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搜索文档
 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商丘篇丨河南东大门势正扬
 河南日报· 2025-10-24 10:02
展开"十四五"这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时代画卷,每一个节点都让人铭记,每一处着墨都令人振奋。 五年来,商丘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聚 焦"两高四着力",以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奋斗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商丘篇章。 殷商文化起源地,这是一座拥有厚重历史的文化名城。 商丘地标建筑"商"字。 五年,是一个刻度,标注着发展的高度;五年,是一次跨越,丈量着发展的幅度。 "十四五"即将圆满收官,"十五五"又将扬帆起航。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丘是商人、商品、商业的发源地。早在近4000年前,商祖王亥就在这里服牛 驯马、以物易物,开启了中国商业文明的先河。商丘古城是建于明朝弘治年间的归德府城,距今500多 年历史,地下叠压的六座古城最早则有4000多年,是我国最早的城市发祥地之一。文明探源工程有序推 进,宋国故城遗址"城摞城"的奇观展示了商丘丰厚灿烂的文化,印证了商丘3000多年不移位、不断代的 中国古城池建设史;永城王庄遗址获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全新 样本。"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兴盛于安阳",商丘发掘运用"一源一城一故道, ...
 河南东大门势正扬
 河南日报· 2025-10-24 08:0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商丘市在“十四五”期间聚焦“两高四着力”发展目标 [2] - 构建“一区一群两带四径”文旅发展格局,实施殷商之源文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3] - 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豫鲁苏皖四省9个城市签署21份战略合作协议 [4]   产业与投资发展 - 物流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以上,商丘国际陆港等20个重大物流项目进展顺利 [8] - 超硬材料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5条产业链入选全省最具竞争力产业链30强且总数居全省第1位 [8] - 2024年共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51个,总投资额达1017.5亿元 [8]   交通与物流枢纽建设 - 积极建设铁路、公路、航运、机场联动的立体交通,构建“东西南北海”全方位开放格局 [6] - 向东对接长三角城市群,建设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6] - 推进沱浍河航运与商丘港建设,以实现通江达海、货通全球 [7]   营商环境与政务服务 - 与山东枣庄、菏泽等市开通“跨省通办”合作事项168项 [4] - 10个县(市、区)全部建成运行“码上监督、马上服务”平台 [7] - 12345热线工单首接责任制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获评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A级等次 [7]   文化旅游资源 - 商丘是商人、商品、商业发源地,拥有近4000年商业文明史 [3] - 商丘古城地下叠压六座古城,最早可追溯至4000多年前,是我国最早的城市发祥地之一 [3] - 永城王庄遗址获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提供新样本 [3]
 徐州诚邀大湾区游客“潮游彭城”
 新华日报· 2025-10-24 07:04
推介会上,徐州市文广旅局推介官以"视频+图文+讲解"形式,围绕八大主题送上"吃住行游购娱"全 攻略。徐州市文旅集团、铜山区、贾汪区、云龙区也亮出特色文旅资源,文旅展示区的非遗工艺品、文 创产品及特色美食吸引众多嘉宾驻足。精彩推介后,徐州重点景区代表与粤港澳旅行商现场洽谈,沟通 线路设计,围绕"徐州游优惠""航司合作"等话题深入提问,挖掘文旅亮点。多家粤港澳旅行商就深化与 徐州文旅市场联动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活动由汉乐表演《汉韵悠扬》拉开帷幕,古筝、箜篌等乐器演绎两汉底蕴;《遇见汉风》环节,传 统汉乐乐器奏响《东方之珠》《七子之歌》,引得观众跟唱;方言互动环节,徐州方言与粤语交流,满 场欢声笑语。 10月23日,"汉风新韵 潮游彭城"徐州文旅(粤港澳大湾区)推介会在深圳举行。推介会由徐州市 文广旅局联合徐州市外办、大湾区航空、徐州观音机场、新华日报社徐州分社举办。徐州热门景点景 区、文旅单位代表现场推介,70余家内地及港澳旅行商参与交流。 ...
 读懂“5.6%”中的含金量
 搜狐财经· 2025-10-24 03:02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经济运行呈现平稳、稳中提质态势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工业三大优势行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八成,支撑作用显著 [1]   工业与制造业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高端制造引领增长 [1] - 北京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以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1]   消费市场表现 - 文旅市场持续火热,电影和演出市场票房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旅行社及相关服务行业收入增长超一成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用电器等相关产品产销较快增长 [2] - 文商旅体多元业态融合发展,大型活动举办场次和接待人数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演唱会经济和体育经济带动效应持续显现 [2]
 打造外国人体验中国生活第一站 广东向全球发出文旅邀约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3 17:22
 活动概况 - 活动为"发现精彩广东"广东入境游全球宣推启动仪式,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携程集团与Tripadvisor猫途鹰联合承办 [3] - 活动现场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位国际旅行商和国际旅游达人参与 [3] - 活动通过舞狮、皮影、工夫茶等8项非遗技艺互动及舞台剧表演,展示岭南文化,旨在将广东打造成"入境游客体验中国生活首站" [3][4]   市场表现与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广东省接待入境游客突破3931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988亿元,同比增幅均超过30% [6] - 2025年1月至9月,广东入境游总人次以显著优势位居全国首位,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法国、俄罗斯等市场增速亮眼 [6]   政策支持与体系构建 -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12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推出六大维度23条创新政策,系统性构建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体系 [6] - 政策核心领域涵盖签证通关便利化、航旅产品创新、服务生态完善及全球营销升级 [6]   未来规划与产品创新 - 公司将重点打造多元化入境游产品体系,包括"一程多站"大湾区串联游、个性化私属体验及赛事演唱会等特色类型 [7] - 公司将结合十五运会、春节等节点,联合酒店、景区、度假区等推出让利促销活动,提升产品竞争力 [7]   全球营销与传播策略 - 公司将通过举办海外峰会推介、加强交通枢纽广告投放及开展海外旅游达人创意直播等形式扩大全球影响力 [7] - 2026年新春季将启动"广东年味世界共享计划",向全球展示岭南非遗技艺和年俗文化 [7]   服务优化与体验提升 - 公司将联合顺丰速运集团开展"轻松游一站式服务柜台升级"推广项目等便利服务措施,优化游客体验 [7] - 活动现场设置了体验"即买即退"离境退税便捷流程的互动环节 [4]
 擦亮“千年瓷都”名片:景德镇“千馆之城”创新成果丰硕
 证券日报网· 2025-10-23 14:32
面向未来,景德镇市将进一步强化"千馆之城"数字赋能,完善提升线上展馆、智慧导览和互动体验,在 品牌塑造上再提级、融合创新上再发力、服务效能上再提升,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千馆之城"建 设,奋力把"千年瓷都"这张名片擦得更亮。 本次博览会中,"千馆之城"展位展览的展品极为丰富,涵盖了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四大名瓷,还 有陶瓷潮玩、陶瓷首饰、文具、餐具、茶具、香具、文创摆设等,满足不同游客的观赏与消费需求。 近年来,景德镇市将"千馆之城"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文旅产业发展、数字赋能等紧密结合,开创性地 走出了一条特色道路,让陶瓷文明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不仅让景德镇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 产有了更多的承载平台,还让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景德镇、发现不一样的景德镇,有助于向外界展示景 德镇的多元文化。 本报讯 (记者曹琦)10月18日—22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的为期五天的2025中国景德镇国际陶 瓷博览会(1819陶瓷嘉年华)在江西景德镇隆重举行,其中由景德镇市重点打造的"千馆之城"文旅融合 创新成果展备受瞩目。 ...
 身边的“十四五”:新消费 新体验
 搜狐财经· 2025-10-23 14:16
 宏观消费趋势 - 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 [1] - “十四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39.1万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 [3] - 2024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5%,是经济发展第一拉动力 [3][4]   假日消费与文旅市场 - 十一假期北京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近6000万人次,同比增长近14% [1] - 文旅活动与夜经济将假期热度转化为经济效益,如北京“汉服租赁”和陕西沉浸式数字项目 [2] - 2024年入境游客总花费达942亿美元,同比增长77.8% [8]   新兴消费业态:情绪经济与潮玩 - 消费逻辑从“买实用”转向“买喜欢”,从功能消费转向情绪消费 [2] - 2024年中国情绪经济市场规模已超2.3万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4.5万亿元 [2] - 中国潮玩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63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600亿元,预计2026年将突破1100亿元 [2]   数字与智能消费 - 2024年中国居民数字消费规模达23.8万亿元,占居民消费总额的44.2%,几乎每两笔消费就有一笔在线完成 [4] - 国家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人工智能+消费”场景发展,如外骨骼机器人等智能装备 [4] - 消费关注点转向智能和科技,从标准化生产转向个性化适配 [3]   服务消费与零售变革 - 2020年至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居民每花费10元中有4.6元用于购买服务 [4] - 实体零售数字化转型加速,即时零售市场2023年规模达6500亿元,5年增长9.46倍,占网络零售总额的4.2% [5]   进口消费与全球市场 - 2021年至2024年,中国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 [6] - “240小时免签”、“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政策便利外国游客消费,中国正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商场” [8]
 “赛事+”“情绪价值”“品质化”……消费向新而行 提质、焕新亮点持续显现
 央视网· 2025-10-23 11:01
这里是上海徐汇区的西岸滨江,通过一系列的空间再造和活化利用,曾经的水泥筒仓、船坞旧址等工业遗存摇身一变成为一处热闹的文旅商业 地标。 就在刚刚过去的周末,这里还上演了一场极限运动巡回赛,吸引了来自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900名运动员参与竞技。同时,还跨界联动200 多家潮流品牌,打造出集赛事、艺术、零售、餐饮于一体的复合型消费动线,共有约8万人次到场观赛,同比2024年增加了60%。 上海西岸集团副总经理陈安达介绍,2025年升级了大量嘉年华区域,包括科技和运动结合的产品,未来会带来很多新的产业增量。西岸从金秋 开始,是一个"商旅文体展"非常密集的一个状态,希望它能够形成多主体之间的一种机制上的联动。 与此同时,上海的老商圈、老线路也纷纷通过盘活资源、场景重塑、业态升级等多种方式集聚人气。新天地商圈以海派石库门里弄为特色载 体,新开发的东台里还配备了6500平方米的全景天幕,超六成品牌推出露台或者外摆区,持续发力露台经济。 央视网消息:当前,我国消费升级正处在关键时期。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市场的扩容升级过程中蕴含着重大机遇。2025年以来,各 地消费焕新亮点持续显现,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过程中,上海 ...
 “为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持续动力”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0-23 11:01
人民网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王海林)10月21日,中国(北京城市副中心)-东盟贸易投资推介 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以"携手绿色发展,构建美好未来"为主题,东盟多国驻华使节、企业代表等百 余位嘉宾与会。大会还通过政策解读、项目签约、企业对接等环节,为深化北京城市副中心与东盟的经 贸合作、绿色协同搭建起高效平台。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强调,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首次纳入的"绿色经济"章节,为双方 在绿色贸易、投资、标准等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制度支撑,未来须进一步打破绿色贸易壁垒,促进优质技 术与产品流通。 "中国作为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全球绿色技术领导者,在实现这一转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 用。"泰国驻华大使韩灿才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泰中两国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合 作前景广阔。泰国正在实施的"30@30"政策(该政策旨在确保到2030年泰国国内生产的汽车中有30%为 电动汽车)需要中国企业在技术转移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参与。"期待双方共同推动区域绿色产业链 整合,为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持续动力。" 中国与东盟开展绿色产业合作优势明显。中国与东盟在自然资源、生产能力和产业结构上也各有所 长、互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