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软件与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熙康上市及股权变动 - 熙康于2023年9月2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9686HK,东软香港持股23.66% [1] - 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公司通过二级市场增持熙康699.35万股,累计金额691.812万港币,持股比例升至24.49% [1] - 截至2024年末,东软对熙康累计投资1.36亿元,确认持股比例下降及公允价值重估收益合计9.10亿元,但权益法核算累计投资收益为-5.03亿元 [1] 望海康信发展历程 - 望海成立于2003年5月,截至2024年末公司持股32.37%,无控股股东 [2] - 主营业务为医院精益管理及数字化运营,在HRP、DRG/DIP等领域保持优势 [2] - 2011年公司收购望海73.14%股权,2015年完成100%控股,2015-2017年通过引入平安等战略投资者持股降至34.8% [3][6][9] - 截至2024年末累计投资2.68亿元,确认持股比例下降及重估收益6.88亿元,但权益法核算累计投资收益为-5.24亿元 [10][11] 东软睿驰业务布局 - 成立于2015年10月,主营汽车基础软件及自动驾驶技术,截至2024年末公司持股29.82% [12] - 2015-2018年通过三次增资注册资本增至13.02亿元,2021年引入国投招商等投资者后公司持股降至32.51% [13][16][17] - 截至2024年末累计投资4.67亿元,确认持股比例下降及重估收益9.29亿元,但权益法核算累计投资收益为-4.01亿元 [18] 融盛保险战略定位 - 2018年7月成立,定位"互联网+"特色财险公司,截至2024年末公司持股33.05% [18][19] - 2019年增资后注册资本增至11.95亿元,2024年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但受投资收益拖累整体营收略降 [21][49] - 截至2024年末累计投资3.95亿元,权益法核算累计投资收益为-1.33亿元 [22] 研发投入与营收趋势 - 2024年研发投入9.21亿元同比下降13.5%,资本化率4.08%,营收115.6亿元同比增长9.64% [62] - 差异原因包括研发体系变革提升效率、资源聚焦核心业务、部分项目进入转化阶段等 [65][66] - 研发人员平均数量3526人同比下降13.45%,人均薪酬18.28万元保持稳定 [64] 货币资金与借款情况 - 2024年末货币资金27.9亿元,短期借款3.2亿元+长期借款7.3亿元,利息收入0.14亿元 [51][53] - 借款较高源于业务回款周期性、日元头寸管理及经营安全储备需求 [57] - 受限资金3.24亿元主要为保证金及质押存款,无关联方共管账户 [59][61]
北京金山办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07 02:56
权益分派方案 - 每股现金红利0.89852元(含税),以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9852元(含税)的形式发放 [2][4] - 分配对象为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 [3] - 差异化分红方案:以总股本463,179,293股扣除回购专用账户203,093股为基数,实际参与分配股份数为462,976,200股 [4] - 现金红利总额为415,993,375.22元(含税),因四舍五入调整导致总额差异 [4] 除权除息计算 - 除权(息)参考价计算公式为(前收盘价-虚拟现金红利),虚拟现金红利为0.90元/股 [6] - 本次分配不涉及送红股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流通股股份变动比例为0 [6] 分配实施细节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不参与利润分配 [6]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派发,自行发放对象包括Kingsoft WPS Corporation Limited等4家股东 [6][7] 扣税说明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超过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持股1年以内暂不代扣个税 [7]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每股派发0.80867元 [8] - 香港市场投资者(包括企业和个人)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每股派发0.80867元 [9] - 其他机构投资者及法人股东自行缴纳所得税,每股实际派发0.89852元 [9] 股东大会及公告信息 - 分配方案经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召开日期为2025年6月4日 [2] - 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7月7日,实施日期以股权登记日为准 [9]
股市必读:南天信息(000948)7月4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07-07 02:45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4日收盘,南天信息报收于20.66元,上涨2.99% [1] - 当日换手率9.95%,成交量38.7万手,成交额7.99亿元 [1] 资金流向 - 7月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521.54万元 [7][8] - 游资资金净流出304.9万元 [8] - 散户资金净流出3216.64万元 [7][8]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金融等客户提供软件、解决方案、集成和专业IT服务 [2][3][4][5] - 近年来在积极拓展其他业务 [2][3][4][5] 投资者关注点 - 投资者多次询问公司在稳定币、区块链和数字货币领域的技术储备和业务进展 [2][3][4][5] - 公司未正面回应相关技术储备情况,仅表示业务情况需关注官方渠道 [2][3][4][5] - 2024年度合并报表包含南天智联的业绩 [3][6]
苹果跌出前三!英伟达狂赚3.89万亿,这泼天富贵该接吗?
新浪财经· 2025-07-07 00:39
英伟达市值飙升与行业格局变化 - 英伟达市值飙升至3.89万亿美元 距离4万亿美元门槛仅差3%涨幅 [1] - 全球市值前三公司(英伟达 微软 苹果)合计市值可覆盖大半个欧洲股市 [3] - 英伟达市值较苹果高出7000亿美元 相当于3个茅台或10个宁德时代 [3] 苹果公司竞争劣势分析 - 苹果市值3.19万亿美元 创新乏力导致从行业第一降至第三 [3] - iPhone产品迭代缺乏实质性创新 消费者对"换壳机"模式失去兴趣 [3] - 在AI领域布局缓慢 Siri功能落后于微软ChatGPT和谷歌AI产品 [4] - 面临政策风险 特朗普提议对海外生产苹果产品加关税导致成本上升 [6] 英伟达核心竞争力 - GPU产品成为AI时代核心基础设施 客户包括微软 谷歌 Meta等科技巨头 [7] - 在高端AI芯片市场形成技术垄断 全球AI软件生态围绕其芯片构建 [8] - 毛利率高达78% 商业模式轻资产化 仅需设计芯片并委托台积电代工 [8] - 分析师预测未来三年全球AI投入超2万亿美元 半数将流向英伟达 [8] 市值争议与行业前景 - 多头观点认为英伟达估值合理 市盈率32倍低于五年均值41倍 [10] - 空头观点类比2000年互联网泡沫 担忧AI芯片需求不可持续 [11] - 行业观察指出科技领域存在"造神"与"弑神"循环 需警惕技术迭代风险 [16] 行业发展趋势 - AI浪潮推动硬件需求 大型AI模型单次训练成本超1亿美元 [10] - 科技行业呈现"不进则退"特征 创新停滞将导致市场份额流失 [12] - 半导体行业呈现马太效应 技术领先企业获得超额利润 [8][7]
金山办公: 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关于北京金山办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差异化权益分派事项之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7-07 00:14
金山办公差异化权益分派事项 - 公司委托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就差异化权益分派事项出具法律意见书,依据包括《公司法》《证券法》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7号》等法规 [1] - 2024年1月31日董事会通过回购股份方案,拟以不超过380元/股回购5000万至1亿元股份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决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 [1] - 截至2024年7月18日实际回购461,483股,2025年6月10日公告显示回购账户股份减少至203,093股 [2] 差异化权益分派方案 - 2025年6月4日股东大会通过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元(含税),总派发金额约4.16亿元,回购账户股份不参与分配 [3] - 因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归属导致总股本增至463,179,293股,回购账户股份减至203,093股,调整后每股派现0.89852元(含税),维持总额不变 [4] 除权除息计算 - 以2025年6月12日收盘价274.87元/股测算,实际除权参考价为273.97148元/股,虚拟分派参考价为273.97元/股,差异影响仅0.0005% [5] 相关ETF市场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涨0.35%,市盈率19.88倍,份额增加165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495.9万元 [8]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3.51%,市盈率42.7倍,份额减少1200万份但主力资金净流入4549.7万元 [8]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跌0.61%,市盈率100.39倍,主力资金净流入130.3万元 [9]
东软集团: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东软集团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
证券之星· 2025-07-07 00:1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下滑14.70%,但主营业务净利润4.35亿元同比增长约22%,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业务考核指标完成率为103.57% [2] - 2023-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05.44亿元增至115.60亿元,同比增长9.64%,平均毛利率较2022年增加3.23个百分点 [2]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连续两年亏损,2023年为-1.47亿元,2024年减亏至-0.36亿元 [2] 分行业经营情况 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 - 2024年收入22.61亿元同比下降12.08%,毛利率36.82%同比提升1.27个百分点,主要受政策因素导致客户需求递延 [28][30] - 主要产品包括智慧医院整体解决方案、DRG/DIP智能审核系统、医保便民服务平台等,运营实体为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5][6] - 收入确认采用分阶段收款模式,包括预付、上线、初验、终验等节点 [7] 智能汽车互联 - 2024年收入40.99亿元同比增长4.70%,毛利率13.93%同比下降1.41个百分点,受汽车行业价格战影响 [28][31] - 主要客户包括吉利、一汽、奇瑞等车企,提供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产品 [8][9][10] - 结算模式与车型产量挂钩,量产前按开发项目结算,量产后按交付数量结算 [10] 智慧城市 - 2024年收入24.3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9.95%,毛利率23.56%基本持平 [28][32] - 主要客户包括中国移动、国家电网等,实施沈阳地铁、大连地铁等大型项目 [13][33] - 通过12家合资公司开展业务,其中4家为控股子公司 [12] 企业互联及其他 - 2024年收入27.65亿元同比增长13.64%,毛利率28.88%同比提升2.64个百分点 [28][35] - 国际业务占比近50%,为100余个国家提供数字服务,主要客户包括东芝、阿里巴巴等 [16][35] 客户与应收账款 - 前十大客户中,吉利控股2024年交易额10.56亿元,一汽集团5.60亿元,奇瑞汽车4.57亿元 [19][20] - 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15.74%高于行业平均13.01%,2年以上账款计提比例70.09%显著高于行业平均53.59% [26] - 长账期客户主要为央企、国企和事业单位,占比超55%,实际坏账风险较低 [26] 同业对比 - 医疗健康板块收入降幅与万达信息(-13.83%)、卫宁健康(-14.17%)等同行相当 [30] - 智能汽车板块毛利率变动与德赛西威(-0.09pp)、华阳集团(-1.75pp)等趋势一致 [31][32] - 智慧城市收入增长49.95%显著优于同行,主要因大型项目集中验收 [33]
全球AI失业大逃杀:25年已裁94000人!微软高管:被裁可用AI管理情绪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7-06 19:54
行业裁员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全美科技行业已有94000人被裁,裁员潮持续加剧[2][3][6] - 微软2025年累计裁员超15000人,涉及游戏、云计算、法律、工程等多部门[5][40][43] - 谷歌、Meta、亚马逊等巨头同步裁员,同时加大对AI项目的投入[41][46][48] 裁员驱动因素 - 企业调整劳动力结构,削减传统岗位以增加AI工程和基础设施支出[6][40][50] - AI工具直接替代人力:IBM用AskHR聊天机器人取代8000名HR员工,GitHub Copilot生成30%新代码减少工程师需求[43][53] - 业务战略转向:英特尔关闭自动驾驶业务聚焦AI芯片,Meta从元宇宙撤退转向AI功能开发[45][46] 高风险岗位清单 - 软件工程师(微软40%被裁开发者)、人力资源(IBM数千HR被裁)、客服(Chegg用户偏好AI客服)[53][54] - 内容创作(80%市场部门用AI生成文本)、数据分析(AI处理速度超越人类)、中层管理(英特尔裁撤绩效协调岗位)[55][56][57] 典型案例分析 - Xbox裁员9100人,理由为节省成本投入AI游戏开发,高管建议被裁员工用ChatGPT管理情绪[11][15][18] - 微软6年老员工Patrick Lyons两次被裁,虽重返Azure岗位仍因重组失业[30][33][36] - TikTok、迪士尼、Bumble等非传统科技公司也因AI调整裁员,Bumble全球裁员比例达30%[40][42] 行业财务与战略动向 - 微软2025Q1营收701亿美元(同比+13%),但同步推进裁员,显示AI可支撑增长与成本优化并行[58] - 企业明确将AI作为核心战略:Workday、Salesforce裁减非AI岗,持续招聘机器学习工程师[48] - 教育科技公司Chegg因学生转向ChatGPT裁员22%,反映C端AI替代效应[44]
ST任子行: 独立董事提名人声明与承诺(闵锐)
证券之星· 2025-07-06 18:17
独立董事提名声明 - 提名闵锐为任子行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 [1] - 被提名人已书面同意作为独立董事候选人 [1] - 提名基于对被提名人职业、学历、职称、工作经历、兼职情况及信用记录的充分了解 [1] 独立董事资格审核 - 被提名人已通过公司第五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或独立董事专门会议资格审查 [1] - 提名人与被提名人不存在利害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独立履职的情形 [1] - 被提名人不存在《公司法》规定不得担任公司董事的情形 [1] 法规合规性 - 被提名人符合《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和深交所业务规则的任职资格 [1] - 被提名人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独立董事任职条件 [2] - 被提名人已取得证券交易所认可的相关培训证明材料 [2] 独立性要求 - 被提名人及其直系亲属均不在公司及其附属企业任职 [5] - 被提名人及其直系亲属不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或位列前十名自然人股东 [5] - 被提名人及其直系亲属不在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前五名股东处任职 [5] 专业资质 - 被提名人具备上市公司运作基本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熟悉度 [4] - 被提名人具有五年以上法律、经济、管理、会计或财务相关工作经验 [4] - 如以会计专业人士提名,需满足注册会计师资格或相关高级职称要求 [4] 任职限制 - 被提名人未受中国证监会市场禁入措施或证券交易所公开认定不适合任职 [7] - 被提名人最近36个月未因证券期货犯罪受刑事处罚或证监会行政处罚 [7] - 被提名人最近36个月未受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或三次以上通报批评 [7] 兼职限制 - 被提名人担任独立董事的境内上市公司数量不超过三家 [8] - 被提名人未在公司连续担任独立董事超过六年 [8] - 被提名人最近12个月内不存在影响独立性的情形 [6]
ST任子行: 《任子行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章程》(2025年7月)
证券之星· 2025-07-06 18:1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系依照《公司法》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由深圳市任子行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依法变更设立 [4] - 公司于2012年3月16日经中国证监会核准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770万股,并于2012年4月2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4] - 公司注册名称为任子行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Surfil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4] - 公司住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科技中2路软件园2栋6楼,邮政编码518057 [4][5]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7,363.0150万元,为永久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 [6]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经营宗旨为"服务于用户,回馈于社会,以创新,求实态度追求公司的不断发展" [6] - 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开发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电子商务、经营进出口业务、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及产品开发销售等 [6] - 许可经营项目为增值电信业务 [6] 公司股份情况 - 公司股份采取股票形式,发行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同类股份具有同等权利 [7] - 公司发行的面额股以人民币标明面值,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 [8] - 公司设立时各发起人以净资产4,825.36万元为基础折为4,700.00万股 [8] - 公司已发行股份数为67,363.0150万股,全部为普通股 [8] - 公司不得以赠与、垫资、担保、借款等形式为他人取得股份提供财务资助,员工持股计划除外 [8] 公司治理结构 - 股东会为公司权力机构,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策权 [16]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设董事长1人,其中包含3名独立董事 [56] - 公司设1名职工代表董事,由职工民主选举产生 [51] - 董事长为公司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变更需在30日内确定新的法定代表人 [5] - 公司建立董事离职管理制度,明确对未履行完毕承诺的追责追偿措施 [55] 股东权利与义务 - 股东享有分红权、表决权、知情权、剩余财产分配权等权利 [16] - 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合计持有3%以上股份的股东可查阅会计账簿 [17] - 股东会决议违反法律或章程的,股东可请求法院撤销 [18] - 股东不得滥用权利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利益,否则需承担赔偿责任 [21]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应维护公司利益,不得占用资金或违规担保 [22]
ST任子行: 防范大股东及其他关联方资金占用管理制度(2025年7月)
证券之星· 2025-07-06 18:17
防范大股东及其他关联方资金占用管理制度 总则 - 制度旨在防止大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维护股东和债权人权益 [1] - 资金占用包括经营性(采购、销售等关联交易)和非经营性(垫付费用、代偿债务、拆借资金等)两类 [1] - 公司董事及高管对资金安全负有法定义务 [1] 适用范围与原则 - 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需遵守本制度,与大股东的往来参照执行 [2] - 严格限制经营性资金占用,禁止以垫付费用、预付投资款等方式变相提供资金 [2] - 列举12项禁止行为,包括代偿债务、拆借资金、无商业实质往来款等 [2] 关联交易管理 - 关联交易需按《公司章程》决策实施,资金支付需符合协议规定 [3] - 董事会审批权限内的关联交易由董事会批准,超权限的提交股东会 [4] 责任与监督机制 - 董事、高管及子公司负责人需勤勉履职保障资金安全 [4] - 财务部定期检查非经营性资金往来,防止占用行为 [4] - 大股东不得利用利润分配、重组等方式损害公司利益,董事会需及时制止侵害并索赔 [4] 风险处置措施 - 发生资金占用时,独立董事或股东可提议冻结股份并制定偿还方案,关联方需回避表决 [5] - 董事或高管纵容占用行为的,董事会可处分或罢免责任人 [5] 处罚规则 - 非经营性占用造成不良影响的,对责任人给予行政及经济处罚 [6] - 违规担保或占用导致投资者损失的,追究法律责任 [6] 附则 - 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 [7] - 董事会负责制度的制定、解释及修订,自审议通过日起生效 [7]