月出台《关于推动广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提出15项举措推动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建设 [2] 珠江电影集团战略转型 - 珠江电影集团作为70多年历史的国有电影企业 正推动从"产品消费"向"场景消费"转型 从"做行业"向"做生态"跨越式发展 [3] - 公司将与珠海在精品创作 发行推广 产业生态建设 人才培养 IP开发 影视文旅融合等6大方向开展深度合作 [3] 产业集聚与衍生发展 - 珠海将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 为影视拍摄制作提供保障 同时吸引更多影视机构来珠海投资拍摄 [4] - 双方计划开发具有珠海特色的影视IP及衍生品 结合旅游资源设计影视主题旅游线路 推动影视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4]
2025Q2全国票房同比-34.74% 影视行业再陷寒冬 金逸影视预亏超700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7-17 11:52
上半年业绩爆发 - 院线三巨头(金逸影视、横店影视、万达电影)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均成倍增长,核心驱动力为春节档红利及《哪吒2》爆火[1][2] - 万达电影归母净利润5亿-5.6亿元(同比增341%-394%),主要依赖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贡献大盘52.8%票房及卖品毛利率提升10个百分点[3] - 横店影视净利润1.8亿-2.3亿元(同比增103%-160%),受益于头部影片分账收入及成本管控[4] - 金逸影视扭亏为盈(净利2800万-3600万元),但Q2单季亏损超7000万元[5] - 上半年全国票房292.31亿元(同比+22.91%),国产片占比91.2%,《哪吒2》单片贡献154.46亿元[6] Q2寒冬表现 - 4-6月全国票房48.42亿元(同比-34.74%),观影人次1.20亿(同比-34.60%),创十年新低[1][8] - 金逸Q2票房下滑38%,直营影院单季收入仅1.05亿元[9] - 内容青黄不接导致需求疲软,清明档、五一档未现爆款[10] - 影院固定成本占比高达60%,票房下滑加剧亏损[11] - 短剧、直播等娱乐形式分流年轻用户,叠加娱乐消费降级[12] 万达转型探索 - 万达实施"125战略":打造"超级娱乐空间",联动潮玩、游戏、餐饮等业态,6月衍生品收入增长399.5%[14] - 引入日本三井物产互动设施(大头贴机、扭蛋机)提升线下体验[15] - 暑期档储备18部多元类型影片(如《恶意》《长安的荔枝》)对冲单片依赖风险[16] 行业结构性矛盾 - 头部企业(万达、横店)具备多元业务支撑(衍生品、海外收入占比62%)、规模效应及内容投资能力[19] - 中小院线(如金逸)依赖单一票房收入,固定成本占比高,Q2无爆款即陷入亏损[19] - 上游制作方中国电影因主投影片失利,上半年预亏超8000万元[19] 未来出路 - 暑期档101部影片定档(含进口片《侏罗纪世界:重生》),成关键观测窗口[21] - 政策端推出"电影消费年"补贴(核销超9000万元)刺激需求[24] - 下沉市场三四线城市票房贡献创新高,需定制化内容[25] - 技术降本(虚拟拍摄、AI后期)缓解制作端压力[26] - 头部企业需提升非票收入占比至30%以上,中小院线考虑轻资产运营或垂直转型[28]
ST明诚2025上半年扭亏 转型“文化+运营”双轮驱动
长江商报· 2025-07-17 08:16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业收入2亿元—3亿元 同比增长398 61%—647 92% [1][2] - 预计归母净利润90万元—135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2164 29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 36亿元 同比上升1148 76% 归母净利润517 94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74万元大幅反转 [2] 业务发展 - 影视传媒板块上线影视剧5部 新增签约项目2个 演艺传媒业务新增合作剧目9部 [2] - 智慧空间板块中标项目41个 其中空间装饰13个 空间服务28个 2024年该业务收入占比62 56% [2] - 公司战略转型为"文化+运营"双轮驱动 拟更名为"武汉明诚文化体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4] 资产优化 - 公司拟挂牌转让控股子公司武汉当代时光传媒45%股权 该子公司2024年净亏损1977万元 净资产-3 74万元 [4] - 交易完成后时光传媒不再纳入合并报表 整体股权增值率16297 86% 主要因旗下4家全资子公司资产重估增值203 18% [4] - 湖北省国资委通过湖北联投完成对公司破产重整 系统性解决债务问题 [4] 未来发展 - 公司处于业务拓展阶段 市场开拓和资源投入加大导致运营成本上升 [3] - 未来将通过优化成本控制 强化项目管理推动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3] - 转型进入实质性阶段 "文化+运营"模式逐步成型 国资背景带来资源协同效应 [5]
暑期档过半 市场渴望黑马影片力挽狂澜
证券日报· 2025-07-17 00:10
暑期档票房表现 - 截至7月16日暑期档票房达34 12亿元 [1] - 2025年暑期档尚无影片票房突破10亿元 与往年相比表现较弱 [4] - 2023年暑期档总票房187 71亿元创历史纪录 2024年回落至105 36亿元 [4] 高期待新片分析 - 暑期档下半场有7部"想看"人数超10万的新片 覆盖历史 战争 喜剧等类型 [1] - 历史题材影片《731》和《东极岛》想看人数最高 分别达49万和32万 [2] - 《东极岛》出品方包括大麦娱乐 光线传媒和中国电影3家上市公司 [2] - 《神奇4侠:初露锋芒》是唯一想看人数超10万的海外影片 [2] 动画电影潜力 - 《罗小黑战记2》是7部高期待新片中唯一动画电影 前作豆瓣评分8分 [3] - 主要出品方包括中文在线 猫眼娱乐和微梦创科 [3] - 近期已开启点映 前作口碑或推动票房增长 [3] 行业竞争格局 - 暑期档竞争最激烈月份为7月和8月 宣传费用相对更高 [3] - 中邮证券预计7-8月重磅影片上映后票房数据将修复 [3] - 电影市场面临旅游 演唱会 流媒体等其他娱乐产业竞争 [5] 市场问题分析 - 传统大片模式失灵 好莱坞IP续作叙事疲态明显 [5] - 档期依赖导致资源分布不均 需推进分线发行打破"档期赌局" [5] - 内容需从迎合观众转向求共鸣 叙事需考虑年轻观众特征 [5]
影视板块:2025年短剧,类似2005年页游
2025-07-16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传媒行业、影视行业、游戏行业、移动互联网行业 - **公司**:万达电影、博纳影业、凯英网络、泰月科技、华通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2025年传媒行业景气上行**:基于整合逻辑和购买黑马公司机会 ,类似2005年,强监管转入常规监管且新爆款作品出现使传媒板块爬出低谷,预计持续七八年 [1][3][5][9] - **短剧类似2005年页游**:标志影视内容互联网产品化,重塑制作、分发和变现流程,具备规模化、低成本等特性优化商业模式,AR技术加速精品化 [1][2] - **AI技术对影视和游戏行业影响不同**:对影视行业影响大,能提升产能、制作和分发方式,当前阶段AI加速更可能体现在影视领域,因游戏行业已成熟 [1][6] - **短剧产业链变化**:制作和分发环节价值链重新分配,类似页游联运模式,渠道受益更多 [3] - **选择影视板块标的逻辑**:一是有整合动作和能力的大格局公司如万达电影;二是预期差较大的黑马标的 [3][16][1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移动互联网发展历程**:1994年开始发展,2023年达顶峰,2024年转入常规监管成正常行业 [10] - **AI技术未来影响**:预计15年内加速应用,30年前后技术升级迭代 [11] - **游戏产业发展历程及趋势**:经历端游、夜游、手游阶段,未来两三年内容形态创新可能在影视领域 [12] - **短剧兴起因素**:网文推广模式、用户观看习惯、算法推荐、及时上映、创作去中心化等 [13][14] - **AI加速短剧发展方式**:模块化制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吸引创意人参与UGC创作 [15] - **影视行业趋势**:正经历整合,龙头企业发挥重要作用,影视和游戏公司探索新内容形态 [16] - **游戏行业龙头企业**:凯英网络、泰月科技和华通科技,华通科技摘帽预计11月,此前股价有望上涨 [17] - **短剧与夜游区别**:是AI时代新产物,开启新内容形态,推动影视行业变革 [18]
影视之于AI,类似游戏之于互联网
2025-07-16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 影视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行业现状与趋势** - 影视板块处于整合逻辑和 AI 重塑逻辑并行状态,2025 年行业整合趋势显著,光线传媒成电影内容龙头,如意在分发领域占重要位置,万达和芒果分别为 IP 衍生品和文化出海领军企业[2] - 短期内难有新内容形态,约需两三年,目前应关注模式和组织方式创新[2][19] - 2026 年春节后行业变化传导到二级市场,国内付费订阅模式有潜力,但需文化出海成功[1][2] - 2025 年传媒行业迎小牛市,AI 技术助力整合是主要特征[36] - **AI 对行业的影响** - AI 技术可降成本、提效率,重塑移动互联网时代变化不大的细分方向,助力爆款产生[1][2][8] - AI 能降低演员和导演成本,提高内容门槛壁垒,依赖渠道分发[17] - 影视、动漫画、文学等领域因产品化程度高,易被 AI 重塑产生新爆款[37] - **公司策略与发展** - 万达侧重优化剧本及制片人,养制片人对冲成本,用 AI 技术加持演员;博纳与高校合作,用师生担任制片人或导演降成本并锁定特定主题 IP 创作[2][36] - 万达和如意核心是打造爆款作品、IP 运营、技术壁垒、付费订阅模式和线下空间经营[2][39] - 万达和如意合作,如意是线上流媒体平台,万达负责线下分销渠道,背后都有腾讯支持[39] - **内容形态与市场** - 短剧和 AI 短剧处于景气上行阶段,AR 技术加速短剧换皮和用户洗牌,降成本和门槛[1][5] - 文化出海以国资主导,影视是核心,游戏和渠道是左右臂[9] - 影视与游戏融合成新内容形态值得期待,将结合视频、体验和交互性体验,未来三至五年成型[30][31] - 2005 - 2018 年剧集价格涨 180 倍,15 - 17 年电影票房从 20 亿突破至 50 亿,17 年后强监管政策影响行业[2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挑选标的**:挑选影视板块标的应关注市占率提升的龙头公司和黑马,有 19 家主要标的,还需关注财务指标评估盈利能力[4] - **历史爆款特点**:80 年代以动漫画和期刊为主,90 年代歌曲和动画片不错,10 年代互动型产品成主流;90 和 00 年代是电视剧市场巅峰,10 年代后质量、口碑和艺术性下降[14][15] - **公司治理**:公司治理对影视公司至关重要,治理薄弱会导致严重问题,寻找标的时要重视[20] - **传媒板块交易额**:2023 年起传媒板块交易额占比超 2015 年牛市和上次改制时期,因出清彻底符合量化投资偏好,后续指数变化值得关注[23] - **行业政策与技术驱动**:2017 - 2018 年影视行业受政策影响,2024 年强监管转常规监管,各地支持政策推动市场发展,技术驱动因素有语音游戏、元宇宙、ChatGPT 等[24][25][26] - **短剧优势与前景**:短剧因互联网化特性、迎合用户需求、算法精准定位观众等迅速崛起,市场前景乐观,长剧公司会涉足,未来影视与游戏有望合并[28][29][30] - **万达和如意合作细节**:合作架构包括内容投资、空间合作、制片人和剧本打磨,制片人负责项目规划,编剧设计情节,导演负责拍摄[40][41] - **万达发展展望**:长期展望是打造爆款、IP 运营、技术开发,核心业务模式是付费订阅结合线下空间经营,2025 年集中精力提升业绩[42][43]
智通港股解盘 | 北约掺乎美国的二级制裁 暑期经济在升温
智通财经· 2025-07-16 21:27
市场动态 - 市场呈现轮动格局,基本面不扎实,美股纳指创新高主要依赖英伟达带动,港股冲高回落跌0.29% [1] - 美国宣布对部分国家设定"略高于10%"的关税,北约秘书长警告巴西、中国和印度可能面临二级制裁 [1] - 外交部回应关税战没有赢家,美国提议韩国建立主权基金借款给企业赴美建厂 [1] 半导体与AI - 英伟达CEO黄仁勋称已收到H20大量订单,H20虽为阉割版但比国产芯片好用且生态匹配效率更高 [2] - 英诺赛科是全球首家实现8英寸氮化镓晶圆量产的IDM厂商,意法半导体承诺12个月内不减持其27%股份 [2] - 英诺赛科计划将月产能从13000片提升至2025年底20000片,长期目标70000片,股价涨超9% [2] - 黄仁勋称中国AI模型为"世界级",能创造新增长点并改变行业,粉笔AI刷题系统班销售额有望突破1亿元 [2] 医药行业 - 创新药不参与集采保障利润空间,丽珠医药心血管创新药H001 II期临床入组完成,股价涨超13% [3] - 山东新华制药子公司获医疗器械注册证,股价涨8% [3] -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涉及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翰森制药等企业,达格列净片2024年销售额超70亿元 [4] 影视与娱乐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达33亿元,《侏罗纪世界:重生》《酱园弄·悬案》《碟中谍8》位列前三 [5] - 欢喜传媒主控《酱园弄·悬案》点映预售超3000万,大麦娱乐参投《碟中谍8》票房1.90亿 [5] - 短剧行业爆发式增长,2025年Q1全球内购收入近7亿美元,2024年国内市场规模504亿元超电影票房 [5] 消费品 - 泡泡玛特上半年营收至少137亿元,归母净利润不低于41亿元,超2024年全年表现 [6] - 泡泡玛特股价过去3个月上涨60%,12个月暴涨588%,部分资金选择获利了结 [6] 贵金属 - 华尔街建议投资者在贵金属中寻找避风港,黄金、白银和铜被推荐 [7] - 摩根士丹利预测金价目标3800美元/盎司,高盛预测年底达3700美元/盎司,明年中期4000美元/盎司 [7] - 黄金股如紫金矿业、招金矿业、山东黄金等在大盘调整时受资金青睐 [7] 旅游行业 - 同程旅行1Q25总收入同比增长13.2%至44亿元,核心OTA业务收入增长18.4%至38亿元 [8][9] - 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7%至7.882亿元,利润率18%,国际机票和酒店间夜量分别增长超40%和50% [8][9] - 公司收购万达酒管补齐高端短板,背靠腾讯和携程流量资源,竞争优势突出 [9]
金逸影视: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6 21:19
会议召开和出席情况 - 现场会议于2025年7月16日下午14:00召开,网络投票时间为同日09:15至15:00 [1] - 出席股东代表股份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75.0619%,其中中小股东76人代表股份232,988股(占比0.0619%) [1] - 网络投票中小股东76人代表股份232,988股(占比0.0619%),现场投票中小股东0人 [1][2] 提案审议表决情况 - 提案1《关于修订<公司章程>暨修订、制定及废止公司部分治理制度的议案》获同意282,427,032股(占比99.9992%),中小股东同意率80.2754% [2] - 提案2《关于补选第五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议案》获同意282,424,092股(占比99.9987%),中小股东同意率79.0135% [9] - 提案3《关于签署<股份回购协议之补充协议>的议案》获同意282,424,432股(占比99.9982%),中小股东同意率79.1594% [9][10] 法律意见 -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书,确认会议程序及表决结果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 [10] 备查文件 - 股东会决议及法律意见书作为备查文件存档 [10]
金逸影视: 北京大成(深圳)律师事务所关于广州金逸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之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7-16 21:19
股东会召集与召开程序 - 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由董事会召集,会议通知于2025年7月1日公告,明确载明召开地点、时间、审议事项等关键信息,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3][4] - 股东会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召开,现场会议于2025年7月16日在广州嘉逸国际酒店举行,网络投票通过深交所系统进行,时间安排与公告内容一致 [4] 股东会参与情况 - 出席股东及授权代表共79人,代表表决权股份282,472,988股,占公司总股本75.01%,其中现场出席3人代表282,240,000股,网络投票76人代表232,988股 [5][6] - 中小投资者参与度:76名中小投资者通过现场或网络投票参与,代表股份232,988股,占总股本0.0619% [6] 议案表决结果 - 全部议案均获通过,核心议案《关于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额度的议案》获99.9837%同意票,反对票占比0.0155%,弃权票0.0008% [8][9] - 中小投资者对关联交易议案支持率为80.2754%,反对票占比18.7804%,显示分歧较明显 [9] - 特别决议项(如议案1的子项)均以2/3以上表决权通过,普通决议项过半数通过,程序符合《公司章程》要求 [21][22] 法律合规性结论 - 律师事务所认定股东会召集程序、出席人员资格及表决结果均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未发现程序瑕疵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