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制造

搜索文档
全球与中国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QYResearch· 2025-04-10 17:47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市场规模概述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 in Ships )是一种利用电力驱动船舶推进器的系统,与传统机械推进系统相比,具有更高 的灵活性、能效和环保性。 国际组织环保公约、国内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制、双碳政策要求下,绿色环保的电力推进系统已成为船舶动力升级换代的主要 方向。 根据QYResearch统计及预测,2024年全球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市场销售额达到了28.83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62.26亿美元,年复合增 长率(CAGR)为11.97%(2025-2031)。 地区层面来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4年市场规模为375.82百万美元,约占全球的13.04%,预计2031年将达到1,032.95百万 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16.59%。 地区层面来说,目前欧洲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市场,2024年占有43.89%的市场份额,之后是北美和中国,分别占有23.83%和13.04%。预计 未来几年,中国地区增长最快,2025-2031期间CAGR大约为16.36%。 从产品类型方面来看,吊舱推进占有重要地位,预计2031年份额 ...
专家访谈汇总:中船系,谁是盈利最强企业?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09 22:13
中船系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由CSIC与CSIC重组形成,资产庞大,涵盖船舶制造、海洋防务、修理等领域 [2] - 海洋经济推动船舶需求增长,中船系作为全球最大造船集团之一将受益 [2] - 零部件领域中国动力是海军舰船动力及传动装备主要供应商 [2] - 黄埔文冲在海上风电领域布局浮式平台及系泊系统 [2] 军工信息化 - 军工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提升作战效率,增强战场感知能力 [3] - 《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军队信息化装备需求超2500亿元 [3] - 全球主要供应商包括罗克韦尔·柯林斯、洛克希德·马丁,国内有中国电科、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3] 商业航天 - 商业航天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推动其安全健康发展 [4] - SpaceX引领全球商业航天浪潮,国内企业探索新模式抢占科技革命先机 [4] - 卫星通信、导航、遥感技术推动低空经济、交通等新兴产业发展 [4] - 卫星制造向批量化、低成本转型,需标准化、模块化提升竞争力 [4] - 产业链涵盖卫星/火箭制造(上游)、商业发射/运营(中游)、通信/导航应用(下游) [4] 军民融合 - 军民融合打破国防与经济壁垒,实现技术协同与资源共享 [5] - SpaceX"星链"卫星和大疆无人机体现"军转民"与"民参军"双向赋能 [5] - 美国通过《国防技术转轨法》推动军用技术民用化,DARPA技术转化至商业领域 [5] - 日本"产官学协同"机制激发民间技术军事潜力,以色列退役军官创办企业融合军事与民用技术 [8] 航天军工行情 - 2025年4月A股航天军工板块逆势大涨,中航沈飞、航天电器等龙头股表现突出 [9] - 2025年国防预算同比增7.2%至1.66万亿元,珠海航展签约额超2800亿元 [9] - 歼-35、红旗-19等高端装备受国际买家青睐,军贸成增长引擎 [9] - 低空经济政策破冰,eVTOL商业化催生千亿市场,蓝箭航天抢占运力赛道 [9] - 中航高科垄断航空碳纤维预浸料,光启技术超材料应用于歼-20隐身涂层 [9][10] - 内蒙一机无人作战系统、北方导航制导技术领先全球,2025年营收预计爆发 [9][10]
超九成都是好消息!百家公司预告业绩,过半预盈增幅超50%
证券时报· 2025-04-09 10:37
超九成都是好消息。 4月8日晚间,多家上市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出炉。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到目前为止,A股披露2025 年一季度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达到百家,其中60家业绩预增,4家续盈,11家扭亏,21家略增,"预喜"上市公 司占九成以上。 从央企到各行业龙头,从汽车到非银金融,众多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市场拓展、订单增加、降本增效等成为 业绩增长主因。 继2024年交出亮眼成绩单后,一些上市公司在2025年一季度延续高增长步伐。 牧原股份预计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43亿元至4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3.79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报告 期内,公司生猪出栏量、生猪销售均价较去年同期上升,且生猪养殖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此前公司发布的年 报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379.47亿元,同比上升24.43%;实现归母净利润178.81亿元。 中船防务2024年营业收入为194.02亿元,同比上涨20%,实现4年连续上涨;归母净利润为3.77亿元,同比上涨 685%。其4月8日晚间公告称,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到2亿元,同比增加1005.77%到 1200.91%,持续维系着高增长 ...
回购、增持!A股公司,“真金白银”力挺!
证券时报· 2025-04-08 14:56
上市公司增持回购情况 - 4月8日午间中国石油公告控股股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计划12个月内增持公司A股及H股,拟增持金额28 - 56亿元 [2] - 中国石化启动新一期增持计划,拟增持A股、H股金额20 - 30亿元,资金来自自有资金和专项贷款 [2] - 4月8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告通过加快回购、增持等手段推动所属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2] - 4月8日上午三一重工回购股份111.54万股,交易总金额2006.05万元,将于4月8日下午继续回购 [2] - 徐工机械拟回购18 - 36亿元公司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价不超13元/股 [3] - 4月8日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增持公司股份105万股,增持金额1500.93万元,后续将继续增持 [3] - 龙头上市公司带头增持回购体现对公司价值认可和资本市场信心,有助于市值管理和稳定市场情绪 [3] 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预告情况 - 比亚迪预计一季度盈利85 - 100亿元,同比上升86.04% - 118.88%,新能源汽车销量创新高且海外销量跨越式增长 [5] - 中国船舶预计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0 - 12亿元,同比增加149.35% - 199.21%,扣非净利润9.9 - 11.9亿元,同比增加192.58% - 251.69% [5] - 中国巨石预计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7.01 - 7.36亿元,同比增加100% - 110%,扣非净利润7.06 - 7.57亿元,同比增加320% - 350% [6] - 北方稀土预计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4.25 - 4.35亿元,同比增加716.49% - 735.7%,因稀土市场活跃度好价格上涨 [6]
全资子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被法院冻结 天海防务:因收购资产后历史遗留问题产生纠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03 21:51
收购案背景 - 天海防务2015年6月12日以非公开发行5000万股股票及支付现金6.57亿元方式收购金海运100%股权,总交易对价13.55亿元 [1] - 金海运当时净资产公允价值仅1.71亿元,交易溢价率高达1659.31% [1] - 高溢价收购基于对金海运原管理团队预测未来业绩持续增长的信任,超出净资产部分11.84亿元确认为商誉 [2] - 双方签订《盈利承诺补偿协议》,原股东承诺2015-2017年金海运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87亿元 [2] 纠纷起因 - 2015-2017年间天海防务多次要求金海运原管理团队提供实际经营情况被拒绝 [3] - 2018年金海运净利润仅328.75万元,远低于原管理团队预测的1.67亿元 [3] - 上海证监局2022年7月29日认定金海运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虚构游乐设施贸易业务,虚增2017年度净利润3946.44万元 [3] 法律诉讼进展 - 2024年1月天海防务以支付补偿款合同纠纷为由起诉金海运原管理团队,索赔3756.11万元 [3] - 2025年2月法院一审判决支持天海防务索赔3756.11万元,但被告方已上诉 [3] - 2024年3月天海防务追加诉讼,以商誉损失为由索赔1.72亿元,案件待开庭 [3] 最新动态 - 2025年4月3日天海防务公告全资子公司金海运部分银行账户资金被泰州市高港区人民法院冻结 [1] - 冻结原因涉及2016年收购后历史遗留问题纠纷,金海运原管理团队申请财产保全所致 [1]
干货!20个并购经典案例与审核要点分析
梧桐树下V· 2025-03-24 14:15
自2024年9月24日,证监会宣布实施一系列"松绑"并购重组的政策后,并购重组市场越演越热,并逐渐有 成为PE、VC、产业基金主要退出渠道的趋势。 为了帮助大家快速了解当前并购重组市场政策和操作要点,我们节选了课程 《并购交易精讲(政策、撮 合、10类审核要点、20大案例)》 的部分内容,从 政策梳理、交易要点、案例解析 等多个角度进行分 享: 近期并购重组政策梳理 想要快速了解并购重组最新市场导向,最高效的方法就是从政策入手!对此,课程系统梳理了大量政策内 容,我们节选了部分予以分享: 以下为并购重组相关法律法规概览: | 类别 | 规则名称 | 颁布日期 | | --- | --- | --- | |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2023年修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 第26号——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2023年10月 2023/10/27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十四条、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 | 2023/2/17 | | | 订) 》 | | | | 修正)》 | | | | 第四十四条的适用意见 -- 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 | 2023/ ...
市场要变盘了,警惕这三类公司!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3-20 18:45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延续缩量震荡整理结构 三大指数均收跌 沪指考验3400点支撑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跌约1% [1] - 港股大幅下挫 恒生指数跌逾2% 恒生科技指数跌超3% 场内超3200股飘绿 [1] - 保险 券商 酿酒等权重板块回落 新华保险跌近5% [1] - 前期高位股阳光乳业 万马股份 美力科技等尾盘"炸板"跳水 市场热点快速轮动 个股跌多涨少 [2] 深海科技行业 - 深海科技概念再迎爆发 板块中10余股涨停 包括神开股份 大连重工 巨力索具 海默科技等 [2][3]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深海科技与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并列 凸显其国家战略地位 后续政策与资金支持可期 [3] - 上海市海洋局将出台《上海市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 浙江省 厦门市 青岛市等地同步推进海洋经济布局 [3]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 对GDP拉动作用显著 深海科技在探测装备(如"梦想"号钻探船 "奋斗者"潜水器)及产业链(探测 装备制造)取得进展 [3][4] - 深圳海洋发展局与华为 腾讯签约 加速科技与海洋产业融合 但相比低空经济的短期爆发 深海科技更强调长期安全布局 [5][6] - 市场反馈显示深海科技题材短期炒作活跃 但中期持续性和空间可能不及低空经济 [7] 北交所监管动态 - 北交所对两家操纵春光药装和恒合股份的私募开出罚单 限制交易1个月 涉事机构去年已被处罚4次 [8][9] - 监管信号显示管理层严打妖股炒作 资金情绪博弈出现分歧 同时市场进入一季报披露期 业绩证伪行情将分化题材炒作 [10] - 建议关注AI等板块中订单充足(如预收账款)与现金流健康的公司 规避连续两年一季度亏损 净利润同比降超50% 商誉占比超净资产30%的企业 [10][11]
如何成功撮合一单并购交易?
梧桐树下V· 2025-02-07 13:39
自2024年9月24日,证监会宣布实施一系列"松绑"并购重组的政策后,并购重组市场越演越热,并逐渐有 成为PE、VC、产业基金主要退出渠道的趋势。 为了帮助大家快速了解当前并购重组市场政策和操作要点,我们节选了课程 《并购交易精讲(政策、撮 合、10类审核要点、20大案例)》 的部分内容,从 政策梳理、交易要点、案例解析 等多个角度进行分 享: 近期并购重组政策梳理 想要快速了解并购重组最新市场导向,最高效的方法就是从政策入手!对此,课程系统梳理了大量政策内 容,我们节选了部分予以分享: 并购重组经典案例 想从各个角度了解并购重组的实操要点,可以从经典案例下手。对此,课程系统分析了20个经典并购重组 案例,囊括央企整合、券商并购、类借壳交易、蛇吞象交易、借壳上市、上市公司之间并购等不同类型。 关于部分央企整合案例: (二) 中国船舶+中国重工 以下为并购重组相关法律法规概览: | 类别 | 规则名称 | 颁布日期 | | --- | --- | --- | |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2023年修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 第26号——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2023年10月 20 ...
20个并购案例分享:央企整合、券商并购、类借壳交易、借壳上市…
梧桐树下V· 2024-12-27 23:40
自2024年9月24日,证监会宣布实施一系列"松绑"并购重组的政策后,并购重组市场越演越热,并逐渐有 成为PE、VC、产业基金主要退出渠道的趋势。 为了帮助大家快速了解当前并购重组市场政策和操作要点,我们节选了课程 《并购交易精讲(政策、撮 合、10类审核要点、20大案例)》 的部分内容,从 政策梳理、交易要点、案例解析 等多个角度进行分 享: 近期并购重组政策梳理 想要快速了解并购重组最新市场导向,最高效的方法就是从政策入手!对此,课程系统梳理了大量政策内 容,我们节选了部分予以分享: | | 中深交易所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 产重组审核规则》等配套制度 | 明确不适用小额快速审核程序的情形 | | --- | --- | --- | | 近期并购重组 | | 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 | | 相关政策論理 | | 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收购优质未盈利 "硬科技" 企业 | | | 2024年6月19日 | 鼓励运用股份、现金、定向可转债等方式实施并购重组,开 | | | 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 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 | 展股份对价分期支付研究 | | | 展的八条措施》 | ...
认知套利
猫笔刀· 2024-09-18 22:17
股票回购与分红机制 - 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后主要用途为注销股份或用于员工股权激励 注销股份能提升剩余股东权益 是最佳选择 而股权激励最终会回流二级市场 对股价提振效果有限 [1] - 美股以注销回购股份为主 苹果公司10年内注销42%股份(263亿股降至152亿股) 被注销股份市值相当于A股总市值的1/4 [1] - 分红导致大部分资金流出股市(大股东提现) 而回购使资金留在股市(大股东减持受限) 美股2023年分红7700亿美元 vs 回购12600亿美元 A股2023年分红2.24万亿 vs 回购仅914亿 显示利润分配机制差异 [1] A股市场现状 - 市场成交额4700亿元 为年内倒数第三 显示交投清淡 投资者参与意愿低迷 [1] - 市场个股中位数下跌0.87% 上证指数2700点争夺期间多数个股已大幅下跌 [1] - 当前A股走势脱离历史经验体系 既不符合国际股市规律 也不符合自身历史规律 预测难度加大 [1] 行业动态 - 光刻机板块受欧美芯片封锁加强刺激短期上涨 但板块年内已下跌32% 缺乏持续性 [3] -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方案公布 换股比例使重工股东仅获6.8%溢价(4.98元换34.9元×0.1335) 低于市场预期 [3] - 温氏股份计划回购9-18亿元股票 当前股价与猪肉价格反弹基本面背离 [3] - 中石化启动8-15亿元回购计划 首日买入2110万元 相比去年400多亿分红规模显著偏低 [3] 国际事件 - 黎巴嫩特制寻呼机爆炸事件造成8死2750伤 设备由台湾授权BAC生产 交货过程被以色列植入30克炸药 显示情报能力差距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