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装备
icon
搜索文档
小屋”开路,探索零碳“大市场
新华日报· 2025-06-03 13:47
零碳小屋产品特点 - 占地12平方米的灰色小屋配备休息座椅、饮料零食、充电宝和应急医用品等设施,提供便捷服务 [1] - 屋顶铺设10块1米×2米钙钛矿组件,日均发电量12-15千瓦时,配合储能系统可满足内置设备约两天用电需求 [1] - 钙钛矿材料具有弱光发电效率强、透光性好、可定制等优势,阴天发电量可达晴天的50%,实现不插电24小时运转 [1] - 模块化设计无需地基施工,底部装有4个脚轮可移动,用卡车即可整体搬运,适应偏远山区等场景 [2] 市场表现与产能规划 - 首批5台零碳小屋投放徐州热门景点,"五一"假期累计服务超3万人次,单日营业额最高超8000元 [1] - 公司计划到2030年投入市场不低于2000个零碳光伏小屋、500个零碳民宿、1000辆移动能源车 [2] - 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将于年内投产,目标形成规模化产能 [2] 应用场景与产品线扩展 - 产品线涵盖绿色文旅移动能源、绿色建筑施工移动能源、道路救援移动能源、易迁式柔性光伏发电系统四大方向 [2] - 应用场景延伸至景区营地、乡村文旅、老旧小区、施工地、应急救援等领域 [2] - 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的小屋配合周边设计为绿色可移动造型,展示场景适配灵活性 [2] 技术合作与行业地位 - 徐州国投集团作为新能源产业链"链主",联合本地龙头企业共同研发 [2] - 产品吸引全国各地客商询价,显示跨区域商业化潜力 [2]
绿洲积蓄新动能
经济日报· 2025-06-03 06:08
疆电外送项目进展 - 中国三峡集团新疆分公司若羌火电项目已完成1200亩场地平整作业 力争2024年上半年启动主厂房建设 预计2027年6月投用 [1] - 疆电外送直流第四通道总投资约1000亿元 其中电源项目总投资718亿元 规划总装机近1900万千瓦 项目建成后向川渝地区输送绿电占比超60% [1] - 若羌县具备大规模发展新能源的资源条件 太阳能资源储量1.9亿千瓦 风能可开发量5190万千瓦以上 [1] 若羌县新能源发展现状 - 若羌县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115.37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217.55亿元 已推进建设30余个新能源项目 [2] - 中国绿发新疆中绿电若羌400万千瓦光伏项目2023年12月并网运行 预计年满负荷发电69亿千瓦时 后期将实现数智化转型 [2] - 截至2024年5月中旬 巴州新能源装机规模达1011.5万千瓦 若羌县新能源总装机超750万千瓦 [2] 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 - 东方电气(若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首批风机叶片下线 二期年产300套风机叶片项目开工 总投资3亿元 [3] - 该基地全部建成后将形成6条叶片生产线和1条主机生产线 年产500套风机叶片和200套风机主机 [3] - 2024年若羌县计划再建600余万千瓦新能源项目 形成资源带动产业、产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格局 [3]
描绘新画卷 尽揽好“风”“光”
中国能源网· 2025-05-30 11:42
新能源装机容量 - 甘肃酒泉电网总装机容量突破4000万千瓦,达到4009.92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80% [2] - 酒泉建成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三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实现从"资源大市"到"能源强市"的转变 [3] 新能源项目建设与规划 - "十四五"以来,酒泉市已下达三批国家沙戈荒大基地项目指标,总装机规模1380万千瓦 [7] - 公司推动陇电入川特高压直流工程尽早核准开工,持续扩大新能源外送规模 [7] - 公司成立专业服务团队,为新能源企业提供打包技术支持和一站式服务 [9] 电网建设与技术创新 - 公司建成沙州750千伏主变扩建工程、金塔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重点规划项目,网架结构不断加强 [5] - 公司建设与应用新一代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模型,提升继电保护整定系统新能源适应性 [9] - 公司牵头成立酒泉市首个能源领域"源网荷储"创新联合体,探索"光伏+储能"等并网模式 [13] 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 - 酒泉市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规上工业总值突破230亿元,形成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集群 [11] - 酒泉市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竞相布局,形成聚链成群、集群成势的发展格局 [11] 新能源外送与市场拓展 - 公司配合开展库木塔格等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规划研究,持续扩大新能源外送规模 [7] - 酒泉市融入全球市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逐渐串联起来 [11] 新能源政策与服务 - 公司联合酒泉市能源局举办新能源项目接网政策、新能源云平台应用等多方面并网培训 [9] - 公司主动对接新能源企业梳理接入需求,提前推进玉门、金塔75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 [9] 新能源示范项目 - 公司争取到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美丽乡村分布式智慧能源系统示范工程》示范验证落地敦煌 [13] - 敦煌作为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为打造"全域零碳"示范区贡献力量 [13]
2025年乌鲁木齐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聚焦"5+2"产业集群布局,构建乌鲁木齐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9 09:21
乌鲁木齐市战略定位与经济发展 - 乌鲁木齐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一港五中心"重要战略支点,也是"一带一路"西向开放关键枢纽城市[1][4]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502.16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第二产业增速达10.8%[4][5]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新能源领域新增装机593万千瓦,总装机规模突破千万千瓦[7] 现代化产业体系架构 - 工业领域形成"5+2"体系: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五大支柱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两大新兴产业[15][17] - 服务业打造"6+8"格局:现代物流等6大生活性服务业+检验检测认证等8大生产性服务业[15] - 已谋划重点项目113个,总投资1618亿元,装备制造覆盖汽车零部件等5大领域,生物医药深耕4个方向[17] 重点产业发展动态 -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56.3%,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速73.4%,新能源产业投资增长15%[9] - 能源化工领域龙头企业包括广汇能源、中泰化学,装备制造以金风科技为代表,生物医药集聚新奇康药业等企业[23][26] -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3%,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率提升至65%[23] 政策支持体系 - 国家层面新增57项新疆鼓励类产业条目,覆盖绿色能源、纺织服装等领域[11] - 地方政策包括高新技术企业最高100万元奖励、上市辅导企业50-100万元补助等[12] - 乌鲁木齐市政府部署"三产联动"战略,绘制产业链图谱实施精准招商[12] 产业空间布局特征 - 构建"一城引领、三区协同、三轴联动"空间格局,甘泉堡经开区定位先进制造高地[19] - 数字经济依托新疆软件园等平台,金融总部集聚区分布在人民路、会展等区域[21] - 严格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工业用地混合使用模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21] 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 - 高端制造目标2025年形成3个千亿级集群,突破碳纤维、光伏硅基材料技术[28][29] - 规划商业航天全产业链,预计2027年未来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30] - 新能源装机占比2025年超50%,建设达坂城百万千瓦级风光储基地[31] - 深化"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技术合同成交额目标年均增长25%[32]
振江股份: 振江股份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质押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7 16:11
目前不存在平仓风险。后续如出现平仓风险,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将采取包 括但不限于补充质押、支付保证金、提前还款等措施应对。公司将持续关注其质 押情况及质押风险情况,并按规定及时做好相关信息披露工作。 司利益且尚未消除的情况。 特此公告。 江苏振江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万股 已质押股份情 | 况 | | 未质押股份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次质押 | 本次质押 | | 占其所 | 占公司 | | | 股东 | | 持股比 | | | | | 已质押股 | 已质 | | 押股 | 未质押股 | | 未质押股 | | | | | | | | 持股数量 | | 前累计质 | | 后累计质 | 持股份 | 总股本 | | | 名称 | | 例 | | | | | 份中限售 | 份中冻 | | 结 | 份中限售 | | 份中冻结 | | | | | | | | | | 押数量 | 押数量 | | 比例 | 比例 | | | | | | | | | | 股份数量 | 股份数 | | ...
驻马店市政府与鹏辉能源签署战略协议
快讯· 2025-05-27 12:09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驻马店市政府与鹏辉能源签署新能源领域战略合作协议 [1] - 合作涵盖新能源装备升级、固态电池产业化建设、"豫产豫用"示范打造等关键领域 [1] 重点合作方向 - 聚焦"产业绿色转型和零碳城市打造" [1] - 以"零碳园区—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为核心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落地 [1] - 加快零碳学校、医院、园区等多场景示范 [1]
聚焦集群建设 加快转型升级 甘肃支柱产业增势强劲
经济日报· 2025-05-25 06:16
甘肃是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今年一季度,甘肃电网新能源新增并网160.6万千 瓦,新能源总装机达6597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增长12.4%。截至3月底,甘肃新能源外送电量达88.4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55%。 甘肃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有色金属产业占全省工业总量的25.5%。2024年,"金白兰武有色金属集群"入 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近日,在金白兰武有色金属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工作推进会上,1.2万吨 超细高纯金属粉体材料项目等29个项目签约,总金额105亿元。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兰州5月24日讯(记者陈发明、赵梅)今年一季度,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增 速居全国第二。其中,有色金属、电力行业贡献突出,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4个、2.3个百分 点。 前不久,金川集团、兰石集团合作的1万吨高端装备用镍基合金先进材料生产线项目在兰州新区开工。 金川集团镍合金项目组组长张东介绍,项目建成达产后,每年将形成1万吨高温耐蚀合金、纯镍及蒙乃 尔合金等产品产能,产品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子电工、能源电力、航空航天等领域。 甘肃省统计局副局长顾克勇介绍,一季度,甘肃有色 ...
高工云看展②: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 新能源装备企业创新“图谱”
高工锂电· 2025-05-24 14:38
行业峰会与展会动态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举办 聚焦钠电技术发展 [1][2]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同期举行 主题覆盖干法电极、固态电池等四大技术方向 [2][3] - 高工锂电"云看展"活动展示11家新能源智能装备企业创新成果 涉及干法电极、固态电池装备等 [3] 企业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嘉拓智能 - 推出干法电极工艺解决方案、复合铝集流体、第二代热复合叠片机等产品 固态锂金属负极连续制备达15μm [4][6] - 干法制备技术适配三元及固态电解质材料 极片辊分一体机与注液设备取得突破 [6] - 海外业务覆盖20余国 建立全球销售服务网络 [6] 先导智能 - 发布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 覆盖干法混料涂布、湿法制浆等关键工序 [7][9] - 圆柱电池组装线设备占地缩减53% 能耗降低3% 切叠一体机效率达0.075s/pcs [9] - 电池后段方案充电效率87% 放电效率84% 开发AI驱动的质量闭环管理系统 [9][10] 尚水智能 - 首展干法电极制造设备 实验室装备配备AI交互功能 实验参数可直接转化量产 [11][13] - 实现粉料包覆混合、纤维化造粒、多级辊压等干法电极关键技术突破 [13] 海目星激光 - WPM-S激光焊接检测系统实现100%全检 自主研发MOPA激光器覆盖锂电全流程 [14][16] - 构建激光全链智造生态系统 涵盖涂布至模组PACK环节 [16] 德龙激光 - 激光干燥技术较传统烘箱节能50% 空间节约80% 飞秒激光器适配固态电池极片加工 [20][22] - 锂电池Pack拆解方案产能2JPH 激光清洗技术支持150m/min辊压速度 [22] 清研电子 - 粉体成膜技术(PIFSTM)实现无溶剂干法电极制备 负极双面复合成膜速度>80m/min [23][25] - 混合均质一体机排料率99.5% 成膜复合一体机正极速度达50m/min [25] 利元亨 - 攻克干法电极材料均匀性难题 电极辊压与电解质热复合一体机提升能量密度 [33][35] - EIS充放电测试仪集成电化学阻抗谱技术 工业CT覆盖多领域检测需求 [35] 能效提升与智能化解决方案 - 时代高科智能烘烤线实现实时水分检测 RGV机器人提升腔体容积 [17][19] - 博路威BGL1500辊分一体机分切速度150m/min 干法电极设备降本30% [37][39] - 雷索新材料低温红外技术节能50% 超声波分散设备能耗降50% [29][31] - 新氧器防爆除尘设备服务200家新能源企业 泄爆片导向板降低爆炸危害 [26][28]
交通运输部:多措并举加强交通运输与能源的融合发展
快讯· 2025-05-20 14:57
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现状 - 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已建风、光等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过89万千瓦 [1] - 累计建成充电桩3.5万个,充电停车位约5.1万个 [1] - 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占比达到77.6% [1] - 已建和在建清洁能源船舶超过430艘 [1] - 全国铁路电气化率达到75.3% [1] 推动交能融合发展的五大重点方向 规划协同 - 推动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规划衔接互动 [1] - 开展公路水路充(换)电站设施网络规划 [1] - 加强与电网规划的协同布局,提升清洁能源就地保障水平 [1] - 指导地方开展交能融合规划研究,明确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建设时序和网络布局 [1] 政策协同 - 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启曜"行动和"乘风"行动 [1] - 推动运输装备低碳转型发展 [1] - 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成网行动 [1] - 提速交通运输绿色燃料供应 [1] - 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项目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1] - 研究交通基础设施路域范围内绿电直连政策 [1] 应用场景拓展 - 利用公路沿线服务区、收费站、养护工区、监控中心等周边土地推进清洁能源就近开发 [2] 新能源装备推广 - 持续推进新能源车辆在城市公交、出租、邮政快递、城市配送、港口、机场等领域应用 [3] - 推动新能源重型货车(卡车)规模化应用 [3] - 支持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发展 [3] - 推进高耗能、高排放机车车辆节能改造和低碳化升级 [3] - 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机场常态化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 [3] 科技研发 - 建立交通与能源融合技术装备研发平台 [3] - 推动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协同创新 [3] - 研究交通能源系统与能源网柔性互联、大容量固态电池、兆瓦级超级快充等关键技术 [3] -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电动重卡、氢能重卡、电动船舶等相关标准制定修订 [3] - 完善安全、节能、环保等标准 [3] 具体实施措施 - 加快建设一批(近)零碳枢纽、港口等 [3] - 加强充(换)电等补能设施建设 [3] - 加快公路沿线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3] - 打造一批双向充放电设施智能化改造项目 [3]
山东城市观察 | 工业强市“济南战法”再升级,从万亿规模迈向全链革新
新浪财经· 2025-05-17 10:23
工业强市战略升级 - 济南召开全市工业强市工作推进会议,系统谋划未来工业进阶路径,从"制造大市"向"智造强市"转型[1] - 工业强市战略始于2019年,连续三年发布重磅政策文件,2020年动员大会后规上工业营收三年跨越三个千亿台阶,2024年突破10189.4亿元[5][6] - 2023年底召开新型工业化大会,2024年5月再启"工业强市再出发"动员令,明确产业链全链条提质目标[6] 产业链体系重构 - 从四大主导产业(大数据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精品钢材料、生物医药)升级为"13+34"产业链体系,涵盖电子信息、高端软件等关键领域[8][9] - 13条标志性产业链和34条重点产业链动态优化,通过"一链一图谱"实现区县错位发展,例如历下区科创金融、槐荫区医养健康等特色集群[9][11] - 产业链革新推动生产力布局重构,解决区县产业趋同问题,要素资源向重点项目集中[9] 新质生产力培育 - 聚焦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装备四大未来产业,成立专项办公室快速落地项目,如天兵科技火箭总装基地填补领域空白[13][15] - 人工智能产业实施算力筑基等四大路径,形成全链条布局,全市人工智能企业达430家,重点大模型企业58家[15][16] - 省级以上产业创新平台338家,实施技术创新项目973项(占全省30.2%),专精特新等企业总量超8500家全省第一[15] 数字化转型与要素保障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达80家次,产业大脑10个,均居全省首位[16] - 强化用地、金融等要素保障,构建适合产业链发展的整体生态[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