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闽企航母启航:一文看懂五大上市公司实力与走向
搜狐财经· 2025-06-16 18:09
福建省工业控股集团成立 - 福建省工业控股集团整合冶金、轻纺、机电三大板块,资产总额超1500亿元,员工5万余名,旗下5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727亿元 [1] - 集团通过注入福建省冶金控股80%股权和福建省轻纺控股100%股权,实现对钢铁、钨业、新能源、造纸等关键领域的全产业链掌控 [4] - 领导班子呈现"老中青"梯队配置,包括技术型管理者杨方、国企改革专家侯孝亮、轻纺系统黄金镖和三钢集团何天仁等产业实干家 [4] 厦门钨业 - 拥有全球20%钨资源储量,在泰国建设钨丝生产基地,采用"智慧拉丝"技术生产直径0.03毫米的光伏用钨丝 [6] - 研发的离子注入钨靶材打破美日垄断,进入台积电7nm芯片产线 [6] - 2024年在钨价下跌15%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溢价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23%,每年投入营收的5%用于研发 [7] 厦钨新能 - 通过"NL结构"正极材料创新,用锰元素替代部分钴镍,使动力电池成本降低30%,能量密度提升15% [9] - 技术适配固态电池体系,AI视觉检测系统能捕捉0.01毫米的晶格缺陷 [9] - 成为宝马i系列电动车独家正极材料供应商,2025年规划10万吨新产能将使其跻身全球前三 [9] 福蓉科技 - 研发"超弹铝材"在0.5毫米厚度下能经受20万次弯折,应用于折叠屏手机 [11] - 纳米级阳极氧化技术使铝材表面形成蜂窝状氧化膜,保持金属质感同时提升5倍耐磨性 [11] - 拿下苹果、三星70%的中框订单,在小米MIX Fold3上实现"零孔洞"转轴结构,将折叠屏厚度压缩到10毫米以内 [11] 三钢闽光 - 投入30亿建设智能炼钢系统,转炉终点碳温双命中率从65%提升至92% [13] - 与比亚迪联合研发"刀片电池壳专用钢",强度提升30%同时减重20% [13] - 独创"钢化联产"模式利用高炉煤气发电,年节电量可供50万户家庭使用 [13] 青山纸业 - 全球首创"竹浆替代木浆"技术,每生产1吨纸少砍3立方米森林 [15] - 竹子年生长量是树木的3倍,固碳能力更强,2024年绿色产品销售额占比达45% [15] - 研发食品级涂布牛卡纸进入伊利、蒙牛供应链,在建竹生物质发电项目投产后绿电自给率将突破70% [15] 未来发展计划 - 推动三钢闽光建设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27年人均产钢量目标突破1500吨 [17] - 三年内投入50亿元攻坚稀土永磁电机、氢能储运等关键技术 [17] - 启动福蓉科技分拆上市预案,筹划厦钨新能科创板二次融资 [17]
申达集团张国平:创新驱动与生态共赢 构建新能源材料新增长极
证券时报网· 2025-06-13 16:37
张国平表示,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复合集流体及基膜作为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正处于技术突破与市 场爆发关键期,在提升电池性能同时,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6月13日,证券时报社第十六届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论坛暨2025中国城市发展新质生产力巡礼走进 扬州。申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国平在会上发表了名为《创新驱动与生态共赢构建新能源材料产业 新增长极》的主题演讲。 申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国平 据了解,为了响应"双碳"战略目标,聚焦新能源复合集流体领域,申达集团投资了扬州纳力、扬州博恒 两个百亿级产业项目。 扬州纳力成立于2022年1月,总部坐落于扬州,在江阴、美国、日本、韩国设有全资子公司,研发生产 的新型复合集流体产品填补了国际国内技术空白;而扬州博恒成立于2022年9月,总投资106亿元,布局 新能源复合集流体基膜和高端光学膜,该公司已与国内外上下游龙头企业达成多项战略合作,并成功吸 引中金资本、江苏省高投等优质资本加盟。 目前,扬州纳力已拥有1300余项专利,自主研发制造复合集流体正极铝箔、负极铜箔、纳米涂碳三大类 材料产品。扬州博恒设计投资的全球首条新能源材料专用超薄增强薄膜专用生产线已投产,首批产 ...
莱茵为恩捷股份进行ESG报告独立鉴证
证券日报· 2025-06-13 15:45
ESG战略与认证 - 公司将ESG理念深度融入战略与运营,2024年实现绿色能源、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的协同突破 [3] - 第三方机构莱茵技术为公司ESG报告提供独立鉴证,证明报告客观真实,可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参考 [2] - 独立鉴证不仅是合规要求,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通行证" [3] 绿色能源转型 - 公司绿电使用率达59%,核心基地实现近100%绿电覆盖 [3] - 已制定碳中和路线图,明确2035年实现运营层面碳中和的目标 [3] - 2025年目标为国内基地实现100%绿电 [3] 技术创新成果 - 公司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6.52% [3] - 累计持有锂电池隔膜专利482项(含38项国际专利) [3] 社会责任履行 - 员工累计培训课时达21.2993万小时 [3] - 通过产业帮扶、教育捐赠等项目回馈社会 [3] - 荣获"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五星金奖"等多项荣誉 [3] 行业地位与愿景 - 公司是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 [2] - 将持续优化ESG治理体系,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低碳化转型贡献力量 [3]
德方纳米补锂增强剂出货量增超500% 子公司三次“引战”投后估值升至21.97亿
长江商报· 2025-06-13 07:30
德方创域增资扩股 - 德方纳米旗下控股子公司德方创域完成年内第三次增资扩股,投后估值攀升至21.97亿元 [1] - 三次增资投后估值分别为19.47亿元、20.97亿元、21.97亿元 [1] - 最新增资方包括国信资本、成都产投、芯云基金等具备国资背景的战略投资者 [2] 德方创域财务与业绩 - 截至2025年3月底,德方创域总资产11.39亿元,净资产4.02亿元 [3] - 2024年营收5019.43万元,净利润亏损1.31亿元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334.60万元,净利润亏损4451.64万元 [3] - 增资协议要求2025-2028年累计扣非净利润达标,否则触发回购条款 [3] 补锂增强剂业务表现 - 2024年德方创域建成5000吨/年补锂增强剂产能,较2023年增长300% [1] - 2024年补锂增强剂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0%,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 [1] - 德方纳米2024年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产量23.66万吨(同比+15.31%),销量22.57万吨(同比+5.52%) [4] 德方纳米整体经营 - 2024年公司营收76.13亿元(同比-55.15%),净利润亏损13.38亿元(同比减亏)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0.04亿元(同比+5.90%),毛利率环比转正至0.30% [4] - 2024年研发投入2.48亿元,聚焦磷酸盐系正极材料及锂电生态材料创新 [5] 技术研发优势 - 公司自主研发的"自热蒸发液相法合成纳米磷酸铁锂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5] - 补锂增强剂技术处于行业前沿,持续推进新一代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等产品研发 [5]
格林美: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主体及“23格林G1”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12 17:27
信用评级结果 - 东方金诚维持格林美主体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稳定,同时维持"23格林G1"信用等级为AA+ [4][3] - 评级模型输出结果与信评委最终评定结果可能存在差异,主体信用模型得分为AA+ [5] 业务运营 - 公司形成"城市矿山开采+新能源材料制造"双轨驱动模式,2024年营业收入332亿元,毛利率15.29% [5][33] - 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收入占比77.59%,其中三元前驱体收入160.75亿元,镍资源收入58.48亿元同比增143.47% [33][40] - 城市矿山业务收入74.37亿元,同比增长3.87%,动力电池回收量同比增长41% [33][42] 技术优势与产能 - 2025年4月量产超高镍9系核壳前驱体,技术全球领先并锁定日韩欧洲订单 [7][39] - 印尼建成15万金吨/年镍产能(控股11万金吨),全球MHP镍产能前三 [7][39] - 2024年三元前驱体出货量18.9万吨全球第二,四氧化三钴全球市占率25%以上 [36][39] 财务数据 - 2025年3月末总资产723.2亿元,资产负债率65.18%,全部债务343.65亿元 [6][33] - 20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30.55亿元,EBITDA利息倍数3.99倍 [6][33] - 在建项目总投资157.71亿元,已投入138.04亿元,主要集中于印尼镍资源项目 [45][47] 行业分析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286.6万辆渗透率40.9%,三元材料高镍化趋势显著 [18][20] - 全球镍资源预计2030年供应紧缺,湿法工艺镍因低碳属性享受绿色溢价 [26][27] -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将迎爆发期,2030年国内年报废量或超5000万辆 [28][32] 同业比较 - 格林美资产规模667.97亿元低于华友钴业(1365.91亿元),毛利率15.29%高于中伟股份(12.12%)[5][33] - 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21.56%优于厦门钨业(16.40%),但低于华友钴业(23.75%)[6]
日本化工巨头再加码,这个新能源材料怎么突然“爆火”?
DT新材料· 2025-06-11 23:10
以下文章来源于Carbontech ,作者Carbontech Carbontech . 传播碳材料领域前沿资讯,带您进入碳时代! 【DT新材料】 获悉,近日,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Zeon Corporation) 与 台湾泛亞應用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SiAT)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瑞翁将领投2000万美元(约1.44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 支持SiAT扩大 单壁碳纳米管 (SWCNT) 导电浆料 的产能。 单壁碳纳米管虽然制备难度更高、价格昂贵,但具有比多壁CNT更高的比表面积、电导率和分散 性,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关键纳米材料。 目前,全球范围内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在消费应用领域 (例如电动汽车、无人机和EVTOL飞机)以及工业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服务器BBU、可再生能源 储能系统和自动化机器人)均呈现激增态势。 Zeon是全球首家采用"超级生长(Super Growth)"工艺实现单壁碳纳米管量产的企业。其ZEONA NO®产品具有高纯度、大表面积和高长宽比的特点。同时,SiAT开发了高效分散的单壁碳纳米管 浆料,并推出了两款已通过制造商测试的配方——LSC2102(NMP基)和LSC1101(水基),用 于解 ...
中国科研人员研制,智能灵巧手首次实现类人水平的自适应抓取;众擎机器人公布人形机器人直膝行走专利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6-11 11:20
赛富乐斯发布T3系列全彩MicroLED微显示屏 - 赛富乐斯正式发布T3系列0.13英寸单片全彩MicroLED微显示屏,采用自主研发的纳米孔量子点技术,在单片蓝光晶圆上通过量子点色转换实现RGB三色像素高度集成 [1] - 公司正与合作伙伴利亚德共同开发基于T1-0.13英寸单色微显示屏的AR眼镜,并计划于2025年底推出搭载T3-0.13英寸全彩显示屏的新一代AR眼镜 [1] 众擎机器人公布人形机器人直膝行走专利 - 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种人形机器人直膝行走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专利,用于提升人形机器人在不同场景直膝行走的表现 [1] - 专利技术包括采集人体步态数据并将数据进行动作重定向处理 [1] 全球首条新型复合集流体高端材料生产线扬州投产 - 新型复合集流体高端材料生产线在扬州市江都区博恒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投产,为全球首条新能源专用超薄增强可金属化薄膜双向拉伸生产线 [1] - 生产线由扬州博恒科技联合德国布鲁克纳公司共同设计开发,主要生产2-6um厚度的新能源领域可金属化功能薄膜及1.2-1.9um超薄特种功能薄膜 [1] - 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完善锂电池行业原料产业链 [1] - 36条生产线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20亿元,利税总额33亿元,首批4条生产线总投资20亿元,2026年内全部达产 [1] 中国科研人员研制智能灵巧手实现类人水平自适应抓取 - 国际期刊《自然·机器智能》刊登突破性仿生灵巧机器手F-TAC Hand,在掌面70%面积上集成高分辨率触觉感知,首次实现类人水平的自适应抓取能力 [1] - 该系统实现了机器人智能与其在真实动态环境中交互能力的重大飞跃,由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共同取得 [1]
洋浦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试生产
海南日报· 2025-06-11 11:10
洋浦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试生产 预计年产值突破20亿元,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提供生产原料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心怡 通讯员 符润彩)近日,记者从海南星之海新材料有限公司 获悉,该公司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首批合格品已开始送样,标志着该项目冶金段与湿法段生产线 全流程贯通,进入试生产阶段。 总投资10.56亿元的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自2022年底开工建设,是儋州洋浦首个为新能源汽车 锂电池生产提供原材料的项目。今年2月,该项目冶金段投料试车成功,经过一段时间的冶金段稳产调 试后,于近日实现项目冶金段与湿法段全流程贯通,首批氢氧化锂产品通过公司内部实验室取样检查, 各项产品参数均达到设计标准。 "首批次合格品下线后,我们把样品送到市场上去,客户的认可程度会对后续的生产起到指导作 用,也为后期销售奠定基础。"海南星之海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开茂介绍,下一步,项目将进行持 续调试和优化,以实现产品的连续稳定生产,并逐步实现产能提升以达到设计产能。同时,公司还将同 步推动下游客户对项目产品的品质认证工作。"同时我们将开拓国内市场,争取在今年第四季度开拓国 外市场。"何开茂说。 据悉,该项目所产出电 ...
德方纳米控股子公司德方创域再度引入战投 投后估值为21.97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10 11:53
公司融资动态 - 德方纳米控股子公司德方创域引入国信资本、成都产投、芯云基金等战略投资者,合计增资1亿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435.57万元,取得4.55%股权,投后估值21.97亿元 [1] - 增资完成后德方创域注册资本由9131.89万元增至9567.46万元,德方纳米持股比例降至42.84%但仍保持控制权 [1] - 2025年内德方创域已发布三则增资公告:1月投后估值19.47亿元,3月增资1.5亿元投后估值20.97亿元,6月最新估值21.97亿元 [2] 战略投资者背景 - 国信资本为深圳市国资委下属公司,成都产投为成都市国资委下属企业,芯云基金具有四川国资背景 [1] 业务发展情况 - 德方创域主营补锂增强剂业务,产品可提升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能量密度等关键指标且不增加瓦时成本 [2] - 截至2024年末已建成5000吨/年补锂增强剂产能 [2] - 补锂增强剂是固态/半固态电池重要材料,在部分客户中已实际应用,固态电池体系添加比例高于液态电池 [3]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收1537.86万元,2024年营收5019.43万元(同比增长226%),2025年1-4月营收1334.6万元 [3] - 2023年净亏损1.7亿元,2024年净亏损1.31亿元(收窄23%),2025年1-4月净亏损4451.64万元 [3] 市场表现 - 2024年补锂增强剂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0%,市场占有率居行业第一 [3] - 2024年多个定点项目产品陆续发布 [3]
鼎胜新材: 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9 20:59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公司于2025年6月9日以现场结合通讯表决方式召开第六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 [1] - 会议通知于2025年6月5日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发出 [1] - 会议由监事会主席张伟刚主持,应出席监事3人,实际出席3人,董事会秘书列席 [1] - 会议召集和召开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合法有效 [1] 监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 监事会同意公司对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进行调整,认为其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规定 [1] - 关联监事张伟刚回避表决,非关联监事全票(2票)通过回购价格调整议案 [2] - 监事会同意回购注销部分激励对象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认为程序合法合规且不影响公司财务状况及股东利益 [2] - 关联监事张伟刚回避表决,非关联监事全票(2票)通过回购注销议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