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航天
icon
搜索文档
科创板1+6,亏损企业、营收为0都可以上市了
搜狐财经· 2025-06-19 21:24
科创板1+6政策核心内容 - 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允许亏损企业上市并加"U"标识,目前已有30家带"U"企业 [4] - 新规前上市企业首次盈利即可取消"U"标识,新规后注册企业需符合第一套标准(近两年盈利总额≥5000万或近一年盈利+营收≥1亿)才能取消[5][6][7] - 创新推出6项改革措施,包括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8] 科创板五套上市标准对比 - 第一套标准:市值≥10亿+近两年盈利总额≥5000万或近一年盈利+营收≥1亿[7][10] - 第五套标准:市值≥40亿+无盈利/营收要求,但需技术成果(医药企业需核心产品进入二期临床)[9][10][11] - 目前20家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均为生物医药企业,2023年仅1家上市[12][13][14] 第五套标准配套机制 - 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其入股情况将作为审核参考[19] - 交易所将制定专业机构认定标准并建立黑名单制度[20] - 企业需争取专业机构融资以提高上市成功率[21] 其他改革措施 -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保护企业信息安全并加快审核进度[22][23] - 允许在审未盈利企业向老股东增资扩股以维持运营[24][25] - 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聚焦主业开展产业链并购[27] - 强调从严打击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强化多维度上市审核[28]
科创板新设“科创成长层 ” 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重启
搜狐财经· 2025-06-19 19:36
科创板增设科创成长层改革 - 中国证监会正式印发《科创板意见》,上交所同步制定2项配套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2] - 改革核心是增设"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2] -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 [2][6]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好但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 [2] - 现有和新注册的未盈利科技型上市公司将全部纳入科创成长层 [2] 投资者保护措施 - 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简称后统一设置特殊标识"U" [3] - 提高新注册未盈利企业摘"U"标准 [3] - 要求企业定期披露未盈利原因及风险提示 [3] - 组织个人投资者签署专门风险揭示书 [3] - 保持现有未盈利企业摘"U"条件和投资者资金门槛不变 [3] 优质企业识别机制 - 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仅针对第五套标准企业小范围试点 [4][5] - 资深机构投资者入股情况作为审核参考而非新上市条件 [5] -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允许企业秘密递交申报文件 [6] - 预先审阅阶段信息不公开,正式申报后加快审核流程 [6] 第五套标准优化 - 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从生物医药扩展至更多前沿科技领域 [6] -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技术复杂、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的企业 [6] - 在生物医药领域已取得积极成效 [6]
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商业航天屡创纪录,“南箭北星”格局初步形成
北京商报· 2025-06-19 19:22
北京商业航天行业发展现状 - 北京商业火箭公司在火箭发射、卫星研制、测运控与数据应用方面创造新纪录 可重复火箭研制取得突破 蓝箭航天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 一次性火箭进入常态发射阶段 2024年商业火箭共发射12次 约占全国发射任务五分之一 [1] - 北京商业航天企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拥有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 商业航天百强企业、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均占全国半数以上 2024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百强榜单46家在京 占据全国近半壁江山 [1][7] -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链国内最全 涵盖运载火箭、卫星制造、地面站及终端设备、卫星应用服务全产业链 "南箭北星"格局初步形成 [1][7] 蓝箭航天技术突破与产品布局 - 蓝箭航天从"制造一枚火箭"跨越至"年产百台发动机、数十发火箭"的能力 2023年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火箭成功发射 成为全球首款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 填补国内空白 [4] - 液氧甲烷推进剂具有积碳少、可长期贮存、成本低、无污染等优点 主要自研技术产品包括"天鹊"系列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朱雀"系列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云鹊"辅助动力系统 [4] - 朱雀三号火箭是中国首款不锈钢液体运载火箭 计划2025年首飞 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料 发射成本相较一次性使用火箭可降低80%—90% 发动机可重复使用20次左右 已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 [6] 星河动力商业化运营成果 - 星河动力已成功开展19次商业发射交付 将总计81颗不同功能的商业卫星精确送达 谷神星一号成为中国成功发射次数最多的民营火箭 [5] - 通过高密度发射提高周转率 采用3D打印技术使发动机制造成本下降到十分之一 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优化飞行路线和箭体结构 [5] - 2020年谷神星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实现中国民营商业运载火箭首次进入500km太阳同步轨道 2023年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一)运载火箭首次海上发射成功 [4] "南箭北星"产业布局与政策支持 - "南箭"以经开区、丰台区、大兴区为主 聚集全国70%以上的商业火箭整箭企业 "北星"以海淀区为主 集聚微纳星空等商业卫星制造企业 整星研制能力全国领先 [7] - 经开区瀛海镇建设"火箭大街" 占地97亩 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首期投入超过25亿元 周边集聚近60家星箭相关企业 民营火箭整箭企业占全国70%以上 [8] - 北京市将商业航天场景纳入《北京市2024年科技新场景工作要点》 发布首批商业航天十大典型应用场景 在自然资源、森林防火、建筑工程、气象监测等行业推广 [8]
【粤开宏观】关于科创板改革的学习理解:三重意义,四大亮点
粤开证券· 2025-06-19 17:28
科创板改革意义 - 延续深化前期政策思路,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支持科技创新能力,适应科技企业特点,抢占科技革命制高点[8] -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科创板开板六年54家未盈利企业上市,22家上市后盈利,现存20家采用第五套标准企业2024年研发支出100.3亿元、研发强度70.6%远超科创板平均水平,19家实现核心产品上市[9] - 提供可控“试验空间”,集中管理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10] 科创板改革亮点 - 第五套上市标准扩容,扩大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11] -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优化上市流程、保护商业信息、维护市场稳定[12] - 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小范围试点,不构成新上市条件[13] - 完善配套机制,明确进层、出层标准,增加标识“U”,披露未盈利情况及风险[13]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扩面”有何深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2:21
科创板改革措施 - 中国证监会宣布深化科创板改革 推出"1+6"政策措施 聚焦提升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 [1] - 改革重点包括扩大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 支持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 [1] - 统筹推进投融资综合改革和投资者权益保护 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1] 第五套上市标准现状 - 当前第五套标准核心指标为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人民币 需具备国家批准的重大产品或明显技术优势 [2] - 已上市的20家适用该标准企业全部属于生物医药行业 [2] - 2024年"科八条"已释放扩面信号 支持未盈利但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优质科技企业上市 [2] 扩面背景与需求 - 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具备上市融资需求 [2][3] - 商业航天行业特点为前期研发周期长 需进入商业发射阶段才能形成规模收入 [3] - 我国航天运力缺口巨大 预计2027年火箭行业市场规模达数百亿元 [3] 政策实施路径 - 将借鉴生物医药行业经验 按领域产业特点成熟一个推出一个 [3] - 政策将健全科创板投融资功能 支持未盈利但技术突破显著的科技企业 [3] - 有助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完善科技创新生态 [3]
科创板重磅改革,最新解读来了!
天天基金网· 2025-06-19 11:24
科创板改革核心内容 - 中国证监会发布《科创板意见》,提出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并推出6项重磅改革,包括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IPO预先审阅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等 [1] - 上交所同步制订2项配套业务规则征求意见,包括《科创成长层自律监管指引》和《预先审阅指引》,并研究修订其他相关规则 [1] 科创成长层设置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阔、研发投入高但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涵盖存量及新上市未盈利企业 [2] - 配套机制包括:明确纳入/调出标准及程序(新老划断)、股票特殊标识"U"管理、强化信息披露要求(定期报告披露未盈利情况) [3][4][5] - 六年来54家未盈利科创板企业累计营收1744 79亿元,其中26家营收超10亿元,22家已实现盈利,累计研发投入1639 25亿元 [6] 第五套标准扩容 - 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扩大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原标准仅适用于生物医药行业(已上市20家) [7][8] - 商业航天等新质生产力企业因研发周期长、前期投入大,市场对融资需求强烈,预计2027年火箭行业市场规模达数百亿元 [8] IPO预先审阅机制 - 试点预先审阅机制允许企业在正式申报前秘密提交文件审核,缩短信息曝光时间,审核过程不公开,正式申报时需披露问询回复 [9][10] - 境外市场如美国、香港已有类似"秘密递交"制度,境内企业多借此赴海外上市 [9] - 审核标准不降低,信息披露义务不减损,企业需在正式申报时完整披露预先审阅阶段的问询及回复 [10][11]
科创板改革进一步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金融时报· 2025-06-19 11:15
科创板改革核心内容 - 中国证监会发布《科创板意见》,以设置科创成长层为抓手,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推出一揽子更具包容性、适应性的制度改革 [1] - 上交所同步新制定2项配套业务规则并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后续将研究制定修订相关业务规则 [1] - 改革旨在深化科创板改革,持续提升科创板服务科技创新发展质效,满足科技型企业多样化需求 [1] 科创成长层设置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股票简称后添加"U"作为特殊标识 [2] - 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全部纳入科创成长层,调出条件实施新老划断:新注册企业需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不低于5000万元,或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 [2] - 设置科创成长层有利于彰显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导向、为增量制度改革提供"试验空间"、集中管理未盈利企业便于投资者识别风险 [2] 未盈利企业上市成效 - 6年来共有54家未盈利企业登陆科创板,累计投入研发1639.25亿元,其中22家已实现盈利,19家生物医药企业实现核心产品上市 [3] 六项改革举措 1.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试点** - 针对第五套标准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其入股情况作为审核参考但不作为硬性条件 [4] - 上交所将细化认定标准、明确审核参考方式,加强行为监管打击违法违规 [4] 2. **IPO预先审阅机制试点** - 借鉴境外"秘密递交"制度,允许优质科技型企业在正式申报前申请交易所预先审阅文件,保护信息安全 [6] - 预先审阅阶段信息不公开,正式申报时需一并披露问询回复文件 [6] 3.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 - 将第五套标准扩展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借鉴生物医药领域实施经验 [6] 4. **其他三项政策** - 支持在审未盈利企业面向老股东增资扩股、健全支持上市公司发展制度机制、协调科创板投融资市场功能 [7]
活力中国调研行 | 星空闪耀“北京箭”
中国青年报· 2025-06-19 10:24
北京商业航天产业优势 - 北京拥有全国最全的火箭研制产业链和卫星制造产业链聚集区,集聚全国70%以上的商业火箭整箭企业[1] - 北京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商业航天百强企业、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均占全国半数以上[3] - 北京已形成"南箭北星"格局:"南箭"聚集蓝箭航天、星际荣耀、星河动力等70%以上商业火箭整箭企业,"北星"形成全国卫星制造产业链最全聚集区[3] 星河动力公司发展 - 公司2024年发射计划有望达到两位数,可能成为首家年度发射次数达两位数的民营航天企业[1] - 公司正在研发国内第一款可重复使用的中大型运载火箭"智神星一号",计划2024年首飞[3] - 公司研发的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二运载火箭已完成发射[5] 北京商业航天生态 - 北京集聚了丰厚的人才和资金资源,同行企业既竞争又合作,推动产业向新向强发展[5] - 蓝箭航天建成全国首个商业发射工位,近期成功发射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5] - 北京市支持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优势企业牵头开展3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5] 政策支持与未来发展 - 北京将商业航天场景纳入2024年科技新场景工作要点,发布首批商业航天十大典型应用场景[6] - 支持成立中关村亦创商业航天联盟,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平台[6] - 行业预计未来5-10年将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状态[6]
今日投资参考:消费级3D打印机需求旺盛
证券时报网· 2025-06-19 10:20
市场表现 - 沪指微涨0 04%报3388 81点,深证成指涨0 24%报10175 59点,创业板指涨0 23%报2054 73点,科创50指数涨0 53%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2219亿元,较此前一日减少约150亿元 [1] 金融改革开放与资本市场 - 监管部门深化金融改革开放,货币政策重视参与全球货币金融体系治理,资本市场政策重视加大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资支持 [1] - 证监会将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推出"1+6"政策措施,包括设立"科创成长层"、优化IPO预审机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应范围等 [2][6] - 创业板启用第三套上市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2][6] - 人民银行将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包括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等试点 [7] - 金融监管总局将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复制推广自贸区、自贸港扩大制度型开放的经验做法 [8] - 外汇管理局将新发放一批QDII投资额度,便利跨国公司集团资金归集使用,开展绿色外债政策试点 [9]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主线,持续看好权益市场中期向上空间 [1] - 科创板及创业板上市制度放宽及优化,将强化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能力 [2] - 国内"星网""千帆"等星座计划已开始批量发射卫星,低轨卫星发展节奏有望显著提速 [3] - 上海港湾能源系统产品已助力15颗卫星成功发射,40余套卫星电源系统及太阳帆板与结构机构在轨稳定运行 [3] 消费级3D打印机 - 2025年5月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长40%,2024年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增长26% [4] - 2024年我国3D打印机出口377 8万台,总金额达81 6亿元 [4] - 消费级3D打印机需求旺盛,有望成为下一个2C爆款产品 [4] 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 - 到2027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比例超过70%,打造15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 [10] - 到203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纺织工业数字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实现纺织工业全价值链跃升 [10]
金融监管“一把手”释放多个重磅信号
第一财经· 2025-06-19 09:15
陆家嘴论坛政策信号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提出在上海实施八项创新政策,包括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个人征信机构、发展自贸离岸债等 [2] -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外资银行保险机构在华资产超7万亿元,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从2013年4%升至当前9% [9][11] - 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宣布将新发放一批QDII投资额度,截至2025年5月31日累计批准额度达1677.89亿美元 [14][16]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三大支付货币,在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权重位列全球第三 [3] - 中国已初步建成多渠道、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区块链等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发展 [7] - 潘功胜指出应推动跨境支付体系多元化发展,促进更多货币国际化使用 [6] 科创板改革措施 - 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科创板将推出"1+6"政策措施,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服务未盈利科技企业 [19][20] - 扩大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 [18][21]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已上市20家企业均属生物医药行业,近两年无新增 [20] 金融开放合作 - 沪港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推动两地错位发展 [9] - 金融监管总局将稳步扩大制度型金融开放,推进规则、管理、标准体系建设 [12] - 在自贸试验区实施优化新型国际贸易结算、扩大QFLP试点等10项外汇便利化政策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